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整理)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桥头镇人民政府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文本

精品文档

目录

第1章总则............................................................. - 1 -第2章镇域规划......................................................... - 1 -第3章镇区规划......................................................... - 3 -第4章绿地系统规划..................................................... - 4 -第5章基础设施规划..................................................... - 5 -第6章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 6 -第7章镇区防灾规划..................................................... - 8 -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 10 -第9章远景规划........................................................ - 10 -第10章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 10 -附表:.................................................................... - 11 -

第1章总则

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

为了促进桥头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桥头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桥头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桥头镇行政区113.6平方公里。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第2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村庄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镇规划标准》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威海市水源地保护规划》

第3条规划期限

基础年份:2008年

近期规划:2008—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规划:2020年以后

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称镇区指桥头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区,镇域是指桥头镇行政管辖范围。镇域面积113.6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主要是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强调城市反哺农村、降低二元结构系数、推进社会公平;二是近期重点发展镇区、中心村,集约使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三是体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根据需要对相邻行政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2、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

在村庄体系规划方面,突出保护生态与环境,保护土地与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3、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

建设标准主要表现为用地规模标准,社会服务设施主要表现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既要强调服务的网络化,又要避免重复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要结合各专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布局。

4、因地制宜,规模适度

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的建设。

第6条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桥头镇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第7条

本规划解释权属威海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本规划图件与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2章镇域规划

第8条

本规划村庄的概念为:除镇区以外的所有农村居点,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

第9条

中心村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并且对周围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

第10条

基层村为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发展特点,作为过渡时期的保留村,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层村保留一个居民点,除适当改造居住环境外不宜过多建设和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迁并,人口规模逐步减少。

第11条

镇村体系规划主要研究目前行政村范畴内的居民点体系,依据发展趋势,根据镇规划标准,城镇以下的居民点体系将分为建制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第12条

村庄体系空间结构为中心村——基层村二级村庄体系空间结构。

第13条村庄布局调整方式

1、迁移:将原有村庄整体撤除,搬迁至其它村庄或集镇。

2、合并:将两个及以上用地已基本连成一片或比较接近的村庄进行行政体制上的合并,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3、保留:可分三类

(1)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基础良好,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或处在重要交通节点、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优越条件,在将来的发展中可能对周围村庄发生辐射作用的村庄,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其获得一定发展,完善设施,并作为中心村的培养对象。

(2)适度发展:有一定的人口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或在产业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特色的村庄,保持原有的村庄的规模,给予适当发展。

(3)控制发展: 保留村建制,控制其发展,作为一种过渡型村庄让其自然缩减。

4、村改居:将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有计划地改为居委会,将农村管理模式转化为城市社区管理,引导村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过渡,逐步使村民从自建住房转变为购买城市小区商品房,使村庄逐步转化为城市社区。

第14条村庄布局规划

对现状村庄通过迁移、合并、保留等方法实现“迁村并点”。并将规划村庄布局归纳为“一心、七片”。

各片设中心村一处并配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规划规模为1200人左右,本规划确定:江家口、于家夼、报信、义河北、所前泊、洛西、观里为中心村。其余为基层村。

一心:指镇区,包括镇驻地及桥头、北埠两村,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

观里片区:以观里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北石家河以东的洛后、宋家店等6个村庄。

江家口片区:以江家口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北石家河以西的黑石、孟家庄、龙山等5个村庄。

于家夼片区:以于家夼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西后于家夼、董家夼等2个村庄。

报信片区:以报信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南,所前泊水库以西的碑鲁、邓家店等5个村。

义河北片区:以义河北、信河北为中心村,包括大院、方吉等2个村。

洛西片区:以洛西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西,石家河以东大贞、教里等5个村庄。

所前泊片区:以所前泊为中心村,包括南台、黄金庄等3个村庄。

第15条产业发展布局

桥头镇发展农业发达经济,要以中心村为发展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农村经济产业。

镇区:居住、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区。

观里片区:特色果业种植示范区。利用原有果业基础,引导特色果业加速集聚发展。

江家口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

于家夼片区:近郊休闲旅游区。

报信片区:传统果业种植示范区。

义河北片区:果蔬菜品采摘示范区。

洛西片区:历史人文特色旅游区。

所前泊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滨水观光旅游区。

第16条镇域空间管制分区

规划将113.6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划分为三大建设限制区划分标准主要依靠四大类建设限制要素,这四大要素分别是水、绿、地、环。

水要素包括河湖湿地、水源保护、超标洪水风险;绿要素包括绿化保护、山体绿化、林地

等;地要素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防治;环要素则包括环境保护以及污染防护。

一般说来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山体及林地核心区等为禁止建设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山前生态保护区、山体及林地非核心区等为限制开发区;以外的为适宜建设区。

第3章镇区规划

第17条城市性质

桥头镇规划性质为: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休闲度假业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强镇。

第18条城市职能

威海-荣成发展轴线的中心节点;

威海市工业园、临港产业园、荣成滨海产业带综合配套产业区;

城际铁路、荣成港口铁路、威荣公路的重要枢纽;

新兴农业体验游基地,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第19条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镇区人口4万人。

远期2020年:镇区人口5.6万人,农村人口约为2.3万人,镇域总人口7.9万人。

第20条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01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98平方公里。

第21条建设用地范围

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西起民营技术产业园区,东至规划一号快速路路;北起规划二号路,南至现状俚李线。

第22条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两翼”,即以石家河为中心轴带,同时也是镇区的中心景观轴线,用地沿河呈带状布局,体现“河西综合、河东产业”的布局特征。第23条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主要对镇区现状自然村的民房进行改造,并向周边适当扩展。新建住宅区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进行建设,以多层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孟家庄、桥头、北埠村及周边地区。

2、公共设施用地:

(1)、行政管理用地:

以现状镇政府为中心,结合沿石家河规划的市民广场布置,形成服务方便、管理高效的现代化行政办公区。

(2)、教育机构用地:

在现状威海市第四中学、威海市第十三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依据人口规模进行扩建。远期规划一所小学位于九号路西侧地块。

