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孔子对人生的总结

孔子对人生的总结

孔子对人生的总结
孔子对人生的总结

孔子对人生的总结

蔡汉以

2012.04.09

孔子72岁去世。在他71岁时,对人生进行总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这几句话进行理解呢?

三十而立。三十岁的人,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地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不会怀疑了。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以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五十而知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到了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

其实“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观。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

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六十耳顺。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总之,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的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和没钱的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

@@

小时候上学,把“English”读为“应给利息”的同学,如今当上了银行行长;读为“硬改历史”的同学成了政治家;读为“英国里去”的同学成了海外华侨;读为“因果联系”的同学成了哲学家;读为“阴沟里洗”的成了小菜贩子;而我呢,不小心读成了“应该累死”结果成了普通劳动者——工作辛苦了,提钱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孔子人生价值观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

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名言nn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即先有了"义",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这是把对立的"义"和"利"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义,利之本也。"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利"的面前,必须时刻以"义"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

看完孔子的心得感想

看完孔子的心得感想 孔子观后心得1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懂,而是因为它让我感动了。《孔子》,从视听出发,达到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渲染了当时那种气派氛围。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尽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别人的,但是不免给人牵强之感;故事是讲到了,但是不精彩,情节片段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节奏缓慢,人物讲话平淡呆板,没有灵气。也许是自己太不习惯文言文的缘故,加之中间有篡改历史的情节,觉得有些别扭。 因为这是电影,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要将孔子的一生表现出来,实属不易。所以总体上而言,它还是成功的。 首先,感触最深的便是影片将尊师重道之风表现得淋漓精致,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学习啊!古今对照,令人汗颜。古人需拜师求艺,学生自当十分尊敬老师,也会刻苦学艺。师生情谊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学生依然紧紧追随,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师之教诲,扶正官帽;颜回不畏艰险地保护书籍,为之献身。我哭了,且不说修改了历史,不说两人的行为有些迂腐,却将他们变得崇高而又伟大,使其境界得以升华。

其次是孔子回乡后的那深情一拜,鲁国啊,父母之邦,养我之土,我终于回来了。我又哭了,为何影片要将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剧色彩?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礼乐来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样追慕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男守本分,女有归宿,老有所依,子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得多好啊! 颜回说,孔子错在将全部理想都寄托在鲁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自己也错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义了,没有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而是将希望建立在一个美好的伟大的理想之中。可是无论怎样依旧不能放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希望能够通过完善个人道德,而不是通过严格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孔子认为拿法来治国,是人们出于无奈才做的,人们不犯法是因为害怕法律,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自我约束。 然而有一天,我无意在书上看到这是一种鲜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倾向。调节伦理关系,要诉诸人们的道德自觉,但并非人人都能达到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动的表现出道德自觉。在“子见南子”一节中,面对巨大的诱惑,孔子的眼神和身体也有颤动,他是圣人,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何况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样,会遭小人的算计

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

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16、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7、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1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24、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7、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8、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29、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30、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人生感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他们是即将迈向社会的一群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家的希望,他们是时代的象征,他们纯洁善良,热情奔放,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探索,他们就是当代的大学生。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人和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

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二)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次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

从《论语》中感悟交友观

从《论语》中感悟孔子的交友观 摘要:朋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许多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论语交友观 一、交友的作用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的基本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朋”和“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明显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友”比“朋”的层次要高一点。“朋”仅为在同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即同师曰朋),“友”则是拥有共同志趣、心意相投的人(即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即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明确的观点。 那么,为何要交友,其作用是什么,其重要性如何体现? (一)培养气质,加强修养。儒家非常看重修身养性,提出了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切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指“君子要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接受朋友正直、诚实、博学的影响,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就会使自己变得正直诚实,宽厚仁慈,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得到升华。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即通过“见贤思齐焉,

孔子感悟人生的句子

孔子感悟人生的句子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为大家整理了孔子感悟人生句子,欢迎阅读!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 (一)中庸之道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 (二)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

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 感悟一:志存高远,任重道远 感悟二:悲天悯人,心系众生 感悟三: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感悟四:三思而行,当断则断 感悟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感悟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感悟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感悟八:匹夫之勇,难以成事 感悟九:小处不忍,必乱大谋 感悟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感悟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感悟十二:以人为镜,见贤思齐 感悟十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感悟十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感悟十五:胸怀坦荡,既往不咎 感悟十六: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感悟十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感悟十八:唯利是图,与人结怨 感悟十九:安贫乐道,富而不骄 感悟二十:疾风劲草,松柏后凋

