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设计

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设计

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设计
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设计

必修三教学设计:编号3:8: 3 总

主备人郭元花备课组成员郭元花张杰盛杰

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课在第八单元中处于第三课。本课共有三四目内容:第一目介绍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学方面的主要成果;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第三目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第四目重点介绍毕加索和他的绘画艺术。

2、解析: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从19世纪初期的隔离到19世纪中期的碰撞与冲突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打破隔离的坚冰而后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互相交流融合的特点。所以本课既承接前面两课,又能导入后面一课的内容。

二、课标要求及其解析

1、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2、解析:

识记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过归纳联系,认识随着世界联系的空前加强,人类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通过讨论,提高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发展的叙述,错误听是()

A.印象主义音乐给人一种朦胧和飘逸的听觉享受 B.新古典主义音乐以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代表 C.新古典主义音乐强调风格的简约与自然 D.表现主义音乐重在表现内部与表现自我

解析:20世纪初兴起的古典音乐的代表是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不是柴可夫斯基。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教辅资料:《金版学案同步导学》

2、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前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程目标展示→导入新课→世界的文学→用笔战斗

的无产阶级勇士→音乐的变奏→毕加索与立方体派→小结→目标检测→课后配餐(二)教学情境

一、复习导入:

师生一起回忆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前面两节课的标题并说出本课的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后,指出19世纪中期世界文化在碰撞中相互影响,到19世纪末以后,开始打破隔离的坚冰,走上融合。导入本课。

二、明确本课的课程目标(《金版学案同步导学》P91)

1、识记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文学、音乐、美术的成就。

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艺产生的时代背景。

3、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影响。

4、学会欣赏文艺作品,认识其艺术价值

三、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结合本课的内容,上黑板构建知识结构。

四、知识梳理: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据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时间,联系必修Ⅰ和必修Ⅱ所学的内容,归纳概括这一时期文艺发展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总结)

问:(1)三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发明可以缩短世界之间的距离的?

(2)对文艺的传播有何影响?

(3)从中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

得了共同发展。

政治: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

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2、文学成就。

教师:这一时期的世界文学有哪些作品?

学生:简介

教师:多媒体打出确认

教师: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获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亚非拉等国文学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世界的承认。

教师:开始走上融合的世界文学作品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通过文学作品体现文化的共融性,拉近世界的距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各民族、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教师:我们都学过高尔基的《海燕》我们一起朗诵文章中的一句名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也学过鲁迅的《阿Q正传》,他的主题什么呢?

学生:促使人们反省,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文学有和影响呢?

学生: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

教师:从他们上身上,我们感受了哪些心灵的震撼?

学生:忧国忧民,热爱国家,反抗黑暗统治和压迫的斗争精神。

(过渡)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互相融合,那么这一时期的音乐呢?

3、音乐:

(1)学生把音乐的有关内容填在恰当的位置。

(2)教师:回忆19世纪初和19世纪中期的音乐流派各是什么?

学生:19世纪初期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期是民族乐派音乐。

教师: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音乐流派比较多,体现出音乐的什么特点?

学生:民族性、多样性。

教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时代特色,举例说明。

学生: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反映了二战的时代背景。

教师: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音乐有何特点?

学生:挣脱传统的束缚,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教师:根据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谈谈你的艺术发展的认识。

学生:各个民族、地区、国家的文化只有在相互的交流融合中才能获得生机和真正的发展。

教师: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天才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多媒体播放欣赏《月光》。

4、绘画:多媒体打出:《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教师:这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谁?属于什么艺术流派?

学生:西班牙的毕加索,属于立体派绘画。

教师:从《格尔尼卡》中,立体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破坏人的正常视觉,给人一支离破碎的感觉。

教师:如何欣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呢?方法是什么?

教师:学生回答后,总结,作品的艺术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二是作品的在美术史上的成就地位;三是作品表达的主题,蕴涵的思想和精神。据此,请学生谈谈你对《格尔尼卡》艺术价值的理解。

学生:发表讲解。

教师:评述后,声情并茂的讲述《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指出毕加索的卓越贡献,获得全国人民的尊敬。你认为毕加索的什么精神最值得你尊敬?

