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第四章跨文化交际理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1983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初步探讨首次出现在《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年鉴》中。随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渐入佳境,学者们互相借鉴、综合研究,使跨文化理论的发展突飞猛进,至今已有十几种之多,涵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各个方面。本章主要就一些研究比较成型、实践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以详细论述。

4.1 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人们常常把谈话当成生活中最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人们在交谈时经常按照大家预期的方式说话,这是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了了解交谈的本质,人们常常使用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该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大师W·巴内特·皮尔斯和弗农·克罗农(W. Barnett Pearce and Vernon Cronen)提出的。他们认为交际过程受到规则制约和指导,因此,规则在该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意义协调理论一般指个体如何确立规则,创造和解释意义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在交谈的意义协调中使用。

皮尔斯和克罗农把生活比作是“没有导演的戏剧”,谈话则是这场戏剧中的主要产品。由于没有导演也没有剧本,所以情节错综复杂,演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得意义,同时又不停地与他人协调着他们的剧本。实际上,那些能够读懂他人剧本的人在交谈中能够保持前后一致;而那些读不懂剧本的人则需要协调他们的意义。可见,对谈话剧本达成共识非常困难。皮尔斯和克罗农这个鲜活的比喻阐明了意义协调理论的本质。该理论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的。

4.1.1 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

意义协调理论关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并且它揭示了个体如何把意义赋予某个信息。该理论有以下几个前提假设:

1.个人生活在交际之中。

2.人类共同创造社会实在。

3.信息传递依赖于个人意义和人际间的意义。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一个假设说明了交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皮尔斯认为人类交际的重要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就是我们生活在交际之中。意义协调理论认为社会情景是互动创造的。也就是说,正在进行社会交往的两个人共同创造了谈话的意义。交际活动中的每个人都是人际交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时人际交往系统又能帮助解释每个人的行为和反应。可见,个体创造了交谈的现实,所以每个互动都具有独特性。西方学术界倾向于把交际看成是无色无味的思考和表达工具,皮尔斯和克罗农则与传统观念相悖,他们认为只有重新审视交际,在新的语境中理解交际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所以,首先要承认交际的重要性。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是人类共同创造社会实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是指个体对意义和行为的理解与他人交际互动的符合程度。在两个人交谈之前,就已经有各自的交谈经验,在谈话中,两个人从不同的起点进入交谈,交谈的结果又会产生新的社会实在。可以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新的社会实在。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三个假设是信息传递依赖于个人意义和人际间的意义。所谓的个人意义(personal meaning)指的是个人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从个人独特的经验出发获得的意义。

个人意义来源于人们过去和他人交往的经验,所以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巨大的个体差异。个人意义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们发现关于自己的信息和关于他人的信息。当互动的双方对彼此的解释达成一致意见时,他们也就获得了人际间的意义(interpersonal meaning)。人际间的意义是由参与者共同创建的,它来自不同的情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所以获得人际间的意义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交谈中,人们是不假思索地获得了个人意义和人际间的意义。

以上是意义协调理论的三个假设,可见该理论关注的中心是交际、社会实在和意义。

4.1.2 意义协调理论的应用

意义协调伴随着人们交谈的始终,但是却很难描述,唯一的办法是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由于人们的能力和天赋所限,意义协调经常出现问题。当人们试图从谈话信息中获取意义时,意义协调也就开始了。人们交谈中意义协调的结果只有三种:第一种是双发达成一致;第二种是没有达成一致;第三种是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协调一致。而在现实中,第三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大。

4.1.2.1 意义结构的等级

意义协调理论的学者认为,意义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内容、言语行为、契约、情节片段、生活剧本和文化模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层次包含在另一个层次之中,内容是意义的低级层次,文化模式为最高级的层次。高级层次的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低级层次的意义,同时,人们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意义进行解释。

内容是人们接触到的原始数据,也可以说是未经解释的刺激,它包括行为、噪音、视觉刺激等形式。内容层次是原始数据向意义转换的第一步。

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说话而执行的行为,包括抱怨、侮辱、承诺、断言和质疑等”。言语行为传递了讲话者的意向而且指明了一个特定的交际应该如何进行。例如,当你对爱人说出“我爱你”的时候,这几个字就是言语行为,因为这句话还充满着感情语气。皮尔斯认为,言语行为不是物体,它们以意义的逻辑和交谈行为表现出来。人们共同创造了言语行为。

契约是第三个层次。它是指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对双方关系的可能与限制达成的同意。契约对行为做出规定,是行为的指导方针。契约还规定了关系的边界,帮助区分了我们和他们,而且它为态度和行为提供参考,比如,双发如何发言,或者有哪些话题是交谈中的禁忌。

情节片段是指有明确的开始、发展和结局的交际惯例,它描述了人们行为的语境。人们在情节片段的强调程度上存在分歧。不同的强调意味着对情节片段的不同表达,因此,就有同一情节片段的局内人视角和局外人视角。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情节片段的基础,当人们在决定情节片段该如何发展时,总是怀有各自的文化期望。

生活剧本是指一系列过去的、现在的情节片段,生活剧本是与人们的自我感觉相关联的事物。每个人经历的生活剧本各不相同,存在很大差异。生活剧本还包括两个人一起创造的那些情节片段。

文化模式是关于世界秩序以及与世界秩序的关系的整体图像。在解释意义时,个人与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视角解释意义时,就会产生交际的障碍。

在交谈的过程中,意义层次的作用十分重要。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互动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人们之间的意义等级有很大差异。意义等级的区分有利于我们理解意义协调和管理意义。

4.1.2.2 影响协调过程的因素

意义协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道德感和是否可获得资源。

意义协调需要个体考虑到更高的道德规则。道德感涉及伦理,道德规则的实质是个体在交流中表达伦理立场和观点的机会。伦理是谈话内在的组成部分。在交际中,每个人把不同的道德规则带入谈话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朋友、恋人、员工、丈夫等。每一种角色都享有不同的权力,同时承担不同的责任。比如在一些文化中,男性被认为是领导者和家庭保护者的角色,这种与女性的义务的冲突,就会影响他们交谈过程的协调。

此外,一个人资源获得能力也会影响意义协调。皮尔斯所说的资源指的是“人们用来使自己的世界充满意义的故事、形象、象征和制度”,皮尔斯认为资源还包括感知、记忆和帮助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实在保持一致的概念。协调在交际中非常重要。有时候,与他人的协调非常简单,有时非常困难,因为人们把不同的资源带入谈话,根据自己对意义的理解来做出反应。比如,在工厂工作了10年的职工李某,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对自己工作的这座工厂非常了解,因而他受到自己手下几名员工的尊敬。而张某是新被工厂聘任的大学生,他具有MBA学位,从事管理工作,招聘他是看中他的管理能力,希望他的到来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结果张某成了李某所在部门的领导。可见,由于两人的资源不同,必然导致交际上的困难。对工厂的过去非常了解,与其他员工的融洽关系,自己在此的工作经历,和对企业目标的认识,这些都是李某的资源。而张某的资源是大学的教育背景,并因此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和工厂里少数人的信任,而他对工厂历史却一无所知。可见,两人的资源各不相同,他们的不同经历和背景使他们在交际时的意义协调存在很大障碍。除了道德感和资源外,意义的协调还取决于交谈的规则。

4.1.2.3 意义协调的规则

意义协调理论的核心之一就是规则。意义协调理论的建立依据是规则论的立场。他们认为,个人管理和意义协调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规则。意义协调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规则给与人们选择的自由和空间。一旦对话的规则确立,交际双方就在规则给与的框架内享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交际双方在交谈中能够使用所需的规则,不仅需要具有使用规则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举一反三的灵活应变能力,但是很难用文字描述这些交际的技巧。交谈中的规则不仅仅是对行为加以约束和规定。交际双方必须理解社会实在,并且根据交际的情境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协调。

意义协调者认为规则分为两类,即制度性规则和调节性规则。制度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如何解释某个行为,如何通过一个层次的意义理解另一个层次的意义。由于制度性规则的存在使我们能够理解别人讲话的意图。比如,当你对父母、子女、恋人说“我爱你”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并不相同。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规则,所以双方会根据关系的类型和情节片段来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可见,在交际中制度规则帮助人们对意义做出正确的理解。

另一种规则是调节性规则。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指人们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它们能够帮助引导谈话的发展方向。制度性规则帮助人们解释意义,但是却不对人们行为的加以指导,而调节性规则恰恰能够对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导。可见,制度性规则与调节性规则有很大不同。下面的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一对共同生活了10年的夫妻发生了感情危机。妻子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决定马上采取行动,这时候她需要使用制度性规则和调节性规则。制度性规则告诉她,她必须与丈夫沟通,因为丈夫外遇是错误的。同时,她的丈夫必须根据制度性规则对他们之间的这次谈话做出解释,而且还要在调节性规则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行动。两个人对此事展开的谈话,也就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社会实在。在谈话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对方的规则系统。因为对他们来说,在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处理此类事情的经验,所以他们不清楚什么是制度性规则,什么是调节性规则。在两个人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发现对方的规则系统,而且随着这个发现对方规则系统的过程,他们的谈话协调也可能发生危机。两个人会使用不同的情节片段

来说明这件事,而且他们也可能并不赞同对方采用的规则,不过他们能够理解谈话的内容。

4.1.3意义协调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皮尔斯和克罗农的意义协调理论试图探究交际者的内心情况以及他们如何管理意义。意义协调理论明确地以交际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该理论涉及的范围广,既可应用于自我交际又可以应用到人际交际中,目前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交谈、文化社群、家庭、组织等领域的研究中。

尽管意义协调理论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有些学者也对它提出了批评。例如戴维·布伦德斯对“个体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引入独特的语言系统”提出了质疑。戴维·布伦德斯不赞同“意义是个人内在的经验”这个看法。他认为人们拥有共享的语言,那不是私人的产物,而是共享的象征意义的中介。皮尔斯和克罗农认为交谈中的使用规则因人而异,而戴维·布伦德斯则认为这一观点过于宽泛并没有说明意义的社会属性。但是不可否认,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情境中规则的重要性。

4.2 言语代码理论(Speech Code Theory)

