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023

基于知识经济的科技园规划实践 —— 以东莞松山湖为例

■ 倪有为

[摘 要]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战略,科技园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迎来了新的机遇。东莞松山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园,将基于知识经济特征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定位,强调空间资源整合和空间秩序再生,探索新时期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松山湖 可持续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推动科技园的建设,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三大聚集地。但综合审视我国当前科技园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创新产业链不完整、创新环境要素不完善等症结,需要基于知识经济关于产业布局、区域创新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科技园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一、 知识经济概念及特征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被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

结合科技园的发展特点,知识经济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知识经济的增长是高度集约、知识密集型的增长方式,主要依托知识的创新—— 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涵盖对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更强调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科技创新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以高新技术为产业支撑。科学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推动了新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更积极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带动传统专业升级。

(3)可持续发展模式。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知识能重复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溢散效应,使传统工业经济中经常出现的边际递减效益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而知识经济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方式的转变,也极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冲突,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二、 科技园发展趋势研究

1. 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

科技园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企业将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借助市场力量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美国硅谷、法国安蒂波利斯等成功的科技园区,都是围绕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吸引大量技术和服务人才,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学的支持和参与不仅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源,更形成了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形成了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

2. 竞争优势—— 生态环境

科技园以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为主要支柱,由于科研条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而对传统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地形条件要求相对较小。因此,科技园的选址更倾向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既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环境维护费用,又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环境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此外,良好的环境也能激发人才的创新效率,促进创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3. 发展基础—— 公共服务

纵观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由园区向城区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从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条,以及高标准、高品质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都是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保障。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产城一体化,成为了科技园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三、 松山湖的发展路径探索

过去十年,东莞松山湖科技园一直坚持着“科技与山水一色、发展与生态兼容”的独特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惯性,并渐生秩序,成为了一种鲜明的城市化品牌,是珠三角地区迅速崛起的科技园区。

但是在经历快速成长阶段后,日益强化的生态系统保育需求、区域间方兴未艾的产业转移升级等外部条件变化,使得松山湖不再一枝独秀。剩余有限土地和已开发土地显现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城市影响力以及未来的演变等一系列内部判断,都促使松山湖适时进行策略性检讨,并以再度前瞻的规划标准去发掘自身的价值。

1. 主体功能整合

科技园的主体功能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和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生产功能的核心是科教、研发,生活功能包括居住及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性服务(金融、信息、物流等)和生活性服务(文化、娱乐、餐饮等)。

松山湖在过去的十年间依托东莞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环湖居住板块也初具规模,但在服务功能板块存在缺失。同时,三大板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手段,尤其是房地产带动的住宅区建设,与生产功能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之间并不匹配。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造成园区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弊端。

面对平衡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的新需求,一方面要补全服务短板,结合园区自身价值定位,以及园区和周边镇区在产业和配套上的相关性,强

化以产业链管理和服务为主的智慧松山湖特色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通过华为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创新土壤,带动创新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最后,还要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具有创新价值的环节倾斜。通过将居住用地出让与科技研发、产业用地捆绑等有效的管理手段,扭转住宅用地供应与生产功能脱节的难题。

2. 空间结构重组

围绕科技城的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构建新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一条环湖公共服务带、三大产业集群区、多个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环湖生态核心,构建由综合服务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及金多港休闲服务中心等多个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的环湖公共服务带,打造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使环湖地区成为园区最具活力的场所。

图1 松山湖空间结构重组示意图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集聚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主要引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电子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生物技术集聚区以生物医药研发为核心,发展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业,完善从教育、科研、中试到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下转第025页)

