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_二十四诗品_中的道家境界

_二十四诗品_中的道家境界

_二十四诗品_中的道家境界
_二十四诗品_中的道家境界

收稿日期:2002—05—27

作者简介:陈莉(1969—),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二十四诗品》中的道家境界

陈 莉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 要:《二十四诗品》所体现的道家精神境界与司空图的生存之思息息相通,具体表现在“真人之道”、“自然之道”、“素淡之道”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司空图诗论鲜活的生命特色。

关键词:道;生命体验;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03)04—0040—03

Taoist State in Comment on Twenty -Four Poems

CHEN Li

(Xia ny ang T eacher s Co lleg e,712000Xiany ang,China )

Abstract :T he T ao ist ideal r ealm in Comment on T w enty -Four P oems is clo sely bo und up w ith Siko ng T u's exper ience

of life ,especially show n in “the W ay of T rue M an ”,“the Way of N at ur e ”,“t he Way of Simplicity ”

,which fully display the live life feat ur es of his theo ry on poetr y.

Key Words :t he W ay ;ex per ience of life;st ate

1 司空图诗论受到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厚影响,表现出了与以儒家为核心的正统诗论不同的特色,建立起了完整的诗歌哲学,影响了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袁枚《续诗品》等一批理论家及理论著作。

《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作为一部意境优美的诗论,留给后世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它对二十四种诗歌风格进行了界定,并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还在于这部诗论中隐现着诗论家本人对庄禅意境的向往以及诗论家个人的人生慨叹。因为它深蕴着对生命的美学体验,所以更值得我们用心去品鉴。

我们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一枝一节地专章品评,而是将《诗品》当成一首有内在联系的长诗来看,认为其一气贯通,包孕着司空图诗论的主旨和精神。这样,我们将通过综合地考察,探寻《诗品》中的道家精神境界,以求获得《诗品》道家思想的真谛。

2 司空图诗论中的道家思想,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有关,也与它个人的生活际遇有关。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晚年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等,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司空图的一生都处在晚唐社会的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唐代的统治最混乱,宦官把持朝政,朋党相争,藩镇割据,土地兼并之势日趋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公元875年终于爆发了黄巢农民大起义。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绵延十年之久,促成了唐王朝的总崩溃。司空图生活于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不但要被迫放弃“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还要承受战乱带来的精神创伤,忆及起义军时,他惊魂未定地慨叹:“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在中国历史上,每每到了封建王朝的动荡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往往就从儒家转而为其它思想,而盛行于晚唐的主要是佛家和道家思想。司空图对佛教思想不无了解,虽然他尊奉禅宗,但是却并不把皈依禅宗作为精神解脱的唯一出路。成长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在唐代也几度成为主导思想,尤其在晚唐八十七年中,上台执政的九个皇帝中就有三个皇帝是吃长生不老药中毒身死的,再加上武宗时的“会昌灭佛”对佛教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司空图诗论中表现出更浓重的道家思想就是不难理解的。所以说动荡没落的时代,司空图的诗论中流露出明显的道家思想有其必然性,以道家精神统领全篇的诗论是晚唐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反映。

司空图诗论中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也与他个人的生活际遇有密切联系。司空图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司空舆,曾任榷盐使,是管理盐品专卖的地方官吏,后升户部郎中,成为中央高级官员。司空图生活在这样的封建官僚家庭,无疑会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饱学诗书的司空图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但是,不久就爆2003年7月

第18卷第4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 urnal of W einan T 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V ol.18 N o.4

发了农民起义,再加上朝政腐朽,各种矛盾日趋激烈,司空图见政事已不可为,且忧馋惧祸,遂于光启三年(887年)称病归隐于中条山王官谷先人旧居,专力作诗,不问世事,以期自全于乱世,后几次朝廷征召,皆称病不出。司空图的思想以黄巢起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黄巢起义前,司空图对唐王朝还没有完全绝望,他抱着“济世”之志,很想有番作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基本上遵循着儒家原则。黄巢起义彻底击碎了司空图对唐王朝所寄托的希望,他只好怀着一腔悲愤毅然隐退了,之后儒家济世精神被压抑下去了。道家思想成为引导司空图摆脱仕途、政治困境的一济良药。而司空图之所以这样容易便走上隐遁之路,这与他思想中本来就有老庄思想的根基有关。在黄巢起义前,司空图就曾在《与惠生书》中主张“尚通”、“贵和”、“量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为”的道家处世哲学。退隐后,终日与名僧高士游于泉石林亭,在《释怨》赋中,他提到:“是以至人达观,物我俱遗,混休戚,忌健羡,孰寿孰夭,孰荣孰贱,大笑几何,虚舟无怨,岂蹄涔之不生,类蜗角之徒战”的道家思想,这也成为贯穿司空图诗文以及诗论的主导思想。

