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前言

某某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是我区公共行政权力实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载体和平台。按照标准化、制度化、时限化、电子化、优质化,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履行为民服务工作程序、集中收费、明确责任主体的功能。

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要逐步完善职能设置,转变传统观念,不断进行理念更新;推动机制创新,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协作机制,打破行政权力的条块分割;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原则,内部制度的保障机制;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电子监查系统;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投资性质

1.1.3 项目用途及类型

1.1.4 项目性质及责任主体

1.1.5 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1.2 建设概况

1.2.1 场址选择

1.2.2 原建筑类型及规模

1.2.3 项目建筑功能设计

1.2.3.1 建筑物东立面功能设计

1.2.3.2 一楼厅功能设计

1.2.3.3 二楼厅功能设计

1.2.3.4 三楼厅功能设计

1.2.4 项目电子系统功能设计

1.2.4.1 总体目标

1.2.4.2 功能目标

1.2.4.3 安全目标

第二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与建设

2.1 公共行政服务窗口设置

2.1.1 行政职能部门窗口设置

2.1.2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2.1.2.1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与管理

2.1.2.2 部门窗口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2.1.3 公共服务分厅、分中心的设置管理

2.1.

3.1 公共服务分厅的设置管理

2.1.

3.2 公共服务分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2.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网络工程建设

2.2.1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2.2.1.1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2.2.1.2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2.2.1.3 电子政务功能建设

2.2.2 电子信息共享网络建设

2.2.2.1 信息服务建设

第三章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工程建设

3.1 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3.1.1 行政电子监察主要功能建设

3.1.1.1 实时监察

3.1.1.2 预警纠错

3.1.1.3 绩效评估

3.1.1.4 决策分析

3.1.1.5 信息发布与反馈

第四章网络系统建设、办公设备工器具设置

4.1 网络系统设置

4.2 办公设备及器具设置

第五章项目投资

5.1 区公共服务中心装饰设计概算

5.2 区公共服务中心办公设备、工器具及安装费用

5.3 区公共服务中心网络系统及设备及安装费用

5.3.1 外网系统、设备工程及安装费用

5.3.2 内网系统、设备工程及安装费用

5.3.3 分厅网络系统、设备工程安装费用

5.4 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网络系统、设备工程安装费用5.5 项目概算汇总

第六章规范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6.1规范监督管理

6.2窗口工作人员考核

第七章项目编制依据建议措施

7.1 编制依据

7.2 建议措施

第一章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

1.1.2项目投资性质

某某新区(开发区)。

1.1.3项目用途及类型

公共行政服务办公场所;原建筑项目内部装饰改造工程。

1.1.4项目性质及责任主体

租借某某海洋渔业局办公附楼;某某新区(开发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1.1.5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

该项目是某某新区(开发区)面对企业、法人、经济事务许可主体行政服务机构;是推动行政服务快捷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职能完备、机构精干的行政管理体系。

1.2建设概况

1.2.1场址选择

地理位置:位于某某新区(开发区)昆仑山路南、金沙江街西交汇处,某某海洋渔业局办公楼东附楼,距某某新区(开发区)办公主楼西南200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既有方便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又有利于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具备足够车位的停车场和优美的外部绿化环境。

1.2.2原建筑类型及规模

原建筑物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结构由砌块砌筑而成;外部装饰砂浆底层、水泥净浆拉毛,淡绿色涂料罩面;室内墙面装饰为沙灰打底、大白面层;地面、楼面均为花岗岩面层或地面砖,顶棚装饰分别为铝塑板龙骨吊顶和纸面石膏板吊顶;楼层内南部、中部区域均有玻璃墙体构筑办公空间,东部为实体砌筑办公室。建筑主体为三层,每层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50平方米;每层实用面积约550平方米,总实用面积约1650平方米。

1.2.3项目建筑功能设计

1.2.3.1建筑物东立面功能设计

辽宁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标识,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标识;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横、竖向牌匾;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竖向牌匾;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作息时间公示栏。见东立面图。

1.2.3.2一楼厅功能设计

公共服务区包括公共服务台、办公前台(可供18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办公后室(可供18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咨询台、全程代理服务台、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财政(银行)集中收费口、保洁用水间;办事人员等候区:设有休息座椅、填单台、填单示范栏、信息公示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公共服务评价仪、信息公告栏、宣传标语;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一层平面布置图(FF1.01),附件。

