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创新方法选择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创新方法选择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创新方法选择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创新方法选择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2

笛卡尔曾说过:“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创新活动是一项具有风险性的经济活动,仅仅靠增加科研投入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提高创新的产出,要提高创新的产出一定要遵循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规律,研究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路径。选对创新方法,才能够突破创新效率的瓶颈,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使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一、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理论

现在95%的技术创新问题依靠人类已有的知识体系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于怎么去应用已有的知识,有效地选择创新方法。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选择什么样的创新方法首先要明了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传统生产要素具有资源稀缺性、排他性,因此一般都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首要生产要素,原有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的假设条件“技术水平不变”发生了变化[1]。由于知识的作用,技术水平必然会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失去了这个假设条件,边际收益就不再遵循原有的递减的模式,而是发展成为递增的模式。边际收益递增的实质是一种从领先到进一步领先的趋势,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越多,获得的优势也就越大。换言之,在高科技社会中,正反馈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显著。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从4个方面对边际收益产生影响。

1.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可变生产要素。与传统的生产要素不同,知识具有非消耗性、非稀缺性、共享性、无限增殖性、非完整性、边际生产力等特点。知识的独特性决定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结果,特别是知识的前后相继性,保证了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永无休止性。投入生产的知识必定受到时空限制,是不完整的,之后投入的

创新方法选择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王水莲,李宝山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创新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创新的成败。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递增理论和创新边际效率理论是指导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理论。创新方法的选择应当以市场与技术并举、致力于适销技术为原则。系统化的TRIZ方法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技术共享平台,同时也昭示着平台构架是创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创新;方法;TRIZ;平台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8)02—0101—04

收稿日期:2007-10-11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十一五规划”社科项目“北京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战略集成管理平台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BaJG0044)。

作者简介:王水莲(1982~),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宝山(1946~),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很好地增加了原有知识的完整性,从而使得投入生产中的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性质。

2.知识商品具有“锁定”效应。对于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无论是虚拟产品还是智能产品,都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增的现象。由于消费这些产品前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学习,有着较高的转移成本,从而使用户被锁定[2](P211)。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微软公司的用户一旦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就像吸毒上瘾一样,对其具有越来越大的依赖性。这是由于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

3.知识具备创新效应。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以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要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经济系统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使得静态均衡从较低的层面升迁到较高的层面,从而导致更高层次上的边际递增。

4.知识商品具有网络性。以知识为基础的商品(如计算机、软件、通讯器材等)具有很大的网络效应,即一个人的需求也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这不是因为攀比,而是因为消费品的互补性。存在互补性的商品的边际收益递增非常明显。

知识经济的特点使得边际收益递增成为可能。从动态的观点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收益递增曲线是不规则的。从短期、静态的观点看,如果知识的投入量不变,增加其他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则又会回到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上来。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收益递增趋势呈现的是长期的、总体的递增和局部的、短期的递减的一个交替上升的过程。

(二)创新边际效率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然而,与高投入相对应的研发产出却并不如人意。我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技术的对外依赖度已超过了50%,使得经济发展成本巨大。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终极目的,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大小是企业选择是否创新、采取哪种方式创新的惟一标准。创新效率简单讲就是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取得符合市场需求的尽可能多的创新效益。

根据价值理论,可将企业的创新效率表述如下:

创新=V

创新

/T

创新

创新的效率取决于创新的效益与实现创新所花费时

间的比值。而创新效益等于创新产出减去创新投入。创新

产出最终由市场来评判,由用户来决定。边际值是管理经

济学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准,创新的边际效益体现为:

