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1课时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2.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3.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

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

口答算式,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1)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

(2)汽车3小时行2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行450千米用多少小时?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指名汇报。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表演相对而行,两人分别站在黑板的两头,同时往讲台中间走,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要特

别关注学生对“同时”“相对”等词语的理解。引出课题并板书:相遇问题。

(2)师:怎样求“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有几种方法? 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学生汇报,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辆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加到一起,就是从北京到郑州的路程。也可以先求出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相遇时间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4)说一说关系式并板书:

客车4小时走的路程+货车4小时走的路程=总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2.教学例2。

(1)PPT课件出示教材例2,学生试做,指名讲解并说一说关系式。

列式:315÷(42+63)。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带有小括号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3)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到“列表法”也可以解决问题,但很不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2题。

2.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做96个,徒弟每小时做85个,两个人同时做,5小时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两个队共修一条800米的路,甲队每天修17米,乙队每天修23米,两队同时修,几天修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这一思想,创设了两个人分别站在讲台走路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后描述他们走路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遇”等术语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引出探究两个人走路中的实际问题,即相遇问题。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情况较多,即相向运动有求路程的,也有求相遇时间的,还有相背运动求路程的。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有些应接不暇,如果把求相遇时间的内容放在下一课时,练习再充分些,学生掌握的会更扎实一些。

[再教设计] 本节课以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于是设计情境时,先是一个人走路,再两个人走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例3,例4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2.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初步的比较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应用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15×7-9.6÷49.1÷(8.05-7.4)

二、导入新知

丫丫买来一本《童话故事》,计划每天看20页,2周看完。

实际上丫丫第一天就看了28页,照这样计算,实际多少

天看完了?

学生列式解答:20×14÷28=10(天)

把问题替换为“看完这本书比计划要少用几天?”引出教材例3。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并板书课题。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例3,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生1:我知道丫丫计划每天看的页数是20页,2周看完,也就是14天看完。

生2:我知道“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看28页的速度看书。

生3:提前几天看完,就是早看完几天。

师:同学们对题意的理解很准确,那么要想知道丫丫提前几天看完,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小组讨论,解决并尝试练习。

师:谁能用综合算式表示?指名汇报,师板

书:14-20×14÷28。

师:大家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

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教学例4。

(2)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解题思路,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指名总结一下:“带小括号且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板书:

例3: 14-20×14÷28例4:12×20÷(12+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试一试”。先引导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 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较少,教学节奏过于紧凑。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交流讨论,自主总结方法,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3课时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5及练一练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学习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的思考过程。【教学重点】

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口答算式,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1.8天加工400套儿童服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

2.王师傅平均每天完成75个零件,6天共完成多少个零

件?

3.学校食堂运来50袋面粉,吃了38袋,还剩多少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5,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并汇报。

生1:加工任务是660套,8天完成。

生2: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75套。

生3:要求的问题是: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

师:要想求出问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生:先算前3天加工的服装的套数,再算剩余的套数,最后算剩下的每天需要加工的套数。

根据思路让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75×3=225(套)

660-225=435(套)

435÷5=87(套)

师:谁能列综合算式呢?

(660-75×3)÷5=87(套)

师:说一说为什么把660-75×3加括号?

生:根据题意先要计算出剩下多少套,才能计算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加上括号后,先算括号里面的,保证了先算出剩下多少套。

板书: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1~6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始复习数量关系式对新知教学帮助很大,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清解题思路,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不足之处] 学生分步计算掌握得还好,列综合算式容易丢小括号。

第4课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例6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交流解答问题方法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能说明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

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144÷(0.94+2.26)×2.7 3.6÷0.4×9

二、导入新课

1.列式解答:滨河公园有20条船,每天可满足960人乘船

游玩。现在有30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指名解答并讲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把上题第三个条件“现在有30条船”改成“每逢节假

日,公园都增加10条船”,怎么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6。

三、探究新知

在导入新课中所给题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都能列出以下算式,教师板书:

960÷20=48(人)

20+10=30(条)

48×30=1440(人)

综合算式:960÷20×(20+10)

