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级日语2 课文翻译

高级日语2 课文翻译

第一课 蜂 ――寺田 寅彦

1、我家的庭院被较高的竹篱笆墙分割成东西两片。东边那一片正对着会客室,书房,以及楼上 的和室。 与此相对的西边那一片, 则被孩子的房间, 我的房间以及老人隐居的房间三面围住, 形成了内院。在内院里头,除了有一个挨着篱笆的花坛,还有一块只有三间(长宽三间,一 间约合 1.8 米)的空地,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夏天则成为纳凉的地方。
2、这竹篱笆墙上缠绕着野生的白蔷薇,一到了夏天,这里爬满了牵牛花和多花菜豆。在这上面 还挂着自然生长的土瓜,各种叶子密密麻麻地互相挤挨着,几乎毫无缝隙。早上,一打开房 门,朱红色,深蓝色,浅蓝色,黄褐色,各色的牵牛花盛开着,美不胜收。到了傍晚,土瓜 那淡烟灰色的花朵,正从叶丛中窥探着,引来蛾子的攀顾。蔷薇的叶片似乎隐匿不见,却从 篱笆顶上冒出区区几根新芽,势头强劲地伸展着,眼看着它们日长夜长。牵牛花和多花菜豆 的藤蔓又与之纠缠在一起,向着空中,向着空中,到处可以看见它们在竞相伸展。
3、在这长势旺盛的植物的茂密枝叶中, 枯干的蔷薇的小枝条下面, 垂挂着一束烟灰色的奇妙的 东西,这便是蜂巢
4、我第一次发现这个蜂巢,是在五月末,记得那时篱笆上的白蔷薇已经凋谢,牵牛花和多花菜 豆除两片子叶以外,其他的叶子才刚开始长出来。在修剪花儿落尽的枝叶时,我不经意间留 意到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小与大拇指头相当,刚开始建造的小东西,一只黄色的, 似乎很强壮的蜂子正紧紧地抓住它工作着。
5、 一发现蜂子,我就将在内院玩耍的孩子们叫过来看。在都市长大的孩子,是难得看见这样的 稀罕物的。 年龄稍长的孩子们已经知道有毒蜂子的厉害, 就对什么也不懂的弟弟又是告诫又 是吓唬。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被激怒了的蜂子刺伤了耳垂,用三七草的叶子揉碎之后敷 在上面。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可以将阿莫尼亚药水涂伤口这样的事。
6、总之,我想在那地方挂着蜂巢是件危险的事,还是将它打下来为好。不过,只有趁蜂子不在 的时候干才安全,这么一想,那天就随它去了。
7、 之后的五六天里,我将这事忘在了脑后。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去上学了,我一人在家,走进 院内,顺便来到蔷薇下,突然想起什么,朝那里瞅了一眼,只见蜂子还是跟前些日子那样, 正倒悬在蜂巢下面忙碌着。 估计有二十来只蜂子, 正在填补六角形蜂巢正当中的一支管状物。 它们用下颚衔着六棱柱形蜂巢壁的一端,一圈又一圈地兜圈子,蜂巢壁增长了两毫米。

这新 增的部分看上去十分显眼,熠熠生辉,与上面的烟熏似的颜色显然不同。
8、 将蜂巢壁持续地填补了一圈,蜂子又调整了身体的姿势,将蜂巢抓得更牢,徐徐将自己的头 朝刚筑成的蜂穴钻了进去。它们更加用心地慢慢将身体弓了起来,直钻到看不见脑袋,不大 一会工夫又钻了出来。 看上去它们要探明蜂穴的大小之后方才开始安心下来, 然后马上着手 邻近的管状物。
9、 我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从未详尽地见过蜂子那样的举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观察的过 程中,实在下不了决心去残忍地破坏这小小昆虫巧夺天工的杰作。
10、从那以后,我在去庭院时,经常特意去那儿瞅一眼,蜂子离开的时候很少。每次去看,六棱 柱形的蜂巢似乎渐渐增大了。
11、有些时候,由于蜂子下颚之间积攒了一大堆灰色的发泡物质,显得十分显眼。然而它们不是 在扩大蜂巢,而是将头扎进巢穴中,打理内部工作。不过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 一无所知。
12、有段时间,我因为一些事情分心,暂时忘了蜂巢的事。大约过了近半个月,有一天突然想起 这事, 便过去看了一看, 却一只蜂子也没见到。 不仅如此, 蜂巢的工程与以前所见到的相比, 似乎毫无进展。不知为什么,我不仅感到预想落空,而且有一种轻微的孤寂感。
13、在那之后,无论过了多少天,再也没有见蜂子的身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作了许 多猜想, 是不是让附近来往的孩子们捉去了, 还是被我所不知道的自然界天敌杀死了?想了 很多。 然而我又想到, 仰或这些蜂子, 此时此刻, 正迷失在哪一处遥远的, 不知姓名的人家, 在庭园中的树丛里,我甚至觉得,它们正在漫无目的地盘旋着。
14、我在某一位亲近的朋友逝世后,假如一个人走在街道当中,就会在瞬间清晰地想象出,这位 朋友此时此刻,同样也在东京的哪条街上行走着的身影,由此感到说不出的空寂。这次蜂子 的事情也是这样,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与此非常类似的幻觉。在强烈而刺眼的阳光中,闪烁着 蜂子的幻影,不由自主地被我想象为一个奇妙的孤寂的精灵。
15、某一天,不知在跟 S 君说什么时提起了这事,S 君对我作了截然相反的解释。他说,或许有 些蜂子,对所处环境变糟而感到绝望,因而向别处迁移。听他这么一说,也许事情就是这样 的吧。实际上,这堵竹篱笆墙,被两片空地夹在当中,有时被大风吹过,有时被大雨浇淋, 还有的时候被人频繁接近,对蜂子而言,这不是一处适于栖身的好地方。然而,事情果真如 此吗?蜂子

