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赏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

唐丨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

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

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

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骃,载驰骃,

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

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

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

如相亲,如相亲。

噫!

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

闻雁来宾。

古琴名曲赏析

《古琴名曲赏析》心得体会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

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自古,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释怀。这正如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文关于回忆的经典散文

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文关于回忆的经典散文 篇 一、关于回忆的经典散文 我喜欢回忆——-在这多梦而失意的季节里,多少次在那难以入眠的夜晚,聆听细雨敲打芭蕉叶的叹息,细数在雨中飘泊的心的碎片,一任孤独的海潮把我湮没,一任失意的痛苦消磨我的意志。岁月的尘土早已积满心灵,那颗流泪的星星落进了土地,只有那年年月月生长着记忆的常青藤,多少前尘旧事、新愁旧怨,萦系心头,挥也挥不去。 如果酩酊能使人勾起梦回的触境,谁不复记忆人生?谁也不懂重温一些湮没很久的往事?20多年漫长的岁月,不尽的往事辐辏成一幅人生的缩影。童年的梦呓,少年的矜狂,也曾雄心壮志把白宫据为己有,也曾梦想有一天穿着发白的牛仔衣独走天涯,也曾常常为了一朵不知名的花而停足凝驻半天,也会为了凋谢的花朵伤心很久,然后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将花朵埋葬,也曾在冬夜里流星般孤独的寂寞里享受冬夜里流星般闪亮的生命,也曾在那孤独的黄昏幕着雾和雨,让那颗饱含泪水的心灵在雨雾中颤抖。 而我也总是喜欢把坎坷辛酸都埋在心底,不想让别人看见一点点,然后在人背后一个人独自舔抚。人生排列着很多等待我们去回忆的事情,而每一憧憬的飘逝,便是离开生命的驿站,只经一次,终不复返。在一个人的一生里,也许很多事情总是不一定

能如人意的,可是,我总在想,只要给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就够了。有许多事,也许你当时并不在意,可是多年后,当你募然回首,你才猛然惊觉,啊,那不正是我苦苦追寻的么?然而过去的就过去了,一切都已那么遥远,所留下的只是一种成长的痕迹,一种成长的痕迹而已。 回忆是一种美丽。在回忆中的人是永远愉快而满足的,因为你能领略到许多别人领略不到的情趣。在那落叶萧萧的秋季,脚踏远山飘来的木叶清香,望断天涯南飞的大雁,你回忆,就拥有那份深沉、潇洒和幽幽入梦之感。而在冬天雪花飘零、万籁俱寂的日子,你回忆,就拥有那份静美、超然和万事皆空的境界。也有许多时候,在那残阳如血的黄昏里,静静独坐于窗前的椅子上,踏着记忆的足音,在一方碧绿的世界里抖落一方思绪,静静倾听西天夕阳沉落的声音,静静体味人生的离合、生命的悲欢,静静地感受生命、享受生命。或许此时你的心里充满感激,感激上天赐给你如此美妙的生命,让你享受如此美妙的人生。你会说,生命毕竟还是美丽的,能活着毕竟是一愉快的事。 我喜欢回忆,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美丽的时刻和令人伤心落泪的季节。远离故土的游子,莫不又忆起了临走时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在村头老槐树下的叮咛?莫不又忆起了那小脚的老奶奶一遍遍讲得早已发霉的关于"月亮"的古老故事?在那一个季节的黄昏又一个季节的黄昏里,孤寂的心一次次徘徊于校园那为我守着秘密的棕榈树下,只为找寻一个在几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作者:————————————————————————————————日期: ?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从演唱技巧来解析琴歌《阳关三叠》.

