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33(8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2.试述信息的功能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6.社会信息化指数法的优劣是什么?

7.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8.世界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有哪些?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

认识论层次: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极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特征:(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可转换性

2.试述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信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媒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重要的人类资源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定性标准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指标应包括:

(1)以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系统为基础设施;

(2)提供通信服务,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向多方面发展;

(3)信息通信系统的多样化和使用范围的广泛化。

定量标准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

信息系数:以表示与信息有关消费占每个家庭全部开支的比例。

信息系数主要表明家庭消费信息物品和服务的倾向,而不能准确地显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西方学者比较公认的信息社会的主要数量指标是信息产业和信息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一是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是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5. 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及信息设备、信息应用系统等来装备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使信息资源作为社会的基础资源而得以充分开发并利用,从而使全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的过程。

特点:

(1)信息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信息的生产、存储、传输、交换、分配和利用已成为决策性行为;

(2)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3)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4)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将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换

6. 社会信息化指数法的优劣是什么?

RITE :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方面来测量不同社会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

????????????????????????????????????食住外杂费所占比例个人消费支出中除去衣信息系数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通信主体水平每万人计算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百人电话机数信息装备率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每百人每日报纸发行数人均年通话次数

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信息量社会信息化指数

这种方法从影响社会信息化的诸多因素中选出了11 项要素共4 大类指标,计算出一个反映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总体指标社会信息化指数。

1信息量: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书籍销售网点数,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

2信息装备率: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万人计算机数

3通信主体水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

4信息系数:个人消费支出除去衣食住行等杂费外的所占的比例

7.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

核心内容:“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实质是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设一个以光缆为干线的覆盖全国的智能通信网,以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高度信息化进程。

特点:网络化;快捷化和大容量化;高技术化;开放化。

8.世界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有哪些?

美国的NII计划

日本的曼荼罗(Mandala)计划

欧洲共同体的欧洲信息空间(EIS)计划

韩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新加坡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35(6题)

1.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什么特征?

2.分析信息资源的功能

3.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不同阶段的信息资源管理有什么特点?

4.信息资源管理手段有哪些?

5.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对象

6.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什么特征?

1美国学者:

信息资源=文献资源

信息资源=数据

信息资源=多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文字、图像、声音、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等)

信息资源=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

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和(信息、设备、技术、人员)

2中国学者:

乌家培:对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密切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马大川: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即广义的信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有用信息;二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三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技术。

马费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狭

义);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要素的集合(广义)

赖茂生:信息资源是人类活动各个领域所产生和有使用价值的信息集合。

特征: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7)不同一性(8)驾驭性(9)累积性、再生性

2.分析信息资源的功能

经济功能;管理和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3.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不同阶段的信息资源管理有什么特点?

1管理哲学说: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对改进机构的生产率和效率有独特认识的管理哲学。

信息资源管理比管理信息系统复杂得多,它可能被认为是整合所有学科、电子通讯和商业过程的一种管理哲学

2系统方法说: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一重要的组织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的系统方法。

3赖茂生:IRM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组织、利用和控制的过程。管理活动说:孟广均:IRM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4马费成:IRM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利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2技术管理阶段: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流进行控制

3资源管理阶段:将信息看成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4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管理

4.信息资源管理手段有哪些?

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5.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对象

信息资源管理活动

过程管理(微观层面)

网络管理(中观层面)

调控管理(宏观层面)

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运动。

网络为信息系统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网络活动,其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网络本身是信息资源、技术设备、通信网络、用户群体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统一体。

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

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对信息资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施宏观调控和规范

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商品化和信息生产的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信息生产力

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教育

6.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信息资源分布与采集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

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

信息用户

信息服务与信息市场

信息产业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信息资源管理法规政策

信息资源管理教育研究

第三章信息产业53(11题)

1.什么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属于哪一产业?

2.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说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4.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5.波拉特对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研究有什么贡献?

6.信息产业近20年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7.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差距与优势是什么?

8.信息产业测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9.什么是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

10.OECD对信息职业的划分是什么?

