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练、准确、风趣、幽默、辛辣、滑稽、悦耳、民族特点、地方色彩,还有行业习语、民间俚语、谚语等等,都是作家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

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的,翻译要保存原作风格特点,因此要求译文生动形象、形神

毕肖、雅俗等同、简介精美、词情并茂(《译学词典》2004:291)

1.1.4 语义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语义角度下的翻译着眼于两种语言间的意义对等,正如Nida(1986)指出的那样:翻译就是语义的翻译。

Newmark(1988:5)认为,翻译是在确保作者文本语义正确的前提下,对语言的转换和改写。

Newmark(1982:22)认为,语义翻译,即译者在译入语语义的限制下,精确的将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151)认为,在语义翻译中,最为重要的是,译者是否将作者的语义精确地传达到译出语中,而不是译

者是否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作者的语义传达到译入语中。

1.1.5 功能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功能主义者认为,翻译是带有特定目的的人类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目的通常是社会环境中的语言服务项目,译者应满足客户、

读者的需求,同时应满足译文的功用和使用目的等。

Baker(2001:236)认为,翻译过程中不应受原文本、原文本对译出文本的影响或作者通过文本设置的特殊功能等的影响。决定翻译

过程的应该是读者、用户等对译出文本功用和目的的需求。

1.1.6 交际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交际主义者认为,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

Newmark(1982:22)认为,交际性翻译,即译者尝试使译出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对同一篇文本产生同样的阅读效果。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21)认为,交际性翻译指向译入语读者的需求,采用交际性翻译方式进行翻译的译者并不把原文本看做

是简单的语言单位,而是一种文本信息,同时,译者尽可能的保留原文本中的功能同时将其精确地反映给译入语读者们。

上面列举了翻译中的六种主要观点,希望能够帮助翻译初学者深入理解翻译的复杂本质。由于翻译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认

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

1.2 翻译的评价标准

翻译的评价标准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作为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其二是作为衡量翻译作品的标准。一般来说,原文本有两

个重要指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下面我们将讨论的翻译评价标准将围绕着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展开:

1.2.1 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评价标准

国内外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就翻译评价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看法:

【中国翻译家】

(1)严复:严复(1853—1921)在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今译:《进化论》)中于前言处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

1、信(faithfulness):忠实准确

2、达(expressiveness):通顺流畅

3、雅(elegance):文字古雅

严复同时指出: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于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

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

黄龙(1988:90)和劳陇(《翻译通讯》,1983 年第10 期,运用读者最乐于接受的问题,使译文得以广泛流传,扩大影响)指出:严

复的“翻译三原则”中,前两个标准,即对于原文的内容的“信”和“达”是能够作为普遍标准的,但是第三个标准“雅”引来了不少批

评之声。因为严复认为,只有回到汉代以前寻求词汇和句法,才能够称得上“雅”。同时,严复的“翻译三原则”饱受争议同样是因为,

这三个标准自相矛盾,而严复却将这些标准放在一起。但,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仍然在中国流行,只不过对于这三个标准的解释已经和

先前不同了。当今的许多翻译工作者认为,严复的“雅”实际暗含着“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的意思。

(2)鲁迅:鲁迅提出了翻译的两个标准,即:信(faithfulness)和顺(smoothness)

鲁迅(《鲁迅全集》,第 6 卷,348 页)指出: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

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于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

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应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

(3)林语堂:林语堂指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和美(beautifulness)

林语堂(《论翻译》,林语堂名著全集,1995:306)指出:翻译的标准问题,大致包括三方面。我们可依三方面的次序讨论。第一是

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这翻译的三层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是正相比符的。……我们并须记得这

所包括的就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以译者所负的责任言,第

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全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

(4)傅雷:傅雷先生指出了神似(resemblance in spirit)的思想

傅雷(《高老头》重译本,1951)指出:以效果而论,(文学)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神似而在形似。

(5)钱钟书:钱钟书提出了化境(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的思想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1964)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

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

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

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

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6)刘重德:刘重德提出了翻译的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刘重德(《浑金璞玉集》,1994:9)指出:信于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net of the original);达如其分(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

切合风格(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

(7)许渊冲:许渊冲(《翻译的艺术》,1984:26)提出了翻译的三重标准,如下表所示:【外国翻译家】

(1)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拉色·泰特勒,于1790 年在他的《翻译原则探讨》(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

