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纵向差异化下的双寡头竞争模型

纵向差异化下的双寡头竞争模型

纵向差异化下的双寡头竞争模型
纵向差异化下的双寡头竞争模型

PBL问题1:多寡头市场博弈行为的静态、动态分析

PBL教学模式问题1:多寡头市场中厂商行为的博弈分析一、PBL教学模式单元(16学时)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在专门配置的工作室进行,学生将按(10人)分组进入一个独立的工作室,每组从按课程授课要求预先设定好的“问题或者项目库”中自己选定一个题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通过“问题或者项目”驱动式学习、在“做中学”。通过完整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项目”、完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巩固已经在课堂上讲授的课程知识、深化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范围,培养利用博弈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PBL教学模式单元(16学时)教学要求: 1.每组学生都要按照选定的题目,阅读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以及扩展阅读自我查找的文献资料;完成基本问题内容、适当的问题扩展内容并撰写一个总体研究报告。 2.在做“问题或者项目”的过程中,要就阅读的文献资料、拟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进行至少三次小组讨论(或者辩论);在总体研究报告提交前,要在小组中推荐1-2人作为代表,在小组内由该代表向小组成员进行答辩报告。 三、本PBL教学模式问题的教学要求: 1.依据背景资料以及在通读文献的基础上,撰写更加全面详实的文献综述; 2.多寡头下的两种博弈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多寡头下市场领先者和追随者的比较分析。 四、问题以及背景描述 1.问题背景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寡头市场已成为市场结构的主要形式。 企业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自主创新、跟踪新产品开发和引进模仿等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因此分别形成了多寡头企业完全竞争的Cournot市场结构;一个领先者和多个追随者的Stackelberg市场结构。 例如,在中国的家电、钢铁、汽车、通讯、乳饮料等竞争性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在寡头市场上,少数工厂控制了产品供给的大部分,各厂商之间具有较大程度的相互依赖性。 2.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也称为古诺双寡头模型或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库诺(Cournot)在1838年提出的。库诺模型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而库诺模型通常用作寡头理论分析的起点。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三个或更多寡头企业的情况。 古诺模型是法国经济学家安托万·奥古斯丁·库尔诺(Antoine Augustin Cournot)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通常用作寡头理论分析的起点。古诺模型是只有两个寡头的简单模型,也称为“双寡头模型”或双寡头理论。该模型解释了相互竞争但彼此不协调的制造商的生产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从而在完美竞争和完美垄断之间产生了平衡结果。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三个或更多寡头企业的情况。 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假设两个寡头生产的产品可以互换并且具有固定成本40元的差异,并且假设没有可变成本且边际成本为0。两个寡头面临的市场需求是如下: D1:Q1 = 24–4p1 + 2p2,D2:Q2 = 24–4p2 + 2p1。因此,寡头1的利润为π1 = p1q1–40 = 24p1–4p12 + 2p2p2–40,因此,利润最大化,dπ1 / dp1 = 24–8p1 + 2p2 = 0,并且反应函数P1 = 3解决了寡头垄断1的+ P2 / 4。同样,寡头2的反应函数为P2 = 3 + P1 /4。因此,求解均衡价格P1 = P2 = 4,均衡输出Q1 = Q2 =

16,求解均衡利润π1=π2= 24。寡头不串通而达到的这种平衡称为古诺平衡。如果寡头之间存在共谋以最大化联合利润,则获得的均衡就是共谋均衡。可以计算出共谋均衡点P1 = P2 = 6,Q1 = Q2 = 12,π1=π2= 32,利润高于古诺均衡。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 TC 1=0.1Q+20 Q1+100000 TC 2=0.4Q+32 Q2+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试求: (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 (2)均衡价格和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

解:(1)要求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须先求二厂商的利润函数。 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 =4000-10P ,可得 P =400-0.1Q ,又因为Q = Q 1+ Q 2,因此, P =400-0.1Q =400-0.1(Q 1+ Q 2)。 因此,二厂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1=TR 1- TC 1= PQ 1- TC 1 =[400-0.1(Q 1+ Q 2)] Q 1-(0.1 Q 2 1 +20 Q 1+100000) =400 Q 1-0.1 Q 2 1 -0.1 Q 1 Q 2-0.1 Q 21 -20 Q 1-100000 π2=TC 2- TC 2= PQ 2- TC 2 =[400-0. 1(Q 1+ Q 2)] Q 2-(0.4 Q 21 +32 Q 1+20000) =400 Q 2-0.1 Q 22 -0.1 Q 1 Q 2-0.4 Q 21 -32 Q 2-20000 要使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其必要条件是: 11 d πd Q =400-0.2Q 1-0.1Q 2- 0.2 Q 1-20=0 (8—1)

