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外翻译理论图书简介

国外翻译理论图书简介

国外翻译理论图书简介
国外翻译理论图书简介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

安德烈?列夫维尔著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是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列夫维尔(André Lefevere)主编的《翻译学丛书》(1992)之一;由安德烈?列夫维尔撰著。1978年,列夫维尔建议学术界将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翻译学的正式名称;他与霍姆斯(James Holmes)及巴斯奈特等人均为“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的中坚人物。其后巴斯奈特和列夫维尔成为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被视为列夫维尔的代表作。

该书以“重写”文学者而非文学创作者为对象。著者认为,评论、选编、史学、编辑等都是重写;翻译也是一种重写,它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因而具有巨大力量。正如《丛书》前言所云:“翻译确是一种对原文本实施的重写。凡重写,不论其意图何在,均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传统(第五章;第六章),从而使文学以某种方式在社

会中发挥作用。重写乃借权力以施为;在促进文学及社会演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书揭示了重写如何在文学作品的接受、意识形态及诗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作者坚持将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置于文化及其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给读者展示了在后马克思主义意义上,文学的社会语境及其历史语境中的重写如何对文学领域中诸如原创性、灵感、臻美等神旨圣典产生颠覆发表了富有争议的看法。此外,该书涉猎文献丰富,包括古典拉丁文、法文、德文;使有兴于文论、比较文学、文学史及翻译学的师生耳目一新。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赞助体系

第三章:诗学体系

第四章:范畴之于翻译

第五章:意识形态之于翻译

第六章:诗学之于翻译

第七章:话语之于翻译

第八章:语言之于翻译

第九章:史学

第十章:文选

第十一章:批评

安德烈·列夫维尔:比利时人,曾先后在香港、安德卫普等地的大学、最后在美国得克

萨斯大学奥斯汀(Austin)分校日尔曼语言

及比较文学系任教。1996年去世。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

f

L

i

t

e

r

a

r

y

F

a m e ,

b y

A n d r é

L e f e v e r 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学·修订本》

苏珊?巴斯奈特著

《翻译学》成书于1980年,是第一部以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命名的专著。现版本是其修订本;该书被认为是翻译学经典专著之一。著者特别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把以前的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翻译研究既具有理论性,又真正能指导实践。在其前言中苏珊宣称,翻译学已确立为一门严正学科而非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其显著特征在于融汇了语言学、文学、文化史、哲学及人类学理论。苏珊坦言,伊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及吉迪恩?图里(Gedion Toury)的多元系统观念,使我们可以随时在某一文化领域内查验宿语文本的吸收过程;翻译被视为是操纵过程说过分注重宿语文化而对

源语文化背景重视不够。该书中,著者认为翻译学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翻译学史(第二章)、翻译与接受语文化间关系(第一章)、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第三章);翻译学因注重意识形态及语言学,使其可以在后殖民语境中得以展开讨论;翻译学已脱离了其欧洲中心而播及印度、中国、阿拉伯世界、拉美及非洲。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翻译学中心问题

第二章:翻译理论史

第三章:文学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第四章:结论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研究生院教授、翻译家、文化学家,不久前被任命为沃瑞克大学校长。

Translation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y Susan Bassnet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历史与文化》(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列夫维尔主编)简介

《翻译、历史与文化》为翻译学研究专文集,成书于1992年,收录论文凡12篇,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夫维尔任主编。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是翻译学文化学派的重要专著之一。该书所收录文章为个案分析与研究,各自相对独立,均围绕翻译领域内“文化转向”这一中心议题。这些论文并非“以文本为单位”在源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借助于“中间对照物”(tertium comparationis) 这一无形理论进行阐释,目的在于淡化对译文文本优劣的简单评判。论文涉及文化转向必然性的导因、西方翻译发生史、权力范畴对翻译的屏障、翻译的操纵等分论题。综观全书,它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之于文化的意义;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

词,不是语句乃至篇章,而是文化;翻译之存在是回应某种文化之需求以及该文化内部不同群体之需求;基于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目的,在于使译文在宿语文化中起到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文集所有论文在于证实,翻译是一种双文化语境行为,故翻译实践则从形式主义方式必然转向语境、历史及传统等重大问题。

