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一)

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二)

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

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第九章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十一章概念教学

第十二章计算教学

第十三章应用题教学

第十四章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第十五章小学数学教师

1.1.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C)A.《几何原本》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祖冲之推演圆周率完整版请联系QQ1273114568索取

1.2.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建立标志着数学的发展进入了(B)A.初等数学时期B.变量数学时期C.近代数学时期D.现代数学时期1.3.就数学本身来讲,即使测量上万个三角形也无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说明了数学具有(B)A.抽象性B.逻辑性C.广泛的应用性D.不可测性1.4.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D)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C.以直觉思维为主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1.5.培养初步数学能力的核心是(B)A.计算能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D.初步的空间观念1.6.(C)是一种整体的高度简约的、跳跃的思维。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

1.7.在中国,算学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始于(A)A.1903年B.1949年C.1922年D.1978年

1.8.在我国,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始于

(D)A.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1950年的教学大纲C.1963年的教学大纲D.1978年的教学大纲

1.9.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当今数学已经发到了(D)时期。A.常数数学B.变量数学C.近代数学D.现代数学

1.10.小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心理特点使他们适合学习(C)A.平面几何B.立体几何C.直观几何D.论证几何

2.1.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必须采用(B)A。直线式B.圆周式.C.单一式D.综合式

2.2.在减法教学中,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是(B)A.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既是重点,又是难点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2.3.多位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B)A.除法的意义B.试商方法C.余数的处理D.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B)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周髀算经》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2.5.我国最早的小学算术课本是(D)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复兴初小算术课本》、《复兴高小算术课本》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2.6.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

(B)A.单一式B.综合式C.直线式D.螺旋

1.1.数学具有哪些特点(ABD)A.抽象性B.逻辑性C.直观性D.应用的广泛性E.实验性

1.2.从学科性质来看,小学数学学科属于(ABE)A.基础课B.文化课’C.技术课D.实践课E.工具课

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括(ABCDE)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统计初步知识

1.4.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ABCDE)A.概念B.性质C.法则D.公式E.方法

1.5.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ABCE)A.计算能力B.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C.初步的空间观念D.语言表达能力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有(ABD)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数学学科的特点C.数学学科的进展D.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教师的教学能力

1.7.小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

B.初步的空间观念C.初

D.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学内容的选取必须兼顾

B.必要与可能C.统

幼小”与“小中”的衔接

(CDE)

基本技能C.基本概念D.基

(ABCE)A.提倡

“编审分开”C.大力

D.大力

.组织相对稳定的三结合编

.20以内B.100以内

E.多位数

(AB

索取

狭义的教材只指教科书。

万以内减法”的教学重点和教

“万以内减法”是九年义务教

(正迁移)

(负迁移)。一般来讲,小数加法

(低位加起、满十进

学习时容易产生正迁移;但有

易于产生负迁移,

14.5+0.45=

?

?

?

?

?

?

?

?

?

?

?

10.6.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1.1.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11.2.简述概念分类的标准。

11.3.给数学概念下定义应遵循哪些规则?

11.4.简述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内部因素。

11.5.怎样巩固和深化数学概念?

12.1.简述计算教学的意义。

12.2.怎样加强口算教学?

12.3.怎样进行笔算教学?

12.4.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有关计算的知识?

13.1.应用题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3.2.应用题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

14.1.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培养空间观念的“标高”是什么?

14.2.简述小学生识别立体图形比平面图形困难的原因。

14.3.简述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

14.4.简述几何求积的教学策略。

15.1.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5.2.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15.3.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素质。

15.4.简述对小学数学教师语言表述能力的要求。

15.5.简述设计板书应该注意的问题。

15.6.如何有效地演示教具和指导学具操作

1.1.简述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答: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指导作用:(1)它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有了教学大纲,各类学校都可以有目的、有方向、有措施地组织教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评估,促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它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知识范围、深度、广度以及课时安排、教学要则都是编写不同风格的教材所必须遵循的。(3)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以大纲为准绳。(4)它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命题必须以教学大纲的目标为依据,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论述题目录1.1.试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教学目的。

1.2.试述小学教学应培养的数学能力及其具体要求。

2.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

3.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

4.1.举例说明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5.1.举例说明怎样做到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

6.1.举例说明怎样组织小学数学的练习。

7.1.什么是备课?试述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

7.2.复习课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复习数学知识7.3.论述课堂教学中“暴露认知建构过程”原则的含义、要求并举例说明。

8.1.论述教学评价原则。

8.2.论述是非题的功能及编制要则。

8.3.在编制大规模的数学考试试题前,为什么先要编出双向细目表?

