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摘要: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美术教师汲取的重要营养。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丰富美术课堂。

关键词:美术课堂;民间艺术;教材教法

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我们不能只考虑线的深入,还应着力于点的泛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处理教材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增加教材的地区性和多样性,使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美术教师汲取的重要营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挖掘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起到宣传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如何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应先做一个“好学生”

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促使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储备。要通过走访、实践、搜集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制作。要有选择地整理完善和提高,把这些种类繁杂、特色各异的民间艺术转变成可操作的课堂

教学内容。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细心整理才形成了有价值的教学。

二、聘请艺术家进入课堂或参观艺术家工作室

1.请艺术家进入课堂

艺术家娴熟精巧的制作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初中八年级《端午节》一课时,我邀请当地老艺人传授织香袋、纸扎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学生遇到困难时得到了艺术家及时的指导,完成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2.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家工作室

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及蕴涵在其中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高淳老街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经常去参观的地方,那里有一批老艺术家。学生通过观摩学习,获得了以往从没有过的创作体验,由此也获得了创作的自信。

三、利用传统节日为主题展示学生成果

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有包粽子、赛龙舟、挂香荷包、扎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节日到来之前,组织指导学生设计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开展一些展览与交流。一方面,能使学生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节日的民俗,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热爱之情;另一方

面,这样的展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们应尽量以教材为纲,因地制宜地增加教材的地区性和多样性,拓展更大的教学空间,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第三中学)

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的运用【精编版】

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的运用 立足校园实际,创建融入民间艺术元素的校园环境 1.民间艺术展厅。踏入校园,你就能发现这座校园就是一个巨大的民间艺术展厅,就会被带入到神奇的民间艺术世界中。教学楼每一个楼层的走廊里每个年级都有自己年级段的特有民间文化。一年级的长廊里是民间折纸艺术展示,橱窗里布置的都是和折纸艺术相关的,有图片欣赏,有折纸的方法演示,但更多的是一张张用普通的彩纸通过一双双灵巧的双手折成的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植物等形象。二年级的走廊里是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京剧脸谱,有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蓝脸的窦尔墩……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脸谱形象紧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简洁扼要的介绍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孩子打开了民间艺术的宝库。三年级的走廊里是苏州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许多相关的苏州方言介绍,对于许多外地孩子来说也充满了吸引力。四年级的走廊里是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如《九色鹿》《后羿射日》《哪吒闹海》《十二生肖》《宝莲灯》《磨杵成针》等,学生在空余时间随时可以进一步感知民间传说、神话、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增强对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悟。五年级的走廊里则是民族乐器的介绍与图片欣

赏,二胡、扬琴、竹笛、琵琶、三弦琴等让孩子对我们民族乐器及民乐有所了解。六年级的走廊里是民间美术介绍,彩泥塑、剪纸、编结彩绳、十字绣、创意布贴画……不但增添了美感,更因为学生都参与其中,展出了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对民间艺术更有兴趣了。这些民间艺术元素时刻吸引着学生在自由活动、餐后散步等空余时间自主地欣赏、回忆相关的经验,并不时唤起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2.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我校的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主要用于小盘龙艺术社(调色板美术组、小盘龙民乐队)、小盘龙民间文学社团、小盘龙科学院、小盘龙奥体中心、小盘龙民俗文化研究所等社团活动的开展。各活动室环境的墙壁上方展示的是传统手工的现存形态,下方展示的是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作品,这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3.民间艺术宣传窗。民间艺术宣传窗的创立将成为我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社区沟通与合作的一座桥梁,也成为学校指导家长、社区科学开展学生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的民间艺术宣传窗定期向家长或社区介绍、宣传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中秋的来历和庆祝习俗等)、民间艺术作品内涵及民间艺术信息、学校民间艺术活动情况、学生民间艺作品等有关内容。围绕学校特色,凸显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走进班级,你也很容易捕捉到课程内容与民俗文化的相互渗透。班内环境不论从色彩还是主题内容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美术(心得)之让民间美术走进课堂