安德烈·列夫维尔: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比利时人,曾先后在香港、安德卫普等地的大学、最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Austin)分校日尔曼语言及比较文学系任教。1996年去世。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研究生院教授、翻译家、文化学家,不久前被任命为沃瑞克大学校长。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

eds. by 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 Lefevere

London and New York: Printer 1990

《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之诠释》(彼

德?佛赛特)简介

《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之诠释》(彼德??佛赛特Peter Fawcett著)是《翻译之理论诠释丛书》之一,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学派”或“科学派”著作,介于“文艺学派”(又称语文学派)与“翻译研究派”之间,旨在阐释语言学与翻译理论之间的爱恨交加关系。作者认为,翻译领域内许多现象只有借助语言学理论才能得以解释;翻译工作者若缺乏语言学基础知识,就缺乏必要的翻译工具。自20世纪50至80年代,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翻译研究蓬勃兴起;作者认为,翻译研究内的许多领域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该书中,探讨了语域方法(第七章)、主位/述位理论和衔接理论方法(第八章)、功能主义方法(第九章)、言语行为等语用学方法(第十一章)、关联理论方法(第十二章)对应用于翻译研究及翻译策略研究方面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言,希望该书在语言学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该书是文艺学派通往翻译研究派之间的必经桥梁,对理解和研究翻译学领域内文艺学派和翻译研究派的学理和趣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词下语言单位

第三章:语义学

第四章:翻译策略

第五章:对等

第六章:词上语言单位

第七章:语境与语域

第八章:文本结构

第九章:文本功能

第十章:符号语言学

第十一章:语用学

第十二章:心理语言学

Translation and Culture---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 by Peter Fawcett

St. Jerome Publishing, 2 Maple Road West, Brooklands, Manchester, UK.

Fax +4 161 905 3498

《当代翻译理论》(艾德文·根茨勒著)简

《当代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科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成书于1993年,旨在借助语言学理论来阐发翻译理论。雅可布森(Roman Jacobson)把翻译分为三个领域: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该书主要针对第二个领域。书中所谓“当代”翻译理论,系指自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以来的翻译理论。书中主要探讨了60年代以来的五种翻译研究方法:一是美国翻译工厂;二是翻译科学;三是早期翻译研究;四是多元系统论及翻译学;五是结构主义方法。著者试图从哲学角度来解释翻译之本源:奈达的翻译理论源自乔姆斯基深层/表层结构转换,等等。著者认为,本源是多方面的:文论、语言学、哲学等;返回本源可更好地理解源文本。与“文艺学派”相比,翻译科学派留恋与乔氏的语言学理论,强调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及深层/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其结果可能

把翻译研究引向一种理性主义。但该书作为“科学派”代表作,对更好地理解文艺学派的学理与趣旨,以及解释“翻译研究派”的发难与更辙有积极作用,是文艺学派与翻译研究派之间的一道桥梁。

全书章节如下: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美国翻译作坊

第三章:翻译“科学”

第四章:早期翻译研究

第五章:多元系统及翻译研究

第六章:解构主义

第七章:翻译研究之未来

艾德文·根茨勒(Edwin Gentzler):翻译领域内“科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by Edwin Gentzl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EST布拉格会

议文选》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EST布拉格会议文选》是翻译学研究专文集,成书于1995年;由斯奈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维也纳大学)、图桑那?杰特马罗维(Zusana Jettmarová)(查尔斯大学)和克劳斯?肯戴尔(Klaus Kaindl)(维也纳大学)任主编。该书收录论文凡30篇,均选自1995年9月28-30日在布拉格查尔斯大学举办的欧洲翻译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EST))第一届国际年会与会论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录论文凡13篇,围绕翻译与社会学、文化及伦理间关系进行探讨。部分文题如“论翻译之强迫性与翻译之需求性”、“20世纪西方视觉中的中国翻译观”、“论作者之死及译者之视度”、“论翻译之社会体制”等等;第二部分选录论文凡15篇,围绕翻译与交际面面观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部分文题如“广告翻译五步法”、“媒体同声传译”、“法律文本翻译模式”等等。这两部分构成该书的主体,也体现上述会议的主题:当代语境下翻译之

跨文化及交际面面观。第三部分选录论文2篇,一篇为“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接触与冲突”,另一篇就如何促进翻译人才培养议题展开论述。

斯奈尔-霍恩比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学者将其划归入“文化学派”),1988年出版的《翻译学的综合研究法》是她的成名作。她虽然赏识“操纵学派”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但她认为“语言学派”和“操纵学派”彼此排斥,都对自身领域之外的文化、社会等因素视而不见,因此她主张翻译学科应是“综合性”学科。本文集是综合学派“综合”论的重要文献之一。斯奈尔-霍恩比:德国人,执教于维也纳大学翻译与传译学系,翻译研究领域内“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专著有《翻译学的综合研究法》(1988),是欧洲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ST Congress, Prague 1995, eds. by Mary Snell-Hornby et al.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O.Box

