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从澳大利亚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探究牧业的兴旺发展的原因。

2、了解澳大利亚牧场现代化的特点极其背景。

3、了解从地图、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4、了解人们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草原生活角度入手,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2.通过对澳大利亚大牧场的经营特点的认识,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关系的协调对发展的主要性。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牧场的自然环境与牧业及牧场的经营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不同草原的自然条件生成不同的草原生产、生活及文化特色,确立和谐的人地观。

教学学法:探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

情境形式:分组合作,小组讨论,模拟记者招待会。

课程资源:网络资源,课本、图片、学生。

教学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资料,组织课堂,把课桌椅摆放成记者招待会的形式。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准备记者招待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澳大利亚草原风光图,请同学们在欣赏优美

图片的同时,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风光?

生:一般能猜出是澳大利亚。

师:猜得不错,是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前面我们已经漫游过平原、山地,拜访过水上人家。今天我们要到大草原去,探访草原人家。首先我们到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去感受一下那儿的草原生活。

[板书]现代化的大牧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智力冲浪带引导学生看书本图4-23“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图。

四人小组讨论:

1. 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2 澳大利亚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其畜牧业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

3.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4.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与其降水量线之间呈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澳大利亚畜牧业分布的自然原因,进而学会分析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树立固地制宜的思想。

三、小小记者招待会。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及其生产方式等,但我们对那儿的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并不了解。刚好我们这儿有几位刚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留学生及几位在澳大利亚经商的成功人士。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小小记者招待会,我们的小

记者们,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向我们的留学生或商界人士提问。

具体要求:

1、全班分成A、B两组,A代表小记者组,B代表嘉宾组,扮演留学生和高界人士,可以由成绩较好或知识面较广的同学担任。(人数不必太多,15人左右)

2、选出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另外再选四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组成评委,这四位同学同时负责记录。

3、小记者如要提问,须先举手,经主持人同意后方可提问,小记者可指定嘉宾回答,也可

由任何一位嘉宾回答。

4、记者招待会结束,评委组评出最佳小记者和最受欢迎嘉宾。

5、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训练胆量,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附:小记者提问的内容。

1、你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请你描绘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

2、澳大利亚农业以什么为主?

3、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对牧草和畜群有什么影响?

4、澳大利亚牧场的规模如何?有什么特色?这种特色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5、澳大利亚牧民的居住方式是怎样的?

6、为什么人们称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7、你在澳大利亚认识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8、据说现在牧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牧民数量越来越少,牧场的衰败往往是

必然的趋势。但是澳大利亚却使自己的畜牧业兴盛不衰,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通过本次记者招待会,你对澳大利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2、你觉得今天课堂上自己的表现如何?谁最出色?你打算怎样

向他(她)学习?

四、课外扩展与延伸。

小结中提到的“还想了解的问题”。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或请老师、家长帮忙。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内蒙古大草原人民的生活、生产及民俗风情。

2.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当地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之间的关系。

3.通过收集和观察相关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运用材料的能力以及读图、用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草原生活角度入手,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

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3.围绕草原牧区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草原对牧民生活的影响,体验热爱家乡的

情感并体会牧民因地制宜的生产生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法学法:探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

情境形式:分组合作,小组讨论,模拟旅游。

课程资源:网络资源,课本、图片、学生。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将课桌椅沿教室四周排成一圈。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模拟旅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漫游了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今天,我们一起到我国的北方。去探访一下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人家。

教师出示民歌《敕勒歌》

学生根据词中意境画出相应画面

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草原风光图.教师简单点评.

比一比谁画的最漂亮,然后切入主题.[板书]草原风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师设计意图:在整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采用模拟“内蒙古一日游”活动,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并通过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通过一日游并结合问题设计探究内蒙古大草原风情,营造生生互动氛围,凸现学生主体性.

(二)、具体要求:

1、出四位同学和老师组成评委.

2、余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两位同学担任导游,其余为旅客,并为自己的旅行团取个有趣的名字.

A 旅游过程中,围绕着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的衣、食、住、行四块内容和民俗风情探究,自然条件和风土人情关系探究两条线索进行.

B整个过程:导游和游客互相配合,可以以小品或图片或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示当地的生产、生活特色以及风土人情

C 每组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活动结束,评委评选出活动最丰富,最成功的一个队为最佳旅行团。今后一会定人气很旺,生意兴隆.

3、选条件:

1旅游活动内容围绕牧民衣食住行,民俗风情及自然条件等展开.

