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1.维柯(1668-1744)

他在《新科学》中根据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来探讨荷马史诗及其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荷马,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和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的批评方法。

2.赫尔德(1744-1803)

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3.法国的斯达尔夫人(1766-1817)

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①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用。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属于南方文学;

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属于北方文学。

②将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宗教观念、民族风尚、时代特征)相联系,考察其间的互动

关系。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4.丹纳(1828-1893)

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和《艺术哲学》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

种族?a?a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

环境?a?a指种族生存与其中的环境,包括气候、国家政策、社会的种种情况等诸多因素。

时代?a?a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因素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

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

免了丹纳那种自然科学求证式的简单方法,显示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成熟。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1、别林斯基

①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诗歌用两种方法来概括和再现生活现象,但引向一个目标。

②艺术具有自足性。?°艺术既然表现着社会的自觉,通过对善和真的崇高印象和高贵看法,

表达着构成社会的个人的精神,那么,也可以说它是为社会服务的;可是,它不是作为一个为社会而存在的东西,而是作为一个为自己而独自存在,在自身中具有它的目的和它的原因的东西,来为社会服务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2、车尔尼雪夫斯基

①文学艺术必须是与现实条件相联系的,脱离开现实生活则失去其生命力。

②文学应当服务于现实生活。

诗就是生活、行动、斗争、热情。

③文学不能不是某一种思想倾向的体现者。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在近代以后开始出现的,这既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文学的勃兴为社会历史批评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加上西方进化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批评话语。

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批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历史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之在30年代后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主流批评。

第二节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1.真实性

真实性?a?a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社会历史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包括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问题、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乃至作品细节的真实问题等。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2.倾向性

倾向性?a?a即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3.社会效果

社会效果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尺度,它强调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中展示审美理想,从而促人深省,催人奋发。

①认识作用

②教育作用

③娱乐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随时期的转变而有所不同。

第三节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三、考察作家与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内容的关系。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关注和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它要求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时特别注意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

由于倾向于文学作品反映当今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社会历史批评特别关注那些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

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要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对于叙事作品,社会历史批评格外关注人物形象和环境。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社会历史批评在阐释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同时,并不排斥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但社会历史批评从不就形式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

三、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

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任务。

在作家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包括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还包括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社会历史批评还通过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以了解作者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变化,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以了解作家的自觉追求和个性特征。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对作家的了解和把握就越深入全面。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与社会历史批评看重文学的思想性有关,也是社会历史批评的特色之一。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社会。

文学的社会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四节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1.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

首先,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

第二,社会历史批评习惯于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有关史实联系起来研究,而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

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从而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2.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

社会历史批评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

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

庸俗社会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危害极为严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文学批评几乎成为?°大批判?±的同义词。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批评理论体系的批评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

1.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这个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

第二,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三,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只要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不被割断,社会历史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从批评对象和批评家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就文学史上出现的多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而言,社会历史批评尤为适合分析直接描写或再现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

就文学批评工作者而言,那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乐于选择和接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诚的渴望。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在更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 社会历史批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有必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这个命题,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特定时代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其次,社会历史批评开始关注一些过去忽略或正在兴起的一些新的领域,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文类兴盛的影响等,这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文学与社会的新课题。

最后,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和具体性。

残花醉笑夕颜,木叶翩离黄昏。莫若那曾时,梦中想思几许。飘落,飘落,还道西风无情。残花,只道是一抹残影,残影笑黄昏,只为绽放最后的绚烂。曾几何时,希望自己是绚烂的。而今,却如木叶般,飘飘洒洒,夕阳虽无情,奈何,木叶更无情,无情,无情,谁又见,珊枕泪痕红泫。那曾时,笑也涩涩,哭也涩涩,莫若,莫若,此时相对亦无言。笑也瑟瑟,哭也瑟瑟。几分离别,梦呓,梦寐,梦中人寂寂,梦醒人茫茫。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相思泪,说不尽,离人话。往事如烟,烟似梦,梦中芳菲为谁憔悴。落花寂寥,人惆怅,只恨西风,吹散流年。一昔一幕,一忆一生。自己不过是苍苍茫茫中一木叶,一抹荒烟,世事如梦,曾经如风,风吹过,梦便醒。只是风怎样也吹不散梦。风一更,梦一更,此间思无声。罢了,罢了。梦亦梦,风亦风,我亦我。吹吹散散,飘飘摇摇,只人看残花