8.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哪些主要项目?为何各项目还要有不同的权重?

9.1.论述培养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总要求。

9.2.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9.3.论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9.4.论述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初步直觉思维。

10.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0.2.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1.1.举例说明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12.1.怎样帮助小学生克服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

12.2.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2.3.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13.1.区别应用题难易程度的依据是什么?

13.2.怎样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

14.1.举例说明恰当运用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对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作用。

14.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明如何以“等积变形”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几何求积的方法?

15.1.试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好教案。

《九年义

(试用)》明确

(1)使学生理

(试用)》将

单列出来,放在与知识、

“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索取

?

?

?概念同化的模式是什

?

?

?

学要求。

5.6.怎样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

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6.1.怎样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6.2.试述运用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6.3.举例说明怎样运用谈话法进行小学数学

教学。

6.4.试比较操作实验法与演示法的异同。

6.5.运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应贯彻哪些基

本要求?

6.6.怎样组织学生的数学练习?

6.7.简述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作用。

7.1.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为什么说课堂教学

结构受教育指导思想制约?

7.2.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有哪些主要

原则?

7.3.探究研讨课和自学辅导课有何区别?

7.4.复习课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8.1.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有何联系和区别?

8.2.说明教学评价的功能。

8.3.在编制大规模的数学考试试题前,为什

么要编出双向细目表?

9.1.试述小学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并举例

说明。

9.2.什么叫数学思维?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何

特性?

9.3.试述形象思维的几种基本形式。

9.4.说明数学思维的结构。

9.5.试述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9.6.为什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要以初步

逻辑思维为主,其他非逻辑思维与之补充?

9.7.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9.8.直觉和灵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10.1.试述非智力因素的意义及在认识活动中

的作用。

10.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10.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0.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10.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

10.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1.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11.2.举例说明数学概念分类的标准。

11.3.定义数学概念应注意哪些问题?

11.4.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内部因素有

哪些?

11.5.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入数学概念?

11.6.举例说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1.7.举例说明表述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为什

么要由低到高,逐级要求。

12.1.小学计算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2.2.计算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2.3.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

什么?

12.4.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12.5.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的计算错误?

12.6.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2.7.小学生应切实掌握哪些与计算有关的知

识?

12.8.计算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弄清算理,

以理驭法”?

12.9.计算教学怎样加强口算教学?

12.10.怎样进行笔算教学?

12.11.为什么要学点估算?

12.12.计算教学中怎样安排练习才能讲求实

效?

12.13.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计算做到“准中

求活”?

13.1.应用题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3.2.应用题有哪些特点?

13.3.小学生为什么感到应用题难学?

13.4.应用题可分为哪几类?

13.5.怎样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区别应用题

的难易程度?

13.6.怎样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13.7.怎样做好应用题教学中的两个转化?

13.8.复合应用题教学的难点是什么?

13.9.小学阶段解析应用题的方法有哪些?

13.10.举例说明算术解法与代数方法解应用

题的联系与区别。

13.11.代数法解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怎

样进行这方面的教学?

13.12.怎样设计练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13.13.你对改革应用题教学有什么见解?

14.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试用)》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方面做

了哪些改革?

14.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试

用)》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的“标高”是什么?

14.3.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4.4.举例说明明显要素与不明显要素对小学

生空间观念培养的影响。

14.5.日常用语在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中的作

用是什么?

14.6.小学生为什么不能根据掌握的图形特征

”到“图形的观

?

?

?

说明如何以“等

?

QQ1273114568索取

?

(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

分数及

(公元前600

)。数学从具体的实验

(3)

(17世纪中叶~19世纪20

(4)近代数学

20年代~二战时期)罗巴

(5)现代数学时期

(一)

(二)

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B.《周髀算经》C.《九章

B.变量数

D.现代数学时期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B)A.抽象性

D.不可测性

(D)A.以具

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B)A.计算

C.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D.初步的空间观念1.6.(C)是一种整体的高度简约的、跳跃的思维。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

1.7.在中国,算学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始于(A)A.1903年B.1949年C.1922年D.1978年

1.8.在我国,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始于

(D)A.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1950年的教学大纲C.1963年的教学大纲D.1978年的教学大纲

1.9.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当今数学已经发到了(D)时期。A.常数数学B.变量数学C.近代数学D.现代数学

1.10.小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心理特点使他们适合学习(C)A.平面几何B.立体几何C.直观几何D.论证几何

