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等教育法试题

高等教育法试题

高等教育法试题
高等教育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试题库

1、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1( C )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2、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 ( 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3、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

4、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志)、(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7、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7.1、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7.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等教育法》的最突出特点是( A )。

A、立足教育改革

B、突出高校地位

C、注重人才培养

D、关注高校教师

8、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8.1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9、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收)。

10、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1、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12、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3、(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13.1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13.2(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

14、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14.1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14.2高等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14.3高等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14.4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

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14.5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15、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

16、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17、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17.1(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17.2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非学历 )高等教育。

18、(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

18.1(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18.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18.3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19、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习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应当载明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

19.1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20、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20.1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20.2( B )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其获得者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

A、学历

B、学位

C、学业

D、职称

20.3《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我国高等教育学位不包括( D )。

A、学士

B、硕士

C、博士

D、博士后

21、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

22、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为目的。

22.1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22.2设立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层次)、(类型)、所设

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使用相应的名称。

23、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申办报告)、(可行性论证材料)、(章程)、(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4、设立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其中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授权,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审批;设立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规定条件审批设立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有权予以(撤销)。

25、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由原审批机关审批;章程的(修改),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核准。

25.1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由原审批机关(审批);章程的修改,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核准)。

26、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聘请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

27、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28、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29、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0、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30.1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

(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30.2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材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31、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

31.1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31.2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32、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

32.1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

33、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

33.1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

34、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34.1校长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34.2校长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34.3高等学校的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34.4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的(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

34.5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的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

35、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35.1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36、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37、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37.1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38、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

业)学历,有相应的( 教育教学 )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 高等学校教学资格 )。

39.1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虽不具备研究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但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经认定合格,也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39.2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并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设置。其设置的类型分为(助教)、(讲师)、( 副教授 )、( 教授 )。

39.3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教师职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系统地掌握( 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39.4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 教育资职员 )制度。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制度。

39.5高等学校的( 管理人员 ),实行教育职员制度。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 )及(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40、高等学校实行( 教师聘任 )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 平等自愿 )的原则,由高等学校( 校长 )与( 受聘教师 )签订聘任合同。

40.1高等学校实行( 教师聘任制 )。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 职责 )、( 条件 )和( 任期 )聘任。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41、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42、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42.1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

42.2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

43、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44、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45、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

45.1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45.2《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特别帮助的举措主要有( C )。

A、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B、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C、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D、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

46、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高等学校应当对此类服务和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

47、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且要求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47.1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必须按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当地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错)

48、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准予(毕业)。

49、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

50、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错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51、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不得(抽回)其投入的办学资金。

52、国家对高等学校(进口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以及(校办产业)实行优惠政策。高等学校所办产业或者转让知识产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收益,用于高等学校办学。

53、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收益)。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54、中国境外个人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进入中国境内高等学校(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55、高等教育法由(九)届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55.1《高等教育法》自1999年( A )月1日起施行。

A、1

B、2

C、3

D、4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卷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包括( A ) A.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B.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 C.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D.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高等教育分为( D ) A.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B.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 C.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D.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3.《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C ) A.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B.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同类人员大体持平。 C.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D.高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同类人员。 4.《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一条款属于( B ) A.操作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抑制性规范。 5.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有( D) A.学科、专业设置权 B.招生权 C.教学自主权 D.以上都对 6.《教育法》中关于“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一条款属于( B ) A.义务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允许性规范 D.权利性规范。 7.根据《教师法》规定,对教师的考核应当( B ) A.公开、公正、公平 B.客观、公正、准确 C.公平、客观、准确 D.客观、公正、公开 8.《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A ) 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B.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C.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 D.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9.下列各项中,( D )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 学校资金 B.学校名誉 C. 教师讲课 D.学生受教育权 10.教育法的( D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实施 B.适用 C. 解释 D. 遵守 11.就现行法而言,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主要采取( B )责任原则。 A.公平 B.过错 C.严格 D.补偿 12.构成教育法律规范的要素有三个,请把下列选项中不是的挑出来:( D ) A.法定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13.不属于我国人身伤害责任认定的归责原则的是:( C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 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位证书制度 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高等学校 4.教师聘任制度 5.教师的权利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 1.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中心。X 2.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X 3.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X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手续。V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V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X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各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那么,根据教育法的规定,设立 高等学校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简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3.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 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5.写出我国的教育方针。 四、论述题。3题共26分) 1.阐述高校党委和高校校长的职权分工(8分) 2.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即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如何做到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品行的公正评价(8分) 3.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10分)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位证书制度: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证书制度(2分)。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 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2分)。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1——高等法规试题(标准答案)