徘徊于流年的风口,看绿叶看黄花落红,却怎样也走不出昨日的昨日,望不穿明天的明天

微许飘零意。漫掩书,闲萦西风,落花无绪。寂寞冷香天付与,一寸万缕千丝。即吹去,不数别离。何必沉吟忘飞回,无须问,此雪为旧迹。那年恨,谁犹记?平生憔悴自知矣。再吹去,弦断寒心,惘然知己。忆往长自最销魂,归向杯中月里。又携来,梦痕依稀。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

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

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

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风瑟瑟,雨潇潇兮,望穿残影,古绸破碎画无痕。只见那人回头说了句:兰州,你到底何时才能从了老衲?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概说: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人们在分析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考察文学现象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诸种联系。据埃德蒙·威尔逊考察,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批评源于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研究,他的研究揭示了希腊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但使之完全确立的则是一位叫丹纳的法国人,他的名言是:文学是时代、种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丹纳在其《<英国文学史>序言》(1863-1864)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在丹纳看来,文学艺术是人类所建立的道德形态之一,而“有助于产生这个基本的道德状态的,是三个不同的根源——‘种族’、‘环境’和‘时代’。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而所谓“环境”是指种族生存于其中的环境,“因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偶然性的和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倾向,并且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影响事物的本质时,起干扰或凝固的作用。”在丹纳所说的环境中,其实包括了如气候、国家政策、社会的种种情况等诸多因素。如果说种族的遗传特征是形成一种文化的内在动力的话,那么环境则起重要的外力作用。显然,丹纳的“环境”既包括了由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等构成的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在他的《艺术哲学》中,丹纳首创了“精神气候”重要概念。丹纳认为,自然界有它的气候,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艺术的出现。“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可以看出,丹纳的精神气候,就是由一个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构成的,丹纳将此作为决定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乃至出现或消亡的力量。关于时代,从丹纳的分析来看,主要是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继承关