3 作为司空图《诗品》哲学背景的道其实质就是老庄所谓的宇宙本体。道本体是超越相对、超越时空的,它无时不在,无地不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老子?第十四章》);道本体同时又是超越认识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恍惚窈冥无形无声”,并且还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道生发了宇宙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P152)根源于道自然可以生发出千姿百态的美。二十四品实际上就是道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道是多种境界风格的根源,各种境界风格又都是道的显现。道家、玄学家们所说的道是虚无飘渺、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它“不温不谅、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王弼《老子指略》)。因为道是如此不可把握,所以只有通过“比物取象、目击道存”(许印芳《二十四诗品跋》)即通过具体情景的描绘才能寄托道的精神。

4 二十四诗品是道的彰显,道与二十四品的关系是“内充”与“外腓”的关系。《雄浑》篇有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2](P61)这里的“真体“指的就是道,亦可称之为“真宰”、“道心”、“天钧”等,都指的是诗人的本性之真。只有真体充于内,才能大用腓于外,按照《诗品》描述,从“内充”到“外腓”是一个自然流转的过程,如果诗人能率性而行即能“俱道适往”则“清涧之曲”、“碧松之阴”的真迹自然就会不期而来。功之蓄之于中,发之于外的人,自然“行气如虹”、“着手成春”,也就是说先有道心才能生成各种道的境界。

《诗品》中具体谈到道的地方有许多处,如“俱道适往,着手成春。”[2](《自然》),“由道返气,处得以狂。”[2](《豪放》),“道不自器,与之圆方。”[2](《委曲》),“忽逢幽人,如见道心。”[2](《实境》)等等。这些道都属于老庄的自然天道观,它们集中体现了作文的自然之道。作文之道要自然而然,不可力强而致,《自然》中所谓的“俯拾即是,不取诸邻。”[2](P109)便是因为与“道”和谐默契“俱道适往”因而能着手成春。而要与道相契和,只有“惟性所宅,真取弗羁。”[2](《疏野》)保持本真性情而不为外物羁绊才可以。所以自然之道归根到底是要拥有道心。就语言表达而言也是如此:“取语甚直,计思匪深”[2](《实境》),“语不欲犯,思不欲痴”[2](《缜密》)都是说语言只要与率真自然之道相通,就可顺畅练达。反过来,如果苛意追求,道则会隐遁而去。“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2](《冲淡》)看起来道不期而至,但你若苛意追求外在形似,它则会悄然而去。“似往已回,如幽匪藏。”[2](《委曲》)也讲的是道若隐若现,不可力强而致,不可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特点。

在《诗品》中,与道含义近似的还有“真”“虚”“神”“无”“素”等概念,都指的是作为宇宙本原的精神实体。这些精神实体大都可以寄托于一定的情境中或通过比喻得以张显。比如“雄浑”可表现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2](《雄浑》);“流动”可喻之为“若纳水车官,如转丸珠”[2](《流动》),即雄浑的气势就象油云、长风一样,而流动就象运行的水车或转动的圆珠一般。也可以说,雄浑之与长风,流动之与水车、圆珠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但具体境象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的道将超越这些具体的情景和比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流动》篇所说:“夫岂可道,假体如愚”[2](P 181),形而上的、非物质、非实体的道,怎么可以是这些具体的物象呢?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P61)能说出的道就不是道,能名状的名就不是名。道应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既要细心品味《诗品》给出的境象,又要超越这些境象才能获得。但是,“题记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也”[2](《与极浦谈诗书》),在司空图看来,将视之不可见,目之不可存的道描写出来对获得道是有帮助的,只不过我们不可被用来显现道的具体境象所束缚,而要通过这些境象努力获取象外之象,弦外之音。

5 司空图将对道的追求与向往寄托在一系列“真人”、“高人”、“幽人”、“可人”等的形象中。他们“体素储洁,乘月返真”[2](《洗炼》)。内心纯洁,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是道的化身;“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2](《疏野》)与松为伍,不去顾及外在的礼节对人的束缚,自由自在地脱帽看诗;他们漫步大自然“载瞻载止,空碧悠悠”。[2](《清奇》)那种且观且止、风流自在地神态跃然纸上;“清涧之曲,碧松之荫,一客荷樵,一客听琴”[2](《实境》),“眠琴绿荫,上有飞

瀑”[2](《典雅》)。又是他们饮酒听琴,放歌自然的优雅娴静生活的写照。“倘然适意,岂必有为”[2](《疏野》)是他们的生活原则,只要身心清静愉快,何必非要有所作为。这是道家超旷空灵的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这些飘逸自然之人在二十四诗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几乎贯穿《诗品》的始终。虽然这些形象给我们最初的印象都是“赏雨茆屋”般的闲散,是“听琴松下”般的宁静,但是,细细品味却发现他们的悠412003年第4期 陈莉:《二十四诗品》中的道家境界

