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教学实录

“艺术镜头”之一“想象一幅画面”

提示:课前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建构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

师:课前很多同学问杜甫《石壕吏》这首五言叙事诗的写作背景,今天我们就从《石壕吏》的写作背景切入文本。

生充满期待。

师:公元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胜利在望。但次年春,形势却突然发生了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只能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洛阳去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心中痛苦交织,于是一路写下了流传千古“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生齐读“三吏”“三别”。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请大家翻到课本124页,借助注释,自由朗读诗歌,争取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谁先读一读?

生:生读,语速较快,感情平淡。

师:你来点评一下?

生:字音准确,停顿恰当,但语气、语速不太合适。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速呢?

生:语速要整体缓慢,语气应该是悲痛的。

师:根据同学们的点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读《石壕吏》--语气:以低沉悲痛为主调;语速:整体稍缓,少数语句语速稍快;富含感情的词语可以重读,可以拖音读,可以一字一顿读。

生若有所悟。

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单位互读,看谁能在读准、读畅的基础上,融入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

生互读。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有感情地朗读。等会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全班比赛读。

生小组展示读。

师:哪个小组率先分享朗读,分享最喜欢的一句诗或一段诗即可。生:融入了感情朗读,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都在读准、读畅的基础上,读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相信你的理解越深入,你会读得越出彩。下面我们全班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字音准确,停顿恰当,还初步融入了自己的感情,真好。下面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大家配乐朗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师:分享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一群差役在愤怒地吼叫着,一位老妇人在悲情地诉说着。

生:我看到了一群差役趁夜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的画面。

师:这样一个凄惨的故事,让人心痛不已。

“艺术镜头”之二“定格一组照片”

师:学贵有疑,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魅力。昨天,同学们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在汇总了所有问题以后,老师觉得我们可以用同学们提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为突破口,解决同学们的疑惑。

生眼里有光。

师:其实,想要读懂作者,需要读懂石壕吏和老妇人。下面我们就先走近石壕吏。哪些诗句集中描写了石壕吏?

生:第一二段。

师: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单位品读第一二段,边读边品,最后给石壕吏定格一张照片。我们用这样的格式交流:“我拍到了一个()石壕吏,因为。”生品读第一、二段。

师:杜甫曾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通过品读,我们一起感受杜甫平静叙述语言中的丰富内涵。哪个同学先分享?

生:我拍到了一个狡诈、狠毒的石壕吏,因为石壕吏选择在深夜来抓人。选择在深夜,是因为白天人民都躲藏了。这个“夜”字,让我看到了石壕吏的狡诈,甚至是狠毒。

师:一个“夜”字,仿佛让老师看到夜深人静的石壕村,因差役的突袭,瞬间变得人声嘈杂,鸡犬不宁的景象,差役捉人的手段真是狠毒啊。

生:我拍到了一个凶狠的石壕吏,因为百姓不愿去当兵,但他们却强行抓他们去当兵,一个“捉”字,让我想到了“瓮中捉鳖”,真是可怜。

师:是啊,一个“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差吏强抓百姓当兵,百姓无力反抗,只能束手就擒的画面。杜甫在《羌村三首》中写道“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可见,“捉”的人可能是男女老少啊。难怪安史之乱前,唐朝人口是5600万,安史之乱后人口仅有1200万啊,都是战争惹的祸啊!

生:我拍到了一个残暴的石壕吏,因为他们逼得老翁夜里翻墙逃跑了。老百姓白天黑夜都因恐惧而无法入睡,真是可怜。

师:一位年迈体弱的老人,翻墙逃跑,甚至有些驾轻就熟的味道,可见,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日夜恐惧,如惊弓之鸟啊,可叹、可怜、可悲!

师:简短的两句诗渲染了什么气氛?

