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学科性质:是一门交叉性或边缘性学科。理论系统:必须要借鉴古今中外哲学美学、科学美学、应用美学等现有的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紧扣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这条基本活动线索,系统地研究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与规律性的东西。研究对象:审美主体——旅游者;审美客体——观赏对象;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研究方法:描述、分析、比较

景观意境:指凭借象征手法和自然布局将主观意趣、理想(意)与客观感性形式、景象(境)有机地融合在起来所生成的富有典型性特征的艺术境界。

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力图超越现实,摆脱外在世界法则和内在需求的控制,从而进入自由思想王国的重要心理途径。

审美感觉: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审美感知:审美认识表层。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通称,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等综合活动,分为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审美主体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审美主体对客体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审美需求:是人们获得美感的一种愿望,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观赏活动的内驱力。

个性:是一个社会范畴,是许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从社会学角度看,个性是受到现实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是不断学习、实践、积累、充实、和丰富的过程,其表征为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人。

审美个性:由于审美主体生理基础、心理素质、生活环境、文化教养以及以往的旅游审美时间活动各不相同,人们不但在审美能力上有高低之分,而且对于美的欣赏和判断也各有指向性,并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审美个性。

悦耳悦目:是指以耳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所经历的愉快感受。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知觉为特征,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直接交流中,不加任何思索便可于瞬间感受到对象的美,同时唤起感官的满足与喜悦。

悦心悦意:是指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对方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进入到一种“对心思意向的某种培育”(李泽厚)的欣快喜悦的状态。是一种际遇对审美主体形式美的初级反应而升华了的较高层次,主要以凝神关照的审美体察为特征,基本超越了生理快感阶段,净化为相对纯然的精神愉悦体验。以想象或理解为主要特征。

悦志悦神:最高层次,泛指人们在凝神默照秀美、崇高、静态和动态的审美对象时,经由知觉、想象、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于审美愉悦中进而唤起昂奋向上的意志和精神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力。

审美期待:指旅游者从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或生活方式出发,期望在异国他乡享受到的接待服务能够达到他们所认同的标准和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孔子在山水方面的论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学之父——德姆加通

旅游美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学科性质:是一门交叉性或边缘性学科。理论系统:必须要借鉴古今中外哲学美学、科学美学、应用美学等现有的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紧扣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这条基本活动线索,系统地研究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与规律性的东西。研究对象:审美主体——旅游者;审美客体——观赏对象;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研究方法:描述、分析、比较

认识论美学:美是有关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客体美感接受或感官愉悦的一种研究。本体论美学:从人类现实的生活境遇出发,从对生命和生存的终极关怀来思考美学问题。如叔本华、尼采等

博克说-优美与崇高优美—阴柔,“相互交往”情感崇高—阳刚,“自我保全”情感

心理学美学要点:一、移情说(立普斯)审美对象表现出的由审美主体所赋予的生命和灵魂,使自身具有审美价值。二、内模仿说(谷鲁斯)认为在审美欣赏活动中,伴随有一种摹仿性的运动过程,这是外物的姿态在欣赏者内心的再现。三、审美距离说(布洛)美的纯粹客观性并不存在,使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将会抹杀掉许多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因此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说明美感乃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生于心理距离。四、异质同构说(阿恩海姆)

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

旅游景观的类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审美特征:形态美(雄、奇、险、秀、幽、奥、旷、野)、色彩美、声音美(鸟语、风声、水声、钟声)、嗅觉美、动态美(一、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水流、云雾、时间、季节、光照、植被等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象征美等。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工艺美(反复与整齐、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实景与虚景等)、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意境美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知觉想象、创造性想象)、审美理解(三个层次: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对审美对象(特别是艺术对象)之内涵的了悟、对融合在形式中的意味的直观性把握)、审美情感。特征:具有相互作用;具有适应性;具有对比性。四大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审美动机和审美行为的关系:旅游审美需求→(个人情趣爱好、旅游地吸引力、旅游信息流通)→旅游审美动机→(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交通条件、个人闲暇时间、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旅游审美行为→(社会情景、文化生活、心理环境、其他因素)→旅游审美需求

