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和女性患者增多,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根据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的定义,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静脉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表现为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等症状和体征。

在国内,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与之不同的是,慢性静脉疾病(CVD)包括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体征较轻。因此,引入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概念对于早期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占比高达60%,而下肢静脉疾病在中国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根据2011年国际静

脉联盟(UIP)组织的调查,50岁左右的下肢不适人群中,慢

性静脉疾病(CVD)的发生率高达63.9%,其中C3-C6的

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logic,XXX),不同分

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在慢性静脉疾病(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而当患者处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

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因此,XXX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1年半,认真分

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撰写了本专家共识文件。经过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后达成共识。关于慢性静脉疾病(CVD)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慢性静脉疾病(CVD)的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

天性,其中原发性最为常见,约占66%。导致CVD发生的因

素包括静脉反流、静脉回流障碍、先天发育异常和遗传因素等。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进展性炎

症反应性疾病。病理改变是由于慢性炎症和血流紊乱共同作用导致的。下肢静脉高压是CVD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起因于

静脉逆流、静脉阻塞、静脉壁薄弱和腓肠肌泵功能不全。慢性炎症在CVD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下肢静脉高压是导致CVD各种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静脉高压会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等,最终导致下肢水肿和皮肤营养改变,溃疡形成。静脉高压产生的机制包括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约占70%一80%,可由于瓣膜本身的病变或

静脉壁结构改变所致。静脉瓣膜病变常见于先天性小瓣膜或瓣膜缺如,继发于深静脉血栓的瓣膜破坏和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下肢血液排空后被迅速填充,使得站立后静脉压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种情况常见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深静脉瓣膜破坏。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特别是浅、深静脉系统汇合处瓣膜功能不全,如隐-股静脉瓣和隐一胭静脉瓣,会导致静脉

高压和静脉曲张,因为高压静脉血液从深静脉反流至浅静脉系统。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深静脉的高压血流可通过交通静脉反流至浅静脉系统,并可将腓肠肌收缩时产生的高压直接传递给浅静脉。静脉反流也可来源于静脉的属支,研究表明,19.9%的属支存在反流的情况,其中大隐静脉属支占65%,小隐静脉属支占19%,混合型占7%。

静脉回流障碍在静脉高压的原因中所占比例较少,可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由于静脉回流受限,于肌肉收缩时可产生静脉高压。

腓肠肌泵是下肢静脉回流的动力来源,腓肠肌的收缩可排出超过小腿总容量60%的静脉血,使静脉压下降。腓肠肌的

收缩能力、前负荷、后负荷的变化都会对肌泵的效能产生影响。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肌泵活动降低静脉压的作用被削弱。如果合并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腓肠肌收缩产生的高压静脉血可反流至浅静脉系统及皮肤微循环系统。此外,如踝关节活动受限也会影响肌泵的功能。

长期的静脉高压是导致静脉性溃疡的关键因素。在疾病初始阶段,静脉高压和血液蓄积可使静脉壁扩张、瓣膜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因静脉高压而受损,从而激活白细胞,导致循环血中白细胞表达L-选择蛋白和CD减少,同时血浆中可溶性L-

选择蛋白、黏附分子ICAM-1、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1和血管

细胞黏附分子-1增多,提示白细胞活化,与内皮细胞黏附并

浸润至局部组织,进而血小板、单核细胞等聚集,产生更多的炎症介质和细胞黏附因子,形成炎症反应的放大效应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导致静脉瓣膜、静脉壁和微循环进一步受损,加重静脉反流,使静脉压力持续增加。随着疾病的发展,在迂曲和扩张的毛细血管周围形成了“纤维蛋白袖套”,障碍了血氧的弥散;此外,慢性炎症反应产生较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继而促进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和溃疡形成等。

静脉微循环的受损会导致毛细血管床变形和内皮间隙增宽,通透性增高。这会导致液体、代谢产物等聚积在组织间隙中,从而引起皮肤病理性损害。同时,腓肠肌的毛细血管床损害也会使小腿肌泵功能减退。

慢性静脉疾病与遗传有关,家族发病的聚集现象表明这一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遗传特定基因。如果双亲有慢性静脉疾病(CVD)病史,后代发病率可高达90%;单亲有慢性静脉疾病(CVD)病史,后代发病率为25%;而无家族史的,后代发病率仅为20%。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例,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但是,现在应首选超声多普勒、体积描记检测等更准确的方法进行诊断。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下肢静脉压测定和静脉造影检查等手段,以更好地判断病变性质。

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和体检,通过详细了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还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但是,这些传统的物理诊断检查方法只能作为门诊初步筛选检查,不能作为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该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同时具有安全、无创、无放射性损害、方便快捷、

重复性强、准确率高等特点。反流时间的测定可以对反流程度进行量化,从而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在XXX(SVS)和美国静脉论坛(AVF)公布的指南中,XXX 检查获得了1A级推荐,是CEAP分级中C5-C6患者的lB级推荐。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评估静脉再通、侧支循环和深静脉反流的发生率,并提供量化数据,以判断深静脉瓣膜功能。对于单纯静脉曲张的2c级和CEAP分级中c3~c6患者,XXX 检查也被推荐为检测手段。

