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8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2.阅读教材第35页“你

知道吗?”了解“亩”这个计

量单位。

1.说说本节课

的学习心得。

2.阅读思考。

4.一块20平方千米的土

地与多少个面积为50公顷的

广场一样大?

答案:20平方千米=2000

公顷

2000÷50=40(个)

答:一块20平方千米的

土地与40个面积为50公顷的

广场一样大。

布置

作业。

(2分

钟)

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2,5题。独立完成作业。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学

板书

六教学反思

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切入,让学生很自然地对要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简单复习前面所学的面积单位,为本课时学习做了铺垫。学生掌握情况很好,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对这些面积单位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不是很理想,这需要课后加深理解

(完整版)第6讲和差倍分问题

第6讲 和差倍分问题 内容概述 在和差倍问题中引入“分数倍”酌概念,并理解其含义.解题中应合理选取单位“1”,题目中隐藏的不变量或公共量往往是关键.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运输连要将450枚弹药送到前线,其中炮弹占了9 5 其余都是手榴弹.由于遇上敌军伏击,炮弹损失了 52,而手榴弹只剩下8 3 ,送到时还剩多少枚弹药? 2.学校举行新年自助餐会,一共准备了1000瓶饮料,其中一部分是可乐,剩下的全是果汁,一个小时后,果汁已经减少了5 1 ,但可乐的数量却没有改变.如果此时饮料还剩872瓶,那么可乐的数量是多少瓶? 3.口袋里装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其中红球占总球数的31,黄球占总球数的4 1,绿球比黄球多50个.口袋里一共有几个球? 4.游戏公司计划生产一批限量版的游戏机.现在已完成计划的12 5 ,如果再生产340台,总产量就超过计划的 8 1 ,原计划生产多少台? 5.一个工人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51,第二天完成了剩下部分的3 1,前两天一共完成了56个.请问: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6.红星机械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三车间人数和的2 1 ,第二车间的人数是第一、三车间人数和的3 1 ,第三车间有105人.求该厂工人的总数. 7.甲桶中的水比乙桶中的多 51,丙桶中的水比甲桶中的少5 1 .请问:乙、丙两桶哪桶水多?如果把三桶水倒人一个大缸里,甲桶中的水占其中的几分之几?

8.图6-1是某市的园林规划图,其中草地占正方形的 43,竹林占圆形的7 5 ,正方形和圆形的公共部分是水池.已知竹林的面积比草地的面积少450平方米,问:水池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9.阿奇和小悦都有很多科普书,阿奇的科普书数量是小悦的8 3 .后来小悦送给阿奇l l 本书后,阿奇的科普书数量就变成了小悦的7 4 .原来阿奇比小悦少多少本书? 10.课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活动,其中女生占总人数的9 2 ,后来又来了12个女生,使得女生人数达到男生人数的 7 3 .操场上现在有多少名同学? 拓展篇 1.等候公共汽车的人整齐地排成一列,阿奇也在其中,他数了一下人数,发现排在他前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排在他后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 1 .从前往后数,阿奇排在第几个? 2.五年级原来有学生325人,新学期男生增加25人,女生减少了 20 1 ,结果总人数增加了16人.请问:现有男生多少人? 3.冬冬、阿奇两人玩电子游戏,通过第一关后,冬冬得了120分,阿奇得了200分.接下来,他们俩在第二关得到了相同的分数,累加两关总得分,冬冬的得分是阿奇的4 3 .两人在第二关各得了多少分? 4.有一堆砖,搬走总数的41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最开始还多了5 1 .这堆砖原来有多少块?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教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课时教案活页纸 总课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总课时 6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 和差倍分问题 课型 新授课 2011年10月24 教材 分析 在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上,教材力求体现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在教科书的第四节安排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初步介绍了波利亚的解决问题模式(四个步骤),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突出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在后续内容的学习中会不断加以渗透和应用,在九年级上、下各设置一章予以阐述。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基本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教科书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的模型,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画线段示意图、列表等手段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设元方法、变换问题的条件、根据方