从演唱技巧来解析琴歌《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中国古诗词和古琴音乐珠联璧合的佳作,一首有歌词的古琴曲。它意境古朴悠远、曲调情深意重、歌词凄美深邃、旋律感人,在音韵悠长的古琴和诗意的衬托下,一唱三叹,让人听得荡气回肠。琴歌《阳关三叠》其歌词采用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宋元二使安西》的七绝诗,诗人借对一位从军朋友哀怨别离之情的抒写,含蓄的反映了在当时不合理的征兵徭役制度压迫下的人民的痛苦。原诗为四句“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在艺术上以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的眼前所见景物的精心描绘,制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使人感到了那种依依惜别的情真意切。此诗从大意上看,似乎就是这样,但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后,就会对他有另外一种更深刻的理解。王维在创作这首诗时已近晚年,他的挚友元二受朝廷派遣,即将远赴他乡。当时的王维,心绪非常复杂,因为他的朋友元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因此作者心中十分失落。所以看似别离,实际上可能是永别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又品出了另外一种凄凉。诗人借助周围的垂柳以及清晨的一场春雨,更加伤感的道出了自己对友人不舍与忧心。此诗入乐为琴歌后,后人又增添了一些诗句,更加强了惜别的情调。在演唱方面,要唱好这首歌,笔者认为需要一种自然纯净、古朴、典雅而不失凝重、透亮的声音。作品虽然音域不宽,但是篇幅却不短,三段之中有着细致的变化。需要唱出层次感,这就要求演唱者在音色、速度、节奏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当的控制能力。那些太滞重、不干净以及过于尖亮的声音显然不适合演唱此曲,这不仅技术上难以驾驭,而且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一)分段处理作品,准确表情达意在歌曲的第一段,作品忧郁、伤感的道出了故人惜别时的场景,音调抒情。在这一段落,应重点注意“N”的歌唱,如“轻”、“尘”、“新”、“人”、“晨”、“津”、“辛”。所以,演唱的音色变化要与作品的音乐本身相结合,用明暗、浓淡的音色去表现抑扬起伏的琴歌旋律与歌词的情感、意境。但是,这种润色特征的变化、对比不是强烈的,要掌握好平衡,做到恰到好处。在前四句的演唱上应注意乐句之间的衔接,采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式,使乐句连贯抒情,娓娓道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渲染出一种对友人依依不舍的伤感情绪;后一小段的开始音调为八度大跳,这时音乐情绪略显激动,似乎在告诉友人路途中将遇到的艰难险阻,一路上要历历苦辛,从而告诫友人宜自珍,这部分的演唱应严格遵循作者所设计的力度记号的变化来表情达意,尤其是几处重音记号的表现应做到恰到好处。一小段间奏后进入歌曲的第二段,音乐在第一段的素材基础上加以变化反复,情绪更加不舍和暗淡。在第一个“感怀”的“怀”字上做自由延长处理,使那种伤感的情怀得以释怀。第三段的旋律在第一段的素材基础上又一次变化反复,情绪更加的伤感。“旨酒”这个八度大跳的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而后节奏稍自由,道出“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这里的“伤感”在演唱时如能略带哭诉的强调,则能更好的起到点睛之笔。所以说:“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和表情同样的完美时,歌唱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二)揣摩诗词韵律,力求风格纯正掌握音乐节奏的律动与歌词的韵律组合的特点。故人有语: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意思是说声音不要被词所限制,而词又不是因为声音而受损。具体说来就是:“声中无字“即演唱要连贯、婉转;而“字中有声”则是要饱满悦耳,字正腔圆,不

初中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

初中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流水》【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教学过程】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给我一

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 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 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 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沈鸣鸣版)2019尔雅答案