1.2.3.3二楼厅功能设计

公共服务区包括公共服务台、办公前台(可供22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办公后室(可供24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商务服务中心、饮水间、男女洗手间;办事人员等候区:设有休息座椅、咨询

台、填单台、填单示范栏、公共服务评价仪、信息公告栏、宣传标语;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二层平面布置图(FF1.02),附件。

1.2.3.4三楼厅内功能设计

审批办、驻厅监察局领导办公室、审批办各科办公室、电子监察室、网络机房室、接待来访小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室(可供60名人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开会、学习、业务培训)、影音控制室、饮水间、男女卫生间;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三层平面布置图(FF1.03),附件。

1.2.4项目电子系统功能设计

1.2.4.1总体目标

网上行政服务项目建成后,横向覆盖某某新区(开发区)所具有行政审批权限、便民服务事项的行政职能部门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窗口,纵向联接下级各街道(镇)、村三级联网,达到信息交换与共享、联合办理;申报对象和办事群众的网上互动:向企事业和公众提供行政服务业务的信息发布、政策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办理等网上行政服务,建立交互式、可视化、人性化的咨询办理平台。

建立透明的行政服务监察系统,对某某新区(开发区)所有行政服务事项的办理进行实时的监控,对违规、超时等情况

自动发出警告信息,同时对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窗口和窗口行政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和评定,实现行政服务的全程监察。

1.2.4.2功能目标

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的建设,实现所有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的网上公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策法规的咨询;办事信息的查询反馈;企业、公众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在线互动,直接在线填写申报、审核、批准。

1、建设审批、便民办理子系统,区职能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可对公众和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网上审核并办理。

2、建设行政服务监察系统,监察部门或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可以对窗口行政服务人员及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监察和绩效评估。

3、建设内部办公管理子系统,实现办公的网络化、电子化,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的管理和信息的充分共享;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效率,整合办公业务资源。

4、建设信息整合交换子系统,实现审批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多个职能部门的联合审批和服务对象公用信息的交换和同步。

1.2.4.3安全目标

网上行政服务系统的建设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网络安全及应用安全。系统的安全体系包括物理安全层、网络安全层、系统安全层、业务安全层。

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主要是网络建设、硬件构架;应用安全主要是信息传输、身份认证;安全管理主要是技术和管理策略。

第二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与建设

2.1公共行政服务窗口设置

2.1.1行政职能部门窗口设置

行政职能部门服务窗口的设置秉承便民、高效、规范、运行有序、一条龙的服务宗旨,有利于公共权力公平、公正、公开、平等对待服务相对人。

为使服务窗口布局更趋于合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西侧入二楼通道北侧设置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质监分局窗口为主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窗口为一体办证服务体系,一楼大厅西侧入二楼通道南侧设置为服务中心财政(银行)集中收费口;一楼大厅东侧、入口北设置社保分局服务窗口为主的便民服务体系,入口南设置招商一局、招商二局、招商服务局全程代理服务窗口,审批办咨询服务窗口。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厅西侧入口通道北侧设置经济管理局、发展改革局、国土分局、规划局、住建局、环保局、消防大队为主线的项目建设审批服务窗口;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厅东侧设置公安局、市政管理局、社会管理局、科技教育局、农业发展局、海洋渔业局、交通局为主线的社会服务窗口,设置管委办、财政局、安全监督局、征收办、市容局、园

林绿化局为主线的综合服务窗口。

2.1.2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2.1.2.1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与管理

通过对区第五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区属各职能部门、市直垂管职能部门自报进入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服务事项的统计分析,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区辖内的各行政职能部门应进驻公共服务中心部门及事项。如表2—1。

进驻公共服务中心部门及事项目录表2—1

按照集中统一、便民高效的要求,办理群众、企业、社会所需各类事项,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对权限在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行政服务事项实施统一管理服务,并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严禁多头受理,体外循环;对权限在上一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开展咨询、上报、代理等服务。

执行“谁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谁审批”的原则,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向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

口收费”的运行模式;某某新区(开发区)管委各部门要对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里的事项授权到位,各部门窗口启用审批专用章,实现审批事项“全流程”现场办理。

不需要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需要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等审批事项,也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受理和办结;对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实行联合办理或并联办理。

对于重大、特殊事项,调度相关行政职能部门采取集中审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开辟绿色通道。

