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

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

尝一肉(同“脔”,切成块状的肉)

雍水暴益.(同“溢”,涨水)

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

2、一词多义(例)

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

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

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

盛: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

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

..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卒: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

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

五万兵难卒.合(通“猝”)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

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

下:

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伐: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

载:

载.舟覆舟(乘载,装载)

载.歌载舞(又)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盖:

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因为)

拜: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拜.送书于庭(叩拜)

见:

徒见.欺(被)

于是王召见.(接见)

我见.相如(看见,遇见)

不见.水端(看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

计:

计.未定(计策)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臣从其计.(主意)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往,去)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闻:

闻.道百(听见)

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

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始.吾弗信(开始)

法:

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

犹若不可法.(效法,取法)

时:

有要于时.也(当时)

时.不与法俱至(时代)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不幸.短命死矣(幸运)

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负:

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负.其强(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肉袒负.荆(背负)

引: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引.车避匿(调转)

秦军引.而去(避开)

引.酒且饮(拿)

所以:

而法其所以

..为法(……的依据)

此其所以

..败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

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

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

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具告以.事(介词,把)

请以.剑舞(介词,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

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

以.益所见(连词,来)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

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

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

而.仆之(连词,表承接)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

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

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

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

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

焉:

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

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

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的)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岂取之.易(天下)

择善而从之.(它)

代百司之.职(的)

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董之.以严刑(人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

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

其:

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

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代词,这)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

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于:

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

贪于.财货(对于)

长于.臣(比)

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为:

以旌其所为.(做)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

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

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

为.天下笑(被)

相如为.上大夫(当,做)

……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

为.一击(替,给)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君为.我呼入(替、给)

为.之奈何(对,对于)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因: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3、古今异义(例)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 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 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 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 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 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 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 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请求你……)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

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4、词类活用(例)

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

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

..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

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不敢复有株治

..(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

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越国以鄙远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既东封

..(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郑,又欲肆其西封

边境)

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

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

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

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

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

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

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

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5、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

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二、重点语句翻译(例)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就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1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1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17、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译:上面执政的人抓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18、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现在最大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反而就这件事情称赞它,说它是义举。

19、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所以抛弃古代君王的现成的法令,而效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0、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译:雍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黑夜趟水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们惊骇的声音如同高大的房屋倒塌一样。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 ..之于国也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河内凶 ..,移其粟.于河内 ...,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庠序 ..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悌 ..之义 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跬步 .. 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外连衡 ..而斗诸侯 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 ..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