22 d πd Q =400-0.2Q 2-0.1Q 1- 0.2Q 2-32=0 (8—2) 整理(8—1)式可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Q 1=950-0.25 Q 2 同样,整理(8—2)式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 Q 2=368-0.1 Q 1 (2)从两厂商的反应函数(曲线)的交点可求得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为此,可将上述二反应函数联立求解: 12 219500.253680.1Q Q Q Q =-?? =-?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Q 1=880,Q 2=280, Q =880+280=1160 P =400-0.1×1160=284。 (3)厂商1的利润 π1=PQ 1- TC 1 =284×880-(0.1×8802 +20 ×880+100000) =54880 厂商2的利润 π2=PQ 2- TC 2

伯特兰德(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

伯特兰德(Bertrand )价格竞争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 )于1883年提出的一个竞争模型。它是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价格竞争的模型,这与古诺竞争模型是不同的。 古诺模型是把产量作为企业决策的变量,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实际上,在企业的实际竞争过程中,定价是企业决策更基本的战略,每个企业所面临的消费者需求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其定价。特别是当市场上企业的数量较少时,企业在定价策略上的差异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伯特兰德模型对于研究寡头垄断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产同质产品的伯特兰德竞争模型 假定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企业1和企业2,双方同时定价,它们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即同质),寡头企业的成本函数也完全相同: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单位成本c ,且假设不存在固定成本。市场需求函数()P D 是线性函数,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由于两个寡头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因而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两个企业中定价低者将获得所有需求,而定价高者将失去整个市场;如果两个企业定价相同,则他们将平分市场。 即若有企业1、企业2两企业,若企业1的定价1P 低于企业2的定价2P ,则企业1获得的需求)(1P D 将是整个市场的需求,而企业2的市场需求则为零;若双方定价相同,1P =2P =P ,则双方将平分市场,都将获得相当于整个市场需求量的一半,即2 1()P D 。 在上述情况下,两个企业中每一个企业的最优定价战略取决于其对另一家企业定价的推测。 (1)假设企业1预计企业2的定价将高于垄断价格,那么企业1的最优战略是按照垄断水平定价,此时它将获得所有的需求和垄断利润(即可能的最大利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第12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的产生: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指那种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组织。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 ①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可替代的。(换句话说,需求的交叉弹性是大的但不是无穷大。) ②自由进出——新厂商带着这种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市场和已有厂商在它们的产品已无利可图时退出都比较容易。 (2)短期和长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的均衡条件,这一调整不同于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仅仅能调整产量)。M R SM C 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同样在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 R LM C SM C AR LAC SAC ,,即边际收益等 ==== 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一条件表明: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厂商,其他厂商的进入将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图12-1(a)反映了短期均衡,图12-1(b)反映了长期均衡。

古诺模型

什么是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 ode 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古诺模型的假设 古诺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寡头厂商的情况。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 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 A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OQ(1/2―1/8―1/32―……)=1/3 OQ B厂商的均衡产量为:OQ(1/4+1/16+1/64+……)=1/3 OQ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1/3 OQ+1/3 OQ=2/3 OQ 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假定两个寡头分别用40元的固定成本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并且有差别的产品,并假定不存在可变成本,边际成本为0,两个寡头面临的市场需求数如下: D1:Q1=24-4P1+2P2 D2:Q2=24-4P2+2P1 π1=P1Q1-40=24P1-4P12+2P1P2-40 dπ1/ dP1=24-8P1+2P2=0 P1=3+1/4P2(寡头1的反应函数) 同理:P 2=3+1/4P1(寡头2的反应函数) 因此,P1=4,P2=4 得:Q1=16,Q2=16;π1=24,π2=24。 寡头间的这种无勾结行为而达到的这种均衡称为古诺均衡.寡头间若存在着勾结,以求得联合的利润最大化,所得到的均衡为共谋均衡。 古诺模型结论的推广

