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是指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

基本素养和能力水平。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 1.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学生应该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数学符号、运算法则、函数、方程、不等式等。

2. 数学思想、方法和过程的运用:学生应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应该掌握数学语言和符号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数学概念和关系。

4.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

5. 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应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推理思维等。

6. 数学素养的提高和拓展: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普活动,提高数学素养,拓展数学视野。

总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全面掌握和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 1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zhangjy@https://www.sodocs.net/doc/db19154699.html, 一、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的十大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 • 1.获得“双基”。 •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5个模块,各36课时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必选模块(各36课时) •系列1:文科必选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理科必选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系列3 (各18课时) • 1. 数学史选讲; • 2. 信息安全与密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

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日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的探讨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课程标准是指学校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段学生所制定的规定学习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是指学生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要求的基础上所达到的学习效果。它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提高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提高学校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良好的学业质量水平对于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和生活质量。 二、提高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1)优化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标准应紧密贴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合理推进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

有机结合。此外,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置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课程标准落地实施的关键,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辅导学生,可有效提升学业质量水平。 (3)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途径。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合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注重学科知识和成绩,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推进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课程标准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统筹协调,涉及多方利益关系。不同学科和学段的标准之间的衔接和过度也是一个难题。 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提高。

简述数学课程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标准

简述数学课程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标准 1.试卷结构分析 试卷结构一般是指试卷的题型结构,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等则是试卷的考查目标结构,更具有本质性。由于试卷的结构性特点,可以就某一结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指出学生在相应结构上的学业水平特点。 (1)题型结构与考生表现 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视为客观题,解答题视为主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答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应用数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各题型上的得分率能够反映其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整体特点。而不同等第考生在各题型上的得分率则揭示出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特点。 (2)知识结构与考生表现 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涉及集合、常用逻辑、复数、不等式、平面向量、算法、概率、统计、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由若干个试题联合考查,要统计每个知识模块的满分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得分率。知识模块的满分值在10 分以上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平均值和得分率是等价的,反映的是考生整体对相应知识模块的平均掌握程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反映考生整体在掌握某一模块知识上的差异程度。不同

等第的考生在各知识模块上的表现不同,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解读就能较为全面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状况,为未来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3)素养结构与考生表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数学“四基四能”、“三会”和“六个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六个核心素养为: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鉴于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标准参照考试的特点,在实际的考试命题中,试题要相对简单,无法做到每个试题都涉及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不少试题仅仅需要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单一技能就能完成。此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本身是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补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维度,形成“双基”加六个核心素养的七维度素养结构。通过计算考生整体在各个维度上得分的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趋势指标,比较不同等第考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就能够把握学生在高中数学素养结构上的特点。 2.典型试题分析 典型试题主要是指反映重要概念理解水平的试题、反映学生数学技能掌握水平的试题和反映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水平的试题。 (1)反映学生对重要概念理解水平的试题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是数学学习成就的基本表现。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函数概念等)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是高中数学知识的主线。如何评价学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反映学生对重要概念理解水平的试题需要重点进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业质量水平评价要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业质量水平评价 要点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双减政策的落实,促使高中数学教学的要 求不断提升,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也展现出其更加深刻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对学业质量水平评价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加之现下教育环境对核心素养的强调,教师更应该积极开展学业质量水平评价,正确发挥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习体系。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业质 量水平评价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方式;教学模式 引言 新课标要求指出,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应当与教学目 标相一致,充分体现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并能够与课堂实际内容产生有机联系。可见当今时代的数学课堂不只是知识灌输,不再只强调解题技巧的高低,而更加 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后,收获全方位的提升,时代更加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 一、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原则 (一)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因材施教是教育事业进步以来的长期口号,但实践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教 师寥寥,实际上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个人性格都有所差异,进入高中阶段后, 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自主人格与思维方式,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逐渐明显,教师 应当针对每一类型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一改传统成绩论,充分将定量评 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于传统的题海战术应当有所取舍,开展合理数量的 题目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适时对自身 的教学模式有所调整,但要明确练习题的作用是辅助于教学,不应当过度做题,

破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制定合理题库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激励学生更深的学习兴趣,并引 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整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 (二)善用鼓励式教育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最终的教学成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 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的改变。对于传统教育观念而言,严肃与严格仿佛是教 师的代名词,打压式教育也是传统教育中的常见手段,教师在教学革新时,应当 将鼓励式教育作为教学改变的重点,结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性格,与学生建 立良好的平等关系。 二、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如何实施 (一)实现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方式能促进学生实现学习反思,促使高中学生能 更理性的对待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若是学生一味地听老 师的讲解过程而没有在课后进行学习反思,很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效果。同时,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能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只有通过多 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 自己。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包含教师点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互评等等,单一的教 学评价无法达到知识深度的拓展,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评价于一体的评价模式, 以此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将理论知识及典型案例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自评、通 过自评的方式深入了解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时期是学生最辛苦的时期,为全力冲刺高考很多学生都不分昼夜的埋头 苦干。教师也更依赖于以文化成绩的方式划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导致大多 数的高中学生为了的提高成绩而去学习。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探索学习方法、拓 展发散思维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套用计算公式,出现死记硬背的

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普通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在答题前需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需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需使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需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1.把复数z的共轭复数记为-z,i为虚数单位,若z=1+i,则(1+z)·-z=() A.3-i。 B.3+1. C.1+3i。 D.3- 解析:(1+z)·z=(2+i)(1-i)=3-i。答案:A