涉及收费事项,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代理银行业务窗口缴纳,按区财政部门规定进行缴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区管委各行政职能部门要编制并公开行政审批要件和运行程序,减少环节,优化流程,明确每一项审批事项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明确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告知、救济、监督、投诉等环节的程序和时限要求以及收费依据和标准,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

2.1.2.2 部门窗口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经过对应进驻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职能部门预进厅

事项分析,并结合区第五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各职能部门要派合理数量工作人员进驻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各职能部门应进驻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数量表如下:

进驻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数量表2--2

进驻服务中心区管委各行政职能部门要选派优秀、有正式编制工作人员到服务中心工作,职能部门在服务中心窗口设首席代表,应由本部门中层以上实质干部担任,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定期轮换;派驻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定岗两年以上,窗口工作人员接受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和派驻部门的双重管理;驻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党员、团员关系转入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参加党团组织的活动。

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进驻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每季度向派驻服务中心窗口的部门通报进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表现不好、考核不称职的工作人员,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有权退回原单予以调整。

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要对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行政服务人员、服务窗口树榜样,每季度评选公共服务优秀工作者、党员先锋岗、先进窗口;年度评选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窗口单位。

2.1.3公共服务分厅、分中心的设置管理

2.1.

3.1公共服务分厅的设置管理

区属个别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业务量较大、已有自己行政服务大厅,搬迁确实难度较大的、费用过高的、鉴于区公共服务中心场地有限,须经区管委的批准可设置行政服务中心分厅管理,分厅运行纳入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区直属现已运行部门服务大厅:有劳动人事保障局服务大厅、住建局房产服务大厅、交通局服务大厅、社管局新农合服务大厅。

分厅所属职能部门为分厅服务管理机构,同时接受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分厅服务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协调、监督进分厅公共服务人员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等情况。

2、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保密信息除外)。

3、负责制定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负责窗口和窗口公共服务人员的管理考核。

5、负责处理对窗口公共服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6、负责每月初将本分厅运行等情况报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办服务。

2.1.

3.2 公共服务分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杏山街道、天桥街道、王家街道、娘娘宫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为区公共服务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在乡镇和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由街道(镇)所在部门派驻或由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统一调配。各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名称为“xx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村民小组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名称为“xx组便民服务代办点”。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

1、负责协调、监督各进驻部门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等情况。

2、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3、负责制定便民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负责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

5、负责处理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6、负责每月初将本中心运行等情况上报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7、负责对村(社区)代办站、组代办点管理指导;

服务。

2.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网络建设工程

2.2.1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的运行在互联网提供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所有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办事流程在网上公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策法规的咨询、审批、便民办事信息的查询反馈;条件成熟的行政许可、便民事项可直接的在线填写申报。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网络建设系统涉及到硬件平台、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多个方面,整个系统由下而上分为五个层次:基础网络平台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和接入层。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独立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整个网络体系结构都构建在统一的安全管理规范和体系中。

行政审批平台通过数据交换接口提供与其它垂管部门窗口垂直审批系统的交换通道。支持跨平台、跨应用的标准数据交换接口基础网络平台。

2.2.1.1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电子政务外网:是区公共服务中心业务专网和资源共享专网,政务外网同时对互联网公众提供服务。政务外网具有资源

共享专网和公众服务两个基本虚拟专网;此外,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质监分局、社保分局等窗口需求单位可以开通本部门的纵向业务专网。资源共享专网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的网络,不允许互联网公众访问;但可设立互联网统一出口,允许各职能部门窗口后室通过统一出口访问互联网。各职能部门服务专网对互联网公众提供服务,设置区公共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和邮件等服务器,通过网络安全系统与互联网逻辑相连,允许互联网主动访问公众服务专网的服务资源,不允许公众服务专网访问互联网。垂管部门业务专网在政务外网上利用网络技术,连接本系统内部、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的纵向业务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区公共服务中心公众服务专网通过专线设备与某某市公共服务之心公众服务专网对接,区公共服务中心分厅、街道(镇)便民服务分中心、垂管部门公共服务专网通过专线与区公共服务中心专网对接,逻辑上形成网络延伸。参与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平台的工作站和服务器统一进入资源共享专网,在保障区行政服务中心用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方便今后与各部门窗口、分厅、街道(镇)便民服务分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和整合。

2.2.1.2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电子政务内网:是行政服务办公专网,主要用于传送电子