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必修3字词总结 第一单元·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 阜(fù)盛敕(chì)造紫檀雕梁画栋台矶(jī) 鬓发如银贾赦(sha)(赦免,赦罪)丫鬟簇拥姊(zǐ)妹削(xuē)肩(剥削,削减,削弱,瘦削)厮认斟(zhēn)茶 呜咽(ya) 怯(qia)弱(胆怯,羞怯)疯癫不经之谈敛声屏(bǐng)气攒(cuán)珠髻绾(wǎn)着盘螭(chī) 璎(yīng)珞(lu?) 宫绦(tāo) 玫瑰(guī)(瑰丽,瑰怪) 风骚王熙凤嫡(dí)亲拭泪外甥女便(biàn)宜(yí) 翠幄(w?)(运筹帷幄)驯(xùn)骡(驯服)厢庑(wǔ) 小巧别致轩峻壮丽姬妾笨拙(zhuō) 甬路 宸翰金蜼(wěi)彝(yí) 玻璃()(hǎi) 錾(zàn)银黼(fǔ)黻(fú) 洋罽(jì) 匙(chí)箸(zhù) 酒觚(gū) 茗碗斋戒顽劣(lia) 溺(nì)爱伺(cì)候 漱(shù)盂咳嗽(s?u) 脾(pí)胃(脾气)盥(guàn)手(盥洗)懵(měng)懂 倭(wō)锻(倭寇)瞋(chēn)视敷(fū)粉(敷衍,敷药)潦倒偏僻乖张诽谤辜负韶(sháo)光纨袴(kù) 膏粱作(zuō)揖(开门揖盗)蹙(cù)眉 颦(pín)眉罥(juàn)烟两靥(ya) 和睦杜撰(zhuàn)(撰写)忖(cǔn)度(du?) 孽障殉(xùn)葬(殉职,殉情)妥当(dàng) 遂(suì)心(未遂)钗钏(cuàn) 《祝福》 送灶(zào)监生(jiàn) 寒暄(xuān)臂膊(b?)银镯(zhu?)子烟霭(ǎi)(雾霭云霭) 朱拓(tà)(拓写拓蓝纸)陈抟(tuān)老祖瘦削不堪(削减,削弱,剥削)间(jiàn)或 乞丐诧(chà)异悚(sǒng)然惶急踌躇(chú) 胆怯(qia)(怯弱羞怯)安逸 不更(gēng)事价廉物美谬(miù)种(谬误荒谬)暂(zàn)时(暂且短暂)负疚(jiù) 俨(yǎn)然忌讳(huì) 雪褥(rù)(被褥)瑟瑟(sa)有声(萧瑟)百无聊赖尘芥(jia) 形骸(hái) 夹(jiá)袄模(mú)样(mú模子m?模型,楷模,模范)应酬箩筐窥探沸反盈天宽宏(洪)大量雇用贺家墺(ào) 聘(pìn)礼威吓(ha) (恐吓,恫吓)按捺(nà) 擒住窟窿荸(bí)荠(q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 收敛积蓄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2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3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4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 1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2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3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4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登高》

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台矶(jī) 鬓发如银贾赦(sh)(赦免,赦罪)丫鬟簇拥姊(zǐ)妹削(xuē)肩(剥削,削减,削弱,瘦削)厮认斟(zhēn)茶呜咽(y) 怯(qi)弱(胆怯,羞怯)疯癫不经之谈敛声屏(bǐng)气攒(cun)珠髻绾(wǎn)着盘螭(chī) 璎(yīng)珞(lu) 宫绦(tāo) 玫瑰(guī)(瑰丽,瑰怪)风骚王熙凤嫡(d)亲拭泪外甥女便(bin)宜(y) 翠幄(w)(运筹帷幄)驯(xn)骡(驯服)厢庑(wǔ) 小巧别致轩峻壮丽姬妾笨拙(zhuō)甬路宸翰金蜼(wěi)彝(y) 玻璃()(hǎi) 錾(zn)银黼(fǔ)黻(f) 洋罽(j)匙(ch)箸(zh) 酒觚(gū) 茗碗斋戒顽劣(li) 溺(n)爱伺(c)候漱(sh)盂咳嗽(su)

脾(p)胃(脾气)盥(gun)手(盥洗)懵(měng)懂倭(wō) 锻(倭寇)瞋(chēn)视敷(fū)粉(敷衍,敷药)潦倒偏僻乖张诽谤辜负韶(sho)光纨袴(k) 膏粱作(zuō)揖(开门揖盗)蹙(c)眉颦(pn)眉罥(jun)烟 两靥(y)和睦杜撰(zhun)(撰写)忖(cǔn)度(du)孽障殉(xn) 葬(殉职,殉情)妥当(dng) 遂(su)心(未遂)钗钏(cun)《祝福》送灶(zo)监生(jin)寒暄(xuān)臂膊(b)银镯(zhu)子烟霭(ǎi)(雾霭云霭)朱拓(t)(拓写拓蓝纸)陈抟(tuān)老祖瘦削不堪(削减,削 弱,剥削)间(jin)或乞丐诧(ch)异悚(sǒng)然惶急踌躇(ch)胆 怯(qi)(怯弱羞怯)安逸不更(gēng)事价廉物美谬(mi)种(谬误荒谬)暂(zn)时(暂且短暂)负疚(ji)俨(yǎn)然忌讳(hu) 雪褥(r)(被褥)瑟瑟(s)有声(萧瑟)百无聊赖尘芥(ji)形骸(hi)夹(ji)袄模(m)样(m模子m模型,楷模,模范)应酬箩筐窥探沸反盈天宽宏(洪)大量雇用贺家墺(o) 聘(pn)礼威吓(h) (恐吓,恫吓)按捺(n)擒住窟窿荸(b)荠(q)絮叨走投无路 草窠(kē)呜咽(y)驯熟(xn)(驯服)告诫祭祀桌帏(wi)讪讪(shn)宽恕 (sh)鄙薄(b)怔怔(zhng) 咀(jǔ)嚼(ju)赏鉴渣滓(zǐ)唾(tu)弃一瞥(piē)伤疤(bā)执拗(ni)蹙(c)缩收敛诡秘索性门槛赎(sh)罪炮(po)烙(lu)窈 (yǎo)陷(窈窕)惴惴(zhu)不安洞穴(xu)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