旅游审美个性类型:布劳观点:客观类、生理类、联想类、性格类

谷鲁斯观点:知觉型、运动型

三种类型(从旅游者和旅游活动来看):(1)阳刚型:年轻力胜、血气方刚,具有冒险精神、喜欢刺探险类旅游项目,追慕险峰绝处的无限风光,偏爱宏大崇高的阳刚之美。(2)阴柔型:年龄偏大,平和稳重,安全意识强烈,区域观日出、赏明月、荡平湖,偏爱和谐安逸的清雅幽静,热衷婉秀妩媚的阴柔之美。(3)中间型:具有这种审美个性的游客一般受生理状况或偶然因素影响,惯于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表现出一种灵活机动、随遇而安的旅游行为倾向,对什么对象的选择余地较大。

审美意识的五大因素: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和审美感受

美感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旅游审美观赏方法:静态观赏、动态观赏、动静结合

我国山地景观的特征:⑴富有绚丽的自然景观⑵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⑶具有典型的科学研究价值⑷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美

山地景观的旅游审美:1.自然美2.内在意蕴美(力量、刚毅、文化、精神)

水体景观的基本特征:旷野、激荡、深静、秀媚

水体景观鉴赏方法:1外观结构鉴赏(水面、水声、水态、水色、水质、水光、水位、透明度)2、内在意蕴鉴赏(以水寄情,游水抒情、以水寓意,观水体验、以水寓理,观景升华)旅游观赏的方法原理:1、动态与静态——静态观赏、动态观赏、动静结合2、移情与距离——移情观赏(移情方法:入景、择景、融景)、观赏距离(心理距离、空间距离)3、时机与位置——观赏时机(时机、季节观赏)、观赏位置(观赏视点、角度、方位、距离)4、节奏与重点——观赏节奏、重点观赏

建筑的美:1、建筑的实用美(功能美、造型美、布局美)2、建筑的象征美

宫殿建筑布局特点:严格的中轴对称;庭院组合,富于变化;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寝)故宫建筑欣赏:一、整体美。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鲜明的观念,体现了阳刚恢宏、大气深厚之美。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二、层次美。故宫布局通过建筑的大小、形体的变化、位置的主次、等级的高下、氛围的浓淡等,让人们的视觉形成不同的层次区分,在精神上造成层次变化的感受。三、个性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面阔十一间, 进深五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中国古典园林有四类:皇家苑囿、宗教园林、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

园林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格之美、境界之美

园林的构景技巧:借景、框景、抑景、对景、添景、夹景、漏景

园林旅游景观的鉴赏方法:一、1、静观漫游,情景交融2、以路为导,选择角度3、观赏景物,品评领略二、外观结构鉴赏1、轮廓美2、形态美3、色彩美4、节奏美5、声景美

内在意蕴美1、画意美2、诗情美3、景名美

古代雕塑的分类:1、明器雕塑2、陵园雕塑3、石窟造像4、寺庙及宗庙造像5、建筑装饰雕塑6、工艺雕塑

古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1、突出神似的写意艺术效果2、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整体风貌3、侧重圆融贯通的表现方法

什么是景观意境?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文景观中的意境美?意境是“境生象外”,虚实相生,“可以意会,不能言宣(言不尽意)”。,“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想)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总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从以上两种分类不难看出:意境的产生,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不但要有实景,还要有能使人产生联想的声、色、光和影等景外之景;意境的欣赏是物我的交融,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

试举例分析和阐述旅游审美体验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悦耳悦目:是指以耳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所经历的愉快感受。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知觉为特征,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直接交流中,不加任何思索便可于瞬间感受到对象的美,同时唤起感官的满足与喜悦。悦心悦意:是指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对方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进入到一种“对心思意向的某种培育”(李泽厚)的欣快喜悦的状态。是一种际遇对审美主体形式美的初级反应而升华了的较高层次,主要以凝神关照的审美体察

为特征,基本超越了生理快感阶段,净化为相对纯然的精神愉悦体验。以想象或理解为主要特征。悦志悦神:最高层次,泛指人们在凝神默照秀美、崇高、静态和动态的审美对象时,经由知觉、想象、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于审美愉悦中进而唤起昂奋向上的意志和精神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力。关系:“悦耳悦目”突出感性功能与生理快适,“悦心悦意”突出认识功能与愉悦心境,“悦志悦神”则具有突破不舍弃感性形象,探求理性内容与追求自由无限等基本特点。“悦耳悦目”易变而不持久;“悦心悦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悦志悦神”更具有伦理道德意义上追求超越、永恒、无限和必然的特质。

调节旅游者的审美行为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为什么?