公文、以及不适合通过外网传输的信息。通过在政务内网上配备核心密码设备或普通密码设备构建政务加密内网。

2.2.1.3 电子政务功能建设

1、从网站快速获取信息。为了方便百姓及时获知审批、便民服务信息,了解行政审批事项申报流程、便民服务程序、要求及注意事项等。网站提供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顺序点击方式--网站的栏目经过良好规划,分类明晰,不存在歧义性,用户通过栏目、逐层点击,即可获取想要的信息;信息检索方式--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提供搜索引擎,具备对信息源进行定义、管理、分类和更新的功能,具备网络搜索、获取以及全文检索的功能,以模糊或精确的搜索方式对站内所有栏目、信息进行搜索,同时列出搜索结果,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检索,支持关键字信息导航和检索功能,可按栏目和各种条件等多种方式导航和检索,支持站内全文检索服务,检索结果可以按时间排序,保证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用户。

2、互动交流。在公共服务中心门户网站设一个公共、开放、人性化的互动交流平台,包括网上投诉、领导信箱、公众论坛、网上答疑等栏目,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同时实现公众对行政职能部门服务的参与和监督,更进一步地促进行政职能部门提高审批、便民服务质量和效能,规范行政审批、便民服务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主要包括以下方式:领导信箱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实施计划书(完整版)

附件2: 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中多科技发展(签章) 推荐(主管)部门:中原区科技局(签章)填报时间: 2012 年 03 月 14 日 市科学技术局编制

目录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3)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4) 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5) 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8) 二、国外发展趋势及国、省、市需求状况 (9) 1、国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 (9) 2、国需求状况 (11) 3、省、市需求状况 (12) 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13) 5、国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13) 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4)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14) 2、科研成果 (15) 3、科研队伍情况 (16)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17) 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 (17) 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17)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7) 1、总体目标 (18) 2、近期目标 (18) 3、远期目标 (20) 4、主要任务 (21) 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23) 1、中心的运行机制 (23) 2、机构设置 (27) 3、人员配备情况 (27) 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 (31) 六、建设方案 (32) 1、实施方案概述 (32) 2、规划和计划 (32) 3、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职务(职称) (33) 4、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 (33) 七、资金计划 (34)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发展建设方案word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发展建设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滨某某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某某区公共行政权力实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载体和平台。按照标准化、制度化、时限化、电子化、优质化,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履行为民服务工作程序、集中收费、明确责任主体的功能某某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要逐步完善职能设置,转变传统观念,不断进行理念更新;推动机制创新,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协作机制,打破行政权力的条块分割;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原则,内部制度的保障机制;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电子监查系统;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

第一章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投资性质 1.1.3 项目用途及类型 1.1.4 项目性质及责任主体 1.1.5 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1.2 建设概况 1.2.1 场址选择 1.2.2 原建筑类型及规模 1.2.3 项目建筑功能设计 1.2.3.1 建筑物东立面功能设计 1.2.3.2 一楼厅功能设计 1.2.3.3 二楼厅功能设计 1.2.3.4 三楼厅功能设计 1.2.4 项目电子系统功能设计 1.2.4.1 总体目标 1.2.4.2 功能目标 1.2.4.3 安全目标 第二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与建设

2.1 公共行政服务窗口设置 2.1.1 行政职能部门窗口设置 2.1.2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2.1.2.1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与管理 2.1.2.2 部门窗口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 2.1.3 公共服务分厅、分中心的设置管理 2.1. 3.1 公共服务分厅的设置管理 2.1. 3.2 公共服务分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2.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网络工程建设 2.2.1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2.2.1.1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2.2.1.2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2.2.1.3 电子政务功能建设 2.2.2 电子信息共享网络建设 2.2.2.1 信息服务建设 第三章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工程建设 3.1 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3.1.1 行政电子监察主要功能建设 3.1.1.1 实时监察 3.1.1.2 预警纠错 3.1.1.3 绩效评估 3.1.1.4 决策分析

技术中心建设方案

技术中心建设方案 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增强企业后劲,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技术中心即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又能促使生产加工及管理,经营销售工作的进步,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公司的盐、海水化工及海洋生物发展的中心,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共同开发研制和自主创新并进的战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拉长产品链条,实现低耗、绿色环保的绿色盐业新形象。以提升资源利用能力为目的,加快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培育特色产业支撑的企业振兴;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着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围绕公司的发展,明确以促进科学发展、推 动自主创新为主要任务,遵循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和转变发 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产业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创造和应用奠定基础。

