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本方案由东莞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整理发布)

喷涂过程中,经常出现底材的附着力不够出现掉漆过不了百格等测试问题,由于底材的不同以及工艺生产的不同,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附着力促进剂,分析底材在涂装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是一般处理剂的要求试样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涂装缺陷的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附着力不良的理论:

附着力是评判涂膜质量的基本项目之一,如果不能保证附着力,其他性能也就无从谈起。涂料与基材的附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常见的理论有化学键理论、机械连接理论、静电理论、扩散理论等。附着力的大小取决于涂料与被涂基材的性质,广义上可分为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为化学键,而次价力是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物理作用力。

二:附着力不良产生原因分析:

1.底漆与基材间的附着力不良主要与表面张力相关,是塑料基材表面张力较低,湿润性能差,涂料附着较困难。所以塑料件表面的预涂底漆选用不当,喷涂前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未进行除油和火焰处理是造成基材与底漆附着不良的主要原因。

2.底漆与色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底、色漆涂料品种选用不对,底涂层放置过久或烘烤过度,影响层间结合力。

3.色漆与清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色漆与清漆不配套,色漆不良、清漆不良、涂装参数不匹配。

三:附着力不良解决方案:

1.彻底处理基材表面。

2.对于光滑的喷涂表面,喷涂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处理。

3.合理选择配套的底、面漆,一般要求底层的涂膜和面漆涂膜的硬度和伸缩性接近。

4.加强涂装控制,按照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适当的膜厚,减少重涂次数。

喷涂工艺常见缺陷的分析和对策

常见漆膜弊病、缺陷●流挂 ●发花 ●漆薄/漆厚 ●溶剂泡 ●针孔 ●干喷 ●失光、鲜映性差 ●砂痕 ●色差 ●缩孔 ●灰粒 ●漆软

流挂 描述: 涂料在垂直面或折边区域出现的眼泪状或帘状下淌。 原因: 1.施工粘度太低. 2.一次喷涂涂膜太厚 3.涂料流量过快 4.雾化压力小 5.喷距太近 6.慢干溶剂用量太多 7.涂层间闪干时间太短 8.车身或涂料温度太低 发花 描述: 金属漆表面出现斑点,或大面积颜色不均匀。 原因: 1.漆膜膜厚不均匀且太湿。使铝粉珠光粉分布和定向排列不匀而发花。 2.喷涂粘度太高,漆膜太湿 3.雾化压力太低,漆膜较厚太湿 4.扇面太窄喷涂叠盖不均。 5.流量太大,膜厚厚且湿。 6.枪距太近,膜厚厚且湿。 7.慢干剂太多,漆膜太湿。 8.底色漆至清漆的闪干时间过短。 9.喷房或车身温度低。 10.边缘或局部流挂

失光、鲜映性差光泽低,鲜映性不佳 原因: 1.漆膜太薄导致金属颗粒突出 2.空气压力太大,漆膜干燥太快 3.流量太低。漆膜簿且干燥快 4.干喷或溶剂挥发太快 5.慢干溶剂太多,底色漆太湿 6.底色漆膜厚厚或闪干时间短 7.底材或底涂层粗糙 8.油漆过烘烤

溶剂泡、针孔 描述: 溶剂气泡:漆膜表面的小突起,仔细观察是表层的小泡且细小而密。通常在漆膜较厚的边缘或区域产生这样的情况较多。 针孔: 在漆膜上产生针状小孔或像皮革毛孔那样孔的现象,孔的直径0.1mm左右 原因: 1.施工粘度过高, 2.漆膜太厚, 3.闪干时间太短流量太大 4.空气压力太低 5.底色漆慢干溶剂加多 6.进入烘干区前的闪干时间太短 7.烘干区的第一阶段温度太高 8.喷涂工艺覆盖区域太多 层间附着力 描述: 涂层中的某一层剥落,或其容易与相邻层或基材剥离 原因:

附着力促进剂针对不同底材的分类!

附着力促进剂针对不同底材的分类! (本文章由东莞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整理发布) 附着力促进剂是针对材质在涂装工艺中出现附着力、掉漆的问题而提供解决方案的!下面就跟大家看看炅盛科技主要的附着力促进剂有几大种类: 一:PP附着力促进剂: 附着力促进剂应用于PP塑料加工时增进涂膜对底材附着性的特殊助剂,广泛应用于家电器、小商品、高级玩具等许多方面,为了使其制品在外观上达到高一级水平,需要进行表面涂饰,而PP塑料的表面能力差、极性低,常常附着力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二:尼龙附着力促进剂: 尼龙(尼龙+玻纤)素材的表面物理性能差、极性低,常常附着力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后,才能有效的附着。附着力促进剂专家尼龙底水专门为这些而产生,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可以在处理过的尼龙(尼龙+玻纤)底材上喷涂任何涂料(包括手感油、UV光油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小商品、高级玩具等许多方面。操作方便、可通过各种测试。 三:金属附着力促进剂: 金属附着力促进剂是无卤五金处理剂.应用于增强UV金属的附着力,金属附着力促进剂的作用是起承上启下作用, 使其铰链上底材和UV,达到附着。广泛应用于各种锌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五金件及其水镀件或真空镀膜上,可辅助加强金属镀膜层与UV的结合,同时和大部分的常用溶剂型树脂有良好的亲和力,是一款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常用型处理剂。 四:UV返修水、UV返工水: UV返修水应用于塑胶、金属、木器等UV大面积喷涂表面缺陷修复涂底水,附着力优异。其作用并不是把原有UV漆膜除去,而是起承上启下作用使原UV

