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情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情分析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封面) 四年级语文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 1.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2.交流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乐。最近我们读了一本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一起来聊聊这本书。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生说完后老师投影内容) 2.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 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一天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就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开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最后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来。三、知识

大比拼 1.老师明确比拼要求:全班分成AB两大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考书本的知识,每组出6道题,胜出的一队每人可获一颗星。 2. 必答题,第一组 1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郑小登 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谜底:杨拴儿 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第2组 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谜底:苏鸣凤 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谜底:金鱼 3 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抢答题 1 王葆进房间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 2 得到宝葫芦后,王葆想给学校变什么?(房子) 3 在我的描述中,猜猜她是谁。她很可爱,总爱问为什么,是个七岁的小女孩,王葆的街坊。(小珍儿) 4 听说王葆想烧掉宝葫芦,宝葫芦是怎么做的?(变出火柴和燃料让王葆烧) 5 书中,王葆的爸爸因为什么事而生气,大发雷霆?四、感受王葆的快乐与烦恼 师:王葆得到宝葫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究竟宝葫芦给王葆做了哪些快乐的事?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去说一说。 (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姓名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 值即可。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 第一篇:《宝葫芦的秘密》读书日记 3月9日星期天晴 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读书课,我们都期待着老师来给我们上。老师终于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什么课呢?”老师说。 “读书课。”我们齐声回答,然后大家欢呼进来。 今天我们读的是《宝葫芦的秘密》第三十章,我们翻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起来,老师也看着自己的书仔细地听着我们的朗读。当我们读到有一个大东西挡住王葆的去路,上面写着“五灯交流收音播唱片两用机”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读得有点儿怪,是两个字两个字一读的,“五灯”停一下,“交流”停一下,“收音”停一下,就这样一直读到“两用机”的时候才停下来的那种奇怪的读法。我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我们读到最后一段了,这一段可真令人伤心啊!宝葫芦给王葆变出来的自行车被他的爸爸和奶奶知道了,于是爸爸问了他很多问题,比如这辆车是不是你偷来的?是不是打同学那儿来的……王葆就随口说了句:“是郑小登托我给他保管的。”爸爸说:“你没骗我吧?”奶奶又说:“我们家王葆是不会撒谎的。”王葆可再也忍不住了,就哇哇地大哭起来。文章读完了,教室里静得出奇。同学们都沉默不语,我仿佛只能听得见同学们的呼吸声,他们个个都低着头,似乎都在为王葆感到伤心。老师好像也被这种气氛给感染了似的一言不发。此时的我都快跟着王葆一起哭起来了。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终于打破了沉默。我们回过神来, 感觉没那么伤心了,大家都说:“好!”老师说:“我先出一个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问题,然后你们就说出答案。”先是第一组答题。 “王葆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宝葫芦的?” “河边,河边!”汤天皓飞快地说了出来。 “对了。” 原来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啊!同学们激动地跳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回答老师出的问题。 “王葆的书包里有什么书让王葆不敢让同学们发现?” “科学画报。”罗兴抢着说。 到了我这组了,我激动不已,我一定要答对老师提的问题。“宝葫芦给王葆 吃的是什么棋?” “是马。”黄菠抢在了我的前面,我本来也要说的,可是晚了一步。不过没关系,开心又写在了我们的脸上。

