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由精神分析视角看女性主义

由精神分析视角看女性主义

由精神分析视角看女性主义

作者:李婉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03期

摘要:女性主义一度成为20世纪文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得到了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性别学者、作家等人的关注。这个潮流从要求女性获得选举权等政治权利解放开始,慢慢的波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弗洛伊德所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和运用,可以说是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通过精神分析的视角,可以看到20世纪女性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在20世纪文学理论分类中,有两类文论与其它文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一是精神分析文论。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通过把对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等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精神病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开创了这一文论体系。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来宣泄受压抑的性欲。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宣泄,就会扭曲成精神病人。他还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由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一对矛盾体运动所构成的,而生命本能即性本能是建设性的,它导致新生命的诞生,使生命生生不息。男性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男性的阳具才是具有创造性的,而女性是被阉割的。

女性主义作为20世纪文论特殊的一支,与精神分析息息相关。许多女性主义者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质疑、反对、吸收来提出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仅与女性要求解放和在文学创作中被正视的诉求有关,也与20世纪以来的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个阶段:一、女性主义批评初潮是以伍尔夫和德·波伏娃为代表的女权运动。在这一阶段,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二、“二潮”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她们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解放主义运动形成的一个产物。“尽管二潮女性主义继承了初潮女性主义的所有领域为争取妇女权益而进行的斗争,但它的强调重心却转向了生殖的政治、女性的‘体验’、性的‘差异’和‘性性’,把这些作为一种压迫的形式和一些要赞美的内容。”

弗洛伊德的有关潜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既成为了女权主义攻击的众矢之的,又成了女权主义者借用的理论源泉之一。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欲是作为本能而存在的,即人类从一出生便拥有性欲。儿童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阴茎期。首先,婴儿的性感区是他的嘴巴,婴儿通过允吸母亲的乳头来完成其性行为;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它的性感区开始发生作用,他们逐渐进入肛门期,这一时期他们通过肛门的摩擦和用力来完成其性行为;随后进入“阴茎”阶段,与生殖期不同,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是通过阴蒂(阉割了的阴茎)来实现性欲,而不是她们的生殖器阴道。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前俄狄浦斯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儿童受到享乐原则的支配,他们还不曾意识到性别的差异。这个阶段儿童所感受到的是与母亲的二元体,对母亲产生一种乱伦的欲望。但进入俄狄浦斯阶段之后,父亲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二元体,面对父亲男孩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摘要:《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正好对应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 作为一部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中形象鲜明的唐僧师徒四人自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少了女性的辅助作用,作品定会逊色不少。不管是女菩萨、女妖怪还是普通的女人,她们都以极富人性化的特征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精神结构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本我像一只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着能量和精力,没有组织、没有统一意志、没有思维逻辑、更没有道德标准。”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一方面,它要趋利避害,学会改造环境,防止外部世界消灭自我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是否满足本能的愿望,防止内部世界的过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西游记》中,女神、女人和女妖分别代表着“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小说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女性形象系列。 一、女神:完美的超我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女神形象,观世音菩萨、嫦娥仙子、普贤、文殊、王母娘娘等等。