万方数据

025

将 G=P/L 改写为:G=f(P,L); 而 L=f(Q,t); 故 G=f(P,Q,t)。

其中G 与P 正相关,与Q 和t 负相关。显然,P 与Q、t 也有直接关联,但并非完全正相关,因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要保持热舒适品质P,空调能耗及运行时间也会相应增加,但如前所述,并非P 值越高就越健康舒适,通过采用被动式设计就可在保持建筑环境适度健康舒适的前提下减小Q、t,从而达到既节能又环保的绿色目标。另外,光环境要求的自然采光与减少得热如遮阳、控制窗墙比等措施互相矛盾,但减少得热无疑是该气候区夏季节能的主要矛盾,在满足采光基本要求前提下应以控制得热为原则。由此,为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核心本质,将P 忽略、简化,重点考察G 与Q、t 的关联。因此,可将G=f(P,Q,t)再次简化为:G=f(Q,t)。显然,G 与Q、t 负相关。意指绿色性能与热负荷和空调设备运行时间呈负相关。亦即,Q 和t 越小,建筑的能耗越小,建筑的绿色性能就越好,反之,建筑的能耗越高,绿色性能就越差,而不管空调设备本身有多先进、能效有多高。另外,通过减少Q、增强自然通风,还可减小t。从PMV-PPD 的定义看,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又直接构成Q 的自变量。综合上述推导,可以认为,夏季空调设备热负荷(Q)和该设备运行时间(t),既是影响湿热气候区建筑夏季能耗的核心本质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该气候区绿色建筑绿色性能的关键制约要素。保障和提升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绿色性能的本质机理就是减少建筑得热、增强自然通风。而按前述的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唯有在方案阶段从总体布局和空间设计入手,方能切实有效地达到“绿色”目的,此即绿色建筑设计的“纲”或“领”(图1)。换言之,在方案阶段,采用融合自然、适应气候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创作低能耗建筑本体,就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而通过“建筑空间和形式”设计,减少建筑本体得热并增强自然通风,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资

源、减少污染的关键。

图1 建筑节能设计机理推演示意图

二、 结语

(1)在方案设计阶段,基于建筑热工原理采用被动式设计方法,亦即通过建筑空间与形式设计,打造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建筑师责无旁贷。

(2)通过建筑本体的空间和形式设计,减少建筑本体得热并增强自然通风,是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

(3)新常态下政府倡导绿色,社会大众呼唤绿色,建筑师应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抓住关键要素,在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中大胆尝试,以无愧于这个绿色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黄献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Z].2015.

[2]宋凌,宫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

要问题[J].建设科技,2016(10):16-19. [3]修龙.大道至简 返璞归真—— 绿色建筑设计的

知与行[J]. 建筑设计管理,2013(4):10-11. [4]秦佑国,李保峰.“生态”不是漂亮话[J].新建

筑,2003(1):4-5.

[5]刘加平.建筑热工学与绿色建筑[A]//全国建筑

物理学术会议[C].2004.

[6]栗德祥,夏伟.绿色建筑被动整合设计方法[J].

建设科技,2008(6):48-51.

[7]宋晔皓,林波荣,姜涌.绿色与建筑[J]. 时代建

筑,2008(2):6-11.

[8]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

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7):94-99. [9]周铁军,王雪松.当前生态节能建筑的语境——

建筑师的困惑[J].时代建筑,2008(2):18-21. [10]沈驰.“建筑”行为—— 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

略[J].建筑学报,2011(3):93-98.

[11]肖毅强.亚热带绿色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键问题思考[J].世界建筑,2016(6):34-37. [12]吴向阳.绿色建筑设计的两种方式[J].建筑学

报,2007(9):11-14.

[13]孟庆林,李晋,韩小雷.绿色建筑形态模式设计

方法初探—— 东莞莞城英文实验学校[J].新建筑,2004(5):33-34.

[14]江亿,秦佑国,朱颖心.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04(5):9-14. [15]朱颖心.绿色建筑评价的误区与反思—— 探索

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之路[J].建设科技,2009(14):36-38.

[16]朱颖心.热舒适的“度”,多少算合适?[J].世

界建筑,2015(7):35-37.

[17]刘加平,高瑞,成辉.绿色建筑的评价与设计[J].

南方建筑,2015(2):4-8.