生:紧张。

生:恐怖。

生:胆战心惊。

师:难怪清人浦起龙说这两句“有猛虎攫(ju e)人之势。”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诗,读出石壕吏的形象,读出老翁的形象,读出紧张、恐怖、胆战心惊的气氛。

生自由读---指生读。

生:我拍到了一个飞扬跋扈、蛮横凶狠的石壕吏,因为面对可怜的老妇人悲哭,他们不但无动于衷,还很蛮横,两个“一何”,两个叹号,让人心寒。

师:是啊,这是一个矛盾冲突十足的镜头,吏与妇,一怒一苦,一个叫喊,态度凶狠蛮横,一个啼哭,凄楚可怜。你们能通过对比朗读,读出石壕吏的横和老妇人的怜吗?

生自由读--指生读。

师:同学们声音前半句高,后半句低,在两相对照中,差役如狼似虎的形象跃然纸上。下面我们就一起合作配乐朗读。

(齐)暮投石壕村,

(齐)有吏夜捉人。

(师)老翁逾墙走,

(师)老妇出门看。

(男独)吏呼一何怒!

(女独)妇啼一何苦!

师:这样的差役下来捉人,石壕村的人就遭殃了,老妇人一家就遭殃了。第二段用了一个字凸显了老妇人一家的生存状态。

生:苦。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品读第三段老妇人的苦,边读边品边交流,最后给老妇人来个三连拍,我们用这样的格式交流:“我拍到了一个()老妇人,因

为。”

P P T屏显: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二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三苦)

生以小组为单位品读。

师:哪个小组先交流?

生:我拍到了一个老年丧子之痛的老妇人,因为她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一个“二”,一个“新”,一个“长已矣”,可看出此时的老妇人一定是心痛万分的。

师:老妇人三个儿子全部被征,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说明这

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个“新”字,说明老妇人还

没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走出来。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白发人送

黑发人,而老妇人的两个儿子都战死于沙场,是白发人不能送黑

发人,这是痛中之最痛啊。所有的悲痛都凝聚在“新”和“长已矣”上。拖音读“新”,一字一顿读“长已矣”,试着读出老妇

人连丧两子的悲痛欲绝。

自由读--指生读。

师:哪个同学想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生: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

者长-已-矣!(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继续分享。

生:我拍到了一个生活困窘之苦的老妇人,因为她们家出来进去

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出入无完裙”啊,真是可怜。

师:她们家应该不止是衣不遮体,还可能是食不果腹啊,老妇人

一家的生活竟困窘到了如此程度,令人心酸。加上“唉”,再读。

有孙母未去,唉!出入无完裙。

同桌读---齐读。

生:我拍到了一个苦苦哀求的老妇人,一个“更”,一个“惟”,

说明她们家已经到了家破人亡的惨境,实在没有人可以去应征了。师:我们情境还原一下,若你是老妇人,我是石壕吏。

师:你们家的其他男人呢?

生:我们家已经没有其他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实在是

无人可以去了。

师:真的没人了?

生:是啊,恳求大人大发慈悲,可怜可怜我们,放过我们一家人吧。

师:老妇人的无奈与无助令人心疼啊,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读

老妇人的生活困窘之苦,要读出老妇人的苦苦哀求。

小组读--指生读。

生: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唉!出入无完裙。师:老妇人的苦苦哀求被你们传达了出来,真是令人心疼不已。继续交流。

生:我拍到了一个力衰服役之苦的老妇人,一个“请”,一个“急”,

把她主动请求去服役写了出来。老妇人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啊,却要去前线服役,真是让人心疼。

师:她为什么主动请求去服役?

生:为了保护老翁,还有她的其他家人。

师:“请”“急”,让我们看到了老妇人心甘情愿牺牲自己保全

家人,成全国家,主动请求紧急奔赴前线的焦急和无奈,还看到

了老妇人挺身而出的担当。所以,朗读时语速稍快,语气要稍坚定。请以同桌为单位朗读。

同桌读--齐读。

生: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艺术镜头”之三“进行一场对话”

师:同学们,这无尽的悲苦是老妇人自言自语吗?

生:不是。

师:是在谁的逼问下说的?

