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陆俭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北京

目录

绪论

0.1 关于语言

0.2 关于汉语

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三组重要的概念

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第一章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的局限

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4.5 关于“v有……”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

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

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三章范畴研究

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

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

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9.4 再说层次分折

9.5 两种描写模型

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

9.8 乔姆斯基理论与汉语研究

9.9 用乔姆斯基理论重新分析“NP+的+VP”这一名词性结构第十节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

10.1 功能学派的兴起及其渊源

10.2 功能学派面面观

10.3 关于主语和谓语、主位和述位、话题和陈述

10.4 “我不知道她不在家”和“我不希望她不在家”

10.5 关于“汉语式话题句”

10.6 汉语和英语在“东西”“南北”说法上的差异

10.7 汉语和英语在回答是非问句时用“是”和用“不”的差异10.8 对双宾结构的再认识

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第十一节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法研究

11.1 关于中文信息处理

11.2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字处理”

11.3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处理”

11.4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

11.5 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策略

11.6 基于统计的“句处理”策略

11.7 实现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策略

第十二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

12.1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

12.2 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

12.3 语法教学教什么?.

12.4 语法教学怎么教?

12.5 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性研究

第十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研究

13.1 关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

13.2 语文教学改革肋当务之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13.3 语文课中讲授语法知识的目的

13.4 语文课中需要讲授哪些语法知识?

13.5 语文课中怎样讲授语法知识?

13.6 针对语文教学的语法研究

结束语——应有的研究素质

索引

后记

绪论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是在同学们先前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的选修课程。本课着重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和一些热点问题,也适当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这两大语言学学派的研究思路,同时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当前急需的汉语语法的应用研究。每一讲都紧密结合汉语实际,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希望通过这个课,能有助于大家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进一步引导大家对现代汉语语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使大家对怎么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语法需要用一些什么样的理论、方法,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教给大家一些具体研究、考虑语法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有志于日后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学生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考虑到你们从学习“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内容可能都已经淡忘,所以在“绪论”部分将先给大家复习一下学习本课程所必须要掌握的有关语言、有关汉语,特别是有关汉语语法的知识,同时也再给大家讲授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新的知识。

0.1 关于语言

关于语言,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它,一是从语言的功用来认识它,一是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它,一是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它。

从功用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就是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人之所以能生存,就因为彼此能合作共济,抵御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不断创造幸福的生存环境;而彼此所以能合作共济,就因为有语言这个信息载体,有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人们靠它来互通信息,互相交际。从功用来说,语言又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人进行思维,思考问题,都必须依附于某种具体的语言,所以语言一向被认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从语言的本体来说,所有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语言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在没有文字之前、或者不借助于文字的时候,一个人要向他人表情达意,就从口中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听的人就根据这一连串的声音来理解、体会对方的意思和情感。人有目的地发出的、而他人能从中理解、体会其意的声音实际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语言就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对于语言我们还需认识这样一点: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还是一个很有规则的结构,而且是一个变动的结构。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结构,一定具备三种性质:整体性,可分割性,内含规则性(何大安1988)。这意思是说.作为一个结构,一定是一个有规则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一定包含有许许多多的成分,这许许多多的成分一定受到一套规则的支配而互相层层组合形成种种关系。所以,“整体”、“成分”、“关系(或者说规则)”,是结构的三大要素;其中成分与关系是整体结构的两大支柱。按上面的理解来衡量语言,那未语言显然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现在看古文所以会感到吃力难懂,就因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了差异,而丛差异还不小。所以说,语言又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口语是指有声语言,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交际时通过嘴巴所说出的话。所有语言都有这种表现形式,所以口语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书面语是指将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加以提炼、加工的一种表现

形式,从某个角度说,可以认为是语言的代用品。我们知道,口语在为人类交际服务时,要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般说,一个人说话.在距他50米之外的另—个人就很难听清楚了;而一个人现在说的话就不可能让以后的人也听到。为克服这种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便创造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从而出现了书面语言。为什么说书面语言是由口语经过提炼、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呢?我们知道,一个人说话,常常会说得比较噜苏,没有条理,也可能会一时说得不是很清楚,甚至前言不搭后语,但这没关系,因为是当面说话,听话人如果不明白可以当场问,反复问,直到双方达到满意的交际(即彼此都了解了对方所说的意思)为止。书面上可不能这样。人类创造文字使用书面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口语在地域止、时间上的限制,如果书面上只是照录口里说的话,如果书面上出现条理不清、意思不明、前言不搭后语的语句,那么在远方的读者、往后代的读者,就没法读懂了,也不便于甚至不可能再去问说话的人.这就起不到利用文字进行交际的目的了。所以,书面语必须在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加工。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语言都已经有书面语;但相当多的语言,目前还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体态语,主要是手势语,此外还有唇语,这主要是聋哑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聋哑人不能正常发音,便用手势来代替有声语言;聋哑人有时通过观察正常人说话的唇形来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聋哑人,所以可以说几乎每种语言都有体态语这种表现形式,只是只有极少数人使用这种语言形式。

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来给语言下定义:语言是人类藉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结构系统。