[18]李保峰.关于绿色建筑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

环境设计,2012(Z1):256-259.

注: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51590910);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建筑节能分项)扶持项目 (J-2015-08)。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广州建协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接第023页)

3. 生态框架优化

强化松山湖自身生态系统和环湖生态系统的连接,在建筑国际化、人员国际化的基础上,提供更具国际标准的宜居环境,从自然本底和公共活动角度,提高园区的活力和内涵。

借助GIS 分析,对水体和丘陵地貌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对中心公园、绿生态山谷、湿地进行重组,形成由滨湖生态公园、滨水湿地、城市主题公园和带状绿地组成的多层次的大公园系统,构成更鲜明的松山湖山水格局。完善雨水生态化处理,并结合产业服务、生活服务中心,提供湿地休闲活动和路径,在松山湖率先实现“城中园”和“园中园”的生态、景观、服务、产业、文化、生活共同繁荣的模式。

4. 配套服务完善

针对产业和人群的不同需求,形成产业服务、科技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中心。既为全市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同时也满足了园区产业人口的各种生活需求。

重点挖掘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管委会、中心

公园所覆盖地区的土地潜力,利用新旧功能单元的整合,集中形成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集聚的核心区域,提升中心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深入研究就业、旅游和居住的社会人群如何利用和参与中心区的公共服务,结合轨道站点整合商业功能空间与文化创意空间,尝试多功能利用的可能性,汇聚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

5. 特色交通组织

通过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以及慢行交通方式,加强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之间的联系。一方面缩短通勤时间,提高创新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园区生活品质,增强吸引力。

结合轨道R1和R3线的建设,将轨道站点、公交换乘枢纽站、非机动停车场等多种站场一体化设置,实现不同公共交通之间多元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结合公共空间的设置,构建“公交主线+通勤环线+特色游憩线”差异化的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公共交通系统。沿环湖地区布置对外彰显松山湖地区魅力的公共性慢行道,结合周边功能板块主要由内部研发生产人员使用的丘陵、湿地沟谷等内部半公共空间设计半公共性的慢行道,相互衔接构成完整通畅

的慢行系统。 四、 结语

科技园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必然要在组织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创新环境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松山湖科技园的规划建设,通过创新产业链条的延伸、空间结构的重组、生态安全格局与大公园体系的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配套完善,将实现松山湖成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与价值中心的目标,也为国内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益升,李国光,湛学勇.我国科技园非协调发

展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区,2004(11):60-63. [2]李新阳,马小晶.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青山湖科

技城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S1):75-80.

[3]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莞松

山湖园区整体城市设计[R].2015.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万方数据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 说明书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年8月

目录 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 1.项目提出 2.现状概况 二、科技产业·生态 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 三、现状·未来 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 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 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 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 四、选址·定位 1.优越性 2.前瞻性 3.目标与定位 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 5.产业发展特征 五、构思·设计 1.规划原则 2.总体构思 3.发展规模 4.形态与结构 5.生态功能布局 6.用地功能分区 7.用地规划 8.景观设计 9.交通体系 10.绿地系统 11.配套设施 12.形象策划 六、安全体系 1.环境保护 2.生态安全 3.综合防灾 4.环卫规划 七、信息化规划 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污水工程规划 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电信工程规划 九、分期开发指引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开发模式 1.开发指引 2.分期开发 3.管理模式 4.融资渠道 5.开发模式 十二、附件 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 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一、东莞松山湖 概况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已成为东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将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区的示范新城。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 发展定位 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设的示范新城;?成为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规划构思 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因而规划将城市的生长过