学生:控诉法西斯战争的罪恶,反战的思想;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五、课堂总结: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和专题结构: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在经过激烈的碰撞之后,逐渐打破隔离的坚冰,走上融合,取得共同的发展。

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艺,到19世纪中期的碰撞与冲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打破隔离的坚冰,体现出世界文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是不断的从隔离到碰撞到打破隔离,走上融合,即不断的走向交流与融合。根据这个趋势,那么20世纪中期后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肯定是什么呢?——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就是下一课的内容。多媒体在专题知识结构上打出: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六、目标检测(《高效提能测评》本课课时作业第1—10题)

七、配餐作业(《高效提能测评》本课课时作业第11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预案 课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共 2 课时主备人朱菊雪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②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⑤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感受山路上的风景,激发美的享受。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学 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 ●揭题 把你了解到的有关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介绍一下,教师浏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综合介绍。 ●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自读课文,读准,读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或联系上下文解决,或请教同桌、教师。教师巡视,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讲解。 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游了哪些地方,怎样的景致、当时的心情等) ●探究阅读,理清脉络 ①课文哪些语句提示了游览顺序,读读画画,并画出游览示意图。 个人准备,然后小组讨论,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疑问在小组中提出,互相讨论。此时教师巡视各组,适当加以点拨。选定一组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参观路线图,并做介绍。 ②根据讨论,梳理课文。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路上见闻”“外洞”“通过孔隙”“内洞”四个部分。 ③分别请各小组轮读各段,注意正音,同时对一些难解词进行释义,如:盆栽、突兀、森郁、蜿蜒、石钟乳等词语。 ④作业练习,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围绕“在游览过程中,作者怎样把看到的景致、内心的感受写出来的”这一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经典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英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案主题必修一unit 1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1)课时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必修一unit 1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必修一unit 1 教学重点、 难点难点:词汇重点:词汇 教学过程一.词汇 单词用法讲解 survey 调查.测验 add up 合计 upset adj 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ignore不理睬.忽视 have got to 不得不;必须 concern(使)担比:涉及;关系到n 担心;关注.(利害)关系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挂念 walk the dog 遇狗 loose adj 松的.松开的 vet 兽医 go through 经历;经受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 Netherlands 荷兰(西欧国家)

German 德国的.德国人的.德语的. Nazi 纳粹党人adj 纳粹党的 set down 记下;放下.登记 series 连续,系列 a series of 一连串的.一系列;一套outdoors在户外.在野外 spellbind 迷住;疑惑 purpose 故意 in order to 为了 dusk 黄昏傍晚 at dusk 在黄昏时刻 thunder vi 打雷雷鸣n 雷,雷声 entire adj 整个的;完全的,全部的entirely ady. 完全地.全然地.整个地Power能力.力量.权力。 Face to face 面对面地 Curtain 窗帘;门帘.幕布 dusty adj 积满灰尘的 no longer /not …any longer 不再partner 伙伴.合作者.合伙人 settle 安家.定居.停留vt 使定居.安排.解决suffer vt &遭受;忍受经历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7打破隔离的坚冰人民版必修3(20210209173339)

课时作业27打破隔离的坚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诗歌剧本 散文小说 B. 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 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圭寸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实主义 D. 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解析: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不是散文,曹雪芹的 《红楼梦》是小说,故排除 A 项;《神 曲》的作者是但丁,故排除 B 项;《神曲》批判的是蒙昧主义,《红楼梦》“叙述爱情悲剧” 的说法不准确,故排除 D 项。 答案:C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的是 ( ) 解析:法国的罗曼?罗兰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答案:A 3. 19世纪末,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开始逐渐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状况不包 括() A. 以保留民族特色为基础 B. 以反对世界大战为主题 C. 逐渐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 A.罗曼?罗兰 德莱塞 C.泰戈尔 D.高尔基