在语言这个系统里,一般认为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语言不是文化的产物,虽然在语言里会反映人特别是民族的文化倍息;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获得语言不是靠学习(1earn,study),而是靠习得(acquire,,acquisition)。正是这种本能,成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据有人所做的粗略的统计,世界上大约有5000多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00万以上的语言有l17种,使用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语言有17种;这17种语言,如果按照使用人数的多少来排列的话,次序是:1.汉语,2.英语,3.俄语,4.西斑牙语,5.印地语,6.印度尼西亚语,7.阿拉伯语,8.孟加拉语,9.日语.10.葡萄牙语,11.德语,12.法语,13.意大利语,14.旁遮普语.15.韩话(朝鲜语),16.泰卢固语,17.越南语。

0.2 关于汉语

前面我们说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5000多种。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数大约有11亿多。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它有悠久的历史;用以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方块汉字,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文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

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形成了许多方言。汉语各方言的分歧首先而且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这大家很清楚,无须举例说明。其次是词汇上的分歧,如“白薯”,这是北京话的说法,山东人叫“地瓜”,苏州人叫“山芋”,四川人叫“红苕”;再如连词“和”,那是北京话里的词,苏州话里是“搭”,广州话是“共”;再如,说到鸡蛋、苹果、篮球等事物的数量时,所使用的量词,各个方言就有区别。北京话用“个”,如。“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个篮球”;苏州话用“只”,如“一只鸡蛋”“一只苹果”“一只篮球”;广州话、福建话则用“粒”,如“一粒鸡蛋”“一粒苹果”“一粒篮球”。语法上也有些分歧,但相对说来分歧比较小。如北京话说“小王比小李高”,广州话说“小工高过小李”:再如北京话问菜的咸淡说“菜咸不咸”,苏州话说“莱阿咸”。不过相对说来语法上的分歧比较小。

一般认为汉语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

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又可以分为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友);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次方言则不计其数。就口语来说,不要说各方言区之间人们难以通话交际,甚至一个方言区之内的不同次方言之间,都有可能很难通话,这是因为各方言之间语音上的差别比较大。但是,汉族人在书面上基本上是统一的,其原因有二;

第一,我们所使用的记录汉语的文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一种基本上表意的方块汉字。这种方块汉字,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可以超越方言的限制,使汉语在书面上一直保持统一,使汉语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着稳定的延续,而不至于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第二,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整个汉民族可以通用的汉语标准语。现在,这种汉语的标推语,在中国大陆叫“普通话”,港澳台叫“国语”,在新加坡等海外称为“华语”。汉语的标准语是近百年来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语标准语的形成和推广,使不同方言区的人得以顺利地进行口头交际,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汉语的统一。

方言,可以说是语言的一种活化石。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大致可以从方言里看出来。根据目前的研究,无论从语音、词汇、语法上来看,汉语从南到北的方言差异,大致反映了汉语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大致可以从方言里看出来。譬如拿声调来说,中古时期,汉语有平、上、去、人四个调类。而每个调类又各分阴阳,一共有八个声调。到现代汉语,作为北方方言的代表的北京话只剩下三个调类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南方一些方言,如粤方言、闽方言等,基本上还是保留了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又各分阴阳的声调状况,吴方言也还保留了四个调类七个声调(没有阳上调)。再拿一些词为例,日常生活中煮饭、烧菜的工具,闽方言叫“鼎”,吴万言叫“镬(子)”,北方方言叫“锅”,这也反映了从古至今的变化。再拿“走”和“行”来说,在先秦古汉语里,“走”是“奔跑”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免”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矗》:“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此处的“免走”,是“兔子奔跑”的意思,而决不是“兔子走路”的意思。因为兔子只会跑,或蹦跳,从不会行走;再说,如果“兔走”是“兔子行走”的意思,那么那兔子是决不会“触株折颈而死”的。至于“行”,在先秦古汉语里是“步行”的意思。唐宋时期出现了“跑”这个词,于是古代表示“奔跑”意义的“走”逐步让位给了“跑”,而表示步行的“行”则逐步让位给了“走”。到现代北京话里,表示“奔跑”的“走”和表示“步行”的“行”,都只作为构词成分某些词或成语中出现,前者如“奔走”“走马观花”“飞沙走石”,后者如“行人”“人行道”“行远自迩”等,而不再作为词来运用。但在粤方言里,“走”和“行”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意义而作为词来运用。例如:

(1)你唔好周围走([=你别到处跑])。

(2)你行先([=你先走])。

跟大家所熟知的英语、俄语、日语等相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一些特点。

一、语音上的特点

就现代汉语语音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属于有声调语言。音节的高低升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他们的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m],韵母都是[a],就因为音高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在书面上就写成四个下同的汉字。这种区别意

义的音高就叫“声调”。

就汉语标准语说,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有的

方言有9个声调,如广州话;有的方言有7个声调,如苏州话;有的方言有6个声调,如客家活;也有的方言是5个声调,如合肥话。我是苏州人,大家不妨听一听苏州的7个声调:阴平高[k?44/55]

阳平穷[?o?24/13]

阴上古[k?u52/51]

阴去肺[fi412/513]