2.体积描记检测:体积描记检测是一种间接反映肢体总血管床血液流入和流出量变化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对静脉阻塞性病变进行判断,并提示静脉阻塞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程度。阻抗容积描记(IPG)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有明确意义;应变容积描记(SPG)对于测定深静脉的通畅性与反流性有意义;光电容积描记(PPG)对判断深静脉瓣膜功能有指导意义。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体积描记检测可以为评价静脉再通、侧支循环和深静脉反流的发生率提供帮助。对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量化数据,SVS和AVF推荐体积描记检测作为单纯静脉曲张的2c级和CEAP分级中c3~c6患者的lB级检测手段。

5.下肢动态静脉压(ambulatory venous pressure,AVP):下肢动态静脉压是一种评价静脉高压的检查方法。虽然国内部分医院应用该方法,但在国际指南中并未被推荐。

6.静脉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是检查静脉系统病变最可靠的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下肢静脉的形态和病变部位。然而,顺行造影或逆行造影不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只有在彩超高度怀疑有较重反流或梗阻而诊断不明确,或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时,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顺行造影或逆行造影。国际指南仅将静脉造影推荐为Ⅲ级。

7.CT静脉造影(CTV)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CTV和MRV可用于静脉疾病的诊断,如DVT和先天性静脉疾病的诊断。这两种检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空间分辨率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被SVS和AVF推荐为1B级。

8.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用于周围静脉检查和肺扫描,以诊断DVT及肺栓塞。

9.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检测适用于筛查急性DVT患者。当D-二聚体正常时,基本可排除急性深静脉血栓,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7%。

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确定了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和分级体系CEAP。CEAP包括七个级别,从C0到C6,分别代表不同的临床诊断与分类,如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改变和溃疡。近年来,CEAP分级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价。

CEAP分级具有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有利于准确评价手术疗效。然而,CEAP分级中有一些分级意义含糊、界限不清,解剖分段过于冗长和复杂,病理生理分类不适用于评价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动态变化,无法量化评分。

为了更好地在我国推广CEAP分级,国内学者建议将CEAP分级化繁为简。建议暂时舍去CEAP分级中E的分类,形式暂时改为“静脉病变严重程度(即CEAP中的C-临床分类)-病变部位(暂用中文表示)-阻塞(0)和(或)反流(R)程度。如仅有轻度静脉曲张和踝部水肿的大隐静脉反流患者的CEAP分级

描述为:C1-大隐-R1.CEAP分级简化和改良,使得CEAP分

级易理解,易记忆,有利于在我国临床推广和实际应用,对规范国内各级医务工作者诊断和治疗慢性静脉疾病非常有益。

国外学者XXX在2000年对CEAP评分系统进行了改良,提出了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VCSS。VCSS包括10个评估项目,每个项目为~3分,总分为~30分,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较轻,分值越高说明总的评估越差。这种改良更全面,更能反映静脉病变情况。CEAP分类和VCSS评分是目前国际上评价慢

性静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疗效的权威方法和标准,二者具有相关性。

对于CV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或局部使用药物,如扩血管药物和抗凝药物。物理治疗包括压力治疗和物理疗法,如弹力袜和按摩。手术治疗包括内科手术和外科手术,如内科手术的静脉内热消融和外科手术的静脉切除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加压疗法、药物治疗、硬化剂疗法和外科手术等侵入性治疗。治疗原则应基于

患者的CEAP分级,对有症状无明显静脉体征的患者(处于

c0~cl级),可采取生活方式改变,结合加压和药物治疗,早期处理,及时消除症状。对已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处于c2~c6级)应根据病因(E),解剖定位(A),病理生理(P)分级通过手术联合加压或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使患者的CEAP

分级降低,长期采用加压和药物治疗,巩固术后疗效,延缓疾病进程。

加压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慢性静脉疾病(CVD)最基本的治疗手段。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平卧时抬高患肢,踝关节和小腿的规律运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流,缓解静脉高压。加压治疗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及充气加压治疗等。通过梯度压力对肢体加压,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肢体瘀血状态。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加压治疗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A级推荐,是静脉水肿的B级推荐和淋巴水肿的c级推荐。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慢性静脉疾病(CVD)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静脉活性药物(venoactive dmgs,VADs)能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适用于慢性静脉疾病(CVD)任何阶段的患者,也

可与硬化剂治疗、手术和(或)加压治疗联合使用静脉活性药物坚持至少3~6个月,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常用的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主要用于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其中一类是微粒化纯化黄酮类,代表药物为爱脉朗,内含450mg地奥司明和50mg橙皮苷,小肠吸收率是非微粒化黄酮类药物的2倍。爱脉朗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量达200%,具有独特的静脉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长期应用可延缓疾病进程。

在2008年国际下肢静脉疾病治疗指南中,爱脉朗被推荐为A级推荐的静脉活性药物,是欧洲血管外科杂志唯一推荐治疗静脉溃疡的药物。普通地奥司明是另一类非微粒化药物,国内医生也广泛使用,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被推荐为C级推荐。