(一)调节观赏节奏1、张弛相济2、缓急有度3、快慢相宜4、音调和谐5、停顿适时(二)选择观赏角度1、观赏距离2、观赏角度(三)把握观赏时机

旅游者是具有生理—心理结构的活生生的人,旅游审美是一项有劳体力和鉴赏力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观赏节奏恰当,人的审美需求才会得到满足。从旅游审美活动的物理基础来看,景观对象只有在一定的角度或地理位置才能显其最大的魅力。同时大自然所有丰富多彩的美景只有在一定时机才能为观赏者所领略。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答案.docx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风景美的形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口然类、人丄美。 2、风景美屈于形式类的范畴,是引起旅游的匸要因素。自然风景中美的形式主要有:形象芙、色彩矣、动态美、朦胧美等。 3、黑格尔说:“美是_形彖的显现。” 4、风景形彖美的特征I?分丰富,主要表现为:JL、卫_、』_、乩、血。 5、雄伟是一种壮美、壮观、崇髙的现象。 6、雄伟、壮观的自然风景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的特征是:赞叹、底惊、 崇敬、愉悦- 7、秀美的主要特征是一柔和、秀丽、优美。 8、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会给旅游者带來欢乐、幸祸与赏心悦I丨 的美感。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所赞美的是自然风景的色彩美。 10、观赏风景的方法工要有动态观赏、静态观赏两种。 11、中国园林Z美是一人自然Z芙的概括和我国锦绣山河的浓缩。 12、中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称为 _。 13、中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是时期是一唐代,高峰时期是一明代。 14、中国园林可分为两类:</皇豪园林、私家园林;? 15、皇家园林的特点是_规模宏大、豪华富贵、显示威严的皇权的至高无上。 16、清代皇家园林岡明园的建成标,忐着我国古典园林艺术C经发展到了?个新的 高峰。 17、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_ 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 18、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小中见人________________ 。 19、假山创始于奉汉,兴盛于丙宋,帮于明涓。| | 20、计成在《园冶》-书中指出,假山叠石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存真为假 、 作假为真「 21、假山叠石的主要审美功能是_____________ 、増添园林野趣的|'|然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假山替石的美学指导思想是:瘦、做假为真、透、漏、皱 、 71 。 23、古人把园林中的水比作园林的_____________ 。 24、 ______ fl _____ 、_、阁、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_______ 、厅廊、 蝇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25、桥在园林中的美学功能主要是_________ 、点缀风呆___________ 、_ig 加园林的怙:趣和总境羌___________________ 。 26、亭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是左右游人,奴役风月,即可以起到 、

旅游美学第一章旅游与美

第一章旅游与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理解游客的审美需求,掌握旅游的审美特征,并能应用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要素。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旅游与美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游客的审美需求,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要素以及旅游审美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 游客的审美需求。 [教学难点]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游客审美需求和审美满意度调研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与审美 一、美与审美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 美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审美欲求结合是引起旅游的最根本的原因。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篆刻、音乐、歌舞、服饰、陈设、烹饪、民情、风俗等于一炉,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接待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游客越来越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舒适的享受,旅游经营者则把传播美和创造美轮美奂的旅游大环境当作提供旅游服务的高文化境界来追求。 【趣味小测试】 请学生在朋友圈中随机提问10位好友,调研他们的旅游动机和曾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问一问他们印象中最美好的一次旅游经历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 二、旅游审美需求 1.游客对美的认识

