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学习、启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起步,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而且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构成形态的观察力、直觉判断力和创意力,开拓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能力,并基本掌握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创造图形。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构成设计概念及理论有较深的理解,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及构成设计所需的形态语言,提高学生较强的设计意识、构思能力、激发想象力、掌握设计要领。在形与形构成方式的研究中,加强学生在平面设计中对形体的合理组合以及美感的理解,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拓展其思维与技法,发展其空间塑造与想象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个性不断完善。

第二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維的构思活动及设计实践练习,注重抽象手法的训练及表现,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科学地上升到理性境界,艺术地再现生活,从而为今后的专业设计生活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感知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具有形态美感形式的素质;

2.要求学生具有图形的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3.要有严格的学习态度;

4.要有创新的想象能力。

第三部分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及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构成处于基础绘画到设计的过渡阶段,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点。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一、构成的含义

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行为其本身就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大到宏观宇宙世界,小到微观原子世界,都可以有自己的组合关系、结构关系。我们进行这种分解与组合关系的联系,就是要利用各种可能形,从不同角度做组合排列,从而产生新的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用一块石头和一根棍组合,形成了斧头、铲子、刀子等器物。现代社会汽车的发明、火车的出现也都是多种机械的组合,显现出各种新的功能。

●构成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

为一个新的单元。

●同时,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

合,使新的功能显现。”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

及形象的排列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

●实际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被称为三大构成,是构成的主

要内容。

二、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策划

多种视觉形式。

●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目的的手法,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

析和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使我们

有更多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开拓设计思路。在这种创造观念指导下进

行的设计过程,是一种更偏于理性的、逻辑的活动,因此它所创造的画

面形式多数偏向于数学的美、秩序的美。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发展

一、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

现代设计开始于工业革命以后。构成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来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这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俄国构成派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在构成主义的影响下俄国的平面设计领域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

在一些海报和书籍装帧设计上采用了前卫的拼帖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此运动对当时的西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以及艺术新形式的探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构成主义艺术早在1913年随着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而在俄国产生。我们看见,在一块木板上钉着不同形状的竹片、皮革、金属片和铁丝。这些真实的物体被安排在真实的空间里。每种材料都清晰地显示着各自的质感。这些“真实空间中的直实材料”,在这里成为绘画浮雕的构成要素。它们组合在一起,彼此呼应和联系,产生节奏和意味,构成了一个与客观自然毫无瓜葛的独立的艺术世界。在此,塔特林以其全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空间中形体的新秩序。

1919年,李西茨基以概念为基础,把几何形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

独特的抽象画图式,即所谓的“普朗恩”(Proun),意思是“为了新艺术”。李西茨基将其解释为“一种绘画与建筑之间的中介”。在李西茨基的画面上,那些具有体积感的几何形体,似乎漂浮在某种虚幻空间中,显得毫无份量。《构成99》又称为《普朗恩99》,它充分反映了构成主义的画风特点。画面上,一个立方体悬浮在一片网状透视线上方。一道宽宽的长条状深色块,垂直地贯穿在画面中央。色块顶端和底部各有一个半圆形,一黑一白上下呼应着。一道弧线跃过立方块,将两个半圆形连接。线状物、网状物和几何形体精心组构出一个带有三维错觉的空间形体结构。

《Trekhgomoe啤酒的广告画》作于1923年,画面上没有微妙复杂的图案描绘,也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铺洒,但简洁的图案和简单的颜色却能非常有效地向人们传递出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啤酒,有售!仿佛大街上的喊叫声,直接、迅速、有力地捕捉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受画家蒙德里安的影响,在1917年—1931年之间形成了“风格派”的一个集体。风格派的共同特点是绝对抽象原则,即用基本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风格派在平面设计上的特点是完全蒙德里安式德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理性的抽象化特点。

二、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地位

平面构成的发展必须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讲起。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

1、魏玛时期(1919一1924)

2、德绍时期(1925-1933),其名称根据学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

(1919-1927年任职)是其创立者和第一任校长。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

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

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

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

与技术的统一”,并提出集体创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构成”这门课正是这个学院首先开设的。包豪斯学院奠定了较为科学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包豪斯融合了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设计教育的发源地。

早期包豪斯学院的学生作品

《不同形态的对比构成》

图中的背景是一个模糊的空间圆形,边界的不确定表明空间的不可捉摸性,以此拓宽了视觉中的空间。在中间偏右的上方垂下一根粗的长条,与后面的模糊空间形成对比,产生了新的空间层次。由于它的形态边缘是清晰的,形态是直线的,就对原来不够确定的空间带来明确性,使两种形体之间也有了一定的距离。由于粗直线处于画面的上方,有一半处于圆形的外面,这给