七叶皂苷类药物的代表是迈之灵,它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疗效确切,被推荐为B级推荐。

香豆素类药物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代表药物是消脱止-M。它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在2008年国际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中,香豆素被推荐为C级。

除了上述药物外,还有其他药物治疗方法。纤维蛋白分解药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逆转皮肤损害,尤其对脂性硬皮病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硬化的效果较好。前列腺素

El(prostaglandin E1,PGEl)可以降低皮肤病变的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肢体微循环作用,对瘀滞性皮炎、脂性硬皮病和静脉性溃疡均有治疗作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fine)具有扩张血管、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拮抗氧自由基等作用,符合治疗脂性硬皮症和静脉溃疡的治疗要求。活血化瘀中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对皮肤损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硬化剂治疗是一种将化学药物注入曲张静脉使静脉发生无菌性炎症继而发生纤维性闭塞,达到使曲张静脉萎陷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为泡沫硬化剂治疗。泡沫硬化剂疗法可用于治疗c1~c6级,5年以上的临床有效率超过80%。泡沫硬化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有:直径<.6cm的属支曲张静脉、小腿曲张静

脉、大隐静脉抽剥术或激光治疗术后复发的静脉曲张网状静脉和蜘蛛状静脉等局部静脉曲张、周围静脉曲张性溃疡、大腿部粗大主干曲张静脉并有交通支反流者、曲张静脉直径>.8 cm 者先行EVLT后再硬化治疗、出于患者美容的需求且不影响功能者。泡沫硬化剂治疗因其操作简便、疗效好、痛苦小、多不用住院、治疗费用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和直径<4 mm的下肢浅静脉曲张。

SVS和AVF推荐使用泡沫硬化剂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网状静脉和静脉陆张等级为1B级推荐。对于隐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建议优先选择腔内热消融术,其次是泡沫化学消融,推荐等级1B。硬化剂治疗与手术治疗可以互相补充,但必须明确两者的适应证,制定更合理、高效的综合治疗方案。这需要临床进一步实践提高。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慢性静脉疾病(CVD)症状,解除持续静脉高压带来的不良后果,去除可见的静脉曲张,纠正静脉反流。传统手术如浅静脉高位剥脱术、交通静脉术、深静脉瓣膜重建术等,在我国使用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具有疗效肯定、复发率低、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至今仍广泛开展。

然而,与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仍有一些缺点。随着技术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疗效和低复发率不再是治疗追寻的唯一目标。新的治疗手段力求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和美容的效果。在过去的40年中,静脉造影技术、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技术及激光、射频、电凝、透光旋切等方法相继出现,使静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朝着更有效、更微创的方向发展,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大幅下降。

然而,新技术仍然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降低浅静脉炎发病率和复发率、降低治疗费用,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刨切术创面和出血、消除皮下淤血和血肿。

传统手术包括大隐静脉高位及剥脱术等。只有在以下适应证下才考虑传统手术治疗:1、有中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大范围的静脉曲张;伴有疼痛、肢体酸胀感和小腿疲劳感;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性皮炎,色素沉着,脂质性硬皮改变;静脉破裂出血;静脉性溃疡形成。临床分级在C4~c6,超声/造影检查证明浅静脉反流,超声反流时间>2.~3.0 S,同时应参考反流速度。其他检查结果:静脉

充盈时间<12 S、静息压和运动后的静脉压差<40%。2、浅

静脉曲张、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临床分级在c2一c3,但有

治疗需求的患者。3、除以上手术适应证外,必须深静脉通畅者。

其中,大隐静脉高位加剥脱术是一种传统手术方法。

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阻止浅静脉的反流及切除曲张的浅静脉,达到消除静脉高压和曲张浅静脉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下肢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轻中度反流而深静脉通畅的患者。此法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但是切口较多、影响肢体美观、住院时间较长,有可能造成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交通静脉术适用于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如处于CEAP临床分级为C4一c6的患者,以及排除下肢动脉缺血并

且能耐受手术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术(SEPS)具有视野广阔、容易寻找交通支、彻底、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溃疡复发率低、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深静脉瓣膜修复术包括腔内修复术和腔外修复术。适应人群为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深静脉通畅,有慢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表现,静脉功能不全反流分级为KistnerⅢ-Ⅳ

级者。包窄术操作简便,保持血管壁完整性,但包瓣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直视下瓣膜成形术具有直观、准确、疗效确切的优势,但增加了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根据专家经验,大多数专家倾向先做浅静脉手术,如果复发或一期手术后还有症状,考虑二期瓣膜修复。

胭静脉肌襻代瓣术适用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且反流严重的患者。有些国内学者认为该手术也适用于严重反流病变、深静脉无瓣膜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再通。然而,该手术可能会导致肌袢黏连或挛缩,从而引起胭静脉受压或血栓形成。在必要时,可以进行黏连松解术。