(3)、医疗保健用地:

根据《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规划桥头医院性质为社区卫生中心,占地1

公顷,位于规划六号路北侧、石家河以西地块。

(4)、商业金融用地:

主要沿镇区大街两侧和七号路沿路布置,服务周边居住区。

(5)、集贸市场用地:

保留原桥头集贸市场并依据未来发展沿路扩建。

(6)、生产设施用地:

新型工业、技术产业园区是桥头镇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的主要产业模式。生产设施用地在镇区用地布局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布置在镇区西北侧的民营技术产业园区和石家河东侧用地。第24条镇区对外交通

1、铁路:

(1)、城际铁路穿越镇区的路段利用现状的地形实现局部高架,减少对生产设施用地的切割以及对生产生活、交通的干扰。

(2)、草庙子—荣成段线路向穿越碑口垭口后至桥头镇,设桥头车站,位于俚李线南侧。

2、公路:道路交通规划在镇区北侧新增道路取代石烟线(孟家庄段)承担过境交通的功能。原石烟线(孟家庄段)作为镇区主干路。

3、快速路:镇区东侧规划快速路衔接荣成市和泊于行政中心。道路交通规划注意处理镇区道路与过境快速路的衔接,1号快速路与俚李线、威荣公路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口,镇区内道路与快速路设两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口。

4、站点设置:

(1)、城际铁路站点位于镇区孟家庄村北侧地块,

(2)、镇区汽车客运站位于四号路与十号路交叉口东侧,占地1公顷。

第25条镇区道路系统

规划确定桥头镇道路网系统为方格网和放射式混合道路系统,由主干路(红线宽度30m)、干路(红线宽度18、20m)、支路(红线宽度15m)组成,主干路一般为交通性道路,主要考虑机动车通行。规划主干路网间距为500-800m。

第26条广场及停车场规划

规划市民广场一处,位于镇政府南侧,占地4000m2。另外规划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位于镇区中心公建密集区。

第4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27条规划目标

1、保护以桥头镇域正棋山、伟德山山体、石家河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绿地系统。

2、建设适宜镇区人民生活居住的绿化环境。

3、提高绿化覆盖率,规划建构以镇区周边大环境为背境,镇区公园绿地为主体,沿路沿河绿带为网络,小区、街边游园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绿化体系。规划镇区远期绿地面积101.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达到47.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应

达到40%以上,绿地率35%以上。

第28条总体布局结构

两座山体作为绿色屏障,石家河一条绿廊贯穿,道路绿带交错纵横,镇区游园绿地合理分布、河流水库穿插,与镇总体格局相协调。

1、公园绿地

是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身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表示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规划镇区沿石家河综合带状公园1个,供居民活动的区域性公园若干.

2、生产防护绿地

规划并保留镇区石家河南岸绿苑苗圃及江家口双丰林场为生产苗圃绿地。

3、附属绿地

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机场路作为城市快速干道两侧绿化带25m.

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

4、生态绿地

利用正棋山、伟德山的天然山体绿屏,主要为市民郊野休闲、游憩提供自然空间环境。禁止毁林采石、采砂行为,加强对山体林木的保护、抚育和管理。

5、镇区特色种植规划

规划将以下树种作为桥头镇园林绿化的乡土基调树种:黑松、雪松、龙柏、国槐、合欢、悬铃木、刺槐、白蜡、银杏、五角枫、臭椿、苦楝、栾树、梧桐、乌桕、加杨、柳、广玉兰等。

镇区内注意统一规划,突出桥头镇的植被特色并加以协调。

第5章基础设施规划

第29条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地规划:

规划在南台完小附近建设一处取水站和净水厂,现已部分投入使用,出水量为0.5万m3/d。

2、用水量预测:

(1)、居住建筑生活用水量预测:

近期规划:0.19万m3/d

远期规划:0.67万m3/d

(2)、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预测:

近期规划:0.03万m3/d

远期规划:0.10万m3/d

(3)、工业用水量预测:

近期规划:0.59万m3/d

远期规划:1.10万m3/d

(4)、未遇见及管网漏失水量:

近期规划:0.16万m3/d

远期规划:0.37万m3/d

(5)、总用水量:

近期规划:0.97万m3/d

远期规划:2.25万m3/d

3、水质、水压:

供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相关要求,供水管网最不利点处水压应满足0.28Mpa。

4、管网布置:

供水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沿规划主干道及用水较为集中的地区布置环状网,其它边缘地区布置枝状网,以提高供水保证率,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5、消防水量及水压:

(1)、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的相关规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L/S,该水量不计入总用水量,但计入管网校核水量。

(2)、水压:

给水管网最不利处水压不得低于0.1MPa。

6、节水措施:

(1)、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储藏雨水,作为绿化或道路浇撒用水使用。

(2)、新建建筑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已有建筑的非节水型用水器具列入计划,逐步改造。

(3)、部分企业,如热电厂等,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经济环保。第30条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镇区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污水规划:

(1)、污水量预测:

近期规划:0.78万m3/d

远期规划:1.80万m3/d

(2)、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工业废水须经厂内处理,出厂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及其他有关规定,方可排入污水管网。

(3)、管网布置:

根据地形布置污水管道,在福禄庄南建设一座污水提升泵站,其规模为2.0万m3/d,将镇区的污水提升至崮山污水处理厂。

3、雨水规划:

(1)、雨水量:

根据威海市暴雨强度公式q=600(1+0.8lgp)/t0.55(升/秒•公顷)

雨水流量Q=Ψ.q.f(升/秒)

其中t=t1+mt2

p: 设计重现期为2年

t1:地面集水时间

m:折减系数

Ψ:径流系数

f:汇流面积 (公顷)

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2)、雨水管网:

根据地形条件布置雨水管道,雨水就近排入河道。

第31条电力规划

1、电厂:

规划在石家河东盘川夼村南设有一座热电厂。

2、变电站:

镇区现状的35KV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规划将现状35KV变电站增容至31500KVA,并在石家河东新增一处35KV变电站,其规模为35000KVA。

3、高压线路:

规划将石家河西区域10KV线路改为埋地敷设,石家河东工业区10KV线路沿路架空。对现有35KV线路走线部分调整。

第32条电信规划

1、话机预测:

采用电话普及率法,近期普及率为40部/百人,远期普及率为60部/百人,则话机预测数近期为9200部,远期为34000部。相应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近期应达到14000门,远期应达510000门,对现有电信分局进行增容。

2、线路规划:

所有弱电线路统一规划,均设置于弱电管沟内,便于近远期建设实施。第33条燃气规划

根据《威海市总体规划》,以天然气取代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由龙口经烟台引入压缩天然气管道做为威海市区包括桥头镇区的气源。

1、居民用气量预测:

居民耗热指标近期为1884MJ/人•年,远期为2093MJ/人•年,近期用气量为2025 m3/d,远期为9133 m3/d。

2、工业及其他用气量预测:

工业及其他用气量,近期为1180 m3/d,远期为3200 m3/d。

3、规划区内总用气量预测:

近期为3205 m3/d,远期为12333 m3/d。

4、调压站:

居住区内根据服务半径设置中低压调压站。

第34条热力规划

1、采暖热负荷:

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为50W/ m2,公共建筑为65W/m2,则近期采暖热负荷为44.9MW,远期为104.5MW。

2、工业用热负荷:

近期工业生产用热负荷为98t/h,远期为205t/h。

3、热源规划:

规划建设一处热电厂,位于盘川夼村南,根据镇区开发进程上马设备。

4、热网规划:

高温水管网进入居住、商业区,蒸汽管网进入工业区,循环水管网采用同程同径敷设,高温水和蒸汽管网均为支状网敷设。

第6章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第35条环境卫生设施

1、环卫站:

在镇区规划一处环卫站,占地面积为6000m2。

2、公共厕所:

按照每4000人设置一处公共厕所的标准,镇区至少需要建设14处公共厕所,街道公共厕所每座建筑面积为20~30m2,人口稠密区公共厕所每座建筑面积为60~90m2。对没有条件接入污水管网的公共厕所,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提高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3、垃圾箱和废物箱:

居民生活垃圾箱设置间距为50~70米,医疗废物及其他危险废物必须单独存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

废物箱的设置,商业街间隔25~50米,交通干道间隔50~80 米,一般道路设置间距 80~100米,公交站应设置废物箱。

4、垃圾收集站

在居住和商业区设置垃圾收集站,镇区共设有4处垃圾收集站,由环卫或物业部门统一管理。第36条环境保护规划

本规划将整个镇域范围划定为三级分区:

1、高敏感区:区内严格限制人类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生态负荷低,环境容量高,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大贡献,主要包括石家河水体、所前泊水库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和海拔高度大于等于150米的林地保护区等。

2、敏感区:低人口密度、低生态负荷、高环境容量,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地域,主要为海拔高度介于60~15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林区和所前泊水库水源地准保护区。

3、非敏感区:高人口密度、高生态负荷、低环境容量,主要为成片的村庄地域、桥头镇区以及石家河东岸生态敏感度低的尚未开发适宜建设用地。

第37条水源地保护区规划

1、所前泊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和《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将所前泊水库汇水区域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1)、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正常水位线以外50米、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以及河流入库口以上100米范围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约3.3km2。

(2)、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汇水区域内,一级保护区以外,河流入库口上溯3000米的汇水区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约34.7km2。

(3)、准保护区:

汇水区域内,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约7km2。

2、各级水源地保护区内水体的水质要求

所前泊水库水体水质继续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河道水体水质,介于桥头镇位于泊于水库水源地上游,本次规划提高镇域内水体水质,以期达到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既地表水Ⅲ类标准。

3、各级水源保护区内环境管理

(1)、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按照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

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2)、二级保护区内:

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

(3)、准保护区内:

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第38条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

基于镇域的发展和生态维护的需求,将镇域范围划分为一类、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别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GB3095-1996)中的一级、二级标准。规划目标是各级环境空气

质量功能区均达标。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范围:为镇域内的农田保护区、苗圃、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的用地范围。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范围:为镇域内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石家河以东工业区应严禁建设治金、建材、化工、矿产等工业项目,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第39条环境噪声

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农村居住区应达到1类标准,镇区的居住、商业区应达到2类标准,工业区应达到3类标准。

2、其他措施:

(1)、新建项目以居住、商业和一、二类工业为主,不得建设重污染项目,有一定污染项目必须按规定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污水管网,在福禄庄南建设一处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至崮山污水处理厂。

(3)、推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杜绝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

(4)、绿化植树,大力发展公共绿地,增强城镇环境自净能力,提高环境质量水平。

(5)、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民心。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7章镇区防灾规划

第40条抗震工程规划

1、抗震工程规划

为提高规划区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抗震防灾规则纳入镇总体规划。

2、地震地质环境

威海市地处北京怀来县经渤海至威海断裂带与即墨至威海断裂带的交叉处,近场区主要有北西——北西西向、北东——北东东向、南北向和东西向四组共十七条断裂。历史记载曾多次发生地震。是重点抗震防灾城市之一。据 1992 年国家地震局绘制的地震基本烈度图,属7度设防区。

3、抗震防灾规划目标

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影响。当城市遭受到烈度七度地震时,生命线工程和建筑物破坏较轻,人员伤亡较少,工厂、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居民可以正常生活。当城市遭受高于基本烈度的强度地震时,生命线工程不受严重破坏,不发生重大次生灾害,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

规划区内建筑及工程构筑物应严格按标准设防,城市中应留有足够的广场、空地作为紧急求援避难场所,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桥梁、隧道应有足够防震措施,城市防灾体系能对灾害迅速做出反应。

4、抗震防灾措施

(1)、完善抗震防灾组织系统。以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组成抗震防灾应急系统。

(2)、加速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加固和更新改造。规划区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医疗、粮食、煤气、消防等系统和重要建筑物,在2010年内完成加固任务,在2020年基本上完成更新改造。

第41条消防规划

1、消防安全布局:

(1)、建成区严禁新增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对已建的影响区域消防安全的企业,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以消除不安全因素;