生:是石壕吏一句句逼问出来的。

师:请同桌根据老妇人的致辞想象差役的逼问,还原当时那个矛盾冲突激烈的场景。一人饰演差役,一人饰演老妇人。差役和老妇人的话可文言,可白话。

P P T屏显:

吏:妇: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妇: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吏: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生排练----生展示。

师:下面请一组同学展示一下你们的“微课本剧”。

差役:你们家的男人呢?都交出来!

老妇:啊?大人啊!我家就这么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在

了沙场上!

差役:还有没有其他男人!

老妇:真的没有了!求求你放过我们一家人吧!

差役:整个村的人都是这样的说辞,我没法跟“上面”的人交代啊!屋里的人是谁?明明有哭声!

老妇:那是我还没满月的孙子啊!因为孙子在,我儿媳妇才没有离开这个家!您就别打她的主意了,她出来进去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啊!没法出来见你们啊!

差役:我不管,国家危难,你家必须有人去服役!

老妇:唉!要不,大人,您看看我行吗?我虽然年纪大了,力气也很小,但是我还能去给那些在前线作战的战士们做饭,洗衣服,做好后勤工作。

差役:走,你跟我们去军营!

师:情境还原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老妇的泣血悲啼都是差役步步紧逼的怒呼所致,写老妇是为了侧面衬托石壕吏。这种藏问于答,正是这首诗歌的构思之妙。

生顿悟。

师:想象补白中,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生动的情节和藏问于答的构思之妙,我想这也许就是《石壕吏》流传最广的原因吧。

生默默点头。

师:同学们,目睹这样一出人间惨剧,作者一直在静静地听,听差役怒呼,听老妇哭啼,直至深夜时分,好像听到了低声哭泣。

有很多同学在问,“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请大家想象一下,“如”的背后,会是谁在哭呢?

生:是老翁在哭。

生:是儿媳在哭。

生:是孩子饿的哭。

生:是作者在哭。

师:一个家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除了老妇人一家,还有可能是谁在哭?

生:是全石壕村人在哭泣。

生:是全天下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在哭泣。

师:诗人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凸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一个“如”字深化了诗歌意境。

师:那么,面对苦难的百姓,诗人心情如何呢?你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读出了什么?

生:一个“独”字,意味着老妇被抓走,老翁孤独了,形单影只了。

师:老翁一家支离破碎,雪上加霜。有的同学问,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是什么心情?一个“独”字,让你读出了诗人什么心情呢?生:难过。

师: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难过。

生:同情。

师:对老翁妻离子丧的同情。

生:担忧。

师:对老翁一家未来的担忧。

生:愤怒。

师:为战争为人民带来的苦难而愤怒。

生:还有无奈,苦闷。

师:诗歌以浓重的悲剧气氛结尾,令人唏嘘。老师想问:诗人作为大唐官吏,他为什么不阻止悲剧的发生呢?

生沉默。

师:补充一下背景资料:安史之乱后,抽丁是为了补充兵力,平息安史之乱。诗人作为唐朝官吏,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胜利。但面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他深感同情却又不能相助。

师:既支持这场战争,心忧国家;又反对战争,担忧百姓。矛盾、纠结、痛苦的背后,你又拍到了一个()的杜甫?生:忧国忧民的杜甫。

师:杜甫把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爱都融进了平静的叙述语言中,他用诗歌书写和还原真实历史,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生情绪饱满。

师:同学们,在这苦难的时代下,一个无眠的夜晚只是缩影。无数个不眠夜,杜甫将他对百姓、对家国的忧思写进沉郁顿挫的诗

歌中。下面我们通过杜甫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体会他人生境界的转化。请大家配合齐读诗句。

生:理想之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师:理想之春时,杜甫将远大抱负和崇高追求,寄予山水景色之中,他雄浑大气的诗歌成就了自己“一代诗人”的地位。

生:多难之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师:多难之夏时,杜甫目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而悲叹。他书写苦难的诗歌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成为了历史的载体。生:超脱之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超脱之秋时,杜甫自己的茅屋漏雨长夜难眠,他却喊出了这样的壮语豪言。至此,杜甫超越了自我的关注和焦虑,实现了自我人生的超脱,最终树立起了“诗圣”的伟大丰碑!