漆膜铰链上再喷涂的UV,达到附着,可大大提高制程良率,达到节约成本的 目的。 五:TPU处理剂: 大多数TPU素材在注塑成形过程中为了改善脱模不良离型变形问题,都会在 模具上喷上中性或油性的脱模剂(离型剂),这样一来在产品上就混有脱模剂,就算喷涂前表面清洁也不能把脱模剂清理干净,导致在上UV底漆后起油窝或 不上油。TPU处理剂专业解决TPU材质表面油污造成附着力差、掉漆,过不 了测试等问题! 六:TR90处理剂: TR90是一种记忆性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用在眼镜框上比较常见的材料。 TR90具有超韧性,耐撞耐磨,摩擦系数低等特点,能有效防止在运动中,因 镜架断裂、摩擦对眼睛及脸部造成的伤害。因其特异的分子结构,抗化学性佳,在高温的环境下不易变形,短时间内可耐350度高温,不易熔化和燃烧。 TR90素材在喷涂的流程中,因素材与油漆的匹配性不好,单从油色上解决可 能会有技术性的品项,必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因而我司针对性而为。极具专业性。为此我司专业研发和生产出一款适合TR90的尼龙底水。它采用了德国先 进环保树脂,拥有特殊官能团,可以与尼龙底材表面的极性团有效结合,在尼 龙表面产生新的稳定性树脂涂层,为油墨或涂料起到良好的打底作用,在涂覆 了尼龙底水的尼龙材料表面,能够有效的解决TR-90素材喷油附着力不好的问题,有效的通过百格等测试。

金属表面涂装附着力解决方案

相信大家在使用涂料对金属产品进行喷涂的时候都有遇到过大部分涂料对金属产品的附着力都不是特别理想的,今天在这里,源雅化工就和大家来谈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样才能使涂料对金属附着力提升? 很多金属如锌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在表喷涂的时候附着力都是不理想,如需在金属表面获得良好附着力,一般需要对金属表面打底处理,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其铰链上底材和UV,达到附着。金属表面附着力促进剂是以特殊树脂为基础经过改性后的最新产品,专门用于提高五金、镁合金、锌合金、金属水电镀、真空电镀等基材的附着力,并且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及耐化学性和耐热性,如耐盐雾,耐人工汗液等;它对各类光固化面漆体系都具有优良的附着力。 物理性质: 1、外观:微黄色浑浊液体 2、固含: 25% 3、软化温度:80℃左右 4、分子量:60000-90000 施工工艺: 1、涂装工艺流程五金件(PVD)镀膜表面的清洁→喷涂金属处理水→风干3-5分钟→喷涂UV面漆→IR流平(60±10℃×4~6min)→UV固化(700±100mj/cm2)→检验,下一工序。 2、施工粘度:8±1秒(岩田2#杯) 3、施工气压:3-4Kg/cm2 4、喷涂膜厚:喷涂五金处理剂的膜厚一般控制在3-5μm之间效果最佳,UV面漆的膜厚为10-15μm 尼龙处理剂解决尼龙表面附着力差 来源:源雅化工 产品用途: 尼龙处理剂应用于尼龙塑胶表面加工时增进上涂料时对底材的附着性的特殊助剂。尼龙素材的表面物理性能差、极性低,常常附着力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后,才能有效的附着。尼龙处理剂专门为这些而产生,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可以在处理过的尼龙底材上喷涂任何涂料(包括手感油、UV光油等)。尼龙处理剂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小商品、高级玩具等许多方面,操作方便、可通过各种测试。 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高分子界面聚合物。 2、密度(g/cm3):0.90。 3、闪点:约12℃。 4、外观:淡黄透明液体。 使用方法: 1.将要处理的尼龙素材擦拭干净,去除表面残留油脂或脱模剂等。

彩涂板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彩涂板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弯曲性不良 特点:钢材弯曲180度试验时,加工部位的涂层发生龟裂及涂层剥离 发生原因: 1)、前处理的掌握量过多。 2)、涂层厚度过厚。 3)、过度烘烤。 4)、下涂涂料同上涂涂料的制造厂家不同,或稀料的使用不当。 ¥ 2.硬度不良 特点:用制图铅笔用力在涂层表面划一道,擦去后表面留下一道划痕 发生原因: 1)炉温低,涂层固化不充分。 2)加热条件不适当 3)涂层厚度比规定的厚 3. 凸点 特点:由于钢带受到外部的冲击,板表面出现突出或凹陷,有的有一定的间距,有的没有 发生原因: 1)涂装时辊上有异物混入。 . 2)薄板产品在捆扎时的扎痕。 3)倒卷时受到外部冲击。 4. 边部气泡 特点:两侧沾有涂料,经烘干,出现气泡 发生原因:原材有毛刺沾有涂料多,两边出现缝隙 5. 麻点 特点:从外部混入的异物或灰尘在涂装后部分或全部表面有米粒样的突出发生原因: 1)涂料中混入其它种类或其它公司的涂料。 2)" 3)涂料中有异物混入引起。 3)前处理过程中水洗不良。 6.橘皮 特点:已干燥的表面涂层象橘子皮一样粗糙,不均匀 发生原因: 1)湿膜过厚。 2)涂料的黏度较高时。 7.耐溶剂性能差 特点:丁酮擦拭有点状掉漆 发生原因: 1)& 2)烘烤温度没有达到要求

