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

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

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
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

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1964.5-1979.3)

1964年

5月15日-6月17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从存在着新的世界战争严重危险的估计出发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会议提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战略方针。

6月18日-26日,煤炭工业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在五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指示,会议认为,对煤炭工业的三线建设,要在国家统一安排下,积极主动地进行,以满足三线生产建设的需要。党组确定由钟子云负责,组织力量,总结经验,提出一个切合我国情况,体现总路线精神的建设方案;煤炭部派两名司长随国家计委程子华去西南地区进行研究,提出三线建设规划;三线建设要一气呵成,一、二线要积极支援三线建设。

是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加快三线建设的指示,国家计委组织了西南工作组,会同西南局和川、云、贵三省,对成昆线和攀枝花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写出了关于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报告。同时,国家计委、煤炭部派人对西南三省十几个矿区作了调查研究,认为贵州西部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蕴藏着丰富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确定六盘水为三建设的重点配套项目。

7月28日水城县成立支援铁路建设指挥部。12月25日,改为水城县铁路修建支援委员会,从此,展开大规模支铁、支重工作。

是月,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议在四川西昌召开。会议所作规划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六盘水为中心的煤炭基地建设(包括云南的宝鼎山、四川的芙蓉山、松藻等煤炭基地);

二、建设攀枝花(渡口)钢铁基地和相应的供电设施;

三、建设以重庆为中心,包括重庆周围二十几个县的项目;

四、修建三条铁路,形成西南的环线,即成昆线(成都至昆明),川黔线(重庆至贵阳)和滇黔线(昆明至贵阳)。

8月,煤炭部成立以钟子云等七人组成的三线建设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三线地区的煤炭工业建设。

9月10日,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西南各省和沿新建设铁路的专区、县成立支援铁路委员会。

9月15日,煤炭部发出《关于抽调施工、地质、设计等力量支援西南煤

矿建设的指示》,为了加强西南煤矿的建设,决定从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北、辽宁、中南煤管局、华东煤炭工业公司、京西矿务局、抚顺矿灯厂、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煤矿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公司抽调施工、地质、设计、机械方面9000人到贵州。

9月28日,铁道兵7师驻水城,承建水城--树舍段铁路。

是月,在煤炭部和贵州省委的领导下,贵州省煤管局为迎接国家重点煤矿建设,加速贵州西部煤田的开发,从局机关抽出三分之二的人员到六枝,开始组织迎接外省支援六盘水建设的各项准备和接待工作。

是月,为适应西南三线建设的需要,铁道部决定贵昆线全线复工。

是月,水利电力部派华东电力设计院到水城选点,拟建代号“572”工程电厂。

10月初,钟子云率煤炭工业部工作组到六枝、水城矿区检查矿区建设筹备工作。10月2日,在小河煤矿主持召开关于水城、六枝矿区建设规划会议,具体研究加快六盘水矿区建设方案。

10月12日,煤炭部《关于西南煤炭工业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为了配合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水城矿区和云南的永仁矿区,集中力量加强盘县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加快六枝矿区和云南羊场矿区的建设,并建议成立云贵地区煤矿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云贵地区新矿区的生产建设工作。

10月27日,水利电力部列车电力局43号列车电站到六枝发电。

10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并印发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纲要指出,1965年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计划提出三线建设总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

是月,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成立(驻安顺)。贵昆线六枝至梅花山段由西南铁路工程局、铁道兵7659、8506、8700部队和黑龙江、辽宁、四川、京西煤炭支铁大队负责施工。

是月,煤炭部批准贵州省招收3800名新工人。省劳动局将招工指标分配在安顺专区的六枝、兴义专区的盘县、普安、兴仁等九个县。

是月,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筹备小组开始办公。根据中共西南局和中共煤炭工业部党委的决定,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开始筹建。

11月30日,煤炭部发出《关于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的通知》。为了

加强西南地区煤矿建设的领导,国家经委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云、贵两省及四川一部分新矿区的生产建设工作。

是月,煤炭支黔队伍到达水城、盘县、六枝的共有16个单位3572人。六盘水矿区招收亦工亦农轮换工9600人。

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关于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领导关系问题的通知》决定,由煤炭部党组和由西南局委托贵州省委实行双重领导。

是月,交通部派遣公路三局五公司到六盘水修建矿区公路。

是月,贵昆线梅子关二号隧道建设首创月成洞102.69米。党中央于1965年3月9日发来贺电。在中央贺电的鼓舞下,百米成洞活动迅速展开,当年发展到170多个口次,并陆续创造出新纪录。7659部队在梅花山隧道创造了单口月成洞的最好成绩。

1965年

1月1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正式成立,标志着六盘水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开始。

1月9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抽调设计力量的通知》,决定调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淮南分院和原上海煤矿机械设计研究院做选煤设计的全部人员,去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分配工作。

1月12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确定下列单位的名称和序列:

吉林112煤田地质队为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112队;湖南129煤田地质勘探队为贵州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29队;京西勘探队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73队;河北水文队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水源队;恢复贵州省煤田地质探勘公司159队;成立贵州省煤田地质探勘公司测绘大队;原贵州省地勘公司113、142队仍归公司领导。

1月14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发布《1965年西南煤炭工业基本建设试行管理办法》共23条,规定西煤所属的基本建设工程,一律取消承包制和甲乙方关系,实行自营管理办法;矿区指挥部对所属地区的地质、设计工作进行统一平衡和督促检查,实行有领导的地质、设计交叉作业,统一计划,统一管理。

1月15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抽调政治工作干部的通知》。

是月,云贵煤矿设计研究院在水城成立,归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领导。3月1日,更名为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

2月6日,水城矿区指挥部成立,部址水城汪家寨。

2月9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抽调设计力量的通知》,决定调原上海煤矿设计研究院做工厂设计的干部到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分配工作。

是月,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设立政治部。

3月5日,煤炭部发出《关于抽调1500名职工支援西南建设的通知》,决定从中南煤管局抽调,支援贵阳至水城输电线路建设。

3月10日,煤炭部决定,在贵州新建671厂。

3月12日,煤炭部发出《关于为西南煤矿建设抽调干部的通知》。决定从华东、中南、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煤管局(公司)抽调291名干部。

3月18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从贵阳迁驻盘县刘官屯。1980年迁安顺市。

是月,省人委明确六盘水三个矿区的行政编制各暂定为120人,所需经费由煤炭企业垫支。

是月,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刘澜波到水城察看水城发电厂厂址,水城发电厂开始筹建。

是月,卫生部、煤炭部派出北京医疗队和华东公司调出的枣庄医疗队、淮南医疗队陆续到达水城矿区。山西太原公司调入水城矿区指挥部。

是月,全国煤矿干部会议要求,在1965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水城、六枝、盘县等重点煤炭基地。

4月1日,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批准:刘凤林任六枝矿区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陈学彪任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李桥、孙宝春、徐冠生任副指挥,张世平任总工程师;侯庚午任水城矿区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高峰任政治部主任,刘善水任指挥,吕坚信、牛宝印任副指挥,朱培义任副总工程师。

4月23日,煤炭部发出《关于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抽调物资供应干部的通知》。决定从华东、中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京西等煤炭系统抽调干部246名,到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工作。

4月27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改变下列单位的名称和隶属关系:

(一)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改名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二)煤炭部北京建筑工程公司和太原公司改名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建筑安装公司;(三)贵州省煤管局第一、第二基建公司改名为六枝矿区指挥部第一、第二工程处;(四)

贵州省煤管局建井工程处、矿山机械厂、第二基建公司六枝电厂、土建队分别改为六枝矿区指挥部第三工程处、矿山机械厂、电厂、第四工程处;(五)成立六枝矿区指挥部医院。

4月29日,煤炭部决定成建制调云南198勘探队参加盘县煤田勘探会战。

4月30日,煤炭部决定从京西矿务局抽调三个岩巷掘进队到六盘水参加施工。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决定:从省级机关和毕节、遵义、铜仁地区抽调干部支援六枝、盘县、水城矿区组建人民委员会。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任命何永会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经理,李厥起为副经理。

5月11日,中共水城矿区指挥部委员会提交《关于成立矿区人民政府及当前存在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

5月12日,广东152煤田地勘队调入六盘水矿区参加会战。

5月20日,六枝矿区指挥部成立,部址六枝下营盘。

5月25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铁路建设指挥部成立。参加修建贵昆铁路的黑煤、辽煤、川煤、京西支铁大队转入修筑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铁路专线工程的施工。1966年2月,矿区铁路专用线基本完工,指挥部撤销。

5月26日,卫生部党组给中宣部《为西南煤矿建设基地抽调300张床医院的报告》,建议由江苏省在南京、镇江、苏州等地为西南煤矿建设基地抽调一所300张床医院。12月,该院改名为枝矿区指挥部医院。

5月27-31日,煤炭部张霖之部长到六枝矿区检查指导工作。管云、马匡汉分别向张霖之汇报了三个矿区建设和政治工作情况。31日,六枝矿区召开干部大会,张霖之在大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和对煤矿职工的关怀。指出:煤炭工业以西南为重点,西南又以贵州为重点,贵州以六盘水为重点。集中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好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满足西南建设的需要,是全体煤矿职工的头等大事。张霖之还到六枝矿井下检查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