用社会历史批评看《万箭穿心》

用社会历史批评看方方的《万箭穿心》 文院汉(师) 杨钟沛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历史,文学本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现在就从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三个角度考查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 真实性 1、对于下层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展示 小说中的开头,就是主人公李宝莉和她的闺蜜万小景去看她的新房。文 中李宝莉对于房子的喜欢溢于言表,“幸福便顺着些思想一直流进骨头里……李宝莉挺胸昂头走出电梯.高跟皮鞋敲着瓷砖地”。而在我们的现实生 活中,房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心中的牵挂。因此文中的李宝莉得到了这套房子,自然是喜上眉梢。 小说讲到了李宝莉的丈夫出轨事件。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并不 罕见。当李宝莉得知丈夫出轨后的表现,是文章的一个小高潮。她在巨大的 悲痛之后,转而是愤怒,接着是想着要惩罚和报复。于是她竟然采取计策, 给警察打电话。她想着这样给丈夫一点教训。这样的做法有点狠,但是在这 个情节中,对于一个女子在得知丈夫出轨后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却真的是很逼真,很让人感叹作家对人物性情的挖掘。 婆媳之间的矛盾的展示也是和现实生活非常类似的。在小说中,李宝莉 的婆媳矛盾不仅是婆婆和,还扩大到了和公公之间。李宝莉的婆婆和公公将 自己归为“马家的人”,视李宝莉为外人。而且作家对两方是有明显的感情 倾向的,在两方的角力中,李宝莉多是处在让步和忍让的地位。 李宝莉和建建之间的感情是人物情感发展的一次小波折和小插曲。李宝 莉一方面遭受着残酷的失去丈夫,公婆压迫,儿子不认的悲惨,但是她也有 万小景、建建这样的朋友在背后支持。生活在现世中的我们,一方面感受到 生活中的许多无奈和压力,但是偶尔也能遇到一些顺心和温暖的人;我们的 生活就像小说中李宝莉的生活一样,一勺苦药一勺蜜地过着。通过对李宝莉 的悲欢离合的展示,其实是对下层小市民的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展示。 2、人物性格 李宝莉代表的火辣的武汉人性格是非常真是也具有代表性的。泼辣、坚强、热情、吃苦耐劳等这些品质都是武汉女性的典型性格。李宝莉是个圆型 人物,形象丰满,颇为真实。 另外,小说中对她的性格的来源也有追溯,那就是来自于她的卖鱼的母亲。“李宝莉最佩服的人就是母亲。李宝莉跟万小景说, 我姆妈这样的人, 不 管是穷是富,放到哪里都是块金子。”李宝莉的好强的,不屈的性格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来自于她的母亲影响,毕竟是“直系亲属”,性格上的遗传或者影 响不难理解。除了李宝莉之外,她的丈夫的性格也颇具代表性和真实性。马 学武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算是半个知识分子,爱面子;但是同时又受到了李 宝莉的压制,面对粗俗的李宝莉,渐渐心生厌弃,最后在偷情的时候被抓, 被下岗,在羞愧之下投河自尽。

_社会批评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 从本体论来看,文学显然不是发生于影响人类生活的意图,但当文学一旦被意 识到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时,它便不可避免地具有了种种附加功能,相应地, 也便产生了对文学的种种期待。在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中;如果说“兴”和“怨”是文学的原初功能,则“观”和“群”则是由社会性需求所造成 的文学的附加功能。也就是说,文学除了抒发情感、宣泄积郁,也可以,并且应当能 够“考见得失”(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当与不当之处)、“群居切磋”(彼此交流以达成社 会和谐)。古罗马的贺拉斯所提出的“寓教于乐”的主张,也说明文学作用于社会的 特定功能,即文学不仅是愉悦性情的一种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维护群体利益、引 导道德规范的集团行为。因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文学的可阐释构成中,社 会的、时代的内容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就导致了对文学的社会学批评观 的形成。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的发展及贡献 (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的提出 对文学的批评从原初开始即有社会影响及耐代认识的诉求,这种诉求也塑成了 文学的社会历史品格,成为推动文学创作的一种有力的需求性动力。但社会学批评 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理论,应当说起始于19世纪的法国。随着大革命风潮的平息, 在法国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于文学的社会性内容,这既是对现实的逃 离,也是对现实热情的一种虚拟性实现。 最早的社会批评文本当属斯达尔夫人的一系列论述,其中最集中体现其文学思 想的则是《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1800)、《论德国》(1810)等着作。斯达 尔夫人的批评观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用。 斯达尔夫人将当时的欧洲文学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文学类型,“希腊人、拉丁人、意 12 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人属于我称之为南方文学这一类型。英 国作品、德国作品、丹麦和瑞典的某些作品应该列入由苏格兰行吟诗人、冰岛寓言和 斯坎的纳维亚诗歌肇始的北方文学。”①她这样划分的理由是,南方有着清新的空气、 茂密的丛林、清澈的溪流,这种自然条件在诗人内心激发起强烈的热情,从而形成南 方文学的形态;而北方阴暗多云的天气条件则使得诗人更关心人生的痛苦,从而使 文学趋向忧郁的气质。斯达尔夫人的另一个重要的批评观就是将文学与广义的社 会制度相联系,考察其间的互动关系,她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的绪 言中明确宣称:“我的本旨在于考察宗教、风尚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宗 教、风尚和法律的影响。”②在考察欧洲文学史的过程中,斯达尔夫人实际上把对文学 关系密切的因素划分为三个重要的方面——宗教观念、民族风尚和时代特征,而这 些方面已经涵括了制约文学的“现实”维度的全部内容,从而将文学置于一个广泛的 语境之中,揭示它在这特定语境之中的存在意义。可以说,这部着作是社会批评观 的一个宣言,标志着社会批评的方法论的自觉。20世纪法国着名文学理论家梵·第 根也认为社会批评作为一种思想是斯达尔夫人的首创,他说:“把文学的历史与社会 环境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源于孟德斯鸠,但无论是孟德斯鸠还是维柯,是莱辛还是赫 尔德,都没有把这种思想提出来,而把这种思想应用于文学,这在1800年还是前所 未有的。”③ 在整个19世纪,法国人始终保持着对文学与社会之关系的热情,另一位被视为