(2)、规划建设区不宜新增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若要新增相关项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综合考虑风向、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

(3)、镇区内新建建筑以一级或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为主,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已有耐火等级为三、四级的建筑密集区随镇区建设逐步拆除。

2、镇区消防:

(1)、消防站: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50188-2007)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镇区内设置一处小型普通消防站,占地3600m2。

(2)、消防给水:

规划将市政给水管网改造为环状网,近期环状管网未形成时,应建设消防水池,可利用地下空间储存雨水作为消防水源,其有效容积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相关规定,并做好冬季防冻措施。

(3)、消防设备:

道路单侧设置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加油、加气站根据相应建设规模设置干粉灭火器。

(4)、消防车通道:

消防车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60米,路面宽度不得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车道设不小于15×15米的回车场。消防车车道下的市政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5)、其他: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并以多媒体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加工或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应组织专职消防小队,经常演练,有火情时协同消防队灭火。

3、镇域消防:

镇区以外的镇域消防,主要以山林防火为主。加强山林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建立气象火情预报站,提高监控能力;由林业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合组织专职的巡山防火队。

第42条防洪规划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石家河主河道(现状集贸市场以下河段)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其余河段和支流均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本次规划兼顾防洪和景观,采用生态复式断面,尽量保持河道的生态岸线,减少裁弯取直,对已砌筑的河段保留远期自然岸线改造的空间。应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损坏的堤岸应修葺。

第43条人防工程规划

1、总体防护

人防设防区包括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设防区两部分。搞好镇区总体防护能力,对稳定国民经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城市建设在有利于发展经济,方便人民生活的条件下,必须考虑防护的要求,提高城市防灾抗震、防空抗毁的能力。城市总体布局形态要考虑到减少核毁伤的因素。

2、人防工程

搞好人防工程建设,是打击敌人,,稳定战局,保存战争潜力的主要措施。人防工程是工程保障的基础。由于其工程量大、设备设施多、建筑周期长,其规划建设的重点为:人员隐蔽工程、指挥工程、防空专业队伍和物资保障工程。

3、城市总体布局防护

规划区为组团式布局,在城市建设中,结合旧区改造,逐步改善和扩大区内绿地和广场,保持必要的防火隔离带,以利于平时防御灾害、战时防空抗毁。新开发的居住小区规模不宜过大,位置要离开核武器重伤区。

城市道路的建设要确保山海路、永安路的完善和畅通。

供水、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在建设和改造时,要根据《威海市核毁伤分析》提供的有关数据和防空袭的要求进行。

镇内党政机关、交通、通信、广播电视中心和政治、经济重要目标,应在核毁伤低效应区分散配置。

4、人防工程布局

新建掩蔽工程主要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以及结合城市建设修建地下通道来完成,一般不单独修建。

指挥通信工程为适应战时需要,按照镇、区、街道三级指挥的原则,规划建设镇、区、街道指挥所。

第44条防灾措施

加强防灾规划与管理,努力防范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1、积极进行旧镇区改造

规划区内仍然有较多的旧民房,抗震性能差,建筑物密度较大,分布杂乱,道路狭窄,缺少防火分隔措施,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均不满足要求。遭受火灾、震灾时,抢险救灾工作可能受阻。按照总体规划,进行旧城改造,拆除危房,拓宽路面。新建居住小区按设计规范标准建设绿地,灾害发生时可作为居民避难场所。

2、防灾疏散通道

规划威荣公路、俚李线、六号路、八号路等为主要防灾疏散通道。各级疏散通道须设醒目指示标志,并设置防灾指挥中心。

3、防灾避难场地

规划利用镇区绿地、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运动场等作为城市防灾避难场地,与防灾通道相连接的公共空间均作为城市中的避难场所,要求在规划设计时给予相应的考虑。避难场地要求就近就地有通畅的对外通道、附近不得有高大建筑物,危险建筑远离次生灾害源,具有自来水或自备水源。

4、防灾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分布点结合现医疗卫生设施布置,均匀分布在规划区。

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45条近期建设规划

1、规划原则

以总体规划为目标和发展方向,立足现状,按高标准、合理性原则引导城镇有序、协调发展,逐步实施总体规划。根据镇区用地发展方向,相对集中紧凑建设,做到建设开发一片、完善一片、收益一片。研究镇区的开发建设政策,量力而行,稳妥而积极地进行旧村改造。正确处理总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现状与发展的关系。

2、人口和用地规模

桥头镇2010年镇区人口规模为4万人,用地规模为4.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人。

3、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镇区用地采取外延式发展,增加生产设施用地,重点建设民营科技产业园区、石家河以东技术产业园区,加大配套设施力度,引导镇区经济快速发展。

(2)、完善道路系统,根据发展需要,改造完善现有道路网,并增设部分新路,提高道路网密度,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改造镇区内道路,加强东西向道路交通组织,以形成良好的道路骨架。

(3)、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主要包括孟家庄、北埠、桥头三个村庄,规划以经济型住宅小区为主。

(4)、完善沿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完成对行政办公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的改造。

(5)、对石家河镇区段进行防洪、整治改造,形成沿石家河的景观、休闲、娱乐、健身的综合功能带。

(6)、规划水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万m3/d;规划污水提升泵站,近期建设规模为0.8

万m3/d;现状35KV变电站扩容至31500KVA;规划高中压调压站,近期规模3205 m3/d;

第9章远景规划

第46条远景规划

1、用地规模

桥头镇远景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7.31平方公里。

2、远景目标

桥头镇远景规划重点是构建城镇远景发展方向、布局结构等,并预测城镇远景较合理的规模。目的是作为镇发展的控制依据,增加镇规划的弹性。

桥头镇远景主要是在远期技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增加生产设施用地和仓储用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威海市工业园、临港产业园、荣成滨海产业带综合配套产业区。

第10章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第47条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1、提高工业准入门槛

(1)、按产业布局规划确定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效益产出;按照集约节约用地要求,切实把好项目用地关,从源头上防止粗放用地。