程:“生息环境—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遵循?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间。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弹性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简洁的交通体系与组团式的结构模式便于弹性开发。 空间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是承接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与企业总部的重要载体。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松山湖大道以南的区域重点引进研发中心、总部,正在建设IT研发园、创意设计园、生态文化创意谷等一批专业园,已引进产品质量检测基地、万科住宅研发基地等27家研发、总部企业。 月荷湖周边区域是创意生活区,已全面启动超市、住宅、餐饮、学校、医院、邮政、体育等配套设施。 2.中心区:教育研发区 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功能。 行政服务:是园区管委会及市直部门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023 基于知识经济的科技园规划实践 —— 以东莞松山湖为例 ■ 倪有为 [摘 要]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战略,科技园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迎来了新的机遇。东莞松山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园,将基于知识经济特征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定位,强调空间资源整合和空间秩序再生,探索新时期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松山湖 可持续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推动科技园的建设,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三大聚集地。但综合审视我国当前科技园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创新产业链不完整、创新环境要素不完善等症结,需要基于知识经济关于产业布局、区域创新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科技园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一、 知识经济概念及特征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被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 结合科技园的发展特点,知识经济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知识经济的增长是高度集约、知识密集型的增长方式,主要依托知识的创新—— 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涵盖对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更强调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科技创新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以高新技术为产业支撑。科学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推动了新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更积极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带动传统专业升级。 (3)可持续发展模式。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知识能重复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溢散效应,使传统工业经济中经常出现的边际递减效益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而知识经济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方式的转变,也极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冲突,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二、 科技园发展趋势研究 1. 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 科技园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企业将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借助市场力量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美国硅谷、法国安蒂波利斯等成功的科技园区,都是围绕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吸引大量技术和服务人才,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学的支持和参与不仅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源,更形成了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形成了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 2. 竞争优势—— 生态环境 科技园以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为主要支柱,由于科研条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而对传统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地形条件要求相对较小。因此,科技园的选址更倾向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既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环境维护费用,又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环境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此外,良好的环境也能激发人才的创新效率,促进创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3. 发展基础—— 公共服务 纵观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由园区向城区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从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条,以及高标准、高品质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都是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保障。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产城一体化,成为了科技园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三、 松山湖的发展路径探索 过去十年,东莞松山湖科技园一直坚持着“科技与山水一色、发展与生态兼容”的独特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惯性,并渐生秩序,成为了一种鲜明的城市化品牌,是珠三角地区迅速崛起的科技园区。 但是在经历快速成长阶段后,日益强化的生态系统保育需求、区域间方兴未艾的产业转移升级等外部条件变化,使得松山湖不再一枝独秀。剩余有限土地和已开发土地显现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城市影响力以及未来的演变等一系列内部判断,都促使松山湖适时进行策略性检讨,并以再度前瞻的规划标准去发掘自身的价值。 1. 主体功能整合 科技园的主体功能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和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生产功能的核心是科教、研发,生活功能包括居住及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性服务(金融、信息、物流等)和生活性服务(文化、娱乐、餐饮等)。 松山湖在过去的十年间依托东莞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环湖居住板块也初具规模,但在服务功能板块存在缺失。同时,三大板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手段,尤其是房地产带动的住宅区建设,与生产功能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之间并不匹配。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造成园区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弊端。 面对平衡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的新需求,一方面要补全服务短板,结合园区自身价值定位,以及园区和周边镇区在产业和配套上的相关性,强 化以产业链管理和服务为主的智慧松山湖特色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通过华为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创新土壤,带动创新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最后,还要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具有创新价值的环节倾斜。通过将居住用地出让与科技研发、产业用地捆绑等有效的管理手段,扭转住宅用地供应与生产功能脱节的难题。 2. 空间结构重组 围绕科技城的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构建新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一条环湖公共服务带、三大产业集群区、多个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环湖生态核心,构建由综合服务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及金多港休闲服务中心等多个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的环湖公共服务带,打造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使环湖地区成为园区最具活力的场所。 图1 松山湖空间结构重组示意图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集聚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主要引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电子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生物技术集聚区以生物医药研发为核心,发展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业,完善从教育、科研、中试到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下转第025页) 万方数据