社会历史批评视阈下的《疾病解说者》

社会历史批评视阈下的《疾病解说者》 发表时间:2019-04-22T14:41:16.2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作者:文杨 [导读] 针对《疾病解说者》所探讨的话题,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基点,集中分析小说中不同短篇所反映的共同的社会历史内容,解析战争、移民潮等历史大背景下的“疾病”所包含的异乡情绪、身份意识与文化斥力等因素。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要:针对《疾病解说者》所探讨的话题,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基点,集中分析小说中不同短篇所反映的共同的社会历史内容,解析战争、移民潮等历史大背景下的“疾病”所包含的异乡情绪、身份意识与文化斥力等因素。同时,对作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倾向进行考察,进而上升到对小说浸淫的正面情感力量的探索。这种探索表明,拉希莉在《疾病解说者》中的书写是一种积极的书写,“疾病”的阴郁与“愈合”的明亮赋予了小说更加昂扬的情志。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疾病解说者》;战争;移民潮;社会意义 一 印度有将近90多年被英国殖民的历史。1947年,印度实现独立,但是“蒙巴顿方案”的通过造成了印度的分裂,史称“印巴分治”。1971年,“巴基斯坦内战”打响,南亚次大陆这块土地再次面临分裂。[1]拉希莉通过《柏哲达先生来搭伙》和《真正的看门人》两个短篇将这段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将流离失所的小人物嵌入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从细节处拖曳出复杂的历史况味。《真正的看门人》中的布梨大妈由于印巴战乱,从孟加拉逃难来到加尔各答,做起了楼道清洁工。她恪尽职守地看守大门,却因为一桩失窃案被众人反咬一口,逐出大楼。布梨大妈的出场带有喜剧性,这仿佛是作者对苦难的刻意冲淡,但当楼道中那些怀着“酸葡萄”心理的邻居们相继登场后,我们又不得不佩服作者嬉笑笔触间的尖锐。紧接着,拉希莉又将目光转向美国这个异域空间,《柏哲达先生来搭伙》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实践。印裔小女孩莉丽亚用自我的经验理解着柏哲达先生,虽然她不知道地球另一端的战乱意味着什么,也始终分不清印度人与穆斯林人的区别,但是她始终置身于柏哲达先生的情感现场。电视新闻、失败的鬼脸灯笼、深埋掌心的哭泣,这些见证串联起了一个小女孩最单纯的体认和最蓬勃的情绪,唤起了一种跨越代际的共鸣。而这所有的呈现都包含着拉希莉对印度殖民历史及其“后遗症”的反思,包含着对历史的一种回忆性的凝视。 历史上印度人向美国移民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末至1945年;二是1945年至1965年;三是1965年至今。[2]在移民潮的时代大背景下,拉希莉从移民者身上挖掘出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以及微妙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汇聚成了一副生动而独特的移民图景,成就了历史深处的想象。一代移民由于各种原因搬迁到美国,在那里定居,他们对故土有一种顽固的依恋情结,而对美国文化却难以认同。《森太太》中的森太太随丈夫来到美国,无法遏制的思乡情绪让她将客厅装饰成印度风格。她每天换不同色彩的莎丽、在发际间涂朱砂粉;她喜欢听印度的拉伽音乐,一次次去买在印度常吃的鱼。对饮食习惯、日常打扮、文化习俗的坚守铸就了森夫人孤独的抵抗,这种抵抗是森夫人家园依赖情感的一种变形,是她与故土建立情感连接的唯一方式。二代移民生于美国,长于美国。他们“没有生活的失落与再创,只是在他们的背景里隐隐约约有那些异域文化的影子罢了,然而,面对‘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他们充满困惑”。[3]他们在印、美两种文化中都被视为另类,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作为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体现出了作者的总体情感。小说的叙述主人公“我”是典型的印度第三次移民大潮中的一员,美国是他踏上的第三块大陆,也是他最后定居的家园。“我”在包办婚姻的传统之下娶了并不熟悉的印度女人玛拉为妻,以疏远、甚至带点嫌弃的态度对待新婚妻子,这种冷漠是对印度传统文化的抗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与代表美国文化的克罗夫特夫人相处时表现出的是谦卑、钦佩的情绪。拉希莉将这种文化上的趋避式冲突写得很透彻,但她没有就此止笔,而是依着这个线索勾勒出了两种文化紧密交融的积极景观,结尾处关于“平凡的奇迹”的剖白就是对这种景观的最好注解。 从对疾病的解说到最后满含历史温度的剖白,拉希莉厚积薄发,让最后的情感表达成为托举起整个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力量因子。也因此,《疾病解说者》于阴郁下有了根本的光亮底色,这一光亮使小说的整体情感得到扬升,也指明了小说的精神方向。 二 通过追溯拉希莉的生平及经历,我们找到了其小说历史深度的来源。首先,拉希莉的祖籍是印度,她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在美国罗德岛长大,是典型的印裔二代移民。所以她觉得于她而言,印度文化是相当远的。[4]可以说,正是拉希莉的这一背景为她提供了极高的文学敏感度,为她塑造的二代移民形象增添了真实感、生动感。而从西方教育的层面来说,拉希莉的移民经历为她能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条件,西方艺术以及西方优秀的文化氛围赞佐了拉希莉的文学天赋,令她在创作中脱离平庸,始终高人一筹。