…………………………………………………^_^………………………………………………… 1.1 1 【单选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谁的观点?( ) 答案:王国维?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2 ?【单选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请问是谁的观点? 答案:鲁迅?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3 【多选题】《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包括( )。ABD ?A、阴阳家 ?B、名家 ?C、兵家 ?D、纵横家 4 【判断题】1904年林传甲编中国文学史,对古典小说完全排斥。 ( ) 答案:√5 【判断题】胡适认为所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即假托的名字。 ( ) 答案:×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唐代传奇?( ) 答案:《错斩崔宁》 ?A、《长恨歌传》 ?B、《错斩崔宁》 ?C、《虬髯客传》 ?D、《聂隐娘传》 2 【单选题】以下小说中题材类型不同的一部是( ) 答案:《世说新语》 ?A、干宝《搜神记》 ?B、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C、《世说新语》 ?D、《聊斋志异》 3 【多选题】以下属于爱情主题的唐传奇有( )。答案:《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A、《枕中记》 ?B、《莺莺传》 ?C、《李娃传》 ?D、《霍小玉传》 4 【判断题】凌濛初编撰了“三言”、冯梦龙编撰了“二拍”等小说集,开创了全新的文人拟话本小说。 ( ) 答案:错误 1.3 1 【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学。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 答案:胡适 ?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阳关三叠赏析

一、《渭城曲》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2] 二、翻译 清和节正当春天,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无论)寒冷的夜晚(还是)寒冷的清晨,急行,急行,路途遥远穿越河流,《阳关三叠》这首曲子在边关要塞谱成,为感伤自身(生活的)劳碌,经历千辛万苦,经历千辛万苦,每当(经历)千辛万苦时应该好自珍重,应该好自珍重。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回首留恋舍不得分离,泪水洒湿沾巾,不再有我帮助您。怀念,怀念,每时每刻都思念阁下。参星和商星各一边(此出彼没),与谁相互依靠,与谁相互依靠,能够与谁相互依靠。每日心驰神往,每日心驰神往。(无复:再也;相:相互;辅仁:原意培养仁德。意思就是再也不能相互交流,培养仁德了。简单的意思就是再不能见到好朋友了。)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大片的春草长得茂密浓厚 ,美酒,美酒,饮(酒)之前就已然心醉,乘坐骏马奔驰,乘坐骏马奔驰,

古琴曲《平沙落雁》赏析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简介】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意境】 《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平沙落雁》与衡阳】 “元气之融结为山川,山川之秀丽称衡湘,其蒸为云霓,[1]其生为杞梓。”泛水清湘,坐看云起,潇潇碧水,岳云如飞,钟磬轻叩,仙乐飘绕。衡阳自回雁峰起,绵绵群山往北延伸到衡山,自东洲岛顺湘江而下,到衡山北隅清凉寺外的“烟寺晚钟”,多少青山秀水,尽显灵逸气质。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总能唤起才子们的灵感,成就佳才妙作。衡阳自古多音律之事,然而在当今衡阳,知道中国三大古典名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都跟衡阳密切相关。 秋天已至,天气渐凉,大雁开始成群结队往南方迁徙。渡黄河,过长江,当大雁遨翔在南昌上空时,引起了一个人深深的共鸣。这个人就是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字癯仙,号丹丘先生,人称贤王奇士。 朱权随着大雁的阵阵鸣唱,微服简出,独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从南昌追逐到衡阳[2]。大雁南飞到湘江中游旁的一个小山峰上空时,竟反复盘旋,不再前行。大雁们觉得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不忍再往南飞,便选定在这里过冬。“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因此,这个小山峰被称为回雁峰,衡阳被雅称“雁城”。回雁峰坐落在衡阳市雁峰区,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侧旁有座美丽的东洲岛,貌如巨舰,日夜飘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绿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节,江水消退,小岛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滩。天气晴朗的时候,大雁们总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队飞翔,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十分壮观。雁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江山依旧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 编辑:山间溪流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品一杯茗茶,馨香淡雅而令人回味无穷。 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选集列表 中国名家散文选集列表 中国名家散文选集列表 朱自清经典散文选集 巴金的经典散文选集 张爱玲经典散文选集 郁达夫经典散文选集 林清玄经典散文选集 季羡林经典散文选集 史铁生经典散文选集 张抗抗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周国平散文选集 老舍经典散文选集 李广田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罗兰散文选集 张洁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亦舒散文选集 钱钟书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张晓风散文选集 徐志摩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张悦然散文选集 丰子恺经典散文选集 邵燕祥散文集 张承志散文随笔集 孙犁散文集 林语堂经典散文选集 冰心的经典散文选集 贾平凹经典散文选集 余秋雨经典散文选集 池莉经典散文选集 毕淑敏经典散文选集 王蒙经典散文选集 冯骥才经典散文选集 余光中经典散文选集 杨朔经典散文选集 林徽因经典散文精选 莫怀戚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萧红散文选集