(1)什么是美?——美的定义与特征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并以适宜于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想一想】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对此,你怎样理解? (2)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 美与真、善的联系在于:美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合目的性是“善”,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共用价值。真和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 美与真的区别在于:真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真不等于美,却是美的基础。 美与善的区别在于:善也不是美,而是美的灵魂。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而美与功利间接联系,功利潜伏在形象中;善不强调形式,而美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示为生动的形象。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观赏对象,能唤起情感喜悦。 (3)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美的期待与感知——游客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作为人们对获得美感的一种愿望,始终贯穿交织在各层次需求之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程是愉悦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是赏心悦目的,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 游客的审美动机即审美行为的驱动力因人而异,从旅游者偏爱和选择的角度分析,旅游审美动机一般分为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旅游地的社会制度、结构、人情、伦理、道德、民风与生活方式等)和饮食审美型。 2.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旅游者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其中涉及主要的四种心理为:知觉、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心理活动功能,在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互动关系中引发出不同程度的审美愉悦或审美快感。 审美知觉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 ——西双版纳之美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行走西双版纳 很久以前,一位乐山好水的远足者有一天来到了滇南追寻传说中得云彩,他无意中走到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地方:那里不筑城郭,家家户户以竹楼为居,村村寨寨以花木为篱,青屏翠羽的孔雀结巢于人家树上,驯服如牛的大象再水里拖犁,并且每个村寨都种着许多菩提树,人们把它视为神树,虔诚供奉,不敢亵渎,而那就是西双版纳。她也是孔雀公主、大象、佛寺、热带雨林和美丽的姑娘所在的那个美丽地方。 最早对西双版纳和傣族人的认识是从电影《孔雀公主》里,那南国明丽的云天和旖旎的榆林原野,给我留下一个天真难圆的梦: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故事里那个迷人的秘境神湖,我也要隐身湖畔等待着聪明的孔雀公主飞临,也要去偷上一件神奇的孔雀衣。 清新之美 在版纳,当半梦半醒的一抹清晖透入眼帘,轻叩着沉眸告诉黎明来临时,那山菁田野的气味已悄然穿入帘内,沁神贯体,如坠林泉,仿佛吸进青山的精华灵魂,刹那间的劳顿便逐梦而释,拉开帘子,惺忪的眼里尽是飞驰着的绿。 当山雨骤降,雨滴在那数个山环中渐然稀落,清冽的雨水冲刷着泥土,宛然蒙蒙雨雾中得一座小寨。等到雨过晴初,版纳就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画卷,缓坡上重重碧玉般的梯田围拢着竹林掩映的小寨,浑身湿漉漉的水牛正独自踏着田埂小道慢悠悠地归圈,淡淡地炊烟从竹楼瓦隙间袅袅升起,消散于青绿色的雨雾之中;一道道绮丽的彩虹跨过村寨的上空,映得小寨田园也闪射出曼妙的虹光。 而在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版纳的小河就会把落日的金晖反射到村中,使版纳发出一种迷人的光彩。在那里,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座森林都有一个不可不去的理由,每一座山谷都会隐藏着一个绝佳的好去处。 民俗之美 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境内除了垦水田于河谷平坝的傣族居民外,还散居这人数较少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拉祜族以及汉、彝等近代迁来的外来民族,他们多数播种早稻,僻居山地。族人是很率性自由的,他们会同客人过多客套,但平时也是自顾自地生活、工作,不去打扰客人。客人在傣家家里住着也就把那里当做是自己家一样,住得舒舒服服,一点都没有到别人家做客的感觉。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旅游美学

27128旅游美学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美学与旅游美学 一、考核内容 1、美学的概述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3、旅游美学的思想溯源 二、考核要求 1、美学的概述 识记:(1)美的特征 (2)自然美的特征 (3)美感 (4)美感的特征 (5)审美标准 (6)审美差异性和共同性 领会:(1)美的本质 (2)美的形态 了解:(1)美的欣赏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 领会:(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旅游美学思想的溯源 识记:(1)审美移情说的要点 (2)内幕仿说和移情说的异同 领会:(1)审美距离说 了解:(1)内幕仿说 第二章旅游美学的历史积淀 一、考核内容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2、比德的审美观 3、畅神的审美观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二、考核要求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领会:(1)原始巫术对审美意识初步形成的中介作用 了解:(1)山川崇拜 (2)对自然的喜爱

2、比德的审美观 识记:(1)比德审美观的概念 领会:(1)“比德”的审美价值 了解:(1)比德审美观的产生 3、畅神的审美观 识记:(1)畅神说的概念 领会:(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2)玄游、仙游、释游 了解:(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领会:(1)科学考察旅游 了解:(1)文人漫游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领会:(1)和谐美 了解:(1)活力美 第三章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 一、考核内容 1、欣赏空间的构成 2、动观与静观 3、欣赏路线的构成 二、考核要求 1、欣赏空间的构成 识记:(1)心理距离 领会:(1)观赏的位置 (2)观赏的时间 了解:(1)观赏的空间距离 2、动观与静观 识记:(1)动态观赏的定义 (2)静态观赏的定义 领会:(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关系 4、欣赏线路的构成 领会:(1)园林景观欣赏线路 (2)自然景观欣赏线路 了解:(1)直线景观欣赏线路 第四章自然景观的审美 一、考核内容 1、自然景观的构成 2、自然景观的欣赏 3、中西自然景观美学比较 二、考核要求 1、自然景观的构成 识记:(1)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龙健 一门学问想要诞生和确立,它必然有能够支撑自己存在的理论或实践的基础。美学的产生,其历史是何其之长,影响何其之深远。随着美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学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众多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之中,如今的美学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了一个学期对美学的学习,我对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所谓美学,其实就是部门美学,纵观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各部门美学的发展,美学普遍存在于各部门之中。旅游美学也只是美学的部门学科之一。 那么,美学是怎么样作用于旅游活动的呢?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到“旅游”是一种以“体”为手段的感官活动,是一种以游览对象为载体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其次,美学是一门感性之学,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感觉体验。所以,用美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探讨旅游活动的美学价值,便是美学应有之意了。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主观存在的,它是由主体与客体的活动创生的。朱光潜先生说过,美不是地上的麦穗,只要我们勤奋,我们弯腰就可以把它拾起。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主观性太强,仿佛是你像创造就能创造,还有就是“造”需要一定的模板,比如造纸之类的那么随意。所以,陈昌茂老师认为,用“创生”一词比较贴切,于是,他大胆地