其次,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拉希莉的文化趣味。她对契诃夫、弗兰纳里?奥康纳等作家称赞有加,对《都柏林人》也很喜爱。这些短篇大师或经典短篇小说集或多或少给予了她影响,以至于使她出手便不凡。[5]所以,我们看到《停电时分》暗藏悲伤、《森太太》孤寂疏离、《性感》佻达醒觉、《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坦然悠扬。拉希莉将这些情感处理得滴水不漏,丝毫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是难得的。再者,“慢‘炖’小说”的创作理念也成就了其小说的社会历史格调。最后,在关于“文化身份”这一观点的探讨上,拉希莉的见解始终是前瞻性的、灵活的。这一点从短篇《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个短篇中,她没有赋予“我”以确定的姓名,这样一来是表达一种普遍经历,二来是意在表明“我”的身份的流动与变化。移民主人公在空间的移动中积极地构建自己新的身份,最后在美国家园中寻找到皈依感,这正是拉希自我文化倾向的一种表达,也是当代印裔美国移民作家主流的情感方向。她的这一文化见解以历史为基石,以情感为经纬网,最后于小说尾部完美收束,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接洽,波澜不惊而又暗潮汹涌,令人回味无穷。 在全球化的今天,《疾病解说者》的书写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它开辟了一种审视历史的独特视角。在展示严肃的历史主题时,它坚决从宏大的叙事中脱离出来,以历史中的小人物为切入点,将一段历史包裹在琐碎的对话、复杂的个人情感中,实现了社会历史与人物形象的完美沟通。它调整着艺术的焦距,将历史的真实与经验的真实兼容并包,在增强现场感的同时反馈给读者回溯历史的新方法:我们需要铭记历史,也需要回忆性的审视;我们需要“观看”历史,也要掌握观看之道。其次《疾病解说者》对于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境遇、文化困惑、生存状态的书写无疑会引起异乡人群体的共鸣,也会由此及彼,加深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反思。而更重要的是,《疾病解说者》所展现的包容视野与多元胸襟会为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一种方案,也激发着人们对在流动、开放的空间建构跨越文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四讲现实主义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阶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1、背景 文艺理论背景: 表现说和再现说对比 起始: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评论,以诗歌反观希腊的社会环境。后由法国人丹纳使之完全确立,他的名言是:“文学史时代、种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1865年,丹纳《艺术哲学》。 2、定义: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 1、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关系。 巴尔扎克认为:文学是社会的表现。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 案例:月牙儿与青春之歌 2、重视作家对待社会现象、对待历史潮流的思想倾向。 案例:子夜 3、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 案例:茅盾: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 4、在文学观上,认为文学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再现。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评价尺度:真实性、倾向性、社会功能(功能 性) 1、时代及环境的真实、人物性格的真实、作品细节的真实 父母都是在一九四零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父亲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后又在辽沈战役中负了伤。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1940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又怎么能参加平型关大战? 2、作家的倾向性表现在写作中选材、褒贬、理解。 例子:大仲马,柯南道尔 3、维护或破坏一种意识形态,教化民众、传道授业。 四、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操作 1、多适用于现实主义作品 《白鹿原》《家春秋》《骆驼祥子》等,也有例外。 2、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发展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对安史之乱后动乱事实的描述。 3、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联(知人论世) 巴金是青年人的朋友《家》 沈从文生平与创作的关系 道德批评 一、道德批评定义 1定义:道德批评主张将文学与人生联系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