ME

创新

=△V

创新

/△T

创新

式中,ME

创新

为边际创新效率;△V

创新

为创新效益的

增量,△T

创新

为创新时间的增量。边际创新效率表明,在企

业创新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时,要重视每一个时间单位所

引起的创新效益的变化问题。

企业从创新中获得收益的潜在能力依赖于时间。企业

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创新效益,但只有当创新完成并投入

商业化生产后才能获取收益。逐步使新产品获得最大的潜

在收益通常需要时间。企业创新投入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想

在多长时间内推出创新产品。通常创新投入越高,推出创

新产品就越快,潜在的收益就越大。当离推出日期越来越

近时,企业通常会加大创新投入费用。因此,企业必须权衡

潜在效益的增加与创新投入的增加并选择使两者差距最

大的日期推出创新产品。如果一个市场模仿者推出了一种

竞争产品,那他就有可能开始将本应属于创新者的利润据

为己有,使得创新者的效益大大减少。

二、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路线

企业创新实际上是对创新中的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

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平衡,以平衡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发

展。创新方法的选择也要从解决企业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

之间的平衡问题出发,走技术与市场双轨并举之路。当前

中国各个行业市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企业缺乏

核心技术能力,影响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发展

的角度来讲,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的积累。但只顾技术的

创造和积累,容易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牺牲品”。作为

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市场,技术的发

明创造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市场创新是实现技术产品价值

的过程。技术和市场犹如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必须双轨并举。

(一)技术与市场双轨并举

创新过程面临两种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

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可以将创新分为技术推动

型和市场拉动型两类。一般而言,由技术推动的创新,其技

术风险性较低而市场风险性较高;而由市场拉动的技术创

新,其市场风险性较低而技术风险性较高。对企业来说,往往面临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权衡抉择。根据技术与市场双轨并举的思路,我们可以将创新分为4种类型。市场机遇明显、技术水平为改进型的创新属于类型A;市场机遇明显、技术水平为换代型的创新属于类型B;存在潜在的市场机遇、技术水平为改进型的创新为类型C;存在潜在的市场机遇、技术水平为换代型的创新属于类型D。

1.类型A。这类创新通常只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或对同系列产品品种的增加,以扩大现有市场。这种创新的市场和技术风险都小,但效益也低。企业产品管理的重点在于在特定的市场中形成与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在细分的目标市场中,满足客户的需要。

2.类型B。这种创新的市场风险较低,技术风险较大,但效益也较高。产品管理的关键是确定技术在现有市场或成熟市场中所具有的成本或质量优势,并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和保持这一优势。

3.类型C。这种创新通过对原有技术的改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市场风险较大,但效益也较高。新产品可以进一步满足现有市场顾客的需求,也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创造”市场的策略,而非“分享”市场。

4.类型D。这种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技术上和市场上风险都较大,但如果成功,收益很高。由于开发出的产品处于非竞争性领域,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垄断性,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产品的性能、特色、服务以及企业形象的塑造。

创新是一项紧密围绕市场目标而进行的活动,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创新并不属于创新。我国的科研成果很多,但创新的产业化水平低,就是因为科研中不注重市场。

(二)适销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首先对供给和需求的沟通、连接、一体化进行分析,即解决“市场化”问题;进而通过供给、需求的变化,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均衡点,即解决“适销化”问题。从市场化到适销化就是在管理决策中寻求达到均衡点的最短途径和最佳方式,这对提高产销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技术适销水平?简而言之就是按市场机制要求,实现供需双方利益相对均衡的性能价格比,也可以称为“用户满意,企业赚钱”的技术水平。

技术从“高新化”到“市场化”到“适销化”的转变,从“开发技术”到“经营技术”的转变,是管理决策更上一层楼

的重要标志,正如张瑞敏所说的,“最好不一定合适,合适才是最好”。其理性思路是:企业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技术开发)成本。技术水平提高后,销售收入随之提高,但如售价超过社会购买力,技术水平虽高,由于消费者买不起,会造成销售收入下降。另外,销售收入受市场占有率与产品更新率两个因素的影响,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会上升,但超过一定界限,产品技术质量非常好,老不损坏,就会使更新率下降,从而使销售收入下降。也就是说,企业在确定产品技术水平时,不能单纯追求技术的高、精、尖,高技术没有国界,但是有国情。因此,必须与市场增值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