4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18卷

闲中潜含着“哭穷途”的无限悲哀。《飘逸》一品就写尽了人生的悲凉:“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2](P172)这一品中几乎所有的景物都表现出了飘逸的精神,飘逸的背后却是泛彼无垠的孤独,是落落欲往,矫矫不群中透出的深藏心底的一丝不快,自视高人有着高尚的情怀于中,美好的容颜于外,但是心情却是抑郁的。“倒酒既尽,杖藜行歌”[2](《旷达》)的旷达实则是看破红尘后的失望,是对人生苦短的慨叹。“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樽酒,日往烟萝。”[2](《旷达》)可以说日往烟萝的放达中有着对不如意的状况不能改变之后的放任。可以说出来的是视富贵为冷灰的达观,说不出的是人生的悲哀和失意,既然如此,何必“壮士拂剑,浩然弥哀”[2](《悲慨》)。看看南山的高峻,看看萧萧的落叶、斑斑的苍苔,就知道人应当纵身自然大化,忘掉仕途和政治的烦恼。应该说每个人的诗文中都有着他自己丝丝缕缕的影子,在这些自视高人惠中、放达失意的真人形象中,不难看出司空图的影子,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道家达观境界的背后,还有着对世俗生活的留恋和不满。司空图将这种情怀无形中带进了《诗品》之中,使《诗品》因而具有了诗论家这种独特的感知而与生存个体息息相通。

6 司空图诗论中的“真人”常常生活在纯静美好的大自然中。在诗论中大量描绘自然,并通过景物的色调和氛围表现风格的特征,司空图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这些自然,风格各异,有“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2] (《疏野》)的宁静适意,又有“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2](《琦丽》)的朦胧神秘,还有“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2](《豪放》)的雄浑高远,甚至还有“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2](《清奇》)的闲淡雅趣。几乎每一品都是一副蕴味无限的水墨画,画面中流溢着道家的古朴雅拙之趣。纵使那些气象稍稍宏大的景致,最终也都染上一层道家色彩,比如“雄浑”却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2](《雄浑》),“豪放”却要“真力弥满,万象在旁”[2](《豪放》),即使“悲慨”也是“大道日丧,若为雄才?”[2](《悲慨》)的悲慨。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等都被染上一层道的韵味。

这些自然景物中,一切都是空寂闲静的,“幽人空山,过雨采艹

频”[2](《自然》),山是空山,人迹不止,空灵虚静。“绿林野屋,落日气清”[2](《沉着》)是落日下的清静空寂,远处的茅屋没有人间气息,有的是荒凉与萧疏。气象宏大的景物更衬出了日月的永恒,人世的沧桑。“荒荒坤轴,悠悠天枢”[2](《流动》)一句怎不使人想起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的情景。很显然司空图《诗品》中这些萧瑟的景物成为《诗品》的整体氛围,也成为《诗品》内在的情感基调。有的理论著作固然能以它纯逻辑的推导而征服人,但是只有这种蕴含着情感和人生体验的理论才能将理论之树装点成生命的绿色,它告诉我们理论并不永远都是灰色的。

7 淡是司空图诗论的另一特色,淡是道家素朴思想在《诗品》中的又一体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2](《典雅》)花不是色彩饱满热烈奔放的花,而是无声地开放,悄悄地衰败的菊花,是淡然开在深秋无意争春的菊花。“饮之太和,独鹤与飞”[2](《冲淡》)淡淡然飞在空中的不是苍劲的雄鹰而是悠然独飞的闲云野鹤。淡不等于没有色彩,而这不饱和的色彩更能将人引向深远的意境。在淡中给道留下不期然而至的空间和余地。道就是味外之味,象外之象。司空图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2](《与极浦谈诗书》),这里的诗家之景就是道家之境,因其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就淡远,就超然尘世之外。

淡的根本不在于色彩的朦胧和淡远,而在于它和“道”和“素”等一样都指的是作为宇宙本体的精神实体。“素”是“淡”的另一种表达。《老子?第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王弼有云:“见素朴以绝圣智”。可见所谓“素”就是淡然之心,就是与道同体或得之于“道”的自然人性,固有本质。司空图《劲健》中写道“饮真茹强,蓄素守中。”[2],“蓄素守中”就是和蓄素养,把握事理。“素”指“纯素”,原本就是庄学术语:“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3](《庄子?刻意》)司空图借助庄子理论概念“纯素”意指纯洁的素养,只有拥有了素朴的心性,才能表现出美的境界。所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2](《冲淡》),“虚伫神素,脱然畦封”[2](《高古》),“体素储洁,乘月返真”[2](《洗炼》),“惟性所宅,真取弗羁”[2](《疏野》),“绝伫灵素,少回清真”[2](《形容》)等等,都是与道一脉相承的素朴之美、淡雅之美,展示隐居之士独有的心理色彩,唯有素淡才可以有空灵,有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这就是司空图美学的基本精神,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2](《雄浑》)到“不得一字,尽得风流”[2](《含蓄》)都力求纯素之韵味。