古诺模型实例

例:两企业A 、B ,需求曲线为 ,MC=0。 1.几何分析过程:A 自行,决定产量为600,价格为6;B 进入,认为A 600的产量不会变,决定自 己的产量为300,价格P =12-12×(600+300)/1 200=3;A 追求π最大,决定将产量减为450,价格变为P =12-12×(300+450)/1 200=4.5…… 2.几何过程总结:A 先进入市场,则A 为防守型,B 为进攻型。市场容量为 。 =

二者竞争的结果:,由图:对应价格为:P =4, 二者的利润之和为:。这就是古诺双寡头模型的 结论。 3.推广n 头模型:0 00 P P P Q Q =-,0P 、0Q 为D 在P 、Q 轴上的截距。 n =1时:独家垄断,总产量为 02 Q ,价格000P P P Q Q =-02P =。 n =2时:双头垄断,总产量为,价格000P P P Q Q =- 03 P =。 …… 寡头数量为n 时:n 头垄断,总产量为 1 nQ n +,价格000P P P Q Q =- 01 P n =+。 n →∞时,完全竞争,总产量为 1nQ n +0Q →,价格0 01 P n →+(0)MC = 4.利用实例数据采用产量反应函数分析:,TC=0(设 TFC=0) , ,

得厂商A 产量反应函数: ,同理B 产量反应函数为: 。 A : B : A : B : …… …… 竞争过程中 ,最终双方利润达到最大化,市场实现均衡, 两个反应函数的交点为最大产量。 5.用产量反应函数推广为不勾结n 头: 1212 12()1200 n P Q Q Q =- +++ ,211 112312()100100n Q Q Q Q Q Q π=--+++ ,由1 0π'=得到:123112()050100 n Q Q Q Q - -+++= ,整理得: 12321200n Q Q Q Q ++++= ,同理可得: 12321200n Q Q Q Q ++++= ,…,12321200n Q Q Q Q ++++= ,将上述n 个式子相加,得到:1231200/(1)n Q Q Q Q n n ++++=+ ,但方程中的i Q 是对称的,所以解得: 。 本例参考文献:《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183~190页。

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

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 摘要:古诺模型是个经典的经济博弈模型,可用来指导经济活动的重要决策问题。重复博弈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结合古诺模型与重复博弈理论,以两个厂商连续产量的古诺模型为例,讨论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包括无约束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和有约束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无限重复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以探索提高厂商合作水平,实现较高效率均衡的途径。 关键词:古诺模型;博弈;均衡分析 一、前言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厂商完全控制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 (Augustin Cournot )最早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以考察一个行业中仅有两个生产厂商的所谓双头垄断市场的情况,研究两个厂商条件下的均衡产量问题,该模型后来被称为古诺模型。该模型假定:寡头市场仅有两个生产厂商,他们生产同质的产品,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零,两个厂商都掌握市场需求情况,他们都面临共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各厂商根据对手采取的行动,并假定对手继续如此行事来作出自己的决策。 古诺模型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博弈模型,,即寡头之间通过产量进行竞争。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规律,,可用来指导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重要决策问题。重复博弈揭示了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的长期稳定性,,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古诺模型与重复

博弈结合起来, 研究无限重复古诺模型,给出其均衡分析。、 二、理论基础 (一)静态博弈 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的博弈称为“静态博弈”。 每个博弈方的策略都是针对其他博弈方策略或策略组合的最佳对策,具有这种性质的策略组合,即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一致预测性是纳什均衡的本质属性,即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某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那么这个预测结果最终真会成为博弈的结果。在大多数博弈问题中,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这意味着纳什均衡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博 弈和预测博弈结果的中心概念和基本出发点。 (二)动态博弈 博弈方依次选择行为的博弈称为“动态博弈”。 各博弈方的选择会形成依次相连的时间阶段。各博弈方在整个博弈中轮到选择的每个阶段,针对前面阶段的各种情况作出相应选择和行为的完整计划,以及由其他博弈方的这种计划构成的组合是动态博弈中的博弈方策略。动态博弈的结果包括博弈方采用的策略组合、实现的博弈路径和各博弈方的得益。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在整个动态博弈及它的所有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 动态博弈分析的中心内容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的核心方法是逆推归纳法。