三、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内容

众所周知,传统的创新方法有很多种,如测绘、仿制、凭经验设计、反求工程、水平思考法、头脑风暴法、创造力模板法等。但是总的来讲,它们共同的问题是效率比较低。以试错法为例,统计表明在300个创业计划中仅有1个能够真正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TRIZ理论体系作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是一个来源于知识提炼和重组的理论,可以说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方法论”,其集成的思路为企业搭建起了创新管理平台。TRIZ的实质是一种集成,一种方法的平台。

(一)TRIZ理论体系

TRIZ是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是俄文TeorijzRezhenijaIzobretatel’skichZadach的缩写。前苏联杰出的发明家阿奇舒勒在分析专利的过程中,发现专利中有很多原理都重复再现。经过长期的搜集、研究、整理、归纳、提炼,阿奇舒勒建立了一套理论方法体系,即TRIZ理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观察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TRIZ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有[3]: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针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

—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论

认为,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的进化模式。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8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工程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发明原理与11个分离原理,针对具体的问题,可以应用这些创新原理寻求具体解决方案。

4.发明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中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过程中遵照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是为复杂问题提供简单化解决方法的思维框架。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转化和解决。

TRIZ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目前已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由原来擅长的工程技术领域分别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发展。

(二)创新平台

创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创新方法的选择需要用思维框架的思想来指导解决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共享机制。

1993年,Meryer和Utterback提出产品平台概念,认为产品平台是一组产品共享的设计与零部件集合[4](P29~47)。Roberson和Urich认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的资源集合。从这一意义上说,TRIZ是一个供企业创新共享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集合,也是一个平台。但仅仅由TRIZ构成的平台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创新,它只是企业创新平台的一部分。

企业创新平台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为集成创新要素提供支撑和运行基础的软硬件环境,是进行创新实践的载体;创新平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创新平台是一个自组织的概念,它促进了创新各资源要素的自组织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创新平台定义中可以看出,其核心是“集成”。创新平台中的集成是一种创新性的融合过程,通过各要素之间自组织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有机体。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考虑,创新平台使得各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线形的接口连接,而是通过创新平台实现创新的相互联系,从而产生各功能单元的同步运作与实现创新的功能涌现。可以将功能涌现理解为预定功能的非线性的大量出现(Ea+Ea+Ea=EaK)和功能创新(Ea+Eb+Ec=Ed)。一方面是在响应速度和敏捷程度等方面呈现出的功能涌现,这是因为通过创新平台可以从本质上将牛鞭效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使得响应速度呈现功能涌现;另一方面借助于创新平台,任意创新要素之间可能产生新的功能。

在创新平台的架构过程中,一方面要完成创新平台在企业内部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集成过程;另一方面,要完成创新平台和外部资源的连接与整合。创新平台对外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服务模块的接口。将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外部获取创新的资源为企业所用,弥补企业本身创新资源要素匮乏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谢冰.浅论知识经济中边际报酬递增定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2]威廉?博依斯.新管理经济学[M].刘伟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3]杨清亮.发明是这样诞生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Meryer,MarcH.,Utterback,J.M..Theproductfamilyandthedynamicsofcorecapability[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1993,(Spring).