这就是我们关于司空图及《诗品》的一些体悟,司空图从境界去展现道,我们也尽力通过对这些生动境界的全面理解去体味司空图所谓的道。道依然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带有道家色彩的真人形象,感受了诗论家眼里自然景致的道学意味,品味了素朴之道,并且深深理解了司空图所言之背后的失意和悲凉,这是晚唐的时代色彩,谁也逃脱不了。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3]欧阳景贤,欧阳超.庄子释译(上下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连杨柳]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人生最咼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夫养生之道,儒、释、道三家虽各有其法门,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实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为要旨。故三家之学,首重人生修养,亦各有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其中尤以道家之于养生更为精辟,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圣后,再进而能超圣入神,复进而能超神入化,与化为体,与道合一!将人类导入最高境界。惜乎芸芸众生,什九汨没于凡俗境界与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脱超越.良可慨也! 功利境界,亦可称之为凡夫境界。凡沉溺于富贵功名.与物质境界中不能超凡脱俗者,皆凡夫也。能用存养省察正心养性及克己归仁功夫,力自修养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为君子为贤人,上而超凡入圣。修养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凡心存道心,以超脱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杰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与君子贤人境界中)。人类大都为物尘所蔽,为名利所陷,生于斯,死于斯,代代相传,愈陷愈深,灵明尽丧,几难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脱功利境界者,深可叹也! 进而入于道德境界。主在能解脱功利境界、物质境界之束缚,尽心尽性、立德养气以修道,使气质变化,超世独立,动心起念,不堕凡俗观念中,保其本性灵根(即圣人种子),全其天真,即是圣人。

人皆有圣性,返朴还真,以存其本来赤子之心与圣性,扩而充之,上登圣境,即入于圣人境界。圣人境界之极,则天地与我为体,万物与我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谈天人合一,但无天人合一之修炼法)。至此则可称为天地境界中人。 再进而入于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与超圣人境界,丹道派则称之为真人境界。于超凡入圣后,继续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至于超圣入神,以期神化登真。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之外,尚须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宜使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心本性之真。在道家不但主张尽人皆可成圣人,且进而力主尽人皆可成神人。盖人人本具神性,存之养之,保之充之,炼之化之,脱其后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与神合,无人无我,无物无相,无念无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称之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须超思想,超知见,超信仰,超是非善恶,超寿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归入此一境界中。 最上一乘则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道家内观丹派,于超圣入神后,尚有超神入化一步功夫。通过内观丹田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至出神境界后.尚须修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功夫,粉碎虚空,与化为徒,亦即上与造物者为徒之谓。至此境界,即能变化形骸, 变化万有,变化天地;无时空,无相对,无绝对,无形相,无分别,

道家处世之道

道家处世之道 作者:杨杰《光明日报》(2016年09月26日16版)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处世之道。其中,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体会俗世种种,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但是,长期以来道家处世之道备受误解,如以老子为阴谋论,以庄子为阿Q之“精神胜利法”或避世主义。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不仅有利于探索解决中国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现代社会人们深入传统资源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 其一,守柔与尚雌的处世技巧。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牝”“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对此,《吕氏春秋》总结说“老子贵柔”。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当代社会,为争夺更多资源、获得“成功”,多数人以力相争、崇尚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激烈竞争固然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人心欲望张扬、社会短视浮躁的后果。道家守柔尚雌哲学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规避锋芒以实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反思的角度与能力。 其二,节制与宽容的处世准则。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庄子批评惠施“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是为“逐万物而不反”。现代人们关注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更可见庄子的先见之明。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老庄之道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最后,尚和与超越的处世境界。