2.1.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必须采用(B)A。直线式B.圆周式.C.单一式D.综合式

2.2.在减法教学中,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是(B)A.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既是重点,又是难点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2.3.多位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B)A.除法的意义B.试商方法C.余数的处理D.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B)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周髀算经》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2.5.我国最早的小学算术课本是(D)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复兴初小算术课本》、《复兴高小算术课本》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2.6.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

(B)A.单一式B.综合式C.直线式D.螺旋

1.1.数学具有哪些特点(ABD)A.抽象性B.逻辑性C.直观性D.应用的广泛性E.实验性1.2.从学科性质来看,小学数学学科属于(ABE)A.基础课B.文化课’C.技术课D.实践课E.工具课

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括(ABCDE)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统计初步知识

1.4.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ABCDE)A.概念B.性质C.法则D.公式E.方法

1.5.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ABCE)A.计算能力B.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C.初步的空间观念D.语言表达能力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有(ABD)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数学学科的特点C.数学学科的进展D.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教师的教学能力

1.7.小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CDE)A.计算能力B.初步的空间观念C.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D.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E.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2.1.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兼顾(ABCD)A.当今与未来B.必要与可能C.统一与灵活D.“幼小”与“小中”的衔接E.理论与实践

2.2.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应当把(CDE)置于教材的中心地位,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A.基础知识B.基本技能C.基本概念D.基本规律E.基本方法

2.3.为繁荣教材建设,我国对义务教育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哪些决策(ABCE)A.提倡“一纲多本”B.实行“编审分开”C.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教材评价工作D.大力推广统编教材E.组织相对稳定的三结合编写队伍

2.4.根据我国计数特点,整数部分一般分为哪几个循环圈(ABDE)A.20以内B.100以内C.1000以内D.万以内E.多位数

(AB

1.1.课程目标

1.2.逻辑思维

1.3.形象思维

1.4.直觉思维

1.5.空间观念

1.6.教学大纲

2.1.教材

2.2.科学的数学

2.3.学科的数学

2.4.小学数学教材结构

2.5.直线式编排

2.6.圆周式编排

2.7.教学重点

2.8.教学难点

3.1.学习3.2.数学学习

3.3.数学认知结构

3.4.同化

3.5.顺应

3.6.发现学习

3.7.接受学习

3.8.迁移

3.9.学习策略

3.10.心理定势

4.1.数学概念

4.2.概念的形成

4.3.概念的同化

4.4.类属同化

4.5.总括同化

4.6.并列同化

4.7.数学规则

4.8.数学规则的发现学习

4.9.数学规则的接受学习

4.10.数学技能

4.11.数学智力技能

4.12.数学操作技能

4.13.范例学习方法

4.14.尝试学习方法

4.1

5.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

4.16.数学问题解决

5.1.教学过程

5.2.教学原则

5.3.教学规律

5.4.模象直观

6.1.教学方法

6.2.启发式

6.3.讲解法

6.4.谈话法

6.5.演示法

6.6.操作实验法

6.7.发现法

6.8.引导发现法

6.9.练习法

6.10.电化教学

7.1.课堂教学结构

7.2.课的类型

7.3.单一课

7.4.综合课

7.5.新授课

7.6.探究研讨课

7.7.自学辅导课

7.8.练习课

7.9.复习课

8.1.教学评价

8.2.显示性考评

8.3.预示性考评

8.4.形成性考评

8.5.总结性考评

8.6.诊断性考评

8.7.目标参考性考评

8.8.常模参考性考评

8.9.双向细目表

8.10.绝对评分

8.11.相对评分

8.12.客观式试题

9.1.数学思维

9.2.逻辑思维

9.3.形象思维

9.4.直觉思维

9.5.集中思维

9.6.发散思维

9.7.再造性思维

9.8.创造性思维

9.9.数学思维品质

9.10.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9.11.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9.12.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9.13.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9.14.数学思维的独创性

9.15.图形表象

9.16.图式表象

9.17.直感

9.18.想象

9.19.再造性想象

9.20.创造性想象

9.21.直觉

9.22.灵感

9.23.分析与综合

10.1.智力因素

10.2.非智力因素

10.3.动机

10.4.学习动机

10.5.兴趣

10.6.学习兴趣

10.7.情感

10.8.学习情感

10.9.意志

10.10.学习意志

10.11.习惯

10.12.学习习惯

10.13.需要

11.1.概念

11.2.数学概念

索取

”的教学重点和教

万以内减法”是九年义务教

(正迁移

)。一般来讲,小数加法

(低位加起、满十进

但有

.5+0.45=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评估,促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它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知识范围、深度、广度以及课时安排、教学要则都是编写不同风格的教材所必须遵循的。(3)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以大纲为准绳。(4)它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命题必须以教学大纲的目标为依据,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论述题目录1.1.试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教学目的。