3、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围绕公司的资源进行调结构、上水平,突破应用一批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战略产业,切实起到科技支撑和带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作用。 4、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凝练出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科技问题,确定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选择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集成力量,加大投入,加快实施,力争快见成效,以局部的突破和跨越带动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5、坚持统筹安排的原则。进一步统筹人才、项目和基地建设,通过各类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和重点研发基地项目的支持,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建设,满足公司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 6、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提高”的原则。一个中心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两个结合:一是产学研结合,技术中心与企业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合,采取的形式有: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拿到企业共同进行中试或工程化、产业化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定出课题并进行合作研究;企业部分课题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来做,或出资在高校建立合作机构;吸引企业外的科研力量以课题研究室或整个研究单位成建制地进入企业,成为企业技术中心的一部分。二是引进智力和利用外部科技力量的结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三个提高:一是提高起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起点要高。即人员精干,研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1?号、6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中国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 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原则: ——坚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 ——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 ——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主要任务 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2?92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55?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57?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 —2—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 意见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共xx 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中共xx 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08〕15号)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委发〔2008〕10号),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推进我县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仪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政务服务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1.依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县法制办要按照从简原则,定期对我县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精简和调整。对已经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向社会公布,接收群众监督。 2.认真执行由县政府公告的《xx县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再审批。对清理后保留的行

政审批、许可项目必须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年均受理量很少且未在政务服务中心单设窗口的项目,由政府集中授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集中管理,其中审批条件单一的,授权综合窗口现场办理。各部门不得再在原单位受理、办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 3.各部门要会同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对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流程适时优化,动态提升,确保逐环节、逐岗位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县政务服务中心要会同进驻部门研究细化具体措施办法,最大限度减少窗口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上的自由裁量权。各部门要将项目名称、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结时限、咨询投诉电话、办事结果及时在部门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公布。行政审批要求申请人履行义务的法定条件、程序等事项依法变更时,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抄送政务服务中心。 4.县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各部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合法有效、规范运行。对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审批部门要加强衔接,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防止行政不作为或者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二、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大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可编辑版】

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增强我校的学术创新能力,提高我校的学术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我校教研人员团结协作,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努力创新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从事开拓性和原创性研究,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全市乃至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影响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力争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重大学术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队伍。 二、创新团队的申请条件 1.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组织协调能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 2.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一般可以现有的课题研究小组为依托来组建,也可自行组建。 3.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或在相关研究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能力和研究优势。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以3-5人为宜(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同等条件下,

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4.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对简单拼凑的“团队”不予支持。 5.创新团队所在系、部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三、创新团队申报与审批 1.学校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 2.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由学校确定重大研究领域或重点研究方向,或由学术创新团队申报人自选研究方向。 3.由申报组建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向教务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具体内容包括: (1)创新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研究能力; (2)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 (3)创新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4.教务科研处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将其申报材料送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创新团队的申报人进行评审答辩。经评审或答辩后,由专家组提出候选创新团队名单。 5.学校审议并最终确定拟资助组建的创新团队名单。 四、创新团队运作与经费资助 1.创新团队是教研人员自愿组织的学术研究团队,不享有任何独立行政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创新团队依托某一系、部开展学术研究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措施

X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 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力度,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县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交易平台的服务水平,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和完善县、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水平和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确保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工作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 二、工作安排 (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XXX哈尼族xx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1年8月23日设立,计划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进驻到县便民中心大楼。 实施步骤: 1.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月底前); 2.制定交易中心办公场地装修方案(2012年月底前) 3.确定进场交易的单位和部门,以及所涉及的交易事项(2012年月底前); (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目前,已成立并投入使用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2个;整合项目,完成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房屋建设4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7个。 实施步骤: 1.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各自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选定两中心办公场所(2012年月底前) 3.各乡镇两个中心挂牌成立,并正常运转(2012年月底前); (三)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 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的又一新举措,按上级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委党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特意作了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县共15个乡镇共有5个社区164个行政村期,需建设为民服务站169个。 实施步骤: 1.传达学习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积极制定建设方案(2012年月底前) 3.选定各服务站点建设地点(2012年月底前) 4.挂牌成立为民服务站(2012年月底前)。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县筹建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政务服务局筹建工作组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工作组。 (二)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筹建工作方案。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制定系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建设式样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职责、运作模式、性质,确定“一站式”服务的内容。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模板】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与《XX市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路径。详细说明包括工程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独立或者联合组建),组建各方承担的主要职责及任务。 四、组织形式。中心主任及其主要研发成果。工程中心各个部门的任务、职能、作用。中心具备的各项资质。技术委员会组建情况等。 五、进度计划。详细描述组建期各项准备工作、研究与实验工作的进展计划,年度目标与主要任务(3个年度)。 六、保障措施。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一、总论 1、概述。申报单位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领域、研发人员构成、研究能力、创新水平;申报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效益等。 2、总体目标。简述组建期完成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