了如下的三个标准:

1、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当与原作保持一致(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作应当和原文的一样流畅(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泰特勒随后指出,上述“三原则”是按照其重要性排位的,当上述三者不能兼得时,应采取第一原则或第二原则而忽视第三原则。

(2)奈达(Eugene A. Nada)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语言和文化:翻译语境》(2001:87)一书中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

1、最低限度而又切合实际的功能对等定义: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能够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

(A minimal, realistic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2、最高限度合乎想象的功能对等定义: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A maximal,

idealistic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3)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翻译入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2/1988:39)中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即:

1、交际翻译力图对译作读者产生尽可能接近原作读者所获得的效果。(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2、语义翻译力图在译作语言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译出原作在上下文中的准确意义。(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标准低标准中标准高标准

内容忠实(信)明确准确精确

(三似)意似形似神似

(三化)浅化等化深化

形式通顺(达)易懂通顺扬长(雅或传神)

1.2.2 其他影响翻译效果的评价标准

没有任何一种统一的标准,能够规范不同情境、不同语言的翻译工作。我们在评价一篇译作的质量时,同时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一些

因素:例如,作者的意图,翻译的目的,顾客的需求、译作读者、译作主题、原作的风格、翻译方法(笔译或口译)、所需时间等。

译者在翻译中,始终要考虑作者的意图和翻译的目的这两件事情。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出版还是为了商业用途?

不同的写作意图和目的,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也有不同的翻译标准。

一般认为,客户及使用者的需求是决定翻译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从事翻译工作,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如果我们的翻译作品不

能令客户及文章使用者满意的话,我们的工作将不能被认可,同时,翻译工作就成了意见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工作。

每一位译者都有他自己的潜在读者,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翻译作品可能有着不同的需

求。

原文本风格和体裁一旦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翻译模式上的转变,同时,翻译标准也需要改变。举例来说,文学作品翻译中,对

译文的文学功底要求是最为重要的;同样,对于科技文体和法律文体来说,忠于原文是第一要义。在新闻翻译中,速度永远是第一位的需

求;而工业翻译中,又必须考虑成本这一因素。

评价一篇译作,可以从翻译速度、翻译周期和成本等方面进行量化考察,这一点在商业和工业活动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当然,对于同一篇文章而言,并不需要考虑所有的因素,即使我们需要考虑所有的因素,这些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也不都是相同的。也

就是说,从不同的条件和实际出发,我们可以从评价译作的诸多标准中区分出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1.2.3 翻译初学者的译文标准

上述所提及的标准,不太适合于翻译初学者,因为其中的有些要求过高,有些则过于理想化。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需要注意的基本

点主要有:

(1)忠实:忠实于原作,准确、完整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尽量体现其风格。不得歪曲、增删、遗漏、篡改原作的信息。

(2)通顺:译作语言明白流畅、符合规范;句、段意思连贯,符合语法、逻辑和修辞的规范。不用文理不通、生硬晦涩、模棱两可、

随意生造的词句。译作与原作的通顺程度应保持一致,如果原作故意采用某些不通顺或非规范的言辞,应设法加以仿效,以体现忠于原作

的原则。

(3)速度:在符合上述两个标准的前提下,翻译的速度越快越好。

1.2.4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英语专业学习者翻译水平要求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2000 年制订了本大纲。

(1)英语专业六级的翻译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译文忠实原文,

语言通顺,速度为每小时250-300 个英文单词;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速度和译文要求与英译汉相同。能担任外宾日

常生活中的口译。

(2)英语专业八级的翻译教学要求

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的文学作品译成英语,

速度为每小时250-300 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义,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工作的口译。

1.3 译者的基本素质

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一些基本素质,这需要通过训练或自身学习等获得,下面提出了一些译者的基本素质:

1.3.1 灵活应用双语的能力

1.3.2 双语文化基础过硬

1.3.3 了解翻译主题的背景知识

1.3.4 写作能力

1.3.5 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同时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

1.3.6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4 翻译策略

1.4.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直译,也叫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Baker(2001:125)认为,直译就是将译出语文本切割为单个词,并与译入语文本

中的词语进行一一对应。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例如,一个只有在译出语文化中才使用的孤立词无法和不具备