她们通常无欲无求,善良可亲,危急时刻解救唐僧师徒于水火。作者将这些女神的形象塑造得完美高大,将其作为自己意识中女性人格道德的典范树立起来,代表了作者所认为的女性人格意识中的超我形象。正是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才使得本书中的菩萨较此前作品更多地赋予了这些女神人性化的因素,而不是让她们面目牧户冰冷死板的躲在袅袅香烟之后。这一点在作为女神代表的观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悟空闯入紫竹林,看见的居然是: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 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 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 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 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 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 正把竹皮削。 俨然一个农家女儿正削篮子准备捕鱼玩耍。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发现,观音不再是段在云雾缭绕中面貌朦胧的神秘仙班,而是一位具体可感、和善可亲的的女菩萨,充满了人性气息。 更有趣味的是,她对悟空的态度,更近似于朋友和母子,而不是刻板的上下级关系。她常骂悟空:“泼猴!”但是教导结束后,一定是不遗余力的给以援手。悟空偷吃人参果并砍断仙根惹下祸端,危急时刻她心急火燎的赶来为悟空讲情;悟空出主意让观音化作到时为黑熊精祝寿,“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就如同一位母亲遇到淘气孩子撒娇耍赖时候的情态,无奈又爱怜。 从观音形象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有意淡化了这些女性菩萨的神性,而更乐意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角色来塑造,在这些女神身上更多地是人性的体现。她们端庄秀美, 可亲可爱, 并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引着男人事业的发展, 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作者赋予这些女菩萨们更多的人性因素, 才使她们成为《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人格特征中超我的代表。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一词起源于 19 世纪的法国。虽然自古以来女性已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三次女权运动浪潮的催生,大众才逐步意识到性别区隔的矛盾与不公义。西蒙娜·德·波伏娃〔2004〕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说明了性别是后天制约的,而不是天生自然而成的,女性被视为“他者”,其地位是因男性主体的关系来定位的。“被动”、“依赖”,甚至“臣服”被塑造成女性的“应然”特质,造成了女性在历史上的边缘 地位。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将女性反抗的声音第一次全面地正式地引入到政治生活中,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被唤醒的女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争取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到批判及反抗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对以性别压迫为基础的 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抗。 第一波运动中出现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非常重视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时机,其基 本立场可以被表述为一种社会正义的立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 获得平等发挥自己潜力的时机,男女两性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时机。其主要目标就是 为女性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即在现有社会结构之内为女性争取男性所享有 的公民权利。之后的激进女性主义开始用父权制来描述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压迫,通过 这套话语体系,女性被被严格限定在家庭中的妻子、母亲的角色。 激进女性主义革命性地提出了一个口号“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经历的困扰 和痛苦不只是个人生活的苦难,更是性别关系的权力压迫下的结果。在第二次女性主 义浪潮还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者认为,女性问题在工人运动、社会 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将得到根本的解决。女性解放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入社会 主义劳动市场。对女性参与有薪工作的提倡首先建基于对家庭神圣性的破除,这让女 性从从属地位走出来,并显示出了家务劳动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 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出现则对之前的女性主义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冲击。有的理论 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对于“女性”这个词, 后现代主义认为此前的理解都是本质主义的单一化理解,无视了女性这一群体中的差 异和个别性。同时由于后现代的哲学起点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理论流派,后现代女性主 义也拒绝关于社会的父权制结构的元叙事———而这正是非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的基 本主张〔Dominelli,1999〕———转而对现代思想中的两分对立的本质主义、普适性 知识、终极真理、话语的权力进行批判,扬应该建立一套女性的话语,并在关注差异 的意义上提倡女性写作自我表现的文本。 二、女性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女性主义