[责任编辑:俞亚克]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DESIGN)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现代室内设计可以大到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1、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 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 2、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就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3、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4、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日本许多新的环境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引人入胜,使大家印象深刻备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茶室及商店室内设计,均注意风格特色的体现。特别是日式餐厅从建筑、室内装饰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一个顾客、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个性化: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以及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征。 6、服务方便化: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服务措施。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措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口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人个主体,以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7、高技术高情感化:最近,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就是第七个趋势。高技术与高情感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 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UI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UI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推出,新兴的UI行业发展朝气蓬勃,人才需求量大,薪资高,近几年,UI 设计师成为各个行业领域非常抢手的职位,UI设计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在中国,UI设计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的设计领域,但Adinnet UI,LKK UED,LKK UI Design,eicodesign,Brandseer UI,Tigocn,,Rigo design、lanlanwork、Face UI等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已经进入了探索UI设计的道路,其中,作为UI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像LKK UED等专业团队已经将UI设计重心偏向于用户体验设计,将用户的整个使用过程进行研究与设计,以用户体验研究结果来引导整个UI项目总体方向,在确保UI设计品质的同时,在产品可用性及用户亲和力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真正完善了UI设计核心价值。近几年来说,UI设计绝对是设计行业中的瞩目之星,无论在PC端、移动端还是游戏上都是大放异彩。纸媒的日落西山也使得大量平面设计师开始向UI设计师转型,学设计的艺术生们也是纷纷将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在UI设计上。 中国的UI设计还在爬坡阶段,虽不及几年前来的蓬勃,但也不逞多让。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电商和移动端的强势发展。所以选择UI设计确实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作为国内领先UI设计培训机构,开课吧莱茵设计学院,有着强大的师资实力,完善的教学体系,优质的就业服务,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与教学经验,能够让莘莘学子们在UI领域里大有作为。 开课吧莱茵设计学院,是国内最早的UI设计培训机构之一,全部采用多年项目实战型讲师授课,与企业需求面对面接轨。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课程,阶段讲师精英授课,专业课程设置

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小型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也强烈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就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整体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仍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考验,融资难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阻碍了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需要去探究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本文从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中小企业发展在自身方面应当注重并解决的困难,同时政府也应通过相应切适当的政策,让中小企业于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困难,使得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成长且成长符合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路径;