01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寡人之于国也 一、实词 1、河内凶.:荒年 2、则移其民于河东:黄河以东(此处无倒装) 3、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4、请.以战喻:请允许我 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固定格式,怎么办呢?(宾语前置) 6、王如.知此:如果 7、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8、是使民养生丧死 ...无憾也:生/死:形容词活用名词,活着/死去的人。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9、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活用动词,穿。 10、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 11、然而不王者:这样却 1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由振奋引申至开仓。13、非我也,兵.也:兵器、武器 14、斯.天下之民至焉:则、那么 【附】斯:①代词,这②连词,则、那么③不译 二、固定句式(参考课后练习二)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 4、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 三、虚词 1、之 (1)凑足音节,无实义: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 鸡豚狗彘之畜 (2)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斯天下之民至焉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代词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以 (1)凭借: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凭借) (2)按照:斧斤以时入山林 (3)把: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3、于 (1)对于:寡人之于国也(2)到: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3)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可予不(同“否”) 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 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2、一词多义(例)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 间至赵矣(抄小路) 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拜: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拜送书于庭(叩拜) 见: 徒见欺(被) 于是王召见(接见) 我见相如(看见,遇见) 不见水端(看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 计: 计未定(计策)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臣从其计(主意)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往,去)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 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 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 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

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 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 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 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 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 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 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 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 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 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 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 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 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 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 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

高中语文必修三重点字词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重点字词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 阜盛敕造紫檀雕梁画栋台矶鬓发如银贾赦丫鬟簇拥姊妹削肩厮认斟茶 呜咽怯弱疯癫不经之谈敛声屏气攒珠髻绾着盘螭璎珞宫绦玫瑰 风骚王熙凤嫡亲拭泪外甥女便宜翠幄驯骡厢庑小巧别致轩峻壮丽姬妾笨拙甬路 宸翰金蜼彝玻璃錾银黼黻洋罽 匙箸酒觚茗碗斋戒顽劣溺爱伺候 漱盂咳嗽脾胃盥手懵懂 倭锻瞋视敷粉潦倒偏僻乖张诽谤辜负韶光纨袴膏粱作揖蹙眉 颦眉罥烟两靥和睦杜撰忖度 孽障殉葬妥当遂心钗钏 《祝福》 送灶监生寒暄臂膊银镯子烟霭朱拓陈抟老祖瘦削不堪间或 乞丐诧异悚然惶急踌躇胆怯安逸 不更事价廉物美谬种暂时负疚俨然忌讳雪褥瑟瑟有声百无聊赖尘芥形骸夹袄模样应酬箩筐窥探沸反盈天宽宏大