松山湖产业园案例

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 ——松山湖国家高新产业园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相对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具时代意义。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黄金走廊中段,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园区开发,就经历了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 一、开发住宅地产,完成园区基建 松山湖产业园200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成立之初,园区发展主要模式是政府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建住宅,开发商则为整个园区修建高水准的市政道路。这段时期,松山湖产业园完成了基本的基建,一幢幢高端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连接南北。这一时期的主要开发商代表是东莞本地的光大地产,代表作品有锦绣山河、山河语岸、山河印象等大型高端商品房小区,以及由松山湖控股公司开发的主要居住对象为政府公务员的松湖花园、和堂等普通住宅、别墅小区。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作品,基本都是管委会批地、开发商盖楼兼修建周边市政道路。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好,当时房价都在万元以上,但因为人烟稀少,商业配套基本没有,楼盘入住率一直在10%以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住宅地产开发的第一阶段,松山湖园区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香港、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中山均在松山湖一小时经济圈范围。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松山湖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园区拥有8 平方公里淡水湖,14 平方公里原生态绿地,位于园区内的松湖烟雨景点位列东莞八景之首,年均游客数量达450 万人次。

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引导和促进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以下简称文创园)是指集聚了一定数量具备自主创意研发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第三条东莞松山湖宣传文体局(以下简称宣传文体局)是松山湖的文化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文创园的认定、审批、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四条本办法实施前已获得“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称号的,应根据本办法重新申请认定。申请认定文创园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是法人单位;

(二)具有合法、完备的立项审批手续; (三)主导产业及行业门类符合东莞市、松山湖的文化产业政策重点扶持方向和产业布局规划,文化产业占比60%以上; (四)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开展文创园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60%; (五)有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及文明氛围良好;有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研发、交易推广以及融资等公共服务; (六)文创园实际投资额应达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已入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包括企业、社会团体、设计室、工作室等)15家及以上,且使用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 (七)文创园的场地属自有物业的,要求产权清晰,在5年内不得变更用途;属租用物业的,要求租用合同期不少于5年,在租用期内不得变更用途; (八)规范运营一年以上。 第五条经国家有关部委办局认定的文化产业类园区(基地),或经广东省文改办认定的“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厅认定的“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或经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东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莞市文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发帖人: keynes 点击率: 3275 东莞市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珠三角地区。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改变,各种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本地区发展带来众多机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制造业 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2001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水库)附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全面规划和 设计工作。 围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 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中部地区城市设计 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 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 项目规模:用地约2.5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30平方公里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未来东莞的形象代表。”在城市发展决策的推动下,松山湖总体规划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同步展开。 松山湖地区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发展特点,对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 市设计的关键。

一、设计构思 1.城市设计首先从地区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分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松山湖地区所负载的并不是一个单纯产业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座以地区创新为目标,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考方式,充分认识不可确定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获利方式。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正成为东莞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提供不变场所的概念: 城市的舞台。 3.以灵活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定的需求提供充足 的发展空间,对不确定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 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 远期,将以其先进的城市文化形成地区性的新生活基地。 二、设计特色 1.城市设计在深入研究松山湖城市使命的基础上,与总体规划互动思考,自上而下、全面创造新城在“舞台”环境上的供给优势,进而 提供可操作的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 (1)城市功能选择—“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松山湖新城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发展计划,它是构造东莞市“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框架的重要一环。莞城强调核心性,新城更强调外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 说明书·图集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1. 项目背景分析 2. 现状概况分析 3.功能目标定位 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5.规划总则 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7.道路交通规划 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 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0.配套设施规划 11. 总平面布置 12.竖向规划 13.市政工程规划 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 15.投资估算分析

前言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 说明书·图集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1. 项目背景分析 2. 现状概况分析 3.功能目标定位 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5.规划总则 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7.道路交通规划 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 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0.配套设施规划 11. 总平面布置 12.竖向规划 13.市政工程规划 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 15.投资估算分析

