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2011 年第11 期经济热点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

刘迎霜

摘要: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缘于欧元区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

策之间的二元矛盾;欧元区国家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结构模式;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从债权安全、国际贸易、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给我国带来挑战和机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在近期也不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可以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得到启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

关键词:主权债务;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区域货币一体化

欧元区正经历着其自1999 年成立以来的最为严重的主权债务信用危机。所谓

主权债务,是指主权国家以国家信誉作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国际社会所借的款项。由于主权债务大多是以外币计值,向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因此,一旦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被调低,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祸起希腊,当年希腊为在2001 年加入欧元区达到欧盟规定的财赤率,必须降低自身的外币债务,就于2000 年和2001 年,与高盛签定了一个交叉货币互换协议。这些交易减少了希腊当期的外币计价债务,使希腊2001 年的财赤率达到足够加入欧元区的要求。然而希腊得到这一好处的代价是未来支付给高盛高于市价的回报。换句话说,希腊以未来更高的负债,换取了2001 年较低的债务和赤字率。而这一切终于在2009 年使希腊政府无力偿付这些债务,引发债务危机。2009 年12 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升级,与此同时,市场发现欧洲其他几个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以及意大利也存在类似债务问题,赤字与债务比例远高于欧元区设定的门槛。惠誉、穆迪、标准普尔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先后几次下调了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务等级,最终这些国家在2010 年里经历了银行危机的迅速恶化, 国家债券融资成本急速飙升, 最终不得不申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盟和欧洲央行(ECB)的救助,由于欧共体之间的联盟关系,欧盟各国央行之间互相持有其他同盟国的政府债券,导致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思考其成因,

能为防范主权债务危机,发展我国经济带来很多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09&ZD030)的阶段性成果。刘迎霜: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020 电子信箱:cowys2001@https://www.sodocs.net/doc/c77598407.html,。

- 3 -

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1期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事实上,这次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成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

看,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财政入不敷出而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但是仔细研究其形成机理发现,本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是金融危机冲击、长期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缺陷等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欧元区不匹配的制度安排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力工具。欧元

区自产生伊始就存在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二元矛盾。加入欧元

区后,成员国货币政策制定权统一上交欧洲中央银行,对国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大大缩小,独立货币政策制定权丧失,成为成员国加入单一货币体系的主要成本。这种制度架构上的“先天不足”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种子。当某些成员国遇到外部冲击时,它们难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①。比如,当希腊遇到问题时,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只负责制定区内宽泛而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影响成员国的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使成员国政府不再担心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欧元区成立后货币区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降低了成员国政府融资成本,国债利率下降;基于单一货币区内维护欧元稳定的考虑,财政收支良好的成员国本质上为其他面临债务危机国家提供了一种隐含担保,增强了资本市场对该国国债的信心,也为成员国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了便利。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各成员国财政政策会产生财政扩张的内在动机,这是导致目前债务危机国家的债务率长期偏高的根本原因。加之欧元区各成员国多年来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关于成员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限度的规定置之不理,致使各国债台高筑,积重难返。

同时,欧元区央行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发行欧元并不会对危机

国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成员国只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借债来调节经济。而欧元区内不论穷国富国,不论财政状况如何,欧洲央行都实行相同利率政策,使得经济实力不强,财政状况不佳的国家也享受到了极为低廉的借贷成本,这维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同时掩盖了其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结构性问题。例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在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前后就不断借贷低廉的长短期国债,为其不断扩张的财政政策买单,同时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不能通过促使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主权债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后造成物价飞涨、财政赤字扩大,最终超出国家的还款能力,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元区危机国不可持续的社会结构模式

本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一个特有因素是欧元区各国基本都设有以高福

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纷①参见孙立坚:《欧盟制度是希腊危机的成因》,《中国对外贸易》2010 年第4 期。

- 4 -

《国际贸易问题》2011 年第11 期经济热点

纷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过于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是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过高的重要原因。高社会福利制度使得政府承担了更多的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义务,从而使政府财政经常处于超支的状态。欧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以及过度慷慨的福利制度,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导致了长期的结构性低增长、高失业。当经济危机来临,财政收入相应下降时,财政支出则是刚性的,从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也就不可避免。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般来说,经济繁荣期,私人和政府部门会不断地借助负债来推动部门的扩大

和经济的发展,而每次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次贷危机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必然是本次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外部诱因。换句话说,欧元区债务危机实质上是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国际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2008 年至2009 年,欧盟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相关经济体的财政赤字急剧上涨,长期的公共债务和赤字占比超过了国际警戒线。2009 年爱尔兰、希