5月28日,省人委批准六枝井田精查报告。

是月,中共西南局书记李井泉和铁路部长吕正操到水城铁路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是月,刘登仁调水城矿区指挥部任党委书记。

是月,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有职工528人,其中工程师105人,技术员

218人,助理技术员47人。全院共8个设计队,其中矿井设计队4人,选煤设计队、勘测队、工厂设计队、院直属设计队各一个。

6月1-3日,张霖之到水城矿区检查工作。

6月2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关于宿舍、办公室、食堂建筑标准的若干规定》。

6月9日,水城矿区指挥部开工建设400千瓦燃油发电厂,向汪家寨供电。

6月14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发出《关于加强工农联盟和工业支援农业的指示》。

6月25日,抚顺矿灯厂搬厂设计方案审批会议决定,1966年春节后搬厂,改名为贵阳矿灯厂,生产规模为矿灯4万盏、充电架400台,矿灯泡30万只。

6月27日,徐州煤矿机械厂搬厂设计方案审批会议决定,1966年一季度搬厂,更名为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第一矿山机械厂(后改为六盘水煤矿机械厂),生产规模为一吨矿车3000辆、三吨矿车500辆、金属支柱5万根,建井非标准设备237台,配件222.9吨。

是月,六盘水煤炭开发规划组盘县矿区规划小组到达盘县土城,经过四个月的工作,编制成《盘县矿区规划示意图》。

是月,盘县--兴义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23公里,打开了矿区建设南下广西的通道。

1-6月,水利电力部先后派遣17、33、35、43、45、47、48、54等列车电站进入六枝、盘县、水城为矿区建设供电。累计装机23500千瓦,随着电网的发展,列车电站在1968-1970年陆续迁走。

7月1日,盘县矿区指挥部在盘县土城成立。

同日,煤炭部决定调开滦总管处一个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到水城矿区指挥部。

7月10日-14日,钟子云到水城矿区检查工作,主持了老鹰山矿井设计情况汇报会,听取水城矿区总体设计、施工、准备及政府规划的汇报。

7月13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制定《职工实行“大礼拜”(即每两周休息一天)与探亲的规定》。

7月15日,煤炭部决定成建制从峰峰煤矿基建公司抽调500人组成一个工程处支援西南。

是日,煤炭部决定调舒兰矿务局建井工程处700人支援盘县矿区。

7月28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兴义专区,盘县划归兴义专区。

7月30日,中共贵州省水城矿区委员会、贵州省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向省委、省人委提出《关于成立贵州省水城矿区政府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综合奖试行办法》在所属单位开始执行。

是月,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工地战报》创刊。

8月5日,煤炭部决定从辽宁抚顺和阜新矿区抽调1000人土建和机电安装工人支援盘县矿区。

是日,丁禹畴、陈德友、程光道向省人委徐健生副省长、张叔成秘书长汇报关于六枝、水城两个矿区行政区划、机构编制问题。

8月10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任命丁浩东为六枝矿区指挥部指挥,孟昭远任副指挥。

是月,截止8月上旬止,煤炭部从东北、华北、中南、西北、四川、云南老矿区抽调到六盘水矿区的职工共17892人。其中干部4178人,工人13714人,其中施工队伍6032人,地质勘探队伍2132人;工厂建设队伍203人;设计人员576人;支援铁路建设队伍6407人(辽宁支铁大队2308人、黑龙江支铁大队2443人、四川支铁大队1756人);支援电力建设队伍1633人(焦作支电大队926人,鹤壁支电大队707人)。

8月12日,煤炭部决定从开滦矿务局抽调240名技术工人,支援盘县矿区。

同日,中共西南煤矿指挥部委员会向煤炭部呈报《关于六枝、水城矿区行政区划、机构编制和当前工作安排等问题的报告》。中共煤炭部政治部于9月23日批复原则同意。

8月24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任命卢章为盘县矿区指挥部指挥,李飞为副指挥。成立中共盘县矿区指挥部委员会,刘辉任党委书记。

同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设置下列机构:(一)办公室、计划室、劳动工资室、质量安全检查室、总工程师室、工程、生产、生活管理部;(二)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后勤部;(三)设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保卫处。

8月26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发出《关于立即开展练兵工作的通知》。

8月31日,贵州省人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六枝、水城、万山、开阳矿区的报告》;提出本着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建议六枝、水

城矿区设立相当于省辖市一级的矿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六枝、水城、盘县矿区人民委员会。(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分别行文任命;陈德友任六枝矿区人民委员会区长,魏祥三、田文郁任副区长;程光道任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区长,陈侠任副区长;朱迪任盘县矿区人民委员会区长,冯福申、张作圣任副区长)。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后勤部和后勤部党委成立。张戈任党委书记,高日升任指挥。

是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成立,刘方俊任副书记。

是月,余秋里到六枝、水城矿区、地勘公司视察工作。

是月,中共西南三线建设委(成都)会议决定:“三五”期间,六盘水矿区共建新井16对,总投资为5.12亿元,设计能力为1200万吨/年。到1970年建成矿井13对,设计能力为840万吨,当年生产能力达430万吨。

是月,煤炭部下达《盘西矿区设计任务书》。规定“三五”期间盘西矿区开发规模为500万吨/年,“四五”期间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吨以上/年。

9月2日,煤炭部发出《关于改变西南地区部分煤矿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将西南地区煤矿的管理体制作如下变更:(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领导的云南、贵州两省煤管局,改由部直接领导。云南、贵州省煤管局党委分别由云南、贵州省委领导;(二)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领导的芙蓉山山矿区建设指挥部划归四川省煤管局领导,宝鼎山矿区建设指挥部的计划安排由云南省煤管局负责,日常工作由渡口总指挥部统一领导。(三)贵州省煤管局所属的凉水井、水城两矿分别划归六枝、水城矿区建设指挥部领导。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直接领导和管理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指挥部及建安公司、地勘公司和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

9月5日,省委基本建设、计划会议矿区组讨纪要《关于建立矿区政府的几个问题的意见》,明确矿区政府的任务、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区划的原则。明确各自矿区政府归省人委直接领导。建议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设一办事机构,协助省人委领导六枝、水城、盘县三个矿区政府工作。

9月6日,煤炭工业部党委发出《关于组成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的通知》。煤炭部党委第一次会议决定,中共贵州省委工交政治部同意,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由丁丹、李建刚、刘辉、丁禹畴、马匡汉、马会永、攀鹏飞、张戈、高日升等九人组成。中央批准丁丹、李建刚、刘辉担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范文彩另有任用由丁

丹代理。11月12日,中共煤炭工业部政治部通知,经中共中央批准,丁丹任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

9月8日,煤炭部与贵州省合作投资21万元,修建六枝至水城通讯线路。

9月17日,煤炭部发出《关于为盘县矿区指挥部抽调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的通知》,决定从黑龙江省煤管局抽调。

9月28日,煤炭部《全国煤矿基本建设施工设备和劳动力平衡会议纪要》指出:西南煤矿建设所需的技术骨干由老区、老企业成建制、成班子抽调,所需壮工在当地招收。移交生产矿井的技术力量,今后由老区、老企业采取矿对矿、井对井对口保证供给的办法。根据会议精神,煤炭部通知成建制地从下列单位调入到盘县矿区参加建设:京西矿务局机修厂,辽宁第二工程处,抚顺建安工程处,鹤壁工程处,河北省煤管局所属砖厂、料石厂、木材加工厂,峰峰矿务局、鸡西矿务局、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淄博矿务局等,共抽调10169人,要求在1966年3月前到达盘县矿区。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从四月中旬开始的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结束。整个矿区实行劳动部、煤炭部及省劳动局新拟统一工资标准(简称“一条龙”工资标准)。

10月13日,地宗矿井复工(该井于1958年上马,后停建)。由六枝矿区指挥部第1工程处(煤炭部63工程处)施工。

10月13-11月15日,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1966年各行各业的建设重点,煤炭工业重点建设贵州的六枝、水城、盘县等12个矿区等。

同日,中共煤炭工业部政治部致函内务部办公厅,提出六枝、水城矿区,系煤矿单一城市,应成立归煤炭工业部和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的地委、专署一级的党委和政府。实行以企业为主体的集中统一领导,使矿区政府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后勤部,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

10月15日,老鹰山立井主井开工建设,由华东基建公司8处(煤炭部71工程处)施工。

10月中旬,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总结了前一段工作,安排了第四季度的工作,检查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树立“深、严、细、紧”,反对“浮、松、粗、散”作风,提出要继承和发扬延安作风,促进增产节约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10月26日,中国煤矿工会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工作委员会成立。邢凯任

工会主席。

10月31日,汪家寨平峒复工建设。由华东基建公司6工程处(煤炭部70工程处)施工。

是月,西南电力指挥部与华东电力设计院等单位选点,在水城大河区天生桥建水城发电厂。

是月,六盘水地区物资局及其党委成立。

11月2-6日,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范文彩在水城矿区检查工作,先后在老鹰山、汪家寨平峒工地主持召开地质、设计、施工准备工作汇报会。