我眼中的道家思想

我眼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并且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就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浅谈对其思想的理解和简要分析道家对古代以及当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将进一步探讨当代青年人应该从道教思想吸收哪些有益成分。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是道家的主要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这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然,清净无为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不破坏是事物之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当然道家思想不仅仅只有清静无为这一思想。但我觉得他们的好多思想都是从清静无为衍生出来的。比如庄子强调的“逍遥”、“齐物”思想正是无为思想的体现。逍遥乃目的,齐物乃手段。我想说的是本文主要以清净无为思想及其相关思想为研究主体。 道家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从思想上来说,首先老庄思想曾经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超脱之道。当古代人失意于仕途、不满于政府时,也能通过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内心得到一丝慰藉,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可以说道家思想为这些人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有意义的存在方式,开阔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他们能够跳出尘世,看淡一切,自在逍遥地过活。道家思想可谓是古代人的心灵慰藉之所。其次,道家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道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老庄以后,道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例如汉初的黄老之学、魏晋时期的玄学、宋明的理学,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道教都有道家思想的影子。还有,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产生重大影响。自从汉武帝时期的董必武吸收道家思想实行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就不断渗透于儒学。两者相互融合,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从政治上来说,封建统治者将儒学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使之成为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其中道家思想对帝王采取的政治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唐朝帝王李世民十分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他采取的对民政策就是厉行节俭,减租减税,让人民休养生息。这当然成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道家思想也产生过消极影响,如有的帝王以无为而治为由置国家于不顾,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除此,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 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在此只就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做些说明。古代文人创作时往往强调一种虚静状态即以超脱尘世的清净淡然心态来进行创作,这无疑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 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但是,在道家看来,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极不“和谐”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他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为学修身等说法,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悖乱了人们的心态。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这实际是要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章》),恢复到原始的无知无欲状态,亦即“婴儿”式的天真无邪状态。但是,事实上人们又不可能返老还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精神得到净化,恢复到素朴和谐的心态。所以,老子一再强调说:“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这就是说,只有弃绝一切知识和经验,涤除一切精神上的污染,使其一尘不染,“见素抱朴”,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达到“道”的和谐境界。故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上述观点。他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

道家思想的太和境界

道家思想的太和境界 《道家思想的核心》奥妙精深,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家思想的精华》在生活中点滴渗透,逐步成为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道家思想自春秋时期老子提出,便在华夏大地流传甚广,不断被人们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 何为《道家思想太和境界》?这可以从儒家孟子的言论中得到答案。《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和”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呈和谐状态。最高形式的和是太和,太和境界指的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是天地之间的大美,好比众多乐器奏出的唯美和声。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为名为利争夺不休,人心唯危。如若能在众人之间找寻一条治心之路,让众人和谐共处。人心和谐达到了最高的“和”,即天与人,人与地及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道家思想的太和境界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指的是崇尚自然,主张顺应自然的变化,使物质保持其天然的本性。古人先贤将寻找和谐的努力称为“致中和”。遵循着致中和的方向,先人们将“和”的理念推行到教化人心。教化人心是令历代管理者最为犯难的难题。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在政治领域上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道家思想中的太和境界不仅应用于历代君主,在现当代的政治企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执政与管理相同,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亦是太和。中国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和谐管理之道。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其实就是太和管理哲学的实践。构建和谐社会即使企业,员工、社会及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深厚的道家思想和精湛的道家文化。道家思想讲究诸事顺应自然天道,追求“天人合一”的太和境界。道家思想中精粹的养生哲学,在历史的流淌中其清香静静地沁润心田和肺腑,历尽千年沧桑,以其丰厚的底蕴擦亮现代人的双眼,让人类的心灵在宁静中空明,让精神在空明中升华、进化,与大自然融合交汇。道家思想的太和境界,得一“和”字,便可洞察万物、思入风云,在沉沉浮浮中自我把控,享自由安宁。 文章摘自:简单购-中国谢谢阅读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关键词]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和谐社会天地精神 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一、老庄对“无为”的论述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

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每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每天削减私欲,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无为”在个人修身上的意义 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中国儒家 道家 佛家人生境界思想内容 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 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儒家: 儒家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四个字,入世、治世。儒家宣扬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全面描述了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其讲究持重、勤谨以及自省、中庸,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成为社会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学说是三大学说中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其也是保持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最能巩固统治者地位的学说,所以我国封建时期都以儒家思想为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庸之道,为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点维持各方面的平衡。儒家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进取文化。 道家: 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

道家不注重世俗的家庭美满与功成名就,而侧重个人的生命状态,崇尚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道家最能体现出西方的自然哲学与东方的人文哲学之间的不同。包括治理国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佛家: 佛家的主要思想为: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入世,也出世。入世,是为了挽救苍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真谛,脱离苦海。佛教的特点为“戒、定、慧”,其提倡戒欲行善,并且信三世、信六道、信善恶相报。佛家力在帮助世人在世间摆脱种种烦恼,增加福慧,其也力求解释世外,帮助世人在离开世间时也能通悟与解脱。 佛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代表,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从这里来说,因果轮回是佛教强制人们戒欲行善的一种重要枷锁,也是佛教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所以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通过比较与统一可以总结出我国传统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摘要: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道家、佛家、意象、异同