说明:答案中红色为增加的正确答案,黄色为要取消的错误答案,黑色为保留的正确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 C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B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3.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C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D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5.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 D )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B.由教师自己申请 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D.双方平等自愿 7.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C )。 A.党委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董事会负责制 8.高等学校应当为( D )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A.毕业生 B.结业生 C.肄业生 D.毕业生、结业生 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 A ) A.聘任制 B.聘用制 C.合同工制 D.终身制 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 C )为目的举办学校 A.私利 B.欺骗 C.营利 D.政治 11.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B )日内,作出处理。 A.20 B.30 C.45 D.60 12.(B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5年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0 指南说明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一个图书馆以书面形式系统地确定本馆文献资源的长期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文献资源的类型和信息传播途径发展迅速,编制系统全面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在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组织编写本指南,供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校其他相关人员使用,为编制科学的、规范的和实用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指导。 制订本指南的目标是:⑴确定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指导原则和程序;⑵确定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的基本内容;⑶规范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使用的标准术语和代码。 鉴于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多个方面,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同时组织制订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编制指南》、《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编制指南》、《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文献资源发展协作指南》、《馆藏复选指南》和《馆藏评价指南》,与本指南共同构成完整的文献资源发展指南系列,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更为详细的操作性指导。各馆在编制时,可根据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从中选取所需要的指南内容,制订详细的或简约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 本指南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可参照使用。 1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目的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图书馆规划文献资源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目的是: ⑴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和管理人员界定馆藏的性质、范围、发展目标和任务; ⑵明确参与文献资源发展各方的责任与分工; ⑶明确文献选择的标准与优先顺序,保证文献资源发展的一致性与平衡性; ⑷为文献经费预算和分配提供基本依据; ⑸为文献资源发展方面的馆际合作提供一个参照、交流的框架; ⑹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工具与培训手册。 2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原则 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导,以所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计划和教师、学生的文献需求,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适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⑵评估现有馆藏,了解馆藏的基础与不足; ⑶明确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责任,有利于各方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⑷有利于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高等教育法试题

1..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属于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 A.沮丧 B.烦恼 C.厌倦D偏执答案:B 2.以下学生观中不正确的是(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受教师的意志支配 C.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D.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答案:B 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简陋的 B.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C.临时修建的 D.拥挤的答案:B 4.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是( )。 A.廉洁从教 B.热爱学生 C.锐意创新 D.依法执教答案:D 5.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的权利。 A.小学教育 B.初级教育 C.义务教育 D.基础教育 答案:C 6.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学校和老师 B.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国家机关 D.任何组织或个人 答案:D 7.班主任经常拆看学生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D.学校允许即可答案:C 8.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答案:C 9.“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B.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职业纪律 C.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D.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现实”走向“理想”,从“朴素”走向“高尚” 答案:C 10.( )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 A.组织教学能力 B.言语表达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A 二、判断题 1.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3.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4.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5.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

教学活动简讯

教学简讯 第6期 浙江万里学院教务部编2006年10月 目录 教学工作大会 △学校举行“2006-2007学年教学工作大会”第二场专家报告会 △基础学院召开教学工作大会开幕式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动员会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外语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 △基础学院召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建设改革研讨会 教学动态 △我校接受2006年度省财政厅专项检查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教务部走访各二级学院 △学校再次组织对省重点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学校组织对2003-2005年度立项的省级精品课程进行检查

△我校一行12人前往南京部分高校学习考察 学院信息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电信学院召开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公司化”素质拓展阵地正式开班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就业工作早计划、早安排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基础学院召开了06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大会 △加强课外辅导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系列讲座初见成效 △文传学院建立巡查机制力促内涵建设 △展一技之长显教师风采 ——商学院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人人参与逐一点评文传学院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办成教学技能交流盛会△法学院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预选赛 △生物与环境学院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初赛