2.师:从其他角度思考,还有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甲组:先计算出每条船能满足的人数,即960÷20,然后计算出节假日增加多少人游玩,即用上一步结果乘10,最后再加上原来每天能满足的人数960,综合算

式:960÷20×10+960。

乙组:10条船能满足的人数,即960÷2=480(人),节假日一共能满足的人数,即960+480=1440(人)。板书综合算式: 960÷2+960=480+960=1440(人)。

师:大家分析得都很有道理,步骤也很清晰。从不同角度分析,找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用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板书课题。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

再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选用“去公园乘船游玩”这一学生喜欢的事例,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再进行对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不足之处] 通过“乘船游玩”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呈现分步计算和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两种算法,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不透彻。

[再教设计] 让学生做好复习准备,使学生对简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巩固,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第5课时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例7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能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能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PPT课件出示:4个纸箱中装满了大小相同的104个皮球,现在要把468个这样的皮球装在同样的纸箱中,需要多少个纸箱?

学生列式解答:468÷(104÷4)。

2.把上题中的“104个皮球”改为“72个花皮球和32个绿皮球”,引出例7。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师:在前面复习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说是如何解决的。

生:先算4个纸箱装了多少个皮球,即72+32=104(个),再算每个纸箱能装多少个皮球,即104÷4=26(个),最后算468个皮球需要几个纸箱,即468÷26=18(个)。

(2)师:谁能用综合算式表示上面的计算过程,先小组讨论,再尝试列综合算式。

在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出现疑惑时引出“中括号[]”,告诉学生在小括号不够用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新的符号“中括号”。

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怎样呢?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3)师指出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板书: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指名板演教材例7:468÷[(72+32)÷4]。

2.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

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导入环节设计的和例题有关的两步应用题为学例7降低了

难度,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分步解答例7。

[不足之处] 应该让学生总结出“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信息,说明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混合算式中除了要用到小括号外,有时还要用到中括号。

第6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8及练一练及第55页24点游戏。

【教学目标】

1.经历尝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不尽以及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的过程。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不尽时的取值方法,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

3.形成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结构,在玩“24点游戏”的过程中,提高

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知道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不尽时的取值方法。【教学难点】

在玩“24点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

口算。

50÷0.2= 4.8×30=

1.6÷10=

40÷0.8=2.3×5=8.1÷10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8:计算3.6÷(1.2+0.5)×6。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师:大家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在计算3.6除以括号内的和1.7时,除不尽。

师: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

多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板书)。指名板演:

3.6÷(1.2+0.5)×6

=3.6÷1.7×6

≈2.12×6

=12.72

2.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学了这么多的四则混合运算,谁能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1: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生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生3: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生4:小括号里既有乘除又有加减,也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生5:在遇到有中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议一议:在四则运算中0有哪些特殊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组长汇报。

生:0不能做除数;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4.教学24点游戏。

(1)四人玩游戏。

师:明确24点游戏的规则及步骤,首先去掉大小王或大小王当作0,然后给每人顺次发一张牌,最后四人一齐亮牌,每人根据四张牌面上的点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每张牌上的点数只能用一次),谁先算出得数24或用不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1课时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2.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3.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 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 口答算式,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1)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

(2)汽车3小时行2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行450千米用多少小时?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指名汇报。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表演相对而行,两人分别站在黑板的两头,同时往讲台中间走,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要特 别关注学生对“同时”“相对”等词语的理解。引出课题并板书:相遇问题。 (2)师:怎样求“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有几种方法? 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学生汇报,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辆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加到一起,就是从北京到郑州的路程。也可以先求出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相遇时间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4)说一说关系式并板书: 客车4小时走的路程+货车4小时走的路程=总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2.教学例2。