11月6日,毕节专区接省人委通知,为西南铁路工程局招收2500名合同工,参加水城铁路建设。

11月10日,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煤矿生产的特点,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制定了《煤矿企业实行亦工亦农轮换制度的试行办法》,确定对煤矿企业常年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实行亦工亦农的轮换制。

11月11日,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盘西矿区总体规划方案初步意见》。

11月14日,汪家寨斜井开工。由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淮南建井工程处(煤炭部42处)施工。

11月18日,《六枝矿区关于工农结合、互相支援、建设矿区的情况报告》中称:在地方各级党委领导下根据中央关于加速建设三线的指示精神,六枝县委成立了铁路、煤矿建设支援委员会。六枝县在六枝矿区和铁路沿线共设服务网65个,服务人员430人。其中商业网点24个,供销点16个,粮食供应点8个,邮电点9个,银行点8个。煤炭系统征用土地3036.5亩,农业支援煤炭系统劳动力1619人(次)。矿区支援农业:为生产队安装电动水泵12台,灌水田600余亩,土改田300亩;为四个村安装电灯和自来水。有4个公社和一些生产队用上六枝矿区支援的电力。

11月23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决定,刘登仁任中共水城矿区委员会书记,侯庚午、刘善水、程光道任副书记。

11月24日,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同行的李富春、李井泉、程子华、吕正操等到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视察,听取了钟子云、范文彩、丁丹等汇报。邓小平说:现在有希望了,看到西南有煤、有铁,办好西南两个大型的联合企业(指攀枝花和六盘水)就好了。六盘水煤矿基地很重要,六盘水的煤炭东运,可以减少北煤南调。当了解到矿区职工吃菜困难时,立即让秘书与北京有关部门联系,调运了十几车皮大白菜到

六盘水矿区,广大职工深受鼓舞。邓小平等11月23日,视察了贵昆铁路关寨建设工地,向铁路建设者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筑路大军的问候,在铁路建设指挥部领导的请求下,邓小平同志欣然挥笔题了“关寨站”站名。

11月27日,经省人民委员批准,水城矿区人民政府成立,驻地汪家寨。

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六枝、水城、盘县矿区政府有关事项的通知》。经请示国务院同意成立六枝、水城、盘县矿区政府,设立相当于省辖市一级的矿区人委。

是月,煤炭部全国煤矿计划会议确定:七十工程处韩世芳队、孙洪福及双鸭山红火箭队突击汪家寨平峒工程;十二工程处01队、平顶山刘景池队突击汪家寨斜井工程;七十六工程处西山平峒一队、二队突击水城西-大湾铁路支线。同时确定下一批支援六盘水矿区14550人。其中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成建制调迁华东第二工程处1200人,第十二工程处1200人,孔集工程处2000人及料石厂、砖瓦厂、木材加工厂、构件厂、矿区通讯技术工人和其他电工531人,于1966年调入水城矿区指挥部;吉林煤管局通化水泥厂100人,调入水城矿区指挥部。鸡西小煤井工人1036人,于1966年上半年调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后其中287人调入水城矿区指挥部。

12月3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向煤炭工业部作《关于六盘国水三个矿区建设情况报告》。《报告》说,1965年对六、盘、水三个矿区建设总的部署是全面准备,重点施工;各项工作是在以思想革命化为基础,以质量标准化为中心,带动全面工作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12月8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抽调选煤设计人员支援内地建设的通知》,决定调武汉煤矿设计研究院的选煤设计人员支援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

同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提出1966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小井开发计划(草案)》。规划在“三五”期间建设小井58对,能力556万吨/年。

12月11日,铁道部工程兵副司令员郭维城、煤炭部副部长钟子云、冶金部副部长徐驰在云南宣威铁道兵五师师部,听取铁道部设计队关于盘县矿区铁路支线设计的汇报。确定:自云南省曲靖站出岔(南线)经火烧铺、土城与羊场支线清水塘站(北线)接轨,南线曲靖至土城136公里,要求在1967年底或1968年初全线建成通车。该线胜境关、平关等重点隧道工程于1966年下半年开工。

12月12-14日,余秋里及国家八个部的领导在钟子云、陈璞如、丁丹等陪同下,视察水城矿区、盘县矿区。

12月15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抽调突击队支援西南煤矿设计任务的通知》,决定由北京、沈阳、华东三个煤矿设计院分别组织三个设计突击队到六盘水矿区,帮助水城煤矿设计院编制三个矿井的设计。后来,这三个突击队分别承担了土城、月亮田、老屋基矿井的设计任务。

同日,盘县矿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

12月19日,煤炭部批准《水城矿区总体设计意见》。矿区新井建设规模为480万吨,洗煤厂设计能力为240万吨。

12月20日,煤炭部对煤炭工业部各工程处统一编处名称,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隶属的工程处更名如下:六枝矿区建设指挥部第一、二、三、四工程处分别改为煤炭工业部第63、64、65、66工程处;辽宁基本建设局第二工程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19工程处;双鸭山矿务局建设工程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24工程处。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基建公司12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36工程处;基建公司2处及12处一部分组建为煤炭工业部第37工程处;淮南建井工程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42工程处;基建公司6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70工程处;基建公司8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71工程处。以北京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2、3工区为基础,组建煤炭工业部第67、68、69工程处;公司安装队组建煤炭工业部第92工程处。以山西煤矿建设公司1、2工区为基础组建煤炭工业部第72、73工程处;以中南煤管局基建局鹤壁综合工程处矿建力量组建煤炭工业部第44工程处;以阜新、舒兰、峰峰等单位调来的队伍组建煤炭工业部第74、75工程处;以京西调来的4个掘进队为基础组建煤炭工业部第76工程处。辽宁煤矿支铁大队改为煤炭工业部第77工程处;黑龙江煤矿支铁大队改为煤炭工业部第78工程处;以河南煤矿支电大队及西安转业的通讯兵组建煤炭工业部第93工程处;水城矿区指挥部铁路工程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94工程处;盘县矿区指挥部筑路处改为煤炭工业部第95工程处。全国煤炭基建队伍共编为95个工程处,参加六盘水矿区建设的有27个工程处,占28.4%。

12月21日,国务院秘书厅电话通知:为利于保密并和其他特区名称一致,水城、六枝、盘县三个矿区应改为特区。

12月30日,煤炭部决定,贵州省煤矿学校改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领导和管理。

是月,韩世芳掘进队在汪家寨平峒施工中,创全国岩巷掘进245米新纪录,比煤炭部规定的全国甲级队标准提高183%,并做到安全生产、质量良好。

是月,国家计委发文批准《盘西矿区设计任务书》。

是月,六、盘、水三个矿区根据中央、西南局及省委关于建设新型矿区的指示精神,结合各矿区情况,拟定了矿区政府工作要点,对矿区的体制、组织机构、行政区划、矿井建设规模、工农结合、推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等作了安排。

是月,煤田地勘公司提交《盘西矿区地质资料》。

年末统计,煤炭部陆续从黑龙江、辽宁、四川、北京、山西、华东、山东、吉林、中南、河北、武汉、重庆、济南、抚顺、湖南等15个省、25个矿务局,成建制抽调建设队伍支援六盘水。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所属建设队伍已达5万多人,其中亦工亦农19500多人,设备3800多台。《三线建工简报》41期称:1965年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处于全面准备、重点施工阶段。全年投资5949万元,完成6262万元,超额5%。在全年施工的五对矿井中,六枝矿平峒补套工程(生产能力60万吨/年),已于年末建成;地宗平峒、老鹰山立井、汪家寨平峒、汪家寨斜井等新开工的4对矿井生产能力285万吨。共完成掘进1738米,砌碹820米。房屋建筑开工面积2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4万平方米,超过了原计划。地质勘探提交精查地质报告5个,煤炭储量达150亿吨。六盘水矿区年产原煤12万吨。

1966年

1月1日,六枝矿井移交生产,生产能力60万吨/年。

1月3-4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西南局基本建设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1月13日,冶金工业部下达《水城钢铁厂设计任务书》,水城钢铁厂作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其规模为:年产铁50万吨,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年产30万吨,建设水城观音山铁矿,并相应建设烧结、焦化等配套设施,由鞍山钢铁公司承建。

1月17日,煤炭部政治部确定第三批补充分配水城矿区指挥部108名干部。

1月19日,范文彩在水城矿区指挥部召集“水城矿区生产对口会议”,确定华东公司负责矿区接收生产人员,并分矿务局对口接收水城矿区各矿、厂,要求在矿、厂投产前半年到达矿区。

1月20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水城矿区指挥部招待所召开安全生产紧急电话会议。范文彩、丁丹讲了话。

是日,煤炭工业部发出《关于支援三线技术力量、代培技工的调整,1966年增人指标的通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扩大三线煤矿建设的意见,煤炭工业部又安排

了一个支援三线技术力量的补充计划。

1月28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召开火铺电厂筹备会,将原计划安装在盘关的4500千瓦电厂改建在火铺。火铺电厂二月初开始施工,由煤炭工业部64、68、75、76工程处、宁夏石嘴山电厂承担施工和安装任务。5月1日,第一台1500千瓦机组竣工发电。