教学工作大会 学校举行“2006-2007学年教学工作大会”第二场专家报告会 10月13日下午,学校举行“2006-2007学年教学工作大会”第二场专家报告会,由浙江师范大学蔡铁权教授作了题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主题报告。 蔡教授从社会、文化、经济多方面阐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育人职能和存在问题,他指出,教学质量的最终落实场所是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要关注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关注点在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钻研精神、质疑态度、问题意识和否定的勇气。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教”走向“学”、从“传授”到“体验”、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规训”到“自主”。他强调,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要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理念和人文态度,着重在于挖掘专业课内在的人文内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标准答案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作者:————————————————————————————————日期: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P11-13页)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和“行业依法而治”的口号,国家管理的法制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P20-22页,共7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P56-60) 答: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P73-85) 答: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高等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

(完整版)00453教育法学论述题复习题

论述题 一、试述教育法的原则。 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向,保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础协调发展。(1)从教育和社会其他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出发,规定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任务,规定教育的基本制度、基本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2)教育事业是国家和全社会的事业,教育法必须保证教育事业的公正性。(3)一切教育事业的举办都必须以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为基础。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方针,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使教育服务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根本目的。(1)以法律形式规定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必须以培养青少年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2)加强对广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3)教育工作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并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4)入学机会均等。 3.调动和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一切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二、试述教育法的文本结构。 1.法律文件的名称。每一部法律文件都应该有自己的名称,以反映法律文件具有什么样的效力等级、性质和内容。在制定法律法规文件时,必须遵循下列基本要求:第一,要求名称应能反映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地位的高低,使人一目了然,通过名称就能知道是哪一类、哪一组国家机关所发布;第二,应能反映法律、法规的规范对象、规范程度和规范内容。第三,法律文件的名称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则不便于准确记忆,过短则难以准确判断其效力等级和使用范围。 2.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的主要内容,它应当具有普适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点。这些都是通过它的特定的逻辑结构而实现的。具体的说,法律规范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奖惩。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处理是指法律规范要求的作为和不作为。奖惩是指人们做出或不做出某种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时,在法律上引起的后果。 3.效力等级、时间效力、适用范围。一部法律文件,仅有法律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系列辅助法律规范的内容,例如法律的效力等级、时间效力、适用范围等。效力等级通常通过法律中标明的立法机关体现出来。时间效力通常通过法律所标明的通过、公布或发布时间、生效或施行时间体现出来。 4.法律本文。本文是法律文件的主体内容。本文中的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须经一定的结构才能形成完整的法律。本文按层次可分为章、节、条、款、项等,按性质可分为总则、分则、罚则、附则等。 三、试述教育法的体系结构。 我国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纵向:1.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教育法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2.部门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纵向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主要调整各个教育部门的内外部关系。根据规范内容的不同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需要,大致由6个部门组成。3.教育行政法规是教育法体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此外,属于较为具体的问题,教育法或各单行法未予规范的问题,也可由行政法规加以调整。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教育法体系的第四个层次。5政府规章是教育法体系的第五个层次,属于这一层次的政府规章一般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和发布,其效力要低于行政法规。横向:1。义务教育法是调整实施义务教育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单行法。2.职业教育法是以实施职业教育涉及的社会关系为调整范围的单行法。在我国,职业

2010年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试题习题及部分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试题习题及部分答案(11-5-6-No1) 选择题 1.我国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 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3.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D--------。 A.企业法人 B.社会团体法人 C.机关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5.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C--,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6.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D---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7.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B------。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 C.撤销教师资格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8.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制定机关为--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0.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D---,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A.保障 B.前提 C.先锋 D.基础 1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C,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2.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D-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B.由教师自己申请 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D.双方平等自愿 1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A---。 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 14.受教育者有在---D--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A.学业成绩 B.品行 C.身体状况 D.学业成绩和品行 1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日内,作出处理。B A.20 B.30 C.45 D.60 16.世界上最早对教育进行立法,也是最早研究教育立法的国家是--A----。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是基本法源-- A--。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民法通则 18.教育部门规章是由--D--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教育部 19.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B-----------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高等教育法测试试题