微创手术包括电凝、激光、射频和微波等方法,都利用不同能量转换成热能对病变血管进行热损伤,以达到替代手术的效果。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加剥脱术相比,微创治疗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无瘢痕、美观、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然而,微创手术容易复发,应严格把控适应证,其优缺点需要长期临床实践检验。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适用于早期轻、中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该方法在局麻下进行,治疗后即可下地活动,无需住院,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治疗后无瘢痕、美观,手术时间短,可保持正常活动,术后早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有局部皮肤麻木、皮下瘀斑、沿闭塞的静脉走行可触及硬结、血栓性静脉炎等。

静脉腔内电凝治疗利用电凝使曲张静脉内膜受到破坏,辅以局部压迫使管腔闭塞,继而形成血栓栓塞及纤维化使管腔闭塞,达到消除曲张静脉的目的。该手术能减少切口和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患肢美观,疗效肯定。

静脉腔内射频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其适应证为浅静脉反流的患者,禁忌证为治疗静脉段内有血栓或深静脉血栓和反流者。并发症有血管穿孔、血栓形成、肺栓塞、血肿、感染、感觉异常和皮肤烧伤。激光腔内闭合术与高位剥脱术在复发率及症状改善上没有差异,更长期的结果有待于随访证实。

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是一种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曲张静脉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点状切开皮肤,在曲张静脉范围皮下高压注射麻醉肿胀液,利用冷光源照射皮下曲张静脉,然后导人电动旋切刀,沿着静脉走行抽吸并完全切除XXX。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治疗原则为:对于局段型病变,如仅累及周围深静脉,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如髂股静脉闭塞,可行大隐静脉转流术或髂一股静脉介入治疗。

2.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可分为全肢型和非全肢型病变。对于I型(完全闭塞)和Ⅱa型(闭塞大于再通)的病变,非手术治疗为主。而对于Ⅱb型(再通大于闭塞)的病变,可根据闭塞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主要针对静脉闭塞病例,严格的选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主要有转流术、矫正血液倒流术和交通静脉术。其他手术包括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Palma-Dale手术)和原位大隐静脉-胭静脉转流术(Husni手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部分中重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中央型流入道好,治疗效果满意。对于全肢型病变,需要评估股深静脉的代偿情况。一旦股深静脉与胭静脉建立连续性管腔,就有了流入道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支架常规置入IVC 2~3 cm,可防止支架早期阻塞。支架跨腹股沟韧带并不影响支架通畅率。力求全程覆盖病变。髂静脉流出道重建有助于减轻患肢回流障碍,支架需彻底覆盖病变,代偿充分的股深静脉是良好通畅率的重要保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照试验证实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预防或积极治疗急性DVT才是解决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根本。

3.静脉性溃疡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静脉性溃疡的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一期大隐静脉高位加剥脱术,并小腿交通静脉,尤其是溃疡底部的交通静脉,同时做溃疡清创。可以依据术前辅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深静脉瓣膜修复术。对于I期或Ⅱ期的溃疡,可以行游离植皮,但应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全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全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疾病。因血液回流受阻,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DVT和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由于DVT后PE的发生率较高,或PE的栓子大都来源于DVT,所以DVT和PE可视为VTE的不同阶段或过程。DVT如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PE如未及时溶解,则可影响肺动脉血流,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 一、DVT的临床分型 1.按部位分: (1)周围型: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2)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按严重程度分: (1)常见型DVT。(2)重症DVT,包括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和股白肿(伴有下肢动脉持续痉挛)。 二、DVT的临床分期

按发病时间分为:(1)急性期:发病后14 d以内。(2)亚急性期:发病15~30 d之间。(3)慢性期:发病30 d以后。(4)后遗症期:出现PTS症状。(5)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在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基础上DVT再次急性发作。 1960年Greenfield开始在X线透视下采用静脉切开后导管抽吸血栓,1984年Sniderman等首次报道用经皮穿刺导管抽吸技术即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目前,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DVT的主要方法有: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intraluminal angioplasty,PTA)及支架(stent)植入术。对DVT实施介入治疗应从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和长期性四方面考虑。(1)安全性:对长段急性血栓介入治疗前置入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PE。采用PMT和(或)CDT可明显降低溶栓剂的用量,减少颅内及内脏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时效性:急性DVT的诊断一旦明确,宜尽快做介入处理,以缩短病程,提高管腔完全再通率,避免或减少静脉瓣膜粘连,降低瓣膜功能不全和血栓复发的发生率,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和后遗症期。(3)综合性:对DVT常采用几种方法综合治疗,如对急性期血栓在CDT的基础上,可结合使用PMT;对伴有髂静脉闭塞的DVT,可结合使用PTA和支架植入术,以迅速恢复血流,缩短疗程,提高疗效。(4)长期性:在综合性介入治疗后,宜长期抗凝(3个月)或延长抗凝(>3个月),定期随访、复查,以减少DVT的复发。

早读创伤骨科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预防药物选用,这样选择就对了!