1.2.试述小学教学应培养的数学能力及其具体要求。

2.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

3.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

4.1.举例说明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5.1.举例说明怎样做到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

6.1.举例说明怎样组织小学数学的练习。

7.1.什么是备课?试述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

7.2.复习课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7.3.论述课堂教学中“暴露认知建构过程”原则的含义、要求并举例说明。

8.1.论述教学评价原则。

8.2.论述是非题的功能及编制要则。

8.3.在编制大规模的数学考试试题前,为什么先要编出双向细目表?

8.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哪些主要项目?为何各项目还要有不同的权重?

9.1.论述培养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总要求。

9.2.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9.3.论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9.4.论述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初步直觉思维。

10.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0.2.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1.1.举例说明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12.1.怎样帮助小学生克服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

12.2.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2.3.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13.1.区别应用题难易程度的依据是什么?

13.2.怎样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

14.1.举例说明恰当运用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对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作用。

14.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明如何以“等积变形”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几何求积的方法?

15.1.试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好教案。

1.1.试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i1用)》中的教学目的。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包括:(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将三项目的分项提出,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尤其把“思想品德教育”

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在总的教学要求方面,彻底改变过去只提出知识

“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索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弄清算理,

?

?

?

“准中

?

?

?

?

?

?

?

?

?怎

?

?

?

(试

?

?

”到“图形的观

?

?

?

说明如何以“等

?

QQ1273114568索取

?

(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

)。该时期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及

形成了一些常见的几何概念,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

世纪中叶)。数学从具体的实验

《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3)

(17世纪中叶~19世纪20

(4)近代数学

世纪20年代~二战时期)罗巴

(5)现代数学时期

),原子能的利用、计

(一)

(二)

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B.《周髀算经》C.《九章

索取

(B)A.初等数学时期B.变量数

D.现代数学时期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B)A.抽象性

C.广泛的应用性D.不可测性

(D)A.以具

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B)A.计算

C.运用数学知识

D.初步的空间观念

B.形象思维C.直觉思维

年B.1949年C.1922年D.1978

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1950

C.1963年的教学大纲D.1978

A.常数数学B.变量数学

D.现代数学

.平面几何B.立体几何C.直

(B)A。直线式B.圆周式.C.单

.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既是

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

(B)A.除法的

C.余数的处理D.商中间

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B.《笔算数学》C.《周髀

(D)A.《九章

C.《复兴初小算术课

D.《最新初小算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

(B)A.单一式B.综合式C.直线式D.螺旋

1.1.数学具有哪些特点(ABD)A.抽象性B.逻辑性C.直观性D.应用的广泛性E.实验性1.2.从学科性质来看,小学数学学科属于(ABE)A.基础课B.文化课’C.技术课D.实践课E.工具课

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括(ABCDE)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统计初步知识

1.4.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ABCDE)A.概念B.性质C.法则D.公式E.方法

1.5.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ABCE)A.计算能力B.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C.初步的空间观念D.语言表达能力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有(ABD)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数学学科的特点C.数学学科的进展D.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教师的教学能力

1.7.小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CDE)A.计算能力B.初步的空间观念C.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D.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E.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2.1.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兼顾(ABCD)A.当今与未来B.必要与可能C.统一与灵活D.“幼小”与“小中”的衔接E.理论与实践

2.2.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应当把(CDE)置于教材的中心地位,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A.基础知识B.基本技能C.基本概念D.基本规律E.基本方法

2.3.为繁荣教材建设,我国对义务教育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哪些决策(ABCE)A.提倡“一纲多本”B.实行“编审分开”C.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教材评价工作D.大力推广统编教材E.组织相对稳定的三结合编写队伍