高等教育法选择题 1、教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法学与教育学边缘性质的法学分支学科 _____。A、16世纪的欧洲国家B、17世纪的欧洲国家C、19世纪的欧美国家D、20世纪50年代末的欧美国家 2、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A、教育现象B、教育法律现象C、行政现象 D、行政法律现象 3、_____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A、《国家与教育》B、《学校法学》C、《法院与公共学校》D、《教育法》 4、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的法律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外国教育法的兴起是在______。A、古希腊时期B、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C、二十世纪初D、二战之后 6、1947年______义教育。A、《教育基本法》B、《教育敕谕》C、《学校教育法》D、《社会教育法》 7、教育法制建设的关键是______。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8、建国以来_____。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高教六十条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教育法最主要的渊源是_____。A、宪法B、国际法C、法律D、行政法规 10、我国教育法体系是以_____为主体。A、宪法B、教育基本法C、单行教育法D、教育行政法规 11、教育法体系中的“母法”是_____。A、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法律规范B、教育基本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规章 12、有关教育法的规范性文件在文件名称、条文格式和用语逻辑等方面的结构是教育法的_____。A、形式结构B、层次结构C、部门结构D、内容结构13、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法______。A、追究行政责任 B、承担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D、追究违宪责任 14、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______。A、追究行政责任B、承担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D、追究违宪责任 15、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______。A、承担民事责任B、追究行政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D、追究违宪责任 16、人民法院受理教育行政案件______ 内立案。A、3日B、5日C、7日D、10日 17、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是______。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18、对于教育行政处分、教育人事任免争议______来解决。A、教育行政复议 B、教育行政诉讼 C、教育民事诉讼 D、教育申诉制度 19、在市场经济体制下______。A、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者B、高等学校的管理者C、高等学校的办学者D、高等学校的举办者

高等教育法自测题三

1、当代中国法律渊源主要以()为主。 A、习惯法 B、制定法 C、制订法 2、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法律渊源是()。 A、法律 B、宪法 C、行政法规 3、()由国务院依法制定、修改。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4、()是当代中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 A、法律 B、地方性规章 C、地方性法规 5、下列()不是法的发展历史类型。 A、原始社会法 B、奴隶制法 C、封建制法 6、以下体现高等教育民主性原则的是()。

A、竞争机会均等 B、民主管理 C、民主办学 7、在整个高等教育法体系中,()层次数量最多。 A、行政法规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8、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体现的教育平等主要是指()。 A、就学权利的平等 B、教育条件的平等 C、受教育机会平等 9、一般情况下,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的是()。 A、专科教育 B、博士后教育 C、研究生教育 10、国家教育管理制度乃至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柱是()。 A、学业证书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学位制度 11、高等教育法的(),是指国家高等教育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权限,适用高等教育法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 A、实施 B、适用

C、执行 12、为保障高等教育行政处理决定的有效执行或避免、排除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进一步持续而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A、高等教育行政强制措施 B、高等教育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C高等教育行政处罚措施 13、高等教育法监督中最具权威性和强制力的方式是()的监督。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司法机关 14、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是()。 A、违法行为 B、违规行为 C、犯罪行为 15、以下不属于违宪责任特征的是()。 A、承担方式独特 B、追究机关单一 C、政治性较强 16、除具有法律性质以外,还反映一定程度的政治愿望和要求的法律责任是 A、违宪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17、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试题

1、我国高等教育法治的背景(他人完成,尚未整理) 答:(一)我国法治理念的变化:1.以人为本2.尊重和保障人权3.正当程序原则。 (二)教育法律范式的转型1.从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相互博弈模式;2.从制度意义上的公益性到实践意义上的公益性;3.从教育效率到教育公平。 (三)事业单位改革。传统事业单位制度存在(1)功能的多样性(集政治、社会保障、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管理主体的多头性;(3)资源的不可流动性;(4)成员与单位关系的人身依附性等弊端。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包括:(1)从单位到法人:管理自主权(2)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3)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4)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 我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方面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02年12月28日通过,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高等学校应当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育计划制定;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育考核和评价。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即招生权):权限法定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4)学籍管理权: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学籍管理权与奖励、处分权是紧密联系的,基本学、内容有学生的政治思想、成绩与考核、升级、留级、降级、转学、休学、退学、报到与注册、考勤、奖励与处分等。 (5)学业学位证书颁发权:标准制定权、申请审查权、证书颁发权,典型案例: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博士证书案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7.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9.其他合法权益