感悟二十一:泰而不骄,温和礼让感悟二十二:至刚易折,弓满易断感悟二十三: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感悟二十四: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感悟二十五:谨言慎行,言必有中感悟二十六: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感悟二十七:巧言令色,不可长久感悟二十八:良言谗语,明辨是非感悟二十九:爱玩心计,欺人欺己感悟三十: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感悟三十一:一日三省,有错必改感悟三十二:知过不讳,闻过则喜感悟三十三:与德相伴,与仁同行感悟三十四:谦虚和顺,德才兼备感悟三十五: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感悟三十六: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感悟三十七:患得患失,无所不至感悟三十八:色厉内荏,欺世盗名感悟三十九:名正言顺,万事可成感悟四十:成也由己,败也由己感悟四十一:既不怨天,也不尤人感悟四十二:被人轻视,泰然处之

感悟四十三:真才实学,立身之本感悟四十四: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感悟四十五:博学多才,君子不器感悟四十六:朝闻其道,夕死可矣感悟四十七:做人第一,学问第二感悟四十八:知之好之,不如乐之感悟四十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感悟五十:不懂装懂,贻害无穷 感悟五十一: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感悟五十二:学习做事,多动脑筋感悟五十三:脚踏实地,空想无益感悟五十四:人生短暂,珍惜时光感悟五十五:学海无涯,不进则退感悟五十六:学习悟道,随时随地感悟五十七:求实务本,学以致用感悟五十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感悟五十九: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感悟六十:循循善诱,威而不猛 感悟六十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感悟六十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感悟六十三:心意为重,远离奢靡感悟六十四:风度第一,比赛第二

关于对孔子人生的总结.doc

关于对孔子人生的总结 人生总结 孔子是伟大的圣人,开辟了中国儒教文化的先河,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七十二岁逝世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但是,孔子开其新统,中国历史文化中少不了他的儒家说教。在五千多年之间,中国文化理想的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无人可与孔子相提并论。 孔子在他的《论语》第二篇-为政里谈到了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原文是这样的: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做好学问的志向;到了三十岁基本确立了这个志向;到了四十岁一心追求学问,外界各种各样事物都不能迷惑我了;到了五十岁,才知道人生宇宙的来源,懂得天地自然规律之天命;到六十岁坚定自己信念,有自己独立的主见,好话坏话耳朵听进去都不会计较;到了七十岁,才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但也不超越自己追求学问原则的规矩。 这是孔子报告了自己人生的经历,我们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是艰难,困苦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子姓,孔是其氏。《史记》中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庚子)。孔子生父孔纥(又名叔梁纥、公叔纥)在鲁为卿大夫,仕任陬邑宰, 孔子实际乃是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和被遗弃儿。《史记》中有: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对于现代人来说,野合似乎是一件奇怪之事。但在上古礼俗中,野合乃是一种重要的与宗教有关的礼俗活动,就象现在的走婚。野合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媒氏》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所以,孔子乃是他的父亲叔梁纥在宗教礼俗狂欢集会中,与一个平民少女颜氏征在在尼山之丘野合而孕的私生子。当是叔梁纥七十岁,颜氏征十八岁,但在这次野合之后,叔梁纥似乎就再没有与颜氏征见过面。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读“孔子的心灵修养”时的感悟

读“孔子的心灵修养”时的感悟 谭婧婧何谓“心灵修养”,“心灵”又是什么?我认为“心灵”——他能感受到喜、感受到怒、感受到哀、感受到恐惧、感受到痛苦,心灵一种器官,动物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一种器官。它是一个生命场,它是以“场”的形式与周围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能量场,通过与周围世界接触,不断的吸收、消耗、转化自己所拥有的能量。而“心灵修养”,就是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感悟到世间的喜、怒、哀、恐惧、痛苦,感悟周围世界对自己的影响,感悟到自己内心的升华纯净。对我们年轻老师一代,我们又该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修养呢? 《论语.为政》中描述了孔子自己对心灵的修养提高的理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时开始懂得了立志学道。我们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而是要这些花样年华的少年懂得“求学之道”,让他们自己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理解且能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才是我们老师对花样年华的学生教育的重任。 而“三十而立”,意思是说他到了30岁时,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这种行事准则就是儒家所传承的“仁、义、礼、智、信”。年轻老师的我,此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学