阳去洞[do?21/31]

阴入不[p??4/5]

阳入夺[d??23/3]

汉语里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几个音节连读时,有的会发生变调。例如普通话里上声跟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会变成类似阳平的35调。如“土改”跟“涂改”在读音上差不多,而原先“土”是上声字,“涂”是阳平字。

(二)汉语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的语言,音节特别分明。汉语以音节为基本的表意单位,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因此汉语历来看重音节的分析。

对汉语音节的分析,除声调外,历来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声母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韵母是指声母以后的以元音开始的整个部分。拿”天”(tiān[t‘ian55])来说,其中的t[t‘]是声母,iɑn[ian]就是韵母。汉话中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合,譬如“安”(ān,[an55]),这个音节一开始就是一个元音ɑ[a],但我们设想它开头也有一个声母,只是那个声母是个零(记作?),这种声母就叫做“零声母”。建立了“零声母”这个概念,汉语的音节分析就变得极为简单明了了,那就是任何音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

二、词汇上的特占

就现代汉语词汇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常用词的统计,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占26%,二、四、五音节的词(基本上都是外来音译借词)只占3%。但是,在日常口语中,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达61%,而双音节词的使用频率只有37%。这就是说,就现代汉语口语而言,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仍然大大高于双音节词。

(二)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上来看,合成词占绝对的优势。从世界已知的语言来说,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

1.重叠——词根的重叠,如“爸爸、星星、刚刚、试试、轻轻”等。

2.派生(附加)——主要是词根前加或后加词缀派生,如“老虎、老弟”和“桌子、馒头”等,其中的“老”、“子”、“头”就是同级,“老”是前缀,“子”、“头”是后缀。

3.复合——词根与词根组合,如‘学习、聪明,白糖、深造,合理、扶手,扩大、车辆,地震、冬至,留任、借用”等。

汉语的合成词以复合为主。

(三)有丰富的成语,而且大多是四个音节的。任何语言都有成语,但汉语的成语特别丰富,这跟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关。而从语音形式上看,汉语的成语大多是四个音节的,即以四字格为主。

(四)汉语有量词和语气词。汉语里有量词,在说明事物数量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

词”的说法来表示,中间一定要加—个量词。例如,我们不能说“*五书”、“*六笔”、“*三狗”、“*四桃子”,而得说“五本书”、“六支笔”、“三只狗”、“四个桃子”。那“本”、“支”、“只”、个”就是量词。这是大家都知道和了解的。英语里似乎也有量词。例如:

(3)This is a piece of chalk.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I bought a fish of 2 kilos(kilogram)yesterday.

但英语里的piece、cup、kg(kilogram)是作为名词来用的,用得很有限,这跟汉语的量词有本质区别。

双语里有系统的语气词,如“啊、吗、吧、呢、呗、了”等。这些词通常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定的语气。用不同的语气词,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样。请看:

(4)他不愿意啊!

他不愿意吗?

他不愿意吧?

他不愿意呢?

他不愿意呗。

他不愿意了。

英语里没有语气词。英语的语气主要靠句调来表示。

三、语法上的特点

(一)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1.词类无形态标志。在汉语里,我们不能从词形上看出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哪个是副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完全一样。试以动词“研究”为例:

他研究[作谓语,可用来回答“他研究汉语语法吗?”这样的问题]

研究语法[带宾语]

研究清楚[带补语]

打算研究[作宾语,可用来回答“汉语词汇你打算研究吗?”这样的问题]

研究课程[作定语]

语法研究[受由名词充当的定语修饰]

(二)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

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是不可省赂的。请看:

(5)Do you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你每天吃—个鸡蛋?)

——Yes,I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是,我每天吃—个鸡蛋。)

——*Yes,I one egg every day . (是.我每天一个鸡蛋。)

——*Yes,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是,每天吃—个鸡蛋。)

——*Yes,eat every day . (是,每天吃。)

(6)What do you eat every day? (你们每天吃些什么)

——We eat bread and butter every day. (我们每天吃面包、黄油。)

——*Eat bread and butter every day. (每天吃面包、黄油。)

——?Bread and butter . (面包和黄油。)

(7)Who is Jiajun Wang? (谁是王家俊?)

——I am Jiajun Wang. (我是王家俊。)

——Jiajun Wang is me. (王家俊是我。)

——*I. (我。)

——*Is me. (是我。)

——It’s me. (我是。)

可是汉语里常常省略,只要语境允许,只要不引起误解。例(5)一(7)右边翻译成汉语的句子都是可以说的。汉语里还常常能见到、听到这样的句子——句中只有—连串的名词,而没有一个动词:

(8)今天下午全校大会。

上面这句话,你可以分别理解为:

(a) 今天下午有全校大会。

(b) 今天下午是全校大会。

(c) 今天下午开全校大会。

(d) 今天下午召开全校大会。

(e) 今天下午举行全校大会。

(三)在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这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而带来的特点。我们知道,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可是汉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则是一对多的对应。如下图所示: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这样,很自然的,在汉语里相同的词类序列,可以代表不同的句法构造。例如:动词+名词

广播新闻[动宾关系]

广播事业[修饰关系]