腊、西班牙、葡萄牙的赤字分别为14.3%、13.6%、11.2% 及9.4%,远高于欧元区6.3% 的平均水平,更超过欧元区设定门槛3% 的水平,且他们的负债水平也都比较高,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分别达到82.9% 、124.9% 、

66.3%、84.5%、116.7%,远超过60% 的警戒线。国际社会对于其债务问题的担忧和国际评级机构对其信用评级的降低莫不源于此。

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无论是金融渠道还是贸易渠道,欧债危机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阻

碍。尚在进行中的欧债危机绝非短期问题。未来的潜在风险在于:首先,如果危机进一步传染,导致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德等欧洲核心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问题,那么债务风险的敞口会急剧扩大。如果出现政府债务违约,将使银行以及其他债权人蒙受损失而连锁性地违约,甚至破产。其次,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欧洲经济复苏会更加艰难。这将使银行对私人部门的风险敞口也大幅提高。而这两种风险的相互叠加,必然给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挑战。对于我国而言,相对远离欧洲债务危机现场,中期内也不存在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因素,但债务问题本身及后续影响应引起我国的足够重视和警惕。

(一)欧债危机的挑战

(1)欧洲债务问题会对我国政府和金融市场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冲击,例如欧元

区主权债券的直接违约风险。

(2)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会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主权信用危机恶化的趋势

将引起全球证券市场的震荡,从而波及我国市场。

(3)主权信用危机导致相关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从而产生汇率风险,影响我

国正常的国际交易与结算活动。

(4)威胁我国的债权安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说明,长期依赖举债为其政府

- 5 -

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1期

融资的西方主权债务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且西方国家出于还债压力有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权,有通过通货膨胀稀释债务的倾向,这无疑给我国债权安全敲响了警钟。中国成为债权大国的速度比崛起为经济大国的速度更快,2006 年中国继日本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债权国,2008 年又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债权国。目前,欧元资产和欧洲市场是继美元资产和美国市场之外,中国外汇储备的第二大投资渠道,欧元的持续贬值无疑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与投资中欧元资产的大幅缩水。(5)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如扩散,将在长期内导致世界经济的出口萎缩以及经

济增长放缓等间接风险,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和外部经济环境。

(二)欧债危机的机遇

由于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对欧债的直接涉入不深,本次危机对我国最直接的影

响就是外需下滑,出口受到抑制。尽管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冲击,但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提供了机遇。

第一,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的双重影响下,中国

进口所需的国际大宗商品以及机械设备的人民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中国面临更有利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等量人民币能够买到更多商品,能进行更多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未来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空间,对降低银行坏账以及改善其他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也是重大利好。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央行步美联储后尘,都采取了增加货币供给挽救经济的对策,这在未来势必会引发高通胀,并威胁到中国的贸易条件。中国需要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才能有效

应对国外通胀对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

第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金融层面进行调整的同时,亦需对

实体经济在产业层面上进行重大调整。从历史经验看,发生危机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依靠实体经济调整以及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最终走出危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如果能对应地进行衔接或者加速调整,将获取很高的收益。以日本为例,在20 世纪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面对美国为降低赤字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加速了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最终获益丰厚②。

第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是

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所提出的内在要求,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成为新的趋势。在美欧先后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保持汇率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仅如此,作为美国和欧洲债券的主要需求方之一,中国在为这些国家提供融资时可以考虑要求以人民币计价,加快本土的人民币官

方债券市场的发展,包括中国的国债市场和市政债券市场,以及外国政府和国际

机构在中国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并增强其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

化进程。

第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加速新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现有的国际金融秩

序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过度依赖,美元是全球主要的结算②曹理达周慧兰:“欧债危机与宏观政策取向”,《21 世纪经济报道》,2011 年1 月10 日第004 版。

- 6 -

《国际贸易问题》2011 年第11 期经济热点

货币、储备货币;(2)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言权,几乎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3)提倡资本自由流动,但是对跨境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危机过后,全球经济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我国应积极参与这个平衡的形成,使之对我国更为有利。例如,全球可能将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储备货币并立的格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我们的诉求最重要的是让国际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服务。我们现在还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但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要立足于中国的发展阶段,立足于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一定要强调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从这个视角来考虑设计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在调整过程中,中国需要找到其占优策略,从而在新格局中获取更多收益。

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在短期内很难完全解决,甚至还可能出现反复和波折,

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危害还很可能进一步扩散。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在近期也不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得到启示:

(一)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在压缩财政赤字应对债务危机的过程中,欧元区及欧盟各国开始空前重视出口

对经济的贡献,并相继出台了促进出口的各项措施。可以预见,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和欧盟及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有增无减,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将日益严峻,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将难以为继。因此,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实的压力和动力,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应该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则是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同

时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经济的实体层面和货币层面相统一的框架来积极应对流动性、资产价格的波动周期,减轻虚拟经济波动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严格监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警示我们,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