75577, 1070 A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John Benjamins North America, P.O.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 USA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作者吉迪恩·图里)

简介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成书于1995年,是“描述翻译学派”(亦称“常规学派”)的代表著作。作者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是描述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作者秉承了詹姆斯·霍姆斯对翻译学的分类框架,力主在翻译学范围内建立基于方法论的、系统的描述翻译学分支学科。在该书中,作者引进了“常规”(norms)概念,即社会文化对翻译的约束力,它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是总体性的、比较绝对的规则(rules),一个是纯粹的独特性(idiosyncrasies);他认为,常规是解释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概念,是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解释文化、翻译活动的关键。作者引入“常规”理论,希望藉此对翻译活动及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及变异做出解释。

该书第一部分阐述了描述翻译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第二部分通过系统的方法论探讨,构建了描述翻译学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语境(包括文本上下文及文化背景)之于翻译。第四部分探讨了对翻译进行描述性研究的意义及应用。赫马斯(Hermans)认为,图里在该书中的理论基本上是重复1980年《翻译理论求索》中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作者填补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而且,霍姆斯提出的翻译学的构想,在图里手中变成了现实。我们认为,该书对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读者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吉迪恩·图里:以色列人,执教于特拉维夫大学,描述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TARGET》杂志主编之一;主要著作有《翻译常规和1930-1945年的希伯莱文学翻译》(1977)、《翻译理论求索》(1980)。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y Gideon Tu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O.Box 75577, 1070 A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John Benjamins North America, P.O.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 USA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简介

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的新著《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由劳特利奇出版公司(Routledge)于2001年出版。作者是翻译学博士、英国萨里大学西班牙语高级讲师,同时也是一位自由翻译工作者和词典编纂者。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概括性强,充分为读者着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一章正文前面都有一个方框,简短列出本章的主要观点。然后是这些观点所依据的文本,有些甚至细到某一部著作的具体章节。正文部分基本上都包括简介(除了第一章)、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与主要内容相关的个案及其分析讨论、本章小结、与本章内容有关的需进一步阅读的书目,最后是与本章有关的讨论题和研究点。第二,引用和使用了大

量的图表,并在该书前面目录后有专页列出图表的名称,以利查找。第三,该书在最后注释和索引前,还有一个与翻译研究有关的互联网网址的附录。其中包括两个发布有关会议、最近出版物和研究信息的网址,6个国际性翻译期刊的网址和4个经常含有有用链接的翻译组织的网址。

全书共分11章。各章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章又细氛围6节,分别为:翻译的概念;什么是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学的简单回顾;霍姆斯和图里的翻译研究的“图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本书的目的和各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20世纪以前的翻译理论。本章把重点放在直译和意译以及对翻译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些翻译理论(家)上。有关直译与意译之争可以追溯到古罗马西塞罗的“字对字”和“意义对意义”的翻译方法。其后的著名圣经翻译者圣·哲罗姆也主张采用“意义对意义”(即意译)的方法。德国的马丁·路德用浅显的德国方言来翻译圣

经。这一时期比较有系统的翻译理论提出者重要的有德莱顿、多雷和泰特勒等。施莱尔马赫依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将译者分为翻译商业文本的译者和翻译学术及艺术文本的译者。他认为翻译有两种不同的途径:让读者走进作者;让作者走进读者。他的翻译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赖斯的文本类型、韦努蒂的异化与归化、本雅明的翻译的语言及斯坦纳的阐释理论等。

第三章:等值和等效。本章主要涉及罗曼雅各布逊的意义和等值的实质、奈达的建立于《圣经》翻译基础之上的翻译的科学及其所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科勒的对等和等值以及7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如切斯特曼、巴斯奈特、贝克等人对等值这一概念的发展。

第四章:翻译的变化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翻译的方法。本章重点介绍了3种模式:维奈(Vinay)和达贝尔内(Darbelnet)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卡特福德的形式对应和篇章对等及翻译变化的层次和范畴、茨瓦尔

特(Van Leuven Zwart)的有关翻译变化的比较—描写模式。

第五章: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研究逐渐脱离了静态的语言类型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功能和交际方法。本章重点论述了赖斯关于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的早期研究、曼泰里(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诺德的更为详细的文本分析模式等。

第六章:翻译研究种的话语和语域分析。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建立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之上的话语分析得到了较大发展。豪斯基于韩礼德的语域分析提出了她的翻译质量评价模式,贝克的翻译教科书《换言之:翻译教程》则从话语和语用分析的角度切入,哈蒂姆和梅森则更多的从语用和符号学的层面切入语域分析。本章后半部分也涉及了其他学者对从话语分析和语域理论切入翻译这一方法提出的批评。