11.什么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 信息产业是以信息为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生产、储存、传递、销售信息商品、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①信息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综合性的生产领域。

②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柱,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③信息产业不仅提供信息设备和器件方面的硬件服务,也提供软件、无形的信息咨询与服务,

而且后者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依托信息技术提供服务是信息产业的显著特点。

2. 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资金投入、高风险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发展快、受科技进步影响大的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效益、高渗透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低耗、无公害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增长快、需求广、高就业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先导产业。

3.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其先导性体现为:

1信息产业可以改进传统产业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2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是其它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产业和经济的整体素质。

4. 信息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基本资源的替代作用

物质、能源、人力、资金

2信息产业对经济、财富的增值与加速作用

3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软化)作用

5. 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

波拉特的贡献:

将信息产业列为第四产业;

创造了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的概念;

对信息职业的划分创造性地采用了确定百分比的方法;

6. 信息产业20年的发展特点

1信息技术的研究、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信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2各国竟相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引发了新的社会信息化浪潮;

3新兴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4各国不断完善本国的信息产业政策。

7. 我国信息产业的差距:

1信息产业的产值低

2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3尖端信息技术较落后

4信息加工的电子化比率低

5信息产业政策法规还不健全

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

2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越来越好

3国际信息产业看好中国市场

8. 波拉特的信息产业测度;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法;

信息流动调查法;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分析法。

9. 信息产业化: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是社会信息活动逐步走向产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

产业信息化:指在由同类企业所组成的各个产业部门内,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的过程。

10. OECD对信息职业的划分:

1信息生产者:科技人员、信息采集与咨询人员、市场调查与协调人员

2信息处理者:管理监督人员、信息处理控制与管理者、文秘及相关办公人员

3信息分配者:教育与传播工作者

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者:信息机械操作者、邮政电信工作者。

11. 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的内涵:

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其产品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的印刷品(书报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服务、光盘服务和游戏软件等)和音像传播(影视、录像和广播等)。

信息内容产业的特点:

1产品的价值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其形式;

2大多数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

3产品(如在线报纸或电视节目)不一定是有形的,也不一定与某种特定载体形式相关联;

4产品的传递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直接传送给消费者,而不经过供货商或中间商;

5在发布或传送产品的过程中,容易通过加载其他产品和服务,使这些产品增值,如加载广告等。

第四章信息资源分布与采集43(6题)

1.什么是信息资源分布中的马太效应?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布拉德福定律?

3.简述齐夫定律及其现实意义。

4.信息是怎样随时间分布的?(指数增长率、逐渐过时率)

5.什么是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6.信息采集的原则是什么?

1. 信息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

在社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及其相关因素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

如少数出版社会成为某类图书的权威(核心)出版机构,为数不多的科学期刊因刊载了某学科领域的大量论文而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少数作者(即信息生产者)因写得最多、被引率最高而成为某一领域的核心作者,少数网站集中了大量用户,SCI中80%的引文集中在15%一20%的期刊中,等等。

这就是信息资源产生和分布中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积极意义:

在实际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它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重点、攒弃平均,为信息源的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为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信息集中和分散的特征、趋势和规律,发现信息管理学的基础性定律。

负面影响:

马太效应描述的信息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度积累,容易使信息工作者走入极端。

马太效应青睐名人、拒绝新人的习惯势力不利于新人成长,限制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产生及传播。

2. 布拉德福定律

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a :a2的关系( a >1)。

大量的该学科的论文刊登在少量的核心期刊上,少量论文刊登在其他大量的相关学科的期刊上,这就是信息既集中又分散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有两个基本要点:

一是频次等级排序,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

二是确定相关论文在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具体方法:包括区域分析和图形描述,虽然两者的数值并不相等,但它所揭示的都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散规律。

存在的问题:公式繁多,立论各异,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

3. 齐夫定律:

如果将一篇较长的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的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的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c,式中:c为常数。

齐夫定律的应用:自动标引、信息系统建设、词表管理和控制、信息存储与检索等。

通过词频分布来揭示信息的分布规律是齐夫定律在理论上的重要开拓。

4. 指数增长律

1普赖斯曲线:bt ae t F =)(

文献信息(或者信息)呈指数增长的内在原因是由于社会信息流的传播和影响的结果。 局限性: 文献信息的增长规律是对每一年的文献累积数而言,并不是相对于每一年新发表的文献数量;文献信息的增长律仅仅是一个理想模式,它没有考虑许多复杂因素对文献增长的限制。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简单搬用公式来预测未来的文献量,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2生长曲线:kbt ae k t F -+=1)(

普赖斯指出,考虑到物质的、经济的、智力的及时间的影响和限制,文献信息的增长更趋近于生物的生长曲线(Logistic Curve),即最初生长或繁殖很快,随着时间推移,其生长速度越来越慢,以至最后几乎不增加了。

式中: F(t) 代表时刻t 的文献量,k 为文献增长的最大值。

意义:生长曲线在描述科学文献增长规律时取得了一定成功。

局限性:由公式可知,当t →+∞时,F(t) →k 。这表明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文献的增长率为零,而文献总量达到了不可逾越的最大值。这意味着某个年代之后,再也没有新的文献产生,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逐渐过时律:

“文献老化现象”:在现代所获知的信息中,10年后可能有1/3是被剔除的,20年后可能就有一半是过时的。

文献信息的老化的四种情形:

文献中所含信息仍然有用,但现在已被包含在其他更新的论著中; 文献中的信息仍旧有用,但现在正处于一个人们对其兴趣下降的学科; 文献中的信息仍旧有用,但为后来的著作所超越;

信息不再有用。

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文献的半衰期与该学科一半文献的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大体相当)。

与半衰期有着密切联系的另一个衡量文献老化的指标是普赖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

普赖斯指数和半衰期的关系:一般来说,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小,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

5.信息采集: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从信息源中搜索、选择相关信息加以汇集的过程。信息采集的途径:

通过人际关系获得;

通过组织机构获得;

展览会、推销会、交易会、现场会、参观访问等途径获得;

通过传统的印刷文献获得;

通过各种电子途径获得;

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获得。

6. 信息采集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完整性);

及时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方便、经济的原则

第五章信息组织90(7题)

1.什么是信息组织?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体系分类语言的构成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3.主题语言的构成原理是什么?主题法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元数据?元数据有什么作用?

5.网络资源指南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构建网络资源指南的分类系统?

6.什么是信息构建?信息构建步骤有哪些?信息构建有什么意义?

7.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

1.信息组织:

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为有序集合,将信息转化为信息资源或将潜在信息资源转为显在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

广义:信息选择;信息描述;信息揭示;信息序化;信息存储

狭义:信息序化

2.体系分类语言的构成原理、优点和局限性

构成原理:逻辑分类

优点:等级列举;直观表达

缺点:不能无限容纳概念;类目线性排列无法表达复杂主题。

3.主题语言的构成原理:

以主题为中心集中文献;

以词语作为检索标识;

以字顺方式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主题法的类型: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概念标识:语词概念关系:参照排列方法:字顺排列

4.什么是元数据?元数据有什么作用?

国际图联: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是识别、描述和指明网络化电子资源定位的数据。ISO/TC211: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及其他特征的数据。

美国图书馆协会:元数据是资源内容和格式信息的摘要,它可以描述著作人、出版日期或更详细的情况,以利于信息的提供与服务。

作用:著录描述;定位;识别和确认;检索;评估;选择;资源管理;信息资源保护和长期保存

5.网络资源指南的作用:

1组织的信息专题性较强,能较好的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用户按规定的分类体系逐级查看,按图索骥,目的性强,查准率高;

2采用树形结构目录组织网络资源,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3屏蔽了网络资源系统相对于用户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基于树状结构的简单易用的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界面;

4网络资源指南的类目是完全是根据网上信息的类型和特征及一般用户查询的重点设置的,并且具有动态性,因此,有很高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如何构建网络资源指南的分类系统:

6.信息构建:

广义: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加以组织和适当表示,以满足人们信息资源需求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狭义:信息资源的结构化和组织

信息构建步骤:定位站点目标;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内容需求;信息构建;信息设计;导航设计;视觉设计

信息构建意义:

1加强信息资源和有效控制

2拓展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应用领域

3为知识组织奠定基础

7.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

文件

超文本/超媒体

数据库

网站

网络资源指南

搜索引擎

学科信息门户(主题网关)

数字图书馆

第六章信息检索190(5题)

1.简述检索工具及其特性

2.检索工具的主要排检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劣?

3.什么是引文索引,引文索引有什么特点与作用?简述SCI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4.什么是特种文献?哪些类型的文献属于特种文献?

5.世界各国的专利审批制度有哪些?专利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些?

1.简述检索工具及其特性

检索工具是用来报道、存储、查找信息的工具,是汇辑各种信息,按特定的方法加以描述和编排,以供查考的工具。

检索工具与普通文献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工具书刊,是专供人们查找特定信息的,虽然它也具备可读性,但它不是供人们进行系统阅读的。

特点:编排特殊,便于查检;信息密度大;概括性强

2.检索工具的主要排检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劣?