以它们的本能或是智慧做出判断,选定了一个场所,却中途停止作业,转移到他 处去,这样的事情是有还是没有呢?这必须向专门的学者请教。
16、 如果 S 君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就是说,在我自己的想象中,牵强附会地害死了可怜的蜂子。 以它们的死为题作一首小诗, 玩味一下这种廉价的伤感情绪, 也许未尝不可。 但不管怎么说, 对于将我的幻想极不慎重地,就事论事地破坏了的 S 君,我难免心怀些许不平。然而这样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表现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差别。
17、如果现在再去看看蜂巢, 你会看到蜘蛛在它的上方张网, 网上积满了枯叶和灰尘。 说是蜂巢, 我却觉得它就像一间被遗弃的,许久无人居住的破房子。而离蜂巢正对面不远,是盛开着的 腥红的美人蕉,越发陪衬出它的凄惨不堪。
18、不管怎样,我想让这只蜂巢直到来年夏天就保持这个样子了。我有预感,到了来年,说不准 这个老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第二课 日本语的表情 板坂元
融入生活的语言
1日本人是不愿意把什么事情都讲得一清二楚的, 这种倾向己经变得像生活原理一般正广泛 渗透融入到日本人的语言生活当中。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2首先,是“京都茶泡饭”这个词。不过这并不是指有名的高级日式餐厅的茶泡饭,而是指语 言方面的茶泡饭。家里来了客人,因临近用餐时间客人欲起身告辞,此时京都人会挽留客人 说“我这里什么都没为您准备,但至少请吃点茶泡饭之类的”。如果即使这样客人仍执意要回 去的话,他们甚至会哭着恳求你说请留下来,哪怕吃碗茶泡饭也好。一旦客人盛情难却打算 接受对方的款待说“啊!既然如此…”,那可就麻烦了。主人就会慌慌张张地叫外卖什么的, 开始做准备,并且客人还会给人留下不懂礼仪的坏名声,很久很久也挽回不了声誉。客人应 该不论主人怎么说都要回答“下次吧”或是“是吗?尽管您特意准备了但…”,然后告辞,这才 是符合礼仪的作法。以上说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京都的茶泡饭”。总之,对方拜求你做的并不 是他真心想要你做的(因为并非真情实意的恳求) ,因此不知道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3这些用法,不了解是不

行的,但有时是即使了解了也不一定知道个中原因。假设就某事进 行交涉时听到京都人或大阪人回答说“那件事, 请让我考虑一下” 。 那么, 这句话的含义与“考 虑中”这种表面意思相反,是表示拒绝的回答。但它却让听者觉得讲话人将给予慎重考虑, 并期待之后或许会有令人满意的答复。 东京等外地人事后催促他们给予答复时, 有时会因“不 对,我很早以前就答复你了”的回应而气愤不已。凭借让对方抱有某种期待,以令对方不当 场受到任何伤害, 或许这句话确实缘于这种良苦用心, 但同时的确也是一个极其棘手的词汇 (很容易让人误会的说法) 。英语中也有 let、me、thank、it、over 这样的表现,在表示委婉 的拒绝时经常使用。 另外, 去购物时让对方拿来各种各样的商品给自己挑选, 然后回答说“要 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所以…”。这种说法就等同于说不买。难以启齿时的心理,确实存在 着程度上的差别,但也许是大同小异的。

“向前看”“妥善处理”
1作为“认真考虑”的共通语,有必要提一下“妥善处理”这种表达。这个词在日美纺织谈判中 成了问题,在国际上出了名。在佐藤·尼克松会谈上,佐藤首相就纺织品出口问题回答说“妥 善处理”,而美方将其理解为已经达成协定。之后,佐藤坚持说不记得做过承诺。对说与没 说的争论经过调研后才明白,原来美方把佐藤所说的“妥善处理”认为已经达成了协定。不知 道我们首相在美国国会上有没有说过“以积极的姿态处理” 总之,他就是想要“妥善处理”。 即与“认真考虑”相同,完全没有要做的打算。可能他当时确实抱有“我们会尽力而为,但并 不保证” 这样的善意吧。我不知道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不过它却像“京都的茶泡饭”一样容 易引起误会。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就以这样的解释不了了之(得到了解决) 。
2话虽如此,但是听详细凋查过此次会谈内容的人说,在与尼克松会谈时,我们佐藤荣作首 相情绪异常高昂,除了表示“妥善处理”外,好像还反复多次说了“我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之类的话。 如果录音资料留下来也许就会酿成大问题, 但为了避免到底说没说的无休止的争 论,最后按惯例(官方)给出了一种善意的解释,那就是在“妥善处理”一词在翻译上产生了 误解。
3 另外, 佐藤首相的儿子佐藤信二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父亲的政治信念是什么” 的问题时, 回答说“是克服了日本人遇事总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坏习惯,他没有那样做。”日本人的特点是 不喜欢黑白分明(

语言模棱两可、暧昧不清) ,这正如大家在本章中详细看到过的一样。但 是,世上还是有些人相信日本人有喜欢黑白分明的习惯。这是错误的,也许佐藤荣作正向他 儿子评价的那样是个任何事情都不明确表明态度的人。 如果这就是作为首相长期在政坛如鱼 得水、与各方保持平衡距离的秘诀的话,我们日本的政治就会到处充满“京都的茶泡饭”“认 真考虑”“妥善处理”这样的想法和语言。据说在日本国会进行辩论的要领就是不要被人抓住 话柄。因此,回答得模棱两可或是莫名其妙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才能。在这点上,佐藤 首相或许正如他儿子所言,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口无遮拦)
1另外还有,当你去催促对方想要他还钱的时候,会说“有事到这附近,所以顺便过来看看 你。”当你想要别人还书时,就会说“孩子写作业要用…”像上面这样,想让对方返还东西时, 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 这成了一种合乎礼仪的表达方式。 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想法原封不动老 老实实地讲出来,就会被批评为“不懂人情事故的说法”“傲慢无礼的腔调”“呆板拘谨的语气 “不懂含蓄的口吻”“直言不讳的讲话方式”等等。也有可能对方会挑衅似地和你争吵道“你说 得再直截了当不过了啊”(“你说话可真够不客气的啊”) 。“说得清清楚楚,有什么不好呢”, 这样认为的人通常会被冠以讨厌鬼、直言居士(炮筒子) 、大久保彦左卫门等绰号。
对普遍性价值观的敬而远之
1这种“不喜欢事事都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倾向,不仅仅只表现在语言上,与对政治、宗教等 普遍性价值观敬而远之的倾向也关系密切。
2 经常有美国人问我:“神道,佛教的经典好不好懂?”,基督教的圣经由于经过多次改写, 语言浅显易懂,所以只要是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教义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姑且不论,书的 内容肯定是能读懂的。日本这方面的情况怎样呢?“我认为佛教的经典即使是大学毕业的普 通知识分子读后也会觉得莫名其妙。 神道的祈祷文, 如果你仅知道文语语法也是理解不了的。 这一类的东西,只有专家才明白。”听我这么一说对方便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那些令 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才更难得呢,试图了解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神秘的、宗教性的感动。”我 这么回答后,对方越发显得一头雾水。
3 并不仅仅是经典, 学园纷争盛行时的立式标语牌也是相当难以理解的。据说,大多数人看 不懂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好像连写的人本身都不明白它