D. 体现与欧美文学的整合 解析:19 世纪末,两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反对世界大战不可能成为亚、非、拉文学 的主题,故B项符合题意;A C D三项均与19世纪末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状况相符。 答案:B 4.在《午后之死》《老人与海》等作品中,作者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从中可见作者认为文学应该( ) A. 在表现社会现实中蕴含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B. 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社会 C. 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D. 揭露社会黑暗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 解析:《午后之死》《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其创作手法带有现代主义文 学的特征。B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C项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特征;D项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A项。 答案:A 5.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因此,他通过他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这些作品不包括( ) A.《太阳照样升起》 B.《永别了,武器》 C.《丧钟为谁而鸣》 D.《老人与海》 解析:本题属逆向选择题,四个选项都属于海明威的作品,表达反战情绪描写战争的是 A B、C三项,《老人与海》则是描写人与自然斗争的名篇,故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D 6?迈克尔?杰克逊在去阿拉巴马拜访他的祖父途中,在一个加油站停靠的时候,走进了一家店铺,随后却被老板诬陷偷了店中的糖条,继而遭到毒打,还不断骂他是“黑鬼”。对这一现象批评最深刻的美国文学家应该是( ) A. 马克?吐温B ?罗曼?罗兰 C.巴尔扎克 D.普希金 解析:由题干中的“遭到毒打”“黑鬼”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种 族歧视现象,批评这一现象的是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A项正确。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是法国人,普希金是俄国人。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7.某作家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精神,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作家是 ( ) A.印尼人B ?印度人 C.日本人D .苏联人 解析: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印度人。

教学设计打破隔离的坚冰人民版

《打破隔离的坚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世界文艺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世界文艺发展的背景,成就及影响;分析从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时代背景理解文艺作品的影响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世界文艺发展的背景,成就及影响,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从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时代背景理解文艺作品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欣赏文艺作品,认识其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认识无产阶级在解放人类的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精神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学习鲁迅的文章和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体会他们的忧国忧民意识。 【教学重点】 世纪中期世界文艺发展的背景,成就及影响。-20世纪末19. 【教学难点】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时代背景理解文艺作品的影响价值。 ◆课前准备 ◆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工业领域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那么在文学领域有着怎样发展呢? 讲授新课 一、世界的文学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潮流的背景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 2、政治: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欧美文学 1、欧洲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 罗曼?罗兰:在欧洲,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凭借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历史地位及其代表作 海明威代表作:《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 通过放映一段泰戈尔散文诗欣赏:《采果集》节选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的脚步。”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的思想。”引出泰戈尔。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词语盘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词 语盘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按游览的顺序写作,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读着文章,就好像正跟着作者游金华双龙洞。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词语盘点【盘曲】盘旋曲折。 例句:这棵树的枝干盘曲而上,很有意思。 【映山红】 杜鹃花。 【明艳】 明亮鲜艳。 例句:公园里,花红柳绿,一片明艳。 【气势】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 有时候。 【突兀】

(山)高高耸立。 【森郁】 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 弯弯曲曲。 例句:长城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 【名目】 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 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 观看欣赏。 例句:这一天风和日丽,老师带我们去公园观赏牡丹花。 【十来进】 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 端,项目。变化多样。 例句: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多端,真好看。 【近义词】 仿佛──似乎 宽广──宽敞

蜿蜒──曲折 明艳──明丽 观赏──欣赏 依据──根据 【反义词】 蜿蜒──笔直 明艳──暗淡 聚集──分散 拥挤──松散 宽广──狭窄 昏暗──明亮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

最新[教案]_[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名师优秀教案

[教案]_[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 英语, 单元, 必修 Unit1 Friendship 学习知识清单: 对于要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步骤和学习时间,愿知识清 单能够更好的帮助你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将要熟悉的话题: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我们将要掌握的词汇及词组: add point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loose cheat reason list share feeling Netherlands German outdoors crazy nature purpose dare thunder entirely power according trust indoors suffer teenager advice questionnaire quiz situation editor communicate habit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in order to face to face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join in 我们将要运用的语言功能: 1. 态度(attitudes) Are you afraid that …?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 I di dn’t dare ….