作家张小娴散文选集 安妮宝贝作品选读 作家三毛散文选集 鲁迅经典散文选集 沈从文经典散文选集 莫言散文作品选编 汪曾祺散文集 宗璞散文集 二: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 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 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 荷塘月色: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海上的日出巴金 鲁迅文:秋夜 更衣记张爱玲 谈女人张爱玲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书海茫茫余秋雨 这里真安静余秋雨 李广田:回声 杨朔:茶花赋 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 老舍:我的母亲 张抗抗: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守望西湖的青藤 柔和毕淑敏 毕淑敏:素面朝天 人生三境界:池莉 话语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池莉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林徽因:悼志摩 林徽因:蛛丝与梅花 莫怀戚:散步 亦舒:假如丈夫有外遇 张小娴:幸福总被思念所淹没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张悦然:这年冬天的家书 爱的履历梅洁 散文:人就这么一辈子刘墉 散文欣赏:染绿的声音(徐迅)榕树,生命进行曲(刘再复)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聆听古曲《阳关三叠》,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2.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3. 通过熟悉乐曲主旋律,感受“埙”音色的特点,初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音乐的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2. 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 欣赏合唱《阳关三叠》,埙、中阮重奏的《阳关三叠》。在多声部的合唱中,由于高声部和低声部音色的丰富、层次分明,力度的起伏突出了歌曲的高潮,表现情感时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音色古朴、浑厚,具有独特的古风,善于表现内在深沉的感情。用它演奏的《阳关三叠》多了几分古色古香和情绪的厚重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1. 师:这首古曲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旋律?你能唱唱吗?(可能第一句、“遄行”句或“历苦心”句。)

2. 师:八度大跳的旋律,使歌曲情绪趋向激动,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心情。“历苦心”句重复了三遍,说出了作者提醒友人前路非常辛苦,对友人无限关切的诚挚情感。 二、乐曲欣赏 1. 初听乐曲。 师:上节课我们从歌曲《阳关三叠》和合唱曲《阳关三叠》中,都感受和体验到了歌曲中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欣赏曲《阳关三叠》,再次体验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与歌曲的感受有何不同?(《阳关三叠》重奏音频) 2. 谈听后的感受。 3. 复听乐曲。 师:乐曲有种深沉、悠远的情感和意境,请你再次仔细聆听这种意境,思考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 4. 介绍埙及埙的历史。 师:大家的感受很独特,这些都是埙的特点。这就是埙。(出示埙图片)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到了现代,在演奏家和制作师的共同努力下,埙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埙乐也不断丰富,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埙产生兴趣。用带着

最新古琴曲《高山》赏析

琴曲《流水》历史悠久。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高山》、《流水》的题解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此后刊载《流水》的琴谱多达30多种,它们的基本内容和精神一脉相承,也基本保持了8段的结构。 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张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9段。所加的这一段也就是为琴家们所著称的“七十二滚拂”。 这一段增加了大量滚、拂的手法,模拟水流之声,形象地描绘出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气势,是全曲中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此本《流水》又被称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或“大流水”。 现今琴人们所弹的《流水》大多采自张孔山的《天闻阁琴谱》。 首段,起全曲水流之势,隐约暗示全曲的主题音调。二、三段用泛音写出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种泉声。四、五段表现万壑之泉由细流出山汇入洪流,并渐有汹涌之势。 自六段起,水流汇入浩瀚汪洋,急流穿峡过滩,形成惊涛骇浪、奔腾难挡的气势,传达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品格。七、八段为高潮之后的余波,忽缓忽急,时放时收,渐渐平复。第九段以杳渺徐逝的气象终曲。 这首琴曲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散发了天籁、地籁、人籁相知相合、浑然一体的气象。此曲兼有抒情性和模拟性,虚实结合、情景相融、气象高远,成为最受琴家们青睐的琴曲之一。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第一段实际上就是乐曲的引子,节拍比较自由,旋律性不甚明显。开头便是几个八度音程的大跳进行,隐约地奏出乐曲的主题音调。 二、三两段,主要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bb淙淙奔流而出: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它较多地运用了同音装饰手法,有一种滚珠落玉般的效果,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用按音演奏的曲调,是乐曲的展开部分。以第五段音乐为例: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赞美祖国的经典散文欣赏