货币政策会带来投资扩张和债务的持续增长。从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活动一直没间断过,在两次举债高峰即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借债一般都是通过地方进行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截止到2009 年6 月,我国共建立了8221 家公司来作为融资平台。2009 年末,各地方政府融资余额7.38 万亿元,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同时也累积了许多地方政府债务。如不能很好地管理各类债务风险,将会对当地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中国同欧元区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很明显,如果消费大于储蓄,就会产生债

③程志云:《地方融资平台挤泡沫已经开始了》,《经济观察报》2010 年5 月7 日。

- 7 -

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1期

务。他们更加相似的地方在于,欧元区同中国都是单一的货币市场,各国或各地方政府不能单独发行货币。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务同欧洲债务又有着区别,我国政府将高负债进行了投资,所以高负债相对的是高资本形成;而欧洲的高负债是将财富又转送给老百姓,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这种高负债对应的是高福利。我国的生产型与欧洲的消费型是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我国要想清理地方政府债务,需要有效合理地吸取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

防范地方融资带来的债务风险,一方面,应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一直

以来,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度体系使得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数额和渠道十分有限。为了满足当地的发展,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只能采用卖地作为收入,通过巨额的负债融资以解决财政需求。因此,应该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多样财政收入渠道,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地增长。另一方面,应以立法形式对地方政府预算实现严格监管。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体制也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失调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能够对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规模、质量和用途进行有效监管,减少巨额债务的风险。此外,定期对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也是落实监管地方政府债务的必要措施。

(三)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告诉我们,共同货币区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外

汇稳定、促进资金流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财政政策受制于共同货币政策等问题。世界经济中心已明显向东转移至亚洲。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了亚洲经济,使亚洲认识到联合起来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必要性。欧盟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发行欧元的实践,曾经成为东亚各国走向以亚元为目标的亚洲货币联盟进程中的样本和借鉴。

然而,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其中有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也有经

济落后的国家如缅甸、柬埔寨等国,而且,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缩小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走欧盟道路,建立起以亚元为核心的统一货币联盟,肯定也会出现像希腊、爱尔兰那样的主权债务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他成员国在法律上承担救助的义务如何确定?要不要建立问题国家退出机制?各国分散的财政政策与区内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如何协调?这正是引发欧元区

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旦实施区域货币一体化而缺乏相应有效的财政政策

协调,亚洲各国也必将面临欧洲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

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

来最大的福利增进。亚洲各国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巨

大差异,与欧元区相对良好和趋同的经济基础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决定了建

立“亚元”货币体系的时机还远未成熟,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地区经济大国,应当

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下转第84页)

④陈剑平:《国际货币制度危机的法律根源和改革方案》,载吴弘主编:《金融法律评论》(第二卷),中

国法制出版社2011 年7 月版,第10 页。

- 8 -

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1期

第6 期。

张婧,(2009)“建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责任编辑李淑玲)

(上接第8页)

[参考文献]

陈听雨,(2011)“IMF 警告:欧债危机将拖全球复苏后腿,”《中国证券报》,1月17 日,第A08 版。

丁纯,(2010)“从希腊债务危机看后危机时代欧盟的经济社会状况,”《求是》第7 期。

韩志国,(2010)“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种演绎方式,”《光明日报》,5 月25 日,第010 版。

宋馨,(2010)“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及其影响,”《中国财政》第9 期。

谢世清,(2011)“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上海金融》第4 期。

——,(2009)《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中国金融出版社,3 月版。

张晓晶、李成,(2010)“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放导报》8 月。

(责任编辑蒋荣兵)

Analysis on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in Euro Zone

LIU Ying-shuang

Abstract: The euro zon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was lead b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ispersive fiscal policy and unified currency policy, wicked society structure, and the attack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euro zon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is giving chance and challenge to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afety

of creditor’s right, international trade, exchange rate reform,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tc.. Although China will not hav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we ca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euro zon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such as optimizing economic structure, regulating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ng action, and seriously pondering on regional monetary integration. Keywords: Sovereignty debt; International trad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Regional monetary integration

Influence of China-Australia FTA on Chinese Dairy Import

LI Hui-yan WEI Xiu-fen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China-Australia FTA negotiation, China and

Australia has negotiated fourteen rounds till February of 2010. Austral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iry import partners for China, especially since 2002, and China is a net dairy importer.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ustralia FTA w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Chinese dairy impor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ustom duty reducing on Chinese dairy import on the basis of gravity model,

and analyses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China-Australia FTA. Moreover,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sensitive items of various dairies,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industry of China.