2.4.根据我国计数特点,整数部分一般分为哪几个循环圈(ABDE)A.20以内B.100以内C.1000以内D.万以内E.多位数

(AB

1.1.课程目标

1.2.逻辑思维

1.3.形象思维

1.4.直觉思维

1.5.空间观念

1.6.教学大纲

2.1.教材

2.2.科学的数学

2.3.学科的数学

2.4.小学数学教材结构

2.5.直线式编排

2.6.圆周式编排

2.7.教学重点

2.8.教学难点

3.1.学习

3.2.数学学习

3.3.数学认知结构

3.4.同化

3.5.顺应

3.6.发现学习

3.7.接受学习

3.8.迁移

3.9.学习策略

3.10.心理定势

4.1.数学概念

4.2.概念的形成

4.3.概念的同化

4.4.类属同化

4.5.总括同化

4.6.并列同化

4.7.数学规则

4.8.数学规则的发现学习

4.9.数学规则的接受学习

4.10.数学技能

4.11.数学智力技能

4.12.数学操作技能

4.13.范例学习方法

4.14.尝试学习方法

4.1

5.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

4.16.数学问题解决

5.1.教学过程

5.2.教学原则

5.3.教学规律

5.4.模象直观

6.1.教学方法

6.2.启发式

6.3.讲解法

6.4.谈话法

6.5.演示法

6.6.操作实验法6.

7.发现法

6.8.引导发现法

6.9.练习法

6.10.电化教学

7.1.课堂教学结构

7.2.课的类型

7.3.单一课

7.4.综合课

7.5.新授课

7.6.探究研讨课

7.7.自学辅导课

7.8.练习课

7.9.复习课

8.1.教学评价

8.2.显示性考评

8.3.预示性考评

8.4.形成性考评

8.5.总结性考评

8.6.诊断性考评

8.7.目标参考性考评

8.8.常模参考性考评

8.9.双向细目表

8.10.绝对评分

8.11.相对评分

8.12.客观式试题

9.1.数学思维

9.2.逻辑思维

9.3.形象思维

9.4.直觉思维

9.5.集中思维

9.6.发散思维

9.7.再造性思维

9.8.创造性思维

9.9.数学思维品质

9.10.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9.11.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9.12.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9.13.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9.14.数学思维的独创性

9.15.图形表象

9.16.图式表象

9.17.直感

9.18.想象

9.19.再造性想象

9.20.创造性想象

9.21.直觉

9.22.灵感

9.23.分析与综合

10.1.智力因素

10.2.非智力因素

10.3.动机

10.4.学习动机

10.5.兴趣

10.6.学习兴趣

10.7.情感

10.8.学习情感

10.9.意志

10.10.学习意志

10.11.习惯

10.12.学习习惯

10.13.需要

11.1.概念

11.2.数学概念

11.3.概念的内涵

11.4.概念的外延

11.5.同一关系

11.6.包含关系

11.7.并列关系

11.8.交叉关系

11.9.对立关系

11.10.矛盾关系

11.11.定义法

11.12.描述法

12.1.口算

完整版请联系QQ1273114568索取

12.2.笔算

12.3.估算

12.4.计算法

13.1.应用题

13.2.解析应用题

13.3.简单应用题

13.4.复合应用题

13.5.典型应用题

13.6.分析法

13.7.综合法

13.8.假设法

13.9.转化法

13.10.量不变方法

14.1.空间观念

14.2.空间想象能力

14.3.变式图形

15.1.素质

15.2.基本功

15.3.重点

15.4.难点

15.5.数学语言

15.6.板书

15.7.教案

”的教学重点和教

万以内减法”是九年义务教

(正迁移

)。一般来讲,小数加法

(低位加起、满十进

但有

.5+0.45=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2)它是教材

(3)它是教师进行教

(4)它是考试命

)》中的教学目的。

?试述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

?

“暴露认知建构过程”

?

?

9.2.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9.3.论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9.4.论述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初步直觉思维。

10.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0.2.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1.1.举例说明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12.1.怎样帮助小学生克服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

12.2.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2.3.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13.1.区别应用题难易程度的依据是什么?

13.2.怎样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

14.1.举例说明恰当运用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对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作用。

14.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明如何以“等积变形”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几何求积的方法?

15.1.试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好教案。

1.1.试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i1用)》中的教学目的。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包括:(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将三项目的分项提出,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尤其把“思想品德教育”单列出来,放在与知识、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在总的教学要求方面,彻底改变过去只提出知识要求的偏颇,逐项明确四种初步的数学能力的含义,使教师教学有方向,评估有依据。为适应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调整了计算能力的要求,尤其对其中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第一次做了具体、清晰的说明。根据我国教育科研的成果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在知识与技能两方面

索取

1.1.简述数学发展的阶段

1.2.试述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试述数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关系

1.4.简述小学生初步数学能力的内容

1.5.简述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1.6.评析《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规定的教育目的

2.1.试论科学的数学与学科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2.试述选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依据

2.3.简述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

2.4.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

3.1.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3.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小学数学学习有

何启示?

3.3.试述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

3.4.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3.5.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1.简述概念形成的含义及其模式

4.2.什么是概念的同化?