(1)PPT课件出示教材例2,学生试做,指名讲解并说一说关系式。 列式:315÷(42+63)。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带有小括号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3)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到“列表法”也可以解决问题,但很不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2题。 2.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做96个,徒弟每小时做85个,两个人同时做,5小时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两个队共修一条800米的路,甲队每天修17米,乙队每天修23米,两队同时修,几天修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教案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交流解答方法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说明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屏幕出示几张古滦河生态公园的图片,导入新课。 古滦河生态公园平时有20条船,每天可满足960人乘船游玩。 按原来每条船的乘客人数计算,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学生找数学信息和问题,理解题意。 师:怎样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动手算一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算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全班交流。 方法一: 960÷20=48(人) 10+20=30(条) 48×30=1440(人) 方法二: 960÷20=48(人) 48×10=480(人) 480+960=1440(人) 方法三: 960÷2=480(人) 480+960=1440(人) ①让板演的同学组织讨论,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②如果没有出现综合算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指名板演。 交流运算顺序及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重点关注:方法一中的“()”能去掉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52页练一练1、2、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交流解答方法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说明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屏幕出示几张古滦河生态公园的图片,导入新课。 古滦河生态公园平时有20条船,每天可满足960人乘船游玩。 按原来每条船的乘客人数计算,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学生找数学信息和问题,理解题意。 师:怎样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动手算一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算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全班交流。 方法一: 960÷20=48(人) 10+20=30(条) 48×30=1440(人) 方法二: 960÷20=48(人) 48×10=480(人) 480+960=1440(人) 方法三: 960÷2=480(人) 480+960=1440(人) ①让板演的同学组织讨论,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②如果没有出现综合算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指名板演。 交流运算顺序及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重点关注:方法一中的“()”能去掉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52页练一练1、2、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960÷20=48(人) 960÷20=48(人) 960÷2=480(人) 10+20=30(条) 48×10=480(人) 480+960=1440(人) 48×30=1440(人) 480+960=1440(人)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要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明确运算顺序。 第二,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计算的运算顺序,利用同桌或左右邻的关系进行互帮互助,达到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第三,在解答解决问题时,提倡学生列综合算式,在纠正错误中让孩子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正确的书写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计算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案 24点游戏

24点游戏 教学内容 教材55页 24点游戏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学生们经常玩的扑克来,让学生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时给学生提供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四则运算或添加括号使其结果得24。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综合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24点游戏”中的写算式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在“24点游戏”活动中,经历“玩”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与同伴在玩中学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玩游戏的规则。 难点:写出得数是24的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扑克牌 学生准备:一副扑克牌,一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扑克,谁来说你都会哪些玩法? 生:我会玩三张碰十五,四张碰二十。 生:…… 师:大家会玩的还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扑克牌的玩法,不知大家玩过没有----24点,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个游戏。板书课题:24点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说扑克牌的玩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24点。 二、探索新知 1.四人玩游戏 师:明确24点游戏的规则及步骤,首先去掉大小王或大小王当作0,然后给每人顺次发一张牌,最后四人一起亮牌,每人根据牌面上的点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每张牌上的点数只能用一次),谁先算出得数24或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4,就得10分,如果都算不出,就重新发牌。 2.师生合作示范游戏: 如:4人拿到的扑克牌分别是3、4、8、12(Q),可以写出如下算式: 12×3-(8+4)=24 12×4-8×3=24 每写出一组算式得10分。 3.自主游戏 学生独立按照游戏规则玩一玩:随意抽出4张牌,写上上面的数字,看看最多能写几组结果是24的算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示学生可以用上括号。 4.小组活动。 4人小组进行活动:每人任意抽一张扑克,形成4个数字,然后4人比赛,看谁写