《打破隔离的坚冰》教案最全版

《打破隔离的坚冰》教案 【课前思考】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亚、非、拉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立体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本课学习目标】 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亚、非、拉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认识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文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了解无产阶级文学和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所起的巨大作用,并对两种文学进行对比,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明白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当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辨证思维能力。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欣赏相关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立体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同时也可以适当地欣赏相关的绘画作品,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运用历史图表法列出和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及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运用历史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组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和讨论,以利于对“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立体派”等概念和流派能有更为明确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的了解,认识到欧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后,很快又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且期间的两次世界大战等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而培养学生的一重积极向上、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无产阶级文学的了解,学生可以明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在解放人类的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精神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重难点突破】 ●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各自所起历史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难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各自所起历史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位文学家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罗曼·罗兰B、海明威 C、德莱塞 D、马克·土温 (2)下列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的是()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下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内阅读题

四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题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内阅读:(一) ①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②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③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④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u)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⑤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

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 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额 (鼻子)(鼻子额角,擦伤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角)。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⑥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⑦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⑧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⑨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1、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2、本文采用了的结构。先,再分写游览过程,主要游览了、,最后自然总结全文。 3、归纳文章段落意思。 第⑤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1 Friendship 教案

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英语1》第一单元Friendship 第1课时:Warming up and Pre-reading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⑴让学生掌握以下生词和短语: survey add point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loose cheat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⑵让学生学会使用以下结构来表达态度,同意和不同意和确定语气: Are you afraid that. . . ? I (don’t)think. . . In my opinion, . . . I (don’t)think so, I (don’t)agree, I believe. . . , I’m afraid not, Exactly, That’s correct, Of course not. ②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朋友。 2.列出朋友间通常存在的问题,并找的不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鼓励学生用本课学到的一些短语和结构来思考和谈论朋友和友谊。 ③情感目标 1.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朋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2.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用给定的形容词和句子结构来描述他们的一个朋友。 2.学习评价朋友和友谊。 三.教学难点 1.与搭档合作并描述他们的一个好朋友。 2.与搭档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和其他常规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友谊天长地久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所以在一开始,请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谈谈关于新学校和朋友的话题。 1. How did you spend your summer holidays? How did you feel?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s?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2.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new school? Do you like it?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3. 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Do you have many friends? Where are they now? Do you have any old friends in our school? Have you made any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 (其他关于本单元的话题导入的建议:1。播放两首关于友谊的歌曲,然后问学生歌里都说了些有什么。2。让学生们展开关于友谊的讨论,并让他们列出好朋友应该具有哪三种品质。) 第二步:准备活动Warming-up 1.让一些学生站起来用一两句话告诉全班同学他/她的朋友是怎样一个人。下列形容词可能有用: brave loyal wise handsome pretty smart friendly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 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 们介绍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 就像童话世界中的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 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 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 进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最终版

Teaching Plan Unit1 Friendship 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试讲者李瑶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Anne’s Best Friend 课时共五课时,第二课时 ( Reading) 一.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unit is the first unit of the senior English studying which talks about friendship.As for the stud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senior school life, making new friends is one of important things for them now,so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appropriate at the present time. It can easily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help students think how to choose friend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friendship. The reading passage is the center of the unit.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Anna , a Jewish girl ,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regarded the diary as her best friend to express her happiness, sorrow and missing to her hometown. 二.学情分析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As the students, grade1of senior high school,they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but they still need more chances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ve learnt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and expressing their ideas fluently and accurately. Meanwhile,it is also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s well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三.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Objectives 1.Get students to know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2.Learn about the formats of a diary. 2.Ability Objectives 1.Develop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guessing, key sentences, skimming and so on. 2.Summarize different paragraphs. 3.Emotion Objectives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