会社会交际。要去接触、交流、理解、宽容自己身边人与事。要学会各种与人与社会打交道的各种技巧。不过,书籍,也很必要的,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老师要做到教学要精,要专,必须经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以及虚心听取师傅和他人的教导。 再看,“四十而不惑”,“惑”是疑惑,指孔子到了四十岁,对学问、对人生的框架才无疑虑,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智慧。作为老师,真正能够做的“不惑”,我们的路慢慢远兮。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从经验里找到智慧的。许多简单的道理,自己听来的看来的,有时都不一定能做到,只有自己切切实实经历了,才发现社会的奥妙。社会是所好大学,要学会从中萃取锤炼日益精华,让自己在社会中不断打磨,我们才会变得成熟,才会懂得智慧。所以,我们都需要在艰难中不断历练自己,总结自己。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孔子到了五十,六十岁时,他懂得了天命和顺命,这是他进一步懂得了在道德以上的价值,这是圣人在心灵修养上最后的造诣。教导我们要顺其自然,尊重事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逾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积累知识,丰富发展自己,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慢慢体会完圣人孔子的心灵修养,我感觉到圣人站在高高山巅之上,而我此时仍处于山脚之下,我的责任重大,不过我会勇敢的昂着头,爬上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孔子的人生是成功的

孔子的人生是成功的 日语三班赵蕙 学号:201413030321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然而历史是要往前发展的,孔子所想恢复的周礼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从这点上来说,他的人生并不那么成功。我们现在强调要把孔子当成“人”来看待,而不是“圣”,是人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十全十美,除此之外我不得不说孔子的人生是成功的。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首先孔子创立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有传统的天命观念,但总起来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孔子及儒家思想仅仅是先秦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汉代之后,为满足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封建统治者需要一种既能适合封建社会又具有一定保守倾向的思想,于是孔子的思想受到重视。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至尊地位被正式确立起来。其次,孔子在教育方面首创私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

李零认为孔子其实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很理想主义化,而不为时代接受,所以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只能流浪,即使不周游列国,心灵也只能选择流浪。虽说孔子的理想并未在那个时代完全实现,但他在文化、思想方面对当时以及对现在的影响无不向我们证明着他的一生是成功的!

孔子人生名言

19、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20、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1、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2、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2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 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5、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7、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8、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1、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3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6、君子忧道不忧贫。 3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3、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4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6、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47、苦求不得,从吾所好。 48、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9、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50、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5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5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5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5、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7、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5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9、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6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6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孔子的学习观及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的学习观及给我们的启示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直接谈到学习问题。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意思是说,君子吃饭不贪求过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他从来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过错(《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正因为这样,孔子进一步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可见,孔子把学习主要定位在做人方面,定位在道德修养方面,定位在现实行为方面。 在孔子看来,书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就是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文献知识。显然,孔子更强调的是品德的学习,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孔子的学生子夏对这一思想理解得颇为透彻,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意思是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专门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孔子在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他认为“学”是修身之本,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自己是通过“学”才不断成长的。所以,“学”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把自己从无知蒙昧、低级趣味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十邑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也”(《公冶长》),自称好学是他最大的长处。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如果三个人在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为什么?因为我可以选择他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身上的缺点,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显然,这里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在做人方面,在德行修养方面。实际上,“孔颜乐处”首先就是“学”的乐处,就是改过扬善、完善自我的乐处,也是体验到自我成长过程的乐处。 孔子还指出了不好学的弊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就是说,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狭隘;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急躁;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狂妄。孔子强调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才能通晓事理,“允执其中”,无“过”亦无“不及”,避免过激的行为。不仅如此,孔子还强调要“学而时习之”,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人生境界,以

孔子的职业生涯之路

孔子的职业生涯之路 一、孔子简历 孔子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个执着的人,是个把人民真正装在心里的人。但也正因为如此,却触犯了很多政治团体的利益,政治生涯终生被排挤,但他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坚持礼乐教化,最终成为一代至圣。 孔子虽名垂千古,自己一生却郁郁不得志,苦闷不堪言。但他又无比乐观,充满了强大的精神能量,而他精神能量所产生的智慧,通过言传身教传扬至今,孔子用自己一辈子的生命在为后世汲取和积累大智慧。这种大智慧虽不得一世之用,却惠及万代子孙。 从孔子的角度说,生命就是两件事情:理想的坚持和智慧的积累。 二、孔子的教育背景 谈到教育背景,应该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他母亲的教导,一个就是自己长达一生的对人生的领悟。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称赞为“博学好礼”。他身高九尺六寸(今 1.9米以上,具体是195.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

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我们发现,孔子并没有毕业于所谓的名校,也并没有跟从名师,难道他天生就是奇才?肯定不是,但为什么他能成为千古圣人,一代儒家大师?原因如下: 1、荣誉责任感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乃贵族之后,但家境却遭遇贫穷,贵族一脉积累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孔子觉得必须有所成就。这也是他成长的源动力之一。 2、述而不作的成功复制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其字面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