1按字顺编排:拉丁文字顺排检法;中文字顺排检法

2按内容性质编排:分类编排;主题编排

3拉丁文字顺排检法:word by word;letter by letter

4中文字顺排检法:音序法;形序法;号码法

中文字顺排检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声部韵部排检法

形序法:笔画法;笔顺法;部首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起笔笔形代码法

汉语拼音排检法

优点:原理简单、查检迅速;科学性强,符合国际上检索工具的编排规则,是一种理想的中文排检法。

缺点:当不知道一个字的正确读音时,就难以查到。

笔画法

优点:原理简单,易于掌握,又适合汉字的特点。

缺点:同一笔画容纳的汉字较多,不便很快查到要查检的汉字;由于汉字结构的多样化,简体与繁体,规范书写与手写体的差别很大,每个字的笔画不易计算准确。

应用:不仅可以用来编排检索工具的正文,也可以用来编制检索工具的索引,同时它还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编排法,音序法、部首法、笔形法等往往用它对条目进一步编排。

起笔笔形法

起笔顺序:寒来暑往、江山千古、元亨利贞。

优点:起笔笔形法强调起笔,位置固定。

缺点:每一类所统属的条目多,检索不便。

应用:起笔笔形法一般不用来编排检索工具的正文,多数检索工具仅用它作为其它编排

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是其它编排方法的附属方法。

部首法

优点:部首法符合汉字的结构和人们的查找习惯,不认识的字,念不出来,不能用音序查检时,可以根据字形用部首法查出来;

部首法能够容纳数量庞大的汉字,是编制大型语言工具的必要排检法。

局限:部首的位置不固定,判断一个字的部首必须遵循固定的原则和规定,比较难掌握;不同检索工具中的部首数量往往不同。

四角号码法

基本规则:笔形规则和取角规则。笔形规则即确定用什么号码来代替何种笔形的规则;取角规则是关于汉字四角取笔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

优点:四角号码法是一种单一的排检法,不必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只要熟记十种笔形所代表的号码,见字知号,查检迅速。

缺点:四角号码法的局限在于不易准确掌握。

3.引文索引

概念:把引文作为检索词,标引初所有引用过该引文的信息,即构成引文索引。

特点:引文索引将引文作为检索词,简便易查利用引文索引检索信息,检索范围不断扩大引文索引具有引文统计分析的功能

作用:可检索核心期刊的发文情况(全部作者及作者所在机构的发文情况);科学文献被核心期刊引用的情况。

简述SCI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 SCI 印刷版:

Citation Index (A,B,C分册)

Source Index(D分册)

Permuterm Subject Index(E,F分册)

检索途径:著者途径、关键词途径、机构途径

2 SCI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 --1998-至今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2005-至今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2005-至今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 (CPCI-S) --1998-至今

4.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特种文献一般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科技档案、政府出版物七大类。

5.专利审批制度:形式审批制,即时审批制,延迟审批制,异议审批制

专利信息检索的类型:技术信息检索,监视性检索,新颖性检索,侵权检索,有效性检索第七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3(5题)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阶段是什么?

2.分析CIO 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能。

3.CIO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你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胜任CIO

4.怎样理解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5.比较CIO与CKO。

1.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2工作性质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3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4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文书管理阶段—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商业竞争分析与竞争情报阶段—战略信息管理阶段

2.

CIO在组织中的地位:CEO—CFO—CIO

CIO的职责:

1参与企业高层管理决策

2负责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3确立组织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流程

4负责组织的信息技术管理

5宣传、咨询与培训

3.

CIO应具备素质:信息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商业经营能力,信息素养,其它品质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在信息社会具备信息意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意识:是指在社会生产与人类活动中,人们主动搜寻和应用信息的意识,即人们形成的一种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交流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

有信息素养的人是一个懂得如何在信息社会实践终生学习的人。

论述:你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胜任CIO ?

要成为各单位的信息主管,需要具备很多知识和能力,但首先要具备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信息主管,需要具备一般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决策与规划能力、分析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协调等能力,还要具备作为信息领域专业管理者的技术素质,如:掌握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等方面的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信息系统方面的技能。因此,要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具备上述信息主管所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养,既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也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专业人才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后者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而言就是:培养在各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人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主要是指从事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等方面的人才;信息系统建设人才,主要是指从事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面的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信息资源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这两个方向是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而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支持下的信息系统建设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从事的职业是:在国家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教育、科研、金融、图书情报等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这个职业国外叫做信息主管(CIO),而国内叫做信息中心主任。大学毕业生成为信息主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可从事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一般性的信息处理等工作,而后可承担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等中层信息管理人员,其后才能晋升为信息主管工作。

4.