(2)、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定额管理。技术产业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用地定额标准,不允许超出定额指标供地,切实杜绝圈占、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不符合集约用地要求的,工业项目不进工业园的,坚决不供地。

(3)、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地,提高技术产业园的投入产出率。禁止或限制简单加工、组装型项目进入园区。

(4)、鼓励项目向多层或高层发展,向空间要土地。除大企业大项目允许自行建厂房外,中小企业原则上进入标准厂房,对投资额小于一定额度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园区主体建筑高度不低于12米,层数不低于3层。

2、落实“突破桥头”战略

贯彻区域一体化理念是突破桥头的关键。从更大的范围进行用地、资源、产业等的综合布局,部分项目、用地可以打破行政划分,考虑异地建设;实行异地开发,对流域上游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因承担更大的保护责任和发展领域受限制而进行有效的开发性补偿。桥头镇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水库保护及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对于可能对桥头镇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产业可选择异地建设,通过政策扶持、适度倾向来保证桥头镇的财政收入。既保证桥头镇经济收入,又能保护珍贵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3、严格执行空间管制规划

保护好山林绿地、基本农田等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统筹安排镇域建设用地,充分体现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4、生态补偿政策

对生态环境功能或生态环境价值的补偿,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区域、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损害环境能力、或导致生态环境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等。

5、土地置换政策

中心村建设农民公寓,通过对现状规模小、数量多的农居集中的方式,来获得规模聚集效益同时置换出土地资源。

附表:

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远景建设用地平衡表

土地使用兼容性表

注:

“○”表示建筑物用途与该用地类别性质有相容性。经规划批准后可以设置。

2021年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 第四章商业设施布局规划 第五章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第六章体育运动设施布局规划 第七章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第八章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第九章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各项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一致,对威海城市公共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未来公共设施谋划、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6、《城镇老龄设施规划设计规范》; 7、《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9、《山东省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0、《威海市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1、《威海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12、《威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 1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号);

16、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1994]第25号); 1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 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 19、十一部委转发关于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决议; 20、《威海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21、《威海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方案》(讨论稿); 22、《威海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2003年12月); 23、《威海市体育事业战略发展规划》; 24、《威海市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25、《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2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 27、国家、省、市有关公共体育设施法规、文件、规范;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29、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30、《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32、《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商圈数据

1临港区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4成立),临港2010年就已经达成投资过亿大项目115个,总投资345亿元,未来将建成拥有30万人口的大型综合性行政区。面积:292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3镇 草庙子镇镇政府驻祥和居委会,辖1个居委会46个行政村,人口2万人,总面积82.9平方公里。 苘山镇镇政府驻西苘山辖3个居委会65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人口3.35万人,面积112平方公里。 汪疃镇镇政府驻汪疃辖58村民委员会,61自然村人口2.73万,面积107平方公里。 2项目五公里内行政区域:草庙子 草庙子镇:草庙子镇镇政府驻草庙子村,威海市环翠区南部,东部和北部与桥头镇和温泉镇毗邻,西、南与文登市接壤。全镇辖46个行政村,2万人口,总面积82.9平方公里,耕地2715公顷。 46个行政村:小北山村、徐家沟村、罗家庄村、李子耩村、南大疃村、兴山村、打铁村、北台村、北大疃村、贾家庄村、向阳村、丛家屯村、周家庄村、郝家山村、林泉村、西黄山村、金沙岭村、周家屯村、林家疃村、隋家疃村、褚家崖村、毕家庄村、北黄山村、泉东村、大东疃村等。 企业:齐全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威海金泓化工有限公司、威海金通灯具有限公司、威海市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威海金燕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威海永泰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威海永泰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威海可研电子装配有限公司、威海瑞元木业有限公司、威海恺霖园艺有限公司、威海市区宏远复合材料厂、威海区加祥标准件厂、威海市环翠南郊标准件厂等。 各村户数:人口7017户、22083人,其中乡村6828户、21594人;草庙子村346户;从家屯,65户;大木岚,210户;小北山,142户;大庄,156户;七夼,180户;马家屯,43户。 社区:上河小镇(已入住拆迁户),现改名叫佳尚府;正棋花园,大龄青年聚集地,22周岁以上人群;嘉和花园,拆迁安置小区;上海大公馆;世纪绿城(我们自己项目) 嘉和花园:安置拆迁草庙子镇8个村,一期将集中安置7个村1430户居民,工程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33.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高层住宅60余栋,该回迁社区总计回迁1630余户,是威海最大的安置小区。 正棋花园:回迁安置草庙子镇村民约1200余户,小区分三期,目前一期二期三期均已交房,营销均价约3000元/平。 上河小镇(佳尚府):一期回迁楼,徐家沟、于泉庄和褚家崖三个村;总面积共计91000平方米,位于威海四中西侧,共计17栋楼768户,小区全部为11层小高层建筑;二期是2015年10月中开盘。

威海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表2016

威海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表2016 威海市地价表 区地价面积数(元/公顷)(元/亩)面积面积(公顷)面积范围描述ⅰ1725000 115000魏ⅱ1095000 73000海市ⅲ-184000 56000面积ⅲ-284000 56000①面积;(2)环翠区黄园街道办事处、环翠楼街道办事处、竹岛街道办事处、孙家屯街道办事处均有管辖权;11523.99 ③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怡园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全部管辖区域;(4)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皇冠、西苑、林峰三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嵩山路以东、海埠路以西、枫林路以北的区域(1)环翠区松山街道办事处和张村镇各区;10859.82 ②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西苑、林峰三个街道办事处覆盖嵩山路以西、海埠路以东、枫林路以南地区8513.92环翠区杨婷镇所有辖区;11701 ①环翠区温泉镇所有辖区;(2)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孤山镇所有辖区(1)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楚村镇所有辖区;(2)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镇内各区和桥头镇;(3)威海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草庙子镇、王疃镇、跳山镇均属其管辖北起龙山街道办事处管理局与陶伟铁路交界处,东沿龙山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局至张楚路与开发区管理局交界处;东起张楚路与开发区行政边界交界处,沿张楚路南至响水路东至包龙河西岸,沿沿江南至文昌路南至309国道;从西至陶伟铁路与龙山街道办事处的交界处,南至铁路沿线的坡子、东圃头村,东至政治圈,南至309国道索乌河西岸。南从309国道与母猪河交汇处,沿309国道向东至塘南,沿塘南、宋家沟、苏家河、五里沟、五里庄、北磨山村南