1月29日,贵州省人委批准转毕业专署,水城矿区人委《关于水城矿区行政区划的联合报告》。关于行政区划问题:水城县德坞区的以德、艺奇、纳福、煤厂、德坞、双戛六个公社,滥坝区的万全、白腻(包括小河镇)两个公社,威宁县二塘、三合两个公社划归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区级机关的干部划拨按公社的多少相应移交。上述公社的移交工作于二月底完工。

是月,煤炭工业部第77、78、14、44、19、74、76工程处等单位,陆续到达火铺、月亮田、盘关、土城、老屋基、瓦厂等施工点。

是月,盘县矿区指挥部和盘县矿区政府,在春节前组织了“两土”公路会战,全长35.5公里,历时38天,计1.7万人参加。

2月4日,水城矿区人委在《关于试行政企合一体制的报告》中谈到:目前矿区的体制是在矿区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矿区人委和矿区指挥部分工负责制。矿区人委主要负责煤矿生产建设的支援、服务工作和政权工作。

2月10日,煤炭工业部经办向国家建委上报《关于试行煤矿建设兵团的初步意见》,准备1966年在盘县矿区试行。

2月15日,中共煤炭部党委批准骆鹤、卢章、郭连潮、李逢春任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免去卢章盘县矿区指挥部指挥的职务。

2月16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通知,从安顺、毕节、兴义地区招收3400名亦工亦农轮换工,到六盘水矿区参加建设。

2月18日,张子雄率领鞍钢首批援建水钢的队伍到水城,揭开了水钢建设会战的序幕。根据国家建设大三线和鞍钢包建水钢的指示精神,担任设计任务的队伍,由昆明、武汉、鞍钢设计院、鞍山焦耐设计院和18个生产单位,共260多人组成,陆续抵达水城。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贵州省设市和特区问题报告的批复》,同意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政企合一的试点。(一)撤销六枝县,恢复郎岱县,县人民委员会由下营盘迁至郎岱镇。(二)从六枝县划出六枝、店子、营盘、鱼塘和普定县大

用、索考、化处及镇宁县木岗等8个公社,设置六枝特区由安顺专区管辖。(三)从盘县划出火铺、沙陀、盘关、断江、洒基、本冲等6个公社设置盘县特区,由兴义专区管辖。(四)从水城县划出德坞、以德、艺奇、纳福、煤厂、双戛、万全、白腻和威宁县的二塘、三合等10个公社设置水城特区由毕节专区管辖。根据《批复》随即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分别更名为特区。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组织三个矿区指挥部及若干个工程处的370名职工,由骆鹤带队到铁道兵七师(八七OO部队,驻云南禄丰)学习政治工作经验,为“工改兵”作准备。

是月,煤炭部授予水城煤矿设计院四队(盘县队)为全国煤矿“标兵设计队”的称号。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第一矿山机械厂建成。

是月,贵州公路三队进驻盘县矿区,负责修建两土公路。

3月4日,贵昆线在水城观音山大桥西端胜利接轨。由铁道兵和铁二局等施工单位及民工组成的12万人的筑路大军,经过18个月的紧张施工,提前9个月又27天,实现全线建成通车。3月10日,在梅花山举行通车仪式。在新建铁路建设史上打了一个出色的歼灭战。仅六枝至水城段,就评出了关寨二号三线隧道等32个样板工程,体现了西南铁路工地指挥部“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的要求。

3月9日,云南省宣威县与盘县特区工作组办理将宣威的白果、松树、迭脉公社移交盘县特区管辖手续。

3月12日,国家计委同意六盘水三个矿区增加新井五处,能力为435万吨,即:六枝大用平峒45万吨;六枝木岗斜井60万吨;水城木冲沟平峒60万吨;盘县火铺斜井90万吨;老屋基立井180万吨。

3月14日,煤炭部工作通讯第43期,介绍了地勘公司开展六盘水勘探会战的经验。

3月14-16日,贵州省委副书记陈璞如在水钢党委扩大会议上,根据西南局的指示,宣布成立水城钢铁厂工地党委,组成工地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长陶惕成,副书记张子雄,副指挥长尹玉华、刘剑萍、谢良、周树芬、姚英。4月9日,水城钢铁厂工地党委、指挥部正式成立。

3月15日,大用平峒动工,由煤炭部65工程处施工;月亮田矿动工,由煤炭部77工程处施工;大河斜井动工,由煤炭部36工程处施工。

是月,华东电力设计院副院长薛怀琨带领设计队进驻水城电厂现场,开始规划设计。

是月,水城钢铁厂建设会战开始。由鞍钢公司副经理陶惕成、政治部副离任张子雄带领从鞍钢抽调的70多名干部,组成两级会战班子,指挥建设、设计、后勤队伍开始建设水城钢铁厂。水钢由鞍山、鞍钢包建,冶金部昆明、武汉、长沙、鞍山等设计院参加设计,冶金部三冶、七冶、八冶建设公司等参加建设。

是月,盘县矿区两头河--土城公路通车(37公里)。

是月,在煤炭部的重视和全国各煤矿设计院、各厂矿的支援下,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已成为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人数最多(1003人)的一所部属煤矿设计研究院。

是月,铁四局第一工程处进驻盘县亦资孔,修筑盘西铁路支线红果至富源段,第六工程处修建富源至沾益段。

是月,福建部队退伍军人1000人到盘县矿区参加建设。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筹备工改兵,部机关及三个矿区指挥部改用部队建制设部,实行司政后管理体制。并在盘县矿区进行了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试点。整编工作组组长、煤炭部政治部副主任刘耀礼、煤炭部成都办事处负责人林虎率工作组进驻盘县矿区,具体领导整编(工改兵)试点工作。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传达贯彻西南三线建设会议精神,讨论研究矿区工业建设部署和工农结合,以厂带社建设矿区等问题。

是月,六盘水三个矿区共有30个公社,230个大队,1494个生产队。农业人口共37300户,16万人。农业整增劳动力7200人,总耕地面积211800亩。

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盘县的盘关区(含盘关、断江、关口、清水、土城、猛者六个公社),亦资孔区的火烧铺、沙陀两个公社、坪地区的洒基公社,西冲区的两河公社的小马屯、亮山两个大队划归盘县特区,加上从云南省宣威县划出的白果、松树、迭脉三个公社(1967年白果、松树、迭脉三个公社合为五一公社),盘县特区共辖12个公社。

4月1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党委和总指挥部成立。钟子云任党委书记、指挥长、陈璞如任第二书记,范文彩任副书记、副指挥长,丁丹任副书记,刘辉、丁禹畴任副指挥长。工业建设总指挥部对六盘水地区的工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同日,丁丹在全国煤矿干部会议上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多快好省地建设六盘水煤炭基地》的报告,详细地介绍六盘水矿区的建设情况,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4月11-14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召开了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区长座谈会。

4月13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批准以下几个设计方案:汪家寨选煤厂,入洗原煤能力为150万吨/年;土城矿井设计能力180万吨/年由北京煤矿设计院12月完成初步设计;大河边矿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月亮田矿井初计能力90万吨/年,由沈阳煤矿设计院9月份完成初步设计。

4月14日,煤炭部党委和出《关于加快煤矿重点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大型矿井三年建成,一年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设想,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决定重申,为扭转北煤南运的局面,必须按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集中全国煤炭工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建设。要继续采取老矿区带新矿区,老矿带新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三老带三新”和“一包一”一包到底的方法。井下达了1966年重点建设地区职工对口保证表。

4月23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下列社队划归六枝特区行政区划,即:郎岱县六枝矿区的六枝、店子(那玉)、营盘、渔塘(瓦窑)4个公社全部和头塘公社的博爱大队;普定县化处区的大用、索考两个公社的全部;化处公社铁路以南的斗蓬、抵簸、抵岗、上木冲、毛栗坡大队;马官区田官公社的黄桶大队;马场区羊场公社的良田、四角田两个大队;镇宁自治县的木岗公社。

同日,陶惕成赴京,向余秋里、国家计委副主任宋勋文、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等汇报。余秋里在听取水钢汇报后具体提出四点意见,要求水城钢铁厂建设愈快愈好,搞大庆式会战。

4月27日,中共盘县矿区指挥部委员会召开基本建设工程兵整编工作会议。会议拟定了整编方案,决定以煤炭部76工程处为先行试点单位,并在盘县矿区进行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准备工作。

是月,经国家建委批准,建材部计划司、基建局和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西南地质分公司303队,水城水泥厂筹建处(由贵州、江油、柳州三水泥厂抽人组成)等单位相继到达水城,进行水城水泥厂建设准备工作。6月,贵州省委、省建委同意厂址选定在水城响水河畔的牯牛山。8月,建材部矿山公司四工区进入现场,承担矿山土石方工程及厂

区场地平整工作。(水城水泥厂设计年产500#普通水泥和400#-500#矿碴水泥共10万吨)。

4月末,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实有职工6.86万人(不包括外单位支援的施工、设计、安装人员及修路民工),其中转换工2.54万人。已组建地质勘探公司,下属9个地质勘探队;煤矿设计研究院,下属8个设计队;三个矿区指挥部;建筑安装公司,下属29个工程处;三个生产矿;指挥部司、政、后机关。