五个寡头竞争模型

一.古诺(Cournot )模型 Augustin Connot 是19世纪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法国经济学家在学术风格上属于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传统,重视思辩,重视演绎,强调以数理方法对经济事实进行抽象,这与传统的英国学派重视经验事实,主张从事实中进行归纳的经验论风格是迥然不同的。他在1838年发表的《对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中,给出了两个企业博弈均衡的经典式证明,直到今天仍具有生命力。 1. 市场结构 古诺均衡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且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企业的决策变量是产量,且两家企业同时决定产量多少。市场上的价格是两个企业产量之和的函数。即需求函数是: )(21q q P P += 每个企业的利润为 )()(21i i i q C q q q P -+=π 2. 反应函数及反应线 对于任一给定的关于企业2的产量,都会有相应的企业1的产量选择。于是企业1的最佳产量说穿了是其对企业2产量的函数。反之亦然。即有: )(21q f q = )(12q f q = 1q 2q 3.古诺均衡 根据上述假设及利润最大化要求,满足 )(21q f q = 且)(12q f q =的),(21q q 即为古诺均衡解。 古诺均衡已不仅仅是供求相等的均衡了。这里的均衡除满足供求相等外,参与各方都达到了利润最大化。该均衡也为纳什均衡。

4.举例 例1:如市场需求为2 2211215.0,5),(5.0100q C q C q q P ==+-=,求古诺均衡解,并相应地求出21ππ与。 解:112115)](5.0100[q q q q -+-=π 2 222125.0)](5.0100[q q q q -+-=π 利润最大化下,有: 055.01002111=---=??q q q π 05.01002122 2 =---=??q q q q π 求之,得: 900 ,320045 30,802 121=====π πP q q 二.Bertrand 模型 大约在古诺给出古诺模型50年后,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Joseph Bertrand (1883年)在其一篇论文中讨论了两个寡头企业以定价作为决策变量的同时博弈。 1. 市场结构 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企业的成本也完全相同,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位成本=c ,设固定成本为零。市场需求为 P Q d βα-= 这里实际上是“价格战”博弈。因为当我们只考察企业1的状况时,就不难看到有: 即企业1的定价如高于企业2的定价,则会失去整个市场;如21P P ,便会得到整个 ???????=----=1 22 11121112110,00),)((21 0),)((),(P P if P P if P c P P P if P c P P P βαβαπ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 所属分类:经济学术语通信技术 添加摘要 (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 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 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 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 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 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 发点,它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 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 头模型”。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 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 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 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 双头垄断理论。 ? 1 简介 ? 2 描述 ? 3 双寡头厂 ? 4 伯特兰德模型 ? 5 相关词条 ? 6 参考链接 古诺模型-简介 奇默罗在1913年提出的关于象棋博弈的定理是博弈论的第一个定理,

一、古诺模型的假设 古诺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寡头厂商的情况。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 、B 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 、B 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二、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 A 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OQ (1/2―1/8―1/32―……)=1/3OQ B 厂商的均衡产量为:OQ (1/4+1/16+1/64+……)=1/3OQ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1/3OQ+1/3OQ=2/3OQ 三、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假定两个寡头分别用40元的固定成本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并且有差别的产品,并假定不存在可变成本,边际成本为0,两个寡头面临的市场需求数如下: D1:Q1=24-4P1+2P2 D2:Q2=24-4P2+2P1 π1=P1Q1-40=24P1-4P12+2P1P2-40 d π1/dP1=24-8P1+2P2=0 P1=3+1/4P2(寡头1的反应函数) 同理:P2=3+1/4P1(寡头2的反应函数) 因此,P1=4,P2=4 得:Q1=16,Q2=16;π1=24,π2=24。