3)涂料的固化有问题 4)前处理清洗不干净 8.冲击不合格 特点:漆膜冲击后,经胶带粘后部分或全部掉漆 发生原因: 1)前处理不佳 2)检查面漆固化温度是否合理 ; 9.缩孔 特点:漆膜不平整,局部露底 发生原因: 1)钢带表面不洁净 2)底漆冷却水不洁净 3)涂料粘度没达到上机要求 10.漏涂 特点:面漆未涂上 发生原因: 1)边部面漆未涂上,基板板型不好或涂辊与大背辊间压力不足。2)¥ 3)板面中间面漆未涂上,底漆冷却后板面有水或其它异物。 11.色差 特点:同标准板的颜色出现差异 发生原因: 1)涂装厚度过厚或过薄. 2)不是一批涂料 3)黏度稀释时搅拌不均。 12.光泽不良 | 特点:光泽的范围出现异常 发生原因: 1)涂层厚度不适当。 2)固化条件不适当。 3)搅拌不充分。 13. 塌卷 特点:钢卷卷取后在仓库存储时内径变形 发生原因: 1)钢卷卷取后受外力的影响 2)。 3)收卷张力不正确 4)荷重不均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3/1/12 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汽车涂装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 汽车涂装工艺中,面漆是最后一道工序,有些面漆常温干燥,还有些面漆则需经120℃或150℃烘烤后才能干燥。 面漆完成后发现问题是最令制造者头痛的,下面根据实际生产中积累的实例,对一些典型毛病作一浅析。 面漆经烘烤后发现起泡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底漆下面的基材上有油污,烘烤后,在原子灰层和底漆之下出现气泡,刮下后,可见原子灰和底漆结合良好,底漆下有明显的油点污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手工喷底漆的场合,预防办法是喷涂底漆前加强前处理,保证涂前工件无油污。其二,把气泡刮开后,发现原子灰层和基材上都有一层底漆,气泡产生在底漆中,这种情况是因底漆涂层太厚,没有干透造成的。不言而喻,预防措施是底漆厚度要适当,必须等底漆干透后方可涂刮原子灰。当然,劣质底漆也可造成同样的问题。 一、面漆烘烤后出现针孔和凹陷这里讲的“针孔”,常见的是形似火山口的针孔,大小不一,零散分布,无一定规律。在原子灰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因为原子灰涂刮和打磨技术不良,砂眼没有处理好。前文说过,刮第一遍灰时,由于涂层厚,涂刮面积大,很难避免砂眼,只要涂刮到位,打磨到位,这些砂眼基本上都会暴露出来,只要吹净浮灰,第二遍刮灰时加以注意,是可以消灭绝大部分砂眼的。而第二次打磨后刮第三次灰时,即收光时,重点是找砂眼,因而只要对涂刮工人加强培训,加强管理,特别是质量意识教育和把关,是能够避免的。另外,涂刮工具也对“针孔”的产生有相当影响。求省事一次涂刮过大面积,特别是刮二遍灰时仍然一下子刮很大面积,且涂层又较厚,必然会造成大量针孔。漆膜凹陷一般是空气中落尘造成的,这和喷涂环境及气源是否经过净化有关。 二、“起痱子”面漆烘烤后,成片出现细小针孔,俗称“起痱子”。造成起痱子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气候过于潮湿,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吸附了相当量的水分,特别是涂到原子灰的部位又是水磨的,而表面较未刮灰的表面粗糙,吸附水分相应要多些。喷上面漆后,微量水被封闭在漆膜下,一经烘烤,水分体积急剧膨胀,而冲破漆膜形成“起痱子”。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喷面漆前,用热风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但要注意,热风吹后要待工件冷却到常温方可喷面漆。二是喷完面漆后,未等溶剂充分挥发就进入烘房,这样,由于面漆表面很快封闭,残留的溶剂只好冲破漆膜逸出形成“痱子”了。此外,面漆与溶剂配合、面漆质量等一系列因素也会形成“痱子”。 原子灰在汽车涂装中的正确使用 一、.原子灰的构成原理构成主灰的是特殊之制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约占主灰的40 其它成分是经过特殊筛选的多种足够细度的粉状填料、颜料、助剂等。固化剂的有效成分是有机化合物如过氧化环已酮、过氧化苯甲酰等。其它成分是起增塑作用的适量溶剂、少量填料、颜料和助剂等。原子灰的固化过程是游离基共聚反应过程。当主灰和固化剂混合后固化剂迅速分解放出游离基从而迅速引发聚酯中的双键与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共聚反应直至聚酯中的双键和苯乙烯的双键度被消耗掉方才停止。随着固化反应得进行原子灰中的树脂分交联成网状结构而填料则被包裹在树脂网中。原子灰固化后加热也不熔化 但高温可以破坏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即属于热固性的。 二、.原子灰的几个主要的特点 A.使用方便仅需混合均匀即可涂刮。 B.固化过程没有其它小分子副产物内外一起固化因此强度高。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图2展示了假定的底材表面形状和涂料的渗透。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