界向东至张楚路,北沿张楚路至309国道向东至文昌路从北到东,普图和坡子走向政治。自南向西沿索乌河西岸向东北,至北至陶伟铁路的西铺头村边界;陶伟铁路以西从北至张楚路与开发区行政边界交界处,东至开发区东部边界和文登营镇行政边界,东至白果树村东部边界;东起白果树村东边界,东至丹堡坎、刘家庄、文登营、角场东、姚家屯、英南、英东瓜、英南庄、林家店、东曲阁、十六村东边界,南至309国道;从309国道和十六村边境路口向南至文昌西路;从张楚路与开发区行政边界的交界处起,西起张楚路,南至响水路,东至包龙江西岸,南至文昌路,南至309国道ⅳ780000 5XXXX XXXX 1月1日计算时间:256年9月+ 256年+ XXXX

来自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本次总体规划的直接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市域,包括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和乳山市,总面积为569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为环翠区行政范围〔包括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区”)和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区”)〕,总面积为769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4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十一条经济发展策略 (1)--------- (2)--------- (3) 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35%左右,第一产业比重降到5%以下。 第十七条人口规模 1.现状人口规模 现状城市建成区总人口8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27万人,暂住人口29.73万人。 2.规划人口规模 规划城市建成区近期2010年规划人口为10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130万人,远景2020年以后人口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基础设施按照170万人预留。 第十九条市域总人口 1.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33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60万人左右; 2.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45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150万人左右。 第二十条市域城市化水平 1.近期:2010年达到65%左右; 2.远期:2020年达到75%左右。 第二十四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威海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A”字形格局,包括:“一个主中心,四个副中心、三条发展带、十三个重点镇”。 1. 一个主中心:威海城区为带动全市发展的主中心。 2.四个副中心:文登、荣成、乳山和石岛为带动全市发展的四个副中心。 3. 三条发展轴 第三十二条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市域水资源量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8亿立方米。全市现状50%、75%、9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51800、44500、3590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00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5.28亿立方米。 (2)需水量预测 2010、2020年相应保证率的需水量为61176、71691万立方米。 (3)市域范围内规划工程条件下水资源供需平衡 市域范围内规划可用水资源量50%、75%、9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65100、56300、46000万立方米。 规划期末可供水量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分别缺水0.66、1.54、2.57亿立方米。 (4)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南水北调东线胶东供水工程2010年、2020年分别向威海市调水5000万、1亿立方米/年的水量;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海水利用与海水淡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产业。 第十六章给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零七条远期城市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400升/日,日变化系数取1.2~1.3。2020年威海城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2万立方米,平均日用水量约43万立方米,年用水量为15695万立方米。 第一百零八条米山水库、崮山水库、新建泊于水库、黄垒河新建地下水水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米山水库和坤龙水库需适时配套扩

《威海市市区主要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及初步规划设想

《威海市市区主要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及初步规划设想 威海市环境保护局 二○○七年十一月

1现状分析 1.1河道基本情况 市区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山溪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 本次规划范围内的河道河床狭窄,上游多为自然冲沟,除徐家河外其他河道下游入海口河道宽度多为10~20米左右。河道水源靠季节性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性大。正常降水年份,多数河道夏、秋两季有水,冬、春两季干涸。 以下按照自北向南的顺序对河道概况进行介绍。 钦村河(北河): 钦村河发源于古陌岭陈家后沟东山山麓,河流出山口后穿越宫松岭路向西,依次穿越古寨东路、古寨西路、福山路、长春路入海。有一支流起源于神道口村古寨东路西,向西依次穿过威海一中、威海体校、体育基地,至哈工大路折向北,在哈工大门前桥处汇入主河道。河道全长约4.81km,流域面积为8.94km2。2006年高区为解决部分地段积水严重的问题,在文化路开挖了一条排洪沟,东起福山路,沿文化路北侧一直向西,接入吉林路排洪沟后入海,沟宽4.0米,深1.5~2.5米,长约2050米。为了减少钦村河下游的泄洪压力,高区市政在德州中街桥下河道北岸设臵了一个分流沟,遇有强降雨时将部分河水向北排放入海,沟宽2.5~3.0米,深1.5米,长约750米。 目前,主河道天福医药西至钦村幼儿园河段和远遥墩路至槐云村