美术论文之让民间美术走进课堂 永顺县灵溪三小彭英明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领导除了给我安排一个班的数学课,还另外安排了两个班的美术课。对于我来说,上数学课是熟门熟路,但上美术课却是头一次。 开始上美术课时,我按照统编的关术教材,每节课都是教师先讲,再示范,最后出示习作,叫学生照着做。结果学生完成的美术作业倒还看得,但每件学生的作品都基本一样,很呆板,没有一丝新意。这样教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兴趣不高了,再加上美术教材中有许多工具和材料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难以准备好的。因此,我慢慢地感觉到美术课越来越难上了。有的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没有学习用具,上课时没事干。面对这种局面,我曾经采用过强制性措施,但效果甚微。 这次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土家民间美术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探索课题的研究,让我为之一振。这项实验旨在推进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给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达到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一指导思想正好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希望小学,学生主要来源于进城务工的农家子弟,他们来自土家山寨的每一处,对本地的民间艺术了解比较多,有利于把民间美术引进课堂。 于是,我先到民间实地考察,了解土家吊脚楼,土家族民间竹编、石雕、稻单人捆扎,以及土家织锦和一些日常用具的编织等。同时,还请民间艺人给予指点。然后回到学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首先确定把土家吊脚楼的编织和捆扎稻草人引进关术课堂。在教学编织土家吊脚楼时,采用芭茅秆做材料,只需一把铅笔刀、白乳胶就行了。因为芭茅在我校周围的山坡上,河坎上到处都有,容易采集:再者,芭茅秆表面光滑呈金黄色。表面是—层皮,里面是柔软的海绵体,在编织时学生易操作。在上

有关民间艺术的论文

有关民间艺术的论文 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的瑰宝,也是人们最能接受的艺术智慧,它承载这千年的文化,诉说着历史,下面是有关民间艺术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民间艺术的论文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理论知识上重视西方乐理、音乐史,音乐实践中又以美声唱法、钢琴、西方交响乐等更受关注,而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比较少。这种观念导向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认知有边缘化的倾向。 2.社会和家庭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音乐都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因而其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民间音乐更多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用功利的驱使下,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长期漠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艺术、民间音乐文化缺少认同感,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家园缺失。 3.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普通高校较少提供民间音乐相关方面的专题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认知度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间音乐因为缺少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是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数众多的大班授课制,难有教学互动和交流 大学音乐课都以“欣赏”为主,大班授课学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传统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教师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代替了很多本该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受、体悟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态度、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大学生缺少同音乐的直接交流,很难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魅力也难以展现。 5.学科地位不高,学科属性不明确 一般高等院校只把音乐课程当作附带学科,有些理工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更别说专修民族民间音乐了。为了应付检查,也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

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创造出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等技巧,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表现社会生活的高雅民族艺术,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引进民间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 养的好教材。好的剧本、好的唱词、好的动作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又是积累语言词 汇的好形式。而要演好一个戏、配合好某个角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合 作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另外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 鉴赏水平、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及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一、开通课堂渠道 课堂引进民间艺术绝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补充音乐内容、提高课堂品味。民间艺 术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教材和艺术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 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方言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通过 一个环节可以了解各民族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民族习惯,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民间艺术音乐的录像、多听 一些民间艺术音乐,开拓视野,充分感受民间艺术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学生学习民间艺术音乐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民间艺术教材的发展与继承离不开表演与欣赏,让学生多模 仿民间艺术中的一些动作,掌握表演的技巧,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感受民间 艺术的内在美。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提高”的“六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熟练地学习民间艺术,而且会唱会表演某些东西,在校内形成了 人人懂民间艺术、人人会民间艺术的局面,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沟通课外多条线 民间艺术引进课堂,不光是靠课堂教学,还要沟通课外活动。少先队广播站可开设民间艺术 欣赏专栏,每年的“六·一节”也要有民间艺术的东西。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期自愿地参加一 些民间艺术活动,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体会民间艺术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学习民间 艺术音乐的知识。总之,可通过多种渠道来练习、巩固,提高民间艺术教学的实效。从普及 到提高,虽说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民间艺术的名家,但学生应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价 值和审美意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三、尊重学生对艺术材料的“自主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提倡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 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既遵循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民间艺术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了课堂。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音乐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作了适当“重组”、“裁剪”。民 间艺术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例如:有的学生愿意听吕剧,那么他就可以学习吕剧;有的学生愿意扭秧歌,那么就让他学秧歌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民间艺术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论民间艺术进课堂