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下面对佛家与道家的一些常见的意向进行分析: 一、荷之意象 莲花是佛门圣物,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在道教中,荷花的地位也是鲜出其右者,充满了祥瑞色彩。 印度佛教是着重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其基本的理论模式是: 此岸———渡达———彼岸。“此岸”即现世,是苦海;“彼岸”即来世,是佛国。在印度佛教中“, 彼岸”被描绘成一个美妙的世界,如《华严经》就精细地描绘了“莲花藏”世界;而佛教所宣扬的解脱、渡达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从尘世到净界的过程,则恰似莲花从淤泥中生。所以,佛经中常用莲花为比喻,如《大智度经·释初品中尸罗波罗密下》:“譬如莲花出自淤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无量寿经》“清白之法最具圆满??,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均已证明,荷花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花卉。中国的神仙传说在描写仙境时,也出现了荷花意象“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拾遗记》卷一“轩辕黄帝”) 。而藕则是神仙的食物,葛洪《尔雅图赞·芙蓉》:“芙蓉丽草,一曰泽芝。泛叶云布,映波赮熙。伯阳是食,飨比灵期”(《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伯阳”即老子,葛洪将老子之享高寿归于食藕之功。荷花的花、食两途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成熟,荷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道瑞”的象征,江淹《莲花赋》即云:“一为世珍,一为道瑞”,他在《访道经》诗中亦有“池中莲兮十色红”之句。 荷花既是佛门圣物,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同时又是道教标识,充满珍祥色彩。在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互动过程中,荷花充当了“信使”的角色。“三教合流”是唐代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的重要特色,论述者已多,精义胜解迭出。下面这则材料鲜见诸引用: 元和中,有高昱处士,以钓鱼为业。尝舣舟于昭潭,夜仅三更,不

道家九层境界,开阔你对宇宙层次的认知

道家九层境界,开阔你对宇宙层次的认知 云哥视频2018-04-10 13:20道家修炼,到一个境界又一层的智慧,非常讲究人每一步修行的境界,因为境界不同,所灵悟得到的“道”也不同;下面这九种境界,代表了不同境界下,不同阶段的生命灵悟。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的本性,那他的淳朴自然美就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因为人生活在世间,浮世沧桑过后若还能保持淳朴的初心,那将是人之大美。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大道之理往往隐于细微的事情中,巧言往往会淹住真实。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得到名利后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权利后荣誉。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那是另一个境界里快乐。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

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6、绝迹易,无行地难。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这是修道一定层次,不动手不动脚就比常人动手动脚做的更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暂时无法改变,仍安于这种处境,达到这境界,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君子之间的交情虽平淡,却能保持长时间的亲近;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却一点也不牢固,容易断绝。

道家思想的核心十大精髓(答案参考)

道家思想的核心十大精髓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

道家意境美学

道家意境美学 导论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理论,而「意与境浑」与「象外之象」、「自然之美」是道家意境美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第一节阐释: 「意与境浑」与「象外之象」两个课题都表现了道家思想的特色,论述老庄思想之中的「浑」之三义。本文第二节探讨老庄哲学之「浑」的三层义在美学意义上的开拓,来重检道家意境美学的思想形成史及其体系之雏形。第三节转而探讨意境说美学在中西比较美学当中的意义,藉由王国维的意境说,建构中西比较美学的雏形,王国维以「意与境浑」为美学的四组对比项的归结所在,本文尝试指出: 王国维的这个提法,假若将「意与境浑」关连于道家美学的雄浑观,把「象外之象」关连于道家的否定性的形象思维,那麽将显示出什麽诠释学美学的特义。第四节从浑之三义进一步探讨道家美学与诠释学美学的同异,和东西雄浑观的差异的问题。第一节老庄思想之浑的三义「浑」之本义为水喷涌之声或水流貌。「浑」为老庄哲学的重要概念,例如老子15章说「浑兮其若浊」,老子49章说到「圣人为天下浑其心」,就此而言,「浑」为「浑然一体」的意思,浑是指道体的状态或由道体而有的混沦作用。另外,庄子和列子皆重视「浑」,庄子<应帝王>有「中央之帝为浑吨」及「七日凿窍而浑吨死」的故事,强调了浑吨的否定性思维的

重要性,也就是浑然一体的体验和象外之象的重要性。「浑吨」也是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概念,是道家内修的核心体验,在这个内修的过程之中,十分强调虚己忘我的否定性思维,这也是浑然一体和象外之象在道家文化中的重要性之一例。老庄在有无玄同的思想架构之中,提出「浑」为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有无玄同的思维方式,直接地影响到了后来中国美学史当中司空图提出「反虚入浑」,亦即,依于自我虚无化的体验而回返于雄浑的本体。吾人可以区分「浑」之三层意义:(1)「浑然一体」,(2)「反虚入浑」和(3)「浑然天成」,三义都是对道体和体道状况的描绘,首先,它表现为互摄互入的混同的整体,亦即,浑然一体;其次,这个整体是一种自我虚无化的大全,亦即,反虚入浑;最后,这个混同在虚无化中达到究极的真实,亦即,浑然天成。此处所说的浑之三层意义: (1) 浑然一体,(2) 反虚入浑,(3) 浑然天成是分别相应于意境说的三个美学特徵,亦即,相应于(1) 意与境浑,(2) 象外之象,(3) 自然之美。首先,「浑」同「混」,是「浑然一体」的意思。老子15章说「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49章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就此而言,「浑」为「浑然一体」的意思。另外,老子14章说到夷、希、微「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週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裡所说的「混」也有「浑」

