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1 mol ·L -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A .1 L 水中含有1 mol 硫酸
B .1 L 溶液中含有1 mol H +
C .将98 g 硫酸溶于1 L 水所配成的溶液
D .从1 L 该溶液中取出500 mL 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 ·L -1
D [溶液是均匀的,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L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 ·L -1的NaCl 溶液表示的是1 L 溶剂中溶解0.1 mol NaCl 的溶液
B .将0.1 mol 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 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L -1
C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均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D .0.1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中c (Cl -)也为0.1 mol ·L -1
C [A 项,不是指1 L 溶剂而是1 L 溶液;B 项,Na 2O 溶于水生成NaOH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其浓度为0.2 mol ·L -1;
D 项,c (Cl -)应为0.2 mol ·L -1。]
3.从2 L 1 mol ·L -1 NaOH 溶液中取出100 mL ,下列有关这100 mL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浓度为0.1 mol ·L -1
B .浓度为1 mol ·L -1
C .含NaOH 4 g
D .含NaOH 0.1 mol A [从溶液中取出的溶液浓度相同,含有溶质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同。]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 .配制1 L 0.1 mol ·L -1的NaCl 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 固体
D .配制NaCl 溶液时,可将称量好的NaCl 置于容量瓶中溶解
A [
B 项,水和酒精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C 项,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不能称量5.85 g ;
D 项,容量瓶不能作溶解仪器。]
5.将30 mL 0.5 mol ·L -1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 ·L -1
B .0.03 mol ·L -1
C .0.05 mol ·L -1
D .0.04 mol ·L -1
B [稀释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30 mL ×0.5 mol ·L -1500 mL
=0.03 mol ·L -1。]
6.用98%的浓H2SO4(ρ=1.84 g·mL-1)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 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
A[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过程为:①计算所需浓溶液体积:5.4 mL;②选用合适量筒量取浓溶液:10 mL量筒,并用胶头滴管滴加浓H2SO4到刻度线;③稀释浓H2SO4:将少量水放入50 mL烧杯中,沿玻璃棒缓缓将浓H2SO4注入水中;④将冷却至室温的稀溶液转移至100 mL 容量瓶中;⑤定容。]
7.使用胆矾配制1 L 0.1 mol·L-1的CuSO4溶液,正确的做法是( )
①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于1 L水中②称取胆矾25 g溶于1 L水中③将25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④将16 g CuSO4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B[物质的量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在该题中用CuSO4·5H2O 来配制CuSO4溶液要注意两点:
(1)找到CuSO4·5H2O和CuSO4之间的质量关系。
(2)溶液的体积最终为1 L。
1 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CuSO4)=1 L×
0.1 mol·L-1=0.1 mol,其质量为16 g,若要称取CuSO4·5H2O,应称取25 g。
所以有2种方案:称取16 g CuSO4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或称取25 g胆矾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故③④正确。]
8.有关2 L 0.1 mol·L-1的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0.1 mol K2SO4
B.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C.K+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取出1 L溶液后,浓度变为0.05 mol·L-1
C[A项,n(K2SO4)=2×0.1 mol=0.2 mol,错误;B项,c(K+)=
0.1 mol·L-1×2=0.2 mol·L-1,错误;C项,n(K+)=2×0.1×2 mol=0.4 mol,正确;D 项,溶液浓度仍为0.1 mol·L-1,错误。]
9.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0.5 mol·L-1的Na2CO3溶液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
A.称取碳酸钠晶体100 g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洗涤
D.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B[A项,m(Na2CO3·10H2O)=0.5×1 mol×286 g/mol=143 g>100 g浓度偏低;C项,没有洗涤,浓度偏低;D项,又加水,溶液浓度偏低。]
(备)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存放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D[容量瓶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不能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加热。]
10.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0512031】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
(2)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③溶解;④冷却并移液;⑤洗涤并转移;⑥________;⑦摇匀。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操作②③都要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
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a正确;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也不可以用来稀释浓溶液,不能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加热,因此,b、c均不正确;500 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 mL溶液,不能直接配制480 mL 溶液。