生眼睛闪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太平盛世,如果杜甫穿越到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穿越到了我们的教室,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杜甫,我们这个时代国泰民安,这正如你所愿,你可以安心了。

生:杜甫,余秋雨先生已经帮您看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生:杜甫,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我可以带你去体验高科技产品,带你去淄博吃烧烤,带你逛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师:若杜甫真能来此一游,那该多好啊!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痛苦和幸福的根都伸进了社会以及历史的土壤,他们已成为了社会和时代,乃至人类的器官。师:同学们,伟大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时期各行各业都在用行动传承杜甫的情怀,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人?

生:鲁迅。

师:用文字唤醒了中国人向善向美的心灵。

生:钱学森。

师:用自己的行动,让中国摆脱了受凌辱的苦难。

生:袁隆平。

师:用自己的行动,让人民摆脱了忍饥挨饿的苦难。

生:钟南山。

师:用自己的行动,让人民走出了瘟疫的威胁。

生:张桂梅。

师: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们走出了大山、走出了愚昧。

师:你还想起了哪些平凡人?

生:守卫边疆的战士。

生: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

生:无私奉献的老师。

生: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

师:希望下一个就是你,你们!齐读老师送给大家的诗:

杜甫是一首无字诗,

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

要胸怀天下,

要心系苍生,

要用点滴行动,

传承杜甫的情怀,

方能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

24课《唐诗三首》 知识重点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代表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背景与主题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此时从洛阳回华洲(今属陕西渭南),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此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2.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 表现了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起来,狠毒的官府只好趁百姓入睡的黑夜来突然袭击。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一句表现了老妪什么心理?表明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保护家人,老妪甘愿牺牲自己。既然差役紧急,就快点走,免得节外生枝,苦心落空。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凄苦、机智、有胆略的人,强忍悲痛,保护家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作者简介 见上一篇。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教学实录 “艺术镜头”之一“想象一幅画面” 提示:课前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建构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 师:课前很多同学问杜甫《石壕吏》这首五言叙事诗的写作背景,今天我们就从《石壕吏》的写作背景切入文本。 生充满期待。 师:公元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胜利在望。但次年春,形势却突然发生了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只能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洛阳去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心中痛苦交织,于是一路写下了流传千古“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生齐读“三吏”“三别”。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请大家翻到课本124页,借助注释,自由朗读诗歌,争取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谁先读一读? 生:生读,语速较快,感情平淡。 师:你来点评一下? 生:字音准确,停顿恰当,但语气、语速不太合适。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速呢? 生:语速要整体缓慢,语气应该是悲痛的。 师:根据同学们的点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读《石壕吏》--语气:以低沉悲痛为主调;语速:整体稍缓,少数语句语速稍快;富含感情的词语可以重读,可以拖音读,可以一字一顿读。 生若有所悟。 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单位互读,看谁能在读准、读畅的基础上,融入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 生互读。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有感情地朗读。等会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全班比赛读。 生小组展示读。 师:哪个小组率先分享朗读,分享最喜欢的一句诗或一段诗即可。生:融入了感情朗读,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都在读准、读畅的基础上,读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相信你的理解越深入,你会读得越出彩。下面我们全班齐读。 生齐读。

24《唐诗三首》(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

24 《唐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石壕吏》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准备】 作者介绍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写作背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初读感知】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精读品味】 2、在事发现场,当事的老翁、老妪、媳妇、差役心里会怎么想?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 【拓展探究】 3、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4、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可从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等角度进行思考。)再一次联系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了解其人其诗。