程设计问题情境等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教学 目标 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的“和差倍分问题”,体会借助图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解决问题的作用,树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教学 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而解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移项法则的基础上,学习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 难点 探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 方法 启发式讨论 教具 PPT和导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 题及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ΔH=-56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 1 mol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CO燃烧可放出566 kJ热量,则1 mol CO完全燃烧释放283 kJ热量,同理3 mol CH4释放3×890 kJ=2 670 kJ热量,所以1 mol CO和3 mol CH4完全燃烧共释放热量为2 953 kJ。 答案:B 2.已知A(g)+B(g)===C(g)ΔH1,D(g)+B(g)===E(g)ΔH2,且 ΔH1<ΔH2,若A和D的混合气体1 mol完全与B反应,反应热为ΔH3,则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设1 mol混合气体中含A x mol,D y mol,

则有??? x +y =1ΔH 1x +ΔH 2y =ΔH 3,解得????? x =ΔH 2-ΔH 3ΔH 2-ΔH 1y =ΔH 3 -ΔH 1ΔH 2-ΔH 1 故x y =ΔH 2-ΔH 3ΔH 3-ΔH 1 。B 选项正确。 答案:B 3.已知25℃、101 kPa 条件下: (1)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kJ/mol (2)4Al(s)+2O 3(g)===2Al 2O 3(s) ΔH =-3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解析:(2)-(1)得:2O 3(g)===3O 2(g) ΔH =- kJ/mol ,可知等质量的O 2能量低。 答案:A 4.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 2、CO 和少量的甲烷。相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 2(g)+O 2(g)===2H 2O(l) ΔH =- kJ/mol 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 kJ/mol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几分之几

第2课时几分之几 课题几分之几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安排: 1.由复习过渡到探索新知。 上课开始,设计关于几分之一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使学生在对旧知进行回顾的同时,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教学教材92页例4和例5前,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彩带平均分成10份,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任意取其中的几份,认识几分之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笔、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1.复习几分之一。 举例子说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构成各部分的名 称。 谁能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举例说明,并说说这 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分数,说 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内容。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4 份,你能想出几种折法?画出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课时《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1 5 1 8 ○ 1 7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先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2 4 、 3 4 、 3 10 、 7 10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五年级奥数解析2.和差倍分问题

各种具有和差倍分关系的综合应用题,重点是包含分数的问题.基本的解题方法是将已知条件用恰当形式写出或变形,并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而求出相关的量,其中要注意单位“1”的恰当选取. 1.有甲、乙两个数,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就是乙数的1 8 ,那么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则甲数缩小到原来的 1 100 ,设这时的甲数为“1”, 则乙数为1×8=8,那么原来的甲数=l×100=100,则甲数是乙数的100÷8=12.5倍. 2.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已知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二堆里的 白子一样多,第三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2 5 .如果把这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那么白子占全部棋子 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如下表所示: 设全部黑子为“5”份,则第三堆里的黑子为“2”份,那么剩下的黑子占5-2=“3”份,而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二堆里的白子一样多,将第一堆黑子和第二堆白子调换,则第二堆全部为黑子.所以第二堆棋子总数为“3”份,三堆棋子总数为3×3=“9”份,其中黑子占“5”份,则白子占 剩下的9-5=“4”份,那么白子占全部棋子的4÷9=4 9 .

3.甲、乙两厂共同完成一批机床的生产任务,已知甲厂比乙厂少生产8台机床,并且甲厂的生产量是 乙厂的12 13 ,那么甲、乙两厂一共生产了机床多少台? 【分析与解】因为甲厂生产的是乙厂的12 13 ,也就是甲厂为12份,乙厂为13份,那么甲厂比乙 厂少1份=8台.总共=8×(12+13)=200台. 4.足球赛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一,那么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分析与解】设原来人数为“1”,则现在有1+0.5=1.5. 原来收入为l×15=15,降价后收人为15×(1+1 5 )=18元,那么降价后门票为18÷1.5=12元,则一 张门票降价15-12=3元. 5.李刚给军属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3 8 ,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 来的5 7 .问还有多少块蜂窝煤没有运来? 【分析与解】已经运来的是没有运来的5 7 ,则运来的是5份,没有运来的是7份,也就是运来 的占总数的 5 12 .则共有50÷( 5 12 - 3 8 )=1200块,还剩下1200× 7 12 =700块. 6.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把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发现短纸带 剩下的长度是长纸带剩下的长度的 8 13 .问剪下的一段长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方法一:开始时,两条纸带的长度差为21-13=8厘米. 因为两条纸带都剪去同样长度,所以两条纸带前后的长度差不变. 设剪后短纸带长度为“8”份,长纸带即为“13”份,那么它们的差为13-8=5份,则每份为8÷5=1.6(厘米). 所以,剪后短纸带长为1.6×8=12.8(厘米),于是剪去13-12.8=O.2(厘米). 方法二:设剪下x厘米, 则138 2113 x x - = - ,交叉相乘得:13×(13-x)=8×(21-x),解得x=0.2, 即剪下的一段长0.2厘米.