西方文论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杨夏清 论文题目 浅析女性主义 指导教师 朱庆福 职称 副教授 2012年6月2日 学号: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前言 (3) 一、女性主义产生的原因 (3) 二、女性主义的影响 (5) (一)社会科学领域 (5) (二)文学创作领域 (7) 参考文献 (8)

浅析女性主义 摘要:女权主义,又叫女性主义,它是近、现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和政治思潮,女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基本特征为争取妇女的权益,要求保护并扩大她们的应得权利。认为女性一向为习惯势力和法律的歧视和限制,享受不到与男性同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那么女权主义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它在社会科学领域及文学创作上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女性主义;原因;影响;社会科学;文学创作 前言 女权主义批评是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分不开的,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期,以1920年至1928年英美妇女获得完全的选举权为达到高潮的标志。60年代后出现了第二次女权运动。这次女权运动的大背景是法国和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以及美国的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黑人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公民权运动。欧美政治斗争的风起云涌,成为这次妇女解放的直接导火线。这次女权运动已超越了第一次女权运动争取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的范围和目标,逐步深入到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并努力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一名妇女应是什么的真正问题,我们的女性气质和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我们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妇女解放运动关心妇女的教育、福利权利、机会的均等,工资、工作环境选择的自由,妇女有了孩子后的生活,是否要孩子以及什么时候要孩子的权利;关注父权制的压迫方式,它和阶级及种族对妇女的压抑等等”。显然这次女权运动的深广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 一、女性主义产生的原因 妇女解放运动是女性主义的直接导火线,要探索女性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必须要了解妇女解放运动的来龙去脉。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对妇女无休止的压迫便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流浪地球》研究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流浪地球》研究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流浪地球》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其中《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影片,引起了广泛关注。影片中通过渲染人类面临存亡危机的背景,勾勒了一幅科学家们与宇航员们通力合作,为挽救地球而奋斗的壮丽画卷。本文旨在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视域出发,对电影中的角色、情节以及内在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一、背景分析 《流浪地球》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中国,地球即将被太阳膨胀而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们计划将地球改造成巨大的太阳能推进器,引领它去寻找新的家园。故事围绕着这一壮举展开,揭示了人类的勇气和团结。 二、精神分析视角剖析 1. 父母关系与个体心理 在影片中,主人公刘培强与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关系占据了重要位置。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刘启内心的孤独感,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他长期生活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这种缺乏父爱的心理状况影响了他的个体成长和精神状态。通过与父亲一同度过的冒险旅程,刘启逐渐与父亲建立了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 2. 自我意识与超越困境 影片中,宇航员组成的“昆仑计划”代表了人类的冒险和对未来的追求。在宇航员的实现个体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意识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女性宇航员王丽娜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角色。她在外太空担负起舱外任务,面对巨大压力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通过这一形象,电影表达了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超越能力。 三、女性主义视角阐述 1. 男权社会与女性抗争 电影中,女性角色不仅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且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抗争精神。影片展现了女性面对男权社会的挑战、生存困境和压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女性在电影中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人格,展现了女性的自我主张和价值。 2. 女性的力量与社会责任 影片中,女性宇航员王丽娜和其他女性角色,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社会贡献力量。她们在危机关头自发地投身到拯救地球的任务中,展现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些形象表明,女性具备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参与能力和责任心,且能够对社会和家庭做出积极贡献。 结论 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电影《流浪地球》进行了深度分析。从个体心理层面来看,父子关系的转变对人的个体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个体在超越困境的过程中自我意识起到重要作用。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在电影中的角色表达了抗争精神、自我主张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分析视角为我们了解电影所传递的信息,探讨人性以及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能穷尽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对《流浪地球》的研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学者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期为电影研究和理论探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精神分析中的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中的女性主义 从临床心理学意义上说,精神分析是一种独特的增强性的心理治疗形式,它可以加速个人的发展,使他们从生活中的不满意或者痛苦中解脱出来。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患者与精神分析学家紧密配合,认真关注过往与现在、身与心以及幻想的与实际的个人体验、人际关系体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种深层的,能够启动一个人转变过程的解释说明。而从哲学意义上说,精神分析则不仅是一种身体理论和把握人们精神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体验自身和心灵,以及周围世界的方式,“精神分析思想有助于把不同领域的体验联结在一起:过去与现在、清醒与睡眠、思维与情感,人际事件与最隐私的幻想。"精神分析也提供了一种语言,用以描述精神的结构和灵魂的深度,以及主体、身份、性别、自我和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当代精神分析文献和当前分析性实践中主要关心的内容—主观性的性质、个人意义和创造力的产生、主体在文化、语言和历史背景中的存在,实际上都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关心内容。"因而,当女性主义浪潮带来当代哲学思维的革命时,必须深入到精神分析领域研究“性别差异",发展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当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已经超越批评弗洛伊德等人“解剖及命运"的阶段,而更多地从学理上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探讨性别差异、女性的主体地位、性别身份,女性的欲望和心理发展、母婴关系等问题,从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中,从现实和理想之间说明女性的心灵体验,以女性为主体阐述“性别差异"话语,从人的自我和道德的动态发展中解释和追求性别平等的目标,探讨女性|人类的心灵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 一、“双刃剑”效应 "性别差异"一直是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问题。因而,精神分析理论似乎不分学科地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伊丽格瑞认为,在哲学话语中性别歧视的首要工具是精神分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女性主义学派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精神分析学传统提出批评,而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索也多半是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的。 从精神分析学来说,性别差异主要指男女之间性别身份上的差异,性别身份来源于人们潜意识中对于自我的选择,这一身份定位的过程是自我决定采取男性或者女性生存方式的过程。由于男女对于性别身份的选择是不断变动的,性别差异也是动态的。而且,这种状态的出现实际上并非取决于个体的主观选择,而是取决于性别的生存方式,即每一性别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之中。因而研究性别差异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女性自我和主体形成的过程;研究性、性别和性别身份在这一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主体和话语之间的关系;主体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试图从性与潜意识入手研究性别差异,说明女性自我和主体形成的过程,他以潜意识为场所解释性别差异和性,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1990年,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首次提出“俄狄甫斯情结"的概念,用它来解释人的主体和欲望,后来这一概念成为精神分析的基石。1905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又提出“阉