产业链竞争模型

产业链竞争模型 ——塑造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优势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本人认为,企业无非就是借助于获取战略性资源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现差异化或低成本来加以实现。 下面不妨就此分析一下我国的电信运营业。 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资源 为了找出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资源,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电信业运营时所涉及的主要资源。为此,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电信业的产业链构成。电信业产业链包括电信网络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应用开发商等。因而电信业运营所涉及的主要资源包括:网络设备、通信软件、通信网络、终端设备,话音服务,应用服务以及内容服务等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变迁,尤其是IT设备以及软件业的日益标准化,网络设备,通信软件,终端设备等的通用性越来越强,已经逐渐失去其战略性价值。由于受国家的管制,电信运营业尽管已经演变成了寡头竞争状态,并且交叉竞争格局日益成形,但通信网络资源依然是稀缺的,是富有竞争价值的,而且具有专用性,所以通信网络依然是电信业的战略性资源。另外,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基本通信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消费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需要的已不再是电信服务而是建立在电信服务基础上的内容服务以及应用服务。由此可见,未来电信运营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已不再是运营商所拥有的基础网络资源,而是依附于其上的内容服务和应用服务。 综上所述,电信运营商未来的竞争优势必将来源于其所掌握的依附于其上的具有稀缺性且富有价值的内容服务与应用服务。而这又将反过来要求改善基础网络,改进网络设备,通信软件及终端设备。这也许就是市场驱动战略的体现吧。 电信运营商可能的核心竞争力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电信业的战略性资源,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可能来源。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问题,目前在理论界还存在许多争论。其主要理论观点有(1)整合观(Prahalad and Hamel,1990和Kesler等1993)(2)网络观(Klein等1998)(3)协调观(Sanchez 等1996,,Durand 1997)(4)组合观(Prahalad,1993;Coombs,1996;科因等,1997)(5)知识载体观(Dorothy Leonard Barton,1992)等等。 其实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都只是看到了某一个方面而已。本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一系列突出的技能或能力,它反映在资源的配置,组织的学习以及流程制度的设计、运行和整合当中,通过作用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从而实现高超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卓越的执行能力等等,从而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

博弈考试习题

1、 考虑下面得Cournot双头垄断模型。市场得反需求函数为,其中为市场总产量,两个企业得总成本都为,但需求却不确定:分别以得概率为高(),以得概率为低(),此外,信息也就是非对称得:企业1知道需求就是高还就是低,但企业2不知道,所有这些都就是共同知识,两企业同时进行决策。 要求:假定、、与c得取值范围使得所有均衡产出都就是正数,试问此博弈得贝叶斯纳什均衡就是什么? 解: 在市场需求为高时,企业1得最优战略为: 由一阶条件可以推出(1) 在市场需求为低时,企业1得最优战略为: 由一阶条件可以推出(2) 企业2得最优战略为 由一阶条件可得: (3) 方程(1)、(2)与(3)联立可得: 由此可知,企业1得战略与企业2得战略构成贝叶斯纳什均衡。

2、

3、参与人1(丈夫)与参与人2(妻子)必须独立地决定出门时就是否带伞.她们知道下雨与不下雨得可能性相同(即50:50)。支付函数如下:如果只有一人带伞,下雨时带伞者得效用为—2、5,不带伞者(搭便车者)得效用为-3;不下雨时带伞者得效用为-1,不带伞者得效用为0;如果两人都带伞,下雨时每人得效用为-2,不下雨时每人得效用为1;如果两人都不带伞,下雨时每人得效用为—5,不下雨时每人得效用为1.给出以下两种情况下得扩展式表述(博弈树)与战略式表述:(1)两人出门前都不知道就是否会下雨,并且两人同时决定就是否带伞(即每一方在决策时都不知道对方得决策);(2)两人出门前都不知道就是否会下雨,但丈夫先决策,妻子在观察到丈夫就是否带伞后才决定自己就是否带伞;(3)丈夫出门前知道就是否会下雨,妻子不知道,但丈夫先决策,妻子后决策;(4)同(3),但妻子先决策,丈夫后决策. 解:扩展式表述:假设用N代表自然,H代表丈夫,W代表妻子。 (1) (2) (3)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 埃奇沃斯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斯威齐模型 价格领先模型 卡特尔模型 ?古诺模型的综合应用3页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收费古诺模型5页 ?基于古诺模型的企业RD外部性分析3页 ?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3页 ?古诺模型下的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效应研究3页?多个生产商下的动态古诺模型分析6页 ?基于古诺模型的发电商竞价策略分析3页 ?两个企业序贯博弈的动态古诺模型研究7页 ?基于古诺模型的房地产企业竞争分析2页 ?寡占市场中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的建立4页 ?关于伯特兰德模型的分析2页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古诺模型 ? 2 古诺模型的假定[2] ? 3 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 择 ? 4 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2] ? 5 古诺模型结论的推广 ? 6 相关条目 ?7 参考文献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1] 古诺模型的假定[2] 两个生产者的产品完全相同;生产成本为零(如矿泉水的取得);需求曲线为线性,且双方对需求状况了如指掌;每一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来做出自己的决策,并都通过凋整产量来实现最大利润。 如图,AB为产品的需求曲线,总产量为OB,开始时假定A厂商是唯一的生产者,为使利润最大,其产 量 (按MC=0 假设,OB中点的产量使得MR=MC=0),价格为P B厂商进入该行业时,认为 1。当 A将继续生产Q1的产量,市场剩余销售量为,为求利润最大,B厂商的产量Q1Q2将等 B厂商进人该行业后,A厂商发现市场剩余销售量只剩 于,价格下降到P 2。 下,为求利润最大化,它将把产量调整到。A厂商调整产量后,B厂商将再把产量调整到。这样,两个寡头将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产量,为使利润为最大,每次调整,都将产量定为对方产量确定后剩下的市场容量的。