广播赵忠祥[主谓关系]

动词+动词

研究讨论[并列关系]

打算回家[动宾关系]

挖掘出来[动补关系]

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访问回来[连动关系]

请他坐下[递系关系,也称兼语关系]

讽刺说[状语—中心语修饰关系]

养殖研究[定语—中心语修饰关系]

(四)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及词类与句法成分不—一对应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几点经验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几点经验(转自袁珂,以供参考) 商务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用于商务场合的特定工作与交际语言,它更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商务汉语班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商务汉语口语课是一门极受重视的课程。调查显示,有大约80%的留学生认为“说”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重要。他们认为“口头交际能力是他们工作与学习的第一需要,用汉语说话是他们使用最多的言语技能”。然而,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以及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商务汉语口语课教学,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过于注重词语的讲解和句型的操练,过于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导致口语课精读化;练习和表达多限于造句、完成句子,以及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和复述,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学方式单调沉闷、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这些都说明口语课教学中的 确存在很多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训练的特殊性强调不够,忽视了实践性原则和操练性原则,对教育学、心理学和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吸收不够,导致口语课教学方式理论化、模式化,满堂灌、一言堂现象严重。要改变商务汉语口语课教学的现状,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在口语课教学中体现交际性、实用性,充分体现精讲多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汉语口语并能灵活得体地进行言语交际,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一、在商务汉语口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一种把语言理论规则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它源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却又有别于传统的交际教学。在这样一种“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的建构,以达到解决某种现实问题、完成交际功能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任务为依托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为语言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是通过任务来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Nunan (1991a: 279)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概括如下: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同时关注语言和学习过程的机会;重视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使用联系起来。随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国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应用和实施,以及各位学者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我们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突出“语言运用”的理念。任务型教学模式以“能做某事”为具体的要求,强调学习者要能用所学语言做事,并要求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使学习者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二,强调真实性。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活动中心,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力图让学习者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习者形成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三,任务型教学模式贯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

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_把_字句_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总第177期) 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 陆俭明 提要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把”字句教学之不足,由此提出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的新思路。文章对语言信息结构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汉语句子信息结构所遵循的八个准则。接着文章从语言信息结构这一视角分析了表“处置”义的“把”字句,指出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表“处置”义的“把”字句的特点在于:(一)要让“处置者”为话题;(二)要让“处置结果”作为信息聚焦点;(三)运用介词“把”其目的是能自由地将“处置对象”引入句子内,同时表示“处置”的强影响性和说话者的主观认定性,由此凸显“处置结果”。文章最后指出,如果我们能将“把”字句在语言信息结构上与其他句式的差异清楚地告诉外国学生,如果我们能将“把”字句在语言信息传递上的独特性告诉外国学生,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走出“把”字句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 “把”字句;语言信息结构;句子信息结构遵循准则 一 从“把”字句教学一直令人有挫败感说起 “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句式。无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还是在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一直是一个比较受重视的句式。可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外国学生在做“把”字句的造句练习时,一般都能造出符合老师所讲的有关“把”字句的语法规则的“把”字句来;但是在实际说话、写作中,老是用不好“把”字句。(田靓2012)普遍的毛病是,不该用“把”字句的地方用上了“把”字句,而该用“把”字句的地方却又没有用。马真(2008)在《在汉语教学中要重视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一文中就曾举过这样两个留学生的很典型的跟“把”字句相关的偏误句:(1)*洪水是退了,但是眼前是一片不好的景象:洪水把村舍的房屋冲倒了一大半,把猪、鸡、羊都淹死了,空气里充满了难闻的臭味儿;洪水把成堆的木材也几乎都冲光了,……。 (2)*玛丽是个勤快的孩子,每天都是她最早起来。等我们起床,早饭已经被她准备好了,屋子也已经被她整理得干干净净。 马真(2008)指出,就一个个小句孤立来看,都合语法,但是例(1)冒号以后的部分,是要具体描 作者简介:陆俭明,男,江苏吴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尤其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电邮:lu_ma2008@pku.edu.cn。 *本文得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740001)经费的资助。 1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摘要:网络语言特征鲜明:广泛运用数字符号、缩略语,通俗简明,等义词现象普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乱造、滥用汉字,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随意遣词造句,以及表现出的色情、暴力倾向等,有碍现代汉语的健康、规范化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对网络语言加以引导和规范,倡导正确的语言观,提高规范意识,加强学校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当前,对网络、网络语言的研究渐成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以传播媒介网络来命名的,正如其他语言样式并不仅仅决定于呈现方式一样,其特征不仅体现于独特的载体,更决定于它独特的语言特点。网络平台赋予的虚拟即时交流性、开放性、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领域使用的语言。网上交流具有快捷性、视觉性强、时效性强的特色,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就形成了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的特点。 1.符号数字化。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面部表情”是一个个常用字符组成的画,看似一张脸。这是一套眉目传情的文化,而且国际通用。如:—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C(表示生气)、@:—)(表示一头卷发)、o—o(表示戴眼镜)等。这些符号组成的脸谱,有的含义在一种以上,有的含义还截然相反,这正是比汉字更形象生动、简约丰富的网络符号语言的魅力。 数字网络语在聊天室以及OICQ中最常见,以简洁的数字来表示发言者的思想感情。如:555(呜呜呜,表示哭)、9494(就是就是)、526886(我饿了拜拜了)等。这些数字谐音语言让初涉网络者很难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还有些数字网络语特别另类,如:—7(夫妻)、286(反应迟钝的人或落后被淘汰的事物)等。 2.广泛运用缩略语。网友们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往往把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语言单位,取其汉语拼音词语的首个字母合成缩略代码,如:GG(哥哥)、JJ(姐姐)、MM(美眉,即漂亮妹妹)、GXGX(恭喜恭喜)等。 在网络交流中,网友们使用英语字母的缩略语也广泛存在,如:LOL(放声大笑,Langhing out loud)、HTH(希望能帮上忙,hope that helps)、TIA(先谢了,thanks in advance)、FTF(面对面,face to face)等。这些词最明显的特点是英语单词首字母构成的常规缩写,其中,有的是名词词组的缩写,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如DOS、BF;有的是动词性词组的缩写,可作谓语,如DIY。 3.通俗简明化。网友们为了节约时间或求新求异,常常在交流时创造一些通俗而言简意赅的新词新语,如:把E-mail叫做“伊妹儿”,把Java戏称为“娇娃”,把Cookie称为“甜饼”,把丑女称为“恐龙”。网络酷爱者被称为“网虫”,初涉网络者被称为“爬虫”,网络高手被称为“大虫”,男性网民被称为“网蜂”,女性网民被称为“网蝶”。这些通俗简明的网络称谓是网络语言