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开放、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 二、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分析 1、简要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2、详细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对我市、全省及国家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3、组建工程中心的作用、优势与风险。 三、申报单位情况 1、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单位法人代表情况,主要研究领域。 2、研究开发能力论述。近3年来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领域、承担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来源,取得的成果及成果水平,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支持,国家发明专利等情况。对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贡献。主要成果转化情况。包括成果转化的方式、数量、种类,为申报单位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3、单位财务状况 4、管理情况 5、现有场地与设备情况(列表说明现有主要设备) 6、组建工程中心人员实力论述。工程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工程中心人员情况,技术委员会情况等。 四、组建任务与目标。分一个运行期(3 年)及运行期内各年度目标分别给予详细说明。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综述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交通运输、海洋开发和国防装备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基本要求如下: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科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服从分配,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舰船科研事业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把握国内外前沿水平的学科发展。 3、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等研究方向上,能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提出本学科中重大的前沿研究课题和方向,能解决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4、全面了解本专业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前沿、发展动向和核心内容,学位论文在学术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5、熟练地掌握第一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且具有用外语表达学术见解,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运用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6、具有勤奋刻苦、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个人素质。 7、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能完成学习任务和胜任所承担的研究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凡修满本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并满足所规定的总学分,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者,经本人申请,所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建议,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对其授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个别研究生确因实际情况需要,经院学位办同意,可酌情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1年。超过六年原则上取消学籍。 对在规定学习期限内,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是要求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应予鼓励,并建议其提前毕业。 具体的各学期学习要求为: 考虑到博士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求其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在一年内完成。第三学期除继续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外,应广泛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进行科研调研,撰写文献综述,提交论文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完成博士生的中期考核,并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在规定的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杭州首航实业有限公司 申报富阳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方案 一、建设单位概况 杭州首航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10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我国光缆金具、电力金具、通讯器材和各类管材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著名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2011年,公司的光电交接箱、配线架、接头盒、网络箱及光无源器件等产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优质产品”。公司于2011年通过了l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保障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有序化生产,实现了公司整体发展的生产循环一体化, 公司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技术人员2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8.3%,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10.8%,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主要产品有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电力器材;邮电器材;ADSS光缆金具;OPGW 光缆金具;电力金具;通讯光缆金具及附件;PE、PVC、MPP、复合玻璃钢电力电缆保护管;PVC通信管、光电交接箱、配线架、接头盒、网络箱及光无源器件;光通信接配设备等。公司的产品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全国五百强企业)配套,是三大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公司生产的通讯和电力器材产品平均国内市场点有率为8.2%。 公司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完成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215万元。二、中心现有基本情况 (一)建立研发中心的必要性 建立研发中心能有效通过科技创新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国通讯器材产品的结构与工艺技术,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通讯器材业的发展。我们经过1年的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达到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做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但现有研发平台比较小,研究、开发、试验和产品试制条件还不够完善,使新产品开发的和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的条件受到限制。公司决定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技术力量的同时,建设富阳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扩建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省XX管理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 项目概述 机房工程不仅是一个装饰工程,而是一个集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美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消防专业等综合学科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网络布线工程等技术领域,因此机房的设计施工单位要有较全面掌握各系统专业知识、集成化和技术应用,并有较好的实施经验,才能确保主机房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和有良好的效果。 三、技术方案需求 3.1 总则 3.1.1 目标 本工程为建设一个全新的A级标准数据中心机房用于承载XX省XX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金教工程等业务系统,为XX省各类XX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硬件运行环境。 本项目不考虑机房KVM管理系统和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 3.1.2 设计及验收标准 建设单位对计算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机房布局示意图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021-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 00-SG-024-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关于建设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设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实施方案为提升武汉市软科学研究水平,体现武汉软科学研究特色,打造武汉软科学研究品牌,提高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率,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武汉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的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是指:在特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软科学研究实力,有积极从事服务武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科学研究意愿,有较稳定、高素质的软科学研究团队,能高水平完成各项调研、咨询及软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研究机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集合软科学研究资源,实现“项目研究、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咨询服务”统筹发展为宗旨,通过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深耕专业领域、出产实用成果,聚集一批一流的软科学研究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使研究基地成为国内知名的的软科学研究领域的思想库、信息库和决策咨询机构,为本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管理引导,聚焦研究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科技工作的前沿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遵循“自主申报、自我建设、项目引导、有限目标、注重实效”的原则,推动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建