第七章:系统论。本章重点讨论了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图里的描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北外翻译学考博参考书目

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Gentzler, 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3、Pym, Anthony. 2010.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Colina, Sonia. 2003.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Toronto: McGraw Hill. 5、Hatim, Basil.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Beijing:FLTRP. 6、陈福康. 2000.《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马会娟苗菊. 2009.《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泛读书目:外研社、外教社翻译研究文库、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翻译系列丛书;《中国翻译》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 北大 、翻译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请注意:下面给出的仅是一个框架性的书目,并非博士考试的出题范围,英语系只是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文本资源)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5卷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罗新彰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Hermans, T. e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Beckenham, Kent: Croom Helm Ltd, 1985.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l, 1964. 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机械专业外文翻译(中英文翻译)

外文翻译 英文原文 Belt Conveying Systems Development of driving system Among the methods of material conveying employed,belt conveyo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liable carrying of material over long distances at competitive cost.Conveyor systems have become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and drive systems have also been going through a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Nowadays,bigger belts require more power and have brought the need for larger individual drives as well as multiple drives such as 3 drives of 750 kW for one belt(this is the case for the conveyor drives in Chengzhuang Mine).The ability to control drive acceleration torque is critical to belt conveyors’performance.An efficient driv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smooth,soft starts while maintaining belt tensions within the specified safe limits.For load sharing on multiple drives.torque and speed control are also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the drive system’s design. Due to the advances in conveyor drive control technology,at present many more reliable.Cost-effective and performance-driven conveyor drive system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power ar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 choices[1]. 1 Analysis on conveyor drive technologies 1.1 Direct drives Full-voltage starters.With a full-voltage starter design,the conveyor head shaft is direct-coupled to the motor through the gear drive.Direct full-voltage starters are adequate for relatively low-power, simple-profile conveyors.With direct fu11-voltage starters.no control is provided for various conveyor loads and.depending on the ratio between fu11-and no-1oad power requirements,empty starting times can be three or four times faster than full load.The maintenance-free starting system is simple,low-cost and very reliable.However, they cannot control starting torque and maximum stall torque;therefore.they are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育才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中文封面页)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本科毕业作品 《欧洲的前景:临近眼前的深渊》翻译与评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2008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二年四月

(英文标题页,单独用一页) Transla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Starring into the Abyss (论文作者名,斜体) Supervisor (指导教师名,斜体)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 A. in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CAI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April, 2012

(致谢,单独用一页,向指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致谢) Acknowledgements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deep gratitude and respect to my supervisor …for her / his careful guidance and hard work. Her /His experienced suggestions and continual encouragement have guided me through all my writing process of this paper. Without her /his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Secondly, I wa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ho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half and three years. Finally, I wish to thank my parents and friends, whose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ensures my courage in face of difficulties.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英文文献及翻译(计算机专业)

NET-BASED TASK MANAGEMENT SYSTEM Hector Garcia-Molina, Jeffrey D. Ullman, Jennifer Wisdom ABSTRACT In net-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 design resources become more and more varied and complex. Besides comm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 resources can be organized in connection with design activities. A set of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linked by logic relations can form a task. A task has at least one objective and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smaller ones. So a design project can be separated into many subtasks form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Task Management System (TMS) is designed to break down these tasks and assign certain resources to its task nodes.As a result of decomposition.al1 design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could be managed via this system. KEY WORDS:Collaborative Design, Task Management System (TMS), Task Decomposi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1 Introduction Along with the rapid upgrade of request for advanced design methods, more and more design tool appeared to support new design methods and forms. Design in a web environment with multi-partners being involved requires a more powerful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partners can be located everywhere over the net with their own organizations. They could be mutually independent experts or teams of tens of employe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task management system (TMS) which manages design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by breaking down design objectives and re-organizing design resourc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ctivities. Comparing with comm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IMS) like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TMS can manage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t has two tiers which make it much more f1exible in structure. The 1ower tier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common IMSS and the upper one fulfills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专业英语文献翻译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课程代码:11000003 论文题目:再生式流体压缩机作为二级气泵控制发动机排气学生姓名:张峰 专业学号:制冷与低温工程 102310121 所在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图 二级气泵已经被确立为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但更多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二级气泵运行的效率,可靠性,宽范围。汽车工业通常期望的二级气泵都要有以下特性。 40%上下; 与传统的二级气泵相比,流速增加的同时效率提高了但不会增加电流消耗; 能在维持泵的现行流速同时通过降低泵的能耗来增加二级气泵的效率; 在电动机转速限制在≤16500转/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 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启动时压力上升最快合适; 尺寸紧凑。