商务汉语写作第一节课

商务汉语写作第一节课 主讲人:曾智 首先我和大家说一下写作的评分标准,大家考试写作的时候就遵循这个标准去写。我说的是最高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大家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交际任务要全部完成,也就是说作文规定要写的几个部分不能有遗漏。举个例子来说,写开会的通知要求写开会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开会的主题,一个都不能少。然后还需要恰当的发挥,主要是体现在大作文里面,因为大作文要求的字数比较多,肯定是要扩展的。比如说,写求职信,让你阐述自己的获奖证书,你就可以多说几个,但是一般也不要超过三个,我们可以说:2008年度优秀员工荣誉证书,2009先进个人荣誉证书,2009最佳销售(根据题目要求适当的改变)能手荣誉证书。 第二:语法和词汇的要求,要求语句要通顺,也就是说要汉语句式,并且表述要得体,比如说用“贵公司”就比“你们公司”更得体。词汇要求丰富,一个词在作文里面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尤其是小作文,不能仅仅把给的字数写上去,我们要充分利用给的字数,但是不能完全照写下来。还有能恰当的使用常用的商务词语,比如说在图表作文里面我们经常会说“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图表显示……”,在运用百分比数字的时候用“占……百分比”,这个我们在学每一种类型的作文的时候会给大家列举一些常用的商务汉语词汇。 第三:条理性,先后顺序的安排。按照作文中给的几点的顺序来写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四:汉字和书写格式,汉字不用说肯定要求准确,还有标点符号的运用,大家一般就用, .!这些都占用一个格。格式的话,重点就是书信的格式,书信的格式我们第一节课就讲了,我们到时候在复习一下。 第五:总体印象。这个总体印象就是指你的作文别人一看就能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还有就是小作文字数不要低于80字也不要超过120,大作文字数不要低于250个字。还有一点就是大作文正文的最后一段不要太长。 说完了标准之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商务汉语写作考试所涉及的作文类型。 小作文主要是图表作文,我查了很多模拟题,一般都是图表作文。然后还有通知,请柬,聘书,便条等。 大作文主要集中在书信,主要是业务往来书信,求职信,礼仪书信比较多。还有就是一些说明书,广告之类的。我们每一类都需要了解一下怎么来书写。 今天我们先来讲一下小作文中的图表作文,图表作文又分为两个类,一个是数据图,就是大家手里拿的这个,另外的就是数据表格有日程表啊,工作计划表等。 我们先来讲第一种类型的就是数据图。一般数据图写作主要有三个写作任务,首先:描述数据图反应的事实或者是变化,其次是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一下比较和说明,最后就是总结规律,简单分析原因或者是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大家手中的图表,第一种是柱状图,柱状图往往体现的是几个事物之间的对比,第二个是饼状图,它主要反映百分比的变化关系;然后最后一个是折线图,它主要是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陆俭明)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苏丹洁 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提要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 “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 “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 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 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认知共性语言共性构式语法“构式—语块”理论语法研究与教学 一传统的语法分析思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的语法理论,不管是形式派、认知派还是功能派,基本上都是从古希腊语言学传统 发展而来的, 只是每一流派的研究角度、所用术语、所要达到的期望值不同而已。它们在对句子结构的描写上,都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路— ——句法上的“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语义上的“施—动—受”(施事—动作—受事),但这一思路难以涵盖、解释一切句法结 构。 我们看到,当前发展迅速的应用语言学对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1存在句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现代汉语里有一种存在句,其格式是: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①。或码化为:NPL +V +着+NP 。例如: A 组:(1)门口站着三个孩子。 B 组:(5)墙上挂着两幅地图。(2)教室里坐着许多学生。 (6)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花。(3)床上躺着一个病人。 (7)门上贴着一副对联。(4)桌子底下趴着一条小狗。(8)柱子上刻着一个“忍”字。 7 55* ①本文初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汉语国际教育‘三教’ 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2009.10)上宣读,与会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也给予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本次发表对初稿作了较大的改动,本文错谬之处是作者的责任。 包括名词和名词短语。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32)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语法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 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注意:有些同学解题答案是单纯词、合成词,这两个概念是从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单位。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