的意思,有点像是恶作剧。 听我这样一解释,就会有人用因费解而求助的神情看着我,接下来我又补充道:“我觉得宗 教、政治之类,就该是这个样子。在美国,那是哪年来着?哈佛决定毕业证书不再沿袭原来 的拉丁文而改为英语。学生被激怒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政府出动了警察,发射了催 泪弹,参加的学生大概有两千名。对了,在同一天,还爆发了反对肯尼迪进攻古巴的示威游 行,但参加者只有四百名。果然还是读不懂的拉丁文更难得、更重要。总而言之,不是自我 夸耀,普通的日本人就该读不懂经典。
远离政治·远离宗教
1在日本有“不触犯鬼神,鬼神就不见怪” “秀才遇到兵, 有礼说不清” 之类的远离政治·远离 宗教的传统。 《年轻人》 (石坂洋次郎)作为昭和十年~昭和二十年间的青春小说异常畅销。 在这部小说中,关于主人公间崎远离政治的描述,有下面这么一个场景。
2我认为自己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个性是有各种原因的,家庭过于和睦也是其中之一。
3兴奋、感动、独自天真幼稚地深入思考,一直以来我家里是没有类似这样的独处时间和环 境的。在我不经意间兴致勃勃(饶有兴味)地开始某个学术性话题时,妹妹们就会立刻对我 冷嘲热讽地说:“快听、快听,哥哥又有高论!”这并不是开玩笑或是兄妹间的相互骄纵。我 们各自钻研自己的学业, 有时也会用闲聊似的口吻来谈论各种严肃的问题。 但是一旦情绪严 肃激动起来 (谈及政治、 宗教) 的话就不行了。 她们当中就会有人摆出一副告诫的冷淡模样, 或是露出嗤之以鼻的不屑神情。
4 在 30 年前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这样的氛围是很常见的。对于国家、社会和人类来说重要 而且深刻的问题,不管你懂也好不懂也好,在交流中一般都不会被提及。提出这种郑重其事 的话题是幼稚,俗气(不入流、不通人情世故)的行为。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自由被独裁剥 夺也就不足为奇了(理所当然了) (被人这样说也没办法,被说成这个样子也只能认可) ,不 仅如此, 正如本章所写的一样, 那种遇事不想辩明是非的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语言表 现也就宿命般地(注定会、必然)具有这种倾向,而且,这种倾向或多或少也表现在我们现 在的生活当中。
美国也有“灰色区域”
1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这一类问题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例如,最近在 美国, 关于限期退休制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企业方面对于废除限期退休制度反应冷淡 (热情不高、不感兴趣、并不赞成) 。理由有很

多,其中经营者最讨厌的理由是他们必须劝 人退职。如果允许职员无休止地工作下去,总有一天体能会达到极限。如果本人意识到这一 点,主动提出退职的话还好,但也有不少是由经营者劝退的。也就是说,在日本所说的“辞 退”不得不由经营者来做。经营者们不愿意经常去做这样不愉快的事情,这是他们不赞成改 制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虽然他们表面上对此事显得很理智冷静、满不在乎,但实际上还 是把能避则避的心态放在首位。 而且, 教导人们在拒绝对方时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方面的 书也曾一度畅销。“遇事不究死理”的心理,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 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印证。
2 无独有偶,我的孩子在骑自行车时被推倒,脚骨折了。这是一个住在附近的与我儿子同 年级的顽皮孩子做的。当时,劝我请律师起诉要求赔偿的全都是日本人。我的邻居夫妻二人 都是律师,在法律事务所工作,而且因为他家也有和我家同龄的孩子,所以我们关系很好。 但是他们却全然没有劝我起诉索赔。 我考虑到对方就住附近, 而且医药费又有保险公司交付, 所以并没打算要求他们赔偿。 其结果是最后我终于明白, 在美国邻里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 候,是不会随便(轻易、胡乱)去讲理的地方讲理的(付诸法律、分清责任、辨明是非) , 这样的心理美国人也是有的。 如此说来, 那些劝我聘请律师索赔的日本人是不是变得太美国 化了呢?现实生活中, 我所认识的日本人经常因为车子问题起诉邻里谋求赔偿。 但我觉得他 们的这种美国化太过机械、 太过表面了, 这主要是贸然断定美国是不管任何事情都要弄得是 非分明的结果。 (注:美国人、日本人都有辨明是非的心理要求,但美国也不是不管任何事 都这样做,也有取舍,归根结底是程度问题。 )
3 英语中也有灰色地带这么个词。 介于白与黑之间的灰色部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这点上任何地方都相同。 其大小或者对此的心理强烈程度, 会因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有 所差异。 即便是在律师比日本多很多倍的美国也不胡乱地滥用法律。 这些虽然是极其理所当 然的事情,但我还想在这里补充说明。


第三课 礼仪 嘉治佐保子等

形式重似生命
日本人任何时候都不忘礼仪,这已经成为了传统,不管是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不允许没 规没矩。 一个计程车司机对插队到前面的另一个司机大声嚷嚷时, 乘坐在被插队的那辆计程 车上的外国人向同乘的日本朋友问道,他到底说了怎样粗暴的话啊?

听完回答之后, 外国人 终于明白:日本人无论受到怎样的欺负都不会忘记礼仪。这位司机说的是:“你这该死的家 伙!”
日本人经常会被认为沉默寡言,不爱多说话。但是他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大多会用 语言事先向对方传达自己的目的,这也被当作是一种礼仪。
在餐桌就座后,拿起筷子之前,必须表明承蒙款待的态度——说我要不客气了(开始吃 了) 。这可不是因为受邀赴宴才这样说,即使是在自家吃饭也要说同样的话。即便是给全家 人做饭的是自己,也还是要这样说。和朋友去饭店也是一样,厨师在厨房,反正听不见,而 且又是自己付钱,那么倒底要向谁尽礼仪呢?实际上这不是问题,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 用完餐离席时也是一样,那时要说:“承蒙款待,非常感谢(太好吃了)”即使不好吃也要这 样说。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表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这是不需要理由的礼仪规范。
去别人家拜访时也是有规矩的,如果是去办公室的话,即使是该办公室的主人约定的会 见,也要对自己的贸然打扰而道歉,说“打扰您了!”
“我回来了!”这句话并不是大声向没有出门迎接的夫人喊叫的语言,开完会回来时会说,从 学校回来时也会对母亲说。同样,“我走了”这句话即使在你非常明确要出门时,也要特意说 一声。
透过修辞看本意(品读修辞背后的含义)
日本人的彬彬有礼由各种各样方式表现出来,去裸泡露天温泉时,唯一能够表现出他们 彬彬有礼的就是一块小小的浴巾。 因为只有抹布大小, 所以要想遮住全身免得被好事者窥探 是不可能的。所有人在温泉里都只是露出头来,和周围的浴客们兴致盎然地快乐交谈。大多 数都是头顶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毛巾。 虽然不知是否有遮盖的必要, 但作为礼貌的象征就蒙 住那么一块小天地。
日本人对待金钱也特别谨慎小心。当然,钱是为了使用才存在的,但他们在用钱时尽量不 引人注目。因为几乎不怎么使用支票,而且信用卡也不像美国那么普及,所以日本人身上经 常带有很多现金。只不过他们会让人们看不出来身带巨款而己。如果借了钱,还钱时轻易不 要把现金直接毫无遮掩(大明大摆)地交给对方,那是非常失礼的。符合礼仪的作法是还钱 时把钱整齐地装进信封里。遇到用信封不合适的时候,可以用代替信封的东西包住,即便是 纸巾之类的东西也无所谓, 绝对不许送出沾满污垢皱皱巴巴的钱, 事先要去银行更换成崭新 的钞票。
更令人吃惊的是,钱作为礼