Keywords: China-Australia FTA; Dairy; Gravity model

- 84 -__

《国际贸易问题》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国际贸易问题》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为进一步规范《国际贸易问题》杂志的学术论文格式和投稿流程,特对作者投稿做以下说明。 一、为了节约资源,提高审稿效率,本刊自2012年9月起不再接受纸质投稿,只接受电子版稿件,请发至本刊专用收稿邮箱:gjmywtqk@https://www.sodocs.net/doc/c77598407.html, 。此外,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对发给编辑部工作人员或请他人转寄的稿件将不予接受。 二、本刊提倡简洁朴素的文风,文章标题限20字之内,一般稿件正文原则上限8000~100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中英文关键词(3-8个)、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及符合我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作者文责自负。 三、作者应重视论文开头文献研究综述的写作,应该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及其观点的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这些观点不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观点,也不代表《国际贸易问题》主编及编委会的观点。 四、文章正文一般用宋体五号字,标题一级序号为一、二、三,二级序号为(一)、(二)、(三),三级序号为1.、2.、3.,四级序号为(1)、(2)、(3)。引言不排序号。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其写法为: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等,如:YYYYa,或YYYYb。 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图左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表格应标明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表的上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表格左下方,表格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15T09:28:28.197Z 来源:《知识-力量》6中作者:任蕾袁静文于晰 [导读] 2001年,中国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在尔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外贸事业不断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贸大国之一,但虽是发展势头一片大好,可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辽东学院,118000) 摘要:2001年,中国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在尔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外贸事业不断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贸大国之一,但虽是发展势头一片大好,可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故而,文章中将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望文中所述对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际贸易;问题;对策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在古代,我国就开始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进行贸易往来。改革开放后,我国努力发展生产力,积极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在加入WTO后,历经8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的机电产品出口发展阶段,从轻纺等产品为主到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变,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出口商品在结构上一直优化升级,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1、贸易规模大,利益少,企业生产成本低但社会成本高 从国家的贸易规模来讲,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占有较大份额,低廉的价格、庞大的规模扩张,造就了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但其中我国出口产品中明显带有价格低,数量多,效益差等特点,我国贸易出口产品没有较大的工业附加值,只获得较少的出口利益。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较多。我国的有些出口产品的生产标准还远远达不到国际生产标准,且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多高污染物品。 2、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缺乏品牌效应及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国际贸易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产品。如在最近十几年中,我国出口的产品有一半是玩具、服装、箱包等轻织品。我国的品牌建设十分落后,在出口产品中我国的自由品牌商品出口仅占10%左右。不注重、不利用品牌效应,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缺乏地位及国际竞争力。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创新技术和自主产权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劣势,造成我国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3、外贸反倾销现象造成贸易保护及摩擦增多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在目前国际市场收紧状态下,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政策出台,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商品的反倾销起诉被有些国家或经济组织多次提出,反倾销的金额也随之增大,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2年欧盟对从我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只此一项的涉案金额就近270亿美元。 4、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 能源贸易份额也占国际贸易的一部分,但能源常常变动的价格会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世界各国的保护环境、能源储备的范围扩大,造成我国国际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有着明显提高,却忽略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带来的问题。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却是世界落后水平,单位GDP能耗是欧美国家的3倍,随之而来的高排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三、针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的研究分析 1、提高生产技术,实现企业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以质取胜 面对着国际贸易中价格优势越来越弱的局面,我国企业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水平,开发新产品。企业不要只盯着产品的价格战和买卖数量,应把工作重心放到产品的质量方面、规格方面、加工深度方面。在进行产业发展方面,适应国际贸易的构成变化,积极做出产业升级,促进并适应国际贸易构成,不但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还能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单位收益较高的企业,达到产业转型的目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2、创造品牌意识,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拥有了深入人心的品牌,就拥有了庞大的无形资产。只有把我国一些企业品牌在全球打造明星效应,才能促进贸易发展,防范贸易风险。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产品方面,应注重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深化高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知识产权的技术及设备,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引领我国经济发展,要以培养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目前我国应当努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实行高端的人才储备战略。 3、多渠道解决贸易争端,避免双边贸易战 目前国际贸易受当地国家贸易保护,我国可通过多边贸易渠道来解决贸易争端等相关问题,尽可能的去除贸易摩擦政治化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出口产品可以对一些实行贸易保护的国家经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可以采取跨国企业缓解贸易争端。我国缺乏全球品牌企业,需要培育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竞争,增强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4、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利国利民 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紧缺,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促使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国际贸易方面,能源贸易份额占很大的一部分,国际贸易对能源产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我国必须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但能减少对国际市场传统能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华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PART 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定义的角度不一样)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国境和关境的区别) 3、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 模的一个指标】 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4、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它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表示各洲、各国或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6、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 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7、国际贸易的分类: (1)以货物移动方向为标准的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以是否有第三国或地区参加贸易为标准的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3)以清偿工具为标准的分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 (4)以交易手段为标准的分类:单证贸易、无纸贸易 (5)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 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作用 1、人类产生初期:无剩余物资(→无贸易)→有剩余物资需交换(→贸易产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发)生产国际化发展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现实的国际贸易问题往往牵涉或反映一个国(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 2、中国目前有四个关境:内地、港、澳、台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的贸易越过关境,故也称为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国家的形成(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杭州商学院徐剑明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11期摘要:在阐述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诸多负效应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延长;价值链 一、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方式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相关负效应也十分突出。 1.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不高,从而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2003年1—4月,我国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665.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1.5%;加工贸易进口456.1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 2.7%。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型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条