五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二)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及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问题讨论: 1.客车的速度:每小时92千米;火车的速度,每小时80千米。两车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所求问题北京与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1)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辆车到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加到一起,就是从北京到郑州的路程。 即: 客车92×4=368(千米) 货车80×4=320(千米) 北京与郑州的距离:368+320=688(千米) (2)先求出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以相遇时间。即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92+80=172(千米)北京与郑州的距离 172×4=688(千米) 综合算式(92+80)×4=688(千米)。 在相遇问题中两辆车1小时共行的路程我们称它为速度和,那么速度和、时间、路程之间它们是个怎样的关系呢?根据(92+80)×4=688(千米)得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2.卡车的速度,每小时42千米,小轿车的速度,每小时6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31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用甲乙两地的路程除以速度和就是相遇时间。 二、达标反馈 1.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40+42)×5+90 85×(45+55) 45.6×42+45.6×58 45.6×(42+58)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做96个,徒弟每小时做85个,两个人同时做,5小时做完,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4.两个队共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17米,乙队每天修23米,两队同时修20天修完,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答案: 1.500 8500 4560 4560 2.(90+75)×3=495(千米) 3.(96+85)×5=905(个) 4.(17+23)×20=800(米) 三、作业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960÷12+35×6 26×(37+2)÷3 29+5.6÷0.7 37.9-1.97×4-2.12 2.小明以24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去电影院,用了0.5小时,回来时用了0.6小时,回来时的速度是多少?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2千米,乙每小时行58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四则混合运 算)教学建议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经历尝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中间除不尽以及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知道四则混合运算中间除不尽时的取值方法,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 3、形成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结构,在玩“24点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尝试计算 1、教师介绍什么叫四则运 算,什么叫四则混合运算。然后 出示例8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 励学生尝试计算。当学生发现 3.6÷1.7除不尽时,教师参照教 材文字说明,一般保留两位小 数。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8的板 书。重点让学生理解最后一步为 什么用“=”号。 ◆概括总结 1、提出蓝灵鼠的要求,先 分小组总结,再全班交流,师生 共同归纳、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 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得出结论: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

数;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答案: 4.37 14.4 100.7 2 20. 3 80 ◆24点游戏 课前准备:每组一副扑克 牌,每人一张记录表。如: 1、教师说明四人玩游戏的 规则,先请四个学生试着玩一 玩。 2、分组游戏。鼓励学生认 真思考,尽可能多地写出得数是 24的算式,并填好记录表。 3、交流每组写出的算式。 对写得多的和写出不同算式的 学生要给予表扬。 4、教师介绍任意几人玩游 戏的规则,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 一起玩。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2课时 括号内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2课时括号内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能解答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的思考过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12.5÷(0.21+1.79) 3.15×17-9.6÷0.4 二、探究新知 请学生读题和观察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生:要加工660套西服的订单; 生:约定8天完成; 生:已经加工了3天,平均每天加工75套; 生: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 师:同学们,本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学生交流,同桌之间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生:先算前3天加工的服装的套数,再算剩余的服装的套数,最后算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 75×3=225(套) 660-225=435(套) 435÷5=87(套)

答: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87套.。 师:能不能用综合算式表示上面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运算顺序,及每一步所求的是什么? (660-75×3)÷5 =(660-225)÷5 =435÷5 =87(套) 答: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87套.。 讨论为什么要给660-75×3加上括号,不加括号可不可以?给每个学生讨论的机会,学生们自由发言,并进行检验.。 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40.2÷(0.6×11+5.4) (48-64.6÷3.4)×0.6 三、课堂总结 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 四、课堂练习 49页第1题、50页第5题, 解决问题时学生要能说出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板书设计: 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75×3=225(套)(660-75×3)÷5 660-225=435(套) =(660-225)÷5 435÷5=87(套) =435÷5 =87(套) 教学反思: 学生刚学习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在本节课的教中,在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54页,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中的信息,说明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混合算式中除了要用到小括号外,有时还要用到中括号。结合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带中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例8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答题纸,小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旧知

师:课件出示习题,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 144÷(0.94+2.26)×2.7 3.6÷0.4×9 生:144÷(0.94+2.26)×2.7,先做括号里面的,再做括号外面的。 生:3.6÷0.4×9,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简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教学54页例8 师:课件出示例8,3.6÷(1.2+0.5)×6大家根据上题的经验自己计算。教师巡视。 生:独立计算。 师:大家在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 生:在计算3.6除以括号的和1.7时,除不尽。 师:在四则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6÷(1.2+0.5)×6 =3.6÷1.7×6 ≈2.12×6 =12.72 师:学了这么多的四则运算,大家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生: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四则混合运算(二)》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包括: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和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4点游戏“等。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点: (1)选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混合运算试题,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2)淡化知识的训练体系,重视运算顺序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及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难点】 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多媒体课件、纸箱、皮球。