赞美祖国的经典散文欣赏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赞美祖国的经典散文欣赏篇一:祖国赞秋风,送来收获的呼唤,也诠释着丰收的一年;阳光,播撒下温情的种子,也奉献着爱的乳汁;祖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更寻求着长足的发展。我的祖国,是一条冲天腾飞的东方巨龙,是一头威风凛凛的雄师,是一只首高亢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有一个嘹亮的名字----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美丽富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在公元221年,赢政统一中国史称秦始皇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丝绸只路;唐太宗李渊建立了大唐;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创建了明朝...... 近代,1840年,英国殖民者叩开了清政府大门,爆发了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接着出现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都标记着我们的祖国正在逐渐腐败九一八事变,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后,我们的心中记着同一个敌人----日本。就是这样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努力奋斗,随后八年的抗日战争,十年的内战,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了!这句话有着非凡的意义,顿时全中国沸腾了。 现在,还留存着一些五四运动的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赋予着我们知识。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迈出

了精彩的一步。举世瞩目的开幕式盛典,让每一个华夏儿女为之自豪,我也不例外,当开幕式上历史的画轴缓缓打开,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时空隧道,去追忆中国五千年文化。2008年9月25日,中国在航天历史上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神七成功升天。现在,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已经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大大提高。原来贫困的生活现在也已经变的富裕起来了,全面向小康发展因为我们亲爱的祖国的繁荣昌盛,使得我们拥有这美好。幸福的生活。春天,总是带给人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今年的春天,非同一般,更不同寻常!是啊,当2009年的新年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也意味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的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岁的生日。60年,光辉岁月弹指瞬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我在小的时候,爸爸就经常跟我说,我是中华儿女,我拥有一个值得骄傲的祖国,她的名字叫中国,于是在小时侯,我的心里已经拥有她;小学,老师告诉我五星红旗代表的真正含义,进而认识到国徽、国歌......进入初中,学习地理知识,我又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幅远辽阔的地方,使我对中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的心中祖国好比什么? 我会说祖国,就是一股滋润人民的甘霖,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赞歌,是我们神圣的信仰,是我们年轻人热血澎湃的根源,是我们传响最深情的寄托。祖国是一首歌雄浑高亢,祖国是一轮日,温馨明亮,清晖眙人,祖是一片还,生机盎然,力量涌动。

阳关三叠解析参考资料

《阳关三叠》,中国古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该曲取材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篇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歌曲分三大段,即三次叠唱,每次叠唱除原诗外,加入由原诗诗意所发展的若干词句,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 琴歌歌词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1]注释(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5)浥:(yì):湿润,沾湿。 (6)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8)君:指元二。(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11)故人:老朋友,旧友。(12)更尽:再喝完。