么?

4.3.数学规则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什么区

别?

4.4.举例说明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与联

系。

4.5.简述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和学习方

法。

4.6.试比较数学操作技能与数学智力技能在

形成阶段中的异同。

4.7.数学问题解决有哪些特点?

4.8.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5.1.试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各

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5.2.试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矛盾的产生

原因、表现形式及其解决途径。

5.3.试沦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关系。

5.4.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的

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5.5.试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和教

学要求。

5.6.怎样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

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6.1.怎样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6.2.试述运用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6.3

教学。

6.4.试比较操作实验法与演示法的异同。

6.5.运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应贯彻哪些基

本要求?

6.6.怎样组织学生的数学练习?

6.7.简述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作用。

7.1.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

结构受教育指导思想制约?

7.2.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有哪些主要

原则?

7.3.探究研讨课和自学辅导课有何区别?

7.4.复习课中应如何组织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8.1.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有何联系和区别?

8.2.说明教学评价的功能。

8.3

么要编出双向细目表?

9.1.试述小学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并举例

说明。

9.2.什么叫数学思维?

特性?

9.3.试述形象思维的几种基本形式。

9.4.说明数学思维的结构。

9.5.试述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9.6.为什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要以初步

逻辑思维为主,其他非逻辑思维与之补充?

9.7.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9.8.直觉和灵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10.1

的作用。

10.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10.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0.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10.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

10.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1.1.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11.2.举例说明数学概念分类的标准。

11.3.定义数学概念应注意哪些问题?

11.4

哪些?

11.5.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入数学概念?

11.6

11.7

么要由低到高,逐级要求。

12.1.小学计算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2.2.计算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2.3

什么?

12.4.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12.5

造成的计算错误?

12.6.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2.7

识?

12.8.计算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

以理驭法”?

12.9.计算教学怎样加强口算教学?

12.10.怎样进行笔算教学?

12.11.为什么要学点估算?

12.12.计算教学中怎样安排练习才能讲求实

效?

12.13.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计算做到“

求活”?

13.1.应用题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3.2.应用题有哪些特点?

13.3.小学生为什么感到应用题难学?

13.4.应用题可分为哪几类?

?

?

?

?

?怎

?

?

?

(试

?

?

”到“图形的观

?

?

?

说明如何以“等

?

QQ1273114568索取

?

(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

分数及

(公元前600

)。数学从具体的实验

(3)

(17世纪中叶~19世纪20

(4)近代数学

20年代~二战时期)罗巴

(5)现代数学时期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2009年1月自考 试卷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 (分数:2 分) A. 教育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课程目标 D. 发展目标 标准答案是:C。 A 2、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分数:2 分) A. 《周髀算经》 B. 《孙子算经》 C. 《九章算术》 D. 《几何原本》 标准答案是:C。 3、狭义的教材是指( ) (分数:2 分) A. 教科书 B. 教学大纲 C. 教学参考书 D. 教学软件 标准答案是:A。 4、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分数: 2 分) A. 20以内的数 B. 100以内的数 C. 10000以内的数 D. 多位数 标准答案是:A。 5、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 (分数:2 分) A. 1963年 B. 1978年 C. 1986年 D. 1992年 标准答案是:B。 二、多选 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 (分数:3 分) A. 概括性 B. 批判性 C. 问题性 D. 逻辑性 标准答案是:ACD。 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3 分) A. 比较 B. 概念 C. 判断

标准答案是:BCD。 3、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一般都要经历的几个层次是( ) (分数:3 分) A. 构想 B. 表达 C. 识别 D. 推理 标准答案是:ABCD。 4、学生理解应用题意的途径有( ) (分数:3 分) A. 演示 B. 模拟 C. 图示 D. 图解 标准答案是:ABCD。 5、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几何教学内容删去了( ) (分数:3 分) A. 圆 B. 平行四边形 C. 棱柱 D. 棱锥 标准答案是:CD。 一、单选 1、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 分) A.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 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 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 标准答案是:C。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 分) A.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B.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反映 C. 讲解法是填鸭式的,发现法是启发式的 D.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标准答案是:D。 3、关于备课、上课与说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 分) A. 备课就是编写教案,上课就是实施教案 B. 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C. 教案是教学前的一种设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D. 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设想或在上课的基础上对实际上课情况进行阐述 标准答案是:A。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 (分数:2 分)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案】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案】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案】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填空选择 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 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 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 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 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 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 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 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 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 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 件。 22.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求 证题。 23.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 24.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探索性。 25.常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 26.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2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解答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测实验结果。 2.电化教学手段 答:是指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开放性问题 答: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从更广义的角度,开放性问题意味着一个较为复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经历提出假设、对数学情境作出解释,计划解题的方向,创造一个新的相关的问题或进行概括等等,也就是说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从而说它更具开放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