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8位,1991年以后跃居全国第五位,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港澳加工装配业的转移。但广东目前的优势只体现在最终产品总量,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产品设计、材料和零部件生产以及销售均严重依赖香港和海外,例如1995年广东主要电子和家电零部件的进口额占全省电子工业产值的2/3。实际上,我国沿海其它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2.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极低,致使大量利润外流。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对零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少,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大。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目前我方企业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8%左右的工料费收入,产品增值的大部分被外方获得;而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中,由于外方控制着原材料采购和制成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因而有利于外商利用转移价格等手段,使企业利润严重流失。例如199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国产成分比例低于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及统计指标

第二章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及常用的统计指标 本章重点介绍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及常用的统计指标。学生在学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有必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其本类型和分类;在分析和研究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基本的统计数据。这些都是学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问题的重要工具。本章希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介绍,能为学生学习本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别国或地区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例如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对中国而言所有这些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部分。 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而言,都存在着此类的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活动。对世界各国来说,这些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交换活动,都是他们对外贸易的一部分。当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国家之间发生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时,我们便称之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因此,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国际贸易。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常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而国际贸易也常被称为世界贸易。 一国的对外贸易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以下介绍一些基本的分类方法。 一、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对外贸易可分为: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及本国化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 所谓“本国化产品”是指外国货物经过结关进入国内后,未经加工改造,又输出国外的现象。这一现象也称为复出口(Re-export Trade)。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本国国内市场销售。 有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出口退货、或未能售出的寄售商品等,本国出口的货物出口后在国外未经任何加工或改造便又被运回国内,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复进口(Re-import Trade)。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过境贸易是指当A国须经过C国国境把货物运往B国时,这批经过C国运往B国的货物, 对C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过境贸易通常发生在不彼此相邻的内陆国家间的贸易。如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通常通过大陆桥运输。由于铁路横跨欧亚大陆,货物由中国运往东欧国家时,必定经过俄罗斯等国。这些经过俄罗斯等国运往东欧国家货物的贸易,对俄罗斯等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 二、按交易商品的形式,对外贸易可分为: 1、货物贸易(Goods Trade) 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它是指有具体形状的商品 如大米、服装、机器等的交换活动。货物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交换的货物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把有形商品作了系统的分类,供各国编制贸易统计表时使用。并分别在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情况与启示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 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情况与启示*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刘立平 摘要:世贸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的机构,它允许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征收较高关税或采取其它形式的保护措施,使成员进行开放、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由此可确定“入世”后的我国,应是市场开放和维护市场秩序并行不悖。本文在介绍和总结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时,应优先选择反倾销措施。 关键词:世贸组织;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 当前,WTO确立的允许其成员方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有三种,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即“两反一保”),它们已经成为WTO成员方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WTO成立以来这三种贸易救济措施在全球运用的情况与特征,不仅对我国企业及政府制订出口战略方针和相应的对策,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政府和企业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相应的制度保护国内产业及受损企业,净化国内市场上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竞争环境,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情况及其主要特征 由于“两反一保”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保护期长且不易招致报复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把外国产品排斥在国门之外,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频频使用。由于三种制度实施的条件和程序有所不同,具体救济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三类措施的运用情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反倾销是全球运用最多、波及地区最广 的贸易救济措施 从案件性质来看,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占了绝大部分。根据WTO统计数据①,1995-2004年,全球反倾销案件的立案调查数和最终实施数分别达到2643起和1656起;而与其性质基本相同的反补贴案件,同期分别仅为176起和108起。保障措施的运用虽有起伏但总体数量也相对较少,1995-2004年,全球保障措施的立案调查数和最终实施数分别只有157起和115起(见表1)。可见,尽管国际社会关于反倾销的争议很大,但该措施还是被大量地使用,并成为国际社会运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措施。 从涉案国家(地区)情况来看,在2643起立案调查和1656起最终实施的反倾销案件中,分别由41个和38国家(地区)提起与实施,运用反倾销措施的全球性特征日趋显现。其中印度、美国和欧盟是运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地区),前10个国家(地区)提起的反倾销立案数和最终实施数分别占该期间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76.7%和79%。而遭到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地区)共98个,其中前三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和美国。最终被实施的国家(地区)共90个,其中前三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和中国台北(见表2)。这一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的国 *本研究论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资助课题(2004SK094)。 刘立平: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243002电子信箱:agdllp@ahut.edu.cn。 5 --