2导游和旅客配合,讲解正确,内容丰富.

3形式多样,或小品,或图片,或语言表达.

4.旅行团命名新颖,有趣.

(四)附:设计草原一日游活动计划

1骑马放牧2欣赏民族艺术3参观草原民居4品尝民族食品5观看民族竞技活动

(五)探究小结

师:同学们参加了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活动回来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三、课外拓展与延伸

补充材料:

广袤的草原是内蒙古1400万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然而现在映入眼帘的却是荒漠和干枯的土地,水土流失的河壑.裸露的树根,力不能支的骆驼,顽强觅草的牛羊的惨状,内蒙古现有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8800万公顷减少10%以上,而畜牧量却增加了几倍,载畜量大了,草刚长出来就被牧畜吃掉,加剧了草原的沙化退化.对草原重利用轻建设,加上原始,落后的放牧不断加重掠夺程度,使内蒙古的草地畜牧业成为经营粗放.成本极低的产业.

问:1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现状如何?

2你对于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单 一、自主学习。完成练习题 1.熟读课文,自学,默读、批注、练习、填写下表,把难题作标记。写出读后的感受 2.看拼音写词语。 guāiqiǎo yīqún kùdōu zhǐbìāi yā chú chuāng ( ) ()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 诞()乖()群()币()蜷()橱() 挺()乘()裙()巾()倦()厨() 4、选择正确读音。 喷香(pēn pèn)薄纱(bó báo) 暖和(he huo) 蜷腿(juǎn quán) 5、判断下列词语正误,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托鞋()慈爱()蜷着()暖和()喷香()冻疆() 维一()简直()擦然()火焰()腊烛()厨窗() 二、合作探究讨论质疑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提示: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给这三部分内容分别起个小标题: 3 5、看看你这两句话理解得怎么样。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6、读文后回答。(1)“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的“这些”指,这是因为;“她可忘不了这个”中的“这个”指。这样对比的描写,突出了。(2)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悲惨故事,揭露了___ ___ _ _ ,表达。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吗?为什么终于抽出一根? (5)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人们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1节逐水草而居 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 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 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具体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具体迁移情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保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3.马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1)野生动物:马赛人保留着独特的部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虽长期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2)草原: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因此,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他们视草原为家园,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

贵州省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4课《诗经》两首《氓》同步练习

贵州省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4课《诗经》两首《氓》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攻坚 (共1题;共5分) 1. (5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将________子无怒乘彼垝________垣夙________兴夜寐 渐车帷裳________ 咥________其笑矣 二、解释2--5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共4题;共6分) 2. (3分)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________ 文学社________ 摄影小组________ 3. (1分)泣涕涟涟 今义:鼻涕古义:________ 4. (1分)总角之宴 今义:宴会古义:________ 5. (1分)三岁食贫 今义:确数,三古义:________

三、文言知识细梳理 (共8题;共16分) 6.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 .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 《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7.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 槌床便大怒至于顿丘 B . 处分适兄意人生几何 C . 羁鸟恋旧林忧思难忘 D . 复得返自然约为婚姻 8.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 . 行李之往来 C . 汉亦留之以相当 D .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9. (2分) (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教案(人教版)

《再见了,亲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暂时、硝烟、噩耗、雪中送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都收集到了哪些历史资料? 2、导入:1950年,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毛岸英等。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斗和生活了八年,在漫长的抗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他们和朝鲜亲人在车站依依惜别,就在他们踏上列车的那一刻,他们异口同声地从心底喊出——“再见了,亲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体会那难舍难分的亲情吧!(板书课题) 3、解题:你觉得“亲人”应该指哪些人? 生1:父母、爷爷、奶奶。

生2: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生3:自己的直系亲属。 教师引问:在本文中,“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亲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听生字的发音、句子的语气、重音及停顿。 2、学生自由读文,扫清文字障碍,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完成自学。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ī)”“谊(yì)”“耗(hào)”等生字的读音,注意“噩”“嫂”的写法。 (2)读词语。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噩耗阿妈妮 (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理解词语:教师说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以帮助。() ②一起死亡或毁灭。() ③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④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位人物的哪些事? 人物所做事情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活动效 果评价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进行汇报: 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学案.