言语代码理论是由Philipsen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提出了基本框架。Philipsen (1992)提出言语代码理论,即“交际行为文化层面上的不同代码。”该理论认为社区谈话意味着交际行为的不同代码。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功能就是保持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力量的健康平衡,提供一种身份的共享感,而这种感觉能够保持个人尊严、自由和创造力。在有着共享身份的文化交际中,维持两个次级交际过程——(1)创造(2)确认——的平衡可以使该功能得以实现。因此,文化交际牵扯到社区谈话中使用的文化代码的协商问题。社区谈话是人们协商如何“共同生活”的交流过程。Philipsen指出“言语代码是指历史上制定的,社会中建构的与交际行为相关的概念、意义、前提和规则”。

4.2.1言语代码理论的前提假设

Philipsen的言语代码理论集中研究人们如何与他人交际。他认为文化是影响交际行为的最基本因素。他提出了五个前提假设解释了言语代码的基础。

1.每一个文化,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言语代码。

2.言语代码包含一系列体现文化差异的心理学体系、社会学体系及语言风格。

3.言语的意义依靠听者和说者双方使用的言语代码对交际行为的创造和解释。

4.言语代码的细则、使用规则以及前提与言语本身交织在一起,伴随着言语的始终。5.对共享的言语代码的巧妙使用是进行预测、解释和根据交际行为的可理解性、审慎性及道德标准对语篇形式控制的必要条件。

第一个假设的提出是由于言语代码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Philipsen等学者通过很多独立的案例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交际活动受到文化的影响。言语代码总是在特定的地点,被特定的一群人所使用。当人们第一次同别人讲话时,人们经常要询问或者猜测这样的问题,“他们从哪里来?”语言总是与特定地点相联系,例如,国家(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或者澳大利亚英语)、地区(南方、北方)和社区。

第二个假设认为言语代码同某个文化的心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它和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有关。换句话说,某些态度、价值观、心理状态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例如,某个阿拉伯人使用Musayra代码(阿拉伯人使用的言语代码体系)是为了满足阿拉伯文化对保持个人尊严的预期。保持个人尊严是一种控制心理的价值观念,它要求人们谈话中要使用谦卑的代码,还要热情好客。使用Musayra言语代码,就要有礼貌、富于感情而且讲话委婉,这样才能保持个

人尊严,表达阿拉伯人特定的心理。而与此相反,以色列犹太人则使用Dugri(以色列人使用的言语代码体系)来表达强烈的民族身份。这种身份是深深地植根于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自豪之情的。历史上,以色列民族是动荡的被压迫的民族,但是以色列的建国最终改变他们的历史条件。Dugri语言就是来表达自豪感的一种方式。

第三个假设认为言语的意义不是取决于文字而是取决于使用它们的人。这就意味着要真正理解交际行为就要依靠人们的言语和人们使用的言语代码。交际中,人们发出某些行为,别人则对这些行为作出解释。这种解释要依靠言语代码才能够完成。当使用Musayra言语代码的阿拉伯人客气委婉地与人交谈时,那些不使用Musayra言语代码的人就会认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软弱而且阿谀奉承。这样的理解必然造成交际上的障碍。而以色列犹太人则有着粗鲁好斗的名声。Dugri言语代码就是采用直接的方式,所以经常会听到他们说“你错了”或者“不对”的话。对很多不了解他们使用的言语代码的人们来说,这种直接的交际方式听起来很粗鲁,而享有同样的言语代码的人们则对此非常习惯。可见言语代码的不同经常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第四个假设意味着言语代码经常显现,任何人都可以对它有所察觉。可以通过观察文化成员的交际活动来研究他们使用的言语代码。还可以通过某些仪式化的交际活动来发现言语代码,如打招呼的礼节。非裔美国人与另一个非裔美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就不同于他与白人打招呼的方式。人们会使用特定的词汇或者身体动作来表明彼此的联系和友谊关系。通过研究这些符号形式和交际模式,人们发现文化世界是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第五个假设认为巧妙地理解和使用言语代码能够提高交际效果。人们并不是像机器一样交际。尽管人们被言语代码所包围,他们还是会反思这些代码,改变它们的典型模式。这就意味着有可能改变或者避免代码的某些方面。而且,情景也能够改变言语代码。这就要求交际双方能够同时成为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努力控制或者预测他人的言语和行为。

4.2.2言语代码理论的应用

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Philipsen的言语代码理论。飞机上的乘客们对飞机上提供的食物非常不满意。其中的两个乘客,他们都是非裔美国人,对乘务人员表示对食物的不满。但是乘务人员不懂得他们使用的言语代码,所以没有理解他们的意思。就在这时,另一个乘客,一位白人女性,主动为飞机乘务员提供帮助。她表示自己懂他们使用的语言。然后,三个人就开始交谈,他们的谈话对飞机上的其他乘客和机组人员毫无意义。这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文化影响人们交际的方式。

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人们,通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例如,他们的服饰相同,对食物的品位相同,对事物持有很多相同的态度,他们在交际方式上也具有相似的倾向。某一文化社团的成员们共享语言使用和解释的一套规则。这就意味着人们使用语言(如词汇的选择、俚语、口音和句法等方面)、理解和解释语言的含义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成员身份。例如,下面的一段对话。

JESSE: Yea, I’m thinkin’’bout getting some new ink.

GENE: Really, where you gonna put it?

JESSE: Oh, Idon't know. I’ve still got some clean spot.

这个对话让人难以理解和困惑。这里的“get new ink”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Gene对把它放在哪里如此关心?而“clean spot”又是指什么呢?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对话的文化功能又是什么?难道是Jesse想给自己的墨水笔买瓶墨水,而Gene认为Jesse脏乱的书桌上根本没有地方放它?其实,这段有趣的对话是发生在两个注重文化禁忌,热衷于使用委婉语的人之间的,他们都生活在某个重视禁忌,而且使用特定谈话规范的文化中。如果你是该文化的成员而且了解他们使用的“言语代码”,那么你就能轻松地参与到此类谈话中。你也

会知道他们所说的“new ink”其实是指“新的纹身”,而“clean spot”指的是身上没有纹身的地方。你也就会理解该文化成员们如何从使用独特的交际代码来获得个人身份的满足感。

Jesse和Gene在使用言语代码交谈,如果你也懂得这套言语代码,你就能理解和参与到对话中。下面我们来分别描述一下以色列犹太人使用的Dugri 和阿拉伯人使用的Musayra 言语代码体系,以便我们能对言语代码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色列犹太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不同交际规范。人们把阿拉伯交际系统称为Musayra,是“协调”或者“与……相处”的意思。这种交际方式要求人们在交流中要与他人发展和谐的关系。Musayra的产生源于阿拉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尊敬、友善和集体主义。一个使用Musayra代码的阿拉伯人在讲话时要礼貌、委婉、客气而且避免与他人发生对抗。

而Musayra这种语言包含四个交际特征。第一是重复,交际中有很多格式化的重复表达方式。重复的使用主要是恭维和赞扬别人,这是为人和群和努力协调的表现。重复还用在议论性的文体中,通过重复某些表达方式达到对别人的观念施加影响的目的。讲话方式委婉是Musayra的第二个特征。通过委婉的方式,人们可以在交谈中轻松地转变立场,与他人达到协调。讲话方式委婉是礼貌的表现,可以保全面子。语言详尽是该语言的第三个特征,语言非常富于表现力。它能使交谈双方的联系加深,巩固双方关系。该语言的第四个特征是注重情感表达。这使得双方可以互相达成认同,保持和发展彼此的关系。

这与以色列犹太人使用的言语代码形成了鲜明对比。以色列犹太人采用直接的、注重语用功能的、而且武断的交际方式。人们把这种语言代码称为Dugri,是“直接讲话”的意思。与Musayra完全不同,Dugri把“直入主题”作为最重要的交际目标。情感的沟通和礼貌则屈居次要地位。阿拉伯人在交谈中注重保全对方的面子和正面形象,而以色列犹太人在交谈中则注重自己讲话的直接明了。Musayra和Dugri是言语代码的最好实例。

4.2.3 言语代码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Philipsen 认为“每一次社区谈话都在交流行为中留有不同的文化方式与文化内涵的痕迹”。群体成员参与社区谈话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但是每一个社会谈话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他还认为“交际是在个人和社区生活中使文化的功能得以实现的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资源”。社区功能包括“个人如何作为社区成员来生活”。说交际具有“启发性”是因为社区的新生儿与新来者都要通过交际活动来学习本社区具体的文化方式与文化内涵;说交际具有“实践性”是因为交际活动允许个人参与到社区谈话中去。

Philipsen等人(2005)总结出了言语代码理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侧重于影响我们交际的文化和代码。这些学者认为我们运用文化和言语代码以使自己和他人的交际有意义;我们的文化和言语代码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言语代码的“修辞力度”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如何连贯地、合法地、艺术性地运用代码。

尽管言语代码理论为跨文化交际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还是有学者对它提出质疑。有的学者认为言语代码理论过于泛泛,没有考虑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等因素。而且Philipsen 没有讨论人们如何看待和感受他们每天所要面对的不同情景。

但是Philipsen提出的很多观点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每个文化的成员都共享一套区别于其他文化的言语代码和交际方式。这些代码对同一个言语社团的人们来说是沟通的桥梁,而对其他言语社团的人们来说则是沟通的障碍。尽管言语代码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他们还是会发生变化。在某些情境中言语代码并不能预测交际行为。了解言语代码是对话和谈判的前提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丢失词语的文化内涵。词语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从构成言语代码的符号中获得意义。

4.3 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FNT)

在中国,留美人类学家胡先缙女士首先将面子研究带入社会科学探讨的领域。她将“面子”和“脸”区分开来,其中,“面子”代表社会对个人名誉和地位的肯定;“脸”代表个人对自己道德品行的判断,虽然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却无法分割。这种说法有助于我们认识面子构造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划分却受到后来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与其简单地划分“面子”与“脸”,不如视面子本身为一个复杂的混合物,这个混合物有多种面孔、多项功能,这种看法相对科学。