论民间艺术进课堂 民间艺术泛指非由专业艺术工作者创作,而是民间艺人创造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它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而独立存在,直接来源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不少民间艺术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具有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 在当今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竞争共存的情况下,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中国民间美术原生形态的衰落是整体性的,造成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近代以来深入的社会文化变革是民间艺术衰落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绝大部分民间艺术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形成的,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是很多民间艺术植根的土壤。清末以来,民主革命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大变革瓦解了民间艺术传承的基础,最终导致今日的衰落现象。 ②近代以来的战争和政治事件造成民间艺术的毁灭性破坏,大量民间艺术品流传海外,造成中华民族之痛。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和旅游开发对民间艺术资源破坏严重。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和遗失。 ④缺乏民间和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缺乏对民俗和民间文化市场的管理,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俗文化保护。 ⑤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一直以来,民间艺术大多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 中国传统的民俗和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魂,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但现在,民间艺术却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关注它、保护它,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断代”之痛。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针对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该如何去改进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政府部门着力采取措施,加强领导,努力做好保护、发掘民间艺术工作。在当前民间艺术遇到困难的时期,政府管理部门要发挥领导和监管职能,制定强制性的措施保护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 ②通过管理部门的引导和国家相关规定的刺激,成立各类民间艺术和民俗保护的民间机构,国家给与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保护队伍,允许民间机构通过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浅谈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的现实意义

浅谈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的现实意义 榕江县民族中学李学辉邮编557200 摘要: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是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本土的各族人民所创造的,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它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具有广阔的天地和深厚的传统。它涉及的内容、地域、民族十分广阔。本文只是从它进入学校课堂的背景、现状、作用进行简略的阐述。 关键词:地方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探索与实践现实意义 贵州省榕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县,这里民俗古朴,风情浓郁,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彩。而榕江县民族中学是一所面向全县20个乡镇招生的民族高级中学,这里的苗族、侗族、水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校师生的80、5%以上,校园里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受到区域村落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从他们身上都能闻到古朴的民俗文化艺术风味,这为我校传承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传承和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优化美术教育环境、深化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美术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艺术,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将本土优秀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共同发挥功能。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收到了良好效果。现针对本文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育教学的

现实意义,浅谈本人肤浅的几点看法: 一、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近年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相继走进了中小学美术课堂,这对于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传承中存在脱节的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衔接契机,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受国家单一课程体制限制造成大量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的弥补。如何把握好这一发展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的有力契机,开发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财”,弘扬和传承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将本土民族民间美术传承发展下去,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们在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和尝试的新课题。 二、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紧迫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现代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的转型推进,使得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存在的盲目自卑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本民族文化。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性缺乏保护意识、弘扬和传承意识,导致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本土民族民间美术也不例外。笔者近年来多次深入本土苗乡侗寨,对民族民间艺术

走进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走进剪纸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 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 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养 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搜集工作,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 2、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将剪纸的研究结果反馈给大家。 教学准备: 1、剪纸作品、剪纸文化资料 2、图书角(含有剪纸内容的书籍)、制作角(纸、剪刀、图纸、小刀等)。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5分) (1)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请你们欣赏一段精彩的短片。 课件(配乐播放剪纸作品) (2)通过欣赏,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3)师小结:是啊,这一幅幅漂亮、生动的剪纸作品勾起了我们很多美妙的遐想。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她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着无声的乐章。怀着对这门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好奇之心,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剪纸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课题《走进剪纸》 二、建立学习小组,开展活动(20分) (1)最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剪纸这门艺术呢?