Study on SME’s development path Abstract: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relating to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our economy, but also strongly affect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employmen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as a whole in a steady state of growth, but still faces a very serious test,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and personnel shortages, many st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In order to smooth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we need to explore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SMEs.From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proposed SME itself should focus 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fficult to solve, 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cut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enable SMEs to cope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o that small and medium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business and growth in line with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the times. Keywords: 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development path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和功能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将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力发挥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设计得到不断的创新,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与环保主题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话题,而复古、浪漫、简明的情怀与高科技的应用成为了新时期创作的热点,这些都主导了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因此,经过对各地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高科技智能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实用主义建筑在现在和将来都必将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筑设计的技巧 1.1不因时尚影响个性化设计 建筑设计即要有时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独特的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充分显示出崭新的风格。在设计意识上应体现出一种社会的进步、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建筑设计整体的多元化和部分个性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设计形态、设计情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更新的题材和形式出现;建筑设计中反映出的轻松、简洁、独特、浪漫、新奇的趣味性和深沉、朴实得体及创世纪性的超前意识,体现出别具一格,风华正茂的态势,是一种时尚和个性化在建筑设计发展变化中的体现。 1.2用设计的特殊语言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如同一部优秀音乐作品一样,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建筑设计的艺术特色是在不经意中自然而然显露出来的,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意之中体会到的,而那些过分强调文化内涵,欲把中外文明史全都汇集于一室的设计,会有堆砌繁复,令人窒息之感;而没有文化内容的设计又显得空间呆板,缺乏品位。 1.3掌握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但是产品设计风格缔造者,更是品味的定位者。产品的形象对环境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和材料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db_mkef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和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的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它材料来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我们并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明显的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的借口,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的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设计仅注重功能性,而忽视用户的审美需求,则无法延长产品寿命。 因此,设计师在提倡绿色设计的时候,更应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成为主流的趋势之后,绿色的工业设计才有市场。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2014年1月-2015年1月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2 第三篇:未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2 1、节约资源 -------------------------------------------------------------------------------------------------------------- 3 2、节能能源 -------------------------------------------------------------------------------------------------------------- 3 3、回归自然 -------------------------------------------------------------------------------------------------------------- 3 第四篇: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市场规模庞大创新能力欠缺 ------------------------------------------------ 3 第五篇:2014年建筑设计行业分析与前景-------------------------------------------------------------------- 4 第六篇: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多元化发展趋势 ----------------------------------------------------------------- 5 第七篇: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6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2012年1月-2015年1月日本季调后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 杨思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可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成长型和创新型。通过对三种类型企业的内在特 征和外部环境研究表明:依次选择工艺升级、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产品升级或链条升级。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径,都应充分考虑升级时机的选择、升级成本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支持等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10-24 [作者简介]杨思东(1976-),江苏如皋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HumPhrey和schmit(2000)认为有四种升级方式,即制 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sup- grading);Riggs认为(1998)从OEM初级生产到OEM深化 生产,以工艺和产品创新方式来提升附加值是一条最切实可行的企业升级路径。林汉川(2002)提出中小企业转型的路径包括:(1)发展核心专长;(2)重视管理创新;(3)加入国际网络;(4)形成产品群聚效果;(5)推动企业再造工程; (6)鼓励内部创新;(7)强化产品与工艺创新;(8)有效率地投 入研究与开发;(9)发展信息科技产业;(10)培育企业家人才;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的四种主流路径: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单东(2009)分析了企业重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等三条路径;贺俊(2011)指出企业转型有多重路径选择:行业转型、区位转型、市场转型、技术转型、管理转型和治理转型。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既受到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路径时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寻找一条比较容易达成既定目标的路径。本文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1.谋生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经营状况一般;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一般;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较大比例。企业的经营者基于自身经验或特定机会进入到某个产业领域,对该产业比较熟悉但没有推 进产业升级的愿望。限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因而依附于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 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工艺升级路径 既然企业已经成功的切入一条全球价值链,主导该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出于提升链条整体效能的考虑一定会积极的推动该企业进行工艺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技术支持也包括管理支持。在如此强有力的推动下,创新能力和愿望都不强烈的谋生型企业可以很容易实现工艺升级。 2.成长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强;有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有一定比例。企业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改善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企业经营者有能力也有愿望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企业通常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转型升级路径:应选择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路径成长型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势头良好,自身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所切入的全球价值链可能采取的治理模式只能是市场型或均衡型,主导企业不会限制成长型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向。因此可以选择的路径比较多,参考“微笑曲线”理论结论,身处薄利制造环节的企业应该选择向利润丰厚的上游设计环节或是下游市场和品牌环节进行转型升级,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成和投资回报。这种升级路径就是通常所讲的 “功能升级”。由于双方是合作关系,成长型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参与更高增加值的链条来实现链条升级。 3.创新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是:企业处于快速发展中;通过科技手段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发展的 第2012年第11期(总第40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1,2012 TotalNo.40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11-0093-0293--