女权主义简介

简介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投票权、代表权(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苏丹的性器割(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应,以及中国的女性参政问题、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高的问题;流产和遗弃女婴问题;婚后居住在男方家所带来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媒体和社会观念中的父权(男权制度)(Patriarchy)思想残余问题等。而如强奸、乱伦与母职则是普世性的议题。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综述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男权制思想认为,这种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而女性主义却认为,这一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当中,男性也受压迫,但是他们是由于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成员而受压迫,而不是由于是男性而受压迫。女性则不同,除了因为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等原因之外,还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压迫。由男性铸造的社会将女性视为低下的:她只能通过挑战和改变男性的高等地位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低下地位。历史上有许多向统治集团挑战的革命,但是只有女性主义是向男权制本身挑战的。 历史 人类社会史上,人权的概念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但人权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女权[7-8]。早在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法语:Olympe de Gouges)发表《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或称《女权宣言》的时候,女性主义运动就已经拉开序幕。《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开宗明义,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两年后这个宣言的作者就被她过去的男性同党推上了断头台。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人权”(rights of man)的含义只是男人的权利,不包含女人(women)。女权运动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意为女人的人权,推动女人的做人之权从边缘进入主流,使女权成为整个人权的重要内容。女性主义批评,作为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 以“妇女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观,实际上最早是由英国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一间屋》(1929)中提出来的。从伍尔芙到波伏娃再到米利特,她们的基本思想是反抗父权制文化对妇女的压抑和迫害,反对妇女的屈从地位,要求妇女解放。这也是女性意识的要义和中心所在,“女性意识”由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在我国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女性意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它成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尺度,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界定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依据。“躯体写作”一词,是在八九十年代之交,随着欧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大陆时渐为人们所知。 “躯体写作”说到底,还是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如何表述自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保持女性写作的想象自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一文中,从性别角度揭示女性写作的特殊涵义,并阐述了“躯体写作”的概念。她认为,以往文学史由于缺乏女性观点,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因此,西苏在这篇文章中对女作家说;“写吧!写作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你的,你的躯体是属于你的,接受它吧。”接着她通过揭示女性写作在男性中心社会和文化传统中遇到的阻力,进一步说明“妇女必

须写妇女”的意义。从而说明“躯体写作”真实的内涵决非一种纯粹生理上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历史中的无可替代性,和其中潜在的错综复杂,被以往历史和文化遮蔽的那些历史和文化内涵。她呼吁:“妇女必须参与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的躯体那样,妇女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出于同样的目的。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本文—就象通过自己的奋斗嵌人世界和历史一样。”川对“躯体写作”观念的认同,使中国女性写作真正回到了女性自身。如王安忆、张洁、铁凝、刘索拉、徐小斌、蒋子丹、徐坤等大批女作家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男性中心话语的挑战,通过“身体书写”,在“性”的描写上表现得大胆泼辣无所顾忌,无所不至,以女性话语,以“女性独语”书写生命体验,女性经验,赤裸裸地祖露女性的性觉醒、性期待、恋父恋母情结、性恐惧、自慰、同性恋等女性的一切神秘话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摆脱男权文化传统的批评标准,对这些书写女性经验的文本持褒扬的态度,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观念、态度和立场,与女性写作一起分享知识禁果,感受文化和历史的压抑,参与他们的反抗,主动疏离主流意识形态,促进女性写作的特殊价值的实现,在批评界发出异样的声音—女性主义批评的独特的或女性的规范,那种对自己的性别更具自我意识,具有女性主义思想,对妇女利益更关心的女性主义批评之声。