物经常被广泛使用。在参加婚礼或是葬礼时,把钱包好送给 对方是司空见惯的,开支票,或是把现金汇到对方的银行账户上也是一种礼仪。要把取来的 崭新的钱放到钱袋里,亲手交给对方。炫耀自己出手大方或是以恩人自居都是很没礼貌的。
日本人在语言交往中互相之间会说些毫无用处的语言, 介绍兄弟时会特意加上“愚蠢”这个 形容词,发言时会事先声明说“自我愚见”,帮助别人时肯定会事先说“虽是微薄之力”。
遇到这样的情形,就只能解读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要完全抛开表面的语言,推测出隐含 在背后的真意。在日本,语言越谨慎有礼就越会被认为是文雅谦逊的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 有教养可以根据他语言的文雅谦逊程度。 不用理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凭借他语言的谦逊程 度判断即可。
“对不起”本来是表示谢罪的词,正如字面所表示的那样,是表示“(错在自己)无法辩解” 的意思,但实际上却常常能够听到。很多情况下是单纯地表示“你好”,有时也代替“谢谢”, 对给人添麻烦表示歉意。日本人动不动就使用这个万能词汇,几乎每天都数不胜数。“对不 起”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此在事态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时,就会使用“实在抱歉”,这 是因为它虽与“对不起”极其相似,但却包含着真诚道歉的心情。
为了完成工作而请同事帮忙时,也会说“对不起”,走进没有店员职守的面包店时,因为不 声不响地进去会显得很尴尬(难为情) ,所以,一般都要说声“对不起”。实际上这时候应该 说“你好,请问有人吗?”但如果那样说的话,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责难没有出来迎接客人的店 员。在日本, (像这样)带有双重意味的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低点,再低点
如果能够正确地鞠躬,就会被认为家教良好且受过教育。作为局外人的外国人就算不鞠 躬,不懂得鞠躬的方法也不要紧。但是,如果是日本人,光看相互间鞠躬时的情形,就可以 知道两人之间的身份高低(上下级关系) 。公司新职员,特别是被分配做接待工作的新职员, 更要受到正确的鞠躬方法的培训。手要放到身体两侧还是放到前面,何时抬头比较好,弯腰 的角度大约多少度为佳,这些内容必须掌握。
因为对方没有抬头而一直行鞠躬礼这个古老的笑谈也许已成过去, 但是即使在现在, 也还 会经常听到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在人行道上长时间不停地鞠躬, 从而影响到了他人的通行。 不 过, 日本人会很自然地学会掌握鞠躬后抬起头来的时机, 就像西方人懂得应该何时放开握着 的对方的

手一样。
相互鞠躬行礼时,目光很少交汇。日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与人目光对视。鞠躬致 礼时,寒暄、感谢、赔罪等语言几乎都是低着头向地面说的,所以,对方的话当作耳旁风就 行了。因为那是冲着大地母亲发的,要紧的是自己的头一定要比对方更接近地面。边鞠躬行 礼边听对方说话尽管很难做到,但很多人都能应付自如。
顾客就是上帝
日语里“客”这个词有两种含义,即“购物的客人”和“需要招待的客人”,而且还信奉“顾客 就是上帝”。不论是在银行、商店或是旅馆,如果客人没有得到上帝般的对待,那么顾客就 有权利倾诉(发泄)不满。
顾客是绝不会被催促的, 就算是马上就要闭店关门了, 也可以花时间挑选商品直到心满意 足为止。不管用了多少时间,在离开时等待你的仍然是店员有礼貌的鞠躬,而且还会恭敬地 对你说“欢迎下次光临”。 细雨连绵的日子, 在顾客即将离店时, 店内广播就会播送这样的话: “今天您能冒雨光临本店,不胜感激。”
近来由于经济不景气,所以超市等处为了削减经费开支,呼吁顾客自带购物袋。但百货商 店却不会这样做。 店员们设想到顾客购物回家途中或许会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形, 会用薄 的包装纸层层包装, 之后再用带有百货商店商标的稍稍结实点的包装纸包好, 最后再用与包 装纸颜色相配的缎带捆扎。 这样, 已经包装好的你所购买的商品就可以放进漂亮精致的带回 家时用的纸袋里了。 (携带用纸袋必须和商品大小基本相同,用一个大的袋子来装一个小东 西是不合适的) 。尽管包装整齐而且动作麻利快如闪电,但当店员把袋子递给顾客时还不忘 有些夸张地道歉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严格遵守时间,不论对待怎样的顾客都要忍耐,这是至高无上的命今。开店时间如果是上 午七时,到时就一定要开门营业。你不在家时商家送货上门,你只要打一个电话,商家就会 当天再次送过来。在日本,出故障的自动售货机之类的事情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品质管理确实做得非常周到细心, 因为这关系到顾客的满意程度。 即使只有一点小小的缺 陷,客人也会吹毛求疵。次时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应对。例如,即使只是茶杯底部刻着的生产 商的名字稍微有点倾斜, 也会被看作是残次品。 裤子、 裙子的花纹图案在缝合处也不能错位, 即使是腰间侧兜的内侧、 别人看不到的隐藏在里面的接缝处也是如此。 送货上门来的光洁闪 亮的新车,即使只是在前挡风玻璃上存有一点点脏物,顾客也必定会小题大做地大吵大闹