PP、尼龙附着力促进剂的选择应用说明书

附着力促进剂的分类 涂膜与底材之间可通过机械结合、物理吸附,形成氢键和化学键,互相扩散等作用结合在一起。这些作用所产生的黏附力,决定了漆膜与底材间的附着力。这种附着力应是漆膜和底材之间各种结合力(黏附力)之总和。 附着力不好时应采取如下的措施,底材打磨、降低涂料施工黏度,或者提高施工温度,或烘干均因能提高机械结合力及扩散作用而提高附着力。 使用附着力促进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附着力促进剂主要有以下三类。 树脂类附着力促进剂 目前很多公司提供含羟基、羧基、醚键或氯代树脂、磺酰氨基等溶剂型树脂,它与一般树脂有较好的混容性,又与底材可形成一定的化学结合,因而在涂膜与底材间形成化学结合力。这些助剂自身又在涂膜中通过互溶、缠绕等作用与涂膜结合在一起,因而提高了附着力。 树脂类附着力促进剂还有丙烯酸" 环氧基类、丙烯酸" 氨基类等。用于水性漆、塑料PP、PE的附着力促进剂也有相应的品种。 尼龙处理剂、专业解决尼龙表面附着力差,不良品 来源:东莞源雅化工 产品用途: 尼龙处理剂应用于尼龙塑胶表面加工时增进上涂料时对底材的附着性的特殊助剂。尼龙素材的表面物理性能差、极性低,常常附着力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后,才能有效的附着。尼龙处理剂专门为这些而产生,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可以在处理过的尼龙底材上喷涂任何涂料(包括手感油、UV光油等)。尼龙处理剂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小商品、高级玩具等许多方面,操作方便、可通过各种测试。 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高分子界面聚合物。 2、密度(g/cm3):0.90。 3、闪点:约12℃。 4、外观:淡黄透明液体。 使用方法: 1.将要处理的尼龙素材擦拭干净,去除表面残留油脂或脱模剂等。 2.将尼龙处理剂喷涂或擦拭在要处理的素材上至干膜5-10UM,静置5-10分钟。 3.涂装油墨或油漆,静置5-10分钟。 4.将涂装好的工件以80℃强制干燥30分钟最佳。 东莞源雅化工专业为你解决各种UV油墨疑难杂症。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解决方案!

附着力促进剂分析涂装附着力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本方案由东莞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整理发布) 喷涂过程中,经常出现底材的附着力不够出现掉漆过不了百格等测试问题,由于底材的不同以及工艺生产的不同,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附着力促进剂,分析底材在涂装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是一般处理剂的要求试样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涂装缺陷的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附着力不良的理论: 附着力是评判涂膜质量的基本项目之一,如果不能保证附着力,其他性能也就无从谈起。涂料与基材的附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常见的理论有化学键理论、机械连接理论、静电理论、扩散理论等。附着力的大小取决于涂料与被涂基材的性质,广义上可分为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为化学键,而次价力是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物理作用力。 二:附着力不良产生原因分析: 1.底漆与基材间的附着力不良主要与表面张力相关,是塑料基材表面张力较低,湿润性能差,涂料附着较困难。所以塑料件表面的预涂底漆选用不当,喷涂前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未进行除油和火焰处理是造成基材与底漆附着不良的主要原因。 2.底漆与色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底、色漆涂料品种选用不对,底涂层放置过久或烘烤过度,影响层间结合力。 3.色漆与清漆间附着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色漆与清漆不配套,色漆不良、清漆不良、涂装参数不匹配。 三:附着力不良解决方案: 1.彻底处理基材表面。 2.对于光滑的喷涂表面,喷涂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处理。 3.合理选择配套的底、面漆,一般要求底层的涂膜和面漆涂膜的硬度和伸缩性接近。 4.加强涂装控制,按照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适当的膜厚,减少重涂次数。

塑胶产品喷涂异常的处理

塑胶产品喷涂异常的处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浅谈喷涂异常处理 喷涂产品技术员,QC和生产人员,如果对喷涂的异常处理有些了解的话,就会对工作有新帮助,就可以通过新遇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以及要采取的改善对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下面就喷涂日常出现的异常处理,行业内要作的物性测试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浅谈喷涂异常处理: 1.变色:由于油漆质量不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异色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会出现异色、变色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涂料中颜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颜料下沉,轻的浮在上面(2)含铅式铜系颜料与硫化氰起化学反应变黑。 改善对策:(1)彻底均匀搅拌后再使用,(2)有硫化氰的环境不使用含铅式含铜系颜料2.发哑、发白:如果天气温度过重,硝基漆易泛白,或移植释剂配比不当会出现喷漆产品光泽度不够颜色发哑(发暗) 改善对策:(1)可先低温预热被涂物,或加入10-20%的防白剂,喷漆场所应尽量保持恒温,恒湿状态,可防止喷涂产品发白(2)当空气中的温度过高,大多是在一些比较简陋的喷漆场所,可将喷涂完毕之产品放在烘炉内烘烤几分钟可防止喷漆品颜色发哑 3:附着力不够:由于一些油漆质量不好或塑胶素材脏污,油漆喷上会出现脱漆或涂膜本身无法附着于素材表面或底部。 改善对策:1)如果油漆质量不良应该调换,也可使用较稀释剂调漆,或适当加入一定比例固化剂;<我公司目前不用>(2)为防止产品表面由于脏污不清洁而造成的脱漆,必须于喷漆前先将素材清洁干净后方可喷涂。《我社采用前处理/静电除尘》 4.针孔,油点:产品喷涂后在溶剂挥发到初期结膜阶段,由于溶剂的急剧挥发,特别是受高温烘烤时漆膜收缩来不及补足空档,而形成一系列小穴即针孔,如果溶剂使用不当,或温度加热高,过快就易产生针孔,当喷漆环境相对过高,或喷涂设备的油水分离器失灵,喷涂时水分随空压机经喷嘴与涂料同时喷出,也会造成喷涂后出现表面针孔。 改善对策:(1)烘烤型涂料粘度要适中,喷涂后要在恒温下静置约5-10分钟,烘烤时,先低温预热后按规定温度和时间使溶剂能正常挥发;(2)使用适当稀释剂,避免加热过于剧烈;(3)喷涂面漆时,喷漆环境相对温度应于65%以下为宜,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可靠性,空气压缩机经过滤,杜绝油和水及其它杂质带进涂料中。 5.颗粒突起:由于涂料生产控制不严格,涂料本身研磨未达细度标准或容器不清洁所导致。