量雇用贺家墺聘礼威吓按捺擒住窟窿荸荠絮叨走投无路草窠呜咽驯熟告诫祭祀桌帏讪讪宽恕鄙薄 怔怔咀嚼赏鉴渣滓唾弃一瞥伤疤 执拗蹙缩收敛诡秘索性门槛赎罪炮烙窈陷惴惴不安洞穴伶俐歆享 牲醴醉醺醺 《老人与海》 乱窜向上蹿踪迹鲭鲨脊背 两颚脊鳍角锥形剃刀攮皮开肉绽吞噬白浪滔天倒霉海鳐鱼舵柄胳肢窝仓皇攥住 黏液脊髓蹂躏缘故戳 撬开喉咙捶下劈去坚韧衔着报酬辨认波涛汹涌磷光 拽掉榫头猖狂桅杆堤坡 第二单元·诗歌 《蜀道难》 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攀援 萦岩峦扪参历井 以手抚膺巉岩喧豗砯崖 万壑峥嵘崔嵬豺狼咨嗟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凋萧森砧 《咏怀古迹》万壑朔漠青冢环珮

《登高》渚萧萧霜鬓潦倒 《琵琶行》 铮铮然倡女悯然憔悴 转徙恬然迁谪荻花秋瑟瑟 弦弦掩抑声声思轻拢慢捻抹复挑霓裳 六幺幽咽冰泉冷涩弦凝绝幽愁裂帛沉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敛容虾蟆陵 红绡钿头银篦门前冷落鞍马稀红阑干天涯 沦落谪居呕哑嘲哳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沧海惘然 《马嵬》宵柝筹 第三单元·文言议论散文 《寡人之于国》 毋庸置疑粟弃甲曳兵数罟 洿池鱼鳖无憾鸡豚狗彘蓄养庠序之教孝悌之义涂有饿莩 《劝学》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砺参省须臾跂而望闻者彰舆马舟楫蛟龙跬步骐骥驽马 锲而不舍埃土二螯蛇鳝浮躁 《过秦论》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精选.)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 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2、一词多义 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2019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语文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独五人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 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页 1 第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肉(同“脔”,切成块状的肉)尝一雍水暴益(同“溢”,涨水)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2、一词多义(例)页 2 第 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2014-12-20 17:20:12) 转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所有课字词总结(注音) 必修3字词总结 第一单元·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 阜(fù)盛敕(chì)造紫檀雕梁画栋台矶(jī) 鬓发如银贾赦(shè)(赦免,赦罪)丫鬟簇拥姊(zǐ)妹削(xuē)肩(剥削,削减,削弱,瘦削)厮认斟(zh ēn)茶 呜咽(yè) 怯(qiè)弱(胆怯,羞怯)疯癫不经之谈敛声屏(bǐng)气攒(cuán)珠髻绾(wǎn)着盘螭(chī) 璎(yīng)珞(lu ò) 宫绦(tāo) 玫瑰(guī)(瑰丽,瑰怪)风骚王熙凤嫡(dí)亲拭泪外甥女便(biàn)宜(yí) 翠幄(w ò)(运筹帷幄)驯(xùn)骡(驯服)厢庑(w

ǔ) 小巧别致轩峻壮丽姬妾笨拙(zhuō) 甬路 宸翰金蜼(wěi)彝(yí) 玻璃(hǎi) 錾(zàn)银黼(fǔ)黻(fú) 洋罽(jì) 匙(chí)箸(zhù) 酒觚(gū) 茗碗斋戒顽劣(liè) 溺(nì)爱伺(cì)候漱(shù)盂咳嗽(sòu) 脾(pí)胃(脾气)盥(guàn)手(盥洗)懵(měng)懂倭(wō)锻(倭寇)瞋(chēn)视敷(fū)粉(敷衍,敷药)潦倒偏僻乖张诽谤辜负韶(sháo)光纨袴(kù) 膏粱作(zuō)揖(开门揖盗)蹙(cù)眉 颦(pín)眉罥(juàn)烟两靥(y è) 和睦杜撰(zhuàn)(撰写)忖(c ǔn)度(duó) 孽障殉(xùn)葬(殉职,殉情)妥当(dàng) 遂(suì)心(未遂)钗钏(cuàn) 《祝福》 送灶(zào)监生(jiàn) 寒暄(xuān)臂膊(bó)银镯(zhuó)子烟霭(ǎi)(雾霭云霭)朱拓(tà)(拓写拓蓝纸)陈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臵。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 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臵句()状语后臵句()宾语前臵句()被动句()疑问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愿闻奢俭之节.节:关键 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 ,而服者弥侈文章:文字作品 C.君好文章 ..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广故.数言欲亡 B.东西至日所.出入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因为.由余请期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 原文的一项是 ...