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 朱黎航 (杭州商学院国际教育中心,浙江,杭州 310035) [关键词]商务汉语;专业用语;文化;语体 [摘 要]本文对商务汉语,尤其是商务汉语口语的特点及教学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商务汉语是商务专业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商务汉语中渗透了大量中 国传统文化因素,其口语具有庄重文雅的语体风格。文章还就商务汉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06(2003)03-0055-0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C hinese and its Teaching Z HU L-i hang (Inte rna tional Education Cente r,H an g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ngzhou,Zhe jiang310035,China) Key words:business Chinese;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culture;style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business Chinese,in particular,the elementary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ken business Chinese and its teaching.In this paper,the au thor considers business Chinese as a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he business professional usage and social usage.Chinese culture is deeply embedded in business Chinese.Spo-ken Chinese business assumes an especially elegant style.This paper also shows its own views in teaching methods for bus-i ness Chinese.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加入W TO,来我国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国人日益增多,能娴熟恰当地运用商务汉语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已经成为众多国际人士的需求。商务汉语课程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已在国内许多教学单位开设,一些商务汉语教材也相继面世,商务汉语水平考试也正处于积极的研究开发之中。商务汉语教学日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热点,但对这门课程展开的研究还远远适应不了对外商务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这势必制约着商务汉语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商务汉语,尤其是商务汉语口语的特点及其教学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商务汉语的特点 1 1商务汉语是商务专业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 商务汉语产生于以汉语为手段的商务活动中。在商务活动中,语言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组织作用,而且制约着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汉语是一种专用汉语,专门用于商务活动中, [收稿日期]2002-12-25 [作者简介]朱黎航(1972-),女,浙江慈溪人,杭州商学院国际教育中心讲师,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55

构式语法 陆俭明

一种新的语法研究方法论——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 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是由格语法的创始者Fillmore(1990)提出来的,后经Adele E. Goldberg(1995)和Paul Kay(1995)等学者的研究而越见深入,其中以Goldberg 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意,她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 的高徒,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是《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后经整理在美国出版,现在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本书今年三月已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译者吴海波,书的中文译名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是:假设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从句式这个平面说,按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理论,句式有独立的语义,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 举例说明。现汉中有一类表示存在义的句式(存现句):NP1+V+着+NP2,如(A)台上坐着主席团,(B)墙上挂着一幅画。这种句式有三个特点:1、主语和宾语的置位。2、B类句式的施事者的隐藏。3、按说句法成分的语义角色不同,所造成的语法意义有差异,但A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施事,而B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受事,但是两种句式的语法意义一致,怎么解释这种现象?针对这三个问题,生成语法学有三种理论解释:一是“句式变异说”,二是“动词变异说”,即由一元变为二元,三是“轻动词说”。其中以第三种理论的解释力最广,简单地说,就是假设该句式中存在一个轻动词,台上v主席团坐着,墙上v一幅画挂着,其中的轻动词v表示“存在”,但在表层结构中缺省,因此造成了后置动词的前移,最终形成了该类句式。轻动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上述三个问题,但是该理论最致命的缺陷在于,由假设所造成的理论循环论证:如果问,存现句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回答,是因为句中有个轻动词;试再问,句中为什么有个轻动词,又会回答,因为它是存现句。很明显,这种假设在科学论证中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它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

浅析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不同点

浅析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 摘要: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得以显现出来。对比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本质的认识和对语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印欧系语言不同点声调形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最主要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同印欧语系的语言(本文以英语为代表)相对比,现代汉语与之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汉语是声调型语言,而印欧语绝大多数是没有声调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三)现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汉字三位一体。 英语的基本语音感知单位是音位,汉语则是音节。 (四)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而印欧语构词法和造句法有很大不同,分为词法和句法。 (五)现代汉语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语素、短语、句群三级单位结构稳定。(六)现代汉语语素单音节化、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印欧语绝大部分是三个音节以上的词。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前两点不同。 第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法语等则为无声调语言。 声调即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又称字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根据声调的有无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类——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只能起到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意义。 声调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普通话音节有四大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代汉语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yuān(冤,冤枉)、yuán(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yuǎn (远,空间或事件的距离长)、yuàn(愿,愿望)。