多寡头竞争的博弈模型

多寡头竞争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A RESEARCH ABOUT STACKELBERG GAME MODEL OF THE MULTIPLE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专业:2010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王伟 指导教师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学士 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6月12日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摘要 寡头竞争问题是经济学市场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比较经典的寡头模型就是传统的双寡头的古诺模型和斯坦克伯格模型,也是博弈论中最早的研究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寡头竞争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双寡头模型,更多的是多个寡头同时存在。这就有必要建立多寡头模型,分析寡头之间的博弈情况以及利润情况,找出寡头数目对寡头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其各自的纳什均衡解。 本文就古诺模型和斯坦克伯格模型两个模型在多寡头竞争的情况下,分别从一个领导者多个追随者和多个领导者、多个追随者的角度来研究,建立模型。与古诺模型作比较,指出寡头数目变化下的寡头的利润决策。除此之外,并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双寡头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斯坦克伯格模型中的领导者为了拥有先动优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加入案例分析,来验证结论。 关键词:古诺模型;斯坦克伯格模型;纳什均衡;先动优势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the market theory of economic, the classic oligopoly model includ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Cournot duopoly model and Stackelberg duopoly model, it is also the earlies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theory of game. But in real life, the problem of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no longer a simple duopoly model, there are the most oligarchs which join a gam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the oligarchs, analyzing the profits of the oligarchs, and find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oligarch to the behavior of oligarch, then their respective Nash equilibrium a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Cournot model and Stackelberg model are the model of more oligarchs, respectively from a model about a leader and multiple followers and another model about multiple leaders and multiple followers to establish model. Comparing to Cournot model, pointing out the profits of oligarch on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oligarch. Beyond that,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model of duopoly Stackelberg under th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eader of model of Stackelberg have the first-mover advantages and need to pay a price. And join a case to verify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Cournot model; Stackelberg model; Nash equilibrium; pioneer advantage