最早系统地探讨面子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他通过戏剧做比喻,认为人们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总希望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给他人留下特定的印象,这就好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演出技巧操控观众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所谓面子,就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展示出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形象”(an image of self),这种“自我形象”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自我形象”是他人眼中的“我”;第二,这个“我”是可以操控的。人们都有管理和维持“自我形象”的自然倾向,人们都注重自己的面子,这种关注是影响我们日常交往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从高夫曼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面子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一个人有没有面子,取决于其他人怎样看待他/她,和他/她觉得其他人会怎样看待自己,这种面子(“自我形象”)只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面子又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积极建构起来的东西,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她自己如何做面子给其他人看。

近年来,学者们较多关注的是Stella Ting-Toomey于1998年提出的面子--协商理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面子的建构必须是双方协商的过程,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努力。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积极建构自己的面子,同时也需要给予对方面子,维持自己的面子与维持对方的面子是相辅相成的。

面子--协商理论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跨文化交际、冲突、礼貌和“面子工作”。这一理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应用犹为突出,具有特别的优势和应用。Ting-Toomey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她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文化中,“面子”和“冲突”才能得到表达和保持,所以文化为解释这些现象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框架。面子--协商理论是少数几个明确提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感知和处理冲突上存在差异的理论之一。她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对他人“面子”的关心程度会有所不同,这种关心程度的差异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冲突,这一评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面子--协商理论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理解面子-协商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解。1.面子倾向面子倾向决定面子协商者指引其注意力及相关行为的重心。它包含三个方面:自我面子是指在冲突情境中,当本人的面子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对于本人面子的保护措施;他人面子是指在冲突情境中,对于冲突的另外一方面子的关心或考虑;相互面子是指在冲突情境中,对冲突双方形象或双方关系的形象的关心。

2.面子工作所谓面子工作(facework),是指人们用来构建和保护自我面子以及用来构建、保护或者威胁他人面子的交际行为。换句话说,面子工作是为了满足自我或他人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的行动,即自我如何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他人的面子保持一致。面子工作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面子倾向或对面子的关心,即对面子的关心是针对自我面子、他人面子还是相互面子的关心。

(2)面子行动,即面子是否被保护、维持或者提升。

(3)面子工作互动策略,即各种用于保护或者提升面子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4)冲突交际风格,即在冲突协商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的行为趋向。

(5)面子的范围,即不同的面子类型或重点。

下文中,我们还将介绍这一理论的具体细节,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理论的前提假设。

4.3.1面子--协商理论的前提假设

虽然面子和面子工作普遍存在,但是在不同文化中,我们如何设定或理解面子的特定含义,如何进行面子工作却不尽相同。Ting-Toomey将面子--协商理论的前提假设简要地概括为如

下几点:

1.所有文化中的人在所有的交际情境中都努力保持和协商面子。

2.当交际者在特定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尴尬、要求或冲突等使人们的情感受到威胁的情境)中的身份受到质疑时,面子这一概念就尤为难以解决。

3.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大/小权力距离等文化变量维度限定了面子工作的趋向、活动、内容和风格。

4.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决定其成员对自我导向面子工作或他人导向面子工作的喜好。

5.大/小权力距离决定其成员对垂直型面子交流或水平型面子交流的喜好。

6.文化变量维度,连同个体因素(例如:自我解释)、关系因素(例如:亲密程度、地位、内集团/外集团)和情境因素(例如:局部特点),对特定面子工作行为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使用具有影响。

7.跨文化面子工作能力是指在恰当、有效地处理以易受身份影响为基础的冲突情境过程中,知识、意识和交际技巧的最佳融合。

基于以上的核心前提假设,32个用来解释文化与面子策略关系、文化与冲突风格关系和面子策略的个体因素的命题也从1998年版本的面子-协商理论中产生出来。自此,更多的关于文化因素和面子策略关系、文化因素和冲突风格关系、个体因素和面子策略关系以及个体因素和冲突风格关系的研究也展开并进行。

4.3.2 面子--协商理论的应用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面子工作和冲突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文化维度上: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IC, or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和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这两个维度在面子工作和冲突的解决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作用。

4.3.2.1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与面子工作

个体主义文化是由联系相对松散的个体组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个体把其本身看作是独立的集合体,并认为个人的目标要优先于他人的目标,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身份高于群体身份,个人权利高于集体权利,个人需要高于集体需要。个体主义文化通常属于低语境文化,即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意义的传递较低少赖于语境,而较多依赖于人们的言语表达。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社会国家。

集体主义文化是由联系相对紧密的个体组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个体把其本身看作是一个大的集合体或更多集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认为集体的目标要优先于个人的目标,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义务高于个人权利,群体的需要高于个人的欲求。集体主义文化通常属于高语境文化,即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意义的传递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语境,而较少依赖于人们的言语表达。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社会国家。

个体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对面子的看法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Ting-Toomey认为面子有消极的面子和积极的面子两类。消极的面子是指想保持独立自

主和不受约束,个体主义文化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积极的面子是指希望被我们认为重要的人喜欢和崇拜,集体主义文化追求的是积极的面子。所谓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和“留面子”(Face-saving),“挽回面子”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

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义为“消极”或“被动”性的,是因为这类面子的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所谓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Face-assertion)和“给面子”(Face-giving)。“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在心理动因方面,显然消极的面子谋求“个体自治”,积极的面子谋求“群体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更注重关系的、过程的解决冲突的策略,而个体主义文化的成员则注重独立的、结果的解决冲突的策略。

4.3.2.2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与面子工作

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的机构和组织内部,权力较小的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现象的期待和接受程度。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中,其成员相信个体是相对平等的,他们共同努力去缩短或消除地位差距,平等分配权力。在权力距离大的国家中,其成员强调不同个体之间的地位差异,并接受不平衡的权力分配。

权力距离小的文化成员更多的是维护和要求自己的个人权利,而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则更多的是负责承担起一定的义务。权力距离小的文化成员倾向于通过信息交流将尊敬-顺从的距离降到最低程度,而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则更喜欢垂直型上对下/下对上的面子交流。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地位高的成员比地位低的成员在口头上更倾向于使用间接的面子策略,而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地位高的成员比地位低的成员在口头上则往往使用更直接的面子策略。

4.3.2.3 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管理

Ting-Toomey认为,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他们采取的冲突处理风格也是不一样的。面子—协商理论注重文化对冲突管理的影响。

事实上,上述的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和权力距离两个文化维度会影响人们对于冲突处理风格的选择。冲突处理风格大致包含如下几种:逃避(Avoiding, A V)、迎合(Obliging, OB)、妥协(Compromising, CO)、控制(Dominating, DO)和整合(Integrating, IN)。自我面子是与控制策略面子工作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他人面子是与整合策略、逃避策略、妥协策略和迎合策略等面子工作行为联系在一起的;相互面子是与整合策略面子工作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使用逃避风格的人会避免分歧,避免与他人产生不愉快的交际;使用迎合风格的人会消极地适应、努力满足他人的需求和同意他人的建议;在妥协的风格中,个人想要寻找一条中间的出路来解决冲突,使用交换的方式来达到妥协;控制风格通过使用权力、影响力或专业知识,让他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作出决策;整合风格一般被人们用来寻找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它要求对自己和他人都给予高度重视,这与妥协风格相反,妥协风格并不予以重视。

Ting-Toomey认为人们在个体文化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面子行为和冲突风格。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和权力距离是用来辨别文化差异的两个主要维度。经过在不同国家实施的调查和研究,她发现,个体主义文化成员多采用自我导向的面子维护策略,例如控制策略,以保护个人利益;集体主义文化成员多采用他人导向的面子维护策略,例如逃避和迎合策略以维护关系的和谐。在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中,其成员依据交际对象的地位是否高于自己而采取不同的面子工作行为;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其成员较少依据交际对象的

地位是否高于自己而采取不同的面子工作行为,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一种更为公平的方法来处理地位上存在差异的交际对象的关系。

4.3.3面子--协商理论的批评与总结

面子—协商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理论吸引了众多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兴趣,日本和美国等国的学者在Ting-Toomey之后进行了不同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现与进展。因此,这一理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此外,Ting-Toomey对于这一理论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十分清晰的表述,使得该理论的范围和边界也很明确。

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面子工作差异和冲突处理风格的差异,但是该理论并不能完全说明或解释这其中的文化差异。

此外,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是建立于Brown 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某些学者认为Brown 和Levinson的理论中某些成分过于抽象,不能很明确地解释某些具体问题。对此,Ting-Toomey也表示赞同,她认为Brown 和Levinson的理论只是为面子—协商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最初的参考,但是很多数据表明他们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的来说,面子—协商理论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解决不同文化之间交际障碍的机会。

4.4 谈话制约理论(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谈话制约理论由韩国学者Min-Sun Kim于1994年提出,他认为谈话制约是个体在交际的过程中,关于信息构建方式的最基本的关心。这种关心会影响个体参与的每一次谈话的特点,并影响个体的总体交际风格。事实上,这一理论所关注的并非是“要说什么”,而是“如何表达要传递的信息”。

Kim的谈话制约理论主要是来源于西方学者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所提出的礼貌理论。Brown和Levinson将其礼貌理论中的“理智的人都希望满足某种需要”这一论点加以扩展,于1978年提出了“面子理论”,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角度谈论面子。他们认为,人人都需要面子,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根本,是人们交际时的心理基础,并且是个超语言概念。在Brown和Levinson看来,面子是人们交际中的心理现实,而维护面子是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并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他们认为面子是可以在情感上被感知的,可以被丢失、保持或加强,并且在交际过程中,需要被经常注意到,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想要为自己争取的公众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前者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喜爱、肯定和赞许;后者是指希望个人的自由不受他人的干预。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

但是,Brown 和Levinson认为,有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它们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产生威胁,并且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胁,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批评言语行为会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说话人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批评目的,选择合适的批评言语行为类型,以取得恰当的交际效果。面子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他们所感知的面子受威胁程度来使用礼貌策略,根据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权势差异以及言语行为威胁面子度等三个相互独立、受制于文化的变量,理性的发话人能够确定威胁面子行为(FTA)的严重性,进而采取相应的礼貌策略,完成信息传递并实现礼貌意图,进而也就减少了双方交际时的面子损失。这样,语言礼貌成为尽量减少威胁面子行为本质的手段,是一种策略。