提出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这一概念。 我国古代“有旅游美,但没有旅游美学”。“旅游美学”以“旅游审美”的方式存在,在世界各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学中形成了美学学科。但是在我国,旅游美的出现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美,是以旅游审美的形式表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之中,比如“游记文学”,其主要表现的是“山水游审美”。游记文学诞生于魏晋时期,到唐代走向成熟,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游记文学的定型。明朝的游记文学达到了繁荣的景象,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中的最高成就。从众多的游记文学中我们不难看出,旅游美产生的前提必须是有相应的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美感体验。 研究旅游美,我们的方法是运用审美现象学的理论,它是理解美的一个基础。当一个人面对某一对象时,产生了审美现象,这种现实现象在他以后面对同一对象时由重复发生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一对象指认为美的对象,认为美是这一对象的固有性质。这种美的指认和对象的被命名,就是美感的客观化和符号化。然而,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的一种美感,因此它也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比如游客到了黄果树瀑布,他面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实体对象,就会产生审美现象,那么以后当他再次到达黄果树或在图片是看到它是,他就会认为或向别人指出黄果树是如何的美。 说了半天,可以看出旅游美及美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美的发生更多在于“旅游动机”的非功利性和旅游景观对主

旅游美学学习心得

旅游美学学习感想 班级:12旅本1班姓名:赖嫦熙学号:124150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投入了旅游的大潮中。很显然,旅游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认识旅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在那如何认识旅游呢?在这学期我接触了旅游美学这门课程,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形式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同时比照西方国家的审美文化,可以让内容变得更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梁金兰老师讲解时,运用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引出主题,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会加入一些视频片段辅助理解。上课时与我们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多。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很好,可以学到知识也不会感到太枯燥。 通过这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其实旅游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的审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我们参观的一条河还是一座房子,它都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只有真正了解旅游审美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领略旅游景观的美。比如说我们去参观苏州园林,如果你不懂它的园林构造以及布局思想,那么在你的眼中它就跟一般的园林无异,不过就是有很多的石头,还有很多的树以及水池、走廊等等。但是如果你有去了解它,了解过它的历史,那么你如果回头再来欣赏的话,那么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了。通过对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我已基本了解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这为我以后能更好的参与旅游,发现旅游景观之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旅游美学的学习心得。 在旅游美学中,涵盖了大约十章的内容,分别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与观赏原理、旅游服务者的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雕塑景观的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饮食文化的审美鉴赏。我认为在里面的各方面知识中,旅游审美心理这块内容是最重要的。旅游审美心理是指

旅游美学习题及辅导答

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一 一、填空(20分) 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 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 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 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 8、园林的“毛发”是指() A 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 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D木结构 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 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 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 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 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 四、名词解释(4题10分)

(完整版)《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美学》 课号:091D74D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际旅游景观、文化艺术、饮食文化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景点景区的景观的美学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旅游审美素质。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是“景观设计与鉴赏” 1.2设计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景区助理管理员、酒店服务管理员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在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严格来讲,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美,对游客来讲外出旅游就是来寻找美和感受美,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首先懂得感悟美,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和景区助理管理员工作涉及审美分析及审美能力发挥,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旅游餐饮住宿美、导游服务美、景区建设美,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五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审美技能,以真实的审美对象为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景区审美分析时候,先从单一的景观开始,然后是复杂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规划审美。由此顺序渐近,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型,通过这些审美对象分析,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并学会对典型景观鉴赏,为使学生具有更广的审美能力,课外展开审美能力训练,以实现能力的灵活应用。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