浅析阿Q的人物形象,用社会历史批评分析

浅析阿Q的人物形象——用社会历史批评分析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作品,他就当时的旧中 国大多数农民的现状深刻地去揭示了当时农民的精神面貌,意在唤 醒麻木中的中国人民,希望他们觉醒起来救中国,使中国人不再受 欺辱,不再受奴役。他的作品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揭示出人物的 弱点,点明了人物性格的可悲性,以及由此去阐发了阿Q革命的失 败和下场的悲惨的必然性。同时,也警醒国人,不要再让阿Q的悲 剧在中国上演! 阿Q是怎样一个人呢?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告诉我们,阿Q是 未庄社会(这是当时中国社会某些本质方面的缩影)里无田无地, 孤苦伶仃,生活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一个小人物。他姓甚名谁,从 哪里来的,出生于什么人家,不独别人从未留心,就是阿Q自己也 不清楚。他一个人借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 作短工,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农民,换了话说,也就是农村 的无产者。 阿Q与正统文化所要塑造的那种麻木、善良型的农民完全不同,他并不是一个很软弱的,安分认命,逆来顺受的愿意像润土那样浑 浑噩噩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也不是一个很肤浅的,没有思想,无 所追求的农民,而是一个富于生命的活力,不安分的,有自己的人 生追求的,进取的农民,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 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像人那样活着,享有人生的欢乐与权利。 (这种追求,在他那个时代和具体生活的条件下,像他那样身份和 地位的农民,可以说是最低的人生追求,但同时也是可能有的最高 的人生追求。)阿Q的悲剧在于,他想成为一个人,过一种正常人 的生活而不可得,那个污浊的罪恶的社会蹂躏他,摧残他,挤压他,同时又浸染他,腐蚀他,铸造他,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以阿Q 本来有的资质(主要是他的勤劳和聪明),如果有一个正常健康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1.维柯(1668-1744) 他在《新科学》中根据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来探讨荷马史诗及其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荷马,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和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的批评方法。 2.赫尔德(1744-1803) 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3.法国的斯达尔夫人(1766-1817) 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①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用。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属于南方文学; 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属于北方文学。 ②将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宗教观念、民族风尚、时代特征)相联系,考察其间的互动 关系。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4.丹纳(1828-1893) 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和《艺术哲学》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 种族?a?a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 环境?a?a指种族生存与其中的环境,包括气候、国家政策、社会的种种情况等诸多因素。 时代?a?a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因素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 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

