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最新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最新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最新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 B )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B、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

C、两个独立的劳动者

D、两个独立的用人单位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与作出劳动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A )

A、劳动监察机关

B、企业上级工会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机关

3、根据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来源,可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 C )

A、本证与反证

B、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D、书证与物证

4、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D )

A、一调一裁一审制

B、三调一裁两审制

C、一调两裁两审制

D、一调一裁两审制

5、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劳动争议调解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经过法定期限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该法定期限为( A )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6、对于下述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只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B、只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C、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D、同时受上诉请求范围和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7、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 )

A、人民法院

B、当地人民政府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当地人大常委会

8、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

A、合议制

B、独任制

C、复合制

D、多层次

9、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性质是( D )

A、民间机构

B、准司法机构

C、国家机关

D、特殊的事业单位法人

10、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是( C )

A、职工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与职工约定的仲裁委员会

C、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D、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11、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 C )

A、当事人选择

B、法院决定

C、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D、调解委员会决定

12、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是( C )

A、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和政府代表

B、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

D、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政府代表

13、狭义的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是( A )

A、申诉人和被诉人

B、第三人

C、翻译人员

D、勘验人员

14、因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B )

A、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第三方申请调解解决

15、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A )

A、向劳动者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第三方申请调解解决

16、根据现行的司法解释,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应由( A )

A、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劳动者户口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D、用人单位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7、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哪个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A )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企业组织

D、组织单位

18、依据证据案件事实的关系,可以将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分为( B )

A、证本与反证人

B、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D、书证与物证

19、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分别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该案件应当由( C )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D、几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20、人民法院收到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起诉状后,认定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 B )

A、在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C、在10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D、在1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21、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应当终结劳动争议的情形是( A )

A、作为原告的用人单位终止,无法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B、劳动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C、本案件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无法审结的

D、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活动的

22、仲裁委员会公告送达仲裁文书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视为送达的日期是( B )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2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时,实行( C )

A、两审复议制

B、一审终审制

C、两审终审制

D、一裁两审制

24、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构成是( B )

A、工会代表、政府代表、用人单位代表

B、工会代表、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

C、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D、政府代表、工会代表、职工代表

25、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是( D )

A、行政性

B、司法性

C、民间性

D、兼有行政性和准司法性的执法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与其他争议相比,劳动争议具有的特征有( ABD )

A、劳动争议主体特定性

B、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双重性

C、劳动争议内容多元性

D、劳动争议影响严重性

E、劳动争议主体多元性

27、下列各项对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理解正确的有( ACDE )

A、劳动争议处理包括协商、调节、仲裁、诉讼等处理程序

B、协商是自愿选择程序,而调解是必经的前置程序

C、仲裁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经的前置程序

D、人民法院审判是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E、、协商和调解均是自愿选择的程序

28、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中,适用本法的有( ABCDE )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E、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9、移送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 )

A、移送管辖的案件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经受理、立案的劳动争议案件

B、移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已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确无管辖权或不便于审理

C、受移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移送案件的劳动争议确有管辖权

D、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将属于自己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传送给不属于该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管辖的

E、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管辖权指定交给某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30、在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形包括( ABCDE )

A、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B、必须到庭的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被告反诉,原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D、被告反诉,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E、人民法院裁定不许原告撤诉,原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证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

答:劳动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劳动监督检察机关行使,其他机关或者团体不享有劳动行政处罚权。(1分)

第二,劳动行政处罚的对象范围较为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的其他组织。(1分)

第三,劳动行政处罚是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所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的,只有当劳动关系主体不履行上述义务时,劳动行政监察机关才可以依法对其进行劳动行政处罚。(2分)

第四,劳动行政处罚具有强制性。(1分)

32、简述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措施。

答: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采取的执行措施,强制劳争议案件中的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一种诉讼活动。

主要有五种:

(1)查询、冻结、划拔执行人的存款。(1分)

(2)扣留、提存被执行人的收入。(1分)

(3)查封、扣押和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1分)

(4)强制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1分)

(5)加倍支付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1分)

33、劳动争议调解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劳动争议调解属于任意性的调解,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2分)(2)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2分)