《国际贸易问题》投稿须知

《国际贸易问题》投稿须知 为进一步规范《国际贸易问题》杂志的学术论文格式和投稿流程,特对作者投稿做以下说明。 一、为了节约资源,提高审稿效率,本刊自2012年9月起不再接受纸质投稿,只接受电子版稿件,请发至本刊专用收稿邮箱:gjmywtqk@https://www.sodocs.net/doc/c77598407.html, 。此外,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对发给编辑部工作人员或请他人转寄的稿件将不予接受。 二、本刊提倡简洁朴素的文风,文章标题限20字之内,一般稿件正文原则上限8000~100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中英文关键词(3-8个)、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及符合我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作者文责自负。 三、作者应重视论文开头文献研究综述的写作,应该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及其观点的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这些观点不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观点,也不代表《国际贸易问题》主编及编委会的观点。 四、文章正文一般用宋体五号字,标题一级序号为一、二、三,二级序号为(一)、(二)、(三),三级序号为1.、2.、3.,四级序号为(1)、(2)、(3)。引言不排序号。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其写法为: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等,如:YYYYa,或YYYYb。 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图左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表格应标明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表的上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表格左下方,表格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竹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

竹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竹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已经成为农林产品贸易关注的热点。中国竹产业发达,竹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同时也遭遇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限制。通过对欧美、日本等涉及的中国主要出口竹产品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分析,提出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加强森林认证与生态设计,加强产品研发,参与国际碳汇交易等对策以规避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提高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竹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策 中国被称为“世界竹业大国”,资源丰富,竹产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竹产品出口国。竹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价值的非木质林产品,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各大市场设置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阻碍了竹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因此有必要研究主要竹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找出对策以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克服贸易壁垒,促进竹产业发展,使其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竹产业发展迅速,竹产品不断开发 1.竹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竹产业实现产值660多亿元人民币。2004年竹子产品出口创汇1 2.8亿美元;2005年出口创汇10.5亿美元[1];竹子天然具有很强的自然环境保护性和对退化环境的修复作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唤起了人们生态意识的加深,人们关注竹子资源,开发利用竹子资源,希望竹子资源在

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竹产品因此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竹产品贸易由亚洲,东南亚市场向欧美乃至全球市场不断扩展。 2.竹产品不断开发,注入生态概念。竹子从竹叶到竹根都可以开发利用,主要有原竹植物类;竹材加工类(竹编、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窗帘);竹笋加工类(鲜笋,水煮笋罐头)。近年开发了竹材化工类产品(竹炭,竹纤维,竹炭纤维,竹叶黄酮等)国际市场走俏。竹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战略到品牌都具注入了强烈的生态概念。对竹产品的渴望就是对生态与绿色的渴望,对竹产品的关注就是对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二、竹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由于人类的环境意识觉醒,绿色消费运动越来越高涨,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绿色产品的增加,绿色产业的发展对贸易产品结构会产生深远影响,给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贸易是通过特定的具有生态影响的产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来影响环境的,如果这些商品有助于保护环境,或者是另一种危害环境产品的替代物,那就是正产品效应,贸易作为这些商品的流通手段,对环境状况有积极的影响[2]。竹产品正好迎合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和绿色消费的潮流,体现出强烈的正产品效应。竹地板,竹炭,竹纤维,竹笋等竹产品引领着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与需求。 1.中国成为竹地板生产出口基地。在世界木材数量急剧减少和环保热情高涨的今天,尤其是受到原材料涨价以及实木地板征税的影响,竹材正迅速成为地板行业不可忽视的资源。竹地板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每年以 20%~30%的速度增长,

论世贸组织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若干问题

论世贸组织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若干问题

论世贸组织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若干问题 摘要 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保证实体规定得到充分实施的重要条件。由于世贸组织存在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体系,因此,通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将知识产权问题纳入世贸组织,标志着知识产权权利保护新时代的到来。本文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这一协定入手,讨论了协定中关于非违法之诉的合理性之争问题,以及针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对于世贸组织的专属管辖权问题进行了简要阐释,同时主要对世贸组织下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争端解决问题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单边措施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并通过结合相关具体事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争端解决 I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to ensur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stantive provision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Because there is an effectiv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therefore, through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W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marking a new er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come. From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agreement to start to discuss the agreement on non-violation Complaints disput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problem, and for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in the exclusive jurisdiction of the WTO issues briefly explained, Also mainly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and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lateral measures discussed and present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pecific cases related to his own opinion. Keyword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dispute resolution II