必修三文言文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2、虚词 所以: 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不达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 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 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 焉: 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代“毛一鹭”)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梳理】

必修三【知识梳理】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 《林黛玉进贾府》 1、重点字词: 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纳罕hǎn:感到奇怪。轩xuān峻:高大貌。憨hān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纨袴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 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嗔chēn视:怒时瞪眼看。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颦pín:皱眉。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忖度cǔnduó:推测。 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盥ɡuàn沐:洗浴。翠幄Wò敕Chì造 便biàn宜惫bèi懒放诞dàn 嫡dí亲狡黠xiá内帏wéi 两靥y è宫绦(tāo)錾银(zàn)驯(xùn)骡罥(juàn)烟 2、古今异义: 偏僻古偏激不端正今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 便宜古方 便今价钱低 态度古神态今对事情的看法 / 风流古风韵今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风骚古姿容俏丽今妇女举止轻佻 / 可怜古可惜今值得怜悯,怜悯,不值得一提

《西江月》二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似贬实褒) 4、文学常识: 曹雪芹,名霑(zhān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确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证。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lán)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标题点出了中心事件,题眼是“贾府”──全书的典型环境。 《林黛玉进贾府》k

(完整版)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过关练习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过关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晋军.函陵2。辞.曰 3.越国以鄙.远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焉.用亡郑以陪.邻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7.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8。既东.封郑 9.朝.济而夕设版焉10。又欲肆.其西.封 11。秦伯说.,与郑人盟.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3。因.人之力而敝.之14。失其所与.,不知.二、解释下列加点虚词意思 1.以.其无礼于晋2。敢以.烦执事 3。阙秦以.利晋4.臣之.壮也 5。是寡人之过也6。何厌之有 7。将焉取之.8。无能为.也已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君知其.难也 11。吾其.还也。亦去.之 1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三、翻译下面句子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永保无疆之休.2。莫不殷.忧而道著 3.能克终者盖.寡4。则思谦冲以自牧. 5.简能 ..而任之6。信者效.其忠 7.何必 ..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二、解释下列加点虚词意思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人君当神器之.重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5。而.况于明哲乎 6.则思无因怒而.滥刑7。必竭诚以.待下 8.则思知止以.安人9.虽董之以.严刑 10。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三、翻译下面句子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廉颇蔺相如列传》基础知识 一、填空。 1. 本文节选自《·》,作者字是时期伟大的家家 家。《史记》原名《》,是我国第一部体,全书共篇,包括、、、、。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 。 2.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 的矛盾,侧重表现的精神,后一个故事写的是的矛盾,侧重表现的精神。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臣等不肖.() 2.刎颈.之交() 6.相如虽驽.() 8.使人遗 .赵王书() 9.睨.柱() 10.秦王不怿.()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乃辞谢 ..() 2.从径道亡.() 3.间.至赵矣() 5.左右皆靡.() 6.为赵王寿.() 10.徒.以口舌为劳() 四、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可与不()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五、一词多意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2.即患秦兵之来() 3.均之二策()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何厌之有()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书 1.使人遗赵王书() 2.秦御史前书曰() 奏 1.请奏瑟() 2.相如奉璧奏秦王() 顾 1.顾吾念之() 2.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