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 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学课程?课程有哪些表现形式? 关闭提示 答案: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数学教学活动进程的总和。 数学课程的表现形式:设计好的课程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文件来表现,我国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 2.新的数学课程有哪些理念? 关闭提示 答案: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6.建构发展性教学评价观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各部分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闭提示 答案: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地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提出要求。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无主次之分,互相联系,互相融合。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落实。要全面落实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数学活动水平知识技能目标包括:。 3、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有等。 4、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 5、小学数学中有三种计算方式。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7、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划分有:。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成分:。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0、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为。 11、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同,可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按照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 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简答题 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2、简析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征。 3、简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4、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6、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 7、简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8、简述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1. 试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3.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2、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模拟法、探究研讨法(从中任选五个即可) 4、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 5、口算、笔算、估算 6、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7、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8、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型和方法 9、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编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

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3.结合《标准》,谈谈数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标准》对数感的说明是“能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数的意义,能运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理解数之间的联系和相对大小关系,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运算,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 4.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两种变式是什么? 答: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变式有两种:一是“复式教学”,一是“现场教学”,它们在我国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占有一定地位。(1)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主要适合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较差的地区,对于普及农村和山区教育有重要意义。(2)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也是班级授课的一种变式,它对于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5.简答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初步体验有些是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一项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有确定的与不确定的两种情况。(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本目标的重点是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A.思维的品质B.动作的品质 C.意识的品质D.语言的品质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小学数学教学论1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在个别试验或观察中呈现不确定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其结果又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电化教学手段 答:电化教育手段,是运用电化媒体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方式。主要有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 3.开放性问题 答: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根据效果的不同,学习迁移分为() A.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 正迁移和负迁移 C.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D. 知识、技能迁移和学习方法迁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为加强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A. 集合 B. 函数 C. 集合、函数 D. 代数、几何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质数和合数是() A. 交叉关系 B. 对立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包含关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小学生“从学习两位数除法法则到学习三位数除法法则”和“从整数除尽到小数的除尽并最终认识整除是除尽的一个特例”这两种认知结构的变化() A. 都是顺应的过程 B. 都是同化的过程

C. 前者是同化,后者属于顺应 D. 前者是顺应,后者属于同化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教师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和举例属于() A. 模象直观 B. 语言直观 C. 现代化教学手段 D. 非直观教学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教学任务的不同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感知内容时一般选用() A. 讲解法和谈话法 B. 演示法和操作实验法 C. 练习法和谈话法 D. 引导发现法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一般应该做到() A. 先疏后密 B. 练习时间高度集中 C. 先密后疏 D. 增加练习密度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1千克黄豆可以做4千克豆腐,12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豆腐?”许多城市小学生常常用除法做上述应用题,这主要是因为() A. 学生对题目情节不熟悉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关于小学数学课程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 (一)数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 1、数学的产生 2、数学的研究对象 (二)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 1、生活数学观 2、儿童数学观 3、现实数学观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任务 (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 精英数学大众数学 数学素养: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二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二)培养数学思维 (三)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景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目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回答小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一)社会发展因素 1、生活的变化 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 (二)儿童发展因素: (三)数学科学的发展 经典数学现代数学 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一)问题辨析 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两个目标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现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目标有何区别? (1)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二)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目标 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小学算术课程标准》 3、1949——现在:九次修定小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一)数学课程目标 (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一)数与代数 一、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国际趋势 美国2000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英国1995年的数学课程标准,日本2000年的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反映出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趋势: 重视数的意义的理解,注重学生数感的形成;加强口算和估算的地位;强调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倡使用计算器;消弱复杂的笔算;淡化固定的计算程序和方法;不提倡过早的建立数系的概念等。 二、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 1、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 中位数 答:中位数(又称中值。英语:Median),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吧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2.PCI原则 答:PCI原则:是黛安·蒙哥马利基于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的认知教学原则。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包括: (1)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应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而不是打个勾或表示一下就了事: (2)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3)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选用学习材料。 (4)教师应多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和作出解答,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3.探究—研讨法 答:“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觉,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法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组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标准》中规定的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答: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原来的内容进行了 整合,并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这一部分内容是将原来数学与计算和代数初步知识整合在一起,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图形与空间,这一领域分为四个方面内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让学生体验处理数据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一学段重点是实践活动,第二学段是综合应用。 2.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哪几个环节。 答:作为一个完整的课,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下六个环节: (1)、基本训练(5分钟)。 (2)、导入新课(2分钟)。 (3)、进行新课(15分钟)。 (4)、巩固练习(6分钟)。作为第二次尝试练习。 (5)、课堂作业(10分钟)。 (6)、课堂小结(2分钟)。这一教学结构,突出了教学重点,增加了练习时间,改变了满堂灌的做法。 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答:特点:1.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2. 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4. 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5. 着重研究学生,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会学。6. 开发非智力因素,力求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发展趋势:1. 教学实验是教学方法发展的实践基础。传“自学辅导实验”、“尝试教学法”、“整体改革”实验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保证了教学方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2. 心理学研究成果是教学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以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为基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所列大纲中第一次提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是() 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D.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 2.数学函数概念的引入是在() A.萌芽时期B.初等数学时期 C.变量数学时期D.近代数学时期 3.在初等数学时期,开始尝试对命题证明的代表人物是() A.祖冲之B.笛卡尔 C.欧几里得D.塔利斯 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D.《笔算数学》 5.综合式教材体系是以() A.代数知识为主B.平面几何知识为主 C.立体几何知识为主D.算术知识为主 6.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 A.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C.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D.以创造思维为主 7.程序性知识是有关() A.“是什么”的知识B.“为什么”的知识 C.“怎么办”的知识D.“怎么样”的知识 8.如果学生只知道2/3读作“三分之二”,却不知道其实际意义,这说明其学习是() 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 1