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莎·诺曼的《出狱》和《晚安,妈妈》的开题报告

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莎·诺曼的《出狱》和 《晚安,妈妈》的开题报告 玛莎·诺曼的两部作品《出狱》和《晚安,妈妈》都是关注女性主题的电影。从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两部电影表现出了女性对自我认同和解放的探索, 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身份认同的问题。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 解读这两部电影中女性主角的潜意识和精神状态,以及她们在电影中所表现出的行为 和选择。 首先,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着重关注女性的潜意识和自我意识,并通过解析女性梦境和幻想来揭示女性自我形象的变迁。在《出狱》中,女主角安吉拉因误杀前男友而 被判刑并入狱。在狱中,她一度失去了自我的认同。然而,在她的梦中,她常常出现 在一个荒凉的海滩上,寂寞而孤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个梦境暗示了她内心的无 助和迷茫,同时也表现出她对自我解放和身份认同的渴望。在《晚安,妈妈》中,女 主角的母亲一直在为自己的儿子而活,而女主角则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 的人。她的梦境中,她梦见自己正在穿越一座桥,桥的对面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个 梦境暗示了她内心渴望独立自主的愿望。 其次,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也关注女性在家庭、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解放。在《出狱》中,安吉拉的母亲因为她的罪行而感到羞耻和悲伤,并试图掌控她。然而,安吉拉并不认同母亲的观点,她渴望自我解放,并最终选择逃离家庭去追 寻自己的梦想。同样,在《晚安,妈妈》中,女主角通过与母亲的冲突和婚姻的挑战,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内心需求,摆脱了家庭对她的束缚,并最终在自己的职业和爱情中 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综上所述,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玛莎·诺曼的《出狱》和《晚安, 妈妈》表现出女性主角对自我认同和解放的探索,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身份认同 的问题。通过揭示女性梦境和幻想,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主角的潜意识和精 神状态,并能看到她们在电影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选择是如何与她们的内心需求相一 致的。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 第一章绪论 在人类的历史上,不分地区、种族与阶级,女性都是一种附属的地位。自从十五世纪开始,西方开始有了专门论及妇女的权利与价值的文章。但真正开始具有社会运动的雏形,却是迟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革命女志士古杰所发表的「妇女权力宣言」,妇女运动到此才有明确的抗争对象与目的。所以,虽然妇女运动到今日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可是他带给世人的启发与迷惑却是最具震撼性的。 第一节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父权体制长期的宰制之下,一直将女性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不能展现其之聪明才智,在中古欧洲,比较聪明的女性可能会被冠上女巫的标志,在古代的中国,也一直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有所谓的三从四德,女性一直不备当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只是一个附著在男性身上的菟丝花,就连大文豪卢梭也是如此的认为。 沃尔斯考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在1792年发表了「女权的辩护」一文中,对卢梭有诸多的批评,卢梭认为,一个女子永远也不能自认自己可以独立,他应当被恐惧、害怕、胆小所控制,表现出可爱乖巧的一面,无论何时男子想要轻松休闲的时刻,他要风情万种地做出卖弄的姿态,成为富於诱惑力的尤物,才是男子的良伴。沃尔斯考夫特认为这种说法实在荒谬之至,一个伟大的人物,竟会在此种主题上,充满男性自大与肉欲的思想。 他认为女人应该被视为具有理性动物的行为能力,不应将他们视为依赖他人而存在的畜类,教养他们应该涵养他们的心智,给予崇高的原则与训练,使其经由自觉而依赖人性本身的尊严,教育他们如同男子一般,接受挑战而非满足需要 ,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一性。 米尔(John S. Mill,1806-1873)与他的妻子泰勒(Harriet Taylor)在1861年共同完成了「论妇女的附属地位」。文中提到,婚姻使女人成为合法的奴隶;在吴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莎士比亚的妹妹」一文中,莎士比亚的妹妹茱底丝,她和莎士比亚一样是非常聪明、一样富有才华。茱底丝不想嫁给父亲安排的对象,於是逃婚到了伦敦,但她的遭遇和一样到了伦敦的莎士比亚有著天壤之别,没有人相信他的才华,而最後自杀了。虽然这并不是真实的故事 ,但却让我们感到在莎士比亚那种瞧不起女性的时代,只要你是女性,纵然你有在多的才华,也不可能会有机会发挥。 第二节女性主义的定义 「女性主义」的英文字feminism,是源自於法国的feminisme。根据柯德教授的研究,1880年代创立第一个妇女参政权会社的法国女子奥克雷最先提出了这一个词汇。但在1890年代,法国妇女团体或妇女刊物虽然时常引用它,但是温和派的妇女平权倡导者往往要与他保持距离,自称她们的组织是「女性的」而非「女性主义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年「女性主义」才被法国各派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者所接受。 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是指独立於阶级斗争之外,专门位女性问题而奋斗的主义。她认为女性主义者是在结合阶级斗争,但独立於阶级斗争之外,力求改变妇女处境的女性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第四章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与银幕之梦 从某种意义上说,艰深且不无晦涩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切入路径,即其核心表述是建立在两组类比之上:电影/梦,银幕/镜。 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初始,20世纪初年,便有人提出了电影——梦工厂的说法,其中无疑已包含了电影/梦的类比。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仅次于他著名的潜意识说、"俄狄浦斯情结”和他关于人的心理结构——超我、自我、本我论述的,便是他关于梦、关于释梦的论述。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是愿望(wish)的实现(旧译为欲望的达成)。而构成梦境的基本材料,或者说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身体刺激、白日残余和梦思维。其中“梦思维”指的是在梦中以“化妆"的形态出现的童年记忆、创伤场景和愿望。身体刺激、白日经历的残余和梦思维,通过梦的工作转换成梦境。而梦的工作效应称为变形,即将梦思维变形为形象、形象序列,使梦成为某种以形象呈现的叙事。经过梦的工作所完成的变形,构成梦思维的素材已难以辨认出其原型。在弗洛伊德的论述中,梦的工作通过四种机制得以完成。它们分别是:浓缩、一致、具象化(也翻译为表象性思维、显象性考量)、二次加工(也被翻译为二级制作或次加工)。换言之,梦的工作将身体刺激、白日经历的残余和梦思维转换为一系列的形象,即完成一次具象化的过