基于以上的原因,Kim认为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对其言语和言语表达的方式有所限制,

以达到维护交际双方面子的目的。

4.4.1谈话制约理论的内容

Kim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五种谈话制约,包括: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

4.4.1.1 对于明确性的关心

对于明确性的关心是指交际个体通过一句话语使得自己的意图变得清楚明确的可能性。在会话原则中,明确性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例如,说话者想要传递命令的行为,可以使用祈使句,如“请把钱还给我。”

4.4.1.2 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

这一谈话制约主要是关于话语能够避免干预听话者自主行为能力或避免干涉听话者行动自由的程度。这种谈话制约往往涉及很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消极礼貌”等,目的在于避免对他人强加命令或意图,因此这种谈话制约被认为是一种用来保护听话者消极面子的手段。美国学者Scollon认为当说话者认为听话者不愿合作或说话者愿意给予听话者不顺从的机会时,“礼貌”一词就带上了“对对方表示尊重”的含义。

4.4.1.3 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

当说话者做出要求的时候,他们也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听话者的情感。因此,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感情的关心是指说话者认定的帮助听话者索取并保持积极自我形象的义务。例如,积极面子就是尊重对方情感状态的一种比较合适的手段;语气不平和的祈使句,则会很有可能伤害他人的情感,不注意这种谈话制约的说话者往往只注重完成其实际目的,而往往忽略了与听话者关系的保持和发展。

4.4.1.4 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

这种谈话制约代表说话者有意避免使谈话对象对自己形成负面印象或评价。事实上,交际者对于自我的肯定取决于其本身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此,交际者会尽量避免能够引起他人对自己消极评价的行为,这种谈话制约符合Brown 和Levinson的观点,即说话者都有保持自己积极面子的愿望。

4.4.1.5 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

交际有效性是影响谈话技巧和策略选择的主要维度。当说话者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去实施某种交际行为的时候,他们主要关心交际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对于说话者交际能力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其所追求的交际目标完成的有效程度。虽然交际有效性并非是评价交际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它却可以反映出谈话制约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五种谈话制约,Kim把谈话规则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和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上述五种谈话制约的第一种和最后一种属于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其余三种属于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即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强调谈话的清晰明确(如信息被清晰表达的程度)和交际的有效性;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强调对他人的关心,注意避免伤害听话者的情感,并尽量不要把意见强加给听话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根据不同的交际情景,选择不同类型的谈话制约形式。

4.4.2 谈话制约理论的应用

Kim研究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作到“恰当”和“有效”。他认为以往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虽注意到达到“恰当”和“有效”的重要性,但是却忽视了如何达到“恰当”和“有效”。

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文化情境中,“社交恰当性”和“有效性”的本质特点都是一致的。但是,

对于已经习惯于不同社会传统的人们来说,达到“恰当”和“有效”的手段却不尽相同。“恰当”和“有效”这两个因素只适用于解释某一种文化之中的交际行为,因此,二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则显得过为宽泛。

对此,Kim给出两种解释,首先,在任何文化中,都会存在为取得成功交际而对避免负面评价和取得有效性的不同程度上的关心。但是,文化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导致不同文化看待和评价有效性的方式和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另外一种解释是,在五种谈话制约中,在某些文化中,某种或某几种谈话制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转换到另外的一些文化之中,这些显而易见的谈话制约就会和其它的谈话制约发生混淆。例如,有时,当人们想要降低他人的负面评价并提升交际有效性时,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这三种谈话制约就会与前两者发生混淆。

此外,Kim在交际策略的选择中解释了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性。他尝试将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的差异和谈话制约联系起来,即比较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对谈话制约使用所存在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文化群体,他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不同文化群体在交际行为的结构和内容的认知上存在哪些差异,其中主要关注的是在谈话过程中,人们有何种关心。通过研究,Kim针对谈话制约和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的关系,形成了几点认识。

虽然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都注重这五种谈话制约,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于这五种谈话制约的偏爱程度却存在差异。集体主义文化更倾向于使用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即集体主义文化成员注重对他人的关心,注意避免伤害听话者的情感,并尽量不把意见强加给听话者;个体主义文化更倾向于使用任务导向型谈话制约,即个体主义文化成员注重谈话的清晰明确(如信息被清晰表达的程度)和交际的有效性。

Kim提出集体主义文化成员在交际过程中,更注重关系问题,即面子问题,较之个体主义文化成员,集体主义文化成员更注重面子,他们对面子的要求标准更高,会选择能够最大化面子支持的策略;与之相反,个体主义文化成员比集体主义文化成员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对信息传递的明确性和交际达到的有效程度的要求更多,门槛更高。

Kim还认为:目标追求过程中,依赖型自我阐释的个人比独立型自我阐释的个人更看重不伤及听者感情和尽量少地强加意见于人;而独立型自我阐释的个人比依赖型自我阐释的个人把透明度看得更重要。具有双重的自我阐释类型的个人则同时看重关系限制和透明度限制。

此外,Kim 的另一个独到之处是采用被认可的需要、控制的需要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等来阐释谈话制约。他认为个体越渴望赞同,他们就越尊重听众的感情,越不把意见强加于人;个体越渴望支配,他们就越强调透明度。个体的心理性别角色越男性化,就强调透明度;越女性化,则越强调不伤害听众的感情及不把意见强加于人。

4.4.3 谈话制约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Kim的谈话制约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有效地吸收与借鉴了前人的观点,形成了独到的视角。他把语用学中的谈话现象与跨文化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意义,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他将同一交际过程中的调节文化变异性及个人层面的因素融合成一体,在他随后的研究中,有支持文化层面的,有支持个人层面的,更有对两个层面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的。

4.5.期望违背理论(Expectancy Violaitons Theory, EVT)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所占的比重有时比言语交际还要大。为了理解非言语交际及其在谈话中对信息的影响,朱迪·伯贡(Judee Burgoon, 1978)提出了期望违背理论

(Expectancy Violaitons Theory, EVT)。伯贡和她的许多同事研究了各种信息以及非言语交际

对信息产生的影响。伯贡(1994)在讨论非言语交际与信息的关系时提出:“非语言线索是

信息创造和解释中始终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采取的是实证的和普遍规律的取向,

它最初被称为“非语言的期望违背理论”。但是伯贡后来去掉了“非语言的”这个词,因为

这个理论现在研究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非言语交际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这个理

论提出以来,期望违背理论已经成为研究非言语交际对行为影响的主要理论。

期望违背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非语言行为抱有期望。伯贡指出,在交际者之间,

交谈距离如果发生期望以外的变化会造成生理唤起,经常还会产生模糊的意义。对期望违背

中所蕴涵意义的解释,取决于“违背者”的受欢迎程度。

4.5.1期望违背理论的假设

期望违背理论关注的是在谈话过程中,如何从他人以及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信息。这个

理论有三个前提假设:(1)人类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的驱使。(2)对人类行为的期望是后天

学习的。(3)交际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

4.5.1.1 人类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的驱使

第一个假设说明,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总是带着期望。换句话说,人们的互动受到

期望的驱使。期望(expectations)可以被定义为:在与他人交谈过程中,预测的和预先规定的

认知和行为。因此,期望必须包括个体的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在早期的期望违背理论研

究中伯贡(1978)提出,人们并不把他人的行为看成是随意的。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方

式具有不同的期望。如果你是一个面试官,你会盼望应聘者采用什么样的非语言行为和语言

行为?许多主持面试的人肯定会期望对方表现出一定的自信,如热情地握手、流畅的问答、

积极的倾听等。应聘者也希望在面试过程中与面试官保持一定的距离。许多美国人不希望不

认识的人站得太近或太远。伯贡和其他期望违背理论研究者认为,无论是在面试的场合还是

在两个之前存在一定关系的人之间的讨论,人们在进入互动时总是对应该如何传递信息有许

多期望。图4-1列出了影响个人期望的一些条件。

期望

(正式/非正式、社会的/任务的功能、环境限制、文化规范)(之前的关系史、地位差异、吸引力和喜爱程度)

(性别、个性、年龄、外貌、名誉)

图4-1:影响期望的条件

朱迪·伯贡和杰罗特·黑尔(Judee Burgoon and Jerold Hale,1998)提出,共有两种期望:

互动前的期望和互动中的期望。互动前的期望(pre-interactional expectations)包括交际者互动

的能力。换句话说,在他/她进入对话之前,交际者拥有什么样的互动知识和技能。人们并

不总是知道进入或维持对话需要什么条件。比如说一些交谈者可能非常喜欢争论,而另一些

交谈者则极为被动。许多人并不期望在他们的对话中遇到这类极端行为。互动中的期望

(interactional expectations)指的是个体进行互动的能力。大多数人期望与他人保持适当的交谈

距离。此外,在与他人沟通时,他们还经常期望看到像长时间视线接触这样的倾听行为。在

研究互动前的期望和互动中的期望时,这些行为以及其他许多行为非常重要。

当然,根据交际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行为也会因人而异。此外,我们的期望是否

得到满足经常还会受到我们所在的文化,以及我们是否把文化模式内化到谈话期望中等因素

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把我们引向期望违背理论的第二个假设。

4.5.1.2对人类行为的期望是后天学习的

人们不仅从文化中学习期望,还从文化中的个体那里学习期望。比如,美国文化告诉人们,师生关系更强调教师这一方。虽然在大多数高校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教师一般比学生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在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中存在某些期望。比如,人们期望教师在专业领域能够有渊博的知识,能够用清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知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不理解时能够随时提供帮助。人们还期望教师能够以一种谨慎的方式与同学发生身体接触,因为男女同学对教师的身体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师生关系只不过是人们从文化中学习关系期望的一个例子。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任何讨论都在一定文化决定的如何交往的期望之中进行。许多不同的社会机构(如家庭、媒体、商业和工厂等)决定着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文化模式。这些一般的文化规则最后体现在个体的具体交谈之中。

处于一定文化中的个体也会对交际期望产生影响。伯贡和黑尔(1988)评论说,对他人的了解、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史以及我们的观察,这些差异也都值得重视。此外,期望还受到观察的影响。比如某个家庭习惯于彼此之间距离很近,但是这个习惯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当遵循不同社会规范的人进行交谈时,就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因为对交谈距离的期望因人而异,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互动的感知,或许还会引起其他后果。