新建学校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1、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⑴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每一步动作。 ②过路的结果: 特点:高傲。 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⑵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 ⑴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强占地盘。 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⑴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⑵写法:拟人、夸张。 ⑶具体的句子(见书)。 ⑷语言:幽默风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想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 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划出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词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 研读句子一: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脚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A、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动作缓慢,考虑周全,像海军上将在检阅部队) B、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海军上将一身雪白的军装,就给人一种威风、神气的感觉,任何的艰难险阻在他的面前总显得那么渺小] C、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和海军上将一样,即使

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制作人:董兴波刘根久2015、10、20 一、[温故知新]: 1、庆祝民族节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3、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如何进行交流? 二、[本节考点展示]: 三、核心考点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 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 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 作用。 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思考探究一: 眼下许多新人热衷中国传统婚礼:八抬大轿迎娶,新郎新娘要叩拜天地、高堂,还要 夫妻对拜,再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新人的床上要撒些吉祥之物,还要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新人在婚礼上要互打同心结等,同时,婚礼还将传统艺术融入其中,相声、京剧、打腰鼓、 扭秧歌、踩高跷、耍滚灯,热闹非凡。与时下普遍流行的西式婚礼相比,中国传统婚礼别有一番韵味。 (1)请将材料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分一下类。 (2)当前,传统婚礼受热捧,传统艺术融入到婚礼中并受到青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思考探究二: 时下,国学热在各地方兴未艾,诵读经典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 中小学实验教材》的发行,更是开启了一条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新路。教材包括《弟子规》《论 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中国传统书 法艺术欣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的精粹内容,这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进课堂,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母鸡》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母鸡》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疙瘩.(dā da)雏.鸡(chú cú)可恶.(è wù) 一撮.儿(zuǒ cuǒ)哼.唱(hēn hēng)聋.子(sǒng lóng) 二、读拼音,写字词。 1.考试结束后,总是有人询问我的成jì(),真tǎo yàn()。 2.由于受“利奇马”台风影响,这条河有可能超过jǐng jiè()水位,zhōng hòu()的他一直守在大堤上。 三、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 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3.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1.画“”的句子把母鸡当作来写,生动地表现了母鸡十分爱;画“”的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母鸡的。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维。它伟大,因

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1)用上“因为…….所以……”分别改写前两句话: (2)“”“”“”“”这些词语是对母鸡性格的概括。 (3)这三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之情。 五、课内阅读。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其原因不包括() A.下蛋时,炫耀成绩。 B.叫声难听。 C.欺软怕硬,趁其不备进攻。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2)“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下一撮儿毛来”描绘了母鸡恶毒的形象。() 3.“我一向讨厌母鸡。”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文化与生活.doc第四课第一框

吴忠回民中学《文化生活》导学案 高二政治备课组 课题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特点、涵义; 2、能力目标: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9-43,完成《与名师对话》P27-28相关内容,并将重点知识标注在书本上。【知识点拨】教师梳理教学内容、学生课后细化知识点 学点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及表现 基本含义: 表现: 学点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作用: 学点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态度: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探究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佳节,世界各地华人以各种方式祭拜祖先,从最早的烧纸、上坟到今天的网络祭拜。 思考1:清明节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一种?你如何看待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思考2: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你赞同吗?并说明理由。 探究二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财富,也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包袱?你怎么看?【经典例题——详解分析】 例1.传统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主要表明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必须()A.既要保留其基本特征,又要使具体内容与时俱进 B.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C.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D.始终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例2.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 ①尊重和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地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和认同外域文化,积极融人外域文化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借鉴外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④坚决抵御外域文化,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随堂训练——巩固基础】当堂完成《与名师对话》P30选择题部分(标出疑难问题) 【课后作业——提升能力】 课后完成《与名师对话》课时作业(七) 【教与学反思】(谈收获,找疑问) 吴忠回民中学《文化生活》导学案 高二政治备课组 课题: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第二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2、能力目标: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3、情感目标:联系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结合自己的体 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 的文化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难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3-47,完成《与名师对话》P31-32相关内容,并将重点知识标注在书本上。【知识点拨】教师梳理教学内容、学生课后细化知识点 学点一正确认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学点二全面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思维拓展】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思考:结合材料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哪些作用? 【经典例题——详解分析】 例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需求,从孔子热、庄子热到书画热、茶道热。然而要正确对待当前国内外的孔子热、儒学热,就必须做到既不能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上述观点说明() 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再发展B.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文化的传承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特定功能 例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更新的文化的传播方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随堂训练——巩固基础】当堂完成《与名师对话》P34选择题部分(标出疑难问题) 【课后作业——提升能力】课后完成《与名师对话》课时作业(八) 【教与学反思】(谈收获,找疑问)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4、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 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 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 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依法行政 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 ①由国家性质以及政府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②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