译出语文化的译入语中的词进行对应,即使能对应的上,译文通常不具有可读性。一般来说,所谓“直译”都需要在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上做一些必要的让步。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将译出语和译入语在孤立词的使用上尽可能保持一致,在词一致的基础上再追求词序的一致性。

意译,也叫语义翻译(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151)认为,意译就是要在超越译出语文本词汇等语

言符号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传达原文本中的精神。意译法主要通过生成语言上和使用习惯上都趋向于译入语的文本,以此适合译入语读者

的口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翻译界学者达成了广泛共识,认为直译应该作为首选,同时,当直译不能传达译出语文本劲精神、思想等时,

应该酌情使用意译。大量的翻译实践已经证明,直译和意义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许渊冲先生(1984:5)指出,无论是直译还是意意译,都要符合原文“忠实、通顺”的标准。(1)当译文的形式和原文的形式一致的时候,就无所谓意译和直译。

(2)当译文的形式和原文的形式不一致的时候,就有意译和直译的问题,而且直译可以有

程度不同的直译,意译也有程度不同的意

译。

■直译法: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

(1)如果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可以直译。

(2)如果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可以直译,但要符合“忠实、通顺”的标准。要吸收新鲜语,就要直译。毛泽东(《反

对党八股》)指出: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意译法: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外,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1)如果“忠实”和“通顺”发生矛盾,那么就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外,把忠实于原文

的形式放在第三位。

(2)如果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不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一般意义。

(3)如果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可以意译。

■硬译法:如果不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只忠实于原文的形式,那就不是直译,而是硬译。

■滥译法:如果不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只追求通顺的译文形式,那也不是意译,而是滥译。

1.4.2 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上面所提到的直译和意义都是关注语言方面的转换问题,下面要讲到的异化和归化翻译,将更多的关注文化、语言和审美方面的需求。

异化翻译:Venuti(1995:20)认为,异化翻译即有意割裂译出语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联系,用译出语中的相关外来概念进行翻译和

阐述,异化翻译是偏离民族主义路线的,对译入语文化价值施加压力,使其关注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体验

外国人的阅读感受。

换言之,异化翻译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采取原文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Venuti(1995:20)认为,归化译法尽可能缩小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构建透明、流动自由的风格,使译

入语读者能够很快适应译文内容并产生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归化译法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

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

换言之,归化译法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

需要指明的是,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问题不同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中国翻译界的学者呈现“一边倒”状况,认为:异化和归化都有

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应该顾此失彼。郭建中(2000:287)也指出: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遗址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应用翻译的目的论理论(skopos theory),

对翻译中的设计的各种因素做综合分析,译者既可以采取“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至于在译文中必须

保留那些源语文化,怎样保留,哪些源语文化的因素又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目的语文化,都可以在对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

者对象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

必须指出两点:一是不论在当代或在历史上,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

这是因为评论家和出版商往往更看重译作

的可读性,一般的读者也喜欢读通顺易懂的译文,而且,这一倾向也正好与翻译研究发展的趋向相一致。二是,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

频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将越来越有可能广泛地被应用,最终很可能会占上风,但不管怎样发展,“归化”和“异化”将永远同时

并存,缺一就不能称之为翻译。

一些提示:

(1)翻译实际上是在忠于原文与文章通顺、直译和意义、归化和异化以及忠于作者或适合读者方面的“拉锯战”。

(2)Benjamin Jowett 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是折衷,或直译,或归化。

(3)David Hawkes 认为,一位优秀的译者应该具有多项义务,对作者、对读者、对文章都有义务,这三种义务并不是相等的,而且

兼顾起来难度也很大。

(4)矛盾(《必须把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到艺术创造的水平》,1954 年,见《翻译通讯》1983 年第一期第17 页)指出,好的翻译者一

发那个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语汇方面的特殊性的拘束,

使译文即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5)翻译要防止两种倾向:

自由主义——大手大脚、自由发挥

形式主义——束手束脚、拘泥字面

1.4.3 风格与翻译的关系

刘宓庆(1988:28)指出,翻译策略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原文本风格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翻译的层次:直译或意译常见的文体

严格的直译

Literalness

直译的要求随文体

之变而式微

译文的可读性

Readability

要求较严格的直译(1)条约、法典、规章、政府公文

(2)政治论文及文献

基本直译一般学术理论、科技情报与著述

一般要求直译,但必须考虑可读性(1)新闻报道和分析

(2)报刊特写

直译与意译兼顾,充分考虑可读性(1)传记、游记、札记等

(2)文艺小说

基本意译,力求获得最佳可读性(1)舞台或电影剧本

(2)抒情散文

必须完全意义方能达意,力求获得

最佳可读性与艺术性

(1)诗歌

(2)歌词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和翻译技巧(2)