早读创伤骨科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预防药物选用, 这样选择就对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而阻塞静脉腔,致静脉回流障碍,是创伤骨科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PE)。 DVT治疗药物主要是祛聚药物、抗凝剂、溶栓剂和血管活性药物等,可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对Caprini评估为中等风险以上者,需考虑药物预防,主要预防药物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Xa因子抑制剂、维生素K拮抗剂(VKA)等。 一 祛聚药物 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为抗血小板药物,其中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双嘧达莫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可减少复发性静脉血栓的形成。《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2022年)中指出,阿司匹林在预防DVT复发

方面不如抗凝剂有效,故对需长期治疗者,阿司匹林并不能代替抗凝剂。对已停止抗凝治疗且无阿司匹林禁忌证者,阿司匹林可更好地预防VTE复发。 阿司匹林常见胃肠道不适、消化道出血,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致胃肠道溃疡、穿孔。少数有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休克,严重可致死亡。还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等。禁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疾病、严重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活动性出血(如重要脏器的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等)、严重过敏反应或不能耐受(表现为哮喘及鼻息肉)、对乙酰水杨酸和含水杨酸的物质过敏者(尤其是出现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者)、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者等。 双嘧达莫常见头晕、头痛、腹泻、脸红、瘙痒,罕见心绞痛、肝功能不全。 二 抗凝剂 抗凝剂是一类通过阻止血液凝固而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维生素K拮抗剂(VKA)、凝血酶直接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等,其可抑制血栓蔓延,利于管腔再通,可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建议无论出血风险高低,抗凝治疗时间应持续3个月及以上。《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2022年)中指出,单纯抗凝治疗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 抗凝剂

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胡大一孙艺红 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由于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已将二者作为统一的疾病。VTE很常见,在美国和欧洲发病率为千分之一,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并与死亡危险增加有关,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早期死亡率均很高,分别为3.8%和38.9%。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使VTE的诊断简化,检出率提高。但致死性PE可以是疾病的首发表现。此外,高龄是VTE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老龄人口的增加必将导致未来该疾病的致死和致残率增加。肺栓塞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静脉血栓栓塞应该重在预防。 目前中国没有关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病率的大规模调查,国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与国际指南存在很大的差距,迫切需要能有指导临床和规范化治疗的文件来改进我国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现状。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PE 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院内死亡病因,预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略。大块PE发生前通常没有先兆,因此这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住院期间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本没有考虑到PE的可能。 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大多数住院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VTE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通常混和存在。例如,髋关节骨折患者通常存在年龄较大、下肢近端损伤、手术修复及术后需制动数周等危险因素,因此这类患者有发生VTE的高度危险。如同时合并肿瘤则发生VTE的危险更高。对于住院病人应常规进行VTE危险因素的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VTE的危险因素,见下表。 表-1 VTE的危险因素 内在因素外部因素 高龄肥胖手术 创伤(大的或下肢创伤) 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激素、化疗或放疗)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循环专家共识(全文版)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循环专家共识(全文版)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可达5% ~15%。临床上采用传统手术和微创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外科手术是浅静脉曲张的常见治疗方法,其手术方式为高位结扎联合交通静脉剥脱;而微创治疗包括激光和射频为代表的热消融,化学治疗为特点的冷消融及硬化治疗。硬化治疗使用的剂型又可分为液体硬化剂和泡沫硬化剂,而后者是临床最常用的硬化治疗手段,目前已成为微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桂醇作为泡沫硬化剂在临床已被广泛使用。为进一步规范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操作流程,对治疗具体细节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该疾病硬化治疗的国内现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就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基本概念、诊断和治疗操作规范等方面达成《聚桂醇注射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循环专家共识》,供临床参考使用。 治疗目标是改善病理性血流动力状态、缓解静脉高压,将曲张的静脉转化为纤维条索状组织或消除静脉曲张,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现有症状,同时达到美容的良好效果。 1、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1.1 治疗适应证 (1)适用于隐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网状型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 (2)其他外科治疗或微创治疗后残余的曲张静脉。 (3)复发、新生静脉曲张。 1.2 治疗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已知对硬化剂过敏;患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制动和卧床;已知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拟治疗部位感染或严重全身感染。 (2)相对禁忌证(建议术者对患者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后进行操作):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患肢合并严重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过敏体质;高血栓栓塞风险;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表浅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既往行泡沫硬化剂治疗后出现包括偏头痛在内的神经功能不全者。 2、术前评估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慢性静脉疾病(CVD)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区别在于,慢性静脉疾病(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慢性静脉疾病(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发生于下肢。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2011年,由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左右的下

肢不适人群中,慢性静脉疾病(CVD)的发生率为63.9%,其中c3一c6的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etiologic, 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classification),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慢性静脉疾病(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领导下,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1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由吴庆华教授写成初稿,再召开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达成共识。 慢性静脉疾病(CVD)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慢性静脉疾病(CVD)分为3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8%。导致慢性静脉疾病(CVD)发生的因素存在以下几种: (1)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

(完整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编者按】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对第1版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水平。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 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DVT常导致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 PTS),严重者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我国的DVT 诊治水平,指导各级医院的DVT 诊治工作,特制订本指南。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 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1)。DVT 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DVT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 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 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 征和Neuhof 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 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 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 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 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 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 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DVT 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 >500卩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 的诊断、疗效评估、VTE 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2. 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 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 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 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 螺旋CT 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 MRI 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疾病。患者因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DVT和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1-2]。由于DVT后PE发生率较高,或PE栓子大都来源于DVT,DVT和PE可视为VTE的不同阶段或过程。DVT 如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会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3-4];PE如未及时溶解,则可影响肺动脉血流,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 1 下肢DVT临床分型和分期 1.1 下肢DVT临床分型