生自由说。 (出示课件) (2)师小结: 看来,大家对剪纸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剪纸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搜集。接下来就请大家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待会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精彩、最有特色。 抽生回答 课件出示:剪纸工具材料、剪纸装裱…… (3)下面我们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给自己这一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工合作,选择一个内容,从你们准备的资料中查找,讨论这些问题,并填写在收集卡上,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比一比,哪一组收集内容最全面,完整。 (4)讨论,归纳,师巡视。 (5)汇报 相信大家的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吧,下面,看一看我们哪一个组先来向大家汇报。(6)课件出示 根据汇报,师相应投影出示收集卡 三、剪纸活动(10分) 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交流,现在我们是不是对剪纸这门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来跟老师学着剪一剪 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剪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剪纸。 课件播放(配乐、剪纸作品展) 四、展示、拓展 (1)展示作品 同学们真有创造力,一会儿就剪出了这么漂亮的剪纸!请你们把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可以把你们的作品送给坐在后面的老师。 (2)总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探究,收集、学习更多的剪纸方面的知识,努力让我们祖国的这一朵美丽的奇葩开得更香更艳。

第8课 民间艺术进课堂

8 和公用设施交朋友 (一课时) 一、活动提出的背景: 公共设施方便民众,人类与公共设施密不可分。当今社会公共设施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服务,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马路边的公共厕所,站台旁的候车椅,马路旁的路灯,公园里的桌椅树木等等。让学生知道公共设施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大家要一起爱护公共设施,同时对附近社区的一些公共设施进行调查,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同学们设计。 二、活动目标: 1.同学们通过调查和实践,对公共设施再生活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我们要爱护它。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思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简易张家港地图、方案设计 四、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为我们大家提供方便的是什么呢?(公共设施)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共设施呢?多媒体画面:(路旁候车的桌椅,公园的路灯,学校的墙壁和厕所,教室的玻璃和门窗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公共设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呢?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调查吧! 一、争取取得学校、社区、家长的支持 1.计计划书并把计划书交由老师审核 2.向家长、社区进行宣传,鼓励家长参与,社区支持。 3.设计调查表 二、活动前交流 1.了解学生的工作经验,说说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提供活动中需要的用具:笔、本子、照相机、自行车 3.说明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 三、方案探究 1.小组讨论。初步制定劳动时间地点、分组方法、调查公共设施的数量,调查公共设施的情况等等。 2.按计划分工合作,由组长记录你们得到的信息,并善于从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看看那一组方案最好。 3.交流设计方案 (1)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方案,并说说获得信息的方法。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公共设施情况调查的具体方法并展开讨论。 4.确定调查的事项: ⑴确定调查地点:沙洲公园、步行街、长安路、…… ⑵确定调查的时间 ⑶调查同学的分组:就近原则同学们进行分组。 ⑷同学可由家长陪同一起调查。 ⑸定调查的内容。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阅读答案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阅读答案“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民间美术进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214724464.html, 民间美术进课堂 作者:周永凡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美术类别,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 时间跨度,根植于人民群众,同时又取材于人民群众,并为人民群众创造并运用的,它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于一体,经历漫长的发展,绽放于世界的各个角落。面对这样的艺术瑰宝,如何将中学生引领进民间美术的世界,便成了每个教育者所要进行的思考与探索,此篇文章将对民间美术引进课堂这一问题进行自己的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意义;教学;思考 民间美术的发展承载了历史,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艺术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民间美术特色;而后到魏晋之时,即使这一时期的士大夫贵族占据画坛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却依然以民间匠师为主,不仅如此,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的制作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并且在民间活动中作为主流广泛流行。到了历史发展的后期,民间匠师集聚智慧与才能开始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与改造,随后代代沿袭且不断创新、发展民间美术,使其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但到了现当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人们了解外来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窗口,文化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民间美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陷入了发展困境,且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日益萎缩,传统的艺术即将濒临消亡,那么,此时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间美术走进课堂的意义 1.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众所周知,民间美术是独一无二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并不意味着是不可超越的。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只有继承优秀的、高雅的传统文化,才能谈及发展与创新。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为它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培养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这就有利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体会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而传承优秀民间美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2.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浅析把地方民间艺术带进课堂 摘要: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美术教师汲取的重要营养。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丰富美术课堂。 关键词:美术课堂;民间艺术;教材教法 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我们不能只考虑线的深入,还应着力于点的泛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处理教材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增加教材的地区性和多样性,使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美术教师汲取的重要营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挖掘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起到宣传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如何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应先做一个“好学生” 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促使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储备。要通过走访、实践、搜集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制作。要有选择地整理完善和提高,把这些种类繁杂、特色各异的民间艺术转变成可操作的课堂