五年级数学:“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一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新)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反应热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 1.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自学引导】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 描述物质所具有的物理量,符号是。 2.反应焓变(ΔH) (1)定义:总焓与总焓之差。 (2)表达式:。 (3)与反应热的关系: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即ΔH Q p 。 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能量的,为反应; 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能量的,为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在热化学中,将一个化学反应的和反应的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298K时,1 mol H2(g)与1 2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 表示该过程的方程式H2(g)+1 2 O2(g)===H2O(l) ΔH=-285.8 kJ·mol-1即为热化学方程式。 注意:其中反应焓变单位中的mol-1表明:。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 (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一般用英

文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溶质则用表示。 (2)在ΔH后要注明,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一反应,其反应是不同的。如果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条件下的反应热。 (3)ΔH的单位是。 (4)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不同,ΔH也不同。根据焓的性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加倍,则ΔH的数值;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但数值。 【自学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反应产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483.6 kJ 4.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平方千米的认识

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平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35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100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 1.教学例2 (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 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 2.体会1 (1)出示教材第35 (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3.教材第35 4. 1.教材“练习六”第5 2.教材“练习六”第6

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算过程的相 3.教材“练习六”第7 4.教材“练习六”第8 5.教材第35 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和差倍分问题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1 和差倍分问题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比一元一次方程简便。 3.通过方程模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1(8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9页【探究1】,完成下面问题: 1.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那些未知量? 2.问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 3.本题的等量关系: 大牛的饲料量+小牛的饲料量=1天总的饲料量 原来: 30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15只小牛1天所需饲料=675; 后来: 42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20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940 4.数学建模----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设一只大牛1天需要饲料 x kg ,一只小牛1天需要饲料y kg. 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对实际问题作答: 每只大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20kg 和5kg 自学检测1(5分钟) 只列方程组不求解: 某校师生积极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在得知灾区急需帐篷后,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帐篷厂采购,帐篷有两种规格:可供3人居住的小帐篷,价格每顶160元;可供10人居住的大帐篷,价格每顶400元.学校花去捐款96000元,正好可供2300人临时居住.求该校采购了多少顶3人小帐篷,多少顶10人大帐篷? 分析:大帐篷居住人数*数量+小帐篷居住人数*数量=安置总人数 大帐篷单价*数量+小帐篷单价*数量=花去捐款数 解:(1)设该校采购了x 顶3人小帐篷,y 顶10人大帐篷, 答:该校采购了100顶3人小帐篷,200顶10人大帐篷 . 3015675, 4220940. x y x y +=??+=????==520y x

认识平方千米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课题认识平方千 米 课 时 第一课时设计者 教材分析 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概念需要公顷的支持。教材的编排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平方千米作为活动的重点和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单位观念与空间概念。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等面积单位和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通过测量、计算等推想出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的大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3.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4.能解决与土地面积换算的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手段激发探究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总结学习、实践方法。

教学 重难点重点:1.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设计理念 教学中的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运用数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获取最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让教师、学生、课本、实际同时参与。 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对土地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环保的意识。

《和差倍分问题》配套练习题

《和差倍分问题》配套练习题 一、解答题 1、大白兔和小灰兔共采摘了蘑菇160个.后来大白兔把它的蘑菇给了其它白兔20个,而小灰兔自己又采了10个.这时,大白兔的蘑菇是小灰兔的5倍.问:原来大白兔和小灰兔各采了多少个蘑菇? 2、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甲桶取走26千克油,乙桶加入14千克油,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油的重量的3倍.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3、小云比小雨少20本书,后来小云丢了5本书,小雨新买了11本书,这时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4、物价上涨20%,相当于我手中的钱贬值了百分之几? 5、地铁5号线的某节车厢中刚好坐满了乘客.如果在下一站男乘客的下车,则车厢里还里还有 120人,如果下一站下车的是女乘客的,则车厢里还有114人.则地铁一节车厢的定员人数是多少? 6、将分数的分子减去一个整数,分母加上这个整数,约分后得到,那么减去的数是多少? 7、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生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1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8、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而且余数都是1.那么乙有书多少本? 9、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642个零件,甲加工零件个数的比乙加工零件个数的多8个,乙加工零件个数的比丙加工零件个数的多12个,那么三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0、某一届的正保学校共有四个年级,合计男生是女生的倍.又已知: (1)三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的人数相等,四年级男生是三年级女生的1倍; (2)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人数相等,且五年级男生比六年级女生多100人; (3)五、六年级男生是女生的倍; (4)四年级的男生占所有人的.