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

知识管理的内容:

1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显性化,即将存在于公司员工大脑中和公司组织结构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知识库中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

2内化(Internalization):指知识的转移,是企业从外部知识库中提取和过滤知识,为知识需求者提供相关联的知识。

3中介(Intermediation):实现知识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知识传递。

4认知(Cognition):应用知识。

5测评(Measurement):评估、量化和描绘企业知识资源及知识管理的业绩。

5.比较CIO与CKO。

1CKO与CIO的相同之处:

二者都要利用信息技术来采集、处理、传播、传递、开发利用知识或信息;

二者都是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都要求其职能扩展到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及管理实践中。

2CKO与CIO区别:

CKO与CIO产生的背景不同;

CKO与CIO管理的对象不同;

CKO与CIO的职能不同;

CKO与CIO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同(素质要求不同)。

第八章信息政策与法规24(4题)

1. 简述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的关系

2. 简述信息政策的莫尔矩阵模型

3. 如何构建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

4. 你认为加强我国的信息政策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1.简述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的关系

观点一: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调控手段。

区别:

(1)在性质上,信息法律是一种法律手段,而信息政策是行政手段,是一种软性的指导性准

则或指南。

(2)在作用范围上,信息法律的问题、对象比信息政策更基本、更普遍、时效更长。

(3)从二者的关系上,信息政策是信息立法的基础,信息立法是保障信息政策贯彻和实施的

重要法律手段。

观点二:信息政策包括信息法律。

将信息法律作为信息政策的一个要素或一个包括在信息政策之中的子集,认为信息政策应包

括发展规划、指南、准则、法律、条例、标准等不同层次。

2.简述信息政策的莫尔矩阵模型

要素

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立法条例层次

产业层次

组织层次

社会层次

3.如何构建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

(1)充分考虑各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和地位,通过立法规范主体行为,创建一个适于各行为主体充分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2)必须考虑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

(3)考虑到信息活动的跨行业、跨地域的特性,将信息立法置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之下通盘考虑,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协调。

4.你认为加强我国的信息政策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紧密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信息化与专业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信息化建设是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只有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专业强化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培训,为全系统信息化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三)全面提升干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要树立“质量是数据的生命”意识,各单位要围绕专业化管理体系和工作风险防控体系等重点项目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行业数据分析,深度挖掘信息价值,服务工作管理。

(四)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做到物尽其用,合理配置,优化资源。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信息设备更新的需要。

(五)加强信息工作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将考核评价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对信息系统应用推广、运行维护、安全保障、数据应用等日常工作,形成综合考评体系,以有效的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攀升。

(六)全面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管理体系。

第九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35(2题)

1.什么是信息资源安全?信息资源安全研究是怎样发展的?

2.信息资源安全威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对信息资源实施安全管理?

1.

信息资源安全指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防止未经授权者或偶然因素对信息资源的破坏、更动、非法利用或恶意泄露,以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要求。

信息资源安全研究的发展阶段:

通信安全: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窃取、解读和利用。

计算机安全: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方面的安全,内容广泛。

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安全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

2.

信息资源安全威胁:系统的缺陷;泄密和内部人员犯罪;病毒;黑客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技术管理:新型安全产品不断出现,例如防病毒卡、防火墙、保密网关、安全路由器等。2组织管理: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信息安全措施等。

3人事管理: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等。

4法制管理

第十章信息资源市场管理32(8题)

1.简述信息市场及其特征。

2.信息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3.试分析信息市场的主体结构和客体结构。

4.信息商品有什么特点?

5.信息商品通常采用哪些定价方法?

6.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是什么?

7.信息服务的原则是什么?

8.网络信息服务有什么特点?

1. 简述信息市场及其特征。

信息市场是一个场所,这是最为传统的市场界定,人们要交易信息就必须有一个空间;信息市场体现的是一种交换关系,它是购买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信息市场上交易的是信息商品,这种商品不同于普通的物质商品。所以信息市场就是信息商品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信息商品交换的关系总和。

特征:市场形态的隐蔽性,交换关系的中介性,交易对象的多元性,交易方式的快捷性

2. 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市场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信息市场的产生,首先是作为一种“隐性形式”的市场与物质市场同时存在。

信息市场出现的标志是以交换为目的的信息商品的出现。

3. 试分析信息市场的主体结构和客体结构。

(1)信息市场的主体结构

一般认为信息市场结构是由信息商品供给方、需求方、中介方和管理方4个方面组成的。供给方是信息商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需求方是信息商品的消费者;中介方是信息市场中的经纪人;管理方是信息市场的监督者和执法者。这4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不仅交换关系不可能发生,而且会陷入混乱。这4个方面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信息市场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功能。一般来说,合理、优化的信息市场结构应该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信息市场这4个方面之间,从时间上、空间上必须保持较稳定的联系;所谓层次性,是指信息市场4个方面之间,在相同或不同的等级上应保持较稳定的联系。