程。而在这一具象化的过程中,梦思维中的童年记忆、尤其是创伤情境会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连贯地呈现在梦境中的“故事场景”里。而二次加工则指梦的工作对梦境进行修饰。这一修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避开超我的审查机制和超我的禁令。它去掉梦境中的“毛边”一因为使梦得以出现的生理机制正是为了保证唾眠,如果梦中的场景”冒犯”或刺激了超我的审查机制,我们便会从梦中惊醒。二次加工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则是使梦中的"情节”相对统一流畅,具有某种可理解性与逻辑性,而不是纯粹的混乱与浑沌。在梦中,当超我的审查机制相对松弛之时,童年记忆、创伤情境与身体受到的刺激、白日经历的残片一起,经过梦的工作变为梦境;在梦中,准确地说,是在美梦中,我们获得愿望的满足一一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无法获得的满足在梦中得以实现。

《苔丝》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苔丝》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小说《苔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单纯美丽、富有牺牲精神和责任心等传统美德的女主人公苔丝婚前遭遇诱奸而失贞,最后被毁灭的悲剧故事。读完《苔丝》,我从哈代的眼中看见了一位“纯洁女性”。苔丝的形象是多方面的:她纯洁美丽却被玷污;她充满幻想,性感迷人;她是一个自强自立,积极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她也可以被视为传统社会或者自身性格的牺牲品,无法逃脱最后被毁灭的结局;苔丝是一个本性纯洁却被社会压力和传统偏见无情摧毁的典型女性形象。总之,苔丝是一个充满魅力,引人深思的悲剧性人物。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或许苔丝悲剧的真正原因不是表面上的主人公性格弱点和贫寒家境,而是普遍存在于男权社会中不平等的传统社会观念。在男权社会,妇女的贞操是妇女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苔丝在遭诱奸失去贞操之后被视为堕落的女人,而且“一旦失贞即终身堕落”。哈代反对这种将贞操作为评价女性绝对标准的传统观念,否定了不平等的传统社会观念,坚持认为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表现了他作为人文作家进步的一面,但是他又是在意苔丝失贞的,即便是这样一个纯洁的女子,无法做到真正独立于男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终遭毁灭,沦为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 苔丝生活在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可贵的是当不幸和苦难降临时,苔丝仍然敢 去做殊死的抗争,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超越它们,显示出超常的精神力量、惊人的抗争精神,把人的生存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力抬高到超然的高度。虽然命运使纯洁的苔丝被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她仍未就此屈从。哈代赋予苔丝以反叛意识,使她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把她当作一位充满女性自我意识的反叛女性。发现自己有身孕时,苔丝做出了离开阿历克的决定,她不愿当男人的玩物,不愿落入传统女性忍辱屈从的地位。苔丝别无所求地悄悄离开阿历克,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选择。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被某个男人占有之后,唯一能保住体面的出路就是设法尽快跟那个人结婚,而不用去考虑对那个所谓的丈夫有无感情。苔丝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爱姑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爱姑形象 女性主义 鲁迅在《离婚》中塑造了爱姑这个人物形象。爱姑同样是农村妇女,但她跟祥林嫂不同,她大胆泼辣,丈夫要离弃她,她就整整闹了三年,最后对方不得不请出“和知县老爷换帖”的七大人来调停。作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青年妇女,她多少受过一些辛亥革命反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不像祥林嫂那样任人摆布,而是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这又怎样呢?七大人打一个喷嚏就把她镇住了。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七大人,并不像爱姑所幻想的那样知书识理,讲公道话。会同情她支持她,而是仍然要维护“公婆说走就得走”的封建礼法和秩序,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地位,几个动作、几句话就把爱姑压服了。在同七大人这个封建势力代表人物的交锋中,爱姑表现得是多么的幼稚积软弱啊。 爱姑是鲁迅笔下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但爱姑的思想依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钳制,她的反抗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她认为自己有理,因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到了婆家又“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对方没有理由“撇掉”她.她所依据的是自己的婚姻和行为完全合乎传统的“礼”,而不是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当然,爱姑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她进行过这种思想的启蒙教育,更没有给她创造出离婚还可以自由结婚的条件,事实上所谓离婚就是封建社会的休妻,那是比寡妇还不如的下场。