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9.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的概念后,再把它们归纳成“柱体”,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下位同化 10.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 A.主体B.客体 C.主导D.辅助者 11.“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这种教学直观手段属于()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D.声像直观 12.在教学中,倡导“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家(或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凯洛夫D.布鲁纳 13.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得出结论——阅读课本——巩固练习 B.探究——研讨——结论——巩固 C.探究——假设——论证——结论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14.为了测试被试在受教育之前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潜能,从而估价其今后发展的可能这类考评是()A.显示性考评B.预示性考评 C.总结性考评D.诊断性考评 15.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形象——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 C.朱智贤D.科尔伯格 16.学生对感兴趣、有价值的知识会主动汲取,而对不感兴趣的知识往往不愿学习,这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 A.始动作用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D.调节作用 17.下列可称为心算的是() A.口算B.笔算 C.珠算D.验算 18.“小王有一些纪念邮票,送给小丽7张,还剩5张,小王原有多少纪念邮票?”,对本问题的叙述方式属于()A.顺向B.逆向 2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三明学院 专科《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11 级初等教育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 2.小学儿童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 3.“3≥2”是一个真命题。( ) 4.一切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 5.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6.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 ) 的科学。 A.空间形式B.逻辑推理 C.数的基础知识D.形象思维 7.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的思维形式。 A.特征 B.一般属性 C.性质 D.本质属性 8.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B.分类 C.综合D.分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10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10)米。 B.10h表示底为10、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D.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80。 10.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一定比甲数( ) 。 A.少30%B.少25%C.少20%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数学的主要特征是( ) 。 A.抽象性B.逻辑性C.发展性 D.思想性E.应用的广泛性 12.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法有()。 A.比较B.分析C.综合 D.抽象E.概括 1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 ) 四个领域。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应用题 D.统计与概率E.综合与实践 1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 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 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 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 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 1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整理

小学数学教学论 绪论 1、定义: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2、数学的特点: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 3、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科学是一门撇开内容而只研究形式和关系的科学,而且首先主要是研究数量的和空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4、数学的发展过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 5、小学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异同点: 相同点:(1)小学数学学科的许多内容与数学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2)小学数学学科源于数学科学,遵循数学自身的科学性,同数学科学有相似之处。不同点: (1)从知识体系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个经过人为的加工和提炼的、依据某一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和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2)从数学活动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类专门的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类专门的人在某些专门的人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 (3)从对象特征看,作为科学的数学,其对象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则等构成的和完全开放的逻辑结构系统,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其对象则是含有经验、直观的和几乎是封闭的逻辑结构系统; (4)从活动的目的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活动,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而作为教育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 6、解放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改的概况,几个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异同。(与第一章第4个重合)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颁布《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2)“大跃进”前后。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63年颁布《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3)“文革”时期。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4)“文革”后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5)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法律规定下来。 (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7、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8、(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学段划分: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2、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3、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