(3)调解可以中止仲裁时效。(1分)

34、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答:(1)负责处理本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1分)

(2)聘任专职和兼职仲裁员,并对仲裁员进行管理。(1分)

(3)领导和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和仲裁庭开展工作。(1分)

(4)总结并组织交流办案经验。(1分)

(5)指导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0.5分)

(6)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关系。(0.5分)

35、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审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程序。

答:(1)仲裁申诉与答辩。(1分)

(2)仲裁庭调查。(1分)

(3)仲裁庭辩论阶段。(1分)

(4)仲裁庭当庭调解。(1分)

(5)仲裁庭合议宣布仲裁裁决。(0.5分)

(6)劳动争议仲裁的部分裁决(0.5分)

36、简述劳动争议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1)上诉必须针对法律规定允许上诉的裁判提出。(1分)

(2)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必须合格。(1分)

(3)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2分)

(4)上诉必须递交上诉状。(1分)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37、试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仲裁裁决为终局的案件类型以及该条改革的现实意义。

答:案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3分)(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2分)

意义:“一裁终局”的制度设计,使得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可以有条件地一裁就终局,不必再走完劳动争议处理的全部程序,这样减少了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诉讼环节,从而使用这部分案件的周期大大缩短并及时化解,这样,就可以解决当前一些用人单位的恶意诉讼,拖延履行义务而导致的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的问题,将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及时化解,既能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能更好地实现法律定纷上争,驱邪匡正的功能。(5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共3小题,第38、39小题各8分,第40小题9分,共25分)

38、2002年6月5日,刘某与诚旺公司就劳动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多次与公司交涉未果,于2002年6月25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因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刘某于9月10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刘某申请仲裁的期限已过,做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刘某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

请问:(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人民法院能否受理此案?为什么?

(本案例分析以指定教材为依据)

答:(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决定是正确的。(1分)根据劳动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从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仲裁申请时效中止,中止期间不得超过30日。结束调解之日,当事人的申诉材料继续计算。(2分)刘某于2002年6月5日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其应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申请仲裁,即应于2002年8月6日前申请仲裁。在这期间,刘某于2002年6月25日申请调解,企业应在一个月结束,至2002年7月26日调解仍未结束,应视为调解不成。调解过程的30日应视为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仲裁期限从2002年7月26日继续计算。因此,刘某应于2002年9月5日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刘某超过了此期限。(3分)

(2)人民法院不能受理此案。因为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能受理。(2分)

39、李某有一个三岁的小孩,因无人照顾,从当地保姆市场雇佣保姆于某,月薪650元。后双方产生纠纷,李某解雇了于某,但拖欠于某薪金1300元,于某申请仲裁。但仲裁机构以其纠纷不属于受案范围为由不受理其仲裁请求。于某不服,起诉至人民法院。

请问: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本案?为什么?

答: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页的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可见,家庭保姆和其雇主之产的纠纷,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属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因此,仲裁机构裁决不予受理是正确的。(3分)但人民法院还应受理本案。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情况予以处理:

答:(1)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2)虽不属于劳动者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本案于某要求李某支付薪金的诉讼请求虽不属于劳动纠纷,但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即民事纠纷中的债务案件。(4分)

因此,人民法院应受理本案。(1分)

40、张是一家超市的仓库管理员,2006年5月,张某与白云超市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年,职位是仓管员。合同还约定;如果员工违反超市的劳动纪律(如偷吃储藏的物品,将超市的食品拿回家等),超市在制作违纪通知书并发送本人后,有权辞退员工。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超市发现张某多次将超市的散装糖果拿回家,违反超市的劳动纪律,按劳动合同的规定,在未制作和发送违纪通知的情况下,单方面通知张某解除合同。张某以自己从未偷拿过超市的散装糖果回家、未违反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超市撤销辞退通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

请问:在本案的裁决过程中,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为什么?

