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哲学与人生》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一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的不可避免的变化,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2.理解积极进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追求人生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

1.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3.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析经典的哲学理论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2.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探讨人生中的变化和发展的不同状态,以及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3.观影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影片,了解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人们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介绍人生的变化和不可避免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学习内容(30分钟):

a. 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和名言警句,讲解人生的变化和不可避免的发展。

b. 发展的实质和状态:介绍发展的本质和不同的状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c. 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通过名人事迹和案例,阐述积极进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分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探讨人生中的变化和发展的不同状态,以及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4.观影法(20分钟):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了解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人们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

5.总结(10分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该充分准备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案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验,与同学分享。

3.教师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和研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深度。

4.学生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和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3.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七、教学资源:

1.课本和教学课件

2.相关的文献和案例

3.影片和音频资源

4.互联网和图书馆的资源和资料。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中职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3.掌握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4.掌握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哲学中职? 2.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3.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4.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2.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3.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四、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提问学生们对“哲学”一词的理解。并简要介绍哲学的概念和哲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2.概念解释 接下来,解释“人生观”的概念,和一个人应当如何去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对人们的作用有哪些。

3.自我认识 然后,让学生们探讨一下自我认识的概念和自我认识对人们的重要性。提供一些方法,如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4.人生目标 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人生目标,为什么需要制定人生目标以及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引 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提供实用方法和案例分析,协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人生 目标。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哲学中职、人生观、自我认识和人生目标之间的联系,回答 学生们的问题,解决学生们的疑惑。 六、作业 告知学生们下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布置一些课堂外主题任务,帮助学生继续加强对人 生观、自我认识和人生目标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哲 学思想素养。 七、板书设计 哲学中职 人生观 自我认识 人生目标 八、教学反思 哲学中职是中职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节课则着重介绍了人生观、自我认识 和人生目标。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讲解、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发现一部分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 有些薄弱,下一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张艳秋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历程致富带头人”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引思明理 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 案 例二: 从手机 的发展 史看信 息交流 和沟通 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 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 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 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 “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 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 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 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 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 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 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 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 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但功能越来越多。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 机是用来享受的。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 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 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 旧事物。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分析 案例 学生 通过图文 资料展 示,设疑 思考让学 生小组讨 论,得出 结论发展 的实质是 新事物代 替旧事 物。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doc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教学目标】 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 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 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中国的

“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是每个中国人自豪的时刻,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发射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一起升向了天空,他们实现了世界上为数不多国家掌握的太空行走这一大创举。从载人航天到踏出太空的第一步,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课讲授>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幻灯片(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幻灯片:科学发展观 设问: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教师:(小结)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发展不能以过度开发、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幻灯片:赫尔岑难女主人 设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旧事物?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故事中的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即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等,俄国大文豪赫尔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而提出了“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吗”的质问,使女主人陷入困境。因此我们说:判断新旧事物不能凭出现时间的先后和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而是看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幻灯片:区分新旧事物(课堂练习) 2.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幻灯片:航天历程 教师:(小结)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循序渐进和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不是笔直的,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幻灯片:新生婴儿 学生:讨论,回答(略)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李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本课题的内容,加上对哲学观点的模糊认识,他们对本课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这一盲区,加深对哲学观点和以及这些观点对人生指导的认识,对于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因此,本课题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本课从哲学知识体系线索看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基本观点,从学生的人生发展线索看指向的是学生的人生发展问题,共有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理想,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兴趣不是很高,觉得缺少成才的动力,对自己前途较迷茫。 心理情况:心理上潜意识认为哲学在遥不可及的远方,与生活、学习、人生似乎没有关系,所以积极性不高。 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热情、鼓舞学生的斗志、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根据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新事物和旧事物、了解量变和质变、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树立自信,增强前途光明的坚定信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量的积累,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和行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体现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不强,很难用哲学思想来解释这些现象,并将这些思想落实到行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因此我设计的教学重点: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理及方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难点: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五.教法学法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 一、名词解释: 1.联系:P34联系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发展:P46发展的实质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3.新事物:P47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4.旧事物:P47旧事物是指那些丧失了存在必然性,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 5.矛盾:P58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6.内因:P64哲学上把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 7.外因:P64把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二、问答题: 1.怎样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P35(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2)联系是客观的。不论是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哪些表现?P40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普遍联系是通过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现出来的。物质世界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持续联

系和间接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有偶然的联系和必然的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 3.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P40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1)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 4.如何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P41-P42(1)学会共处,关健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承认多样性、尊重多样性。(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求同存异。更重要的还在于彼此的尊重和诚信。要学会互相配合、学会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快乐。(3)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会交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5.如何区分新旧事物?P47-P48(1)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2)旧事物是指那些丧失了存在必然性,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3)判别新旧事物的关健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P48(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发生质变。(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7.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原理是什么?P52-P53我不知道(1)事物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说,是前进的、上升的。(2)但是它的发展道路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即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行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境遇?P53-P55(1)人生发展同样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对人生的考验.(2)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德保职业技术学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3.教学资源。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提纲及练习教学文稿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提纲及练习教学文稿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考点要求:5.1 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2 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3 理解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5.4 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境遇; 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怎样把握发展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一种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1)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2)旧事物是指那些丧失了存在必然性,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 (3)判别新旧事物的关键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量变是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指构成事物的因素单纯数量上的增减。 (2)质变是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变化,是渐进性变化过程的中断,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定程度时,就必然发生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首先要弄清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规和支持新事物的(3)要重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要正确理解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遇到曲折时,坚定前进方向不动摇。 5、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是怎样的? 事物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说,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它的发展道路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即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我们要理解和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前进,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 6、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人生发展中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准备走曲折的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7、.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 (1)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在顺境面前,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促进自身发展。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逆境可能阻碍我们的人生发展,使我们受到一时的挫折。逆境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自己,可以积累人生经验,催人奋进。(2)顺境与逆境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自我; 2. 回顾历史,了解一些人生选择的故事,以此启发学生人生智慧;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导入(5分钟):教师说出一个著名人物,让学生们通过简短的介绍推测出其重要的人生选择。 2. 学习历史人物(15分钟):向学生介绍几位历史人物,讲述他们在人生选择方面的故事,例如伏羲与女娲的婚姻选择、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治选择、李时中的学术选择等等。学生可以在听讲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给予我们什么人生启示。 3. 课堂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话题,例如: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人生选择是什么?以及有哪些困扰和烦恼?通过小组讨论后,每组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满足学生表达的需求。 4. 教师点拨(10分钟):教师就学生的表述进行点拨,指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坚定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做好每一次人生选择。 5. 作业布置(5分钟):为增加学生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布置一项题目:请选择一个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用一到两页纸的篇幅写出并进行思考。