旅游美学复习题

(0336)《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导性的审美关系是指旅游者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审美关系。 2、风景形式美最主要的特征是形象美。 3“入芝兰室,久不闻其香”是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太近。 4、被称为中国园林眼睛的是园林中的假山。 5、园林布局强调宾主分明,既突出主景,又有配景的烘托与呼应,反映了中国园林受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大。 6、被称为中国文人画之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7、在绘画中,出现以松、竹、梅喻“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以物喻德手法始于宋代。 8、中国画中最长于表现情趣的是写意画。 9、中国文字书写自觉追求艺术之美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10、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汉朝开始的。 11、崇尚阴柔之美是明清书法的艺术风格。 12、“横扫千军”是颜真卿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境界。 13、我国的桥梁建筑体现出一种雄浑、磅礴之美。 14、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观特征是拥有飞檐斗拱。 15、浮雕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是只有一个观赏面。 16、摆在古代帝王将相墓前的石兽等雕塑,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的象征性审美特征。 17、旅游纪念品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纪念性上。 18、提高美学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从事艺术鉴赏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 19、境外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西方游客在中国的旅游审美爱好就是喜爱探寻中国的历史之美。 20、门童和舞厅、游艺室等娱乐场所的服务员选用新颖鲜丽的服饰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1、颜书同柳书相比,颜书是秀中见雄,柳书是雄中见秀。 22、依据东方人的身材形体与民族审美习惯,我们倡导“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美学风范,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3、微笑因其复杂性,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值得推崇的微笑是舒心的微笑。 24、西藏拉萨饭店成功运用了建筑符号,使用了藏式的柱头、柱身、小亭、窗楣等建筑形式语言,是饭店建筑与室外环境协调配合中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原则的充分体现。 25、在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小城市建造饭店,在选址和造型上首要遵循的原则是保护环境视觉形象。 26、决定饭店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品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无整体美。 27、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如高空间表示的是豪华、气派。 28、川菜中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的造型属于任意式。 29、中国饮食的名称讲究形神意的统一。中国菜名常常通过比附、夸张、谐音、寓意、人物掌故等手法而得来。“龙虎斗”、“龙凤汤”、“狮子头”就是采用比附联想手法得名的。 30、经济属性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属性。审美属性才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31、风景美就是指的自然美。 32、自然美也有内容。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案例)

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 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 引言 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自然美。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2艺术美。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此外,外来的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中华艺术,也遍布桂林各个景区,如阳朔西街。 1。3社会美。社会美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蕴含在锦绣山河之中,只有领悟人类改造自然的美,人们对自然风景美的理解才会深刻。如龙胜的梯田。 二、桂林景区的美学现状 2。1景区一三山景区(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象鼻山公园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11。88万平方米,是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以其“象山水月”的奇观荣膺桂林城徽之誉。“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是象鼻山的真实写照。象山之巅,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既拥自然造诣又不失人文风采。 从象鼻山公园沿着绿树成荫的滨江达到北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伏波山公园。公园由多级山地庭院组成,其主体是伏波山,有还珠洞、千佛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二0一一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旅游美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旅游审美意识 社会美 抑景 哥特式建筑 浮雕二、填空题(共10分) 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客体、旅游活动中的内外关系。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 3、英国的哥特式建筑流行于____________。 4、从雕塑的审美形态上分为:____________、浮雕和透雕。 5、我国古代雕塑从题材上分为____________、建筑雕塑、陵墓雕塑等。 6、汉字自创始以来,历经了时代的变革,逐渐形成了________、隶、楷、行、草五大书体。 7、中国画按题材分,可分为三类:人物画、________、花鸟画。 8、中国佛教建筑包括________、佛塔和石窟。 9、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蔡襄、苏轼、黄庭坚、________。 10、油画最早起源于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30分) 1、苏轼咏西湖诗云:“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自然物不同的()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 A、时间 B、角度 C、距离 D、心情 2、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 C、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D、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低的水边 3、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4、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5、“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奇特B、险峻C、壮阔D、朦胧 6、钱塘江大潮的观赏时间是:() A、农历八月十八日 B、阳历八月十八日 C、农历八月二十八日 D、阳历八月二十八日 7、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8、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 A、审美直觉 B、类似联想 C、通感 D、审美动机 9、在中国卷轴画中,经装裱而不装镱框的小幅多件套绘画称为() A 、条山 B 、中堂C、册页D、画心 10、中国画中的色与墨的关系是() A 、以墨为主 B 、随类赋彩C、以色为辅D、色不夺墨 11、中国绘画的姐妹艺术是指() A 、雕塑 B 、书法C、建筑D、烹调 12、中国艺术理论中,常把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称为() A 、情B、意C、象D、境 13、“唐三彩”是()。 A、青铜器 B、玉器 C、陶器 D、竹器。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景观。 A、天象 B、山水 C、气象 D、宇宙 15、园林的“毛发”是指() A、假山 B、水 C、花木 D、建筑 四、简答题( 20分) 1、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3个层次分类? 2、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 3、私家园林具有哪些特点? 4、雕塑的种类有哪些?特点什么?