《道家意境——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阅读答案

所谓道家意境,就是以道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艺术意境道家文化精神可用一个字概括,这便是“道”。“道”是一种“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的最高宇宙本体的存在。“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天”、“地”、“人”都是“道”的派生物。在体现道这一点上,天、地、人是一致的。《山木》说:“人与天,一也。”不过道儒两家的“天人合一”观是不同的。在儒家那里,天与人是父子关系;而在道家这里,天与人则是兄弟关系。父子关系,就罩着一层伦理的色彩,故强调一个“德”字;兄弟关系,就浸着一片平等的亲情,故强调一个“情”字。因此,道家的思想就更具有艺术意味,也更接近于美学。于是,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大。林语堂先生说:“一切优美的中国文学,……都深染着这种道家精神。”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这便是“无”。“道”的核心就是“无”。它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主体无法感知的最高存在。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对于“道”的推演,是由“无→象→物→无”,也就是从“无”开始,最终又归于“无”。如一朵花,从无花始,到有花,再到无花;一个人,从无此人始,到有此人,再到无此人。这是一条从“无→有→无”中总结出来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哲学的圆圈。但这只是本体的“无”,即“无”的宇宙哲学。此外,还有一种主体的“无”,即强调主体的“无情”、“无为”。这是“无”的人生哲学。主体的“无”与本体的“无”不同,它即是“超越”,是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和主体人格境界。因此,如果说,儒家在强化主体的话,那么,道家则是在淡化主体。因此,在以上道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艺术意境,即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因而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由于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所以,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而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所以,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但在艺术中,却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选自《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有删改) 8.下列对道家文化和道家意境的阐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道家文化精神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其核心也就是一个“无”字。这个“无”既是本体的“无”,又是“主体”的“无”。 B.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对于“道”的推演,即由“无→象→物→无”,也就是从“无”开始,最终又归于“无”。这是“无”的人生哲学。 C.儒家强调“德”,道家强调“情”,故道家的思想更具艺术意味,更接近美学。道家意境是以道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 D.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一种是无我意境。在道家那里,打破了物我的界限,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对话和交流。 9、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道家的宇宙图式中,“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天”、“地”、“人”都是“道”的派生物。就是说,道在天中,在地中,在人中,处处皆有道。 B、道家文化强调主体的“无”,即强调主体的“无情”、“无为”,这是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和主体人格境界。这也符合道家修养所要求的清心寡欲、清静无为。 C、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李白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种“物我交融”的意境的典型体现。 D、儒家强化主体,道家淡化主体。儒家是一种有我之境,道家意境是一种无我之境。杜甫的诗歌经常吟咏忘记自我的痛苦得失而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就是一种无我的道家意境。 10、金圣叹说:“我看花,花看我。我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我,花到人里来。”请从人与自然交流的关系角度,简单说明这属于儒家意境还是道家意境。(3分) 8、B(这是“无”的宇宙哲学。) 9、D(杜甫的诗歌是有我的儒家意境的典型代表。) 10、是道家意境。在儒家那里,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人生最高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夫养生之道,儒、释、道三家虽各有其法门,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实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为要旨。故三家之学,首重人生修养,亦各有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其中尤以道家之于养生更为精辟,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圣后,再进而能超圣入神,复进而能超神入化,与化为体,与道合一!将人类导入最高境界。惜乎芸芸众生,什九汨没于凡俗境界与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脱超越.良可慨也! 功利境界,亦可称之为凡夫境界。凡沉溺于富贵功名.与物质境界中不能超凡脱俗者,皆凡夫也。能用存养省察正心养性及克己归仁功夫,力自修养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为君子为贤人,上而超凡入圣。修养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凡心存道心,以超脱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杰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与君子贤人境界中)。人类大都为物尘所蔽,为名利所陷,生于斯,死于斯,代代相传,愈陷愈深,灵明尽丧,几难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脱功利境界者,深可叹也! 进而入于道德境界。主在能解脱功利境界、物质境界之束缚,尽心尽性、立德养气以修道,使气质变化,超世独立,动心起念,不堕凡俗观念中,保其本性灵根(即圣人种子),全其天真,即是圣人。

