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基础字词,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激起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

学习重难点:

1、解读文本内在的蕴意,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

2、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走进作者:汪曾祺(1920~1997),人,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等,散文集、等。

2、给粗体字注音:

腌鸭蛋()籍贯()车胤()门楣( )络子( ) 咂摸()苋菜()大襟()用酒和()拧()成小绳囊萤映雪()城隍庙()

课内探究:

一、听录音,自主默读课文,按照提示理清文章思路:

提示:

一、(1)

二、(2-3)

三、(4-6)

二、合作释疑:

(一)话端午,说风俗:

1、文章一开头,并没有直接写端午的鸭蛋,而是先写家乡端午的风俗,那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哪?这几种风俗

有详有略,有先有后,怎样理解这种安排?

2、他家乡的风俗中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二)品鸭蛋,赞鸭蛋:

1、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以“这是的鸭蛋,因为(可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并从中体味作者对家乡的感情?

例: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

2、这枚小小的鸭蛋竟有这么大的魅力,如果你也是一位高邮人,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拟写一份广告词,宣传一下高邮鸭蛋。

示例:

(1)、我们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是吃出来的!

(2)、端午节鸭蛋,你会吃吗?——So easy!

(三)忆童年,怀童趣:

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

三、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精讲点拨: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上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请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传统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不少于300字)

五、有效训练:

1、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duān()午 zòng()子避xié()

chú()柜布náng()

2、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阉()┌()

┤系┤

└腌()└()

┌隍()┌萤()

│惶()│荧()

┤┤

│煌()│莹()

└徨()└茔()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⑴肃然起敬:

⑵莫名其妙:

课后提升

阅读汪曾祺的《咸菜茨菇汤》、《寻常茶话》,摘记自己喜欢的语句,感受作者对家乡浓郁的情感和文章蕴含的生活情趣,学习将“凡人小事”融入自己的文章,用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体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