25.宝葫芦的秘密 优秀教案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4.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2.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你读过这本书吗?想知道宝葫芦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 2.走近作者:张天翼(1906—1985)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寓教育意义于生动的故事中。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3.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奇妙经历。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绍:左右相当,两个撇折的折要短,下边提稍长,“刀”要窄,“口”稍扁。 矩:“矢”上撇和横要短,下横稍长并向上提,“巨”里边扁框居中,下横要长。 撵:左窄右宽。右上部左边的“夫”末笔变为点。 溜:“留”上边紧凑,首撇起笔要高,竖提要小,提要轻末端有一点,“田”扁宽。 拽:左窄右宽。右边是“曳”,不要多写一点。 舔:“舌”窄小,“天”要长,两横稍向上提,“小”竖长,右边两点中左侧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年八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共分为三个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运用新课标理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首先先进行教材分析,它分为三个方面: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函数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是在继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学习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学习的又一类新的函数。它是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之一,是最基本、最初步的函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反比例关系和分式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为以后处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呈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本课特点,我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 情感与态度 1、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内涵。 教法学法分析 众所周知,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法促进学法的形成,学法促进教法的发展。 教法选择讲解与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由于初中学生维持有意注意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通过听、看、做、交 谈相结合获得的知识保持率最高,所以我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注意听、仔细看、勤动手, 多交流用心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张天翼的长篇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来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从书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设计理念: 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梗概来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孩子自己静静阅读精彩片段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变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 2.出示书本封面,自己试着读读书名。 3.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大屏幕出示) 师:《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午绘制。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在封面上找到了老师介绍的几个名字? 师: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 二、初读梗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故事梗概。(作业纸1) 师:从故事梗概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吧! (1)王葆最好的朋友,班上的钓鱼大王。谜底:郑小登 (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谜底:杨拴儿 (3)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谜底:科学画报 (4)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 师:从故事的梗概中我们就了解了这么多的信息。看来读故事梗概对我们阅读整本书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片段赏析 师: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 巧得宝葫芦 师: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大屏幕出示) 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doc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介、绍、妖”等个生字,做到会读会认。 .复述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宝葫芦的秘密》封面,生汇报发现 作者:张天翼书名:《宝葫芦的秘密》 体裁:童话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内容:小男孩宝葫芦 .检查生字词,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我先得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 .出示书中第二页,奶奶在干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宝葫芦的故事》就是选自这本书的第一章。 二、复述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走进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 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 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神奇!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 舔他的手。 神奇,真神奇! .重组奶奶的《宝葫芦的故事》,厘清讲故事的层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正比例函数定义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 2、会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正比例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出函数图象和从图象上获取信息,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亲自经历“问题情境——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从图象 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亲身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 2、体会在学习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在学习 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的理解。 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讨: 问题: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 (2)25600÷128=200(km) (3)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的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y=200x (0≤x≤128) (4)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当x=45时,y=200×45=9000 二、新知构建: 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 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立方cm,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立方cm)大小变化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撂在一起的总厚度h (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观察以下函数: (1)l=2πr(2)m=7.8V (3)h=0.5n (4)T= -2t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内容解析 本课是反比例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功能是在学生学习过的一次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认识并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作为初中三个基本函数(还有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最特殊的一个,明确其意义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可以给学生研究其它函数做好引领工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学生需要对从实际问题中得出的三个关系式进行观察、归纳,结合已学知识来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且深入的理解其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引,具体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就是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做好问题的探究.学生是这个环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者,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看法,不应该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对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分析,抽象概括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知道自变量和对应函数成反比例的特征.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根据问题中的变量关系,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式等预备知识,对函数的图象、性质和特征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再加上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反比例关系,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引入不会感到突然.在对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需加强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对于自