按部位分[5]: ①周围型——腘静脉和小腿DVT; ②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③混合型——全下肢DVT。 按严重程度分[6]: ①常见型DVT; ②重症DVT,包括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和股白肿(伴有下肢动脉持续痉挛)。 1.2 下肢DVT临床分期 按发病时间分为: ①急性期——发病后14 d以内; ②亚急性期——发病15~30 d; ③慢性期——发病30 d以后; ④后遗症期——出现PTS症状; ⑤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在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基础上DVT 再次急性发作。

2022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2022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小腿浅静脉曲张最多见,多发于大隐静脉,可以由多种不同疾病引起。早期、中期下肢浅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后期会使部分患者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国外文献报道大隐静脉曲张的患病率达25%[1];国内文献报道,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成年人患病率为10%,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接近,女性的患病率略高[2]。总之,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或静脉壁薄弱,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不适、浅静脉迂曲成团,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屑、脂质硬化,甚至溃疡、出血及血栓性浅静脉炎[3]。应与继发性因素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髂静脉压迫、腹腔肿瘤压迫等发生梗阻而导致的静脉曲张相区别。 目前国际上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论,但相对一致是,轴向静脉的瓣膜功能障碍所致静脉压升高、血液反流和浅静脉管腔增粗导致静脉迂曲隆起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4]。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发生原因包括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缺陷及继发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等。继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需以原发病的治疗为重点,其诊疗过程具有特

殊性,故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对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规范的评估和治疗有利于中断病程,改善预后。 1 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断 1.1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家族病史,尤其需了解有无可导致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发病史。早期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不适和胀痛等;后期症状则主要由各类并发症引起,并发症包括足靴区的皮肤色素沉着、脂溢性皮炎等改变及溃疡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引起的沿静脉走行的疼痛,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同时,还需要了解职业暴露因素,如工人、农民、教师、交通警察等因为工作需要长期站立的人群均是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高危人群。 1.2 体格检查 下肢静脉曲张的体征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蚯蚓状突起、扩张和迂曲,以及并发症相关的足靴区皮肤改变,包括色素沉着、脱屑、皮炎、脱毛,甚至溃疡形成等。下肢内侧及胫前、足背区域的浅静脉曲张提示病变发生于大隐静脉系统,而小隐静脉系统病变常表现为小腿后方的浅静脉曲张。对相关体征的仔细检查可有助于对疾病病情的准确评估。 传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即屈氏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即潘氏试验)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此类检查手段仅可用于初步评估下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也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卒中。多项指南将包含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异常和血压控制的治疗目标等同于冠心病患者。已有研究表明,识别下肢动脉疾病并给予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一、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和糖尿病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响最明显。下肢动脉疾病的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血栓栓塞、炎症或创伤、囊肿、筋膜室综合征或先天异常。 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取决于研究人群的年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情况(如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调查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问卷的间歇性跛行的发 生率、脉搏检查和踝臂指数(ABI)等。根据间歇性跛行估测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不敏感,低估了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在30~4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为6/万人,女性为3 /万人。在65~7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升高到61 /万人,女性升高到54/万人。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检测下肢动脉疾病敏感性同样较低。仅根据异常的肢体脉搏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可高估其发生率2倍。使用ABI较使用问卷调查可使下肢动脉疾病的检出率增加2~7倍。以客观的无创检测方法ABI 为依据,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为<5%,60~69岁的人群中为5~10%左右,大于70岁的人群中为20%左右。年龄≥70岁或年龄在50~69岁有吸烟和/或糖尿病史的患者中。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29%。 在中国,年龄在50岁以上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四分之一存在下肢动脉疾病。北京60以上的老年人中,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约为五分之一。患下肢动脉的高危人群包括: 1.年龄≥70岁; 2.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 3.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 4.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 5.下肢脉搏检查异常; 6.确诊的粥样硬性冠状动脉、脑血管或肾动脉疾病。 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 多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缺血事件增加。心肌梗死(MI)的危险增加20%~60%,冠心病事件导致的死亡危险增加2~6倍。脑卒中的危险增加约40%。下肢动脉疾病患者

202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全文)

202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全文) 深静脉血栓(DVT):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VT 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可分为远端DVT(位于小腿)和近端DVT(位于腘静脉内或以上部位)。累及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可以局限于腓肠静脉,但其中15%-25%的腓肠静脉血栓栓塞可以波及腘静脉或近端静脉。 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血栓栓塞症(PE)和血栓栓塞后综合征(PTS)。 01、抗凝治疗 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 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后者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等。 它们具有抗凝效果稳定、药效不受食物影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很小、半