二语习得理论对商务汉语课程的教学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商务汉语课程的教学启示 20 世纪60 年代末,国外部分语言学家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进行深入地探究。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上世纪80年代编写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代表作--- 《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在书中Krashen 提出了五个假说,分别为:习得与学习假说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 )、自然顺序假设(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 和情感过滤假说(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这五 种假说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克拉申的“学习”与“习得”假说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 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通过两种 方式获得语言能力:一种是通过“习得”的方式,另一种使通过“学习”的方式。所谓“习得”是指一种潜意识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身处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之中,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习得了该目的语的语言规则。而“学习”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来获取新的语言技能。 2、自然顺序假说卡拉申认为不论是成年的语言学习者,还是幼儿 语言学习者,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第二语言习得,他们在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一定会按照可预测的顺序来习得相关的语法知识,

有些语法知识习得较早,而有些语法知识则习得比较晚。 3、监控假说克拉申认为通过学习的方式而获取语言技能的学习者们,他们在输出第二语言时,所学得的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会在他们的头脑之中形成一套监察机制,这套监察机制负责检测他们在输出的语言的过程中,是否按照第二语言正确的语言规则来输出的。 4、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在输入新的语言知识时,必须在学习者可以接受的知识范围之内进行新知识的输入,这就是“输入假说”。“输入假说”要求在输入新的语言知识时,一定要按照“i+1 ”的原则来输入,在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之上,提供在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以上的有略微难度的新知识。提供一些超出学习者预期的新知识。只有输入超出他们预期的新知识,才能让学习者发现自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仍然有空缺。新知识的新鲜感,也会不断刺激学习者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 5、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情感因素的影响,他提出“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假说”涉及学习者的动机、态度、焦虑等感情因素。学习者在情感因素的作用下,会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态度和学习效果产生相的影响,会阻止或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进度。 二、目前高校商务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随着中泰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泰国的商业贸易公司对精通商务汉语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商务汉语课程也随之成为了热门的学习领域,国内外各大高校及教育机构开始相继地推出了针对不同学习需求和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的商务汉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陆俭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北京

目录 绪论 0.1 关于语言 0.2 关于汉语 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三组重要的概念 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第一章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的局限 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4.5 关于“v有……”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 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 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三章范畴研究 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 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 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9.4 再说层次分折 9.5 两种描写模型 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

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10级中文本科班师吉05号 【摘要】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离不开修辞,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中,我们都需要用修辞来修饰。同样,修辞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的衬托修辞是无法展现的自己的魅力的。但是,修辞与语言却都又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展现各自的魅力。 【关键词】修辞语言魅力 正文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组成语言的要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三类。语言的这三个要素都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要素都单独与修辞构成单独的联系,他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修辞与语音 语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在语言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当中,语音是第一属性,人类的语言首先是以语音的形式形成,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语音在语言中起决定性的支

撑作用。 修辞与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增强音律美、突出语言义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要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儿化韵等,还要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例如:1、“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以“无履”谐“无礼”,以“不钟”谐“不忠。2.“The rain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雨哗啦哗啦地打在窗子上。”语言中加入拟声词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起来。 汉语音节分明,并有声、韵、调之分,除可借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量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例如杜甫的七言律诗《赠田九判官司梁丘》中的“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其中“嫖姚”二字,它们便构成了叠韵。使得诗句构造精妙,更具神采。 (二)修辞与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词的集合体,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修辞与词汇的关系十分密切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50)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具有基础理论性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概要理论。本课程的任务: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语言学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自觉地科学地认识和使用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演课为主,辅以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能够正确解释和评说语言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的能力; 3、具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标题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8 第二章语音 6 第三章语义和词汇 6 第四章语法 6 第五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4 第六章语言学的发展 4 合计36 四、大纲内容 绪论 第一节语言学概论的性质.作用和分类(2学时) 1.1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2 语言学的功用 1.3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语言学的分类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第一节人类语言(2学时) 1、世界上的语言 1.1 世界语言概况 1.2 语言的亲属分类和结构分类 2、中国的语言

2.1 汉藏语系的中国语言 2.2 阿尔泰语系的中国语言 3、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3.1 人类语言的遗传性和学习性 3.2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 第二节语言的功能(2学时) 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2 语言是负载信息的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 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2.2 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3、语言的文化功能 3.1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种 3.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第三节语言的结构(2学时) 1、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1 语言的符号性质 1.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四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2学时) 1、任意性和强制性 2、线条性和层次性 3、自足性和开放性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 1.1 语音的自然性 1.2 语音的社会性 2、语音单位的分析 2.1 音节.音素和音征 2.2 元音和辅音 3、音标 3.1国际音标的作用 3.2 音标和音素的关系 3.3 国际音标的使用 第二节音位和音系(2学时) 1、音位 1.1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2 音位和音位变体 1.3 音位归纳 1.3.1 对立和不对立 1.3.2 互混和互补 1.3.3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3.4 音位归纳的原则 1.3.5 音位归纳的操作过程 2、音系 2.1 音系的定义 2.2 音系的内容 2.3 汉语普通话的音系 2.4 温州话的音系 第三节语音组合(2学时) 1、音节的切分 1.1 切分的依据 1.2 音节的结构要素分类 1.2.1 音峰和音谷 1.2.2 起音.领音和收音 2、音位组合的类型 2.1 同类音素是否连用:单.复辅音和单.复元单 2.2 音节收尾是否辅音:开音节和闭音节 2.3 元音和辅音的配置