河段为盖板暗沟,其余河段均为开敞河道,均已砌筑护岸硬化河底。自神道口流经威海一中、威海体校、体育基地的支流全部加盖成暗沟。 涝台河(南河): 涝台河发源于里口山佛顶,是一条典型的泄洪河道。河道起源佛顶山,于柴峰路折向西行,依次穿越福山路、沈阳路、科技路、丹东路、火炬路和文化路后入海,长约5.75km,流域面积约11.55km2。 自2000年开始,高区管委投入1800多万元资金,从黄家沟至涝台河入海口进行彻底清淤,砌筑河堤4.5km。目前,柴峰小学下游河段均已砌筑河堤并硬化河底。2006年高区为了解决雨季部分道路积水的问题,开挖了两条排洪暗沟:一条在世昌大道与福山路口西约100米处开始,向西至丹东路口沿路西侧向北汇入涝台河,沟宽3.5~5.0米,深1.5~2.5米;另一条在锦州路与科技路口处向西,至丹东路后,沿丹东路西侧向南进入涝台河,沟宽2.0米,深3.0米,长约720米。 城南河: 城南河位于中心城区,古时称石落河,发源于里口山山脉桃花岭东北黄家夼、大岚寺附近山麓,经挂榜山山脚,西支流经黄家夼村,东支流经李家夼村,于大岚寺村合二为一,沿旧威海卫城南,向东依次穿过古寨东路、统一路、塔山路、新威路和海滨北路入海。解放前暴雨过后,乱石遍及河床,故又名石头河。城南河全长5.22km,流域面积为7.24km2。 2000年主干河道部分重新建设,河道加盖密封,盖板上为绿化带及路面。2007年对主干河道上游大岚寺村口东100米河段进行了重筑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威海经济开发区水阁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以下简称水阁工业区或工业区),促进工业区用地的合理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 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和《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 2020)》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威海经济开发区水阁工业区位于威海市区西南的水阁镇辖区,南至大溪,北至大溪;东至远期快速干道,西至进城连接线,规划总面积 13.1平方千米(不包括绕城公路、远期快速干道以及进城连接线的建设用地)。四 都商住地块位于威海市西部,水阁工业区的西北部。东至绕城公路,南至 大溪,西至大溪,北至大溪;规划总面积为2.3平方千米。 第3条本规划经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应,水阁工业区及四都商住地块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建设活动及管理措施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及意 图,此外还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法规及规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规划图册三部分共同组成。 第5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 第6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威海市建设局;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J107-90);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0180-93);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 B50220-95);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 B50289-98); 9.《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 10.《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公安部、建设部,(88)公(交管)字90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2.《威海市水阁工业区路网规划专题会议纪要》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13.与本规划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规范、规定、标准; 第7条规划原则: 1.保持工业区的功能与结构完整 工业区是整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划与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状及发展条件为基础,综合确定其规划结构、路网体系和大型设施的配置;同时,保证工业区中产业园区、居住区块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的充分发挥。 2.完善工业区的用地配置 在完善工业区的产业用地结构的同时,应增强为工业区服务的科研、信息、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功能用地的综合规划。在保证功能合理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和城市绿化用地。 3.合理控制工业区的人口容量 威海城市总体规划中虽然已明确规定了工业区合理的人口数量,但是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规模有了较大的增加,结合用地现状及工业区发展条件,将工业区的规划总人口控制在7.2万人以内。同时,以本规划为依据,及时做好工业区内农居点的综合调整和居住新区的建设规划。 4.处理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与严肃性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确保规划严肃性的前提下,尽量使规划方案与建设模式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操作弹性;规划除了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应做到近、远期有机结合,为工业区的分期滚动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威海市规划局 威海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威建发〔2013〕34号 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市区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威海市城市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试行)已经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威海市规划局威海市住房保障和 房产管理局 2013年4月24日

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4月24日印发—2 —

威海市城市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 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居住小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居住小区品质和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及工业新区苘山镇、汪疃镇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规定所称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工程(以下简称配套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区内道路、硬化、绿化、挡土墙、防洪、路灯照明,以及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有线电视、邮政等配套设施工程。 第三条建设、规划、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配套设施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配套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省地的原则。 第五条配套设施工程必须与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3 —

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都应当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第二章规划管理 第六条规划部门在详细规划阶段确定配套设施工程的性质、建筑规模、用地面积、用地位置等,在出具的居住小区《建设用地出让规划示意图》中予以明确,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 第七条规划部门在审查居住小区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以及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对配套设施工程的项目名称、功能、位置、指标等进行核定。 第八条居住小区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道路宽度: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路四级。其中,居住区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小区路路面宽6米—9米,组团路路面宽3米—5米,宅间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米。 (二)道路坡度:机动车道纵向坡度不大于8%,非机动车道纵向坡度不大于3%,步行道纵向坡度不大于8%。 第九条居住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绿地率控制指标:低层住宅、高层住宅不小于50%,多层住宅不小于35%。 (二)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开放式布置,有较好的可视性、—4 —

桥驿镇总体规划文本初稿

桥驿镇总体规划文本初稿 注意问题 1、红色注记部分是以我个人角度看来与问题的 如果理由够充分,请在旁边注明理由,换颜色注记,由大家讨论 2、还是请大家注意文本和说明书的区别 文本尽量的简洁,主要结果不要过程,过程理由在说明书里阐述 3、因为文本和说明书部分有重合部分,请大家不要偷懒,搞得说明书和文本一字不差 在分配任务时可能有某部分相同的内容分给的是不同的人(无论是说明书和文本) 在已经把说明书和文本整理成初稿的情况下,请各自将自己和所写相同部分人内容衔接 4、请注意格式,字体,还有部分错别字, 这次发下去请认真修改,自己所写部分到时候注记的是各自的名字,请认真对待 5、文本和说明书还有图件 请大家特别注意图件,汇报的图件很重要,是老师评分的依据~ 桥驿镇总体规划文本 1 总则——龙梦瑶 1.1 前言 为了适应桥驿镇的快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新建规划导则》,特编制2010——2030年桥驿镇城市总体规划。

1.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 指导思想和原则没写,请多参考其他的文本,大致是一些套话 第(一)点总结简述一下上可以归到指导思想里 (一)贯彻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面资源,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和人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四)可以归到总体规划编制重点 (二)积极解决垃圾填埋厂的问题,控制环境污染,增加城镇美化,注重空间布局,建立城镇和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三)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弘扬桥驿镇特色文化。(四)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土地使用价值,优化用地结构,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 (五)坚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政府管理和引导结合,改变农村散、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3规划范围 修编的总体规划范围96.39平方公里,以文星桥集镇为最东,禾丰村为南,民福村为西,马安村为北。 镇区规划面积和范围没写图件已经发给你了镇区面积为1260.8公顷 1.4规划依据(相关法规、已经审批的相关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新建规划导则》 规划依据不止这些包括镇规划标准,还有现状调研报告上有一部分,注意格式