Unit 1 Friendship ? Warming up 1.be good to be good for=do good to be good at 2.following adj. 下面的,下列的 ) the following+n.=the+n.+below ( 形容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前,介词或者介词短语修饰名词置于其后 ) 3.add v. add...to... add to add up add up to : addition n.in addition=besides +句子 in addition to +n./doing 同类用法联想: because & because of instead & instead of additional adj. 附加的 additionally adv.“而且,其次” “附加给 ..., 除了 ...还有...” 4.分数 score grade point mark (full marks) 5.until 6.with 和...一起,附带着, 用 without 不... within在...内,不出 ... . write with a pen eat with hands/ spoon/chopsticks/knife and fork 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He left with the water running. 分析: saying 前无名词,则是主语发出 saying 的动作; running 前有 water,因此是 water 发出 running 的动作,而不是句子的主语 he。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 [学习目标]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 (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2)政治: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受两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成就 (1)欧洲文学 ①萧伯纳: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苹果车》是其优秀作品之一。 ②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美国文学 ①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都是当时杰出作家。 ②德莱塞: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美国悲剧》是其成就最高的作品。 ③海明威:《老人与海》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 (3)亚非文学 ①印度:泰戈尔代表作品《吉檀迦利》《戈拉》,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②日本:川端康成于196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深化理解 世界的文学是指欧美文学、亚非拉文学的交流、融合。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欧美文学继续繁荣,广大亚非拉本土文学也因融合了外来文化而发展,且得到世界的承认。 二、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1.高尔基 (1)代表作:《海燕》《母亲》和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 (2)地位: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2.奥斯特洛夫斯基 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鲁迅 (1)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 (2)地位:《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三、音乐的变奏 1.背景:19世纪末,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突破口,使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2.主要流派 (1)印象主义音乐: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作品有《牧神午后》《夜曲》《月光》。 (2)表现主义音乐:以勋伯格为代表,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 (3)新古典主义音乐:以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历程》《春之祭》为其代表。 易混易错 虽然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派绘画都以“印象”为名,且都追求朦胧的效果,但它们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受光学发展的影响而出现的,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印象主义音乐则是20世纪出现的音乐流派,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四、毕加索与立体派 1.艺术特点:具有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2.代表作品 (1)1907年以前毕加索的创作被分为“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 (2)1907年前后进入“黑人时期”,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 (3)立体主义时期:代表作有《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作品。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阅读课教案

Lesson Plan 学科英语赖菲菲201512010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1. Lesson duration:45mins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hide, outdoors, go through, on purpose, a series of and so on. Ability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1.learn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about narration,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ime, places and characters, finding out specific information, retelling and the like. 2.learn about the formats of a diary or a letter. Emotion objective: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 Teaching contents:Unit 1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Teaching aids:PPT, blackboard, chalk Type of the lesson:rea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Pre-reading(8mins) 1. Warming-up(1min) Enjoy a piece of music and find out its theme. 2.Divide students into 3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wo questions. Afterwards,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show their answers.(3mins) ⑴Do you think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us? Why do you think so? ⑵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 3. 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out:(1min) ⑴how many parts it contains? ⑵what the different parts are about?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示例教学目的 1. 认识6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入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 .理解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 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 .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3 .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 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出示电脑软件,点击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 .检查自读情况。 (l )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一外洞一孔隙一内洞一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 .齐读第1 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 .探究2、 3 自然段。 (l )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 2 )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 3 )小组讨论、交流。 (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 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 .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AnnesBestFriendreading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Anne “s Best Friend reading 教 案 Teaching Contents: The lesson is a passage about Anne“s Bes Friend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s: (1)Students are able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and the details of the passage.(2) Students can learn some background about Would War ll Ability Objective: (1) By reading the passag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of skimming and scanni can beimproved. Emotional Objective: (1)After the class, students can cherish peace.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1)Teaching key point: Students can find the main about the passage and list somedetails. (1)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Students can train their reading skill and they can use thistopic in their daily life. Step1: Pre-reading (1)The teacher will give a VCR about the tragic life of the Jews during Would War ll(Justification: VCR can give Students a more intuitive feeling. Though watching VCR,they can know what they will learn in this class and their curiosity will be stimulated.)Step2: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The teacher will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then ask someone to share it with the whole clas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