对于信息市场来说,中介方和管理方比物质市场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介方的活动可以克服供需双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在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内排列组合相应的供求渠道,提高信息商品交易的成功率。管理方的活动则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学

方法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中介方和管理方的活动保证了信息市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合理的层次性。中介方是联系供需双方的桥梁,管理方是信息市场的监督者和执法者,以保证市场的合理运行和健康发展。

(2)信息市场的客体结构

作为信息市场客体的信息商品,主要包括有形物的信息产品和无形物的信息服务。对于信息产品,通常从信息的内容、信息与物质载体的关系、信息的加工层次等角度去划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服务是一种以活劳动形式存在的使用价值。在信息经济活动中乃至整个人类的信息活动中,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总是密不可分的,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结合发挥作用的。离开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好像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难以维持和展开;没有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就无法被开发利用,信息产品也不能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可以说,信息服务之于信息生产和消费,恰如货运服务和商业服务之于物质生产和消费一样不可缺少,甚至关系更为密切。在许多情况下,信息本身是无偿的,有偿完全是由信息服务创造的。例如,从各种公开出版物中获得的信息是无偿的,不能成为商品,但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并将它传递给用户时,就可以收取相应的费用。这些费用不是信息带来的收入,而是信息服务带来的收入。因为同样的信息,用户也可以从相应的渠道获取,由于种种原因他转而依靠信息服务时,信息服务便可以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这说明,人们在信息市场上不能只见信息而不见服务。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信息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用户对信息服务需求将更加迫切,无论通过哪一种渠道去获取信息,信息服务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缺少的,这就为当代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信息服务比信息商品更复杂,因为它是由人的活劳动携带、以活动形式存在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无形的,与服务生产行为不可分离,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于同一过程,信息服务在许多场合都是由服务活动与信息产品相结合展开的,服务劳动的结果无论是无形物(例如,咨询活动)还是有形物(例如,信息检索),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活动形式存在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活动过程的活劳动本身或提供的信息产品的价值。信息服务是信息生产者利用自己的主观知识向消费者提供使用价值,一般不生产新的信息产品,但信息服务同样是复杂劳动,这种劳动消耗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支出是服务过程的主要内容,体力劳动支出是眼务过程得以实现的条件。各类咨询及信息提供都属于信息服务的范畴。

4. 信息商品特点:

效益的间接性

使用价值与时效性、保密性、垄断性密切相连

效用的综合性

信息价值的不定性

信息价值的共享性

信息商品的独创性和独占性

5. 信息商品通常采用的定价方法:

以成本为核心的定价方法

以需求为核心的定价方法

以竞争为核心的定价方法

6. 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低价策略

高价策略

平价策略

差价策略

7. 信息服务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精练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方便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

8. 网络信息服务特点:

1信息资源服务数字化

2信息服务领域拓宽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服务首先可以用现代化手段完成传统的服务项目,例如:文献传递服务、书目查询服务、定题服务等,同时,网络信息服务还开拓基于网络环境的新的服务项目,例如电子邮件、网络教育、网络购物、视频点播、网络广告、网络信息发布等。

3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

网络信息服务的开展依赖各种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如计算机、通信网络、各种软件等。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33(8题)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35(6题)

第三章信息产业53(11题)

第四章信息资源分布与采集43(6题)

第五章信息组织90(7题)

第六章信息检索190(5题)

第七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3(5题)

第八章信息政策与法规24(4题)

第九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35(2题)

第十章信息资源市场管理32(8题)

共:62题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 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 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 1)普遍性2)客观性3)动态性4)可识别性5)可传递性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8)可共享性9)依附性10)时效性11)转化性12)可伪性 13)无限性14)层次性15)相对性16)知识性17)转移性 4、知识定义:P287 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 1)隐含性2)实体性3)共享性4)主观性5)价值性 6)复杂性7)变化性8)增值性9)非遗传性10)依附性 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7、资源定义: 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 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 (1)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 (3)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 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不同一性8)驾驭型 9)累积性与再生性 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 (1)信息经济的崛起(2)信息观念的转变(3)信息技术的发展(4)企业的根本转变 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3、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 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1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