补盖敬称章
寄信,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信封上收信人的姓名必须写得工工整整。刚大学毕业的新职 员会经常被指派写信封上的收件人姓名和住址。 如果不按照规定格式书写, 就会被命令全部 返工。
在收件人姓名的后面不加敬称或者职务是非常失礼的。局长、部长、科长、样[1]、先生 等敬称和职务,不管怎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先生”除了适用于教师之外,也可以对医生、政 治家使用。
与此相反, 自己名字后面加职务是不成体统的, 因为写信人必须要向收信人表现出谦逊的 态度。即使是社长给职员写信也是一样,这已经成了惯例。
假设你想要申请护照。这时,除了要提交申请文件之外,你还会被要求附加上一张写有自 己名字和住址的给你回信时用的明信片。事先在明信片上只写自己的名字,后面不加“样”。 负责颁发护照的工作人员会一张张地在明信片上盖上只刻有一个“样”字的章, 以此通知护照 已顺利发出。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杜绝不带敬称章的明信片从政府部门发出, 哪怕是万 分之一也不行。日本每年将近有 1700 万人出国,虽然我们认为如果能省略这项并不怎么重 要的工作该是多么轻松,但还是非这样做不可。就这样,护照发放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停 地坚持在收件人名字后加盖“样”字印章,每年要盖几百万张。
大胆发出声响
和日本人吃饭时总觉得声音嘈杂, 因为几乎没有人被教导说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讲话, 而 吃东西要发出声音也己经成为了自古以来的传统。 吧嗒嘴是表示食物很好吃时的一种肢体语 言。
吃面食(或是平时喝茶时)最好多发出声音。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做此动作时潇洒自如,恰 到好处的咀嚼节奏令音乐家们都羡慕不已。
因为这已经近似于习惯,我们对此无可奈何,所以也只能习惯它或者采取视而不见的态 度。不管你如何精通日语,如果没有养成这个国家吃东西时发出声音这一饮食习惯的话,就 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人。
以酒为纽带
日本人一旦喝了酒,那么不管多无耻的行为都会被接受。日本社会里极受重视的旧习俗、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或是上下级关系,都会在酒精的作用下被抛到九霄云外。一旦喝醉了,日 本人(包括少数女性)就会暴露出本性。这时候不管做了什么都可以得到宽恕。即使吐在了 上司的鞋上,或是向身边异性令人生厌地求爱,第二天早上仍然可以若无其事、清清爽爽地 去上班。
引发了交通事故的司机竟可以辩解说是因为自己喝醉了,这并不是太久远

的事。只要司 机下车时显现出烂醉如泥的状态,便不会被追究责任。但是,现在这样荒唐的作法己经行不 通了。血液中酒精浓度不是零就不准许驾车。
喜欢喝酒的人俗语被叫作“左撇子”,在日本,“习惯用左手”被视为不懂礼节,上学期间会 被矫正, 之所以这么称呼喜欢喝酒的人, 就是因为当他们稍稍饮酒过量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用 左手端杯。
同事同伴之间, 不在一起推杯换盏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情意的。 相互之间只有变成共同畅 饮到深夜、唱跑了调的卡啦 ok 的关系,感情才会越来越深。因为是出于这样崇高的目的才 喝得烂醉如泥,所以不论做什么都会得到社会的宽容。
但是,年轻人开始反对这样的习惯,他们会说“在聚会上开怀畅饮?开什么玩笑!”(比起 无拘无束的喝酒, )他们更喜欢独自静静地坐在电脑桌前,虽说如此,在和朋友欢聚时饮料 也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这种场合只要有草霉奶昔或者春黄菊茶也就足够了。虽然年轻 一代不主张喝酒的人有增无减, 但是在日本这个国家, 饮品是构筑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东西。
分类符号是挂羊头卖狗肉
日本人很喜欢送礼,特别是盛夏和年关时。夏天赠礼季节的礼品被称为“中元礼品”,冬 季赠礼季节的礼品被称为“岁暮礼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送给谁、送什么而大伤 脑筋。但是,在圣诞节只会和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互赠礼物,半年一次的礼物如同一种社会义 务,因此这也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
以前是冒冒失失地去对方(恩师或前辈)家中拜访,态度谦恭地亲手奉上礼物,而最近 都是让百货公司直接配送,使用送货上门服务已成为主流。但即使这样, (送礼)也还是一 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点并没有变。
比起礼品的内容来更重要的是它的形式。因此,互相赠送的礼品不要太个性化,既不要干 涉对方的事物, 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人, 企业中担当重要职务的人之间更是如此, 因为归根结底都是以密切关系为目的。应该避免送那些独出心裁的、有独创性的、标新立异 的东西。适合送的有肥皂、毛巾、冼涤剂、海苔、保存食品、茶、曲奇、面食、食用油、红 酒、啤酒、白兰地、水果、蔬菜等等。但是,如果选送蔬菜和水果,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而 是要那些平常很少吃到的,外观漂亮的才行。 (在日本,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比起味道来 人们更重视外观。 比起嚼起来脆脆的苹果, 日本人更愿意接受色泽光润鲜艳的精致的网纹甜 瓜,而且还必须使用叉子,吃得优雅)。
中元

和岁末季节, 不论哪个商场都很热闹, 顾客们一边在拥挤不堪的商场内逐个卖场依次 转悠着,一边选购礼品,在卖场一角特设一个柜台,顾客们为了办理配送礼品的手续而在那 排队等候。礼品一旦疏忽了包装就缺少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舍不得花钱的人来说很幸运, 因为百货店的包装纸只要花点钱就可以买到, 所以想要让自己的礼品显得质优价贵再简单不 过了。 比起装入纸袋的金表来说, 收到用三越百货的包装纸包起来的 2 千克黄油更让人高兴。
自古以来,就不允许当着赠送人的面打开礼品包装。假设你因工作关系拜会对方,你一边 说着一点小东西而已,一边亲手递上礼物。于是,对方就会在夸大其辞地表示感谢的同时, 把你送的礼品放到身边。 如果他当场就打开包装, 哪怕是瞬间不经意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啊!又和上次送的一样啊!,你的良苦用心就会受到无情打击,因此也会变得困窘尴尬。 ) 如果这样的话,送礼之人会颜面尽失,所以是决不允许的。
但是,因为现在不想要火腿罐头就不接受礼物,这也是很失礼的。日本人一旦接受了别 人的馈赠,就觉得亏欠了对方,因此就一定要还。而且为了礼貌周全防备万一,对收到的礼 品会给与稍高的估价,这样在互赠礼品的过程中,礼品的价格会渐渐升高,而且还会漫无止 境地持续下去。双方相互体谅,不让对方有亏欠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课 手做的陀螺