一、选择题 1.2012年3月24日上午,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炎黄子孙,共同祭拜人文始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祭拜黄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B.海内外炎黄子孙每年祭拜黄帝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2012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D.2012年祭拜黄帝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故B正确。传统文化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排除A;传统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能说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C错误;D 说法错误。 答案:B 2.西藏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多措并举推进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实现了文物建筑单位消防安全“技防”和“人防”的和谐发展、相辅相成,极大改善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环境。之所以重视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是因为传统建筑是() A.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B.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形式 C.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D.凝固的艺术,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形式。A、B、C说法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3.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期,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和激荡,这使我们面临艰难的文化选择,特别是在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继承发展,各有所重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博采众 长、兼收并蓄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氓》学案

《诗经·氓》教案 学习目标: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反复诵读,体会感情3、品味语言,赏析形象 导语:在古代诗歌中也有很多“薄命红颜”和“痴心女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诗歌《氓》中的“痴心女子”。让我们带着爱心去关注她。 一、读诗(检查预习) (一)读通 要求:(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氓》是典型的四言诗,二二节拍)。 (2)读完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集体正音。 (二)读懂读懂词句含义,理解文章大意。 1、用幻灯片出示全文,标出重点字词和重要句子。 2、把第一段讲给同学们听(“痴心女子”的心声是用四言古诗诉说出来的,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替她诉说?) 氓啊,我们初次相识时,你是那么憨厚,你抱着布匹到我这儿来换丝,其实你不是来换我的丝呀,你是向我来求婚的,我看你那么憨厚,就爱上了你。你走的时候,我送你一程又一程,送过淇水后,一直送到你顿丘,我们是那样恋恋不舍。路上你和我商定婚期,这对我来说太突然了,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我们实在是没有好的媒人,可是你听到这儿就生气了,我心里是多么盼望和你在一起,我说你不要生气了,我们的婚期就定在秋天吧! 或者第三段:桑树的叶子在夏天里是那样的茂盛,就像我们女人的容貌和爱情,可是呀,斑鸠鸟啊,不要吃太多的桑葚!可是呀,女人呀,不要和男人沉湎于爱情,男人沉湎于爱情,是可以解脱的,而女人沉湎于爱情,是无法解脱的。 或者最好一段:本想和你白头到老,可是你这种行为真让我心生怨恨。淇水再宽也是又岸的,湿地再大也是有边的,可是我痛苦却没有尽头。想起我们少年时候,在一起玩耍,那是多么的快快乐乐,说说笑笑是那样亲切。你的誓言是那么诚恳,我是万万想不到你会变心的。唉,现在你既然变了心,我又能怎样呢?算了,我不想这些事了。(或者,唉,现在你既然变了心,我就不想这些了。) (三)读深 以关键句子为例,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田忌赛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就是在这激烈的赛马场上,发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课文,思考: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2、学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三、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_。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四、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五、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知己知彼) 2、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六、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5.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教后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贫困不堪,受尽苦难,因此,他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尽欺辱的穷苦人。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他的童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承成人所喜爱。著名的作品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在这些童话里,他对劳苦人民的苦难和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达官贵人的虚荣,残酷和腐败做了无情的揭露,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

第14课《普罗米修斯》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xiù)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fēn)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ù)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yā)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hè)拉克勒(lè)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wǎn)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当代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 (一)原因:1、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直接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表现: 1、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活跃; 2、喜忧并存:(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①喜的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 ②忧的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还有其他原因: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当前人们思想空虚、健康向上文化作品的缺乏…..) 3、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含义、危害、态度以及存在的原因。见课本P90-92 5、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6、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思想道德的多种选择。 二、面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应该采取的措施(文化选择): 1、国家(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①、我们所倡导大众文化含义:面向广大人民(特点是贴近大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内容健康),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活泼)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 ◆大众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大众,科学的、先进的) ◆人民大众需要不等于人民大众真正需要(大众,科学的、先进的) ②、原因: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③、怎么办?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P93) ①、主旋律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原因:各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③、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其他: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 2、企业(1)诚信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3)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3、个人(1)提高辨别的眼力,增强抵御的能力,拒绝污染。 (2)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之《氓》公开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氓》教学设计 海口实验中学邢凡 一、教学目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内容,分析形象,体会情感,,探究主旨,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点:绘制思维导图 三、教学难点:记忆背诵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和审美的“圣经”,是一种生命的基因,灵魂的酵母,是我们的另一条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走进《诗经》,走进《氓》,走进那遥远的卫国发生的故事。 (二)梳理内容 那么,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要求读对节奏,读准字音。 明确: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女子在经历了恋爱(1、2节)的幸福之后,又经历了婚变(3、4、5节)的痛苦,最后做出了决绝(6节)的选择的故事。 过渡:以上是我们对诗歌内容做了整体梳理,下面我们一起对诗歌的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赏析。 (三)分析形象 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二节,看看在这两节诗中,作者是用了