补充:古诺模型、卡特尔模型

古诺模型(同时行动的静态博弈,要求解的是纳什均衡) 假设: 1.一个行业,两个厂商; 2.两厂商产品同质; 3.两厂商平均成本均为c; 4.两厂商同时选择产量,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两厂商在选择自己的产量的时候,只能根据对另一厂商产量的预期做出决策,因为它无法观测到对方的产量。但是,由于在最终的均衡,这种预期必须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只关心均衡情况。 模型: 反市场需求函数:P = a – b (q1 + q2) 厂商1的利润函数:L1 = [ a – b (q1 + q2)] – cq1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满足的一阶条件:? L1/? q1 = a – 2bq1–bq2– c = 0 从而得到厂商1的反应函数:R1 (q2) = (a – c – bq2) /2b (1) 同理可以得到厂商2的反应函数:R2 (q1) = (a – c – bq1) /2b (2) 古诺均衡产量(q1*,q2*)满足q1* = R1(q2*),q2* = R2(q1*)。即给定其他厂商的最优产量,每个厂商都实现了最大利润,从而也没有激励单方面改变自己的产量,正因为如此,古诺均衡是纳什均衡。 联立(1)和(2),得到:q1* = q2* = (a – c)/3b(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 整个行业总供给量:q = q1 + q2 = 2 (a – c) / 3b 市场价格:P = (a +2c) / 3;限定a>c,因此P = (a + 2c) / 3 > c= MC 这表明古诺模型中的产量竞争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实现总剩余最大化。但是古诺模型确实有两个寡头的竞争,行业总供给也大于垄断产量(a – c) / 2b. 补充:模型的一般化(n个寡头情形下的古诺模型) 假设n个寡头有相同的不变的平均成本c。 市场需求函数:P = a–b(q1+q2+…+q n),a>0,b>0,a>c. 厂商i的利润函数:L i = [a–b(q1+q2+…+q n)]q i–cq i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L i /? q i = a – bq – bq i – c = 0,其中q = q1+q2+…+q i. 所有厂商的均衡产量都满足这一条件,把它相加n次:na – bnq – bq – nc = 0 解此方程得:q = n (a – c) / b(n+1) 从而P = (a + nc) / (n+1) 当n = 1,得到垄断解;当n = 2,得到双寡头解;当n趋于无穷大,得到完全竞争解。 卡特尔模型(寡头合谋,联合定产) 在某个寡头市场中,如果几个重要的厂商联合起来限制产量,操纵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这种联合组织就被称为卡特尔。卡特尔的作用是消除厂商之间的竞争。 两个厂商的成本函数:c1 (q1) ,c2 (q2) 共同面对的反市场需求函数:P = P(q1+q2) Max. L = P(q1+q2).(q1+q2) - c1 (q1) - c2 (q2) 分别对q1和q2求偏导得到一阶条件:

移动联通双寡头博弈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64 产业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中国移动成立于2000年4月,其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均列全球第一。中国联合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而移动和联通正是这两大寡头。 一、移动联通——不对称的双寡头 N指数是赫芬达尔指数的倒数,表示集中度指数相同的等规模厂商的个数。在双寡头垄断的市场,N指数越接近于2,两个运营商的地位越对称。移动联通这移动通信市场的两个垄断寡头,占领了移动通信市场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移动在南方的势力比较强大,但是联通在北方比较强大。但是二者的垄断并不是均衡的。 其中:X——市场总规模;Xi——i企业的规模 从下表可以看出所有的N 指数值都离2有一段距离,说明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仍是一个极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结构。由于两大寡头不对称,于是,坚守与追击则成为这场竞争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二、移动联通之间的博弈分析 1、斯坦克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 由于价格始到管制,用户发展数量是运营商关注的主要业务指标之一,我们把用户发展数量视为运营商的产量,价格则由双方的总产量间接决定。由博弈论可知,双寡头通过产量进行竞争可以形成库诺特均衡和斯坦克尔伯格均衡。 (1)分析目的 谁在在斯坦克尔伯格博弈中拥有“先动优势”。 (2)假设前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提供的是同质的产品; 移动和联通的固定成本都假设为零; 双方都是“理性”的,即追求利润最 大化; 双方的单位成本均为c,成本函数为 C(qi) =cqi,企业利润就是收入和成本之差Ui(Q)=qiP(Q)-C(qi)。 注:Q:总的用户发展数量;q1:中国移动的用户发展数量;q2:中国联通的用户发展数量;即P(Q)=a-bQ,其中,a>0,b>0。 (3)两种情况 如果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时选择产量q1和q2,双方的利润为U1(Q3)=U2(Q3)=(a-c) 2/9b 。这就是库诺特均衡,描述的是两个实力相当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关系。 如果中国移动先选择产量q1,中国联通看到对方的决定后再选择自己的产量q2,这是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博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利润分别为 U1(Q*)=(a-c)2/8b,U2(Q*)=(a-c)2/16b。该是斯坦克尔伯格均衡,描述的则是市场领导者和市场追随者之间动态的博弈关系。 (4)比较分析 中国移动的斯坦克尔伯格均衡用户发展数量和利润都更多,中国联通则相反。所以中国移动在斯坦克尔伯格博弈中拥有“先动优势”。中国联通希望赶超对手,中国移动则希望保持领头羊地位。所以中国移动会选择斯坦克尔伯格均 移动联通双寡头博弈 【文章摘要】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而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通过N指数分析可知移动和联通之间是不对称的双寡头,联通一直处于市场追随者的状态。通过斯坦克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分析发现中国移动在斯坦克尔伯格博弈中拥有“先动优势”。通过智猪博弈分析得出移动和联通之间联通往往会先采取行动,但是二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通过囚徒困境分析移动联通之间价格战发生有必然性,且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夫妻博弈告诉我们移动联通之间合作才是硬道理。【关键词】 移动;联通;博弈;N指数 周冠文 郭 涛 卿海琼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5 本文为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星火小科研支持项目《移动联通双寡头博弈》的结题论文之一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 C 1=0.1Q+20Q1+100000 T C 2=0.4Q+32Q2+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试求:(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均衡价格和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 解:(1)要求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须先求二厂商的利润函数。 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可得P=400-0.1Q,又因为Q= Q1+ Q2,因此, P=400-0.1Q=400-0.1(Q1+ Q2)。 因此,二厂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1=TR1- TC1= PQ1- TC1 =[400-0.1(Q1+ Q2)] Q1-(0.1 Q2 1 +20 Q1+100000) =400 Q1-0.1 Q2 1-0.1 Q1 Q2-0.1 Q2 1 -20 Q1-100000 π2=TC2- TC2= PQ2- TC2 =[400-0.1(Q1+ Q2)] Q2-(0.4 Q2 1 +32 Q1+20000) =400 Q2-0.1 Q2 2-0.1 Q1 Q2-0.4 Q2 1 -32 Q2-20000