高跷和木棒这样的手工玩具,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只要可以就亲手做。这种制作时愉快的心情,玩玩具时带来更多的强烈的感觉。但是,这样亲手做不出来的时候,又买不到的东西,很少有。套在陀螺上的铁箍子,用粗铁丝转动铁环。
这种陀螺大部分是博多陀螺。有一些必要的技巧,但是,缠上麻绳,都只出去再牵引回来的话,并非是难事。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做到差不多的水平。因此,孩子们就聚在一起,比赛玩陀螺。首先一个孩子转稳自己的陀螺。另一个孩子以那个旋转的陀螺为目标,将自己的陀螺用力撞击的旋转。如果顺利的话,对方的铁箍被自己的陀螺弹出去,那个旋转停下,结果剩下自己的陀螺悠然的旋转。但是,这样的状况一举击败对方的的话,旋转的第二个陀螺在绳子的附近,就斗鸡似的突然袭击,旋转力强的一方打败弱得一方。一次次的玩,好像就慢慢的知道了怎样撞击对方陀螺的诀窍,陀螺的轴的铁的尖端和,铁箍的一端,好像变得和自己的指尖相连。
当陀螺这种程度旋转时,掌握它,抽打陀螺这样的技艺就会了,所谓掌握就是,投掷陀

螺的瞬间,稍微用鞭子拉回,所以不是太难的事。使绳子旋转更容易一些。即便,像以上这样的陀螺绝技,村子里没有谁做给我看,也没有看到像这样的多才多艺的人到村里来。因此,我在幼年时像松井源水转陀螺的事实完全不知道的。
这不完全只是转陀螺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如果令人惊叹的绝妙技术变成了问题,变成了在村子里也看不到的事。假如是城镇的话,就会碰见这种拥有罕见的巧妙技术的人。因此在城镇,有村子里没有的传统。城镇里的小孩,在有这样罕见的人周围聚集,开始以这个人当作老师来学习东西。然而村子里的小孩们,不知道所谓师傅。没有跟老师来学习的习惯。村里的孩子不得不开始自学,但是自学是哪怕异想天开时也没有人指导的学习,有时陷入巨大的失败中。这是,以前村里的孩子背负的大不幸。
这种不幸也有转变成幸运的情况,代替没有老师的,自然往往直接发挥老师的作用的事。和陀螺的事关联的话,没有旋转陀螺的技术,制作陀螺的经验,拿橡子作陀螺的经验,比起直接学习松井源水的技术,深刻的教会我很多。如果没有和采集橡子相关联的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值得怀念的回忆,如果不是和制作陀螺的劳动结合在一起的话,就不会这样热心的去追逐橡子,变成了对橡子的加工。
所谓的橡子,是柞树和槲树的果实。在东京小的栎树的果实称作橡子,我们村子里不是这样叫的。因此,作为孩子的我,橡子和栎树果实完全不同的。站在这样的立场,因为热衷于用橡子做陀螺这件事,橡子和栎树果实,在价值上也就成为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橡子换言之是栎树和槲树的果实,长度和直径大约都是两厘米,圆溜的,颜色和栗子相同,他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确实恰到好处,平衡很好,可以认为形状好,颜色好。这样相比,栎树的果实所有的方面都不足,果实的长不到一厘米,直径也只是一半。不仅大小方面对于整体来说太小了而且,对于果实的长度来说不够粗壮,变得很细,的的确确不合适。而且,栎树的果实是黄绿色有一种很贫乏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当然,是基于对果实的处理也就是作为陀螺进行精加工的感觉。陀螺的轴心是把竹子削细,它的粗细长短和牙签差不多,这样就稍微和栎树的果实的大小差不多,消减靠手感。因此,制作轴心,把它串到橡子上的精加工的过程,完全自然而然的,平衡的进行。这样相比之下,制作栎树果实的大小比例合适细的轴,确实很麻烦。也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因此,不要做得太多,这样的经验之上,却栎树和槲树的大小和形状完全赏心悦目的,

栎树的果实就不是那样了。
橡子和橡树的果实都有碗形的壳斗附着着,,不过,给我带来的感觉也完全不同。橡树的果实的壳斗,总苞片如瓦状形并排着,即使从外面来看确实感觉像碗一样,栗子的刺球像线状的鳞状片一样茂密的生长着,从外开始看不出碗一样的形态。如果从清晰地刻成小型碗的形状这点来说,比较起来橡树的果实的壳斗事相当不错的,但是,吸引作为孩童的我的,似乎不是这样的形状。在把橡子的果实放入手中时,所带有的巨型壳斗,所以从壳斗开始接触到果实外部的全部的身姿的时候,自然地壳斗的碗形的孔也就能够看见。这瞬间,因为获得橡子的最大幸福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橡子活生生的根部是紧贴着壳斗内部的。逐渐变成离不开这个幸福感了。
如果考虑到这个幸福感,把得到橡子果实的手续成为了问题。不是拾起落在地上的橡子等,而是采用登橡子木去采取,与这些有关联的,我的记忆中是,榨树和槲树的树,树皮厚,有一种裂开肌理的触感。那树的纹理,因为一点也不滑,脚踩上去很容易,及其容易登。而且,因为树枝也多,即使爬上去采用的橡子,也不会感到危险。但是,如今试着回想怎么也不清楚,我登上的是橡子木还是柞树还是槲树,哪一个也不明白。
将壳斗包着的橡子果实是从树上采下的,从这壳斗取出果实的瞬间,对于孩子们是非常重大的事,其一是,这是很清晰的看到橡子果实的形态,因为这可以决定作为陀螺是否优秀,作为陀螺的优秀形,由很多很多方面决定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到现在为止,橡子的蒂的形状与壳斗正好完全嵌在一起。这部分是不像橡子的肩和侧腹一样不光滑,正好与我们的足底和手掌一样感觉,和木理不同的肌肤,所谓的像足心部分是宽广,平坦的扩展开来,或是长成像瘦瘦的突出来的吗,作为橡子的陀螺的品味是完全不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陀螺这个部分是脸面的部分,所以轴心要从这个部分穿过,从上头的尖部串出来,如果橡子的陀螺旋转的话,不仅轴心的周围是围绕,像足心部分一样旋转,在它的周围,橡子的侧腹的凸起的地方就会稍许安慰的旋转。总之,作为橡子,即使撞到蒂部也好,作为陀螺成为脸的部分,尽可能的平稳,平平的就好。但是,如今拿到的橡子是否向所希望的形状,从不看橡子的外部壳斗形状是不明白的。所以,这瞬间我非常的紧张。
原先,作为橡子的陀螺的好坏,并不是可以决定的。不仅侧腹鼓起的情况也很重要,而且头的尖端情况也不逊色于它的重要。栗色的情况,在感觉上也不能小看。再者,轴心做出来的情况和插

出来的时候的手感,也往往左右了作为陀螺的价值。因此,这些条件的情况汇集在一起,看见橡子的陀螺漂亮的旋转时,我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第五课 印度之旅 中野孝次