信息资源管理02378最新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开发等积累起来的信息及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者为达到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等活动中的利用规律,以此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 练习题 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2、阐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答: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33(8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2.试述信息的功能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6.社会信息化指数法的优劣是什么 7.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8.世界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有哪些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 认识论层次: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极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特征:(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可转换性 2.试述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信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媒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重要的人类资源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定性标准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指标应包括: (1)以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系统为基础设施; (2)提供通信服务,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向多方面发展; (3)信息通信系统的多样化和使用范围的广泛化。 定量标准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 信息系数:以表示与信息有关消费占每个家庭全部开支的比例。 信息系数主要表明家庭消费信息物品和服务的倾向,而不能准确地显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西方学者比较公认的信息社会的主要数量指标是信息产业和信息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一是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是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及信息设备、信息应用系统等来装备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使信息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工商管理专业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632725 课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对信息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的人才却仍然比较匮乏。基于此,我们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了《信息资源管理》这门课程。 信息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够根据组织的特征确定信息资源,分析组织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流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组织的信息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组织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信息资源过程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和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3.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学会综合应用。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的重点是对信息、信息管理等内容的概括了解,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案例分析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管理学。本课程将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等)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信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等信息资源管理基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管理重点

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观点 (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观点 (3)信息是事物变化或差异的表现于光远的观点 (4)信息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方式和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反映和表述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在信息管理界,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存在的依附性、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主观性、加工性与可开发性 ③信息运动的储存性、传递性与共享性 ④信息利用的价值性、时效性与整体性 信息的分类 (1)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是什么形式) 语义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内在含义(是什么意思) 语用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效用价值(有什么用处)信息管理关注的主要是语用层次上的信息现象。 (2)按信息载体和存储方式划分 文献型信息:它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胶卷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样品、样机,本身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3)加工程度: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零次信息:是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未经过人脑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信息资源。即口头传播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通过谈话、咨询、旁听、聚会、讲演、会议、教学、电话交流等。 一次信息:是以零次信息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状态和社会表象的信息以及大脑存储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经过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表达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末经过系统化的组织。通常表现:讲演、手稿、日记、录音、录像、广告等,具有原创性、表达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是指在一次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加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资源。如专著、论文、报告、剧本等。 三次信息:是对大量的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产生的系统化成果。如:科学评论、书评、各种资料汇编、信息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具有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内涵: 狭义的理解: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补完《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1.哈特莱、香农、维纳和钟义信对信息的定义。P2~3 哈特来:信息是他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形式 香农:信息被看作是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叫唤来的东西。 钟义信:信息是食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简介的表述。2.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P3 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 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如何分类?P4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简述信息的层次如何划分?哲学层次、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层次。 5.信息的特征。P5 6.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 7.简述信息的功能。(注意各要点的细节)P8~10 认知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 社会发展的资源。 8.广义与狭义信息管理概念。 9.信息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征。P28~29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信息交流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信息活动几种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零星、片段,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 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之以部分机械化作业,主要管理者是图书管理员。 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mis经理。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为主要真滴,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0.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哪几个方面?P30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 1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都包括哪几个层次?P30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 1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P31 微观:狭义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主要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总结