贸易与收入问题文献综述

贸易与收入问题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杜钰洋,女,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国际贸易学。 蔡康,男,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 赵苏杰,女,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 说到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许收入是一国国民感受最深的。在贸易与收入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文献成果。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贸易与收入的关系问题进行的不同学者的观点总结。 一、国外文献综述 Gordon Hanson和Ann Harrison(1995)就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进行贸易改革时期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人的工资差距进行了研究,认为工资差距是通过产业内的变化来实现的,并且由于全球化而带来的对外投资和出口导向也对收入差距产生了影响。Robert Feenstra 和Gordon Hanson(2001)研究了美国劳动工人的工资差距,发现中间投入品的贸易会将劳动需求从非熟练工人转移到熟练工人,进而熟练工人的工资相对就提高,因为技术偏向型的技术进步,以外购为形式的对外贸易也会引起收入差距的增大。Francis Kramarz(2003)认为进口最终品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是消极的,贸易会使高学

历的工人会比低学历的工人更有优势。另外,熟练的工人能否在套牢效应中获利要取决于公司竞争者对最终品的进口和选择效应。Utsav Kumar和Prachi Mishra(2008)通过研究印度在1991年实行贸易自由化以来的政策变化和产业发展之后,得出结论:贸易自由化所带来公司生产率的提高,然后是工资的上涨,而且发现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能降低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的工资不平等。 二、国内文献综述 赵莹(2003)根据传统的H-O模型以及SS定理建立了简单的模型来讨论“技术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将教育、失业率、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引入模型,得出结论中国的贸易开放倾向于扩大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戴枫(2005)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的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找出了Granger原因。胡超(2008)采用我国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是一种倒“U”形关系,2004年之前的对外贸易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之后则缩小了收入不平等。魏浩和刘吟(2011)利用全球12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出口会扩大收入差距,而且进出口贸易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更大、更显著。文娟和孙楚仁(2008)通过实证检验认为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2011 年第11 期经济热点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 刘迎霜 摘要: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缘于欧元区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 策之间的二元矛盾;欧元区国家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结构模式;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从债权安全、国际贸易、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给我国带来挑战和机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在近期也不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可以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得到启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 关键词:主权债务;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区域货币一体化 欧元区正经历着其自1999 年成立以来的最为严重的主权债务信用危机。所谓 主权债务,是指主权国家以国家信誉作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国际社会所借的款项。由于主权债务大多是以外币计值,向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因此,一旦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被调低,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祸起希腊,当年希腊为在2001 年加入欧元区达到欧盟规定的财赤率,必须降低自身的外币债务,就于2000 年和2001 年,与高盛签定了一个交叉货币互换协议。这些交易减少了希腊当期的外币计价债务,使希腊2001 年的财赤率达到足够加入欧元区的要求。然而希腊得到这一好处的代价是未来支付给高盛高于市价的回报。换句话说,希腊以未来更高的负债,换取了2001 年较低的债务和赤字率。而这一切终于在2009 年使希腊政府无力偿付这些债务,引发债务危机。2009 年12 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升级,与此同时,市场发现欧洲其他几个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以及意大利也存在类似债务问题,赤字与债务比例远高于欧元区设定的门槛。惠誉、穆迪、标准普尔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先后几次下调了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务等级,最终这些国家在2010 年里经历了银行危机的迅速恶化, 国家债券融资成本急速飙升, 最终不得不申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盟和欧洲央行(ECB)的救助,由于欧共体之间的联盟关系,欧盟各国央行之间互相持有其他同盟国的政府债券,导致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思考其成因, 能为防范主权债务危机,发展我国经济带来很多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09&ZD030)的阶段性成果。刘迎霜: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020 电子信箱:cowys2001@https://www.sodocs.net/doc/c77598407.html,。 - 3 - 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1期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事实上,这次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成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 看,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财政入不敷出而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但是仔细研究其形成机理发现,本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是金融危机冲击、长期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缺陷等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欧元区不匹配的制度安排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力工具。欧元 区自产生伊始就存在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二元矛盾。加入欧元