4.5.1.3 交际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

期望违背理论的第三个假设与谈话中我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有关。伯贡认为,当人们背离期望时,这种背离是否被接受取决于它对他人的回报。伯贡、德博拉·科克尔和雷·科克尔(Burgoon, Deborah Coker, Ray Coker, 1986)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期望违背行为都必然导致负面的感知。研究者还进一步说明:“当一个行为的意义比较模糊或可以做多种解释时,如果交际者提供的回报很高,其违背行为则会被赋予积极的意义,而如果交际者提供的回报很低,其违背行为则会被赋予消极的意义。”(Burgoon, 1986:498)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提供多种回报,包括微笑、点头、身体吸引、相似的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可信性和能力。伯贡认为,人们在交谈中既能提供奖励,也能提供惩罚;她还认为,人们能给互动带来积极的和消极的特征。她把这种情况称为交际者奖励效价(communication reward valence),即交际者积极的和消极的特征之和以及所带来的回报和惩罚。

伯贡认为,所谓奖励就是一系列令某个人更讨人喜欢的特征。根据期望违背理论,对违背的解释常常取决于交际者及其价值观。我们可以用这一假设来解释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在公交车里长时间地盯着某人看可能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行为。但是如果把行为主体换成恋人,这个行为就令人感到高兴。如果宴会的主题发言人在发言时看着听众头上的地方,许多人就会因为缺乏视线接触而感到迷惑。但是如果陌生人在街头擦身而过,没有眼神接触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或者你可以设想一下当你的上司或同事长时间地盯着你看,这意味着什么?最后,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对视线接触的感知。如果一个妻子一边告诉丈夫自己很爱他,一边却避免视线接触,这肯定会和有视线接触时的评价不一样。但是,对行为的解释也会因文化而异。一些人(比如爱尔兰裔美国人)期望另一个人在说一些像“我爱你”之类非常私人的信息时,直接注视着他们。但是另一些人(比如日本裔美国人)则不会认为视线接触有这么重要。在上述这些环境中,对期望的惯常行为的违背可能会因为我们对交际者的接受程度而产生不同的解释。

4.5.2 期望违背理论的应用

期望违背理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作用。比如,在面试中,面试官可以通过对面试者期望的违背来减轻其紧张度,相反,也可以通过对面试者期望的违背来考察其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在下面的案例中,珍妮特利用期望违背理论,最终确定苏珊是适合工作的人选。

苏珊是一个有两个小孩的40岁的母亲,她即将参加一家公司的面试,她认为凭自己的

生活经验足以应付任何刁钻的问题,因为她曾是女童子军的团长,在中学的家长—教师联合会管理过财物,还兼职做执行助理,她认为这些经验会对回答面试的问题非常有帮助。所以她充满了信心。

虽然信心十足,但是苏珊还是突然对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代表珍妮特见面感到紧张。当办公室助理告知她即将开始面试时,她来到办公室,敲了敲门,然后走进房间。当她走到离大办公桌10英尺以外时,珍妮特抬起头问道:“你是苏珊女士吗?”苏珊回答道:“我就是。”珍妮特接着说:“好的。走近一些,坐下来,我们聊聊。”

当苏珊开始面试时,一种紧张感油然而生。她有一种预料不到的紧张感。珍妮特可以感觉到苏珊很紧张,她问苏珊喝咖啡还是茶。“谢谢,不用了。”苏珊说。“那么,为什么不坐下?”珍妮特问。

苏珊真的很想得到这份工作。她和丈夫为这次面试做过准备,昨天晚上他问了她各种问题。她不想失去得到这份工作的机会,当两个人坐下来开始聊工作和职责时,苏珊的心里开始打鼓。为什么她会如此紧张?她也曾经面对过许多人,而且她自己对于这份工作很有经验。珍妮特谈到了苏珊的工作责任以及向谁报告。当谈到这些内容时,珍妮特开始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并不时地斜靠在苏珊椅子前的办公桌上。珍妮特还有许多不同的问题要问,而且想多听听苏珊的意见。但是,苏珊还是非常紧张。

“你最近看过什么精彩的电影吗?”珍妮特问。“噢,对不起,我没有时间看电影。”苏珊回答。“我能猜到原因,你是一个大忙人,我非常惊讶你能同时做这么多事。你的孩子非常幸运。休息的时候你和家人做什么?”

“噢,我确实有闲下来的时候,我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谈到她如何照顾两个女儿时,苏珊感到更放松了。接下来她谈到自己如何能够同时处理许多事情。

珍妮特说;“太好了!让我们再谈谈你如何处理工作最后期限的问题。”

很显然,随着谈话的进行,苏珊感到越来越适应。最后,她消除了紧张,而且为自己正在成为该公司的职员而感到高兴。

苏珊开始与面试官交谈的时候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她一开始与对方进行互动时,就对他们之间空间的变化感到不安。珍妮特在面试过程中向苏珊靠近,使苏珊感到不舒服。但是,当谈话内容转向苏珊的孩子时,她就不再把珍妮特与她的接近看成是对自己信心的威胁。珍妮特在面试中的亲近虽然是违背期望的行为,但是苏珊可能把它看成是正面的行为。珍妮特的行为之所以被认为是正面的,是因为其他的一些特征,比如她得体的行为方式和对苏珊的孩子的兴趣。通过这种对于期望的违背,珍妮特使苏珊减轻了紧张感,使面试顺利进行,取得了成功。

4.5.3 期望违背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朱迪·伯贡的期望违背理论是少数几个专门关注非言语交际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假设和核心概念明确地说明了非语言信息和传递过程的重要性。期望违背理论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期望是如何影响谈话距离的。但是这些理论没有涉及交际者心理的变化和交际者在交谈过程中如何时时监控非语言行为。

这个理论的价值可能来自它的范围和边界。期望违背理论在这两方面非常明晰,因为它关注的就是非言语交际,当然,后来在理论的应用中又转向了语言信息。虽然非言语交际是一个非常广的领域,但是伯贡及其同事所进行的大量研究集中在个人空间问题上。她也调查了诸如注视等其他非语言行为,但是她最初的工作在研究范围方面还是非常明确的。她在研究中还讨论了陌生人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个人空间,因而扩展了原始模式的研究领域。

除了在研究领域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以外,期望违背理论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理论。伯贡的理论在如何获得良好印象和空间侵犯的意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此外,这个理

论的解释非常清晰,逻辑严密。从早期的论文到最近的研究,使用期望违背理论框架进行的研究保持了清晰性。

最后,期望违背理论还是一个可检验的理论。可检验性要求一个理论有明确具体的概念。实际上,伯贡(1978)是少数几个从理论一提出就明确地对概念作出界定的理论家之一。她提出的概念明确、可检验,为未来研究者的操作和重复检验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一些研究者对伯贡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意见,这些批评引发了一些争论。比如,格伦·斯帕克斯和约翰·格林(Glenn Sparks and John Greene, 1992)提出,自我感知和唤起的测量不太合理。他们特别指出伯贡及其同事没有能够建立有效的观察测量指标,因此“只有研究的有效性得到说明,我们才能接受非语言测量指标的正确性”(Sparks & Greene, 1992)。这些学术化的讨论看上去可能无关紧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唤起是期望违背理论的关键概念。伯贡(Burgoon & LaPoire, 1992)在回应这个批评时,首先声明格伦·斯帕克斯和约翰·格林并没有公平地反映伯贡研究中的目标。此外,伯贡和拉波尔反驳说,因为唤起是一个复杂和多层次的概念,因此他们定义唤起的方法仍然是有效的。

期望违背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因为它提出了一种联结行为和认知的方式。它是少数几个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及他人的需要和个人空间的传播理论。因此,伯贡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来说仍然非常重要。

4.6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AUM)

1975年,Berger和Calabrese最早提出了“减少不确定性”理论(URT)。1985年,古迪昆斯特(Gudykunst)将之同“社会身份”理论整合在一起,把这一理论扩展到跨群体交往的范围,迈出了“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的第一步。1988年,Gudykunst提出了一个概括性理论,即用“不确定性”(如无法预测或解释他人的态度、行为和感受)和“焦虑”(如感到不安、紧张、担心或忧虑)来解释人际或群体际有效交流的问题。这就要求将误解减少到最小。在AUM理论里,跨文化交际是跨群体交际的一种。Gudykunst(1988, 1993, 1995, 2005a)又使用Simmel(1908/1950)提出的“陌生人”概念(如个体存在于某一环境下,但却并非是该群体的成员)作为理论设计的核心概念,并将这一原理应用到外交领域。

Gudykunst(1993)加入了能力指标框架扩展了该理论,并首次使用了“AUM”一词。在该理论版本中,Gudykunst把以往的超理论假设进行了细化。该理论的假设避免了极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立场。Gudykunst(1993)增加了理论中公理的数量,以使理论更易理解和应用。该理论也包含了伦理问题以及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最大和最小限度(如有效交际要求交际者的焦虑和不确定应介于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间)。当焦虑和不确定性高于最大限度时,就无法有效交际(例如因为我们过分关注焦虑或者不能预测陌生人的行为);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低于最小限度时,由于不在意发生的事件(由于焦虑小)或是过于自信所作预测(由于不确定性小),也无法有效交际。对最小和最大限度的关注致使理论核心从“焦虑和不确定消减”转向了“焦虑和不确定管理”。

Gudykunst又引入了Langer提出的“留意(mindful)”这一概念,作为AUM和有效交际的折中点,Langer(1997)认为“有意识”包括“接纳新信息”、“察觉各种变化”、“对不同语境保持敏感”、“留意各种视角”以及“适应当前环境”。他假设个体的交际受到他的文化和群体身份的影响,但只要留意,他也可自己选择与他人交际的方式,能够把焦虑和不确定性控制在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间,并和陌生人协商信息内涵。

Gudykunst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两次修改了“焦虑/不确定性理论”。继Lieberson(1985)之后,Gudykunst谈到有效交际有“基本”和“表面”因素。他认为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包括留意)是实现有效交际的基本因素,它调节有效交际的其它“表面”因素(如身份、移情能力、吸引陌生人、尊重陌生人)的作用。个体对自身行为的留意程度控制着焦虑和不确定管理对交际有效性的影响力以及在提高交际有效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小和最大限度之间时,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控制一种基本因素(如移情力)来提高交际质量或者有意识地与陌生人协商信息内涵。