1.知识的分类:按领域分为哲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按用途分 为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按状态分为存量知识和流量知识;按水平分为低、中、高级知识;按性质分为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按载体分为隐性和显性知识。 ODCE的知识分类方法分为:知事类知识、知因类知识、知能类知识、知能类知识。(重点) 2.西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管理哲学说(马钱德)、系统方法说、管理 过程说、管理活动说。 3. 4. 5.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等同关系、从属关系、发展关系。 6.CIO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具有MBA专业知识;执行企业战略;科学的规划和 实施;锐意变革进取;善于沟通交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信息人力资源的规划、信息人力资源的选聘、信息 人力资源的评估、信息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8.在信息技术领域,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 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制定的标准,可视为国际标准。 9.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包括四个模块:信息资源分析(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分 析)、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递反馈(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 10.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组织管理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 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及操作层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这类人员的特点:专业技术人员通常需要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取决于其工作性质);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计划、管理控制、关键问题分析、领导和礼仪活动、直接监督、业务控制、人事管理)。 11.信息源的分布:信息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 心);信息源的机构分布不均匀(各类决策机构、教育与科研部门、学会与协会、广播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2.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2. 稀缺性 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1. 共享性 2. 时效性 3.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4. 不同一性 5. 驾驭性 6. 累积性与再生性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1.可以根据哪些标准来划分信息资源类型?一,二,三次信息资源之间有何联系? (1)按信息载体划分(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分) 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 (2)按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联系:一次信息是指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者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的,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又称为原始文献或者第一手资料。二次信息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的信息,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者积累起来的工具性信息资源,又称为二手资料。三次信息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 1. 图书 2. 期刊 3. 会议文献 4. 学位论文 5. 专利文献 6. 研究报告 7. 政府出版物 8. 标准文献 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 3.数据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各类资源的来源。 经济数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简述数据挖掘的过程,方法,应用领域。 过程:数据集成→数据简约化→实施挖掘→评价→表示 方法:采用较多的技术有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例如:生成区别性概念描述的方法有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常用的构造分类器方法是决策树,选择树。线性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技术也可用来挖掘分类规则。 应用领域:金融业,保险业,零售业,科学研究,医疗,电信,司法,故障诊断等行业。 5.试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信息交流:又称信息传播,是指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利用一定的信息通道,使信息跨越空间和时间实现的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传输和交换行为。也是一个双向、非对称循环的过程。 2人机共生律:用机器广泛的适应范围弥补人的不足,用人的智慧来补偿机器智能的缺陷。3信息资源:广义上,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狭义上,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用用信息的集合。 4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信息资源涵盖了软件、数据和信息、用户、演示程序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环境,人员,资金等要素,而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则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再现出来的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5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组成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妥善保护,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不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网络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 6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改变。 7准时生产系统JIT(Just In Time)是由日本制造商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生产出由恰当的零部件、产成品,把生产中出现的存储和等待时间及残次品等均祝为一种浪费。8知识产权是公民或法人对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也可称为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存在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知识产权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理解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指的是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期刊、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唱片、电视广播等。 9工业产权是指人们在工业领域通过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主要包括:1.创造成果权:如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2.识别性标记权,如商品权、产地标记权等。 10数据挖掘也是一种常用于知识获取的工具。数据挖掘:也是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11辅人律: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困难,不断地获取更多的自由和解放。 12拟人律: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困难,不断地获得更多的自由与解放。 13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实现自动化。 14产业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改造原产业,使其成为生产自动化、机器智能化和办公自动化的信息产业,以及构造以信息带动其他因素流动的产业关系。 15社会信息化:就是通过早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内,系统全面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经济运行规则、社会组织形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转折的过程。 二、选择填空 1、通信系统有六部分组成:信源、编码器、信道、噪声源、译码器、信宿 2、与四种信息器官对应,信息技术包括分别用于辅助这四类信息器官的“信息技术四基元”即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对应感觉器官、思维器官、神经器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最 成熟的理论学派。 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 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 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 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C )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五级, 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们带 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平 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 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 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C 弗鲁姆 D 亚当斯(J.S.Aadams) 11. 美籍工业研究专家( A )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认为,美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人已由追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

第一单元 1.1GB=2的20次方KB=2的30次方B 2.在信息资源丰裕度公式中,R1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R2表示其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3.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三个核心因素是技术、人、和组织管理。 4.信息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nformation,在中国港台地区该单词常被译为资讯。 5.如果按用途划分,可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 6.如果按状态划分,可将知识划分为存量知识、流量知识。 7.如果按载体划分,可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8.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划分,可将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9.信息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社会经济。 10.中国有关部门以美国学者马克尤里波拉特的体系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 第二单元 1.1997年,霍国庆博士发表论文《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详细的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归纳成:管理哲学说、系统方法说、管理过程说、资源活动说四个类型。 2.1993年,卢泰宏教授在《国家信息政策》一书中强调信息资源管理是管理对象,管理手段以及信息管理方式的集约化。 3.如果按实践领域划分,则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起源于政府文书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以及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 4.目前,学术界对于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等同关系、从属关系和发展关系。 5.从适用域来看,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宏观信息资源管理和微观信息资源管理两个层次。 6.如果按技术手段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领域包括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处理管理。 7.1988年,在荷兰召开了国际第一届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学术会议,有14个国家约100名代表参加。 8.霍顿被称作是“IRM理论的奠基人”,她的理论著作很多,被引用率也很高。 9.ISO的中文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EC的中文全称是国际电工委员会。 10.一定范围的标准化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称为标准化体系表,后者的组成单元是标准。 第三单元 1.信息资源分析包括两个过程,信息源分析和信息需求分析。 2.根据信息用户的类型,可将信息需求分为个人信息需求和组织信息需求。 3.按组织边界划分,可将信息源细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4.按采集渠道划分,可将信息源采集细分为单向采集法和多向采集法。 5.信息资源的采集途径可以细分为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 6.声像存储技术是指将信息通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存储的一种信息存储方式,它包括录音存储技术、录像存储技术和电影存储技术。 7.磁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硬盘和软盘两种类型。 8.母亲市面上的光盘大体上可分为只读光盘、一写多读光盘、可擦重写光盘三种类型。 9.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三个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