教学内容。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细心整理才形成了有价值的教学。 二、聘请艺术家进入课堂或参观艺术家工作室 1.请艺术家进入课堂 艺术家娴熟精巧的制作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初中八年级《端午节》一课时,我邀请当地老艺人传授织香袋、纸扎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学生遇到困难时得到了艺术家及时的指导,完成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2.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家工作室 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及蕴涵在其中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高淳老街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经常去参观的地方,那里有一批老艺术家。学生通过观摩学习,获得了以往从没有过的创作体验,由此也获得了创作的自信。 三、利用传统节日为主题展示学生成果 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有包粽子、赛龙舟、挂香荷包、扎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节日到来之前,组织指导学生设计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开展一些展览与交流。一方面,能使学生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节日的民俗,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热爱之情;另一方

论民间美术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精)

论民间美术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 甘肃省定西市东方红中学陈红义 内容提要 : 浩如烟海的民间美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却有消失的趋势。今后如何抢救保护和继承发展, 那将是全民族的任务。本文试从民间美术概况, 民间美术的特征与当代美术教育的关系、民间美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探求民间美术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民间美术当代美术教育作用 一、民间美术概况 早在 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把民艺(民间美术解释为“民众的工艺” 。我国对“民间美术”的关注最初始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界,当时有钟敬文先生等一些有关“民间图画”的文章,但只限于民俗现象中的民艺品类, 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 没有将民间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五十年代, 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空前重现时代,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的需要, 民间文化与大众的通俗的普及手段相互联系在一起, 民间文艺似乎占据了文艺的正统地位, 相继提出了“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 、“民间文学” 等, 但是没有从学术上将这些学科加以规范。民间美术学科建设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从理论上确立,张道一先生1988年在“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民间艺学发想》这篇具有民艺理论建设性的论文, 第一次较全面地提出民艺(民间美术的研究对象,研究宗旨及民艺的分类、成就、比较研究和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内容,明确了它的学科构成。 所谓“民间艺术” ,笔者理解绝大部分还是民间的工艺品即是基于生活的要求出发,为人民群众所创作,又为自己使用的东西 (1 这是张道一先生给民间美术所下的 定义。他这一语中的准确点明了民间美术的创作的本质和目的。民间美术所以能够在民间长期广泛地流传, 在人民群众中拥有深厚的基础, 主要是人民群众自己的

让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让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锡林浩特市油田学校杨富萍 论文摘要: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从民间美术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作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这与现代设计的为实用、审美需求而创造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无论从审美心态或从创作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如何再发掘、再认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元素语言,使其能够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色彩语言、视觉符号语言、审美性和创作思维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并通过对一些成功现代艺术设计案例的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希望面对今日“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现象较为严重的现代艺术设计界,传统的民间美术可以带我们回归到民族本原文化的深处,探寻新的道路。 关键词:民间美术走进课堂必要性 中国现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文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但在这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种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

曾经有记者采访了中央美院原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靳 之林教授。靳教授向记者介绍:“80年代初他到陕北窑洞看到的民间剪纸铺天盖地,光安塞一个县就有2万妇女会剪纸。而20年后他再去那里却看不见剪纸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墙上张贴的世界名模画像。80年代初民间剪纸大师安塞县就有40人,而现在大多数已故去,仅存的几位年事已高已不能剪了,有的还要为生计操劳。”,靳教授形象地称这种民间剪纸艺术的消失速度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其实靳教授说的只是众多民间艺术一个缩影而已。我去过云南丽江,了解了“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去过海南,知道了“彝族的民间漆器和苗族刺绣——一部穿在身上的神话史书”;去过美丽的迪庆藏区,倾听了藏民们说的口传史诗《格萨尔》。从《民间艺术》书中了解到陕北、山西地区的剪纸、皮影戏等等;从江苏省戏校的老师们那听到了锡剧、昆剧……可见我国的民间艺术是多么的丰富,多么有欣赏和参考价值啊! 如果我们不尽快重新认识这些民间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将像我们人类身边的动物一 样慢慢地,慢慢地濒临灭绝,不会再来了。 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