油漆附着力促进剂

油漆附着力促进剂 油漆是装修中很常用的,由于其味道很大,所以我们都很反感。然而油漆附着力有什么作用?我们在涂油漆的时候,其实都很随便,没有过多去研究。油漆附着力差的话,会影响我们的装修。当我们发现油漆附着力低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样去解决呢?油漆附着力促进剂又是什么呢? 现代涂装对制品表面的效果和所需要达到的耐性需求的要求更高。底材表面喷油漆出现附着力差这一现象就是普遍影响生产质量和效率的一大难题。如何去提升油漆的附着力变得急需去解决。其实,这里面关乎到两个点,一个是油漆,一个是素材。 附着力的好坏是指油漆漆膜与被素材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而言的。这种结合力是由漆膜中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或羧基)与被涂物表面的极性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被涂物表面有污染或水分;油漆漆膜本身有较大的收缩能力;聚合物在固化过程中相互交联而使极性基的数量减少等。这些均是导致漆膜附着力下降的因素。 对于附着力的测定来说现在一般是以划格法、划圈法为代表的综合测定法为主,以拉开法为代表的剥落试验法一般都是作为测定材质附着力性能的基本方法,在涂装行业得到基本一致的使用。油漆与塑料以及金属材质能密切接触,他们之间产生的附着力能发生作用。导致附着力下降的原因还有:被素材内部的低分子物质向表面迁移并聚集在漆膜与素材表面之间,消弱了漆膜中聚合物的极性基团与被涂物表面极性基团间的作用力。进行表面电晕处理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去掉)附着在被涂物表面的可能影响漆膜附着力的低分子物质。但是电晕和火焰法的使用都具备效果不稳定,安全性能不高等缺点。 如何提高油漆的附着力?既在操作使用时安全稳定,工艺简单又能很好的控制材质表面的涂装效果变成了喷涂行业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炅盛附着力促进剂有效解决材质涂装掉漆问题,通过对不同的材质进行大量的综合性实验和线上生产实验,能够提升素材与油漆之间的层间附着力,促进油漆在素材表面的附着力性能,使得漆膜与素材达到有效结合,被涂装行业广泛使用。 我们首先要知道油漆附着力为什么那么差,这样才好去解决问题。对于促进剂的使用,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对于这方面要是不了解的可以多看看哦。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培训资料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注:我只做了老师要求做的) 第三章 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 2.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当电极反应速率为0,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无极化现象,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可用作参比电极。 3.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答: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4.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 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零电荷电位,若小于0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5.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就越小。) 6.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平台”? 7.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型以解释。 8.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9.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线的原理。 10.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静电作用和热运动。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 11.什么叫ψ1 电位?能否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ψ1 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 答: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电位叫ψ1电位。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d的大小不同,而紧密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所以不能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当发生超载吸附时ψ1 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 12.试述双电层方程式的推导思路。推导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如何通过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分析来判断不同电位下的双电层结构? 答: 14.比较用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求解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优缺点。 15.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 答:溶液中的各种粒子还可能因非静电作用力而发生吸附称为特性吸附。大部分无机阴离子,部分无机阳离子以及表面活性有机分子可发生特性吸附。 16.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有无特性吸附及估计吸附量的大小?为什么? 17.试根据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变化,说明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有哪些特点?

附着力促进剂

附着力指漆膜与被涂物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而言的。这种结合力是由漆膜中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或羧基)与被涂物表面的极性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被涂物表面有污染或水分;漆膜本身有较大的收缩应力;聚合物在固化过程中相互交联而使极性基的数量减少等。这些均是导致漆膜附着力下降的因素 1、氰基乙酰氧基类湿附着力促进剂 其中: R1 是氢; R2 是烷基; R3 是无环基团,而且其每个支链有亚烃基或亚烷氧基。 该类化合物属于共聚单体类,含有的氰基乙酰氧基可与涂料、粘合剂成分中的单体发生共聚,从而发挥促进剂的作用,达到提高水性涂料、粘合剂湿附着力的目的。而氰基乙酰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是文献中应用最多的的一种。将该单体力日入到链烯烃类的单体聚合物中,促进剂和单体的质量占聚合物总质量的98 %,另外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制备水性乳液,测得该乳液的固含量为 50-65 %,而由该乳液为基料制成的涂料的耐擦洗性可达 2000 次,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2、乙酰乙酸类 其中: R1 、 R2 、 R3 如上所述; R4 是甲基; R5 和 R6 是烷基或环烷基; R7 是氢或甲基。该类化合物中含有乙酰乙酰基 (3-氧乙酰基 ) ,此基团作为涂料与基质间所成膜的聚结剂和附着力促进剂,通过与涂料聚合物的成分发生聚结和交联反应,从而改善涂料与基质间的湿附着力。另外该类化合物单体的混合物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可与其聚合的物质为乙酰乙酸酯的共聚单体或带有羟基、胺基的乳液单体,如丙烯酸乳液、链烯烃类乳液、水性醇酸树脂乳液等。将占乳液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 . 1 ~50 %的该类促进剂加入到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形成丙烯酸共聚体系;而苯乙烯类共聚体系、醋酸乙烯酯共聚体系和链烯烃类共聚体系中该类促进剂的加入量则是按占单体总质量的0 . 1 ~20 %加入的。将上述共聚体系的水性乳液分别用于合成纤维,用ARMA4-82 和ARMA5-82 测试体系测得经过改性处理的合成织物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织物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大大提高。 3 、HMDAA(hytroxymethyl diacetone acrylamide) 该化合物是由3摩尔的甲醛与1摩尔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发生反应而得。由于该化合物含有胺基和丙烯羰基,由于不饱和双键能与涂料中乳液单体发生共聚,从而将胺基合并入乳胶聚合物链,进而可显著提高水性涂料的湿附着力。将占单体总质量的0 . 3 ~ 5 %的HMDAA 加入到氯乙烯/丙烯酸或全- 丙乳液中,可将这些涂料的湿附着力性能提高到原来的 5 倍。但由于该类化合物品种单一,未能形成体系,故缺乏深入研究。