5月4日,水城钢铁厂工地党委会议,讨论水钢工程部规划,确定工期和实物量,要求在两年内达到50万吨铁的样板工程。

5月5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决定:为加强六盘水三个特区农业生产的领导,抓两个粮食(煤炭、粮食)的生产,实现厂社结合、工农并举,建立中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是在党委领导下,负责领导与管理农村工作和地方工作的党的工作机关。西指农委(简称)由丁禹畴、马匡汉、陈德友、朱迪、程光道组成,丁禹畴任书记。

5月9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向中共中央和周恩来总理提出《关于老基地、老企业支援新厂建设的几点建议》,为加快三线钢铁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老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老基地、老企业支援新厂建设的任务,采用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办法。《建议》提出: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水城铁厂(水钢)由辽宁省和鞍山钢铁公司包建。相应支援和包建任务的老基地、老厂矿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要一包到底。

5月10日,水城钢铁厂工地党委会议,讨论水钢工程总规划,确定工期和实物量,要求在两年内达到50万吨铁的样板工程。

5月11日,参加水钢会战的鞍山市、鞍钢、三冶、七冶、武汉、昆明设计院、长沙地质勘探公司、毕节专署公路队等8个单位300多人进入施工现场。冶金部批准水城钢铁厂招收临时工6000名。

5月12日,从铁道兵抽调参加组建基建工程兵的571名干部到达盘县瓦厂,盘县矿区开展整编试点工作的动员教育和组织准备工作。

5月13日,建筑材料工业部发出《关于成立水城水泥厂筹建处的通知》指出,水城水泥厂是一个援外样板厂,必须快建、建好。为了及时作好建设准备工作,筹组“水城水泥厂筹建处”。

5月23日,中共盘县特区委员会暨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临时党委成立。

特区党委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领导下,负责对特区内所属单位党组织的一元化领导,领导各方面工作。党委书记王友三、副书记肖红书、朱迪、倪世新,委员刘森、冯福申、张作圣。基建工程兵41支队临时党委受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及盘县特区党委领导,书记肖红书,副书记倪世新。

5月25-31日,煤炭部召开全国岩巷掘进水城矿区现场会。会上水城矿区指挥部吕坚信介绍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组织快速掘进,加快矿井建设的经验。71工程处701队(1966年4月在老鹰山立井副井筒施工中,以28天8小时创成井105.46米的纪录)。70工程处7001队、42工程处4201队(1966年4月在汪家寨斜井主井筒施工中,创大断面全岩掘进210.3米/月的纪录),平顶山群英队、双鸭山红火箭队(1966年5月在汪家寨平峒半煤岩下山双孔掘进中,创月进539.9米成绩)分别介绍了快速掘进的经验。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提出1966年工作重点:全年以十三对矿井、六个厂和两条专用铁路线的施工为中心,分期分批完成各项任务。

是月,云南电力建设公司派出水城发电厂筹备工作组,承接开山打洞、土建和安装任务。

是月,老鹰山选煤厂动工建设。由煤炭部72、92工程处施工。

是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六盘水矿区“三五”规划汇报提纲》。汇报提纲分基本情况、“三五”规划及远景设想、存在问题三部分。提出总的建设方针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解放军、大庆、大寨为榜样,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引下,走自己的路,创出一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煤炭工业企业,尽快完成六盘水大会战,满足国家对煤炭需要的战略要求。锻炼出一支非常无产阶级化、非常革命化、非常战斗化的煤炭大军。

是月,冶金部决定在水城县城关区三块田建立青杠林林场会战指挥部,负责建设水城钢铁厂。水钢由鞍钢、长沙、重庆马鞍山和昆明冶金设计院、武汉钢铁设计院、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成都勘探公司承担设计;由鞍钢负责建设项目、设备、机修和抽调骨干力量,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第八冶金建设公司、长沙、成都勘探公司和贵州省冶金地质部门分别承担炼铁、烧结、动力系统、焦化系统、矿山系统的施工及地质勘探工作。

6月1日-7月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盘县瓦厂召开六盘水地区现场设计审查会议,全面审查了六盘水矿区总体设计方案。拟定了《六盘水矿区总体设计方案意见》,矿井规模为六枝矿区年产原煤300万吨;盘县矿区年产原煤705万吨;水城矿区年产原煤640万吨;六盘水矿区建洗煤厂10座,年入洗原煤能力为1220万吨。10月12日,煤

炭工业部发出《对六盘水矿区总体设计审查意见的批复》,同意六盘水三个矿区的建设规模共1645万吨/年。

6月2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召开六盘水地区煤矿干部和五好职工会议结束。会议贯彻了全国工交会议和全国煤炭干部会议精神,参加会议的有支部书记以上干部700人,五好职工300人。

同日,煤碳部发出通知,由辽宁煤炭工业管理局抽调100名机电运转工,支援盘县矿区。

6月4日,煤炭部发出通知,由河北煤碳工业管理局抽调100台机电、运转工,支援盘县矿区。

6月9日,云南省地质局10队成建制调入六盘水矿区参加会战,并改名为贵州省地质局宝鼎队。

6月15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和交通部第三公路工程局联合召开盘水公路(盘县至水城)施工会议。决定首先修通坪地--杨梅76.34公里新线,1966年底初步修通,1967年一季度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总投资823万元。

6月27日,中共西南煤矿指挥部政治部转发中共煤碳工业部委员会《关于矿区党委改称特区党委的通知》。六枝、盘县、水城分别改为特区党委。

是月,汪家寨选煤厂动工建设,由煤炭部67、92工程处施工。

是月,盘关110千伏变电所建成。变电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挖方9万立方米,填方5万立方米,仅用三个半月就全部完工。羊--盘线月初开始送电。

7月1日,贵昆铁路正式交付运营。

7月1-10日,中共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综合规划会议在盘县召开(中共西南局三线建委盘县会议)。程子华主持会议,彭德怀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委、建委、冶金、煤炭、水电、铁道、化工、建材、交通等部委,云、贵两省省委及有关地委、厅局和六盘水地区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共200多人。会议讨论编制了六盘水地区“三五”综合规划。这次规划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将各部门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统一衔接起来,把第三个五年计划分为1968、1970年两上阶段进行规划。初步确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六盘水地区各行业共建项目27个,包括交通、邮电部门共投资27.6亿元;其中1966-1968年投资17亿元;1969-1970年投资10.6亿元。煤炭包括现有生产矿井1970年可生产原煤800万吨。建洗煤厂10座,1970年生产精煤240-390万吨。会议期间,程子华、彭德怀等视察了盘县矿区指挥部及小云尚平峒,听取了设计队的汇报。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800 字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00 字 1956 年 2 月至 4 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 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有关领导,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连续 听取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财政等 34 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讨论社会主义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在如何对待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很多共识。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归纳,最后由毛泽东汇总,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毛主席提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 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 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并肯定我们过去在处理这些关系上没有犯大的错误,同时强 调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 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从长远看,这样反而能够更 好地发展重工业、内

地工业和加强国防。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就初步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其中既要提高 他们的政治觉悟,同时要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 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既要大力发扬群众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 题我想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各有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专门论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并且明确地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论十大关系》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本国经验,再怎

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我国的三线建设,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不少的贡献。 (一)“三线”建设的起因 众所周知,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中国人民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与此同时,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代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1964年8月,美国一手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将侵越战争规模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对我东南边境地区及内地进行侦察、轰炸和破坏。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在六十年代以前,党中央制定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靠沙发(苏联)面朝东”,在战略方向上可以专顾美、蒋集团,我国的总体形势还算乐观。即使发生了“朝鲜战争”,党和毛泽东也仍然保持着清醒头脑,认为:“美国并没准备在目前发动世界战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26页)“说马上要打第

三次世界大战,是吓唬人的。我们要争取十年工夫建设工业,打下强固的基础。”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26页)基于对形势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到1964年我国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经济形势好转,因此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热切渴望在即将制定的“三五”(1966――1970)计划中,将尽快解决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这年2月到4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由我国农业、财政和工交三方人员参加的长期规划会议,在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的主持下召开。其中,谭震林负责研究落实我国5亿亩农田的稳产、高产问题;李先念主持财贸会议,重点讨论我国农产品的收购政策;薄一波主持工交会议。 随后,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会议情况,制定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规定我国“三五”规划的中心任务是,一、按不高的标准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即在1970年使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斤左右,人民群众的衣着消费量(包括各种纺织品)达到人均24尺左右;二、兼顾国防需要,解决国防所需的常规武器,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三、加强基础工业对农业和国防工业的支援。归纳起来就是:吃穿用第一,基础工业第二,国防建设第三。因此,“三五”计划曾一度被周恩来总理比喻为“吃穿用计划”。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 感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吕成焱 6月22日下午,参加了司法局党支部组织的“两学一做”活动,数学家华罗庚曾写下这样的诗 句:“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无数热血儿女以“三线峥嵘地”为锤炼精神品质的“练人场”,走进大三线基地,扎根大山深处,用默默奉献点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重温艰苦岁月感知三线精神 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件件带有历史痕迹的三线时期展品,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温三线历史,感知三线精神。 由六盘水市钟山区投资建设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40余亩,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主要包括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 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包括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 ★“淘”来的宝贝饱含深挚情结 小到一双雨鞋,大到一架车床,博物馆内的上千件实物大都是工作人员们从三线企业和老三线建设者家中“淘”来的,而让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些老三线人在得知博物馆收藏三线时期实物后,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把家中的脸盆、藤条箱等物件无偿送到博物馆来。 六盘水市收藏协会的协会成员大都是三线工人或三线子弟,对三线历史有着特殊的情节。协会的数十名藏家就曾携带三线建设时期藏品展开集中捐献,将收藏的“水城矿务局机关食堂粮票”、