英语知识 (3)类比 类比是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类似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等,并用后者取代前者,以帮助外国游客有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定内容。 例3 人们把四川境内的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分别称为蜀山之王和蜀山之后。许多人来到四姑娘山一睹芳容后, 惊叹不已: 太美了, 太美了! 简直像仙境一样! Chinese people named Mount Gongga as the “king of Sichuan Mountains”while Siguniang Mountain as the “queen of Sichuan Mountains”. After enjoying the beauty of Siguniang (four girls) Mountain, plenty of foreign friends marveled at its beauty: “It is Alps of Orient! (杨天庆,2002:691) 在本译文中,译者把“四姑娘山”类比为西方人比较熟悉的阿尔卑斯山的。译文使读者感受到四姑娘山的美丽,将吸引他们亲自参观此景点。 (4)删减 删减是指省略原文中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或不重要的信息。 例4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即有关于这条河的记载。尚书禹贡“漆沮即从,沣水攸同,诗经人雅:“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沣水在缘故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Records about this river can be found ever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prove that the Feng River has ever been well-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司显柱,曾剑平,2006:358)删减了对于外国人甚至中国人来说都是不易理解的古诗,仅仅简要介绍一下,更易于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5)改译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

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 3. “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5.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7. Vermeer的“目的论”: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文军(1957-),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词典学,英语课程研究;高晓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3-06-08(修改稿) 2003年第11期总第176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3,l 11Serial l 176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文 军 高晓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以5苔丝6的两个译本为例,探讨了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文章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坚持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文学翻译批评;功能翻译理论;译者;读者;翻译;文化 Abstract:Taking two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of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for example,the autho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German Functionlist Approaches in literary translati on critici sm.The article argues that Functionlist Approaches which intensifies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multilanguage and multiculture and with /translation intension 0as its general principle brings the original author ,translator and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into its study to present a dynamic and mult-i dimen tional perspecti ve on li 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 m.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Functionlist Approaches,translator,reader,translation,culture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11-0048-05 自五四运动以来,文学翻译在翻译界便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几乎从有文学翻译开始就有了文学翻译批评。/翻译是评论的依据,而评论对文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0(刘重德:107)由此可见翻译批评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性。那么我国现今的文学翻译批评现状如何呢?许钧(1999:116)教授曾指出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一是-过死.,只处于翻译批评的基本层次,,对照原文与译文,挑出其错误;二是-太活.,纯粹是感想式的。0稍后刘云虹(2002:410)则说,/虽然现今的(文学)翻译批评已摆脱了-挑错式的.和-感想式.这两种一是-过死.,一则-过活.的不良倾向,但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仍将自身囿于文本之中,仍旨在对译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要求。0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尚未规范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尚处在把翻译批评局限在译者和译文的范围,处于一种单向、静态的思维。这说明,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论,或换言之,文学翻译批评应该从何种角度入手才有意义?许钧教授(1999:116)强调除了原文与译文的转换,还应/考虑到文化因素、读者审美习惯等诸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力。0这里,许钧教授强调了文化因素和读者。刘云虹(2002:415)指出,/既然是批评,仍然需要有评定的标准,当然,若我们仍回到诸如直译和意译、忠于形式和忠于内容、归化和异化之类的二元对立之中,无疑是毫无意义的。在此,所谓标准应以翻译主体为支点,将 出发语和目的语都纳入其中。0以翻译目的为核心,标准多元化,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 同时强调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无疑兼容了许、刘两人的观点,同时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在整个翻译史当中,译者,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译者,意识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要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早期翻译是词对词的翻译,并不考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实际翻译当中,一些译者时时陷入一种困境:一方面要忠实再现原文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又要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要求。两者之间有时难于都考虑周全,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翻译理论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是为解决文学翻译的问题而产生,所以这种理论必然对文学翻译乃至文学翻译批评有很大的助益。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莱斯(K.Raith)、费米尔(H.J.Vermeer)、曼塔莉(Justa Holy -M 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20世纪70年代初,莱斯出版了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一书,率先把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稍后她的学生费米尔提出翻译目的论,曼塔莉建立行为翻译理论。而后,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对所有的 功能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写成并出版了5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6,在这本书中诺德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理论,提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令狐采学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