附着力原理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表1:键的强度和键能强度/类型/能量(千卡/摩尔)/实例 共价键主价力 15~170 绝大多数有机物 氢键次价力 <12 水 色散力次价力<10 绝大多数分子 偶极力次价力 <5 极性有机物 诱导力次价力<0.5 非极性有机物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 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图2展示了假定的底材表面形状和涂料的渗透。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而使涂层附着于底材上的力与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有关。随着表面积增大,去除涂层的困难增加,这通常可通过机械打磨方法提供粗糙表面来实现。截面的几何面积和实际的界面面积的比较见图3。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一般比几何面积大好几倍。通过喷砂使表面积增加,结果附着力增加,见图4。显然由于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附着并不按相同比例增加,不过通常可见到显着的增加。 只有当涂料完全渗透到不规则表面处,提高表面粗糙度才有利,若不能完全渗入,则涂料与表面的接触会比相应的几何面积还小,并且在涂料和底材间留有空隙,空隙中驻留的气泡会导致水汽的聚积,最终导致附着力的损失。 经常通过对已固化的涂层进行磨砂处理,可改进层间附着力(特别是在汽车涂料中), 特别是在底色漆/清漆体系中,要求清漆平滑、光亮且表面能低,因此第二层清漆的附着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问题当涂料在比原定温度高得多的温度下固化或烘烤时间延长时变得更为严重,这两种情况下,对该表面进行轻度打磨表明,附着力可显着提高。虽然表面粗糙化能提高附着力,

关于涂料油漆附着力促进剂的探讨

关于涂料油漆附着力促进剂的探讨 https://www.sodocs.net/doc/376836667.html,中国设备网2006-11-24 文字选择:大中小 涂膜与底材之间可通过机械结合,物理吸附(包括润湿),形成氢键和化学键,互相扩散等作用结合在一起,其附着力的好与坏取决于涂膜与底材的结合程度,增加附着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搭配不同的树脂,对底材的处理,添加附着力促进剂等),其中添加附着力促进剂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有关对普通底材的附着力的著作书籍已经介绍很多,现在让我来跟大家探讨一下高密度聚烯烃塑料PE、PP和尼龙PA附着力增加的方法,还有就如何增加对玻璃底材的附着力的方法: 一.聚烯烃塑料底材PE、PP情况简介: PE和PP是惰性的有机材质,其本身不具备极性基团,表面能很低。其表面张力在1.0*10ˉ2达恩以下,甚至更低,因此普通油漆根本不能润湿其底材,更不要说其它化学键能起作用。 1.对PP底材增加附着力的方法可直接在其表面喷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氯化聚丙烯树脂,其理论是相同物质通过互溶、缠绕和HCL游离酸对PP底材的“侵蚀”而起作用,增加底材的表面能,以使油漆的基团能够“抓”住底材。 2.对PE底材的方法:大多数是通过电晕处理(因其它处理方法都有庇端,如火焰法、铬酸处理法等)。但电晕设备非常昂贵,普便推广意义不大。建议:用氟碳流平剂对其PE底材润湿。适当加热到80℃左右,油漆树脂应用聚酰胺类和聚胺酯类。适当加一些达玛树脂拼合。当然还有其它方法:用氟碳类润湿剂润湿的同时加一些像偶联剂之类的东西。使PE底材上面具有极性基团等等。对PP底材的附着剂已经很成熟,对PE底材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 PA(尼龙)底材改善附着力的方法是喷涂一层薄而均匀的聚酰胺树脂膜,或者直接用聚酰胺树脂作主体树脂加一些附着力促进剂直接喷涂即可。 三.玻璃底材附着力的探讨: 玻璃底材是一种亲水无机底材。在一般情况下,玻璃易与空气中的水份结合。即使在干燥的室内在显微镜下也能看到玻璃表面上有一层细薄的水雾层。在潮湿的天气中,用肉眼都能看到。因此油漆在湿度很大的环境下施工,对玻璃底材是附不牢的,因为有一层水份屏蔽了油漆的基团,使之抓不住玻璃,即使能抓住玻璃长时间也会掉漆。因此最佳的附着方法是既能穿透水雾层,用基团抓住玻璃,即通常的亲水性,又能与油漆本身缠绕粘附(即亲油性)。 目前实践证明带环氧基和氨基附着力促进剂能做到以上两点。当然还有很多既带环氧基或者氨基基团又带其它基团(如醚键等)甚至更多基团的偶联剂。以上的附着力促进剂都能很好地增加对玻璃底材的附着力。如果客户要求更严格的附着力,可以在玻璃底材上喷涂或者擦一遍浓度为5%带以上基团的附着力促进剂然后再加入1-2%对全量的附着力助剂到面漆中。 四.以上是我司对上述几种底材附着力促进剂的使用的探讨。任何好的助剂必须是加在相适应的树脂体系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选用相适应的树脂也是增加对上述底材附着力的关键! 五.以上所说的附着力促进剂我公司都有销售,欢迎来电来函索样。鉴于科技发展永无止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以后的附着力增进的方法会很多很多……