三线建设内迁“大移民”的岁月缩写

三线建设内迁“大移民”的岁月缩写 引子 重庆川仪九厂是由南京内迁来渝的。到今年六月三十日,已经度过了整整四十个春秋。作为一个参与三线建设和扎根三线企业的内迁职工,四十年的风风雨雨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回忆与感慨。时值建厂四十周年,谨撰此文聊以纪念。 前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逐步实现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遵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沿海许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企业乃至科研单位纷纷向被称为祖国大三线的川、黔、甘肃等省迁移。这次的“内迁大移民”并不亚于当时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更比现今的三峡移民工程更加壮观,而且时间紧、任务重,速度还要快。地处西南的重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和较强的工业基础,自然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当时中央决策:“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 提出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200多个项目。计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广州、南京等城市迁入20余个……。在这种“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政策感召下,数以万计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一腔热血,满腹豪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大西南的深山峡谷,落户到重庆这座陌生的城市,用血肉之躯为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央提出的口号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鼓励这些内迁的三线建设者们扎根山区,一代一代地传承这一重大使命。今天,回顾内迁的四十年岁月,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做到了。 当时,仅重庆北碚地区就从江苏和上海迁来一二十家工厂,比较大的工厂有浦陵机器厂(上海)、宁川机器厂(南京)、红岩机器厂(无锡)、曙光仪表厂(川仪四厂<上海>)、花石仪表材料厂(川仪一厂<上海>)、四川分析仪器厂(川仪九厂<南京>)、水文仪器厂<南京>等等,估计当时迁入重庆北碚地区的内迁职工和家属就有上万人。经历了四十年的变迁,工厂企业在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

“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

“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 “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1、“三线建设”军工“基地”(30多个军工“基地”代表)011基地:贵州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歼7.。012基地:陕西汉中。预计建设成歼击机生产基地,1975年,中央决定西安飞机设计所研制的运八飞机由012基地继续研制,基地变为运输机制造基地。1979年彤辉机械厂、劲松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分出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产基地。1980年,运八飞机投入批量生产。013基地(湖南航空):张家界—长沙。管辖几个航空配件厂(主要是3028厂湘陵机械厂)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第三设计院。014基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158厂南峰公司从汉中迁来,专门制造空空导弹。061基地(江南航天)贵州遵义。防空导弹生产基地,航二院分建。062基地(航天七院)四川万源—成都。火箭/弹道导弹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063基地(航天四院):陕西西安。064基地(并入062基地):四川达州。066基地(三江航天):湖北远安—孝感。飞航导弹生产基地(红鸟)。航三院分建。067基地(航天六院):陕西凤县—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068基地(湖南航天):湖南邵阳4县1市—长沙。航二院分建。1970年始建,1978年停建,1994年搬

迁到长沙。081基地(川北电子):四川广元。原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火控雷达生产基地。082基地:四川成都东郊电子工业基地。083基地(振华电子):贵州都匀。541总厂: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闻喜东镇,厂区分布在山西绛县、翼城和垣曲。2、“三线建设”军民两用项目(2000多个项目代表)中国二汽:湖北省十堰市,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四川(重庆)汽车制造厂:红岩车等。嘉陵摩托车:重庆市,摩托车生产。江汉油田:湖北省潜江市。长庆油田:陕西省,中国第三大油田。攀枝花钢铁集团:四川攀枝花,中国第五大钢铁集团。酒泉钢铁厂:甘肃酒泉。西北铝加工厂(113厂):甘肃兰州陇西。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西南铝加工厂:重庆。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甘肃酒泉,中国最大航天发射场。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5基地):山西忻州。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贺兰山煤炭基地:宁夏石嘴山市。平顶山统配煤业:河南平顶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制造厂(132厂):四川成都黄田坝。黎阳航空发动机厂:贵州安顺平坝。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四川绵阳,风洞群。昌河直升机厂:江西景德镇。624所:燃气涡轮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四川江油。902工程:第二核武研制基地。四川绵阳。816核工程:最大核原料提炼基地。重庆涪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大三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大三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观看《大三线》第三集秘筑铁路后,对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畏艰难险阻,对祖国忠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油然肃敬,感受至深。 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穿透万重山,异乡本识身是客,落地生根共余生,致不朽的铁道兵! 鲁迅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身。然而,在大三线上就有这么一群让人充满敬意的勇士,他们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岭,奔赴在祖国最需要的一线,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1965年的深秋,邓小平观察了川西一带确定了三线建设——“两基一线”的战略布局。因为有了成昆铁路,贵州六盘水的煤才可以运往攀枝花,供其锻造钢铁,而攀枝花生产的钢铁,也可以运往重庆,用来制造武器,但是山高林密,山路崎岖的大山,就如同一个十年埋伏的战局,挡在了前方,无法跨越,这个时候,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天南海北的铁道兵横空出世,他们甘于平淡,甘于寂寞,他们带着期望,肩负重任,在祖国的版图上勾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铁路、公路、隧道,如同一张大网,将祖国的大江南北连接在一起。 背上了那个行囊,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每当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我依稀感受到当年前辈的铁路情结。那仿佛是遥远岁月的追忆,又仿佛是火红岁月中的青春年华和今天依然存在的铁道兵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一条条长龙在轨道上奔驰时,有谁会记得曾经有这么一群人在这里夜以继日的工作!又有谁能体会到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一线生活!但我相信,对于他们,人生无悔,英雄无悔。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在我们的手上,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更是一种使命!我已经离开了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加入了中国铁建这个大家庭,来到了中铁十一局二公司。铁道兵“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让我了解到我们身为筑路人所承担的使命。现如今在优越的工作环境下,如何立足岗位做好工作,是我们新一代筑路人的又一考验,通过铁道兵传统精神的教育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发扬老一辈铁道兵留下的优良传统是刻不容缓的,让我们立下青春的誓言,带着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开拓未来的路,同企业共发展,让明天更辉煌,将铁道兵精神代代相传,铁道兵精神永垂不朽。

团队实习心得体会报告

团队实习心得体会报告 一、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为期十多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在各个队员的坚持与努力下告一段落了,对于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深有感触,无论是实地考察的困难,还是书写报告的耐心与毅力,队员们无不表现得斗志昂扬,对这次的活动,我想发表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在活动初期,由于队员们普遍对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是很了解,不能明确地弄清楚“三线建设文化遗存”的历史以及现实价值,于是,团队的指导老师黄老师和刘老师为活动的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扫盲工作,让我们对这次的活动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所以,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的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与他们的幕后指导和及时雨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十堰二汽建设的发展史,对十堰这个城市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说自己是十堰人,但是在这之前,自己似乎没有对十堰的由来和发展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很幸运参与了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活动期间,我

们实地走访了多个二汽的厂房,有在投产的,还有废旧的老厂房,从这一系列的变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厂房的变化,也是十堰的发展变迁,而当它们真正以它们自身表现出来的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之后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那份难得。十堰被称为“车城”,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打磨的老一辈建设者们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结晶!“三线建设文化遗存”这个主题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关于三线建设的事迹,去接触更多的老一辈革命建设者,去对这段历史有重新的回味和更多的感念,去更好的明白一个大学生所应该有的担当!它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让我们看厂房,做采访…… 历史终将过去,未来还要继续,可历史给予我们的,不是它遗留下来的物品,不是那些曾经建设过历史而现在还活着的人们,而是经验教训与建设未来的责任。现在的二汽还在发展,曾经为二汽奉献过一生甚至子孙的人有的还健在,这一切的一切,说明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和人物的堆积……我们需要感念他们的伟业,同时也要给予老一辈建设者们关怀,作为历史的叙述者,他们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叙述者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让正在发展的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用现代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XX年6月29日至7月8日,“行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三线建设与内地城乡发展的调查

三线建设与内地城乡发展的调查(以重庆市北碚区为重点) 以四川仪表总厂为详例进行分析 姓名:陈东波 班级:2018地理科学类3班

目录 ???????一.三线建设 二.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四条铁路) 三.重庆市三线建设 四.北碚区原四川仪表总厂及其分厂对北碚及周边场镇的发展的影响 五.川仪在整体布局上对北碚的城乡发展的影响 六.后三线建设的北碚城乡新发展脉络 七.三线建设的北碚四川仪表对北碚城乡发展的总体评价

一.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但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三线建设范围图中黄色区域

西南地区三线建设及其主要产业

二.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四条铁路)