参考答案 1.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从不同角度体会当时百姓的痛苦,社会的黑暗腐朽) 3、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4、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 第二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诵读并默写本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重点难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 知识点 石壕吏 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 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三、译文: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六:中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赞扬老妇自请应役,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平叛战争的渴望,也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作了含蓄的揭露,对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苦难表示的深切同情 ★七:赏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如:“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

第24课《石壕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石壕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 年级下册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逾”“走”“怒”“苦”“衰”等实词的含义,进而把握文章大意。 2.感受老妇、官吏和诗人的“苦”情,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 3.理解诗人忠君和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探究老妇、官吏和诗人的“苦”情 难点:理解诗人忠君与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用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 学生可能的两种感受:苦——妇啼一何苦!“一何苦”,多么地苦啊!怒——吏呼一何怒!“一何怒”,多么地愤怒啊!无论是“苦”还是“怒”,最终都可转变到“苦”。板书:苦、怒。 二、赏读课文,探究人物的苦情苦役苦心 (一)老妇人的苦情 1.提问:“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谁能告诉我们?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赏读课文,理解苦情。 (1)丧子之痛。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新,刚刚,最近;失去了儿子,而且两个。(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2)贫寒之苦。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无人,无男人;无完裙,没有完好衣服。(家境贫苦)(在古代,男人是壮劳力,是家庭的顶梁柱) (3)用心良苦。 ●自觉自愿:老妪力虽衰——衰,弱;虽,即使。(虽年老体衰,但自己愿意顶替)(她本来可以不去,为何要去?) ●着急心态: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快速;犹得,还

能够。(老妇的心情如何?着急。急什么?赶紧让官吏离开。为什么要这样?) ●内心用意: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惟有乳下孙——捉,抓;逾,翻越;惟有,只有。(一抓一逃,一老一少,保住男丁,维系家庭) 用心良苦:老妇迫不得已的苦痛,隐瞒老翁,维护儿媳,保住家庭。 为帮助学生理解用心良苦,用PPT呈现助读资料——古代兵役制度:《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2.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体验老妇人的苦情要求:理解体验老妇人的三苦——丧子之痛、贫寒之苦、用心良苦;读出苦的感受。 (二)官吏的苦役 1.提问: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文中吏的反应是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怒!——吏呼一何怒!呼,吆喝,大声喊;怒,粗暴,凶横。 追问:这个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学生可能的回答: (1)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赶快上前线服兵役! (2)你们家还有什么人?都说出来! (3)好吧,快跟我走!……上述三句话刚好和老妇的“苦”一一对应。 【说明】上述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官吏的愤怒,也照应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提问:你怎么评价这个吏的怒? 引导学生理解: (1)工作辛劳之苦:怒中有劳累——有吏夜捉人。(白天做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知识点