塑胶产品喷涂异常的处理

浅谈喷涂异常处理 喷涂产品技术员,QC和生产人员,如果对喷涂的异常处理有些了解的话,就会对工作有新帮助,就可以通过新遇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以及要采取的改善对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下面就喷涂日常出现的异常处理,行业内要作的物性测试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浅谈喷涂异常处理: 1.变色:由于油漆质量不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异色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会出现异色、变色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涂料中颜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颜料下沉,轻的浮在上面(2)含铅式铜系颜料与硫化氰起化学反应变黑。 改善对策:(1)彻底均匀搅拌后再使用,(2)有硫化氰的环境不使用含铅式含铜系颜料2.发哑、发白:如果天气温度过重,硝基漆易泛白,或移植释剂配比不当会出现喷漆产品光泽度不够颜色发哑(发暗) 改善对策:(1)可先低温预热被涂物,或加入10-20%的防白剂,喷漆场所应尽量保持恒温,恒湿状态,可防止喷涂产品发白(2)当空气中的温度过高,大多是在一些比较简陋的喷漆场所,可将喷涂完毕之产品放在烘炉内烘烤几分钟可防止喷漆品颜色发哑 3:附着力不够:由于一些油漆质量不好或塑胶素材脏污,油漆喷上会出现脱漆或涂膜本身无法附着于素材表面或底部。 改善对策:1)如果油漆质量不良应该调换,也可使用较稀释剂调漆,或适当加入一定比例固化剂;<我公司目前不用>(2)为防止产品表面由于脏污不清洁而造成的脱漆,必须于喷漆前先将素材清洁干净后方可喷涂。《我社采用前处理/静电除尘》 4.针孔,油点:产品喷涂后在溶剂挥发到初期结膜阶段,由于溶剂的急剧挥发,特别是受高温烘烤时漆膜收缩来不及补足空档,而形成一系列小穴即针孔,如果溶剂使用不当,或温度加热高,过快就易产生针孔,当喷漆环境相对过高,或喷涂设备的油水分离器失灵,喷涂时水分随空压机经喷嘴与涂料同时喷出,也会造成喷涂后出现表面针孔。 改善对策:(1)烘烤型涂料粘度要适中,喷涂后要在恒温下静置约5-10分钟,烘烤时,先低温预热后按规定温度和时间使溶剂能正常挥发;(2)使用适当稀释剂,避免加热过于剧烈;(3)喷涂面漆时,喷漆环境相对温度应于65%以下为宜,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可靠性,空气压缩机经过滤,杜绝油和水及其它杂质带进涂料中。 5.颗粒突起:由于涂料生产控制不严格,涂料本身研磨未达细度标准或容器不清洁所导致。 改善对策:使用时涂料应先搅拌均匀,稀释后要经过滤网过滤,目前的过滤网有300

附着力促进剂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附着力促进剂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内容出处:炅盛处理剂) 附着力促进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增进和改善树脂涂层与基材之间附着力的一种处理剂,它主要用于各种油漆喷涂与材质之间的粘接工艺中,主要作用是提高涂层对底材的附 着性能,同时也能提升耐水性、改善腐蚀性、耐盐雾、耐化学性等效果。 附着力促进剂主要用于油漆、粘胶剂底涂等树脂涂层或者粘接制品的表面工艺处理中,在粘接工艺中的功效是通过提升底材与胶水之间的粘接力,解决粘接不牢脱胶的 现象,而在油漆的喷油加工工艺中,则是增进底材与油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性能,通 过百格等测试。 附着力促进剂作为打底来说,即用附着力促进剂或者其溶液作为底漆作基材表面的 前处理或者是底涂剂,对底材表面进行清洁之后,再喷一涂附着力促进剂,然后再在 其上进行油漆的喷油工艺,由于直接作用于油漆与底材的界面,因此往往能取得较好 的附着效果,在金属等材质表面喷漆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我们所要解决附着力的底材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或者是发生了不可知的变化,比如PP料、改性PP料替代纯PP料等,用其他的金属比如不锈钢替代原来的普通碳钢等,或者是有些是材料表面已经有了一层漆面,所以需要对材质进行确认。在使用附 着力促进剂时要注意选用具有一定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因为有底材成份的变化就可能 明显影响其使用的附着效果。 除了对底材的真实组成需要做到了解选择对应的附着力促进剂之外,对底材可能还 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表面处理,特别是一些表面污渍较多的材料,必须做好表面的清洁 和清理,使得附着力促进剂的使用效果能够良好的应用,毕竟附着力促进剂不是万能,针对底材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胶粘剂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综述