该理论1995年的版本囊括了94个公理(47个关于人际交际和群体交际,47个关于文化多变性),而2005年的版本则只涵盖了一半(只有47个)。Gudykunst删减了一些不太必要的公理,并将文化多样性的公理的使用范围缩小至有效交际的基本因子上。

4.6.1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

●人们在许多人际交往的场合会产生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一种让人厌恶的状态,会产生认知压力。

●当陌生人见面时,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减少他们的不确定性或提高预测能力。

●人际交流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会经历数个阶段。

在许多交往的场合,人们会感到不确定性。因为不同场合存在不同的期望,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在与他人见面时会感到不确定甚至紧张。不确定性是一种让人厌恶的状态。换句话说,保持不确定性状态会浪费大量感情、令人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经常产生这种紧张感。当陌生人相遇时,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减少不确定性,提高预测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交流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减少得越多。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认为有效的交际与对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的误解最小化相关。由于误解的增加,我们对他人与陌生的场合感到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会在我们体内产生焦虑。反过来又会提供减少不确定性与增加留心程度的动力,这些基本过程是不变的,无论场合、文化与时间如何变化。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是AUM理论的核心。这一核心调解了其他文化变量对有效交际的影响。尽管不确定性与焦虑是影响有效交际的基本原因,但其他文化变量被认为是影响有效交际的表面原因。Gudykunst在表面原因与不确定性/焦虑之间以及在不确定性与有效交际之间提出了假设,详细地提出了多个原则。一旦人们感到足够的焦虑,他们就有动机去采取减少不确定性的策略以便减少不确定性。通过减少对陌生人的预期的不确定性,他们就有能力减少误解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4.6.2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应用

AUM的有效交际理论是从个人与陌生人(他人接近个人的圈子)交际的角度来写的,而AUM的适应性理论则是从陌生人(如寄居者)进入新的文化并且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的角度来论述的。

Gudykunst从对于“陌生人”的交际困境的发现开始研究。所谓“陌生人”,包括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这是随着全球范围的人口流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Gudykunst发展出一套对“陌生人”进行描述的技术,集中研究他们的伦理认同、交友类型、话语类型、感知习惯、自我意识和自我训诫。他发现,所谓陌生人现象,只是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的表现。对于陌生人交际困境的研究,不只是为了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要发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效的交际是经由何种条件达到的。他指出,三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三组表面性因素是:动机因素(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的信息的开放程度)、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力、

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适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能力)。这些因素的非平衡交互作用导致陌生人面临交际情境时产生焦虑或不确定性。有效的交际是对焦虑和不确定性的管理的结果,是将误解降低到最低水平。

当陌生人进入新的文化之中,他们会对当地人的态度、感觉、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感到不确定。他们需要预测居住地成员会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他们也希望能解释当地人的态度、感情与行为。无论何时,当陌生人想要弄清当地人为什么如此行为时,他们就正处于不确定性减少的状态。当陌生人与居住国文化成员进行交流时,他们也会感到不确定和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的情绪,一种不安的感觉,是陌生人在与居住国文化成员交流时因消极预期的结果,包含了通常所谓的“文化冲击”。

为了适应其它的文化,陌生人不想要完全消除自己的焦虑与不确定性。但如果他们的不确定与焦虑感较重,就会妨碍他们与居住国文化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如果不确定性过重,陌生人则很难准确地理解居住国文化成员的信息,也很难对其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而如果焦虑极重,陌生人的交际活动将会变得非常机械,并用自己的文化参照系来解释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还会因此导致陌生人处理信息的方式过于简单而限制了他们预测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的能力。反过来说,如果陌生人不确定性较低时,他们又会变得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理解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而毫不担心自己的预测是否会出错。而如果焦虑的程度过低,陌生人会觉得没有动力和兴趣与居住国文化的成员进行交流。

如果焦虑或不确定性过强或过弱,陌生人必须有意调整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及适应居住国文化。调整焦虑情绪需要陌生人懂得“留意”(比如建立新的分类体系,对新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意识到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控制了焦虑后,陌生人需要对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作出准确的推测与解释(比如控制不确定感)。如果交际活动陷于机械,陌生人会用自己的参照系来预测和理解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与此相反,如果陌生人懂得时刻留意,对外来的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意识到不同的视角观点(比如从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角度理解交际活动),就可以对居住国文化成员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Gudykunst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自我和群体相关的众多变量(如自我、自我观念、社会与个人身份、自我监察和社会分类等)相联系。个体主义的文化成员需要保持独立的自我构元,允许个人身份影响自己的行为,与陌生人的交往比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更会监察自我。与此相类似,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利用互依自我构元指引自己的行为,允许社会身份影响自己的行为,在与他人交往时比个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更关心社交的得体性。

Gudykunst还把避免不确定性的理论与诸多变量相联系。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成员表现为对陌生人态度僵硬,显示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缺乏宽容,难以接受模糊性,对陌生人的行为有一种负面的期待,与陌生人交往的场合,比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成员更正规,更正式。

权力距离也与此理论有关。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比距离小的文化成员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更难以处理复杂的信息,更难以表现出合作与配合的行为。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也与AUM理论中的很多变量(如自我、自我的概念、动机、对陌生人的反应和社会分类等)相关。Gudykunst认为高度男性化社会的成员比高度女性化社会的成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表现出较低的互依性。

Lieberson(1985)认为,从讨论的现象中有必要对“基本的”与“表面的”的原因加以区分。在AUM理论中,调整(并留意控制)不确定与焦虑的感受是陌生人进行跨文化适应的基本条件;而陌生人在与居住国文化成员的交流过程中究竟体验到多少不确定与焦虑,则是由许多表面因素(比如自我意识、交际动机、对居住国文化成员的反应、社会分类、交际情境过程以及与居住国文化成员的关系等)共同作用决定的。理论认为,陌生人适应能力(比

如对行为的适应能力)的表面因素与陌生人在不确定和焦虑的感受中所进行的调整是分不开的。

4.6.3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Gudykunst指出跨文化领域中给有效交际下定义的方式有很多种。他认为对有效交际下定义并不影响理论中的公理,但影响有意识想要使用的交际方式(如倘若认为有效交际是把误解降低到最低水平,我们以一种方式交际;而倘若认为有效交际是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则会以另一不同的方式交际)。最后,他还提出在AUM理论中引入辩证法(如不确定辨证包括新鲜感和可预测性)。可惜,他没有对这些方法展开叙述。他的AUM理论主要采用了客观主义方法的理论中含有主观主义的成分(如“留意”)。

一个理论研究项目应该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论,用来检验理论的理论研究,以及将理论应用到个体和社会变化的研究(Berger等,1974)。有效交际理论当然也被用于提高人际交流和群体交际的质量与效果。而相关的适应理论则用来为走出国门的人们设计一些调适的训练。

4.7交际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

当两个人交谈时,他们常常会模仿彼此的言语方式和行为。一般来说,我们会和那些讲同种语言、具有相似动作甚至语速的人说话。当然,我们反过来也会对其他交际者产生同样的反应。假设你和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说话,你会避免使用那些只在高中或大学里使用的特殊词汇—例如谈起期中或期末考试、学习、自助餐厅食物等。

虽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有这类经验,但是有时在群体或文化层面也存在类似的差异。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老龄群体、具有某种口音的或其他民族群体那里发现差异,或者在说话的语速方面也会发现不同。不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小群体中或不同的文化之间,人们都会调整他们的交际方式以适应对方。这种调整就是交际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的核心,它最早由霍华德·贾尔斯提出,之前被称作言语适应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但是后来被扩展,把非语言行为也包括在内。交际适应理论的前提是:当交谈者互动时,他们会调整说话方式、发音方式以及(或者)姿势以适应他人。贾尔斯及其同事认为,说话者适应他人的原因各式各样。一些人希望获得听者的赞同,另一些人想让交际更加有效,还有一些人希望保持积极的社会身份。(Giles, Mulac, Bradac,& Johnson, 1987) 但是我们并不是总能达成目标。

4.7.1交际适应理论的内容

交际适应理论(CAT)提出于1973年,当时Giles第一次提出了“口音变动”模式,它来自面试环境下对听到的不同口音的分析。接下来的大部分理论和研究也发现了在不同文化群体的谈话中都存在交际适应现象,这些群体包括老人、有色人种和视力障碍者。我们在讨论这个理论的时候,始终要记住它是在多样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雏形是言语适应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即SAT;Giles和Smith,1979)。言语适应理论(SA T)提出,说话者在与他/她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策略以博取赞同或显示个性。说话者使用的主要策略基于其动机是趋同还是趋异。这些“语言手段”分别用来缩小或拉大交际的距离。

1987年Giles, Mulac, Bradac与Johnson 拓展了言语适应理论(SAT)的适用范围,并重新定名为交际适应理论(CAT)。1988年Coupland, Giles和Henwood将交际适应理论(CAT)应用于研究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的交际,并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修订(比如基于侧重/聚焦对

方将说话者的策略概念化,同时加入了对方对说话者行为的理解/解释)。1988年Gallois, Franklyn-Stokes, Giles 与Coupand等将Coupland等学者的1988年的理论模式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加入民族语言身份理论(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 ,即ELIT;Giles和Johnson,1987)的一些推测,同时强调了环境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力。Gallois等人(1995)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适应过程中的跨文化变量改进了1988年的理论版本。

这一更新版的理论包括了十七个原则,其中有几个原则可以再细分为二(如对交谈者进行积极或消极的评估)。图4-2勾画了该理论,展示了其中代表性的要点。

图4-2:交际适应理论图解

Gallois等人(2005)又对1995年的理论版本进行了更新。

如图4-2所示,交际适应理论(CA T)从交际活动的“社会历史境况”研究起(Gallois 等,1995),这部分理论包括相互接触的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接触的社会规范(在交际适应理论中,跨文化交际被归入跨群体交际的一类)。1995年的版本还吸纳了文化差异性理论。