三、教学策略 本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启发式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的方式来探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的关系,并以历史人物故事为素材来激发学生的人生智慧与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针对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思考反馈措施。 2.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思考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表现。 3. 教学自评。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授课方式和内容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物质观、人生选择)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辩证法、人生态度)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认识论、人生实践)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历史观、人生理想)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第一单元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2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客观实际: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和关系。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看P3相关链接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人们做事情的过程既是认识对象的过程,又是改造对象的过程。只有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才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改造对象的目的,把事情做好。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 (1)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前提) (2)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根据) 个人的客观条件:体质、学业基础、家庭 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能力 (3)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人生选择的含义:人生选择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追求人生的价值中,在多种可能性中所作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人的任何选择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 2、人生选择是人的自我觉醒的表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能不能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青年人在人生选择面前应力求做到科学、正确,迈好人生每一步。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4、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任何事物的可能性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根据和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根

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3版)北师大第5课 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

《哲学与人生》教案

教学进程及时间安排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分配 导入中国人通信方式 教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我们通信方式的变 化。 教师总结: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 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 世界。 5′ 讲授新知一、发展的永恒性及其 实质 教师讲授: 1.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 教师用列表形式,阐述运动、变化、发展的 区别、共同点、三者关系。 10′ 教师讲授: 2.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片故事:奇迹是怎样产生的。见附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只有当量积累到一定阶段、一定范围时,事物 才能发生质的飞跃,才能导致新事物产生,旧 事物灭亡。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 本规律。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用形象的语言来说,就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 前进。 古诗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生诵读并谈个人感悟。 25′

图片故事: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普·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 “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强生向他预算,舒乐博士坚定而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一、寻找一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二、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三、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四、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五、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六、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七、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八、寻找280笔25000美元的捐款 九、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十、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富商约翰·克林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一笔一千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孜孜一求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有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全部售出。 …………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瞻仰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不是每个人都要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摊开一张白纸,敞开心扉,写下10个甚至100个实现梦想的途径。

人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第3版)5.文本素材-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1.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种子 十几年前有一名学习不错的女孩,由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们轰下了讲台。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有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等着你去做。 后来,女孩外出打工。先后做过纺织工、市场管理员、会计,但都半途而废。然而,女孩每次沮丧地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从没抱怨。三十岁时,女孩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这时的她,已是一位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一天,女孩问母亲,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让母亲对自己那么有信心?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如果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种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一块地,总会有一种种子适合它。每个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前,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种子。我们就如同一块块土地,肥沃也好,贫瘠也好,总会有属于这块土地的种子。你不能期望沙漠中有绽放的百合,你也不能奢求水塘里有挺拔的绿竹,但你可以在黑土地上播种五谷,在泥沼里撒下莲子,只要你有信心,等待你的,将会是稻色灿灿、莲香幽幽。 对于还在寻找种子的人们,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也许前途渺茫,也许挫折重重,但只要你坚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有毅力,那么你必定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找到属于自己的种子。它或许会躲在崖缝里,或许会藏在深山中,但你一旦找到它,它便会给你带来好收成。 (建议用于“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的教学) 2.全面认识和辩证分析逆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就人才成长的境遇而言,可分为顺境成才和逆境成才。顺境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条件固然有利于人才成长,但逆境也往往是人才成长中经常遭遇而又必须正确面对的境况。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认为“多难兴才”。 在一定条件下,逆境确实对某些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并非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也不能以逆境成才现象来否定顺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对逆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有必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辩证具体的分析。 逆境充满荆棘但也蕴藏着成才成功的机遇。逆境对人才成长的确有诸多不利,然而如培根所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逆境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奇迹和成才成功的机遇。古人说,祸兮福所倚。有犀利眼光和创新意识的智者,总能打破常规,在危机中窥见机遇,找到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对策。1791年深秋,法军进兵荷兰要塞乌得勒支城,在炮火猛击下,荷兰军队打开各条运河的水闸,用河水挡住了法军的进攻,迫使法军撤退。撤退中,法军统帅夏尔·皮格柳发现树上几个蜘蛛正在忙碌的吐丝结网。根据以往经验,他判断马上将有寒潮来临,于是发出停止撤退、准备进攻的命令。不久果然寒风劲吹,一夜之间河水冰封,法军踏过瓦尔河,一举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哲学与人生》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二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3. 了解积极面对人生境遇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逆境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 积极面对人生境遇。 三、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2.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开场:引入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顺境和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3. 图像展示: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积极面对人生境遇的重要性。 五、教学建议: 1.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 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图像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并培养了学生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