阳关三叠教学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反思一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在音乐教室的黑板上我写下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课题,乍一看,有些像上语文课的意味,课题选用的是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最后一句,其实不然,我是想用这句话引出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体味一次真正的情感之旅,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鉴赏。我想用这个课题,最能表达作品的意义,离别的惆怅顿时溢满心中。《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着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相携走近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情感体验第一步铺垫,体验别离的情绪《送别》的旋律响起来,这是学生们不反感的歌曲之一,也是学生们在合唱比赛中会选择的曲目之一,当学生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便自然而然的哼唱起来,旋律的悠扬,节奏的平缓,幽幽的离别情绪在教室里铺散开来。学生们进入到情绪里,体验开始了。第二步引出主题,体验时空的别离对于唐诗,学生们不陌生,都能背上几首,在唐诗中,表达离别情绪的有很多,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王昌龄《芙蓉搂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诗句,我开了个头,学生们就帮我举了很多例子,黑板上《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当学生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今天的主题已经呈现。第三步《阳关三叠》,体验作品的别离在欣赏这首歌之前,我在课下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让学生合着《阳关三叠》的二胡曲进行配乐朗诵,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中,学生们也渐入佳境,原来时空并不遥远,音乐的魅力无穷尽。三段基本相同的旋律重复三次,最后一声叹息,这就是三叠,阳关不仅仅是地名,而是别离的代名词,比如断肠声里唱阳关等等阳关的泛指。在二胡声中,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了,朗诵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情感有些不到位,声音太小。第四步;《阳关三叠》,直观体验别离由于我是声乐专业的,遇到歌曲的鉴赏,我总会给学生范唱,直观体验比听碟的效果要更具杀伤力,这已是我课堂的特色了。当我坐到钢琴边时,学生们就笑了,老师又要演唱了,当钢琴上的第一个音响起时,我就倾注了我所有的情感,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古曲的旋律有别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及韵味,在娓娓到来的旋律中,感情层次的变化犹如水彩画,明和暗的对比,细腻而分明,每一叠中,又分前段和后段,情绪的走向又不十分相同,钢琴的音色和着我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古曲的曲调中,学生们空前的感受了不一样的离别情绪。当我弹下最后一个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相信学生们也和我一样。第五步《阳关三叠》,亲身体验别离

中外名家云集中国院 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中外名家云集中国院中国100篇名家经典散 文 音教专递 本报讯(记者刁艳)11月13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低音提琴音乐盛会如约而至。本届中国低音提琴盛会将由中外知名低音提琴名家共同打造。加拿大低音提琴家乔尔?夸灵顿、捷克低音提琴演奏家米洛斯拉夫?耶里内克和玛尔赛拉?耶里内克、法国低音提琴演奏家及教育家丹尼尔?马里耶尔等,将与来自中国顶尖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共同亮相,并邀请国内众多音乐院校精英广泛参与。 第四届低音提琴音乐盛会演出的曲目,涵盖古典与现代,民族与西洋不同风格的低音提琴代表作品,将展示独奏、重奏、室内乐、协奏曲等多种题材及组合形式的经典作品。在一周的时间内,将举办6场专题音乐会及6个大师班。11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低音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将以音乐语言和智慧通力合作,在国家大剧院共同演绎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低音提琴音乐盛会。 北京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创建于2005年,是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低音提琴学会,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低音提琴音乐盛典。旨在促进中国低音提琴界与国际低音提琴界的交流,加深国内外艺术院校及各大演出团体的沟通,推动我

国低音提琴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节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低音提琴演奏家、世界不同流派最具实力的名家名师、教育家参加,在国际低音提琴界引起很大反响。作为创办者,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中国低音提琴学会会长侯俊侠教授,担任北京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艺术总监。 乔尔?夸灵顿是日内瓦国际比赛金奖获得者。现任多伦多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教授,被公认为是世界低音提琴界的主力之一。另一位世界级演奏大师米洛斯拉夫?耶里内克是国际低音提琴演奏家技巧协会主席,捷克国家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是捷克低音提琴学派的代表。米洛斯拉夫?耶里内克夫妇组成的二重奏组合,在捷克及国际舞台上演出已有9年多,举办了约100场音乐会,获得世界各地观众的好评。丹尼尔?马里耶尔也是当今世界当红的低音提琴大师。现任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低音提琴首席和独奏家。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国家音乐学院、里昂(Lyon)国家音乐学院等音乐学院教授。他的演奏音质细腻、情感内在、富于色彩的变化,传承了法国弦乐学派一贯的高贵品质,多部低音提琴独奏CD专辑被公认为是当今低音提琴的经典之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