设计发展趋势

设计发展趋势.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房屋和城市设计规划影响人们的终生,决定人们如何设计和建设它。现代的房屋和城市设计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全球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间借鉴 最近几年,亚洲的房屋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尤其在韩国和中国。韩国目前已进入其第二阶段的城市发展时期,中国正处在其第一阶段的发展时期。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要面临以下的问题:最好的发展策略是什么?发展的样式将会是什么?彼此的经验能否互相学习和借鉴呢? 以韩国,汉城市为例: 自韩战后,韩国在它的城市及房屋建设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变化。战后以“快速而且经济”为准则的建设时代已经结束,重建和再发展的新纪元已经开始。便宜的低层建筑在汉城及其它主要城市已被高层或混合型的建筑取代。其结果是,提供了可持续的有品质的生活。 汉城的新任市长李明博先生,计划汉城建设成以人为本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和最适于人居住的最美城市。汉城市市长李明博态度很鲜明,如果开发和环境相冲突,就要采取环境优先政策。在他的倡导下,首先,恢复了横贯市中心长达六公里的河流———清溪川,这条河在1960年被填平改建成高速公路,而在600年前的朝鲜王国它是汉城的主要水道。尽管原高速路为市民提供了交通的便利,而且已经形成六万多个商店和二十万从业人员的大型商业圈,但考虑到道路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老化带来的安全问题,汉城市政府还是决定将其拆除,并努力恢复河流应有的生态空间。重建的河流状态比以前的河流好很多,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水处理过程中,使水得以净化,从而确保其流域的野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环境。其次,将市政大厦前的交通广场改变成绿色公园,每天大量的市民来这里休闲娱乐。除此之外,还为市民建设了许多森林公园和绿色地:如DUKSOM。中国的城市建设也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韩国政府的举措是值得借鉴的。降低空气、噪音污染和节约能源如:降低水的浪费,将创造出宜人的城市居所,城市发展的新纪元前景美好。 另外以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市为例: 火努鲁鲁的市长JEREMYHARIS在火努鲁鲁发起了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由于日本游客的减少,夏威夷的经济在过去的12年中受到了影响。夏威夷拥有的是上帝赐予的美好的气候,干净的空气、美丽的沙滩、健康的食物和美好的环境。市长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世界游客而不仅仅是日本游客。他要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同时他也发现一些城市已经推动了其中的一些,或是忽略了,或是被遗弃了,他要重新修复这些城市。他设立了目标,其主要功能就是计划和贯彻他的可持续发展之城市设想。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们的大力帮助下,他规划出新的土地使用方案,建设了更多的公共公园和公共交通系统,同时不鼓励私事的利用,他腾出了街道的一部分专门做为步行路,提高了存车的费用,限制城市的发展,用以鼓励公共交通事业。他重新翻新了许多遗弃的历史建筑物,重建了WAIKIKI海滩的步行街、喷泉和绿地,以便使之更加适合散步行走。建了新的公园和翻新的旧的公园,提供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期至今的几近一百时间内,从理论建构到教学实践,概括起来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色彩设计的启蒙期;二是色彩设计的发展期;三是色彩设计的繁荣期。 中国设计色彩的启蒙期是中国色彩设计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其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色彩设计内容主要为《装饰色彩》或《图案色彩》等。在学术著作实践当中,从写生色彩客观对象或从传统色彩中获取色彩创作素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装饰色彩》对于培养色彩应用者认识色彩、应用色彩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及应用方法至今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个艺术高校在继续保持自身色彩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做出许多“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破了将色彩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以往设计艺术基础课程,同时,解构与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模式,而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市场需求对色彩给予专业界定。 任何形式的艺术、艺术设计作品如想达到高超的水准,都需要它们的作者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设计色彩发展这

一概念作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普遍意义。但如果将这一普遍意义无限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时期,那就大为不妥了。时代在改变,设计色彩的概念本身也在变,那些靠身体力行和技能支撑的设计色彩形式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那些倚靠观念创意和新材料建立起来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新的基础来适应。 目前在我们国家各美术及设计院校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方式大多都是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法国印象主义光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套体系的确起到了相当有益的作用。它建立了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设计色彩一成不变的模式,使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发展。但这毕竟是一种源干过去时代的“旧基础”模式,尽管它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管它也曾哺育出很多的杰出人物,但任何设计色彩如果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后人,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旧的方式,就应该结束。过去我国几十年的设计色彩发展史已经证明:陈旧落后的设计色彩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形式发展的需要。今天的艺术、艺术设计院校已不再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而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所有的基础训练课程都应以如何摆脱旧的基础训练模式和如何来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中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1.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大型医院每天服务患者多达数千,每天消耗的医疗器械、物品更是成千上万。不同的患者的医疗服务流程各有差异,且需多个诊疗部门协同作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医疗物品和器械等流动错综复杂,对现有的医疗管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医疗服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支持,依靠人工管理导致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患者等候时间过长,医疗服务成本昂贵和质量偏低等问题。 1.1 医疗管理信息技术依然面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 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使得医疗服务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且增加了医疗服务成本; 1.1.2 医院内物品和人员流动的动态性,使得手工处理信息工作负荷庞大,容易出错、难以保证医疗信息和实际医疗服务的一致性; 1.1.3 无法实现对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和物品的跟踪、状态监控,无法支持医疗资源的优化调度。 1.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纷纷开展了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开始应用于医院所为人员和医疗物品管理,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医院与各研究院校合作,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和医疗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并已在医院内实施应用。国内,目前也有科研院校开始研发相应的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由于,我国医疗体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异显著,因此,国外企业开发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难以适用于我国医院的管理。而且,即使国外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涉及医疗手术管理系统的开发。 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2.1 研究目的