设。 (二)突出领域特色,注重学术专长。每个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都应该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内展开深入研究,努力成为国内该研究领域内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软科学研究机构。鼓励研究基地在研究领域内再设立若干个研究方向,拓展研究广度、深度,体现地方学科特色。

(三)强化内部管理,注重成果实效。各软科学研究基地应建立基地负责人制度,强化基地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资金、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基地的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目标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初步设定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即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末结束。 (一)五年建设期内,全市软科学研究基地要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1、建成10个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 2、软科学研究基地出版10本软科学研究专著,形成10个稳定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完成100个市级以上软科学研究项目,实现50项被市级以上部门采纳应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或在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二)五年建设期内,每个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具体建设目标: 1、在研究领域内挖掘研究深度,拓宽研究视野,拥有1本以上正式出版的软科学研究专著和3-5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建立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数据库”,对申报领域内的技术、企业、项目等基本信息进行持续动态跟踪,掌握丰富的一手调查资料。 2、积极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开展咨询服务,为其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成为相应研究领域知名的思想库、信息库和咨询服务基地。每年向市科技局报送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报告1份,拥有被市级及以上部门或者企业、其它机构采纳应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1项以上;

中心建设方案内容

中心建设方案内容 1、建设单位概况(企业规模、人数、科技人员总数,主要生产产品及其水平、市场占有率、在本行业地位,上年产值、税收、利润情况等)。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研发来源等)。 Xxx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是一家民营企业。1987-2007年间主要以生产螺丝批为主,产品研发附加值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07年后涉足粉末冶金行业,实现从生产螺丝批的传统企业向集研发、生产、销售水雾化钢铁粉末为一体的高新研发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与中南大学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成立了Xxx 水雾化粉末高新研发研究开发中心,其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固定资产700万元,拥有中频试验熔炼炉、滤波补偿装置等仪器设备,可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企业每年以不少于销售收入5%的经费用于研发,相继开发水雾化稀土钢铁粉、水雾化焊条用稀土钢铁粉、水雾化稀土低合金钢粉等一批新产品,形成了核心了研发,已申报“一种水雾化稀土钢铁粉末合金及生产方法”、“一种高效水雾化焊条用稀土铁粉末合金及生产方法”等2项发明专利,并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235万元,其中,高新研发产品产值7973万元,占总产值65%。 2007年成立Xxx公司,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和吸收国际先进制粉研发,专业生产水雾化纯铁粉系列,主要产品有水雾化纯铁粉系列、预合金钢粉系列和扩散型合金钢粉系列等,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能卓越,各项研发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占地面积80余亩,现有员工157人,其中中高级研发人员24多人;公司拥有先进的专业化设备和精良的检测设备,从而具备较强的研发开发和生产能力。公司于2000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德国GS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并深受用户的好评。 公司本着“以诚致信、追求卓越”的企业宗旨,“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至全服务、求实发展”的经营理念,真诚期待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共谋发展。 2008年销售额12235亿元,利润709万元,资产6410万元。公司在杭州设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附件3: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编写提纲 封面格式 中心名称: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15”科技创新工程) 第一依托单位: 联合共建单位: 主要依托单位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年月日 内容提纲 一、组建背景 1、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及效益分析 2、拟组建的中心所在行业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所处技术

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本行业、本技术领域组建中心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4、拟组建的中心对行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及预期经济效益 二、基本情况: 1、共建单位目前的合作情况 2、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研发带头人、技术工人情况) 3、工程技术试验条件、研发用房和仪器设备等 4、研究开发活动状况及效益 5、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的专利及奖励 三、研发方向 1、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 2、研发方向及主要内容 四、组建内容 1、组建目标 2、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与合作的任务(包括为合作企业生产提供的成 熟、配套的工艺和技术开发;研发出的新产品、新工艺;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情况) 3、管理体制(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日常管理等机构的设置与职