三线建设究竟有何价值

三线建设究竟有何价值 如果从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看,三线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面对的是旧中国留下的沿海和内地极不平衡的经济布局。据1952年统计,沿海七省三市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73%。重工业中钢铁工业8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沿海地区,而资源丰富的西北、西南、中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钢铁工业。轻工业中纺织工业80%的纱锭和90%的布机分布在沿海,内地广大产棉区的纺织工业却很少。其他工业的分布情况也大多如此。到1963年,西部七省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例甚至低于1949年。这种情况,通过三线建设得到了初步改变。 首先,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新增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西部地区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使三线地区的铁路占全国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贵州六盘水煤炭还可以支援外省,初步改变了江南无煤炭调出省的状况。三线地区共建成钢铁企业984个,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980年比1964年增长了4倍。

其次,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初步繁荣。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和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内迁,给西部荒芜的落后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过去都是山沟野岭,现在成为世界著名的钢城、煤都、汽车城、镍都。几十个古老的历史县乡城镇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如四川的绵阳、德阳、自贡、乐山、泸州、广元,贵州的遵义、都匀、凯里、安顺,云南的曲靖,陕西的宝鸡、汉中、铜川,甘肃的天水,河南的平顶山、南阳,湖北的襄樊、宜昌,山西的侯马,青海的格尔木等等。 可以说,如果没有三线建设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那么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战略,将会遇到原材料、动力供应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三线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物质条件。以四川为例:三线建设以前,四川工业较发达地区主要限于重庆、成都两个城市周边。而川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综合利用价值极高。金沙江、鸦砻江的水力发电资源也是我国最丰富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很好,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交通

团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团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一、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为期十多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在各个队员的坚持与努力下告一段落了,对于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深有感触,无论是实地考察的困难,还是书写报告的耐心与毅力,队员们无不表现得斗志昂扬,对这次的活动,我想发表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十堰二汽建设的发展史,对十堰这个城市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说自己是十堰人,但是在这之前,自己似乎没有对十堰的由来和发展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很幸运参与了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活动期间,我们实地走访了多个二汽的厂房,有在投产的,还有废旧的老厂房,从这一系列的变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厂房的变化,也是十堰的发展变迁,而当它们真正以它们自身表现出来的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之后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那份难得。十堰被称为“车城”,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打磨的老一辈建设者们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结晶!“三线建设文化遗存”这个主题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关于三线建设的事迹,去接触更多的老一辈革命建设者,去对这段历史有重新的回味和更多的感念,去更好的明白一个大学生所应该有的担当!它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让我们看厂房,做采访…… 历史终将过去,未来还要继续,可历史给予我们的,不是它遗留下来的物品,不是那些曾经建设过历史而现在还活着的人们,而是经验教训与建设未来的责任。现在的二汽还在发展,曾经为二汽奉献过一生甚至子孙的人有的还健在,这一切的一切,说明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和人物的堆积……我们需要感念他们的

伟业,同时也要给予老一辈建设者们关怀,作为历史的叙述者,他们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叙述者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让正在发展的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用现代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XX年6月29日至7月8日,“行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三线建设的历史残留“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参观了____(省、市、区、县)博物馆,东风发动机厂,总装配厂等,还包括问卷调查等活动,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考察。本次暑期实践队员们不仅仅找寻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残留物,而且加深了对三线建设历史的了解。 这次社会实践,小队成员有7人,每次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在这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先是游览了____(省、市、区、县)博物馆,通过解说员的介绍,对十堰的三线建设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7月1日,队员们来到了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在感慨于现今科技之发达的同时,也通过老员工们的讲述了解到二汽建设初期的各种窘境和发展道路上的障碍。7月6日,队员们来到了位于红卫的大炉子沟,在这个稍显破旧的十堰角落里,遗留着弥足珍贵的老厂房,它们都在记录着三线建设的历史发展脚步。7月8日,队员们分别在人民广场和青年广场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问卷主要涵括了关于人们对三线建设历史了解程度和对其评价,市民们也都十分支持本次的调查,所以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气氛很融洽,通过本次问卷调查,队员们收集到了很多重要信息,为实践主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短短10天的时间,队员们付出了实际行动,收获了丰硕成果。三线建设,作为改变十堰历史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昌盛,靠的是几代人无悔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杨学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对三线建设背景、区域、评价、调整改造、经验教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与领袖人物关系研究等七个方面,简要梳理近30年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学术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的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不断增多。据对1980到2010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论文的统计(截止2010年12月31日检索),国内学术界发表的有关三线建设的论文大致有241篇。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 三线建设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肖敏,孔繁敏认为三线建设动因一是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打原子弹战争,抢时间、争速度。二是为了逐步改善工业布局。①持此观点的还有马英民。② 陈东林认为,除了备战和改变中国工业布局这两个动因之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即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人类历史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总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使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特别是邻国日本战后经济起飞,也大多要经过一个高积累的初期阶段。所以中国“三五”时期继续用高积累解决工业化问题也是必然的。③ 王培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三线建设的原由。一是适应战略转变的需要,确保备战任务的落实。二是三线建设的决策,借鉴了中外现代史上反侵略反压迫战争的经验教训,是中共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三是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西部内地的经济建设,创建新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四是毛泽东出于在国内反修防修的考虑,把三线建设也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④ 黄荣华认为,三线建设从决策形成到得以付诸实施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国防原则的绝对化;二是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思想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延续和发展;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以及经济建设中“左”倾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四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五是出于均衡生产力布局的需要。⑤ 董宝训认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从国家安全、工业布局、反修防修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运行规律等 ①肖敏,孔繁敏.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J].经济科学,1989(2). ②马英民.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③陈东林.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2). ④王培.60年代中期中共转变经济建设方针的原由[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⑤黄荣华.三线建设原因再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回望大三线建设

回望大三线建设——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 2008-09-12 19:31 回望大三线建设——中华民族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 工程总投资:2053亿元工程期限:1958年——1978年 “三线建设”,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是不见于报端的。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今天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所闻。 何谓“大三线”建设? 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1978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建设运动。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备份”。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用心可谓极其良苦! 1938年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中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四川。和蒋介石不同,毛泽东是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布局。由于“大三线”建设,是在一个比英、法、德面积总和还要大的区域,整个经济与文化得到再造,即使没有战争,也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经济学意义。 为了抗御外敌,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按照中国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沿海地区是第一线,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如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西藏、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三线则是指长城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四川、云南、贵州及湘西、鄂西为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及豫西、晋西为西北三线。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在内的中国中西部。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 中国大三线示意图

心得体会-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精品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函关漫谈 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三线建设的丰碑中;他们的故事,深藏在大西南的山水间。 这些新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们,在那个穷困岁月发愤图强的壮志豪情,是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 无论我们将来走多远,都不应该忘记出发的地方! 全书的开篇引领着我带着崇敬的心翻阅三局的辉煌历史历程。 初出茅庐,为开拓攀枝花钢铁基地,三局先辈毅然前往当时科技经济最薄弱的西南三线地区,路遥靠行步,那一代英雄从荒芜之地踏出了三局不平凡的路。 随后,移师荆楚,三局乘改革开放之风南下东征、北上西进,布局华夏征四方,天高路远梦无疆。 深圳速速、双塔传奇、三大战役,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奠定了三局发展成为所有建筑行业的排头兵,合同额、利润、营业收入均为最高的工程局。 虽然已经在三局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些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有些故事也是头一次详知。 一点点的传奇故事,反映了三局从涓涓细流,不断跨越,融汇形成奔腾磅礴的大河。 一路读来,仿佛一路浪花飞溅、高歌前行、势不可挡。 三局爆发式的发展史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同样震撼了我这个参与者。 掩卷反思,书中所写三局不断攀越自我,从一个高峰迈向另一个高峰的发展,却与自己亲身感受又不那么一致。 三局的发展真的是如此简单的一路高歌猛进吗? 当年三公司东征上海成立上海分公司,承接了上海金桥项目,是上海浦西最初的五栋超高层之一,也是书中提到的一座高峰。 但当时在金桥项目辉煌过后,却发现整个分公司在上海仅只剩两个很小的工程,大批的员工面临无工程可做的境地。 陈旅平接管上海分公司后,重新从市场做起,拿下港汇、汇银等项目。

在强龙不压地头蛇的上海,拿下了徐家汇一整条街的工程,这才有了后面上海正大项目的新辉煌。 企业发展从表面看是高峰连着更高的峰,但高峰和高峰之间是有低谷的。 三公司从低谷中爬了出来,才能迎接新生!如果爬不出来呢?四公司扩展海外工程,在施工非洲某工程时,一个项目的问题,直接导致四公司运营中断。 最后企业注销、人员分流。 爬不出来便是湮灭! 更立体地看三局发展历程,与其它企业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史,同样也伴随众多的挫折和艰辛。 那么三局为何如此幸运地成为了排头兵呢? 我作为长期在三局体制内的一员,一直觉得三局并不优秀,内部管理仍存在许多待改进的问题。 某次我参加外部标准的学习,遇到湖北省建某公司总经理。 我感叹他作为企业领导如此重视标准,亲自带着企管部、质量部等负责人参加标准的学习。 而他由衷地羡慕我们三局,感叹三局已经运行得很好了,大家却还都在思考如何变革提高。 不像他们,是实在运行不下去了,大家才会同意改革。 听完这位总经理的感叹,才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每一次高昂的浪花飞溅,必有一段低沉的蓄力!三局的发展并不如书中描述的如交响乐一般的欢乐澎湃,更多的是平凡,更像柴可夫斯基那首《如歌的行板》,平静、低沉,甚至有如痛苦的啜泣一般的乐章。 三局的每一次攀升背后必都经历过长期平凡而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一次次争先改革的阵痛。 而正是三局人耐住了这份平淡,这份无声的拼搏和一次次改变的痛,三局才能够步步为营的翻越一个一个的高峰。 写作本是艺术创作,它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敢为天下先》作为一本展示三局发展光辉历程的书,只能将生活中那些令人激动的瞬间进行渲染,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激动人心以外的波澜不惊。