旅游美学第二章风景美

第二章风景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景美的各种表现形式,理解风景美的审美属性,掌握风景美的特征,应用风景观赏的基本原理。 同时,结合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相关考点的要求,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和案例拓展的形式,补充“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中国四大鸣沙”、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雾凇、雨凇、佛光、蜃景、日食、月食、流星雨、极光、“四君子”、文(武)赤壁等风景内容的简要介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了以大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美的形态、特征和观赏方法,并探讨了风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 [教学重点] 风景美的形态和特征。 [教学难点] 风景美的审美属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寻美西湖——探寻西湖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 把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欣赏,由来已久。孔子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南朝陶景宏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自然风景是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主要审美对象。按照构成要素来分,我们可以把风景美的形态概况为两类:自然美和人工美。其中,自然美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人工美是指人类赋予自然景色的某种内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装饰与点缀。 一、自然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这些自然景观呈现的审美状态就是自然美,或自然景色的美。 按其性质,自然美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美、生物美、气候美三类。 (一)山水美

山水是大自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青山隐隐水迢迢,山水相连,更增添无穷魅力。清澈的漓江,正因为两岸一座座奇特青峰的沿途相送,才构成山青青、水清清,人在青山梦里行的百里画廊。 1.山之美 山之美,在其形、在其色、在其态、在其声、在其魂。 (1)山之形。在山体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地貌形态。如江西龟峰就因“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昂首巨龟而得名。山体因海拔高度不同,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有别,往往具有不同的造型,形成不同的景观。如,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清·魏源《衡岳吟》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小知识】“中国南方喀斯特” (2)山之色。色彩赋予山体景观特有的神韵。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 【小知识】“中国丹霞” (3)山之态。即山体景观的动态美。垂直自然地带的变化,使山体景观“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再加上季节的变化,阴、晴、风、雨、云、雾、霜、雪的渲染,使得山体景观变幻莫测,激起人们寻幽探奇的强烈审美愿望。 (4)山之声。天籁之声,隐于大山。芭蕉夜雨、空谷足音、林海松涛,莫不引人入胜,涤荡身心。独特的响声岩、鸣沙山,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小知识】“中国四大鸣沙” (5)山之魂。文化是山的灵魂、山的精神。山因文化而扬名,文化因山而传世。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名山,庐山是文化景观,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是文化与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武当山古建筑是文化遗产。且名山多与宗教相结合,以山寄托情怀。如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体景观的刚毅之美,成为中国山水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山者,刚毅、沉静、果敢、稳固,坚忍不拔。山体景观的力量之美,也往往成为英雄品格的象征。如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西部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 多米,花岗岩的一

旅游美学习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 一、填空 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 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D) A 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A)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A)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A) A 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BC) A 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D)形式。 A 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 8、园林的“毛发”是指(C) A 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 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B)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D木结构 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BCD)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三、判断改错题 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X)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V) 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X) 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V) 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X) 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V)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X)

旅游美学第四章园林美

第四章园林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分类的基本常识,理解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能应用园林美的讲解和观赏方法。 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园林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延伸,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纲中的相关考点,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导游讲解之中。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园林景观的审美展开,介绍了园林的分类,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以及园林景观的观赏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石中乾坤——品味太湖石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园林景观美的形态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综合景观。 园林与建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典的造园理论和实践对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都发生了重大的持久的影响。因此,中国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中国园林是山水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美(人工美是为自然美服务的,讲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融于自然),其美的发觞、演绎的历程,就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深化的过程。 中国造园起源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带有自然山水倾向。“囿”主