要使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其必要条件是: 11 d πd Q =400-0.2Q 1-0.1Q 2-0. 2 Q 1-20=0 (8—1) 2 2 d πd Q =400-0.2Q 2-0.1Q 1-0.2Q 2-32=0 (8—2) 整理(8—1)式可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Q 1=950-0.25 Q 2 同样,整理(8—2)式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 Q 2=368-0.1 Q 1 (2)从两厂商的反应函数(曲线)的交点可求得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为此,可将上述二反应函数联立求解: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Q 1=880,Q 2=280,Q =880+280=1160 P =400-0.1×1160=284。 (3)厂商1的利润 π1=PQ 1- TC 1 =284×880-(0.1×8802 +20×880+100000) =54880 厂商2的利润 π2=PQ 2- TC 2 =284×280-(0.4×2802 +32×280+20000) =19200

寡头概念

寡头的概念,和几种竞争合作模式的概念 寡头概念: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中,仅为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 各寡头之间有着高程度的依存性。而这种依存性使他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但各寡头之间的利益哟偶是矛盾的,这就决定了勾结不能代替或取消竞争,寡头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更加激烈。 竞争合作模式 1)Cournot 模型 Cournot 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 Antoine Augustin Cournot 于 1838 年提出的,是最早运用博弈论对双寡头垄断市场进行分析的一个经济学模型。该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市场上有且只有两个企业,他们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及服务,不存在生产成本,面对同一个市场其需求函数是线性的,双方对彼此间的需求非常清楚,即每一方都能根据对方的产量决策来确定自己的最优选择,从而获得自身的最大利润,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勾结行为。 Cournot 模型属于静态博弈,即博弈方的决策同时进行。 2)Stackelberg 模型 Stackelberg 模型由德国经济学家 H. Von Stackelberg 在 1934 年提出。 该模型的决策变量也是产量,但市场上竞争者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先进行决策,另一方则根据主导方决定自己的产量,即处于从属地位,二者的相互之间的决策选择最终形成动态博弈,其他假设与Cournot 模型相同。 3)模型修正 一是成本修正,由于移动运营商前期投入和运维成本较高,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不能忽略的,而且总成本中主要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占较少的份额,且每增加一个用户时,运营商的边际成本很低。二是企业数量修正,由两个增加到三个,我们选择用户数量来表示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产量。 1 Bertand 价格博弈 Bertand 寡头模型假设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他们之 间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即价格不同时,价格高的不会完全销不出去。 (1)竞争状态下 B-B博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