(一)相遇问题 1、问题情境。 师:我们以前解答过汽车行驶的问题,数学上叫做行程问题。现在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和行程问题有关的知识? 学生可能说出许多。如: ●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叫做速度。 ●速度×时间=路程。 ●已知两地距离和行驶时间,就能求出速度。 ●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的路程,可以求出行驶时间。 ……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两辆汽车行驶中的相遇问题。 板书:相遇问题 课件出示例1示意图。 2、求路程问题。 师:请看题中的线段示意图,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师:观察题中下图,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生1:客车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生2:问题是求北京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师:北京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也可以说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课件上面出例1文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客车和货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是什么意思? 生:同一个时间,客车从北京往郑州开,货车从郑州往北京开。 意思正确就可以。 师:谁来说一说“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客车走4小时,货车也走4小时,两辆车在北京和郑州之间的同一地点相遇。 生2:客、货车同时相对行驶,各走4小时后在同一地点相遇。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案 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二课时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47---50页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丫丫看书”“木工做书架”两个生活中事例,在教学中以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呈现学生分布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计算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方法,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教学例5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理解题意后自主解答,进行交流时,明白为什么把660-75×3括起来的基础上,理解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灵活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初步的比较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答题纸,小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课件出示练习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课堂板演。 生:3.15×7-9.6÷4 =21.05-2.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乘除。 =18.65 生:9.1÷(8.05-7.4) =9.1÷0.6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括号里的 =1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下面学习四则运算顺序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师:课件出示例3,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生:我知道丫丫计划每天看的页数是20页,2周看完,也就是14天看完。 生:我知道“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看28页的速度看书。 生:提前几天看完,就是早看完几天。 师:同学对题意的理解很准确,那么要想知道丫丫提前几天看完,我们应该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最后计算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独立思考,交流意见。 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引导提问,先算什么?怎么算? 生:应该先算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0×14=280(页) 师:后算什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五 四则混合运算(二)教案与反思金品

五四则混合运算(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一、相遇问题 1.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一定的时间相 遇,这种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也叫相向运动问题。 2. 已知甲、乙的速度与相遇时间,求路程的数量关系式: (1)(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两地的路程; (2)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两地的路程。 3. 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车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数量关系式:两地的距离÷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 二、三步混合运算 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 2. 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可以根据三个基本数量关系式来解题。 三、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 方法提示 :在解决相遇问题时,先理清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 重点提示 :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重点提示: 小括号里面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再算

如果一道算式的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二级运算,再算小括号里面的第一级运算,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如 四、解决问题 1. 解题时,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价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 如教材51页例题中,可以先求出一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单一量),最后根据“单一量×份数=总量”求出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2. 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用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如教材51页例题也可以先求出10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再求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五、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1. 一个算式里面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如 2.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案 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 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 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51---54页,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教材选用“去公园乘船游玩”这一学生喜欢的事例,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对比开拓学生的思维。理解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皮球装箱”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呈现分布计算和带有中括号的综合算式两种算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中的信息,说明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混合算式中除了要用到小括号外,有时还要用到中括号。结合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带中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例6、例7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答题纸,小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旧知 师:课件出示习题,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 144÷(0.94+2.26)×2.7 3.6÷0.4×9 生:144÷(0.94+2.26)×2.7,先做括号里面的,再做括号外面的。 生:3.6÷0.4×9,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简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6 师:课件出示例6,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流解题思路。 师:反馈交流结果,引导提问。 师: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生:先算出每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960÷20=48(人) 师:后算什么?怎么计算? 生:节假日共有多少只船?20+10=30(只) 师:最后求什么,怎么计算? 生:节假日30条船能满足多少人游玩。48×30=1440(人) 师:谁来用综合算式表示一下上面的计算方法? 生:960÷20×(20+10) 师:很好,大家在从其他角度思考一下,看看还有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包括: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和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4点游戏“等。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点: 1.选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混合运算试题,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2.淡化知识的训练体系,重视运算顺序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及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两辆汽车相对行驶”“去公园乘船游玩”等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懂题意和问题中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交流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列综合算式,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教学“24点”游戏时,利用学生喜欢的扑克牌做游戏,给学生提供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做数学。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 混合运算1 相遇问题1课时 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课时 混合运算3 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1课时 24点游戏1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