答: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平等性,以及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等因素,举证责任既适用一般民事案件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适用“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2分)

在本案中,超市对张某作出了辞退的决定,张某因不服该决定而提起仲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龄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4分)

因此,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的约定,举出证据证明其向张某发了违纪通知书,并举出相应证据证明张某有偷拿超市食物的行为。如果超市不能举证,则需承担败诉的风险。(3分)

2013劳动争议处理概论历届自考试题11471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4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不能 ..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是 A.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B.中国境内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C.所有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D.各类独立的企业法人 2、下列对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理解错误 ..的是 A.劳动争议发生在平等的主体之间,而民事争议则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 B.劳动争议双方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而民事争议双方则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C.相对来讲,劳动争议的社会影响一般比民事争议严重 D.民事争议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无需前置程序,而劳动争议则不能 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 B.当地人民政府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当地人大常委会 4、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A.一调一裁一审 B.三调一裁两审 C.一调两裁两审 D.一调一裁两审 5、我国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A.协商 B.调解 C.劳动仲裁 D.诉讼 6、狭义的劳动争议调解是指 A.人民法院的调解 B.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 7、下列属于劳动争议调解特征的是 A.调解主体特定 B.调解过程程序固定 C.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D.调解内容固定 8、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具有 A.强制执行力 B.自觉履行的后果 C.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同等的法律后果 D.与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后果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关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该法定期限为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10、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发出之日起发生 法律效力的是 A.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2个月金额的争议 B.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问、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C.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劳动标准方面发生的争议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2012年1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2年1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各项能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是(C) A.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B.所有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C.各类独立的企业法人 D.非法组织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集体争议主要是指(A) A.多数劳动者或者劳动者团体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 B. 多个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 C.一个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 D.特指多个劳动者和一个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是(D)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4、下列各项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是(C) A.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工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地方检察院