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贸易问题分析

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贸易问题分析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升值压力之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各方面都有影响,本文从汇率对国际贸易可能涉及的多方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建议和结论。 标签: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 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美国国内很多人认为中国是“汇率操纵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但对我国出口及出口的结构等国际贸易诸多方面有一定影响。我国的出口企业对于人民币波动敏感性比较强,到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受社会广泛关注。 1 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我国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汇率波动过大,避免汇率固定不变带来的问题。 2 人民币汇率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影响 2.1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全世界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产品,2009年第一季度,有19个国家针对中国产品发起了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102亿美元。美国2009年1至9月针对我国发起了14起救济调查,涉案金额为58.4亿美元同比上涨639%。汇率对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收支影响的理论主要有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这些理论虽然认为汇率贬值改善外贸平衡的条件相当复杂,但基本上认为汇率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近年来中国日益受到来自国外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的压力,其主要依据是中国出现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并以人民币被低估为由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实际上总体已呈升值趋势。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l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自2005年七月实行汇率改革以来至2011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3%,2011年4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156元,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窄幅波动。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减少出口缓和了境外对我国的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及判定标准分析_以美国判例_立法及TRIPS为背景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及判定标准分析——以美国判例、立法及TRIPS为背景 高华 摘要: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美国相关判例及立法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也是非常不确定的,目前在分析知识产权滥用时朝着融合反托拉斯法的标准上发展。TRIPS协议则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滥用做出了规定,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它对于滥用的三项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应该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市场优势地位的知识产权人在行使其权利时故意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限制或妨碍自由公平竞争,损害他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为此提出了作为判定标准的四项构成要件。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滥用;判定标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社会,作为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以TRIPS协议的签订和实施为里程碑,把知识产权保护同国际贸易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国平等地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在当今时代,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已密不可分,因此,国际贸易中的冲突在很多时候表现为知识产权的冲突,国际贸易壁垒也更多含有知识产权壁垒的内容。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纠纷,这里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例如,美国思科公司诉中国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以及DVD专利联盟与我国DVD生产企业之间、美国英特尔公司与中国东进公司之间、美国通用公司与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以及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在海外屡屡遭受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及纠纷的背后,都存在着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如何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实现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还不尽统一,不过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知识产权滥用是相对于正当行使知识产权而言的,它是指知识产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的法制建设”之子项目,项目编号:08BFX047。 高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430074电子邮箱:gaohua107@https://www.sodocs.net/doc/c77598407.html,。 -159 -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问题与政策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问题与政策 作者:金坛地税局陈兴龙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买卖与交换活动。它既包括本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也包括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因此,国际贸易通常也被称作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在发展中国家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中,贸易是其中的重要实现渠道之一。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重要有以下四个主要理由:第一,贸易是兑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主要手段;第二,制造业活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不断重新配置,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扩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第三,贸易与国际生产网络的扩散相互交织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国家间、地区间的贸易;第四,贸易的增长得到了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创建了一个更利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的商业环境。 过去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流动的加深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随着出口额的增长,世界贸易的行业结构和地区构成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高,国内市场广阔,对其他国家商品的吸纳能力强,因此始终占据着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贸易迅速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更令人振奋,其发展的速度更快一些。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农产品和资源的传统出口国,而逐渐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占居世界贸易近1/3的商品市场及近1/4的服务市场。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业绩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容量,增强了国际贸易活力,整体贸易地位也得到了加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并为争取得到更公正、更合理、更开放的贸易待遇进行着不懈

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020206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学制:3年所授学位:经济学硕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掌握坚实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政策与实务专业知识,熟悉多边贸易体制与规则及主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熟悉深圳市外经贸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研究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合同的商定与履行以及国际贸易方式等。 2、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贸易环境等。本专业研究生导师具有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教学、科研经历,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进行研究,是一个较早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并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学术群体,在本学科范围内形成一支专业特色鲜明、人员结构合理、科研教学成果突出的梯队,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特色,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优势,在国内确立了相应的学术地位。导师队伍:本专业目前有导师11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陈勇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院长。在《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文汇》、《财经问题研究》、《财经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6年出版专著《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独自承担或参加了多项省、市级课题。赵登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版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江虹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现代企业经营谋略库》外贸篇,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刘伟丽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版专著一部;在《经济学动态》、《财经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主持课题多项。陈凯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深圳市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专著1部,在《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财经科学》、《商业经济与管理》等CSSCI索引期刊独立发表论文16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课程设置:高级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专题研究、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分工专题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等。教学资源:经济学院是深圳大学文科学院中唯一具有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院。其中,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为省级精品培育课程,《国际经济学》课程是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获深圳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全系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含合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长期位于热门专业行列,和校外多家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具有较多的出国出境学习机会。培养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人文素质和复合知识结构、强烈社会责任感、优良职业操守、具有创新意识和学术涵养、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前沿理论;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在外经外贸、政府机关、金融证券等部门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管理、调研策划和理论研究。周飞华 2007年毕业现为大公香港评级副总监梁伟森 2007年毕业现为广州市观见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朱振奎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市银富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潇 2007年毕业现为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分析师柯晓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