能,中心负责人等) 4、运行机制(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 使用、运行经费的筹集与使用) 5、开放合作(吸纳省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 研究开发和转化情况,承接委托任务及合作开发设想) 6、组建经费预算(经费来源及使用) 7、年度计划内容 附件1.拟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主要固定人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工作单位、研发方 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按主要技术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技术工人分别排列 附件2.现任技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 信息 附件3.现任理事会成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单位等主要信息 附件4.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协议 附件5.近3年来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清单

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

附件2: 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 一、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述 包括:企业性质、员工人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技术优势、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情况 (二)技术带头人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三)科研投入情况 (四)承担和完成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及拥有专利、标准、成果情况(列出名单) (五)产学研联合与国际合作情况 (六)软硬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转让情况等 二、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三、工程中心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 包括: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定义;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等。 (二)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包括:国内技术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状况;从事本技术领

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等。 四、工程中心建设计划 (一)总体规划(主要领域,中心在促进企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行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二)组织机构管理(管理体系、创新体制、激励机制建设) (三)研发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根据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工程中心的软硬件装备和设施,使中心研究开发条件保持在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四)近远期研发方向、目标和任务(根据产业趋势和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科学明确的研发目标,保证充足的产品和技术储备) (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六)工程中心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七)产学研体系建设与完善 (八)辐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强化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培训培训能力,为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川科技厅关于印发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的通知 川科财〔2013〕3号 各市(州)科技局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我省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关建设要求,我厅拟定了《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附件

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 建设方案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三年二月 目录 一、建设意义 (4) 二、建设思路 (5) 三、基本原则 (6) (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 (6)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6) (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 (7) (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 (7) 四、建设目标 (7) 五、主要任务 (8) (一)主要支持方向 (8) (二)主要功能建设 (10) 六、体制机制 (13) (一)组织管理模式 (14) (二)市场化运行机制 (14) (三)多元化投入机制 (15)

(四)协同创新机制 (15) 七、保障措施 (15)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 (二)完善政策措施 (16) (三)创新投入方式 (16) (四)营造创新环境 (17) 一、建设意义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缺乏有效形式和途径,迫切需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纵观国外,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先后设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以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其

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白涧镇行政服务中心 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我镇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蓟政发[2011]13号《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进一步提速的实施意见》和蓟政发[2011]14号《转发县审批办关于建设镇乡街行政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便民、利民、规范、高效”为宗旨,以建立高标准、规范化、服务型乡镇行政服务中心为标准,按照依法行政、廉政勤政、公正公开的要求,通过整合优化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推进镇政府和基层站办所转变职能,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廉洁、规范透明的基层行政服务平台。 二、基本原则 (一)便民利民原则。镇行政服务中心要切实为群众提供社会事务、补助补贴、生活生产以及法律援助、党团事务等方面的服务,要成为民生接待服务的平台,农业生产指导的平台,惠农政策落实的平台,就业及法律咨询的平台,各类证件办理的平台。 (二)透明公开原则。通过明白纸、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所需材料、负责部门及人员、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 1

督权。 (三)依法高效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程序受理和办理, 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严格依法办理有关事项。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切时提高行政效率。 (四)落实与长效原则。把行政服务中心做成民心所向的工程,把基层群众做为行政服务中心的最高服务对象,切实建好服务中心,不针对检查,不搞形式主义。坚持长效机制,不搞“一阵风”运动,严防虎头蛇尾,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三、目标任务 以应进必进、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不断完善为准则,在2011年8月31日前,镇政府成立组织机构,专门研究决定行政服务中心职能范围,选定入驻部门及人员,并制定中心运行机制;2011年11月31日前,镇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办公场所改建、 内部装修装饰、办公用品配套及窗口人员培训等工作;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实现行政服务中心相对集中办公,挂牌公开运行。通过努力,要真正使镇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向群众提供便利的绿色通道、农民生产生活的信息基地、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阳光运作的监管平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前沿窗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主要职责 镇行政服务中心隶属镇政府管理,业务上受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主要职责包括: 1、承担镇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审批审核、证照办理、申报发放等各类行政服务。 2、受理与村镇建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