(2)m(NaOH)=1.00 mol·L-1×0.500 L×40 g·mol-1=20.0 g。配制时,要遵循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的顺序进行配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使用的仪器有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
(4)NaOH固体具有强腐蚀性,为防止腐蚀天平托盘,称量时常用小烧杯盛放。NaOH固体溶解时要在小烧杯中进行。
(5)配制500 mL的溶液,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在转移溶液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到瓶外,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6)A项的操作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低;B、C项的操作使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高;D项的操作多加了水,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答案】(1)ad
(2)②20.0 ⑥定容
(3)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用烧杯称量NaOH固体,防止NaOH腐蚀天平的托盘用烧杯做溶解用的容器
(5)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
(6)BC
11.把1.0 mol·L-1CuSO4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的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计算:
(1)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CuSO4)=________;c(H2SO4)=________。
(2)混合液中H+、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c(H+)=________;c(SO2-4)=________。
(3)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2+)=________。
【解析】 1.0 mol·L-1CuSO4溶液和0.50 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前溶液的体积都为V,则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V。
(1)在混合溶液中CuSO 4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L -1×V ),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 ·L -1×V ),则溶液中Cu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c (CuSO 4)=1.0 mol ·L -1×V 2V
=0.5 mol ·L -1,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c (H 2SO 4)=0.5 mol ·L -1×V 2V
=0.25 mol ·L -1。 (2)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H 2SO 4===2H ++SO 2-4可知,在混合溶液中H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H +)=2c (H 2SO 4)=2×0.25 mol ·L -1=0.5 mol ·L -1,SO 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SO 2-4)=1.0 mol ·L -1×V +0.5 mol ·L -1×V 2V
=0.75 mol ·L -1。 (3)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后,Fe 与混合溶液中的CuSO 4和H 2SO 4发生如下反应:Fe +CuSO 4===FeSO 4+Cu 、Fe +H 2SO 4===FeSO 4+H 2↑。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铁粉有剩余,则CuSO 4和H 2SO 4反应完全,生成的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c (Fe 2+)=c (SO 2-4)=0.75 mol ·L -1。
【答案】 (1)0.50 mol ·L -1 0.25 mol ·L -1
(2)0.50 mol ·L -1 0.75 mol ·L -1 (3)0.75 mol ·L -1
[冲A 挑战练]
1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体溶于1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 ·mL -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a 22.4 mol ·L -1 B.
ab 2 240 mol ·L -1 C.
ab 2 240+36.5a mol ·L -1 D. 1 000ab 2 240+36.5a
mol ·L -1 D [n (HCl)=a 22.4 mol ,V =a 22.4×36.5+100b ×1 000L ,故c (HCl)= 1 000ba 2 240+36.5a mol/L 。] 13.把500 mL 含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 -2a ) mol ·L -1
B .10(2a -b ) mol ·L -1
C .10(b -a ) mol ·L -1
D .10(b -2a ) mol ·L -1
D [BaCl 2与Na 2SO 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l -与Ag +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每份混合溶液中的BaCl 2为a mol 、Cl -
总物质的量为b mol ,又因为在KCl 中,钾离
子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每份溶液中KCl 对应的氯离子为(b -2a )mol ,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也为(b -2a )mol ;总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与每一等份混合溶液中的浓度相同,则
c (KCl)=n V
=10(b -2a ) mol ·L -1。] 14.(1)量取20.00 mL H 2SO 4稀溶液盛于锥形瓶中,小心地向锥形瓶中滴加0.12 mol ·L -1的NaOH 溶液,当加到25.00 mL 时H 2SO 4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求该H 2SO 4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导学号:90512032】
(2)某化工厂分析人员从生产车间取过氧化氢样品1.00 mL 于锥形瓶中,加25 mL 水稀释,再用稀H 2SO 4酸化后,逐滴加入0.1 mol ·L -1
的KMnO 4溶液。当反应完全时,消耗KMnO 4溶液20.20 mL 。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5H 2O 2+3H 2SO 4=== K 2SO 4+2MnSO 4+5O 2↑+8H 2O 。该过氧化氢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析】 (1)n (NaOH)=0.025 L ×0.12 mol ·L -1=3×10-3mol
H 2SO 4 + 2NaOH===Na 2SO 4+2H 2O
1 mol
2 mol n (H 2SO 4) 3×10-3mol
n (H 2SO 4)=3×10-3
mol ×1 mol 2 mol
=1.5×10-3mol c (H 2SO 4)=1.5×10-3mol 0.02 L
=0.075 mol ·L -1 (2)依据题意:
2KMnO 4 ~ 5H 2O 2
2 mol 5 mol
0.1 mol ·L -1×20.20 mL c ×1.00 mL
2∶5=(0.1 mol ·L -1×20.20 mL)∶(c ×1.00 mL)
解得c =5.05 mol ·L -1。
【答案】 (1)0.075 mol ·L -1 (2)5.05 mol ·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