交际适应理论(CAT)的第二部分是有关交际者的“适应倾向”,即交际者视交往的外群体为人际交际、群体交际或是二者相结合的交际倾向(Gallois等,1995)。“适应倾向”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内心的因素(如社会角色与个人身份);(2)跨群体因素(反映交际者对外群体倾向的因素,如可察觉的内群体的活力);(3)开始的取向(比如察觉潜在冲突,持久的决心去适应其他的群体)。群体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交际者视交往为人际交际或群体交际的倾向(Gallois等,1995)。同样,如果主流群体的成员觉得自己的社会身份不够稳固并感受到外来群体的威胁时,他们会消极地看待非主流群体成员对主流群体的辐合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复习指南】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他定势” 定势概念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后,称为文化定势(又译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先验的看法。 (4)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最早由由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 (5)文化曲解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其他文化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会有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或作错误理解。文化曲解既是文化冲突的诱发因素,也是文化冲突的表现。 (6)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具有群体认同的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7)文化距离 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主要包括语言方面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等。 (8)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跨文化交际导论(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跨文化交际导论(英) 复习大纲 课程名称: ENG338a【跨文化交际导论(英)】 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占总分的70%] 复习范围:以指定教材(第1-9章)为主,课件内容为辅。 试题形式:客观试题50 题,每题2分,题型共三种形式: I. Definition Matching.Match the term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给 术语配对定义,10题,1题2分,共20分) II. True-False. Circle A if the statement is true; circle B if it is false. (判断各句是否正确,20题,1题2分,共40分) III. Multiple Choice. Circle the let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correct response. (在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0题,1题2分,共40分) 复习方法: ●认真学习指定教材,结合课件的教学内容,全面复习,从总体上掌握这 门跨学科课程的特点; ●理解各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即每讲开始前的Learning Objectives, 不要死记硬背,重理解、勤思考、细观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文化 差异进行分析、记忆、总结;

●要力图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交往实践相结合,将西方文化交际的理论与 实践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交际的成败案例的 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指定教材各章后的练习以及书后附的两套模拟自测题,术语定义配 对题、是非题和多项选择题可帮助复习检验对所学内容熟悉的掌握程度,熟悉客观题型,问答题和案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 跨文化交际导论课程期末考试模拟题 (答案供参考) Ⅰ. Match the following terms with their definition. (20%) 1.the study of the way that people use physical space to convey messages. B 2.the way in which time is used in a culture. A 3.the actual practice of concepts or beliefs. E 4.the total activity of learning one's culture. C 5.social principles, goals, or standards accepted by persons in a culture. D A.Temporal language/chronemics B.Behavior communication C.Spatial language/proxemics D.Enculturation E.Values 6. between nations and governments rather than individuals A 7. perceptions about certain groups of people or nationalities C 8. a learned organization of rules for making choices and for solving conflicts B 9. volume, pitch, and rate that affects message meaning E 10. the idea that every act of communication must happen in some sort of surroundings D A.international B.context C.value

英语论文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What is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ll, it simply refers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In our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th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Effective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all about overcom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cross religion, borders, nationality and behavior. Within the business context, the diversity of people in countries and cities means that an element of effectiv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always be required whether it is between employees, colleagues, or clients. With proper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 company can reap benefits in areas such as improved staff interaction, effective client management and better customer relations. With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oreign travel and cultural immersion, one can attain competency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hose who have 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 are distinctly advantaged. It therefore falls to them to take particular care in cross-lingual situations to be sure that they are adjusting their own speaking skills to account for language skill diversity when needed: speaking slowly, using tone for cl arity, avoiding acronyms or idioms, using linguistic “signposts,” etc. Conven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English” are developing. These guidelines also serve those for whom English is not a native language as we all strive to bridge the gaps that can occu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Directly Influences Your Success Multi-cultural work is complex, an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a dissimilar concept of what constitut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on agreement 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 is a special challenge. Even when the simplest of words are understood across cultures in a common language, they can carry different meanings that can produce misunderstandings and thus reduce trust. Most of the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 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文字、盲文、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 广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 狭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6)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7)文化深层结构 亦称为“文化潜意识”,相对于文化表层结构而言。指一个民族族体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在一种文化中既不产生律动也不产生突变的心理层次。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不断地追求变动,渴望不断地超越”;而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性,寻求天下太平,维持整个结构的平稳和不变 (8)文化定势 “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Lippmann 在1922 年出版的《公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计划教案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限选课程,课程主要对接汉语国际教育、对外交流交往、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课程。该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第5学期开设,在承接学生已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技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涉及基础语文教育、文化管理、文秘、对外汉语、新闻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注重理论

结合实际,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视野、思维、知识架构、实际运用能力等,帮助学生将来有效从事对外交流、对外教学等方面工作,能够解决好跨文化交际中的现实问题。 2、具体方法:教学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即不局限和依照某一本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教材,而是综合跨文化交际的不同教材,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以专题形式将不同教材的内容融合进各个专题。这些专题将按照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逻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授。从文化、中外文化比较方面入手,渐进到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几种重要国际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文学作品和电影进行跨文化比较、亚文化交流、文化休克与跨文化适应、文化的冲突和共存等六个大专题进行讲解。从开始到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清晰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构架。 整个课程将理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堂情景模拟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视频、文学作品、电影,真正将跨文化交际所具备的思维、素养与能力落到实处。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系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形成理论体系,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储备,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2、在讲授中援引大量案例,结合跨文化交际现实事例,塑造学生初进行跨文化交际运用的技能和方法,增强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对能力,国际视野和文化互融思维。 (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在对外公司、企业、学校等部门从事工作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素养;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而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习惯、习俗等的不同,交际者之间往往因不了解别国的风俗礼仪而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因此,学习各国不同民族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跨文化的交际需要双方适当的礼仪作为连接的桥梁。是否能够在交流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礼仪知识。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拥有长久历史的礼仪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财富,这对于跨文化的交际与礼仪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文化、涉外秘书工作、送礼习俗、商务交谈等角度阐释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人们的一切行动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礼仪中,文化是核心的部分。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认识到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它也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 二、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涉外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 涉外秘书往往会与不同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这对于他们来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比比皆是,作为秘书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①“文化”二字最初没有联系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②西方的“文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理。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文化分为两种: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的分类:按内容分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四个方面。 3.文化的特性: (1)文化史人类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化史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 (2)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其文化色彩的。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4.隐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间观念,对空间的利用,成就感,交际模式,对环境的取向,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模式,对个人的看法,对竞争和合作的偏爱,谦虚的挂念,对规章制度的需要,对宇宙的看法,法律的观念,工作积极性,对领导的看法,社交频率,友谊的性质,控制感情的模式,依据年龄、性别、阶级、职业、亲属的关系,确定地位及相关角色。 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①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抽取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 ②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③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符号是人们交际时使用的主要手段,任何符号都可以用来交际。 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 ①信息源/行为源 ②编码 ③信息

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读书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书报告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胡文仲教授于1998在北京编写的。 胡文仲,1935 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外国文学》主编。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文学科组成员。现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中国高校英语口语协会会长。由于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他共出版了专著6部,教材4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并一直享有盛名。 早在80年代初期胡文仲就开始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在国外的生活学习使他更加明白了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重要性。回国后他也多次在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但随着更多的学习和研究,胡文仲发现目前我国的研究一般性的探讨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研究比较少,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际方面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因此,他开始编写《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例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读者普及跨文化知识和理论,作为他们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向导。 首先,对本书进行简单的概括介绍。《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共有十二章,被作者概括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二章)主要是为跨文化交际进行定义及对跨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解,并对跨文化交际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史及其成就做了详尽的描述。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四章)是作者对文化和交际的定义,特征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第五章至第九章)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被作者依次分为了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经营管理;在这几章中,胡文仲教授对每一个过程的作用和特征都通过举例做了说明。第四部分(第十章)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个部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因此,作者就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价值观的特点、有关价值观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为提高跨文化意识,也就是教人们如何在实践中应对跨文化的有关问题。 胡文仲编写的这本书在很多观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就像之前的文章大都只侧重于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角度,仅仅关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言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没有更