对外汉语之商务汉语教学

商务汉语教学 商务汉语教学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是为在华工作的商务人士设定的课程,也是个较难讲解及学习的课程,“学”和“教”中都会出现无聊、乏味、枯燥的感觉;大家都认为学习者应该是有一定汉语基础,而又有商务汉语学习兴趣的人士才学习这一课程。 我讲授过的商务汉语教学中,《经理人汉语》《体验汉语商务篇》《经贸汉语》这些教材都比较好,也比较实用。通过这些年教商务汉语,我得到以下几点收获,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登录易中文官网看免费的商务教学课程,相信对你的教学一定有好处。 首先是商务汉语的特点:用语正式(比如口语说“来”,商务汉语说“出席”)专业(像一些专业的词汇和表达法),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表达方式,和商务思维模式等等。 适合的学习者:有一定汉语基础,来中国从事经济或商业活动的外国人,也可以是学习经贸专业的外国学生,他们或对商务汉语有使用需要,或有强烈兴趣,否则,一般不独立开设,可作为辅助学习内容来讲授。 教师的定位:任课教师要涉猎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最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像法律,商务背景等。当然不了解专业性知识也不是不能教商务汉语,只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的功课比较多而已。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和广泛收集教学材料(主要是根据你教的学生,他是做哪个领域的,你就主要钻研这个领域即可)。但是,老师并不是商务专家,老师的角色是语言教学者,所以,不能苛求老师精通经济、商务、财务等等方面。对此,老师自己也应该有明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中充满自信,并从容面对学生的问题。 教材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商务教材都是针对完成基础汉语学习者的,针对零起点的很少。我给大家推荐几本教材供大家参考:《体验汉语—商务篇》,《经理人汉语》,《成功之路》,《中/高级经贸汉语》等,不错的选择还有《体验汉语—公务篇》,《国际商务汉语教程》等。

对_鸡不吃了_歧义现象再解释_陆俭明

- 2 - 对“鸡不吃了”歧义现象再解释 摘 要: “鸡不吃了”, 那“鸡”既可以理解为“吃”的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吃”的受事。这是汉语语法研究与教 学中作为有歧义的一个经典例子。王士元先生在前人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新的解释—从词汇角度,具体说从“词的词义延伸”的角度来加以解释,有可取之处,也有考虑不周之处。关键词: 歧义现象;词义延伸;语义关系;语境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7931(2011)03-0002-01 陆俭明a,b (北京大学 a.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b.中文系,北京 100871) “鸡不吃了”,那“鸡”既可以理解为“吃”的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吃”的受事。这是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中作为有歧义的一个经典例子。这个例子最早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以往是从句子成分的移位和句法成分的省略两方面来解释这句话的歧义现象的。请看实例(例中的“鸡[A ]”代表“吃”的施事,“鸡[P ]”代表“吃”的受事): 甲 乙 a 1. 鸡[A ]不吃白菜了 b 1. 张三不吃鸡[P ]了a 2. 白菜鸡[A ]不吃了 b 2. 鸡[P ]张三不吃了a 3. 鸡[A ]不吃了 b 3. 张三不吃了a 4. 白菜不吃了 b 4. 鸡[P ]不吃了 句子成分移位、省略的结果,造成a 3和b 4同形,表示的意思则不同。 王士元教授(美籍华裔,原先在加州大学伯克莱校区任教,后应聘至香港城市大学任教,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被誉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家。2006年他应邀在清华大学文学院作系列演讲,部分演讲内容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其中有一篇,发表在2006年第6期上,题目是《语言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在这篇文章里,王士元先 生对汉语语法学界的这个经典例子“鸡不吃了”的歧义现象,在前人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新的解释—从词汇角度,具体说从“词的词义延伸”的角度来加以解释,具体是: “鸡”既能用来代表一种家禽,也能代表家禽的肉。同样的,也可以说“鱼不吃了”有歧义,因为“鱼”可以指一种动物,也可以指这种动物的肉。但是,如果说“牛不吃了”或者“马不吃了”,就没有这样的歧义了,因为“牛”和“马”只能指动物,而不能指这些动物的肉。 王士元先生的上述看法有可取之处,也有考虑不周之处。 可取之处是,他注意到了表示动物的词在意义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既能表示某种动物,也能表示那种动物的肉;另一种情况是只能表示某种动物,不能表示那种动物的肉—这无疑是对汉语词义研究的一种贡献。目前一般辞书上,还未见有对“鸡”、“鱼”、“虾”这类词注出上述两个义项的。但是,王士元先生以此来解释“鸡不吃了”的歧义,就欠考虑了。 如果我们按照义项将“鸡”分化为“鸡1”和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Ambiguity in “Ji Bu Chi Le” LU Jian-ming a b (a. 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b.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 “Chicken” in the sentence “Ji Bu Chi Le” (literally means in English “chicken not eat”) can be understood both as the subject and as the object of the verb “eat” in Chinese, which is a typical case of ambiguity in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gramma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reinterpreted the sentence from a lexical perspective, 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Such an attempt has both merits and loopholes. Key words : ambiguity;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sense relations; contex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