2.设U=R,M={x|x^2-2x>0},则∁U M=() A.[0,2]。 B.(0,2)。 C.(-∞,0)∪(2,+∞)。 D.(-∞,0]∪[2,+∞) 解析:因为M={x|x^2-2x>0}={x|x>2或x<0},所以∁U M={x|0≤x≤2}. 答案:A 3.若函数f(x)=(2x+1)(x-a)/(x+1)(x+2),为奇函数,则a=() A.1. B.2. C.-1. D.-2 解析:因为f(x)为奇函数,所以f(-1)=-f(1),即(-1-a)/(1-a)=-1,解得a=1. 答案:A 4.命题“∀x>0,x^2+x>0”的否定是() A.∃x>0,x^2+x≤0. B.∃x>0,x+x≤0 C.∀x>0,x^2+x≤0. D.∀x≤0,x^2+x>0 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可知该命题的否定是:∃x>0,x^2+x≤0. 答案:B 5.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A.2. B.4. C.8. D.16 解析:由an·an+1=an^2·q=16n,得q>0,又an+1/an=q,所以q^2=an+1/an=16,所以q=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一、填空题 1.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2.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一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3.高中数学“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4.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5.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会用一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6.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经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7.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8.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9.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10.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1.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12.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 13.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14.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15.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16.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17.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18.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19.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20.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1.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己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它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起重要的作用。

202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读书报告2000字

202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读书报告2000字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课标将数学素养作为现代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强调数学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其次,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进而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这两个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能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三会”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围绕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表现。新课标通过把“数学建模、数据分析"

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条贯穿课程始终的内容主线在评价考试建议中,要求保证"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让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实实在在落在数学课程中。 此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还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数学教学中不仅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更关注如何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应用。 不仅如此,新课标更希望学生能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看出,在整个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中心地位。 新课标采用了"主线-主题-核心内容"的课程结构,设置了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并把四条主线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其中,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主线是一个突破。对于该主线新课标不仅给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设置了专门的课时,设计了评价方式,还要求把完成的结果放入综合评价档案袋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 (一)课程性质 在2017 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 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 (一)学科核心素养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 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

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标准的解读

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标准的解读 一、学业质量标准 (一)三水平 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就是高中毕业的水平,或者我们叫水平一,就是孩子们达到了这个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就能够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当然也是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个依据。 水平二,是基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内容达到的一个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并且作为高考的依据,在核心素养方面的依据。 水平三,应该是依托于必修,限定必修和选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一个依据。但是这部分内容,比如数学的D类课程,可能学习这部分课程内容的同学属于艺术特长,或者体育特长,不一定对他们有水平三的要求。对于水平三, 是希望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理工科、部分的文科这些方面寻求发展的学生的一个高水平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上不封顶的一个要求。比如,有些学生可以学习大学先修课程,甚至可以达到大学很高的水平。这些都是核心素养水平三的一个基本表述。这是第二个方面。 (二)核心素养四个表现 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呢?我们不仅要从核心素养本身,它的内涵,它的学科价值,它的教育价值和目标,它的表现,还希望通过四个方面来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水平。这四个方面是: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 关于核心素养本身,在前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解读,包括每一个核心素养的内涵,也包括每一个核心素养的数学价值,和每一个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价值,以及目标,还有每一个核心素养的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构成一个水平。在学业质量标准阐述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不是孤立的去说每一个核心素养的水平,而是希望站在数学教育的角度,把这样六个核心素养的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做一个综合的表述,再结合课程内容的联系,通过案例,帮助我们的老师,帮助我们教材的编写者,帮助我们考试的命题者,能够提供一个支持和依据。这是我们的一些基本的考虑。 关于学业质量标准,怎么样把核心素养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大概是有这么一个初步的考虑,首先我们是在水平一的时候,主要是依托于必修的内容,来阐述水平一的表现。 水平二,主要是依赖必修和限定必修的内容,来阐述水平二的表现。我们在必修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达到了水平仪的要求。但是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通过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可以对于我们在必修所学习的内容,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达到水平二,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注意的。不严格的说,在我们限定必修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需要重复必修课程的内容,还希望用一个更高的观点,站在一个更高的核心素养水平要求上,对于我们学过的东西进行提升、巩固。所以我们所谓的螺旋上升,是在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高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 比如,我们的运算能力,我们依托于必修的内容,我们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对于所有学生来说,达到必修一就可以了。在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时候,至

素养导向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探讨

素养导向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探讨 1 问题提出 1.1 问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研制了数学学业质量标准.这使学生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与评价、教材编写、各类考试命题有了依据.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的差异[1].教、学、评目标是否一致,教学实践是否有偏离教学目标现象,其程度如何,怎样调整优化,都需要有明确的依据.“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使这些需要成为可能,进而,落实《课标》“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就将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PFS与肿瘤直径缩小之间的关系,发现16例PR和SD伴肿瘤缩小的患者中,其轻微肿瘤缩小(25%~50%)和显著肿瘤缩小(>50%)间的PFS差异并不显著[(70.58±6.21)d vs.(81.50±2.90)d,P>0.05,图3]。 数学学业质量分为3种水平,每一个水平都有比较明确的描述.例如,就“问题情境”而言,有现实生活情境、数学内部情境与科学情境之分,有“熟悉的情境”“关联的情境”“综合的情境”之别;就能力的表述,也有关键明确的动词刻画.但是,这个标准仍是指导意义下的,不太具备具体的可操作性,仍需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依据《课标》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构建具有较高信度的、较强可操作性的评价办法.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就实践需求,无疑都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网络技术行业应用范围迅速扩展,涉及知识更新迅速。导致高校出现师资技术水平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教学资源更新难度大等问题。当新技术出现,往往高校教师很难获取第一手学习资料,也很难获取行业岗位经验。也为高校教师教学和指导学生带来较大难度。于是出现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市场人才需求无缝接轨,如何将企业一线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改革的一个难点和痛点。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

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与学校实施课程标准的建议 附录 附录 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 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利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精选课程内容,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3.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