社会历史批评

第四讲现实主义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阶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1、背景 文艺理论背景: 表现说和再现说对比 起始: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评论,以诗歌反观希腊的社会环境。后由法国人丹纳使之完全确立,他的名言是:“文学史时代、种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1865年,丹纳《艺术哲学》。 2、定义: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 1、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关系。 巴尔扎克认为:文学是社会的表现。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 案例:月牙儿与青春之歌 2、重视作家对待社会现象、对待历史潮流的思想倾向。 案例:子夜 3、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 案例:茅盾: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 4、在文学观上,认为文学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再现。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评价尺度:真实性、倾向性、社会功能(功能性) 1、时代及环境的真实、人物性格的真实、作品细节的真实 父母都是在一九四零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父亲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后又在辽沈战役中负了伤。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1940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又怎么能参加平型关大战? 2、作家的倾向性表现在写作中选材、褒贬、理解。 例子:大仲马,柯南道尔 3、维护或破坏一种意识形态,教化民众、传道授业。 四、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操作 1、多适用于现实主义作品 《白鹿原》《家春秋》《骆驼祥子》等,也有例外。 2、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发展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对安史之乱后动乱事实的描述。 3、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联(知人论世)

也谈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社会学批评

也谈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社会学批评 提起社会学批评,人们常常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新科学》的作者维柯,想到了地理决定论者孟德斯鸠,想到了斯达尔夫人,想到了持进化论的丹纳,等等。而当西方学者魏伯·斯各特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社会学批评的分支时,国内大多数人却不能接受。他们对这种观点大加挞伐,好象受了很大的污蔑一样。这实际上是由国内特殊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从根本上说,魏伯·斯各特的观点并没有错。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社会学批评有一个根本的观点就是承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文艺源于生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艺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形式,因此,人们非常重视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美和艺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人类认识和改变社会的手段之一,它同人的感性理性活动都有重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受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还和各种社会意识特别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发生关系。上层建筑中,由于政治集中反映了经济基础的要求,并直接和社会发生物质关系,所以文艺往往以它为中介和社会发生关系。它还科学地阐明了文艺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关系,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而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的。可以看出,重视社会和艺术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和其他各种社会学批评派的共同点,它们都有明显的社会学背景,不同的是着眼点不一样:斯达尔夫人由于受了地理决定论者的影响而尤为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丹纳则是个实证主义进化论者,所以认为文学自然植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特殊的社会气候和环境。而马克思主义者更多地看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其他还有较后产生的女权主义者,找到了性别视角,等等。因为,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也是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批评又是以它为根本依据的,所以,它就是社会学批评的一个分支。 那麽,是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批评就和其他社会学批评流派一样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它是有史以来人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最好工具。它找到了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也使我们有了考察文学的最好工具。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批评确立了“美学的和历史的”文学批评原则。“美学的”要求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要首先“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程度”,这话的意思是说首先要保证批评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历史的”是强调实际批评是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一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部作品,要求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联系文学本身的发展程度来科学地为一部作品定位。所以,在历史的观点看来那种抽象的,普遍的,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变化的,流动的。历史发展的。恩格斯对歌德,对哈克奈斯小说的评价为我们树立了科学的批评的不榜样。由于有了科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与其他社会学批评有着根本区别。丹纳用了实证主义进化论的观点。用植物来比附文学,他没有看到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文学的独特性,它是不可能正确认识文学的。而斯达尔夫人企图用地理环境来解释文学风格产生的原因,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找到了经济这个最终原因之后,人们才有了认识文学的科学方法。所以,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社会学批评的一种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科学性,真理性,权威性,也并没有把它和其他批评混为一谈。 如今,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那是不是就可以把其他的社会学批评方法批评方法都丢掉了呢?显然不是的。我们要看到,在我们使用马克思