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了解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土地面积单位,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经历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准确地进行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很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预设: ①: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方千米。 ③: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 ④: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2.教师出示课件:课本例2的内容让大家读一读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约是0.72平方千米。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约是2.52平方千米。 搜集到的这么多的信息,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汇报,交流引出课题并板书:认识平方千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个什么样的单位?1平方千米有多大?平方千米与其他土地面

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大? 2、认识1平方千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平方厘米是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1平方分米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的面积,那么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出示课件: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记作1km2,1平方千米也叫做1平方公里。 3、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还有平方千米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那么它与公顷比较,谁大呢?你能不能不计算,说明谁大? 1平方千米大,1平方千米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么,1平方千米真正是多大呢?我们算一算1平方千米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出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学生试着推算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汇报后,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那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00÷10000=100公顷。教师补充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估算1平方千米大约等于多少个我们的教室的面积? 我们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平方米,用计算器算出()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 三、巩固和应用 1.基础训练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先填空,再汇报是怎么想的 ①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是()公顷,合()平方米 ②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占地面积约是()公顷,合()平方米 (2)把下面京津“绿色奥运”风、沙治理工程中的土地面积改写成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 ①计划恢复和治理草地10700000公顷。(10700000公顷=1070平方千米。) ②计划造林7300000公顷。(7300000公顷=730平方千米) 2.综合训练: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实用)

第三、四讲: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的学习,正确运用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的有关公式,理清题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清类型,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题意,准确判断题目是“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中的哪一类,然后正确运用相关的数量关系 需要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数作为标准,设法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 例1:有甲乙两堆煤,共重52吨,已知甲比乙多4吨,两堆煤各重多少吨? 分析:根据公式,我们要找出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解决问题。由题意:堆煤共重52吨知:两数和是52;甲比乙多4吨知:两数差是4。甲的煤多,甲是大数,乙是小数。故解法如下: 甲:(52+4)÷2=28(吨) 乙:28-4=24(吨) 例2:两只笼子里共有15只鸡,从甲笼提出3只后,甲笼比乙笼还多2只,两只笼子原来各有多少只鸡? 分析:从题意知:甲比乙多5只,所以,两数和是15,两数差是5.甲是大数。 甲:(15+5)÷2=10(只) 乙: 15-10=5(只)

练习: 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石子各有多少吨? 2、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是23岁,4年后,黄茜比胡敏大3岁,问黄茜和胡敏今年各是多少岁? 3、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和倍问题。 解决和倍问题的基本方法:将小数看成1份,大数是小数的n倍,大数就是n份,两个数一共是n+1份。 基本数量关系: 小数=和÷(n+1) 大数=小数×倍数或和-小数=大数 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乙两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从题目中知,乙班的图书数较少,故乙是小数,占1份,甲占(3+1)份。 乙:160÷(3+1)=40(本) 甲:160-40=120(本)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课时2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课时2反应热的计算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 2O 3(s)+3CO(g) ===2Fe(s)+3CO 2(g) ΔH =-25 kJ/mol (2)3Fe 2O 3(s)+CO(g) ===2Fe 3O 4(s)+CO 2(g) ΔH =-47 kJ/mol (3)Fe 3O 4(s)+CO(g) ===3FeO(s)+CO 2(g) ΔH =+19 kJ/mol 则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 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FeO+CO===Fe+CO 2 ΔH =-11 kJ/mol B .FeO(s)+CO(g) ===Fe(s)+CO 2(g) ΔH =-22 kJ/mol C .FeO(s)+CO(g) ===Fe(s)+CO 2(g) ΔH =-11 kJ/mol D .FeO(s)+CO(g) ===Fe(s)+CO 2(g) ΔH =+11 kJ/mol 2.火箭推进器常以联氨(N 2H 4) 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 2H 4(g)+O 2(g)=N 2(g)+2H 2O(g)△H 1=﹣533.23kJ?mol ﹣1;H 2O(g)=H 2O (l)△H 2=﹣44kJ?mol ﹣1;2H 2O 2(l)=2H 2O(l)+O 2(g)△H 3=﹣196.4kJ?mol ﹣ 1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N 2H 4(g)+2H 2O 2(l)═N 2(g)+4H 2O(l)△H=+817.63 kJ?mol ﹣1 B .N 2H 4(g)+2H 2O 2(l)═N 2(g)+4H 2O(g)△H=﹣641.63 kJ?mol ﹣1 C .N 2H 4(g)+2H 2O 2(l)═N 2(g)+4H 2O(l)△H=﹣641.63 kJ?mol ﹣1 D .N 2H 4(g)+2H 2O 2(l)═N 2(g)+4H 2O(g)△H=﹣817.63 kJ?mol ﹣1 3.已知一定温度下:①1221N (g)O (g)2NO(g)H 180kJ mol -+?=+?═, ②12232N (g)3H (g) 2NH (g)H 92.4kJ mol -+?=-?, ③122232H (g)O (g)2H O(g) H 483.6kJ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1 213ΔH =E -E kJ mol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优秀教案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2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吗?(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辆车,你能找出这辆车上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奔驰车标志,指名说一说这个标志是怎么分的,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 2.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小结并揭题:今天我们再来折折涂涂比比,认识更多的分数。(板书: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1/4。 2.你还想涂几份?涂一涂。想一想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