无量纲流量系数为: 尽管如此,再生式流体压缩机最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这样的减排类型的发动机应用中图3. 在9.96 kPa反压下,再生式流体压缩机和离心空气泵流量和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比较 图4.在9.96 kPa反压下,再生式流体压缩机和离心式空气泵运行故障时间长短的比较

图5 再生流体涡轮机切向压力偏差(来自附录2) 流体进入泵通过入口区域(A)处流动压力的损失。这个区域已经被试验证明在泵里面对流体的型态以及泵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流体从A到B的过程中得到加速。流体进入工作区域(B-C 的速度和压力主要取决于进口区域。这个工作区域压力变化是线性的,流体型态在这个区域中充分发展,并且流体经历一个重要的升压过程。当流体流体在出口(区域D)离开泵时,经历一个与入 图6 压力沿着泵环面从吸收到释放的变化过程 性能预测

电气专业英文文献翻译

一个非线性电谐振器作为一个简单的触摸感应开关 与记忆存储器 摘要 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切换机构,它依赖于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电谐振器,其中包括一个变容二极管作为其电容元件的双稳态的切换动作,开关动作可以快速和自包含在电路中。不同于一个触发器的翻转,其状态是通过施加一个TTL脉冲翻转,这种非线性开关可以通过磁,电感性或电容性耦合被接合到外部电路,在这种方式中,开关变为本质触摸敏感。另外,开关动作也可以使用频移键控(FSK)调制,实现有记忆状态的快速操作的承诺。我们通过构建一个触摸感应的LED 点阵证明这些想法的潜在应用。 关键词:非线性开关;电气谐振器的双稳态特性;触摸灵敏度 1.介绍 在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在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典型的存储元件,当然是触发器。SR触发器无处不在,例如,它包含两个交叉的NOR(或NAND)门。当无信号时,触发器的状态保持在其以前的配置,并以它翻转到另一种状态的简要电压信号(TTL脉冲)被施加到相应的输入。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电谐振器,在某些方面的作用就像一个触发器。正如我们表明,它的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是通过驱动频率协议(FSK调制)来实现,或通过将一个磁铁或到附近的谐振器的电感器来完成的,它也可以通过电容耦合被切换。设置完成后,系统会记住它的状态,直到另一个开关动作。然而,不像一般的触发器,该元件可被诱导以从电路的外面进行切换。另外,频率调制方案可以快速切换。最后,我们将通过构建一个可控的LED阵列展示这一理念的应用程序。 由于开关动作可以出现在响应触摸(通过改变电容)或靠近磁铁或电感器,这种谐振就像触摸感应开关,这也许会让人联想到一个“触摸灯”。当这种灯的金属外壳被触摸时,它的有效电容增加。有那么多的方式来电容转换为数字输出[1]。即使是最简单的方案采用了数字集成电路元件:一个固定幅度的交流电压驱动器充电和放电的住房,并在接触充电电流增加,进一步电路检测这种增强

国外翻译理论图书简介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 安德烈?列夫维尔著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是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列夫维尔(André Lefevere)主编的《翻译学丛书》(1992)之一;由安德烈?列夫维尔撰著。1978年,列夫维尔建议学术界将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翻译学的正式名称;他与霍姆斯(James Holmes)及巴斯奈特等人均为“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的中坚人物。其后巴斯奈特和列夫维尔成为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被视为列夫维尔的代表作。 该书以“重写”文学者而非文学创作者为对象。著者认为,评论、选编、史学、编辑等都是重写;翻译也是一种重写,它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因而具有巨大力量。正如《丛书》前言所云:“翻译确是一种对原文本实施的重写。凡重写,不论其意图何在,均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传统(第五章;第六章),从而使文学以某种方式在社

会中发挥作用。重写乃借权力以施为;在促进文学及社会演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书揭示了重写如何在文学作品的接受、意识形态及诗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作者坚持将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置于文化及其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给读者展示了在后马克思主义意义上,文学的社会语境及其历史语境中的重写如何对文学领域中诸如原创性、灵感、臻美等神旨圣典产生颠覆发表了富有争议的看法。此外,该书涉猎文献丰富,包括古典拉丁文、法文、德文;使有兴于文论、比较文学、文学史及翻译学的师生耳目一新。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赞助体系 第三章:诗学体系 第四章:范畴之于翻译 第五章:意识形态之于翻译 第六章:诗学之于翻译 第七章:话语之于翻译 第八章:语言之于翻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