传统批评方法

道德批评 一、何为道德? 道德是根据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 道德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是变化的。 二、中国文论中关于文学与道德关系的讨论 孔子:非常重视诗歌和音乐在塑造心灵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儒家的“诗教”传统:《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 因此,中国传统上论文学时多不以艺术独立而求其美,而是偏重精神的修养和伦理的教化。 周敦颐:文以载道。 近代后,文学道德论取得了新的形态,将变革社会、革新道德与文学相联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三、西方文论中关于文学与道德关系的讨论 柏拉图:是西方最早以道德教育的效果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人。他要求文学要有道德教育意义,“我们必须寻找到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亚理士多德:艺术的三种功能:教育、娱乐、操修心灵。在《诗学》里他更是提出了悲剧的净化作用。 贺拉斯:寓教于乐。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之记录。”“诗增强人类德性的机能,正如锻炼能增强我们的肢体。” 近代以来,随着康德提出的以无功利为中心的审美原则成为艺术评判的基本法则,西方一度纯艺术论较为流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上出现了某种非道德化、非价值化的倾向。 维多利亚批评家马休·阿诺德坚持认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必须具有“高度的严肃性”。从道德角度出发的批评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不注意形式、语言修辞和其他纯艺术性的因素,而只是将它们放在第二位加以考虑。重要的是道德或哲学教谕。 四、批评实践 人德、文德由人及文由文及人 道德批评要注意的几点: 文学中的道德判断不同于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这里的核心是文学的自律和独立性,所有破坏文学规律的创作,都是不道德的。 社会生活、个体的人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是非、善恶、好坏的道德区分和臧否。安娜 道德本身具有相对性,道德批评也有相对性。 “由于伦理批评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并因阶级、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伦理批评在形式上似乎是恒定的,而在内容上则是流动变化的,这使伦理批评作为一种

传统批评方法

道德批评 一、何为道德 道德是根据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 道德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是变化的。 二、中国文论中关于文学与道德关系的讨论 孔子:非常重视诗歌和音乐在塑造心灵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儒家的“诗教”传统:《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 因此,中国传统上论文学时多不以艺术独立而求其美,而是偏重精神的修养和伦理的教化。 周敦颐:文以载道。 近代后,文学道德论取得了新的形态,将变革社会、革新道德与文学相联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三、西方文论中关于文学与道德关系的讨论 柏拉图:是西方最早以道德教育的效果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人。他要求文学要有道德教育意义,“我们必须寻找到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亚理士多德:艺术的三种功能:教育、娱乐、操修心灵。在《诗学》里他更是提出了悲剧的净化作用。 贺拉斯:寓教于乐。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之记录。”“诗增强人类德性的机能,正如锻炼能增强我们的肢体。” 近代以来,随着康德提出的以无功利为中心的审美原则成为艺术评判的基本法则,西方一度纯艺术论较为流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上出现了某种非道德化、非价值化的倾向。 维多利亚批评家马休·阿诺德坚持认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必须具有“高度的严肃性”。从道德角度出发的批评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不注意形式、语言修辞和其他纯艺术性的因素,而只是将它们放在第二位加以考虑。重要的是道德或哲学教谕。 四、批评实践 人德、文德由人及文由文及人 道德批评要注意的几点: 文学中的道德判断不同于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这里的核心是文学的自律和独立性,所有破坏文学规律的创作,都是不道德的。 社会生活、个体的人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是非、善恶、好坏的道德区分和臧否。安娜 道德本身具有相对性,道德批评也有相对性。 “由于伦理批评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并因阶级、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伦理批评在形式上似乎是恒定的,而在内容上则是流动变化的,这使伦理批评作为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