工程公司新学员培训心得体会

工程公司新学员培训心得体会 工程公司新学员培训心得体会 zz项目部zz 就在中国zz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时,我有幸加盟XX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并且是有着光荣历史的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真是倍感骄傲。 一想到自己马上要到公司报到,成为XX二十局集团六公司这一光荣团队的一员,心情显得格外兴奋。7月12日,虽然素有火炉之称的西安并不会因为我的报到而一改昨日的炎热,但我对这个光荣团队的向往之情犹如一股清凉山泉,流淌在我的全身,不禁令我有一种外热内凉的感觉。我两手提着行李,面带满怀信心的笑容,伴着一颗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之情,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志在去XX二十局集团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六公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去为社会,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报到的时候,人事部的同志们给我们讲解了今后一周的培训日程安排。 7月13日,人力资源部部长zz和干事zz军带领我们88名2014年度大学本科毕业生到翠华山拓展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被分成五队,我们是铁人队,我们队总共十八名队员,我们有我们特有的队旗、队标、队歌,而且我们有我们的队长、副队长、卫生员、安全员、记录员,也就是说铁人队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而最能代表我们这个团队风格的还是我们的呼号铁人,铁人,舍我其谁,它充分的展示了我们队超人的自信,无比的斗志和顽强的斗争力。 在几项拓展训练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过电线。项目设施很简单,就是两棵树之间栓了几根纵横交错的绳子,绳子之间形成的形状不一,大小也不一,有的可以钻过去一个人,有的则不行;有的只可以钻过去一个体积比较小的人,有的则可以钻过去一个身宽体阔的人。教练给我们讲解了游戏规则:当我喊游戏开始的时候,计时开始;铁人队的十八名队员都要从电线的一侧穿到另一侧;每个格只能穿过一名队员,并且不能碰到电线,如果碰到的话,之前穿过的队员要重新过。教练员说明过后,给了我们五分钟考虑规划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队员们都各抒己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队员提议:依次从最低端开始,因为最低端的格子比较大,可以先让体积比较大的队员先过。这种做法很快被队友否定了:如果那样的话,剩下的格子都在最上面,没有队友的协作是过不去的。眼看着五分钟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们还没有敲定最后的方案,就在此时,教练提醒了几句:同学们记住这是一项考验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项目,你们一定要配合好,否则你们是完不成任务的;还有,你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这绝不是在做什么游戏,这是在执行任务,记住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困难最害怕的就是‘认真’二字。教练又给了我们五分钟时间,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我们队终于定下了我们的方案。按照方案,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在总结会上,每名队员都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教练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姑且不谈论你们的成绩,只看过程。从一开始我讲解完规则以后,你们都在问一些违反规则的问题,明知道不可以碰线,当然也包括不能碰到树,你们还问,这不是在徒劳,在浪费时间吗?你们又有几名队员真正的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做?再者,你们考虑问题偏颇,不够全面,缺少大局观。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

团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团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为期十多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在各个队员的坚持与努力下告一段落了,对于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深有感触,无论是实地考察的困难,还是书写报告的耐心与毅力,队员们无不表现得斗志昂扬,对这次的活动,我想发表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在活动初期,由于队员们普遍对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是很了解,不能明确地弄清楚“三线建设文化遗存”的历史以及现实价值,于是,团队的指导老师黄老师和刘老师为活动的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扫盲工作,让我们对这次的活动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所以,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的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与他们的幕后指导和及时雨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十堰二汽建设的发展史,对十堰这个城市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说自己是十堰人,但是在这之前,自己似乎没有对十堰的由来和发展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很幸运参与了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活动期间,我们实地走访了多个二汽的厂房,有在投产的,还有废旧的老厂房,从这一系列的变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厂房的变化,也是十堰的发展变迁,而当它们真正以它们自身表现出来的

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之后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那份难得。十堰被称为“车城”,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打磨的老一辈建设者们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结晶!“三线建设文化遗存”这个主题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关于三线建设的事迹,去接触更多的老一辈革命建设者,去对这段历史有重新的回味和更多的感念,去更好的明白一个大学生所应该有的担当!它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让我们看厂房,做采访…… 历史终将过去,未来还要继续,可历史给予我们的,不是它遗留下来的物品,不是那些曾经建设过历史而现在还活着的人们,而是经验教训与建设未来的责任。现在的二汽还在发展,曾经为二汽奉献过一生甚至子孙的人有的还健在,这一切的一切,说明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和人物的堆积……我们需要感念他们的伟业,同时也要给予老一辈建设者们关怀,作为历史的叙述者,他们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叙述者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让正在发展的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用现代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XX年6月29日至7月8日,“行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三线建设的历史残留“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参观了十堰市博物馆,东风发动机厂,总装配厂等,还包括问卷调查等活动,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考察。本次暑期实践队员们不仅仅找寻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残留物,

三线建设参观感悟—李照龙

遗存的时代记忆不朽的时代精神 ——贵州大学李照龙在接到三线建设实践考察这个任务的之前的我,虽然曾听人提起过我们贵州的三线建设,却是知之未深。便上网搜索了一下做个大致的背景了解,在百度中的文辞之间重温那一段历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东南沿海的攻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我不禁佩服那一时期谋划运筹我国国防科技这一盘大棋的国家领导人、决策者,惊叹他们是怎样的胆略和气魄。且我最初的感受也基本局限于此。 第一天从贵阳出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下了高速后途经蜿蜒的环山公路,在两旁葱郁树林的映衬下,我们来到考察参观第一站“三线建设”011基地——安顺云马飞机厂。行程的一开始我们便认识了云马厂当初从北京来的第一批投身支援三线建设的已过八旬的刘金雄老爷爷,参观行程中刘老结合他自己人生历程,讲述了云马厂的发展,在刘老的回忆和讲解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的老一批三线建设者的心历路程。了解到刘老他们从青年时期投身国防科技建设事业的信念,以及为了国家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一生的不悔的自豪的情怀。“我有十分力,不出九分力,出完十分力,再加一把油”、“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以及“献青春、献终生、献子孙”的“三献”精神······一行听完刘爷爷慷慨激昂的言辞,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最切身的感受到了何谓艰苦、何谓奉献,也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更高一层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云马厂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三线建设的故事,这更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老这样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建设者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当然的,就像无论是任何小说、电影、或是电视剧一样,艺术总归是源于生活,在时间空间的进程中爱情无论何时何地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此行最触动我的便少不了三线中的爱情故事。刘老在和我们的交谈中,也有他在那艰苦时期下朴实的爱情。那时他们的爱情没有像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的各种诱惑,也没有的不切实际的虚无与奢求,刘老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爱情,从他的述说中我们听到的事携手搀扶的纯真。在他讲诉自己爱情的过程中脸上始终洋溢的是最淳朴温馨的笑容,说实话也让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重新用一个新的标准审视自己的爱情观。 第二天我们来到参观第二站——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博物馆一进门浮现的是一座凝聚了各类电气及机械原件的制作而成“大三线建设”立体雕塑深深震撼到了我,那时那刻的我感觉就好像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理解的抽象当中的三线精神实质化了就那么静静的站立在你身前,不发一言,就那么静静凝视着你。看雕塑上的那些各类三线建设时期的原件工具,便感觉好像那一段时期的种种便是在你面前发生的一样,就好像雕塑再对你诉说他的过往、他的种种。仿佛那一瞬间心便沉淀了下来。随着博物馆的讲解员一路参观完整个博物馆,那一样样静静陈列的物件、一张张图、一段段文字在眼前浏览而过,便觉有太多的道不尽,有太多的说不完。 第一天的在刘老的的带领下参观的云马飞机厂虽然是以云马厂的厂区介绍,发展历史两个大方面展开,在刘老的讲诉中,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角度在历史荣光下的不朽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人文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参观对我们而言可以说是一一个区域为代表,在宏观上去了解整个三线建设的历史脉络,这一项决策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的举足轻重,对我们国家国防科技事业推动的作用。 在考察参观前对三线建设以及三线精神的理解和在参观之后的理解与感触真是难以比及。两天的行程,两天的切身体会,真的是让我正真的了解了三线建设,更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三线精神”,这种亲身感受得来的理解与认知和我们在教科书上所学的,在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它来的更直观,它让我们懂得更透彻更深刻。 这一次的考察出行,毋庸置疑的关于三线建设、关于三线精神已经是深深烙印在我们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