前言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松山湖近期建设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1 -第二章发展目标谋划 ........................................................................................... - 2 -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 (2) 第二节近期建设策略 (2) 第三节近期空间框架 (2) 第三章园镇统筹对接 ........................................................................................... - 4 -第四章园区近期行动 ........................................................................................... - 5 -第一节产业提效行动.. (5) 第二节服务完善行动 (5) 第三节交通提升行动 (7) 第四节环湖提质行动 (8) 第五节市政巩固提升行动 (8) 第五章重点地区指引 ......................................................................................... - 10 -第一节松山湖北站地区.. (10) 第二节南湖地区 (10) 第六章2017年度建设计划 ............................................................................... - 11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 ......................................................................................... - 12 -第一节用地保障.. (12) 第二节规划机制 (12) 第三节实施指引 (13) 第四节政策保障..................................................................................................... -13-附表......................................................................................................................... - 15 -附表1:近期城市建设指标一览表 (15) 附表2:空间管制要素一览表 (16) 附表3:城乡建设用地汇总表 (17) 附表4: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7) 附表5:近期各板块重点建设产业项目一览表 (19) 附表6:服务完善行动项目一览表 (19) 附表7:交通提升行动项目一览表 (23) 附表8:环湖提质行动项目一览表 (28) 附表9:市政巩固提升行动项目一览表 (29) 图纸目录 ................................................................................................................. - 32 -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编制时间:2001.1-2002.8 获奖情况: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项目三等奖 项目负责人:范钟铭、余晓东 主要参加人:张文、王广鹏、 徐建杰、梁峥、郭启华、陈郊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城市发展逐步出现转型的需求,为实现其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与广州、深圳和惠州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珠三角组合城市群的目标,东莞市提出了“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应对空间发展策略,提出了把位于东莞市中部大郎、寮步和大岭山三镇镇区围合的松山湖区域,总面积59.43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实现东莞市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莞城、松山湖、同沙生态区“三位一体”主城区空间格局的发展战略。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临着两大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与稳定;之二是建立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形成中心城区的极化功能,拉动城市化向高质量提升。 本次《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需要从发展战略提升到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建立新的规划支撑体系。规划首先协助完成了规划选址意见书和选址的环境保护评价;其次,研究论证了松山湖科技产业 园在市域产业布局和主城区的地 位,确定了市域产业核心和城市“三 位一体”主城区的发展定位;再次, 分析了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的实 践经验和设计理念,结合松山湖的 实际情况编制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总体规划,含盖了发展策略、总体 规划及实施建设等内容。 二、技术路线 规划的技术路线设计为:以区 域分析为基础,以城市空间整合为 目的,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以 产业布局为主线;理论演绎与实证 研究互动,纵横对比与定性定量互 补。工作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① 从东莞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 战略高度分析入手,提出在现有资 源条件下,集聚和扩张地域经济活 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制造 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②在全 市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特 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新 园区和新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设计 理念,围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合理 配置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地景资 源和自然资源,确定松山湖科技产 业园的发展定位、开发时序、首期 启动、建设模式等;③进行土地利 用、生态保育、景观设计、城市形 象等多方面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土 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的空间管制和政 策引导;④强调可实施的基础设施 的近远期安排。 三、主要规划内容 1、园区定位 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 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 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 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 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 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 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 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 的主城区。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 ①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 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②成为 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 设的示范新城;③成为东莞市高新 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形成 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 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⑤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 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2、规划构思 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 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 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 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因而规 划将城市的生长过程: “生息环境— 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 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 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 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 遵循①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 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 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② 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 境。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 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 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 间。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 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④弹性 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 简洁的交通体系与组团式的结构模 式便于弹性开发。 3、空间布局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一个以生 态为核心的城市,其城市形态将是 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的城 市,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 相互渗透,且递级增长,由内到外, 自然环境效果逐步削弱,相反城市 环境逐步加强,城市形成一个内疏 外密、内核式的圈层结构形式,规 划以松山湖为核心按三个圈层进行 空间布局:①生态核心区:生态核 心绿地及水源保护区;②内圈层: 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 闲娱乐区;③外圈层:高新技术产 业区,属生态影响区。 针对这种形态与结构,园区三 条类环状的主要城市干道更加强化 了这种结构形式,环路内侧基本为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重点城、东莞松山湖