去印度将近一个月。为了探究恒河的起源甘戈特里山冰川,我跟随十二人的登山队,在山间行走。从利西凯西到人迹罕至的甘戈特里山,在连绵三百公里的大溪谷的旅行,可真够我五十五岁身体受的,不管怎样平安地回来了。将恶性痢疾当作礼物带了回来,已经有两星期有余了,还迷迷糊糊的。
总之,我被那难以想象的无边无际的印象给镇住了。四十度的热浪灌进了颠簸的大巴,走到哪里景色都一成不变。散落着的低矮的树木竖立着,耕地也好荒地也好,原野上到处是无尽的红土。地平线望不到边的延续着。在这灼热的毫无人气的大地上,一位身穿红色丽莎服,头顶巨大的草捆,身体挺得笔直地孤零零走着的农妇。还有在干枯的红褐色土丘上,在用四根柱子支起的,顶上铺着草遮阳小屋里,放着一张用棕榈编织而成的床,一个男人正悠然的午睡着。那周围有羊群在贫瘠的草地里走动着觅食。我在大巴里,头晕眼花神志不清。向窗外一瞥,那一瞥所见到的一瞬间的风景,就像什么重大的事情那样给我留下印象,其意义我至今未明白,但它给我的印象却萦绕在心,挥之不去。
看过了那样的情景,想起在东京纸上的人生这呀那呀,不得不觉得无聊。在路边睡觉,就在路边放上一张床生活的人们,大体上过着一种与报纸,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等什么都毫无关系的生活。在墙上,屋顶上,地板上连插座什么的都没有的地方,即使那样人们却悠然自得地生活的事实,给我的印象是几乎压倒一切的。
究竟这里的人们以什么为生?这样也是完整的一种生涯吗?——如果这样考虑的话,我脑袋似乎就变得十分奇怪可笑了。身上只裹着一块布,在路旁生火在石头上烤馕吃。日均两个卢比生活下去的极其简朴的生活方式,我越看越感到害怕。
困惑我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那里生存的多样性,与自然的和谐,无论什么也比不上的悠然自得的程度。这样的事在我去欧洲的旅行中,是绝对感受不到的。而且,混迹于这些近乎一无所有的人们中间,也从未感觉到一丝儿的危险。在什么样的同类中,同样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会有这样的安全感呢?
唉,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在这样思考的同时,与它相反的一面,在战后三十五年,我们一味追求舒适生活的最后,丧失了生存的直接性(但这是较

暧昧的语言)。在生活单调刻板的东京,我想起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现状,然而至今我尚未摆脱这种摇摆不定。印度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度。体验过一次那样的生活的人,是完全背过身去面向欧洲,还是从中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呢?我预感只能选择其一。不管怎样要从根本上怀疑文明的概念,在印度要求重新思考。
原野上出现的低矮的茅草屋村落。傍晚,在村里的家家户户屋前,人们不在乎猪和牛的臭气,在一起乘凉,。孩子们在水井边洗澡,漂浮着青泥的水塘里,黝黑的发光的水牛浮在水中。屋顶上栖息着孔雀,远处的田野里骆驼还在耕地。一瞬间看见的风景,其中有着怎样的意义,至今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傍晚六点半,太阳沉入红色的地平线,黑暗开始迅速蔓延,到了七点就完全黑了。天一旦变黑,周围黑乎乎的一色,什么也看不清。黑暗开始以它那毛骨悚然的气势渐渐将这里包裹,总觉得天地间只有自己被遗弃在这里似的不安的感觉逼近而来。远处微弱的光亮一闪而过,十分怀念,似乎认为它是可以依赖的信号。对那样的黑暗,我有着许久不能忘怀的感觉。
问题是在这个印度式世界和欧洲式世界扬弃之前,会有什么样的可能性,这似乎关系到正在开始扬弃近代的、现在的日本的我们大家的问题,这样的大问题,身处黑暗、内心不安的我无能为力。
回到家里,我带着许久未见的狗出去散步,在附近的公园,穿着短裤的中年妇女们在打网球,穿着运动服的孩子们在打棒球,大腹便便的男子在晃晃悠悠地慢跑,从游泳池里传来少男少女高声尖叫。曾见惯了这样情景的我,却像看见了异样的东西,我惊讶于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对这样不足为奇的感到吃惊。稍稍考虑,认为这些行为与生存的必要性无直接的关系,我这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吃惊。
在我的眼里,旅行中所见到的最日常的东西,是印度少年的身影,它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穿着污秽的运动裤衩,在烈日下在大货车后推着的少年,在茶馆里收集杯子去洗刷的少年,在小小的摊子后面当班的姐弟三人,与那样为了生存的必要性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营生相比,我们这里存在的毫无闲暇的无用性,我宁可将它当作异样的事情看待。在印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全部的营生都与直接生存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重新注意到这样的事情,我对日本在和平中富裕起来的生活感叹不已。与此相比,确实暴露出印度的贫困人口是在“低水平生存”中。然而,另一方面,慢跑中的中年男子和少男少女也在这个国家的轨道上奔跑着,狭窄的确定了的生存

方式也是不得己,与此相对,那里不认为生存方面的多样性。至少有生存的直接性。


第六课 9000个危险的宇宙垃圾在天空中飞

最近,常被请教关于宇宙开发各方面的话。自己也终于在那样的流年时期,带着一点寂寞的心情,决定勉强接受所说的为了国民们的理解,加上支援成立的提供勉强度日的粮食的宇宙开发的工作。那时候, ‘今天想谈谈宇宙垃圾的话题’ 演讲的开头一提出,大家不一而同的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这个时代,最初听到看不见的经济萧条,净是国际纷争之类的心情沉闷的话题,还有肩负着人类的梦想和希望的好的宇宙开发的话,又有对于宇宙的开始和人类等的根源性的高尚话题,是享受进入到一丝精神松弛的各处吧。然而,竟然突然的就说‘垃圾的话题’实在是非常超出期待。但是,这是人类不顾前后的所为的后果,并且决定那才是关系到未来,因为为了‘人类的梦想和希望’和宇宙连结一起事特别重要的事,不管是否答应都要接受交往。因此,根据本稿和对‘宇宙垃圾(太空碎片)’坏的评价,作为这篇文章的概要来介绍。
人类向宇宙乱丢垃圾以后第一次,可以说‘宇宙垃圾纪念日’正确的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也许即是说不怎么一下就明白的方面不多,不过这次旧苏联,抢先于宿敌美国,仅仅在100kg里填充的不过是小东西,也应该称为全球首次发射到宇宙的人造卫星『人造卫星1号』的『人类的宇宙开发纪念日』日。这个时候以来领先的苏联,由于对于所谓『人造卫星冲击』上感到恐慌的美国,用猛烈的气势将宇宙开发竞争开展开了。从途中开始欧洲和我国,中国等也加入了,那是已经随便结束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进行了大体4000次的发射,人类发射到宇宙的人工物体的总量也达到数千吨。在人类活动的场所里,产生垃圾是必然的,无论是地上还是宇宙上都是一样的。即使是集聚最新科学技术精粹的被开发的人造卫星,也是有寿命的。到了寿命的尽头无论怎样高价值的人工卫星也只是铁屑不情愿的完全成为铝废料。由于成为了对人没有用处的冰冷的东西,到现在被发射的卫星几乎全部在那个阶段照原样被放置在宇宙中。发射中被使用的火箭也一样,现在考虑的是已经不得不说产业垃圾物的非法丢弃的随便进行。不是只有像火箭和卫星这样大的东西。被装载照相机的罩子和遮阳的罩子,为了结合多级火箭的段间的带状物,叠着的太阳电池在发射的途中像打不开一样预先阻止的铁丝等。各色各样的东西是在执行特别的航空任务的美名下被持续扔掉到宇宙空间的。之前所述的火箭,所谓的