《石壕吏》 一、作者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洛阳回 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三吏”)等地,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三、题解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四、体裁 《石壕吏》是古体诗中的五言古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的一种诗体① 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有的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达百句以上。②每句 字数也无严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也有四言、六言、八言、九言、杂言。③用韵灵活自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知识点梳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籍贯:巩县(今属河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尊为“诗圣”;由于其诗真实反应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代表作:《春望》《望岳》《兵车行》以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疾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串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期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二.翻译 傍晚时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晚抓人。老翁翻墙逃跑,老妇出门察看。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老妇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对差役说:“我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活着的人暂时苟且活着,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男人,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她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无法出来见人。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连夜归营。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给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登程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汉一人告别。 三.主旨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的差役乘夜捉人的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四.内容理解 (一)作品简介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的差役乘夜捉人的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二)记叙要素 时间:安史之乱的某个夜晚 地点:石壕村 人物:吏、妇人、老翁、诗人 起因:支援战争前线,官吏半夜捉人 经过:老翁逃跑,妇人痛陈家庭悲剧 结果:妇人随军赴前线,老翁送别诗人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吏夜捉人-----开端 第二段:吏呼妇啼-----发展 第三段:老妇哭诉-----高潮 第四段:独别老翁-----结局 五、赏析部分: 1.通读课文,说说“有吏夜捉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 “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总括全诗事件的句子,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捉”字暗示当时百姓并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却毫不顾及百姓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的凶残和霸道。 2.“夜”字的含义? 官府“捉人”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难以捉到; 县吏“捉人”手段狠毒,黑夜袭击,让人难以防备。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两个“一何”(反复)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4.老妇“致词”分几层,分别写的什么? 第一层: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苛酷;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三男二死,丧子之苦 第二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家破人亡,贫困交加。--------衣不蔽体,贫困之苦 第三层: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在官吏的一再威逼下,老妇人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为了掩护老翁,她挺身而出,请求去服兵役,实则不得已而为之。--------自请服役,应征之苦。 5.诗中的老妇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①聪明机智。提出要自己和差吏去军营,避免了孙子、儿媳、老翁受到伤害; ②勇于献身。不让老翁去,而是自己前往。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敢于承担苦难。 总之,这位老妇人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一个缩影,她身上具有聪慧、善良、无私的宝贵品质。 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 “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 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县吏,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体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7、诗歌题目是《石壕吏》,而诗中却重点写了老妇人的致词,这是为什么?你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官吏形象? ①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 ②从侧面形象地突出了封建官吏凶暴、蛮横、冷酷的形象; 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2.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公 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苦",家苦、国难、诗人苦闷的灵魂。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在忧国忧民中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表演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杜甫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排练课本剧。老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______ ___ ——成都草堂对联 请学生分析这些对联是在歌颂谁?(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杜甫走进《石壕吏》(板书课题、作者) 一、初步知其人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二)背景链接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整体知其意 (一)诵读诗歌,读出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听出情感。 3、听完这首诗,大家会发现这是一首什么感情基调的诗呢? (悲伤、凄凉、悲痛、沉郁......) 所以读的速度要怎样? (缓慢一点) 那么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诵读课文,一会我们找同学读一下。 4、学生范读。 5、学生猜测一下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 特点: ①句数没有限制; ②每句的字数也无严格限制,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③用韵灵活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④对字词的平仄、对仗没有要求; ⑤语言自由,可俗可雅。 (二)授之以渔,理解诗意 老师带领同学们示范翻译一节(先点出重点词语,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整句,连句成段),同学们自由翻译课文,小组内解决难题,班级内展示评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石壕吏》构思精巧、语言凝练,内容真实。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因此基于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拟定如下: 1、掌握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本诗古今异义词,熟读背诵诗歌。 2、本诗有较强的叙事性,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诗中所叙之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诗人从中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传达出的思想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大唐盛世歌舞升平,政治开明疆域辽阔,是让人心驰神往的时代。但在公元 755年,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发生叛乱,这是一场

标志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这是一个浸满泪水、布满鲜血的时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用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悲歌。他就是杜甫。杜甫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唐代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吏三别中最著名的一篇----《石壕吏》。 二、作者介绍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史诗”。 三、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2、掌握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四、自由读诗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文,跟据你对诗歌的第一印象,说说本诗和其他诗歌有何不同?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①比普通诗歌长叙事诗。 ②平仄押韵较宽。 ③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每句字数也无严格限制。古体诗也要求押韵,但比较自由、灵活,对字词的平仄没有严格要求。 五、注释明诗文 1、接下来请以“我”的口吻,讲讲“我”在石壕村的所见所闻。诗人:我在石壕村看到差役夜捉人,老头越墙跑掉了,老妇和差役哭

《石壕吏》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章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夜晚有百般的情态,世人有万般境遇,然而在诗歌的长河中,诗人们也曾在那漫漫长夜留下了无尽的悠悠情思。(课件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思亲念家让李商隐在巴山难眠。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战事不绝让边塞将士在孤城夜不成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唐)杜甫《石壕吏》那么,石壕村的夜晚,又是什么原因让杜甫辗转难眠呢?今天,让我们随着杜甫一起走进那“如闻泣幽咽”的晚上,学习杜甫的诗歌《石壕吏》。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章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学习新课: (一)走进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为杜工部,著有《杜工部集》。 (二)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眼目睹了这一现实场面,随即他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下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石壕吏》属于“三吏”三吏之一。 (三)课文朗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1)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读) (2)读准字音。 石壕( )村逾( ) 邺( )城戍( )