衰期较短、用药剂量固定、服药期间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特点。 抗凝治疗时间 根据DVT发生的原因、部位、有无肿瘤等情况,DVT的长期抗凝时间不同。 1、对于由于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因素所引起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 2、无诱因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3个月后,应评估延长治疗的风险收益比,决定是否延长抗凝,D-二聚体值可作为重要参考。 3、无诱因的首次近端DVT或PE患者,伴有低或屮度出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有高度出血风险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复发的VTE患者,如伴有低、中度出血风险,推荐延长抗凝治疗;伴有高度出血风险,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 4、患有肿瘤的VTE患者,无高出血风险者,推荐延长抗凝治疗;有高出血风险者,建议延长抗凝治疗。 5、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孤立远端DVT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全世界有较高的患病率。在中国,CVD的患病率为8.89%[1],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淤血性溃疡占1.5%[2]。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是CVD最严重和最难治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已认识到静脉逆流、静脉阻塞、静脉壁薄弱和腓肠肌泵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高压是瘀血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持续的静脉高压状态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皮肤营养改变,最终溃疡形成[3]。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参与溃疡面的扩展,影响溃疡的愈合[4]。静脉性溃疡不仅导致慢性疼痛、残疾、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高昂的治疗费用也使得该病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5]。同时,下肢静脉性溃疡往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形成难治性溃疡,成为临床外科中棘手问题。目前针对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方案百家争鸣,但这些治疗方案各有利弊[6],我国尚缺乏统一的评判

标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基础上结合各家经验总结出一套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治方案,疗效显著,现分享如下。 一、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的诊断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的诊断方法有很多,除了病史和体征外,应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手段,以更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包括判断CVD的原因是阻塞性还是倒流性,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等,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一般首选超声多普勒、CT静脉成像、体积描记检测,必要时行下肢静脉压测定和静脉造影检查等手段。各种检查侧重点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各种检查手段。 (一)病史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肿胀、疼痛、麻刺感、烧灼感、肌肉抽筋和皮肤瘙痒,以及症状的演变过程。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视诊:溃疡部位、大小、创面基底及边缘情况,静脉曲张度、水肿范围、皮肤颜色改变、色素沉着、环状静脉扩张、脂性硬皮病等。触诊:条索感、静脉曲张度、压痛、硬化程度、搏动、震颤、腹股沟或腹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3 )

·在老年人群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的发生率较高,同时由VTE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费用也较高,但是在大量VTE相关随机对照及 非随机对照研究中并未对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绝大多数的VTE指南所推荐的研究结果均是来源于较年轻患者和 健康的老年人。同时大多数相关VTE防治指南或者共识是针对住院患者 制定,而对于真正需要关注的存在VTE风险的居家、养老机构等非医院 内老年人群来说,其推荐意见是不确定的。 ·在此背景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结合国内外指南、相关研究等循证证据,制定了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一、老年人群VTE的流行病学特征 1、老年人群VTE的发病率目前国内针对大规模人群VTE发病率的研究较少,国外大样本量数据显示,欧洲人群VTE年发病率介于1.04%~1.83%之间。我国VTE发病率逐年升高,12 年间由0.28%(2004年)逐渐攀升至0.48%(2016年)。VTE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上升:50岁人群年发病率<1%,8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达6%~8%。75岁以上老年人VTE发病率是50岁以下成年人的7~10倍。 2、老年VTE患者的死亡率老年VTE中发生PE的比例及VTE相关死亡率仍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3、老年VTE患者的复发率老年VTE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停用抗凝治疗后的前两年复发率较高,且随着时间延长,复发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其所带来的风险及社会负担仍居高不下。

二、老年人VTE的危险因素 1、衰老致血管及凝血功能改变 【推荐意见】 >老年急性VTE患者,建议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可去除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制动因素等)和非可去除危险因素(如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 >对有明显诱因形成的老年VTE患者,不推荐进行易栓症的检查 >对无明显诱因的老年VTE患者,推荐进行性别特异性恶性肿瘤的筛查,而不是进行常规广泛的筛查,尤其不推荐进行常规易栓症的检查 >家族性VTE且没有确切可逆诱发因素的老年VTE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202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2023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心脑血管疾病[1],且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VTE年均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DVT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肢体肿痛、坏死、PE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对DVT和PTS认识的不断提高,DVT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变化,其中,腔内治疗具有微创、早期改善症状、保护瓣膜功能和预防PTS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性手术,成为外科治疗DVT的首选方法。本文根据近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临床指南与临床经验制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为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指导。 一、共识形成方法 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介入器械的不断革新以及对DVT转归的深入认识,传统的DVT诊治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发起并组织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拟定关键问题和共识提纲,经专家组组织全国该领域专家先

后进行3次公开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参考GRADE分类方法,详细内容见表1、表2。 二、病因和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病因是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淤滞和静脉壁损伤[2-3]。DVT 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3],原发性因素包括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缺乏和抗凝脂抗体综合征等,继发性因素包括创伤、妊娠、手术、制动、恶性肿瘤等,因此,DVT多发生于外科手术、创伤、长期卧床、下肢制动、家族史以及晚期恶性肿瘤等患者。 三、DVT的分期和分型 3.1 DVT分期 根据DVT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发病时间≤14 d)、亚急性期(发病时间15~30 d)、慢性期(发病时间﹥30 d)[2]。 3.2 DVT分型 根据DVT发生的部位分为近段和远段,血栓累及髂静脉、股静脉和/或腘静脉,无论有无累及小腿深静脉,均称之为近段DVT,进一步可以分为髂股静脉DVT和股腘静脉DVT。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者称为远段DVT。 四、DVT的诊断 DVT的诊断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即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估、D-二聚体评估、影像学检查[包括静脉超声、静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CTV)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等[4]]。