“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许先生译为“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奈达及纽马克的常用翻译理论总结以及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奈达及纽马克的常用翻译理论总结以及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在最初阐释”动态对等”时, 突出了“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的思想。这引起了人们的误解, 认为翻译只是翻译内容, 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各种各样的自由译都被冠以动态对等。为此, 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 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 奈达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 还包括语言形式。形式也表达意义; 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 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简单地说, 最高层次对等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这几乎是达不到的。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能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在从事翻译教学工作期间,受维果茨基和乔姆斯基的影响,形成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1981年,纽马克的第一步著作《翻译问题探讨》出版,立刻引起广泛赞誉。正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1991年,出版《论翻译》一书,提出全新概念“翻译关联法”。鉴于任何翻译都是既需要传达原文的语义,又不能忽视译文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纽马克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更紧密地联合了起来。“翻译关联法”指出,原作或译出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三.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中的实践举例 1.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歌曲翻译中的应用 歌曲名的翻译受多种因素影响,译名既要忠实反映原曲的主旨,又要符合目的语受众的表达习惯,让人易于接受。可以灵活运用功能对等原则进行指导歌曲名翻译:1)音译法:如:Oh,Carol (哦,卡罗),Clementine(克莱门泰茵); 2)谐音译法:Jambalaya(真不赖啊); 3)直译法: You are he sunshine of my life(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Moon River(月亮河); 4)意译法:Love is Blue (忧郁的爱)。 2.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应用 例1:这是新建的罗汉堂。中国的石洞和寺庙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Th 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 In stone caves or Buddhist temples there are “16 Arhats”,“18 Arhats”,or“500 Arhats”. 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 例2 :鼓浪屿是一个小岛,位于中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的西南面,与厦门相隔700多米的夏鼓海峡。 Gulangyu or Isle of Thundering Waves is situated southeast of the coastal city of Xiamen (formerly known as Amoy in English), separated form the latter by a narrow 700-meter strait known as the Xiamen-gulang Strait.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主位—述位理论及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主位—述位理论及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Abstract]The idea of Theme and Rheme was put forward by a pioneer of Prague School Mathesins, and then the Theme-Rheme theory got developed by other linguists. It is found that this theory can be used to explain many linguistic phenomena. Its usage in discourse analysis is highly appreciated. However, in this thesis,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will be paid much attention. In addition, the Theme-Rheme theory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will be expounded with detailed examples.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his theory can benefit for the smooth translation text. [Key words]Theme,Rheme,application,translation I. Introduction In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Halliday (1973) proposed that the discourse can be semantically separated, namely can be grouped into Theme (T) and Rheme (R).[1]43 The Theme and Rheme formed the thematic structure. This theory has aroused intense attention and hot discussion for decad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Many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ed on the Theme-Rheme theory, its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me-Rheme theory can be us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heme-Rheme theory will be expounded.

外文翻译--价值链理论新发展补充

中文2600字 附录 The theory of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supplement (1)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heory. The value chain concept is 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Michael? Potter proposed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book. He said, "every enterprise is a collection of various activities to assist its products in the design, production, sales, and the sending of, all these activities can show that value chain." Also refers to the value chain of an enterprise.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a concept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i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economy, and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specific objective formation of chain type relation form. In the Michael? Potter's value chain model based on the new extension, the inter-firm linkage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at is known as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Generally speaking, outsid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o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y value chain. Its forming process is the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will be part of the origi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service and so on to design and integration, the resources are concentrated in specific areas, will focus narrowed to the core business, retaining only the key link, is the best part of core functions, and will other aspects of virtualization, which reduce the input or give up some links, with the help of the market by seeking external partners to provide help, these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have the enterprise temporarily not available or not outstanding ability. This formed through market transaction between the new value chain can be referred to as the industry chain, it can enhance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rapidly. Not only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value chain and value chain of an enterprise and other economic units are the same, the value chain of any enterprise can exist in a composed of many value system. However,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is a vertical structure, top-down control; industry chain is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Research on enterprise value chain is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and the study of industry chain and industry value chain between enterprise activities. With the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the industry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 dep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value creation activities gradually by an enterprise as the leading into a plurality of the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ese enterprises constitu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or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