(精选)《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位证书制度 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高等学校 4.教师聘任制度 5.教师的权利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 1.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中心。 2.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3.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手续。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各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那么,根据教育法的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简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3.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 ?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5.写出我国的教育方针。 四、论述题。3题共26分) 1.阐述高校党委和高校校长的职权分工(8分) 2.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即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如何做到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品行的公正评价(8分) 3.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10分)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位证书制度: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证书制度(2分)。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 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2分)。 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的解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指"除高等学校和 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2分)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2分) "。 3.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2分) ,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 等学校(2分)。 4.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2 分) ,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 置的工作岗位(1分) ,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1分)。 5.教师的权利: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1分)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1分) ,以及要求他人相 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1分) ,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1分)。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 1.错( 1分)。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3分)。 2.错(1分)。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3分)。 3.错( 1分〉。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3分)。 4.错( 1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备案手续。(3分〉 5.不完全(1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住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3分)。 6.不准确(1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3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参照《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四个条件,每个给1.5分。 2.简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1)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育教学权(4)科学研究权(5)对外交流权(6)校内人事权; (7)财产权. 以上七个自主权,少一个扣1分,扣满6分为止。 3.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中国公民(1. 5分)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1. 5分〉(3)具有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1. 5分) (4)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1. 5分〉 4. ?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具体内容见《教师法》第八条的规定。每个要点1 分,共6分。

高校辅导员考试资料-《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常考简单题及答案要点(必背)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P11-13页)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和“行业依法而治”的口号,国家管理的法制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P20-22页,共7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P56-60) 答: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P73-85) 答: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高等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

高等教育法规试题

《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法规》 一.单选 1、( A )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2、(D )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的、普及的、免费的教育制度。 A、学校教育制度 B、职业教育制度 C、扫除文盲教育制度 D、义务教育制度 3、( B )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其获得者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 A、学历 B、学位 C、学业 D、职称 4、( A )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5、( A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A、教育 B、科学技术 C、人才 D、农业 6、( B )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别于企业组织的根本特点。 A、营利性 B、公益性 C、强制性 D、系统性 7、教师考核应当( B )、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A、主观 B、客观 C、公开 D、公平 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D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低于 B、高于 C、不低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9、下列各项中,属于《高等教育法》的最突出特点是(A )。 A、立足教育改革 B、突出高校地位 C、注重人才培养 D、关注高校教师 10、高等学校的( A )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A、校长 B、党委书记 C、董事长 D、举办者 1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D )毕业学历。 A、大学专科 B、大学本科 C、研究生 D、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 12、高等学校实行教师( B )。 A、委任制 B、聘任制 C、选任制 D、转任制 13、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 B )。 A、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党委书记负责制 D、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4、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C )。 A、2至3年 B、3年 C、4至5年 D、5年 15、( C )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主力军。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6、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必须设有(A )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A、三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7、高等学校设立( A ),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A、学术委员会B学位委员会C专业设置委员会 D、教学指导委员会 18、高等学校应当为(D )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A、毕业生B、结业生C、肄业生D、毕业生、结业生 19、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 A )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校长 B、党委书记 C、人事处处长 D、教务处处长 20、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领域的特殊救济制度是(D )。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校内调解制度 D、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规的作用是(ABCD)。 A、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规范教育行政权力运行 C、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 D、保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2、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依法治教原则 B、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原则 C、教育公共性原则 D、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原则 3、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 ABC )”。 A、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四有”公民 4、国家实行( ABCD )的学校教育制度。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5、下列各项中,属于学生享有的权利是(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学金权 C、公正评价权 D、申诉权、诉讼权 6、下列各项中,属于学生履行的基本义务是(ABCD )。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