胶粘剂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胶粘剂(涂料、油墨)附着力的机理人们并未完全了解,但形成了一些假设理论,并用以分析附着过程和影响附着力的因素。 一、附着力 当两种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时就生成了附着力。 当胶粘剂涂布于基材上,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基材表面和胶粘剂的性质。 广义上讲附着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基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二、附着力理论 1、机械连接理论 在亚微观状态下观察,基材表面是粗糙的,充满孔洞、凹陷。具有良好流动性能的液态胶粘剂流入并填满这些孔洞、凹陷,干燥固化后形成钩锚、榫接、铆合等机械连接力。基材的粗糙程度高、表面积大,附着力就大。只有当胶粘剂完全渗透到粗糙表面的不规则界面处,才对附着力有利。 只要涂膜稍具流动性,就很少会产生不可释放应力。但随着涂膜粘度、刚性的增加和对基材附着力的形成,就会产生大量的应力。胶粘剂在基材的凹凸处的厚度显然不同,这种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不均一的涂层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应力,甚至会导致膜层的破裂。 2、化学键理论 在界面间产生化学键,互相反应的化学基团牢牢结合在基材和胶粘剂上。这类连结最强且耐久性最好。 含反应性基团如羟基和羧基的胶粘剂倾向于和含有类似基团的基材有更强的附着力。光谱分析法可证实这一点。 3、静电理论 胶粘剂和基材表面都带有残余电子而形成带电双电层,这些电子的相互作用也能提高附着力。 静电力主要来源于色散力和由永久偶极子引起的相互作用力(一个分子的正电区和另一个分子的负电区)。诱导偶极子之间的吸引力称为色散力或伦敦力,是范德华力(分子间力)的一种。 当胶粘剂分子与基材分子之间的间距超过0.5纳米(5埃)时,这些力的作用明显降低。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

一、附着力理论和机理 当两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就生成了附着力。附着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因为通常每一可观察到的表面都与好几层物理或化学吸附的分子有关,真实的界面数目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在两表面的何处划界及附着真正发生在哪里。 当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和粘结料(树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质。广义上这些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表1)。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 表1:键的强度和键能强度类型能量(千卡/摩尔) 实例 共价键主价力15~170 绝大多数有机物 氢键次价力<12 水 色散力次价力<10 绝大多数分子 偶极力次价力<5 极性有机物 诱导力次价力<0.5 非极性有机物 涂料附着的确切机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不过,使两个物体连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过涂料扩散生成机械连接、静电吸引或化学键合。根据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附着可采取上述机理的一种或几种。一些提出的理论讨论如下: 1、机械连接理论 这种涂层作用机制适用于当涂料施工于含有孔、洞、裂隙或空穴的底材上时,涂料能够渗透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涂料的作用很象木材拼合时的钉子,起机械锚定作用。当底材有凹槽并填满固化的涂料时,由于机械作用,去掉涂层更加困难,这与把两块榫结的木块拼在一起类似。对各种表面的仪器分析和绘图(外形图)表明,涂料确实可渗透到复杂“隧道”形状的凹槽或裂纹中,在固化硬化时,可提供机械附着。各种涂料对老的或已风化的涂层的附着,以及对喷砂底材的附着就属于这种机理。磷酸锌或铁与涂料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提高附着和耐蚀性。 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涂料和底材的界面面积。因为去除涂层所需的力与几何面积有关,而使涂层附着于底材上的力与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有关。随着表面积增大,去除涂层的困难增加,这通常可通过机械打磨方法提供粗糙表面来实现。(截面的几何面积和实际的界面面积的比较见图3)。实际的界面接触面积一般比几何面积大好几倍。通过喷砂使表面积增加,结果附着力增加,见图4。显然由于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附着并不按相同比例增加,不过通常可见到显着的增加。 只有当涂料完全渗透到不规则表面处,提高表面粗糙度才有利,若不能完全渗入,则涂料与表面的接触会比相应的几何面积还小,并且在涂料和底材间留有空隙,空隙中驻留的气泡会导致水汽的聚积,最终导致附着力的损失。 经常通过对已固化的涂层进行磨砂处理,可改进层间附着力(特别是在汽车涂料中),特别是在底色漆/清漆体系中,要求清漆平滑、光亮且表面能低,因此第二层清漆的附着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问题当涂料在比原定温度高得多的温度下固化或烘烤时间延长时变得更为严重,这两种情况下,对该表面进行轻度打磨表明,附着力可显着提高。虽然表面粗糙化能提高附着力,但必须注意避免深而尖的形状,由于粗糙化生成的尖峰会导致透影(看到底材),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希望这样;而且,深而尖的隆起会形成不均一的涂层,从而生成应力集中点,附着力降低,从而耐久性下降。 只要涂膜稍具流动性,涂膜收缩,厚度不均匀以及三维尺寸的变化就很少会生成不可释放应力,但随着粘度和涂层刚性的增加以及对底材的附着力逐渐形成会生成大量的应力,并残留于干漆膜中。显然在固定施工参数(湿膜和干膜厚度)时,凸起部分的涂层厚度比凹陷处小,导致物理性质不同。这种不均一涂层具有很高的内部应力,在投入应用时,会进一步受到修补漆溶剂的侵蚀或老化的影响,偶而会超过涂膜的应力承受能力,导致裂纹、剥落或其他涂膜完整性的降低。 电镀金属对聚乙烯和ABS塑料的附着力证明是来源于机械连接。金属电镀工艺包括首先对塑料表面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