变量每一个确定的值,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不同在于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定值.同时,学习过程中要回顾类比反比例关系,分式的概念及其运算. 但是反比例函数与学生已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从形式上和正比例函数很类似,但是其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再是全体实数,所以相比于学生熟悉的函数类型,反比例函数的研究方式会有所不同,而本节课的学习就是所有这些改变的起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抽象得到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京广高铁全程为2 298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与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有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的温度下降到零下273℃,每分钟变化的温度(单位:℃)与冷冻时间(单位:分)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教师板书学生给出的答案,同时提醒学生关注零下273℃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用实际问题引出现实中的反比例关系,为后续的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做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体会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函数关系,激发探究兴趣.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针对学生的答案,提出一系列问题: 问题3这些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 问题4这两个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问题4.1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 问题4.2变量x、y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问题4.3 y是x的函数吗? 师生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推动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开始渗透研究函数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探究函数关系.学生需要调动原有知识储备,经过思考和讨论来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反比例关系式表示出来,初步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宝葫芦的秘密课外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C)A.幼儿园的小朋友B.画家C.少先队员D.科学家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C)A.森林里B.山洞里C.河里D.路上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B)A.变出房子B.变出鱼C.变出熏鱼D.变出卤蛋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A)A.王葆的好朋友B.班级的组长C.班级的班长D.王葆的邻居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B)A.王老师B.李老师C.张老师D.顾老师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D)A.美术小组B.舞蹈小组C.书法小组D.科学小组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B)A.植物B.鱼类C.画画D.音乐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C)A.鲫鱼B.鲤鱼C.金鱼D.鲨鱼9、王葆有哪些亲人(A)A.奶奶爸爸妈妈B.爷爷爸爸妈妈C.姐姐爸爸妈妈D.弟弟爸爸妈妈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B)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A)A.苏鸣凤B.萧泯生C.姚俊D.郑小基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B)A.苏鸣凤B.王葆C.姚俊D.郑小基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C)A.窗台上B.校医室C.王葆的书包里D.郑小基的书包里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B)A.掉到地上了B.跑到王葆嘴里了C.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D)A.宝葫芦变出来的B.王葆买的C.别人送的D.王葆偷的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C)A.黑猫警长B.葫芦兄弟C.花果山D.机器猫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A)A.自行车B.凳子C.绳子D.玩具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D)A.游戏机B.书包C.铅笔盒D.望远镜和两本新书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A)A.老大姐B.老师C.爸爸D.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A)A.苏鸣风B.郑小凳C.杨拴D.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D)A.语文老师B.英语老师C.美术老师D.数学老师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C)A.初三一班B.高一二班C.高二一班D.初二二班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D)A.变出来的B.买回来的C.和别人换的D.拿别人的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A)A.别人写的B.王葆写的C.老师写的D.爸爸写的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D)A.树上B.石头上C.地上D.河里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A)A.兜儿里(口袋里)B.肚子里C.头发里D.背上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B)A.一滩水B.什么也没有C葫芦种子D.一股烟雾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D)A.地震了B.起火了C.打雷了D.恢复原状了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D)A.烧坏了B.烧跑了C.烧黑了D.什么事情也没发生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D)A.电视B.报纸C.钱D.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D)A.同学B.老师C.爸妈D.所有认识的人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D)A.学画画B.学外语C.学唱歌D.学游泳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C)A.宝葫芦B.老师C.杨拴儿D.郑小凳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A)A.爸爸和刘先生B.妈妈和爸爸C.杨拴儿和郑小凳D.奶奶和爸爸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D)A.一杯雪碧B.一杯可乐C.一杯果汁D.一杯开水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C)A.商店B.家里C.学校D.仓库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A)A.张天翼B.苏鸣凤C.姚俊D.郑小凳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CA.说了你好B.叫了大家的名字C.没有说话D.说了大家好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C)A.草地上B.沙发上C.自己家的床上D.学校的桌子上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B)A.王葆的一次经历B.王葆的一场梦C.王葆的一次旅游D.王葆的一次实验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值即可。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一、设计理念 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地依赖诸如电视、电脑游戏等声像材料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无从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阅读能力,这个学段,正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讨论交流课”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书的基本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独立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 2、通过对书中图文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二次阅读、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3.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初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三、教学过程:

宝葫芦的秘密 导读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猜测阅读、读思结合阅读等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2.通过对书中部分精彩片段的阅读,感受宝葫芦给王葆既带来快乐,又带来麻烦,从而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如果现在有一个宝贝能帮你实现愿望,你现在最想要什么东西呢? 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这样的宝贝,它就是—— (出示图片,认识宝葫芦) 二、宝葫芦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宝葫芦,虽然外表和普通的葫芦一样绿里透黄,但我是一个可以让你幸福的葫芦,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看我多神奇呀!” 师:宝葫芦神奇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现在这个神奇的宝葫芦想给自己寻找一个主人,你想做那个幸运的主人吗? 三、精彩片段 可是它选的主人是——(出示图片,介绍王葆)

王葆,也就是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少先队员,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很爱听故事,从小就喜欢听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每次听完故事王葆总是想:我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该多好啊!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这不,宝葫芦就找上了王葆——(出示片段) 出示:我把宝葫芦拿到手里,觉得很轻,心里自问:“怎么,这就是那号大名鼎鼎的宝葫芦吗?这就是使人幸福的那号宝葫芦吗?那号神奇的宝葫芦就是这么一副样儿吗?” “这个宝葫芦答话了:“这你可不用怀疑。你别瞧表面——我跟别的葫芦一个样子,可是里面装的玩意儿,各个葫芦都不一样。我的确是一个可以使你幸福的葫芦,我这回好容易才找上了你。你该做我的主人。我愿意听你的使唤,如你的意。” 过渡:宝葫芦为什么选王葆当它的主人呢?想知道吗?一会到书中找答案。现在,王葆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想什么就会来什么,这不——(出示图片文字) 1、“我一瞧桶里的鱼——真奇怪,就忽然想起食品店里的熏鱼来了。一会儿又想到了卤蛋,还附带想起了葱油饼和核桃糖。这些个东西我向来就挺喜欢。 思路刚刚一展开,地下就冒出了一个纸包——油汪汪的。我打开一看:熏鱼!······一转眼又发现两三个纸包,就恰恰都是我喜欢的那几样。一眨眼功夫,忽然又有两个苹果滚到了我的脚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汇总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一、掌握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并会识别反比例函数, 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同时, 并会建立反比例函数基本模型, 学生由正比例函数向反比例 函数认识转变,两个变量对应关系(比为定值或积为定值的区别。通过回顾已有知识, 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时, 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引导学生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时间与 速度的关系式, 为后面进一步建立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基本模型做铺垫。在通过对基本问题的讨论, 激发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使学生用函数观点从新认 识日常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能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表示出来, 初步建立反比 例函数表达式基本模型。最后让学生从上述不同关系式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情形,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数学思考问题方法, 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从而得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学生在理解. 掌握要注意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本节教学需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学生探究的问题愈来愈有挑战性,教师适当点拨和学生充分讨论从而共性, 形成共识, 教师利用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 设置由浅入深一些练习题,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通过例题学习, 习题的训练, 归纳出求反比例函数的一般步骤。二、不足方面 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理解不透,不明确 x 与 y 之间关系,对 y=KX 与 y=KX 易混淆不清,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另外,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准确的 审题, 不能准确的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不能正确的列出函数关系式解决 问题, 还有不明确两个变量的意义, 也就是题目中给定数据不知道哪一个变量对应 的数值,还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 (2针对学生的盲区,出相应的练习巩固。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孟昭娟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课孟昭娟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主备教师: 复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2、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读一本书。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张天翼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 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童话的内容。 2.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理解故事说明的道理。 2.使学生学会更多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 学生准备:故事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发现今天的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一谈) 2、师:瞧!今天老师带了这么多书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吧!(展示几本课外书)哦!原来除了我们的课本,还有这 么多有趣的书,它们能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今天,老 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这本书叫做— — 生:齐读书名。 师:你们看!(出示书的封面) 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 1、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生么? 生1:我看到一个小男孩。 师:哦!他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叫王葆。孩子,你观察到了封面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够仔细。仔细的孩子能知道得更多,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生2:王葆戴着红领巾。(师:这说明他是一个……)小学生。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13个会读会写,熟练掌握多音字“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4.能结合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难点:能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并创编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学程一:封面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宝葫芦的秘密》封面,你读懂了些什么? 作者:张天翼书名:《宝葫芦的秘密》 体裁:童话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内容:小男孩宝葫芦 2.对于张天翼,你有什么了解?(张天翼,中国当代作家,1929年开始创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在长沙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代表作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3.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学程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打开书本,看看文章选取的内容能让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 3.出示课文相关段落,检查生字词和句子的朗读情况。 我先得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 4.出示多音字“冲”,选择正确的读音。 冲动横冲直撞冲刺冲床直冲脑门说话很冲 5.理解“声明、介绍、规矩、幻想”等词语的意思。 6. 今天我们学习的《宝葫芦的故事》选自《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第一章。读了课文,你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①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

函数的概念及正比例函数

授课类型 T - 函数的概念 C -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C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一:常量和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而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为常量. 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看两个方面: ①看它是否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②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 知识要点二:定义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x 和y ,如果在x 的允许范围内,变量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 么变 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 自变量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①一个变化过程;②两个变量;③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若两个量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说这两个量具有函数关系。 对于函数的关系,即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有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式子称为函数解析式. 知识要点三:定义域与函数值 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对自变量x 在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在定义域内,取x=a 对应的y 值叫x=a 时的函数值。 有时把y 用()f x 来代替,所以x=a 时的函数值也可以用()f a 来表示。如

()()()()211,0,1,,12x f x f f f f a x +??=- ?-?? 求 理解函数概念把握三点:①一个变化过程,②两个变量,③一种对应关系。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也以这三点为依据。 各类型函数的定义域(1)整式-----一切实数 (2)分式-----分母不为零 (3)根式-------()()? ??≥被开方数为一切实数奇数根式被开方数偶数根式0 (4)零指数-----底数≠0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2.圆的面积y (厘米2)与它的半径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函数的定义域: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A .y=2x 2中,x 取全体实数 B .y= 11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2x -中,x 取x ≥2的实数 D .y=13 x +中,x 取x ≥-3的实数 2、已知函数y=212 x x -+中,当x=a 时的函数值为1,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3 D .3 3、已知函数y = 2x -1x +2 ,当x=m 时的函数值为1,则m 的值为( ) (A ) 1 (B )3 (C )-3 (D )-1 4、函数y =x -2+3-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3 (C )2≤x ≤3 (D )x ≥3或x ≤2 1.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 ,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 (单位:h )随该列车平 均速度v (单位:km/h )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 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随宽x 的变 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 (单位:平方 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 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 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 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1)v t 1463 = (2)x y 1000 = (3)n s 4 1068.1?= 其中v 是自变量,t 是v 的函数;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n 是自变量,s 是n 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x k y =的形式,其中k 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 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 3,立方体的高h 随底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 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 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 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分析及解答:(1)v t 2000 = (2)s h 1000 = (3)s p 100 =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 k y =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 2, 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