要是供奴隶主、帝王、后、大臣们游览、观赏和放牧游猎的。面积广袤,多取天然。 春秋时期,园林中已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沼池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并且在园林中构亭建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式建筑为主的宫苑。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宫苑,如上林苑、建章宫等。上林苑,还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三仙山,树立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自然山水成为园林的主题因素。 隋唐的园林形成了文人写意的山水园林特色。唐代,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情趣不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倾向于以宏观的方式在无限的山水空间中极 目游赏,而是倾向于以微观方式近观静赏,从有限空间景观中体会身处岩泉、心宁神怡之感,重在从有限景观中获得心灵的自由空间和精神乐趣。这种变化与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关,也是中国禅学兴起等“精神气候”使然。“中隐”思想的推崇,导致了城市宅园的兴起,同时也使园林艺术进一步走向自然山水化。 宋元时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实践和理论急剧发展繁荣,极大地影响了园林艺术,一大批由野而朝、由乡村到城市的文人士大夫追求丘山溪壑、村居野店情趣,以作为荣华富贵生活的一种补充和替换,尤其是作为宦海失意之后个人情感的寄托和宣泄,于是园林这种人造环境更加自然化。晚唐至北宋,人们不但造园而且有人专门研究园林,这一时期造园之风大盛。南宋的园林可谓“神理兼备”。园林之“神”,可与绘画相比。到了元代,更追求“神韵”,如倪瓒的山水画直接与园林有关。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北雄南秀的艺术风格。园林匠师构思、建造的咫尺山林,呈现的是一种重含蓄、贵神韵、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园林的布局则通过空间艺术的变化,营造出了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效果。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如果说魏晋时的寄情山水只是一种粗浅的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的话,到了明清,造园者已经用园林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

旅游美学论述题期末考试

旅游美学论述题(仅供参考) 1、佛教对美学的影响 早期汉代古墓中留存的壁画多为道教的人物形象,如东王公,西王母等。但在之后的发展中,其道教人物形象便逐渐地向佛教人物形象转化,并最终与其共存。这就证明了在佛教传入之初,其在美术的形式上首先影响了中原地区的审美风尚。随着佛教的盛行,华夏美学在唐代以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审美风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学理论本身也显现出很多新的特色,很多的文人开始在他们的创作上去追求一种佛性与妙悟,把对佛的理解与参禅的顿悟融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上来了。唐代的画家王维的画作就被后人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在王维的诗画中也透露出了一种对禅的妙悟。 在此,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它的美学思想和佛的美学思想做个对比。儒家思想中强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和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这种思想的催化下,便诞生出了杜甫的雄浑悲壮的诗风,由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自强不息”的人格追求又反过来折射出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有大量的佛教雕塑和佛教绘画的出现,但从这些作品的本质上来说,都只能算作关于佛文化的作品,就像开篇说的那样,佛文化对于中国文人的思想发展和艺术创作所起到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性的,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渗透到文人的艺术作品当中的,绘画也是如此。 所以。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中和画中,我们便能时刻感受到一种佛性的体验。在被称作中国美学标准典籍的《沧浪诗话》中最著名的便是“镜花水月”理论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沧浪所追求的诗的这种理想以及所谓“妙悟”和“镜花水月”禅境,其最大的特点便在于一个字:淡。这就跟佛教禅宗的单刀直入、不立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等思维观念不谋而合。 总之,佛教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吸收了佛教文化的基础上,才使得其文化形式渗透了哲学的意味,也使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更加健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此绽放出了更为炫目的光芒。 2、道家对美学的影响 道教音乐虽然是宗教音乐,但与古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具有艺术性、群众性和雅俗共赏等特性,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道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理论,优秀的乐、曲、声乐和器乐技巧,对民间音乐的影响很大,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如汉代《黄老弹》,唐代《霓裳羽衣曲》,宋以后《庄周梦蝶》、《羽化登仙》、《逍遥游》、《八公操》、《颐真》、《二泉映月》等曲都受到道教音乐的深刻影响。在道教景区建设时,如果把道教音乐这一要素用活、用好,可以为旅游活动增添许多意蕴与活力。 道教美术源远流长,作品众多,对中国美术影响深远。以山水画为例,它的起源与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有密切联系。六朝时期,山水画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指导思想,其中的“神”即与人的灵性相通的宇宙及万物的生命本质。这种美学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的影响,道家、道教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形神、意境和气韵生动等范畴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一些画家或是入籍的道士(如唐代画家张素卿以画道门尊像著称),或深受道教影响(如吴道子)。除了山水画,道教美术作品还有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等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以及举行道教仪式时悬挂的水陆画、修道生活画等,这些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