202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

202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 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介入器械的不断革新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转归的深入认识,传统的下肢深静脉PTS诊治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趋势。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发起并组织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拟定关键问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的提纲,经专家组组织全国该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先后3次公开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诊断措施、治疗流程、外科治疗和随访措施等6个临床问题和推荐意见。本共识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参考GRADE分类方法,详细内容见表1、表2。 一、流行病学

1.1 下肢深静脉PTS的定义 下肢深静脉PTS一般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病史超过6个月且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沉重、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等一系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候群[1]。静脉间歇性跛行通常是轻中度下肢深静脉PTS患者的主诉之一,即站立或活动时下肢疼痛、肿胀,休息尤其是抬高下肢时症状缓解。一旦发生DVT,则继发血栓溶解和血管新生,使管腔再通,当管腔再通的过程终止时,则进入下肢DVT的慢性期,而这个过程通常延续至下肢DVT发生后6个月,故下肢深静脉PTS是下肢DVT慢性期的并发症[2]。 下肢深静脉PT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是活动后静脉高压,以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反流、肌肉泵功能不全为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PTS的治疗主要从这3个方面着手。 1.2 发病率 由于下肢深静脉PTS评价标准、DVT患者选择偏倚及研究时间段的不同,下肢深静脉PTS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近段(腘静脉及其以上)DVT患者即使接受了规范的抗凝治疗,治疗后2年内发生下肢深静脉PTS的概率亦较高,为20%~50%,其中重度下肢深静脉PTS 患者占5%~10%[3]。髂股静脉段DVT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PTS的风险更高[4],临床症状通常会更严重。

2023下肢静脉曲张诊断要点和治疗(全文)

2023下肢静脉曲张诊断要点和治疗(全文) 静脉曲张,是由静脉血流反流而导致的明显静脉迂曲,静脉曲张最常见于腿部,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静脉曲张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出血或溃疡等并发症。 静脉曲张的诊断 1.诊断标准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着、出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并发症。 2.体格检查

传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大隐静脉瓣膜试验(屈氏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潘氏试验)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此类检查手段仅可用于初步评估下肢静脉功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3.辅助检查 (1)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顺行性静脉造影。 (3)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成像(CTV)/磁共振静脉成像(MRV)。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可用于静脉阻塞性疾病和先天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对于肿瘤性病变或外源性压迫尤其适用。 下肢静脉曲张的分期 美国静脉论坛(AVF)国际专家特别委员会于1994年首次提出CEAP静脉分类系统。此系统依据临床症状、病因学、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进行分级。C0级:没有明显或可触及的静脉疾病迹象;C1级:会有毛细血管扩张,有点像“蜘蛛腿”;C2级:有浅静脉曲张,典型的“蚯蚓腿”;C3级: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概述 一、发病情况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CVD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原因占8%。导致CVD发生的因素有: (1)静脉反流: (2)静脉回流障碍: (3)先天发育异常: (4)遗传因素: (5)其他因素: (二)发病机制 1. 下肢静脉高压:

2. 慢性炎症反应: 3. 静脉微循环受损: 4. 遗传易感性: 诊断及CEAP分级 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需要必要的检查,以明确下肢深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的情况,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 一、主要诊断方法 1.病史询问和体检: 2.传统的检查方法: 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安全、无创、方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是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4.静脉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 5. CT静脉造影(CTV)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 6.动态静脉压测定: 7. D-二聚体检测: 二、CEAP分级 1. CEAP分级: 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确定了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和分级体系即CEAP,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价(表1)。

2022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2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 (完整版)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一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威胁生命安全。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后期则

因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DVT,尤其多见于下肢。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1]。 DVT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也有可能出现静脉曲张、可凹性水肿、股三角及腓肠肌区域的压痛。严重情况下,DVT甚至会影响到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的供血不足。在血栓发展过程中,若发生血栓脱落,栓子便会随血流回流入心脏,然后进入肺循环,随着循环血管管径变小,栓子极大可能会栓塞血管,继发PE。此时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2]。 创伤骨科患者发生DVT的概率较高。据统计,我国创伤骨科患者中DVT 年发生率为0.5‰~1‰[3]。而创伤骨科患者DVT发生率为6.4%~12.4%,且以髋周骨折(髋部和骨盆、髋臼骨折)和股骨干骨折DVT发生率为最高,合计超过创伤骨科DVT患者的50%,其次为膝关节周围骨折、胫腓骨骨折等。髋周及下肢骨折DVT占创伤骨科DVT患者的95%以上,而上肢骨折DVT发生率很低[3-5]。 骨折患者长期卧床致使血流动力学紊乱,且血管内皮的损伤和创伤后血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