一、东莞松山湖 概况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已成为东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将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区的示范新城。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 发展定位 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①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②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设的示范新城;③成为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④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⑤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规划构思 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因而规划将城市的生长过程:“生息环境—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遵循①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②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间。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④弹性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简洁的交通体系与组团式的结构模式便于弹性开发。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东莞市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珠三角地区。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改变,各种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本地区发展带来众多机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城市。针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XXXX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水库)附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工作。围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中部地区城市设计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项目规模:用地约2.5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30平方公里“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未来东莞的形象代表。”在城市发展决策的推动下,松山湖总体规划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同步展开。松山湖地区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发展特点,对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市设计的关键。一、设计构思 1.城市设计首先从地区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分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松山湖地区所负载的并不是一个单纯产业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座以地区创新为目标,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新城。2.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考方式,充分认识不可确定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获利方式。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正成为东莞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提供不变场所的概念:城市的舞台。3.以灵活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定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不确定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远期,将以其先进的城市文化形成地区性的新生活基地。 二、设计特色 1.城市设计在深入研究松山湖城市使命的基础上,与总体规划互动思考,自上而下、全面创造新城在“舞台”环境上的供给优势,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1)城市功能选择―“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松山湖新城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发展计划,它是构造东莞市“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框架的重要一环。莞城强调核心性,新城更强调外向辐射、内向吸引的交互式功能。(2)城市特征设计多中心结构――多极生长的结构实现均衡的土地利用和高效的城市生活公共水体――环水滨公共功能空间布局和向水的核心景观设计强化环松山湖水体的公共性特征岛式布局――以环水的“岛”式的开发单元灵活应

松山湖四大产业平台简介

松山湖四大产业平台简介 阅读提示:松山湖(生态园)位于东莞几何中心,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园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园区着力打造东莞的科技中心和创新中心,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东莞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打造“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的重要中心组成部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和加速器。松山湖有四大重点产业平台,分别为台湾高科技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大学创新城和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 松山湖大学创新城

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是集科研、企业孵化、金融、学术交流、商务生活配套、人才培养、人才公寓、会展、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大型科学产业综合体,是东莞市实现高水平崛起战略目标的强劲引擎,也是东莞市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 项目占地397亩,总建筑面积约53.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1亿元,由研究院(含孵化器)、创投大厦及商业配套设施、公租房、市政基础设施及室外景观环境等部分组成,根据地块划分为8个区(A-H区)。 项目分四期进行开发建设,于2013年9月动工,目前处于基建阶段。大学城已引进了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拟设立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同济大学东莞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和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建成后,将入驻10-15个大学研究院,集聚高科技专业人才约10000人,为东莞乃至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台湾高科技园

台湾高科技园位于东莞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核心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对台合作重大平台,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区和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台湾高科技园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亲自倡导和亲切关怀下建设起来的。2009年6月以来,汪洋同志先后4次亲临松山湖会见台湾客商,指导园区建设。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台湾高科技园各项基础建设全面提速,2010年11月顺利开园。2012年5月,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台湾高科技园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中新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同列为广东省六个重大平台。 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坚持与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粤台金融合作试验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以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台湾高科技企业升级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建设两岸产业“同步升级、协同创新”新型合作模式示范区和两岸“软硬产业”合作对接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坚持高端定位,重点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完善优质生活配套,用心为台湾高科技企业营造最佳的投资和生活环境。 粤台金融合作试验区是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2012年7月,国务院批复东莞作为粤台金融合作试点;2013年2月,东莞市政府确定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作为粤台金融合作的重点试验区。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将以服务粤台金融合作、服务莞台经贸合作为核心,着力建立莞台金融交流合作机制,完善莞台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题,推进莞台人才智力合作,优化两地金融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