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室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进一步完善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也就会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1、室设计需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现代室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即讲现代化,又讲传统。 2、室设计需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屋的堆积”中解放出来,求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设计需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室设计师要学会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使室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3、室设计要高技术、高情理化: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的室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化方向发展。所以室设计师需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这样才能达到高技术与高情感相结合。 4、室设计讲求个性化: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干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服务方便化: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服务设施。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更强调“人”这个主体,以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室装饰材料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家居将变得妙不可言。空间格局自由划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会呈大型化,原有小空间住房将逐步得到改造和重新装修。酒店室设计 一、概要 设计概要是由酒店依据每个项目的客房数,餐饮种类,会议空间与其他酒店的规划要求所设定的。 二、设计标准 设施概要与后续的设施规划表形成酒店设计的基础与控制适用的设计标准。设计概要与设施计划表两者一起与特定的适用设计标准结合,成为酒店设计的指导。此外政府法令,建筑法规与规定,以及基地现况与当地环境的因素都将影响酒店设计。 三、酒店室设计要素

试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试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发表时间:2011-10-20T16:58:26.67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超 [导读] 我国担保体系发展在金融领域内占重要位置。 李超 (郑州富银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当前,我国担保体系发展在金融领域内占重要位置,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促进金融公平,尤其是为焕发金融担保市场多元主体活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整体发展而实现的一种创新产物。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化专业协作、进行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 用。 一、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探索,初步确立“一体两翼”的信用担保体系框架。各地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迅速增长,2000年底为203家,到2003年6月增长为966家,其中95.5%的担保机构分布在地市级及以下地区,共筹集担保资金总额达286.5亿元,累计担保总额1179亿元。但是,各地在推进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信用担保机构规模普遍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担保经营不规范,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大;政府干预较为严重,一些信用担保机构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属物;相当部分担保机构勉强维持生存,出现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矛盾。这些问题的出现,较大限制了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的发挥。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维持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 (一)政府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模式具有局限性。据统计,2003年6月底,在966家担保机构中,政府完全出资的305家,参与出资的321家,占机构总额的64.8%。财政出资的政府担保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对政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实现地方利益或集团利益,往往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这导致了三种不利的后果:一是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最终转化为实际上的财政代偿风险;二是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导致银行的债权损失,从而降低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和融资担保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长期发展。三是不利于担保机构自身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和担保服务水平。 (二)担保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缺乏风险转移、补偿机制。一是缺乏风险分担机制。据调查发现,与国有商业银行有协作的担保机构不到担保机构总数的60%,尤其是部分地市、县及乡镇的担保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与之协作的很少。而与贷款担保机构协作的金融机构中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还是信用社,不与担保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也在60%以上。二是缺乏风险转移、补偿机制。目前,许多省市尚未建成再担保制度,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分散风险的渠道。三是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基层担保机构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的人情担保和“拍脑门”担保的现象。而人才的缺乏也使得这些担保机构对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三)金融支持体系供给不足,信用担保的开展受到限制。我国金融资源主要掌握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侧重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其业务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和解释权均在总行,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压力较大的基层行要对现行制度有所突破,必须层层上报,由总行决定。这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基层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了与大企业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以这种评价体系来衡量、考察各种类型企业执行信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一大批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四)社会信用制度缺失,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环境较差。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是信用服务。因此,决定担保规模的是该地区的企业的总体信用状况。当受保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佳时,即使资本雄厚,也不能盲目扩大担保规模。然而,我国企业信用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用制度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创新 要保持信用担保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对现有不利于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制度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进行信用担保模式创新,优化信用担保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建立以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不合适的。一是我国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差异较大。特别是县级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建立信用担保机构所需要的持续性资金供给。二是计划体制的惯性存在,政企还未完全分开,政府为主导的担保机构可能重新成为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干预的一个渠道。因此,应该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二)进行风险控制制度创新,降低信用担保机构的交易风险 就担保机构内部而言。我们认为,一是要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实行严格的审保分离制度。完善各种预警指标体系,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工作。二是要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监督和约束机制。要建立起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一切市场经济关系建立在合同、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三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利用预留风险准备基金等财务手段控制和化解风险。四是要完善资本金补充制度。允许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五是进行业务创新,分散经营风险。“以担保促进投资,以投资发展担保”。六是进行人才制度创新。各担保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不仅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采取各种形式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长期的专业化培训,增强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职工发现、控制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三)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成为构筑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信用担保环境的制度创新者。首先,政府应该成为一个竞争有序的信用担保法治环境的供给者。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使信用担保体系相关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有法可依,规范运作;其次,在管理方面,政府对信用担保机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采取由点及面、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等方式,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总体感到:多数单位能够着眼形势任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统领,用创新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实现区域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个别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不想创新;满足现状,小进则满、小富则安,不愿创新;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能跳出圈子看问题;面对新