本来具有一定重力感的粗直线带来稳定感。为了进一步加强

直线的稳定性,设计师在画面的右上方加了一条细的水平

线,跨过粗直线,形成对比。除了稳定性也给画面上方的形

态增加了平衡。作品对各自形态之间的画面占有率作了适当

的安排,使画面产生简洁的对比效果。

《白和黑的图形色块》

一个黑的圆形和一个白的圆形处在同一个平面中,白色的张力显得特别明显,它显示了明度对形体的张力有制约作用。而右下角带有黑圈的白圆是一个手绘的视觉效果,后面的背景色与黑圈内的颜色并没有什么两样,图形对空间的张力作用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作品成功的显示出:无论是圆形还是直线,都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明度对比来体现其在空间的作用。其次,也可以看出,粗糙的手

绘线条与机械线条在空间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模糊的形体与清晰的形体会产生不同的空间作用。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它以真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的摹仿具体的物象形象,而

是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

程,用最简单的点、线和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

具有的运动规律。

●第二: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反映和视觉效果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

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

平面构成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有所区别。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是在非常有规律的反复中求变化,给人感觉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而平面构成突破了几何图案中的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的纸上产生了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平面构成所追求的三元立体空间和错视效果。在构成中以数量的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散,方向的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的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对比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有组织、有次序的运动。通过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松弛、平静、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心态,并得以表现。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分类

根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因此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二大类。

一、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

二、抽象形态的构成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

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几何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抽象构成基本上是运用

点、线、面等几何作为元素,并将它们进行有规律性的组合和非规律性的组合。有规律性的组合组成的效果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进深感、整体化一的视觉效果。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都属于规律性的组合。非规律性的组合比较自由,能够给人视觉上造成一种张力和运动感,能增加视觉上的醒目。清晰度及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对比、结集、肌理、变异等构成形式均是非规律性的组合。

●抽象形态的构成的形式主要是运用空间与形,形与形的重复变化,并运用光、

色的运动规律设计出繁多的、眩目、单纯的、明快的、纯朴的、简洁的、收缩的、扩张的等形式。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全面认识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学习点、线、面的构成形式,掌握三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三个基本要素的视觉特征

教学难点:点、线、面在平面设计中的构成形式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点的特征及应用

一、点的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点只具有位置,而不具有大小的面积,是零次元的最小空

间单位。例如:两条线交叉形成了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设计学上的观点,必须要以视觉表现为前提,因此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

视觉单位。

●点并无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只要与周围其他形态要素共同比较时,具有凝聚

视觉的作用,都可以成为点。点的判断完全取决于它所存在的空间相互关系上。点通常是在比较的环境中得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和特征。点的不同形态呈现了多样的视觉特征;点不一定是具体的黑点,也可以虚点存在;因点的大小变化而使空间形态呈现出变化;在黑与白的交错下,同样大小的点使空间形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二、点的性质和作用

●点是力的中心。单一的点造成视线的集中。

点在画面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

●两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和连接的效果

●三点平均散开,其张力作用为一个三角形

●点的视错:点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密度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远近、

大小等变化的错觉。

●点的线化——点的排列产生虚线的效果

●点的面化——由不同的点构成的图形

三、点的构成形式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

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

感觉;

●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四、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因素

●点在标志中的应用(点是设计的最小单位,也是设计的最基本的元素)

●点在招贴中的应用

第二节线的特征及应用

一、线的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运动起点,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无宽度和厚度,同时也是面的界限或交叉;

设计学上的观点,线以长度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只要将线的粗细限定在必要范围内,且与其视觉要素比较是仍能显出充分的连续性,皆可称为线。

二、线的分类及视觉特征

1、直线(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

象征男性,简单明了,直率的性格表现出一种力的美感,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

●粗直线表现力强、钝重和粗笨

细直线表现秀气、敏锐和轻盈

锯状直线表现焦虑、不安定

●积极的线,独立存在的线表现出向前突出,近的感觉

消极的线表现出向后退,远的感觉

隐藏的线,视觉上不存在

●线与方向:归纳为垂直(上升下落的运动紧张感;严肃.高尚.强直)、水

平(广阔.平静.安定)、倾斜(飞跃.冲刺.向上)三种基本形式。

2、曲线(当点的移动方向多变时)