3.展示学生涂好的正方形纸(如下图)。 重点说说2/4的含义。(板书:2/4,取其中的2份,就是2个1/4) 同桌交流自己涂了这张纸的四分之几,就是几个四分之一。 4.试一试。 先说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在()里写出分数。 课件动画演示: (1)出示一个平均分成9份的三角形。 问:涂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依次出示后面三幅分好的三角形图,指名说一说:平均分成()份,涂了()份,是()个()分之一,就是()分之()。 (2)课件出示第二行的圆,独立填写后跟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5.辨一辨。(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的正确吗?为什么?) (1)同桌交流结果。 (2)全班交流,说一说不正确的原因。 三、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材第35页的内容。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比公顷面积单位大。 师生介绍收集到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 教师收集: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北京市东城区的面积约42平方千米;北京市总面积约为16810平方千米。 师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板书:认识平方千米) 1.借助经验,初步感知。 师:想一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 生: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师: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课件配合演示) 2.推算、想象,加深认识。 (1)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师: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1000×1000=100 0000(平方米)。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作业

第2课时作业 1、已知25℃101kPa下,石墨和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石墨)+O2(g)CO2(g); △H=-393.51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H=-395.41kJ·mol-1 下列关于C(石墨)C(金刚石)的焓变△H及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 >0;等质量时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 B.△H >0;等质量时石墨能量比金刚石高 C.△H <0;等质量时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 D.△H <0;等质量时石墨能量比金刚石高 2、已知2SO2(g)+ O2(g) 2SO3(g);△H=-197kJ/mol,同温下,往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2molSO2、1molO2 和1molSO 3、1molSO2、0.5mol O2,当它们分别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 KJ和Q2KJ,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Q2= 1/2 Q1=98.5 B.Q2=1/2 Q1<98.5 C.Q2<1/2 Q1<98.5 D.1/2 Q1< Q2 <98.5 3、己知:①2C(s)+O2(g)=2CO(g);△H1 ②2CO(g)+O2(g)=2CO2(g);△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0.5△H1kJ/mol B.②为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碳的燃烧热△H=0.5(△H1+△H2) D.碳的燃烧热小于CO的燃烧热 4、“西气东输”工程使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告别了管道煤气用上了天然气。已知某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1);ΔH=-571.6kJ/mol 2CO(g)+O2(g)=2CO2(g);ΔH=-566kJ/mol CH4(g)+2O2(g)=CO2(g)+2H2O(1);ΔH=-890.31kJ/mol 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可燃气体,理论上所获得的热量,后者大约是前者的多少倍( ) A.1.3 B.1.6 C.3.1 D.0.8 5、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 3体积,CO2占 2 3体积,且 C(s)+1 2O2(g)=CO(g)ΔH=-110.5 kJ/mol; CO(g)+1 2O2(g)=CO2(g)ΔH=-283 kJ/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