情况、新问题,不能以开拓的精神面对、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 方案;甚至还有的在创新上作表面文章,忙于唱新、编新,把创新当 作动听的口号,而没有将创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工作不够大胆,创新魄力欠缺。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患 得患失有顾虑,工作中,惯用老办法、老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怕出 问题,怕担责任,不敢创新;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有畏难情绪; 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局面时,守摊有余,创新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盲从权威,沉溺于听招呼、守规矩,唯书唯上,凡事找依据,等 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 3、知识不够全面,创新招法不多。主要表现:工作缺乏主见, 人云亦云,迷信、沉醉于他人经验;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 结合,照抄照搬;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满足于运用简单的直线思维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待出现的问题只满足或只看到一种答案,不能 积极思考多种答案并从中挑选出最佳答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问题和 局面时,习惯于在是与非、行与否之间进行简单的抉择,思维不开拓,视野不开阔,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个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症结是以下几点: --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个别班子、干部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首先考虑是

对当前平面设计发展趋势的论述

对当前平面设计发展趋势的论述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建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因为沟通的需要,国家对话的频繁,造成了视觉传达的同一要求,国际主义设计作为国际视觉语言,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发展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面设计受到电脑、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使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国际主义设计的垄断,同时也促进地球上各个不同各族的设计文化的综合和混合,自然造成设计上一方面的国际主义化,另一方面造成了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平面设计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能不思考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随着平面设计自身不停的发展变化,出现了新的设计需求、新的设计概念。本文对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探讨,以期为我国设计的走向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个性化时空化绿色设计人性化 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以往贯穿于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随着平面设计自身不停的发展变化,新的设计规律才是更为合理的视觉空间。因此,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设计需求、新的设计概念。平面设计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大众,可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的定义。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因为沟通的需要,国家对话的频繁,造成了视觉传达的同一要求,国际主义设计作为国际视觉语言,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发展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面设计受到电脑、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使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国际主义设计的垄断,同时也促进地球上各个不同各族的设计文化的综合和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