爱姑在《离婚》悲剧中暴露了她的许多弱点。她对封建势力的认识是天真狭隘、幼稚糊涂的,她对封建统治者始终抱有幻想。自己的抗争失败了,还认为自己“误解”了七大人,自己“太放肆”、“太粗卤了”,于是“非常后悔”,最后“恭恭敬敬地退出去”,竟然连自己的敌人是谁还搞不清楚,真正的可悲!她理直气壮地来,服服贴贴地走,让人们看到封建阶级权威、封建传统观念是怎样根深蒂固的钳制着被压迫者的头脑!

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出走

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月亮和六便士》 中主人公的出走 一、本文概述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小说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行为,不仅是个人的抉择,更是对既定生活状态和社会规范的挑战。本文旨在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主人公出走的动机、过程和影响,从而揭示作品背后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启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往往受到潜意识中欲望和冲突的驱使。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行为正是其内心欲望与现实冲突的外化表现。本文将通过分析斯特里克兰德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探究其出走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动因。 女性主义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框架。在小说中,斯特里克兰德对女性的态度和行为也颇具争议。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斯特里克兰德出走与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行为对女性地位和形象的影响。 通过综合运用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工具,本文将全面解析

斯特里克兰德出走的深层原因和意义,以期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本文也希望借此探讨个体选择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主人公出走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被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在《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思特克里兰德的出走行为,可以从这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的精神分析。 从本我层面来看,思特克里兰德的行为是受到了原始冲动和欲望的驱使。他是一个具有极高艺术天赋的画家,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被束缚在了一个普通的伦敦证券经纪人的身份中。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追求真正的艺术,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他的出走,实际上是他内心本我欲望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他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追求内心真实自我的一种行为。 从自我层面来看,思特克里兰德的出走是他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他意识到,如果他继续留在伦敦,继续过着那种平庸的生活,那么他的艺术天赋将会被埋没,他的自我价值将无法实现。因此,他选择了出走,选择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困苦,但他始终坚持下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综述

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缘起 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朱刚:336) 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 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林树明:7-8) 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王岳川:372-373) 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 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 de 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