第24课《石壕吏》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石壕吏》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 下册 6.24《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 2、通过朗读、模拟对话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模拟对话深入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 【教法】:朗读品析法合作讨论法引导归纳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请同学思考“战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为话题引入。 教师归纳:人最幸福的是团聚,最痛苦的是别离。当盛世的繁华如日薄西山的晚霞,当残酷的战争屠戮无辜的生命,大半生颠沛流离,看尽人间疾苦的杜工部,也不禁为石壕村中一户普通人家的遭遇而叹惋、动容。在这一夜,在这一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一起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石壕吏》。 二、走进作者,了解历史 1.忆一忆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少陵野老”,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著有《杜工部集》。 2、走进历史,了解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朝廷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包围了安禄山的

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读中品,读中悟 (一)、我会读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学生展示朗读成果,生点评。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播放范读。 (二)活动一:我会读,了解情节教师展示相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阅读: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2、为什么“捉人”是在“夜晚”? 3、最终抓到人没有? 4、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三)活动二: 我会品,感知人物 一读: 听妇之苦老妪之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的?学生结合课文语句回答,教师总结:丧子之苦、家贫之苦、应征之苦。 二读:观吏之怒在表现官吏时,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富表现力?捉、呼、怒--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夜、夜久—战争残酷(此环节围绕“怒”展开,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统治者的残暴。) 合作探究 1、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藏问于答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问话,问从答知。

石壕吏-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

《石壕吏》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 一、文学常识 【题解】《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湖北境内),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境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并被后世尊为"诗圣"。因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一度陷入战乱割据的局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杜甫的大量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段史实,其中最为著名的叙事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艺术地再现了动乱中的社会现实,对人民的苦难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具有史诗的特色。 《石壕吏》是公元759年,杜甫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徙,目睹了官吏征丁的情景后写成的。作品涉及的背景是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兵二十万围攻叛军所占邺郡,胜利在望。但到第二年春天,叛军援兵到,唐军因指挥不当,溃退而守河阳,四处抽丁征役补充兵力。作品记录了战乱中劳役的残酷,官吏的暴戾,人民的苦难。 【真题再现】 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妪),事件是(官吏夜捉人、老妇应兵役),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中。作者(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2.“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3.“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注释: 1.暮: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2.投:投宿。石壕村:也叫石壕镇,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3.吏:小官、官府差役。 4.夜捉人:在夜晚捉人抓丁。 【译文】黄昏投宿石壕村,遇有差役连夜抓丁。 【真题再现】 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 2.《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3. “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教学设计 [课题] 《石壕吏》 [设计者] [内容出处] 八年级下册六单元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把握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对深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自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相讨论、交流,疏通文意,并概述诗歌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评价任务二:品读诗文并思考:你从诗中读到老妇人一家各个人怎样的境遇?你从诗中读到怎样的官吏? [学习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出示关于战争的图片,问:战争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学习过程] (一)通文意,初感知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自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相讨论、交流,疏通文意,并概述诗歌介绍了一个什么事情? 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故事 (二)品诗歌,析形象 小组讨论思考:你从诗中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境遇。你从诗中读到怎样的官吏? 明确: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抓:“暮、投、村、夜、捉”几个字分析。 暮投石壕村:封建社会,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而作者暮色苍茫才投宿小村庄,可以设想战乱不敢走大路,或者城镇已经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不仅点明投宿时间和地点,而且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状。 有吏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口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至山。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三)知作者,明情感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辞严的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 教学设计 优质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的一首古诗,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体会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能感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思,在此基础上学习《石壕吏》,就更能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课文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是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传诵最广的一篇。同时也是一篇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叙事、抒发了情感的叙事诗。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精炼,全诗120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诗人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文本疏通、翻译学习难度不大,对作者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杜甫的现实主义和沉郁顿挫的文风认识尚浅;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感受不深;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诗中所描绘的苦难生活难以形成共鸣;无法独立品味诗中精炼的语言,阅读理解诗歌欠缺方法和经验,对语言的品析比较随意。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2.通过朗读,理解《石壕吏》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剧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对联: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幅对联里,猜猜他是谁”?(杜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古诗《石壕吏》。 【设计意图:引用朱德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其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实录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关于诗人杜甫,大家应该不太陌生,回想一下,我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 生:有《望岳》《春望》《月夜》,还有《江南逢李龟年》。 师:对。其实在小学时光里,你还积累了更多杜甫的诗歌名句,比如:好雨知时节生:当春乃发生 (师生互接上下句,回顾名句积累) 师:同学们积累的又多又清楚。预习后,你会发现《石壕吏》与以往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生1:整首诗好像都是在记叙。写了差役去抓人,老妇跟差役的对话过程。偏向于讲故事,在叙事。 生2:这首诗好长,我们学的诗,大多都是四句或者八句的绝句或者律诗,但是这首诗句子的数量特别的多,(低头快速数)24句呢。我们还没见过24句的唐诗呢! 生3:我发现这个诗歌还分了段,不像诗,倒是像文言文,并且他句子之间没有押韵。 师:这个信息量有点大了,这到底是诗歌,还是文言文呢?没有押韵吗,还是用韵太灵活了? 生:课题是《唐诗三首》,肯定是诗歌,只是说像文言文。 师:你反应特别快!请大家看看课本“预习”第二道题,你会重点看哪个词语? 生(齐声):古体诗。 师:对了,是古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他们区分的时间界点大概是在?(唐朝)有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啊。唐以前称为古体诗,唐以后称为近体诗。关于两者的区别,请看课件。你会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石壕吏》属于古体诗的五言古诗。其实关于四言