人皆有圣性,返朴还真,以存其本来赤子之心与圣性,扩而充之,上登圣境,即入于圣人境界。圣人境界之极,则天地与我为体,万物与我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谈天人合一,但无天人合一之修炼法)。至此则可称为天地境界中人。 再进而入于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与超圣人境界,丹道派则称之为真人境界。于超凡入圣后,继续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至于超圣入神,以期神化登真。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之外,尚须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宜使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心本性之真。在道家不但主张尽人皆可成圣人,且进而力主尽人皆可成神人。盖人人本具神性,存之养之,保之充之,炼之化之,脱其后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与神合,无人无我,无物无相,无念无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称之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须超思想,超知见,超信仰,超是非善恶,超寿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归入此一境界中。 最上一乘则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道家内观丹派,于超圣入神后,尚有超神入化一步功夫。通过内观丹田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至出神境界后.尚须修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功夫,粉碎虚空,与化为徒,亦即上与造物者为徒之谓。至此境界,即能变化形骸,变化万有,变化天地;无时空,无相对,无绝对,无形相,无分别,

道家十层境界

道家十层境界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的本性,那她的美就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因为人生活在世间,浮世沧桑过后若还能保持淳朴的初心,那将是人之大美。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自己对事情的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偏信花言巧语则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不贪世俗的快乐,乃有真正的快乐。不享世俗的荣誉,乃有真正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外在的钱财、权利、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路上,有人指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做事的准则,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一个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一个人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遣容易伪装,受自然驱遣就很难作假。 我们每个人做事前都要三思后行,因为我们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小问题上,不与人争胜负,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值得自豪的。 为一点儿利益你争我夺,是不明智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 因利益而生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志同道合的人。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 君子之间的交情虽平淡,却能保持长时间的亲近;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却一点也不牢固,容易断绝。

南怀瑾老师:道家的五种神仙绝非等闲之辈

南怀瑾老师:道家的五种神仙绝非等闲之辈 “大而化之之谓圣”,是圣人境界,这就到了非常伟大的境界了,可以神通变化了。佛家讲罗汉、菩萨;儒家叫圣贤;道家叫神仙;总而言之,统统叫做“圣”。“圣”到什么程度呢?“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成仙成佛。顺便再给你们介绍什么叫仙佛。道家神仙分五种,有鬼仙,地仙、人仙、天仙、大罗金仙。讲到鬼,就讲到生命问题了。鬼仙是最下阶段的仙,一个人一辈子学佛修道学得迷糊,有些神经病似的,死了就做鬼仙。灵魂没有解脱,得不到真的自由自在,就变鬼仙了。再来是地仙,第二种,比较长寿,身体非常健康,到地仙境界是有几个条件的,你不要自己冒充。第一,“身轻如叶”。身体轻得像一片树叶一样,没有这里酸,那里痛,这里障碍,那里生病,都没有了。第二“夜睡无梦”,没有睡不着,也可以不睡,睡着了也不做梦。第三“行疾奔马”,走路之快,可以跟马并行,马跑起来可以同时追上。到了这个程度,可能活一百岁两百岁,这个样子叫做地仙。然后是人仙,人中之仙,健康长寿,道德、智能达到一个标准程度,就是孟子讲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人中之仙。然后再进一步,叫做天仙。第五步是大罗金仙,就是同佛一样,成佛了。这就解说“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了。《南怀瑾讲演录》-----------道

家与方士,方士与神仙,在这三个名称之下的类型人物,及其学术思想的内容与渊源,由战国而到秦、汉之间,实在都是互相为用。到了汉、魏开始,延续一千多年,直到现在,方士的名称,已成过去,只有道家与神仙,却成为不可分家的混合观念。其实,汉魏以后,道家神仙的学术,已经远非秦、汉以上的面目,这一千多年来道家的神仙,实际上,却是丹道派的天下,所谓丹道,便是以修炼精、气、神为主的内丹方法,以求达到解脱而成神仙为最高目的。关于神仙的种类,在宋、元以后,归纳起来,约分五种:(1)大罗金仙(神仙)。(2)天仙。(3)地仙。(4)人仙。(5)鬼仙。初步修到死后的精灵不灭,在鬼道的世界中,能够长久通灵而存在的,便是鬼仙的成果。修到却病延年、无灾无患、寿登遐龄的,便是人中之仙的成果。过此以上,如果修到辟谷服气、行及奔马、具有少分神异的奇迹,可以部分不受物理世界各种现象所影响,如寒暑不侵,水火不惧的,便是地仙的成果。再由此上进,修到飞空绝迹,驻寿无疆,而具有种种神通,有如庄子、列子寓言所说的境界的,才算是天仙的成果。最高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世间生死的拘束,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的,便是大罗金仙,也即是所谓神仙的极果。凡此种种,是否确有其事?或者是否有此可能?我们现在无法证明,姑且不加讨论,但是有一点必须值得特别注意的,在中国文化中,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