【参考文档】土地清查工作报告-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土地清查工作报告 篇一:土地整理土地清查报告 XX镇西片土地整理土地清查工作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镇西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954.53公顷。批准预算总投资2560万元。 201X年12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X年第二批省 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和预算的通知》(苏财建[201X]280号、苏 国土资发[201X]300号)批复仪征市XX镇西片土地整理项目为201X年第二批 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资金为2560万元,建设规模为954.53公顷,计划新增耕地48.02公顷,新增耕地率5.03%。 二、土地清查工作 1、土地权属确定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954.53公顷,地处东经119o6′36″~119o10′30″、北纬 30o28′10″~30o30′22″,项目区边界:北靠青年村、东临蔬菜村、南濒南 井水库,西与安徽省接壤。涉及XX镇XX、XX、XX三个村55个村民小组。本次土地清查工作重点是确定项目区土地权属。清查范围为全部项目区。清查参加 人员由 国土、水利、农业相关部门人员及项目区所在村抽调办事公道 ,熟悉界限的村民组成。经过现场调查,核对图纸,确定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均 为集体所有,均有人民政府颁发的《集体土地所有证》,权属界线清楚,无任 何争议情况土地承包经营权归三个行政村承包土地的村民所有,项目区内土地 权属明晰、界线清楚,面积准确,不存在权属有争议地块。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142.2公顷(其中汪云村825.36公顷、沙集村278.04公顷、开建村40.81公顷),建设规模954.53公顷,其中耕地722.8公顷、农村道路33.56公顷、坑塘水面113.43、农田水利用地33.96公顷、田坎26.26公顷、 农村居民点7.59公顷、独立工矿用地3.31公顷,特殊用地4.02公顷、水工建

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主要内容)

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一、规划背景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发展基础、面临形势三个方面,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二、总体要求 《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城乡融合的城郊乡村、美丽宜居的品质乡村、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宜养宜游的休闲乡村、传承创新的文明乡村等“五个乡村”的发展定位,打造乡村振兴战略齐鲁样板威海篇。 ★城乡融合的城郊乡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以“乡村风情、城市品质”为目标,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同质,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美丽宜居的品质乡村,坚持“三生三美”发展理念,全面推行乡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统筹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确保全市美丽乡村有特色、有风景、有文化、有产业、有故事,形成整洁美观、山绿水清、别有韵味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建设具有威海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乡村样板。

★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让乡村成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农民持续增收的美丽家园。 ★宜养宜游的休闲乡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千公里滨海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山地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完善康复、旅游、养生、保健、健身、运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服务链条,探索建设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实施乡村旅游规模化工程、精品工程、效益提升工程,打造国内知名的滨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传承创新的文明乡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建设,着力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发展威海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有效满足,乡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邻里相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三、空间布局 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三生”空间,从“三个层次”、分“四种类型”推进乡村发展。把广大农村建设成镶嵌在组合型都市区之间的新型社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的通知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公布日期】2022.05.09 •【字号】威交发〔2022〕66号 •【施行日期】2022.05.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 (2020-2025)》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5月9日威海市城乡公交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省规划纲要,全面支持威海市公共交通发展,配合公交都市创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行动。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构建集约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和变化,资金和土地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着力调整出行结构,拓展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构建集约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的需求。 ——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所面临的外部、内部形势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公共交通系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紧紧围绕建设精致城市和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确立公共交通系统在出行中的主体地位,是形成威海市稳定交通结构和出行模式的关键,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用地优先、路权优先、资金优先等政策体系,切实支撑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根据《威海市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以国际化工作作为打造精致城市外部形象和内部精神风貌的抓手,提升城市年轻活力形象,做好以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升包容性、提高城市交通市政配套能级、建设高效惬意城市交通体系。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威海市着力打造集约型公交都市,实现公交线网结构立体化、公交服务特色化、公交设施功能差别化、场站用地集约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到2025年,威海市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比例,公交分担率达到23%;完善主城区公交站点覆盖度,主城区公交站点500m覆盖率达到100%;早晚高峰体现公交优先原则,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运行时速达到20km/h;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满意度,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95%;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

(整理)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桥头镇人民政府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文本

精品文档 目录 第1章总则............................................................. - 1 -第2章镇域规划......................................................... - 1 -第3章镇区规划......................................................... - 3 -第4章绿地系统规划..................................................... - 4 -第5章基础设施规划..................................................... - 5 -第6章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 6 -第7章镇区防灾规划..................................................... - 8 -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 10 -第9章远景规划........................................................ - 10 -第10章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 10 -附表:.................................................................... - 11 -

威海城总体规划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文本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 i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4) 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4) 第二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6) 第三节城市规模 (6)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一节区域协调战略 (8) 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 (9) 第三节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14)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 (18) 第五节市域海岸带保护规划 (22) 第六节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23) 第七节市域市政基础设施 (25) 第八节城乡综合防灾减灾 (29) 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 (31) 第一节空间布局 (31) 第二节居住用地 (35) 第三节公共设施用地 (37) 第四节工业和仓储用地 (42) ii

第五节绿地系统和水系 (45) 第六节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 (49) 第七节城市交通 (51) 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 (58) 第九节综合防灾减灾 (66) 第十节环境保护 (69) 第十一节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70) 第十二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 (74) 第十三节旧城更新 (75) 第十四节地下空间 (77) 第五章规划实施 (81) 第六章附则 (83) 附表2-1 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84) 附表3-1 市域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86) 附表3-2 市域城镇等级与规模结构表 (86) 附表3-3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 (87) 附表3-4 市域海岸带重点管制区强制性管制导则表 (88) 附表3-5 市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91) 附表4-1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98) 附表4-2 中心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100) iii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威海市规划局 2005.11

前言 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两个十年成就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那么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加快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山东半岛东部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教育科研基地、旅游度假地和修造船基地是威海市建设的重点。规划借助日韩经济向山东半岛大规模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立足传统工业、特色渔业、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基础优势,争取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威海市加工制造、教育科研、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度假等产业均衡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威海的环境资源优势已经初步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但由于经济和城市加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本次规划在合理安排威海长远发展框架的同时,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营建作为重要规划内容,在城市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中,给予重点解决。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五章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 (9) 第六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3) 第七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5) 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6) 第九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 第十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0) 第十一章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22) 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3) 第十三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24) 第十四章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28) 第十五章市区岸线利用规划 (30) 第十六章给水工程规划 (31) 第十七章排水工程规划 (32) 第十八章电力工程规划 (33) 第十九章通信工程规划 (34) 第二十章燃气工程规划 (34) 第二十一章供热工程规划 (35) 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