具有速度感,动力弹力的感觉;柔软、幽雅的情调。

●几何曲线是有一定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的象征,具有直线的简单明了和曲

线的柔软运动的双重性。

●圆周具有对称和秩序上的美感,通过有组织的变化,视觉效果更加活泼。

●自由曲线是没有一定规律的曲线,富有自由、幽雅的女性美。自由曲线的美

表现在其自然的伸展,并具有圆润及弹性。

三、线的错视

线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方向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长短、粗细等变化的错觉。

四、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

第三节面的特征及应用

一、面的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同时也是立体的界限或交叉;

设计学上的观点,面是一种形,也是长度和宽度并同构成的二次空间。任何点的扩大和聚集,线的宽度增加或围合都形成了面。

二、面的分类及视觉特征

●直线形(方形.三角形.菱形为基本)

最能强调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具有数理性的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

●几何曲线形(圆.椭圆)

比直线形柔软,具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生命的韵律和纯朴的视觉特征。

●自由曲线形(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

具有很强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幽雅、魅力、柔软,是女性特征的代表,富有人性化。

●偶然形(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

它是不能随心所欲而产生的,也是无法控制的图形,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

三、面的错视

线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方向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长短、粗细等变化的错觉。

四、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构成的基本形式,并掌握其构成手法。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矛盾空间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态之间的关系

一、基本元素的关系

●基本形: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一个点、一条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基本元

素。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我们用最简单

的形——圆来解释形态的组合关系。

分离、相遇、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二、骨格

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

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构成

●渐变构成

●发射构成

●特异构成

第二节重复构成

一、重复构成的概念

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叫做重复。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的重复构成

在设计中连续不断的使用同一的元素,称为重复基本型。应用形式上主要是基本形的排列方向和黑白关系

2、骨格的重复构成

重复的骨骼没有形的变化,只有疏密的变化。

三、重复构成的类型

四、近似构成

骨骼不变,单位形微变。单位形的应用形式变化,有时也叫近似构成。五、密集构成

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明显的骨格,利用大量形式相同或者近似的元素群集在一张画面上。

第三节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之上,某个形态突破了骨骼和形态规律,产生了突变,这种整体的有规律的形态群中,有部分突破和变化的构成叫特异构成。

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一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1、大小特异:基本形在大小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

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使用的一种特异形式。

2、形状特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

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达到强烈的效果。

3、色彩特异:基本形在色彩上的特异,能丰富画面的层次,使黑白灰的关

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从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中得到色彩的特异。

4、骨格特异:规律性的骨格之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

方面发生变动。

另外特异还可以像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拉长、扭曲形象等等手段来设计画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概念

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能使人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形态变化和过渡形态形成渐变;

1)单形渐变:大小、方向、位置、色彩、图底的渐变。

●大小渐变:基本形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给人以空间深度感。

●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排列方向渐变会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强立体感

觉和空间感觉。

●位置渐变:基本形与基本形之间的距离渐次的变密或变疏。

●色彩渐变: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次变化

2、骨骼按一定的角度,或一定的路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骨格渐变:单方向渐变、多方向渐变

2)路径渐变:渐变的路径即为渐变的方向,分为直线、折线、曲线和发射等。

第五节发射构成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格单位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自然界中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光芒四射、爆炸的辐射等现象,都属于发射形式。

发射也可以说是特殊的渐变,具有渐变的特殊视觉效果。它有两个特征: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其二发射有一条深邃的空间、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渐变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空间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层次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发射的形式主要由发射的骨骼决定,然后就是具体的形态应用在骨骼上,简单的点、线、面、字体或者具象的各种形态,都可以形成发射构成。

1、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

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有两个方面: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一幅发射构成作品,它的发射点可以

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以在画面外。

●发射线:即骨格线,它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2、发射骨格的种类

●离心式: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中心,有向外运动

感,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

●多心式: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

第四章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材料、肌理、质感与设计的关系,掌握构成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重点: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无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材料、肌理和质感

一、材料、肌理和质感

1、材料

生活中纯粹的平面图形是不存在的,任何形态都是附着在材料上,通过肌理和质感把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细节展现出来,或者人为地再现某种材料的结构和纹路。

2、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地纹理。“肌”——皮肤;“理”——纹理、质地、质感。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物质属性,因而就有其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干和湿;平滑和粗糙;光亮和不光亮;软和硬等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

3、质感

由材料的本质属性所显示的表面效果,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直接感受的。质感更偏重于对材料和质量的真实感受,如丝绸和钢铁分别给人柔软光滑和冰凉坚硬的感觉。

二、材料与肌理创造

1、自然材料: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材料库,同时每种材料在不同的状态下有着各种变化的形态。

2. 人工材料:自然材料经过加工和处理,形成了丰富的人工材料和物品。现代人不但在自然材料中感知无穷无尽的天然肌理美,还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断涌现的新型材料的人工肌理美。