古诗我们也是有所涉猎的,比如说《观沧海》《龟虽寿》,还有你们最近在背的《关雎》《蒹葭》,这都是四言故事。七言的就很常见,古乐府诗也很多。依据四言、五言、七言等字数的不同分类。提示里还提到用韵,刚才有同学也说到了,说这首诗没押韵,那我们就走进文本去探究一下。请同学们自由速读,找出你觉得有韵或者无韵的依据来。 (同学们轻声朗读,用笔圈划。) 生1:老师,有韵!第二段的“怒”和“苦”,第三段的“死”和“矣”,“孙”和“裙”,“归”和“炊”,有四组押韵呢。 生2:用韵比较灵活,换的勤。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请课代表总结一下。 生:古体诗用韵比较灵活,一首诗里面可能有好几个韵,不像近体诗的一韵到底。从句式方面看,字数、句数也不同,古体诗的句式也更灵活自由一些。 师:总结的很到位!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请何润庭同学朗读课文。 师:读音全部准确,而且站姿挺拔,声音琅琅,请大家以他为典范,挺直腰身,双手捧书,齐读课文。 师:五言诗句,节奏一般都是2/3,对吧,请大家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韵脚,自由朗读课文。 师:接下来就走进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放声翻译全诗,圈划疑难。 师:声音小了是都结束了对吧?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步:提交你的疑难,但凡有不确定的地方,我们都可以讨论一下。 生1:“逾墙走”什么意思? 生2:“逾墙”就是翻墙的意思,“走”是逃跑,与现代汉语是完全不同的。 师:总结的特别到位,古今异义词语,请大家做好批注。 生3:“登前途”的意思是登上向前行走的路途吗?那“前途”是不是也是古今异义词语? 生4:是的呢!还有“裙”也是,古义泛指衣服,与现代的裙子不一样。 生5:老师,“二男”是指第二个儿子,还是其余的两个儿子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注释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挂罥:挂,缠绕。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溪边,飞得高的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