最初火箭是燃料桶格外大的东西,因为发射卫星的途中汽油逐渐用光变得困扰,燃料稍微综合的堆积决定了前进。随着,火箭它的职责的结束作为垃圾即使被丢弃在轨道上的阶段,在此中残留了一定的程度的燃料和氧化剂是很普遍的。那些是有某些瞬间混合如果着火,将有引起大爆炸的危险性。确实是有危险的产业废弃物。随手丢弃,坏是坏事,不过,宇宙是宽广的。相比之下,像这样引起爆炸的可能性是极其的低,不是在现实的特别的问题······如果成为的话是快乐大结局,不过遗憾的是那样简单的是不行的。也包含着卫星的汽油桶,蓄电池等的爆发,到现在为止近似200回的爆发事故在轨道上发生了。这次数中无数的碎片被散布在宇宙空间里,从数量上成为宇宙垃圾的第一发生原因(如果考虑到大型卫星也是一个,数毫米的小碎片也是一个垃圾的意思)。这样做即使是发生小型垃圾,那个破坏力是不能轻视。考虑到碎石的平均碰撞速度是每秒10km,这是与手枪的子弹是秒数数百米,战舰上被搭载的大炮是刚刚达到秒速2km的程度相考虑,是非常快的速度了。为此,直径仅仅有3mm的铝的宇宙垃圾的撞击,能量上相当于与保龄球的球实际上以时速100km撞击保持的运动能量相同。当撞击之际发生的压力,因为变为一气压的10亿倍,碰撞的垃圾,被碰撞的卫星表面,由于又溶解又气化,多半的东西是简单的贯穿一起。
应当像所说的那样,明白地球周围变成危险的人工物体的垃圾堆,从现在地上观测怎样飞向哪里哪怕10cm以上的大小的东西有8900个,到包含其他爆炸等也发生小mm尺寸的东西为止的话,被考虑到有3500万个左右程度的存在。即使这些以下的尺寸,随着从大到小,这些数量更加急速增加。如果数量在增加的话对于卫星的撞击的概率也变高了也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实际根据1996年若田飞行员的回收,我国在国初的回收型宇宙机空间飞行物
组合式的表面上,以笔者为中心的小组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仅仅在30平方m中,发现了700个以上微小撞击痕。
据以上叙述的那样,所谓「开发」的勇气的大义名分好胡乱持续前进,缺乏对环境的影响的关怀的结果,产生无法弥补的状况,人类即便对宇宙不忌讳,打算替换地上熟悉的环境污染的系统。等等于是写下了伟大的这些,因为承受了“这是从事宇宙空间开发的你们的责任吧的”责骂,最后打算写下少许道歉的话。
到目前为止,有狠狠地威胁过,不过,事实上现在的地方宇宙空间垃圾的状况并不是那么危险的、绝望的情况。实际,也会有稍稍注意到了从没有卫星由于与宇

宙垃圾的碰撞而坏掉了这样频繁的新闻而被记忆冲走的事的明智的读者吧。现状是,被有普通的巨大的,某卫星将毁灭带来的损伤在1cm以上的大小的碎石撞上的概率,估计400年一次。也许认为是就威胁的比较低的概率而言,但,碎石的数量年率在3%~5%,近来的银行利息不能考虑到那样高率持续增加,一转眼地翻倍增加。还有,这种程度空间密度逐渐升高的话,下次碎石开始发生碰撞,这数量将引起所谓的无尽头持续增加的级联增加的现象,那时无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考虑到这个,与此相反在现在的情况中,我们宇宙开发员者对这个问题的危险性·重要性深思熟虑,为那个对策开始进行,
不能给出出乎意料的评价吗?还有一事,考虑到对于人类过去的失败学到了什么,一点也没变聪明,多少是过于自私自利吧。无论什么,是现在。现在的话能做什么。如果现在什么都不做,确实对将来会留下巨大的祸根。因此,把智慧集中到有关人员全体在拼命的时候。这个可以允许的吧。
最后一个。前述了概率相当低的现象的情况,与某卫星400年一次毁灭的碎石发生碰撞,不过假定,反过来400个卫星在轨道上存在的话,也可以说仔细地试着考虑的话1年里哪个卫星受到一次损失,也是相当危险的状况。对这个状况,读者怎样判断呢?



第七课 尽头

前一期野田宇太郎曾写到,我的父亲是在三枚桥出生的。父亲不会一直住在那里,因此虽然 我是在隅田川出生的,却没有在上野居住过,可是通过父亲经常说过的话,从小我对上野就 非常熟悉。父母对上野持有的哀愁和感激,深深地铭刻在孩提时代的我的心上。——大概年 轻人对于老年人回忆的故事并不欢迎,可是父亲的《上野的故事》等等,从尚未成年的我的 孩提时代起,从父亲那里听来的那个幼年的故事,已经铭刻在我那天真的心灵上了。
“朝着山上走去,有几棵巨大的橡树,——”夜间橡子掉落,一早就拿着口袋去捡。一早就 去,为的是在其他孩子还未出来时就去捡。于是,与兄弟和附近的孩子几人结伴外出,如果 看见目标橡树很茂盛,哎呀一声,争先恐后而上固然为好,可是我的父亲砰的一声撞在了吊 死鬼的脚上。他吃了一惊,渐渐抬头望去,——然后一溜烟地逃跑了。你大概可以想象到他 那时候的心情,虽然有同情,可是又感到极其可笑,觉得很愉快。因此对“茂密的上野山” 持有怀念的心情。
莲花与橡树具有不同的情趣。父亲的眼神不好,八岁的时候,白天也几乎看不见光亮,老是 撞在壁橱什么的上面。于是去上野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