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写男女主人公的? 明确:1、氓:蚩,笑嘻嘻,忠厚老实的样子;谋,清楚地告诉我们,他是来求婚的。 2、女子:“送”说明了女子答应了男子的求婚,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一片痴情,“将”说明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子。 “望”,写出了女子对男子的痴痴等待,登上那倒塌的垣墙,久久伫立,向男子所在的方向望去,见不到男子就伤心哭泣,见到男子就又说又笑,真真是一个率真可爱的女子。“迁”字写出了这份爱情终于修成了正果,结婚了。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对诗歌的情境进行联想和想象,诵读第一二节诗,边读边记,强化对诗句的记忆。 (四)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婚变部分的内容,找出能够表现女子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女子的内心感受,并完成这一部分思维导图的绘制。1、“食”、“耽”、“说”表面上写的是斑鸠贪吃桑葚,实际上是写女子沉溺于爱情无法自拔,写出了女子内心的后悔。以此来劝诫其他的女子千万不要沉溺于爱情。 2、“贫”字写出了女子多年来为了和氓在一起,甘愿过着贫穷的生活。“爽”字是过错的意思,“贰”写的是氓的行为没有定准,反复无常。女子甘于贫困,行为没有过错,而氓却三心二意,用情不专,由此表现女子对氓的斥责和怨恨。 3、“暴”字写出了氓的凶暴,“咥”字则写出女子娘家兄弟的冷漠,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普罗米修斯)课时练

14 普罗米修斯 第一课时 一、给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只.(zhī zhǐ)好人间.(jiān jiàn)得.(dé déi)知归还.(hái huán)凶恶.(è wù)动弹.(dàn tán)重.(chónɡ zhònɡ)新尽.(jǐn jìn)头二、看拼音,写词语。 niǎo shòu wéi kànɡ suǒ mén jì rán qū fú()()()()()cǎn pèi huán fèn huò 悲()敬()铁()()怒()得三、比一比,再组词。 既()消()狠()违() 即()悄()狼()伟()四、选词填空。 坚定坚持坚固 1. 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 2.普罗米修斯()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3.赵州桥不但(),而且美丽。 五、根据划线句子给出的解释写出正确的四字词语。 1.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上气不接下气,十分恼怒,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2.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非常不服,感到气愤,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凶恶的鹫鹰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2.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七、读句子,谈感想。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你的感想是:

14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答案 一、zhǐ jiān dé huán è tán chónɡ jìn 二、鸟兽违抗锁门既然屈服惨佩环愤获 三、既然消息狠心违抗;即使悄悄狼狗伟大 四、1.坚持 2.坚定 3.坚固 五、1.气急败坏 2.愤愤不平 六、1.凶恶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吃光了。 2.因为地面上没有火,所以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 七、感想:普罗米修斯那不畏强暴、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斗争精神让我敬佩,从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赞扬了他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2、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其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领会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兵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军训时学了军歌,大家还记得吗?有一首很好听的军歌,叫做《说句心里话》,听过吗?唱的是什么啊?(学生答:想家)什么人想家?(学生答:战士),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吗?(学生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表达战士思乡的感情,我们现在歌唱,宋人也在歌唱,那么更早的时候有没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小雅》的《采薇》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①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ng)孔疚(jiù)靡盬(mígǔ) 四牡(mǔ)骙骙( kuí)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 雨(yù)雪霏(fēi)霏载(zài)渴载饥维常之华(huā) ②本诗写了什么?这首诗共六章,可分哪几个层次? 三千年前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采薇思归 4-5章为二层,疆场思归 6-6章为三层,归家之哀 ③描述诗意,体会情感。(课前预习作业)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