跨文化交际礼仪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礼仪 一、打电话 二、待人接物 三、着装与赴约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跨文化交际时要涉及的一些礼仪。 一、打电话 1.预约 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电话预约。 例如,你去订台、订宾馆、买机票、看医生、到朋友家拜访等等,一定要事先约好时间,几点几分。如果你到酒店或者餐厅,服务员一般会问你,“先生,请问您有预定吗?”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去留学、工作或者是旅游,一定要养成预约的习惯。如果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不要擅自到别人家拜访,否则,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英国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一般他们不会邀请陌生人到家里去拜访。英语中有句习语“英国人的家是一座城堡。”如果你跟老师有问题要交流,也需要提前预约或者是在老师办公的时间,英语叫Office hour去拜访老师, 不可以随便到老师家里拜访。 另外,不要在清晨或者是晚上10点半以后给别人打电话,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感到非常紧张,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2.邀请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发请柬第二,打电话第三,面对面邀请。 通常人们会提前一到两个月,至少也要提前一周的时间发出邀请。如果你是在这种场合邀请别人来吃饭,比如说大家已经坐好了,你才给朋友打电话,“喂,你在哪儿?我们在某某某酒楼吃饭,你过来吧。”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来。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你不是特意请他的,你是临时才想到他的。这样做是极其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电话预约的习惯。如果你不能赴约,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告诉对方因为什么事情不能赴约,要明确地告诉他,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才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不能去。”这样也是很不礼貌的。 二、待人接物 1.宴请 中国人在请客时一般特别客气,主人或东道主通常会准备一大桌子的菜,有时候会请人到酒楼去吃饭,主人开场的第一句话会这么说,“哎呀,你看,我也不会做,随便凑合着吃吧,不成敬意。” 西方人一看,这么一桌子菜,这么丰盛,你还说没什么吃的,他会很不理解,感到很纳闷儿。另外,中国人特别客气,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帮别人夹菜,如果客人遇到不喜欢或者不能吃的菜,又不好意思说,这样会令客人感到非常尴尬。 西方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通常会加上这样一句话,我是特意为你准备的。他会加上“特意”两个字以表示他对客人的尊重。 另外,请客吃饭的时候,中国人的习惯是一定要提前到,有时候会帮主人打打下手,或者聊聊天。那么在西方,一定要准时赴约,不要提前到。为什么?因为主人在厨房做饭的时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先修课程:无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意识。 通过中外文化异同分析,正确认识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地位与影响。了解跨文化交际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晓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提高理论水平与思辨分析能力。 通过对文化态度、文化观念,以及跨文化交际心理的探讨,使 学生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形成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跨 文化观念。 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本课程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对外交际的能力和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促使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所谓双向沟通是指我们的学生和所在国的人们的沟通和他们所教的学生将来和中国人的沟通。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这双向沟通而展开。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两种案例让学生分析,一种是他们在生活中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案例,另一种是在课堂上、在文本中的中国文化问题的案例。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时能顺利完成任务。 主要章节: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二章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 价值观中的文化冲突 民族性格 案例分析 2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2)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 (3)定势与偏见 3 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4 心理环境与跨文化交际---隐私 案例分析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1情景与跨文化交际 2角色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3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第四章规范系统与跨文化交际 1 关于规范和规则 2 规范系统的层次性 3 中外规范系统的不同 案例分析 第五章符号、代码系统、编码和译码与跨文化交际 1 符号 2 代码系统 3 代码系统的不同层次 第六章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1什么是“文化附加意义” 2“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 3 中外语言中文化附加意义的不同 4 词汇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案例分析 第七章交往规则与跨文化交际 1 社会语言差异 2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3 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案例分析 第八章社会礼仪、社会习俗与跨文化交际 1 送礼 2 禁忌 案例分析 第九章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交际 1 称呼 2 邀请 3 拒绝 4 招呼 5 请求 6 恭敬 7 道歉与感谢 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复习指南】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 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文字、盲文、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 广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 狭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 (6)文化模式: 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7)文化深层结构 亦称为“文化潜意识”,相对于文化表层结构而言。指一个民族族体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在一种文化中既不产生律动也不产生突变的心理层次。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不断地追求变动,渴望不断地超越”;而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性,寻求天下太平,维持整个结构的平稳和不变。 (8)文化定势 “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Lippmann 在1922 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指不同社会群体“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个体对一定情形作出反映的某种心理准备状态和确定的心理倾向。又分“自定势”和“他定势”

跨文化交际理论

第四章跨文化交际理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1983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初步探讨首次出现在《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年鉴》中。随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渐入佳境,学者们互相借鉴、综合研究,使跨文化理论的发展突飞猛进,至今已有十几种之多,涵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各个方面。本章主要就一些研究比较成型、实践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以详细论述。 4.1 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人们常常把谈话当成生活中最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人们在交谈时经常按照大家预期的方式说话,这是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了了解交谈的本质,人们常常使用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该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大师W·巴内特·皮尔斯和弗农·克罗农(W. Barnett Pearce and Vernon Cronen)提出的。他们认为交际过程受到规则制约和指导,因此,规则在该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意义协调理论一般指个体如何确立规则,创造和解释意义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在交谈的意义协调中使用。 皮尔斯和克罗农把生活比作是“没有导演的戏剧”,谈话则是这场戏剧中的主要产品。由于没有导演也没有剧本,所以情节错综复杂,演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得意义,同时又不停地与他人协调着他们的剧本。实际上,那些能够读懂他人剧本的人在交谈中能够保持前后一致;而那些读不懂剧本的人则需要协调他们的意义。可见,对谈话剧本达成共识非常困难。皮尔斯和克罗农这个鲜活的比喻阐明了意义协调理论的本质。该理论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的。 4.1.1 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 意义协调理论关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并且它揭示了个体如何把意义赋予某个信息。该理论有以下几个前提假设: 1.个人生活在交际之中。 2.人类共同创造社会实在。 3.信息传递依赖于个人意义和人际间的意义。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一个假设说明了交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皮尔斯认为人类交际的重要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就是我们生活在交际之中。意义协调理论认为社会情景是互动创造的。也就是说,正在进行社会交往的两个人共同创造了谈话的意义。交际活动中的每个人都是人际交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时人际交往系统又能帮助解释每个人的行为和反应。可见,个体创造了交谈的现实,所以每个互动都具有独特性。西方学术界倾向于把交际看成是无色无味的思考和表达工具,皮尔斯和克罗农则与传统观念相悖,他们认为只有重新审视交际,在新的语境中理解交际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所以,首先要承认交际的重要性。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是人类共同创造社会实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是指个体对意义和行为的理解与他人交际互动的符合程度。在两个人交谈之前,就已经有各自的交谈经验,在谈话中,两个人从不同的起点进入交谈,交谈的结果又会产生新的社会实在。可以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新的社会实在。 意义协调理论的第三个假设是信息传递依赖于个人意义和人际间的意义。所谓的个人意义(personal meaning)指的是个人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从个人独特的经验出发获得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执笔人:董广坤编写日期:2010-7-15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 2. 课程性质/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 3. 学时/学分:学时/ 2学分 4.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专业限选课。它主要介绍跨文化交际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从文化的要素和人的思维方式、感知、世界观、人生观等认识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分析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及其中各因素的关系和对交流的影响。其基本内容是文化和交际、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交际和教育、商务和医疗保健等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 在教学中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合理地组织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初步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在本课程教学得到深刻体现,授课形式主要是案例分析,同时应尽量采取讲故事、问答、演讲等形式对某些专题进行讲解,以使本课程学习成为饶有趣味的学习活动。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跨文化的能力和技巧,为学生通过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有关研究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全书共十个单元,可分成两大部分:一到六单元为第一部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理论问题:语言与文化、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模式与思维;七到十单元为第二部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方面:东西方的价值观及跨文化交际的社会心理、跨文化障碍、商务、管理和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和跨文化能力。 (一)UNIT 1: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n Overview(第一、二周,4学时)

跨文化交际硕士公共英语

跨文化交际(硕士公共英语) 一、课程编码 课内学时:48学分:3 二、适合专业:文、理、工、管 三、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和策略,提高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提高英语自主学习技能和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式 课堂精讲、案例研讨、学生演讲+问答+点评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导论4学时 1.1课程简介 1.2跨文化交际定义 1.3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1.4跨文化交际案例研讨 2交流技巧及实践6学时 2.1演讲技巧 2.2讲座问答技巧 2.3演讲问答技巧 3中西文化比较22学时 3.1重要节日的起源及风俗 3.2社会行为案例研讨 3.3教育理念及模式 3.4家庭+案例研讨 3.5社交礼仪案例研讨 3.6宗教信仰 3.7饮食习惯及餐桌礼仪 3.8环境问题及案例研讨 3.9交通问题及案例研讨 3.10独立意识+案例研讨 4摘要写作技巧及实践2学时 5中西方科技文化6学时 5.1中医 5.2中国科技文化 5.3西方科技文化 6.工作比较6学时

6.1英汉求职信写作差异+实践 6.2工作观念及态度 6.3模拟工作面试 7.笔试2学时 七、成绩考核及评分 课堂表现(研讨+提问)20分 课堂演讲20分 写作练习20分 笔试40分 八、参考文献 1.Samovar,L.A.&porter,R.E.&McDaniel,https://www.sodocs.net/doc/5d5714873.html,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7th ed.Boston:Wasworth,201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庆本,毕继万.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2014. 5.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九、大纲撰写人:王玉雯

《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

《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 学时与学分:34学时/1学分 面向专业:全日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讲授教师:王征,鲍琳虹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通过与异族文化的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鉴赏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在跨文化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具备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课程目的及重难点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领域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即: 理论知识方面:学习并掌握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交际的定义和特征,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途径等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方面: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运用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具体教学重点包括:涉及全球化时代的交际问题、文化与交际、文化差异、跨文化言语交际、跨文化非言语交际、时间与空间使用上的文化、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能力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以教师提问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影像资料和课外交际实践等,旨在提高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提高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不仅仅使学生知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而且能结合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真正提高其跨文化交往应用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许力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2. 《跨文化交际》张爱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 3. 《跨文化语言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版 4. 《跨文化语言交际》吴为善著商务印书馆 2007 六、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分析总结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20 % ; 交际情景案例作为期中考核成绩,占30 % ; 期末考核为书面考试,占50 % 。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地球 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 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 新的发展。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 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1. 国外研究 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首次提出 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an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强调了语言使用规则。然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1967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际能力”,对Chomsky进行了批判,他认为Chomsky 关于“能力”的定义存在局限性。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 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表现性。其中,得体性强调了语言使用应符合特定的 社会文化语境。1959年,Hall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并对言语交际行为作了 深入分析,此书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山之作(戴晓东, 2011)。随后众多 学者在该领域继续探索,跨文化交际历经半个世纪的旅程,理论框架也越来越清 晰丰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 Approach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 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Gudykunst等人(1977)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交际行为,提 出了焦虑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是用其文化 准则而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解释其行为模式。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协商理论,该理论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冲突问题,分析了面子的行为与策略。Bennett(1986, 1993)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发展模型,来解释人们对文化差 异的反应。根据观察和别人对跨文化经历的叙述,该模型主要关注民族优越感(Bennett, 1993)(自身文化的世界观占据主要地位)和民族相对主义(坦然接 受众多标准和习俗,并在跨文化场景中自觉调整行为和判断标准)的构建(Bennett & Bennett, 2004)。然而,该理论的前提是:民族相对主义世界观更能 有效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适应陌生环境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行为(Kim, 2005)。 Deardorff (2006)创建了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评估学习结果,并进 一步发展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态度、知识和技能,来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在和外在结果。Spitzberg (2010)认为“能力”应 该被认为是对各种行为的社会评价,并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评价的两个主 要标准:有效性和得体性。Spitzberg & Cupach(1984)认为大多现存的跨文化交 际理论模型(ICC)都不全面,主要包括了一些文献综述,并就此陈列出了相关的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因此,他们建议发展出一套综合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理论和实践综述,还应该能预测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行为。Spitzberg & Cupach的Cross-Cultural Attitude Approach包含一系列成分,可划分三 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系统、片段系统和关系系统。 2. 国内研究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跨文化交 际渐渐成为显要的话题 (戴晓东, 2011)。何道宽(1983)正式把跨文化交际学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