5、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时,实行(C) A.两审复议制 B.审终审制 C.两审终审制 D. 一裁两审制 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的时效是(A) A.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B.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 C.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45日内 D.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60 日内 7、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是(B) A.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六个月金额的争议 B.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C.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劳动标准方面发生的争议 D.因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对妇女怀孕期的规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8、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是(C) A.用人单位与劳动管理部门 B.劳动者与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D.工会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300年前; D.400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著作是()。 A.《完美商人》; B.《商业之美》; C.《商品学导论》 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 B.达尔文; C.陆羽; D.李时珍 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 B.1949; C.1978; D.1985 三、多项选择题 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 B.阳光; C.雨水; 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 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竞争规律; D.社会规律 3.商品流通包括()等。 A.运输; B.装卸; C.储存; D.销售 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等。 A.送货上门; B.售后维修; C.免费调试; D.使用说明书 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 A.商品质量; B.商品标准; C.商品检验; D.商品包装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 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 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3) 第三章商品品种 (5) 第四章商品质量 (8)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10) 第六章商品标准 (13)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6) 第八章商品检验 (19) 第九章商品包装 (21)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23)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25)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世纪末;世纪末;年前;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本题 2.0 分)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单选题 )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u, ε] B、[α, Λ] C、[α,y] D、[o, a] 3.( 单选题 )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 A、[k, 1] B、[p, k] C、[p, n] D、[t, v] 4.( 单选题 )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本题 2.0 分)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5.( 单选题 )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 ,“我的”发音是 [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 2.0 分)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6.( 单选题 )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C )(本题 2.0 分)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英语“ students”中的“ -s”是 ( C)(本题 2.0 分)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 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 2.0 分)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9.( 单选题 )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本题 2.0 分)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0.( 单选题 ) 下面词组中 ,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 2.0 分)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2009年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 B )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B、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 C、两个独立的劳动者 D、两个独立的用人单位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与作出劳动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A ) A、劳动监察机关 B、企业上级工会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机关 3、根据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来源,可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 C ) A、本证与反证 B、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D、书证与物证 4、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D ) A、一调一裁一审制 B、三调一裁两审制 C、一调两裁两审制 D、一调一裁两审制 5、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劳动争议调解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经过法定期限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该法定期限为( A )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6、对于下述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只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B、只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C、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D、同时受上诉请求范围和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7、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 ) A、人民法院 B、当地人民政府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当地人大常委会 8、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 A、合议制 B、独任制 C、复合制 D、多层次 9、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性质是( D ) A、民间机构 B、准司法机构 C、国家机关 D、特殊的事业单位法人 10、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是( C ) A、职工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与职工约定的仲裁委员会 C、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D、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11、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 C ) A、当事人选择 B、法院决定 C、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D、调解委员会决定 12、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是( C ) A、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和政府代表 B、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 D、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政府代表 13、狭义的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是( A ) A、申诉人和被诉人 B、第三人 C、翻译人员 D、勘验人员 14、因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B ) A、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第三方申请调解解决 15、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A ) A、向劳动者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4) 第三章商品品种 (6) 第四章商品质量 (7)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9) 第六章商品标准 (11)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2) 第八章商品检验 (13) 第九章商品包装 (14)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15)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理解记忆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1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11471)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主体是指()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B、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 C、两个独立的劳动者 D、两个独立的用人单位 2、劳动争议的客体是劳动争议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客体的是() A、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行为 B、具体的工资、奖金的数额 C、劳动保护用品、设施 D、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A、一调一裁一审,部分裁决为终局裁决 B、一调一裁一审 C、一调一裁两审,部分裁决为终局裁决 D、一调一裁两审 4、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下列不属于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的调解组织是()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C、企业工会组织 D、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5、下列不能作为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是() A、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用人单位工会 C、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地方人民法院 6、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的是() A、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依法发出支付令 D、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一定条件,下列不符合担当仲裁员条件的是()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三年的 D、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8、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30天 B、60天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2013年7月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11471)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不能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是() A、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B、中国境内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C、所有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D、各类独立的企业法人 2、下列对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理解错误的是() A、劳动争议发生在平等的主体之间,而民事争议则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 B、劳动争议双方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而民事争议双方则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C、相对来讲,劳动争议的社会影响一般比民事争议严重 D、民事争议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无需前置程序,而劳动争议则不能 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 B、当地人民政府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当地人大常委会 4、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A、一调一裁一审 B、三调一裁两审 C、一调两裁两审 D、一调一裁两审 5、我国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A、协商 B、调解 C、劳动仲裁 D、诉讼 6、狭义的劳动争议调节是指() A、人民法院的调解 B、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 7、下列属于劳动争议调解特征的是() A、调解主体特定 B、调解过程程序固定 C、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D、调解内容固定 8、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具有() A、强制执行力 B、自觉履行的后果 C、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同等的法律后果 D、与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后果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y]是() A. 前高不圆唇元音 B. 前高圆唇元音 C. 后高不圆唇元音 D. 后高圆唇元音 答案:B 2. 语言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先分成两大类,即() A.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 名词和动词 C. 实词和虚词 D. 典型类的词和兼类的词 答案:C 4. “外语系一个来自外省的都没有。”这个句子可切分为() A. 3个层次 B. 4个层次 C. 5个层次 D. 6个层次 答案:C 5. “主格”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 A. 语法形式 B. 语法手段 C. 语性范畴 D. 语法意义 答案:D 6. 下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 A. 内科医生 B. 默默流泪 C. 唱山歌 D. 很亮堂 答案:A 8. 下列句法结构中,属于主语是一层套一层的主谓结构的是() A. 这几道难题有些他已经问过老师了。 B. 你俩谁对谁错? C. 前些天我出差你可能不知道。 D. 下雨天远处的物体不容易看得很清。 答案:C 9. 下列句子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 A. 下雨了! B. 院子里有棵槐树。 C. 在外面呢! D. 你的车呢?

答案:B 10. “导师布置给我们一大堆作业”中,谓词的变元有()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答案:C 11. 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答案:B 解析:异化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12. 舌根清音有() A. [b] B. [g] C. [k] D. [i] 答案:C 解析:A项为双唇音,B项为舌根浊音,D项为元音。 13. 下列词组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 他眼睛大 B. 木头房子 C. 吃的 D. 老王知道了 答案:B 解析: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14. 下列词中其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 A. 书包 B. 良药 C. 尾巴 D. 东风 答案:A 解析:非理性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方面。BCD三项均含有非理性意义。 15. 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合用() A. 形态标准 B. 意义标准 C. 分布标准 D. 形态和意义标准 答案:C 解析: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分布标准。前两条标准比较适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