三、肌理的种类

1、肌理有平面性的视觉肌理和有起伏变化的触觉肌理。

●视觉肌理主要完成视觉上的功能,不直接接触而只用眼睛就能充分感

受。

●触觉肌理是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由物体的表面组织构造决定

的。

光滑的肌理给人以细腻、滑润的手感;

坚硬的肌理形态给人刺痛的感觉;

木质的肌理给人纯朴、亲切的感觉,使人恬静。

2、以形态面貌的可视性分为显肌理和隐肌理。

●显肌理又称为可视肌理,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肌理并接受肌理所传达

的信息,如木纹肌理、石板肌理、布纹肌理等。

●隐肌理并非看不到肌理,只是由于物质的结构微小,肉眼不容易很清

楚的将纹理辩识出来,如纸、金属、玻璃等肌理。有的隐肌理只有通

过显微镜下才能显现出来。

四、常见的肌理制作方法

1、拓印法

将物质表面的真实肌理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画面上来,其原理同版画,碑帖拓印的制作方法。拓印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具有触觉的肌理材料剪成或拼成形状,做为原版。将准备好的画纸放在原版上,用带有颜色的滚筒或刷子在纸上加压后,将原版上的肌理拓印在画面上。

2)浮色拓印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在水面,在颜色还没有完全混合在一起时,将吸水的纸张铺在上面,将浮色贴在纸上晾干即可。

2、自流法

将颜色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其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肌理。其形态自然,活泼生动。

3、压印法

利用树皮、叶、米粒、木刻等自然材料,在上面涂抹颜色后,压印在画面上,即可创造出随心所欲的肌理。

4、喷洒法

5、拼贴法

五、材料和肌理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肌理是具有可识别性的。

它会通过视觉产生联想,通过联想产生对艺术形态语言性的认知,从而在任何类型的设计实践中发挥其视觉、触觉上的创造作用,以丰富各类形态的表情、扩大形态的视觉。

肌理在画面结构中的存在有四种情况:

1、作为一种物质材料的视觉和意义存在,能直接体现物质

2、在画面与结构中用材料的形式再现物质表面的肌理形态。

3、塑造某种肌理附着在形态的表皮,为形态服务,并使肌理处于只要的表现形态,成为一种装饰手段。

4、用肌理的形式构成画面,成为直接的审美对象。

我们常用绘画的方法逼真地再现物体不同的质感特征,使其成为画面肌理的组成部分。现代设计更注重画面肌理的整体组织,用各种方式营造不同的气氛,构成画面质地的表情特征,影响人们的情绪。有的作品更直接以肌理构成做抽象的表现设计。

第二节构图与分割

一、构图与分割

把整个画面空间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安排适当的内容,这就是构图和分割。构图与分割不仅对画面元素的安排起作用,还决定了整个画面的精神,以及观者对画面的感受。

1、构图

构图相对于分割来说,更讲究其艺术性和表现性。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幅作品中的构图选择往往是艺术家个性和意念的表达方式的一部分。

构图可以分为:

●水平构图:平稳安定

●垂直构图:积极向上

●倾斜构图:富有动感

●中心构图:直截了当

2、分割

●等形分割:各部分形态相同、面积相同

●等量分割:形态不一定相同,面积比例相同

●数列分割:带来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自由分割:用形式美法则调整画面

第三节矛盾空间

一、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也叫物理空间。而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是就人的视觉感觉而言的,它具有平面性、幻觉性和矛盾性,即平面构成中的空间只是一种假象,三度空间是二度空间的错觉,其本质上还是平面的。

二、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元素

●重叠: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

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

●大小变化:由于透视的原因,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

清楚远模糊这种变化,平面形象的大小变化愈大,就越会产生一种空间

深度感。

●倾斜变化: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一

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以一种深度感。

●投影效果: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应,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

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

●弯曲变化: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形象的弯曲,就会产生

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

●透视效果:在真实世界中,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

面,而且是愈在前面者愈大,愈在后者愈小,所以透视关系会造成空间

●面的连接: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面的弯曲、面的旋转都可以形成

体,面体是空间中的实体,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

感。

三、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是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

法存在的空间形式。

●在平面构成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矛盾的空间。这是因

为这种空间存在不合理性,而有时还不容易找出矛盾所在,这样就会增

加观者的兴趣,引人遐想。

四、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

●公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公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

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

性。

●矛盾连接: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

盾连接起来。

第四节形式美法则

一、统一与变化

●统一是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并置在一起,造成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

的感觉。统一的手法可以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形式法则。

●在统一之中求变化,在变化之中求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和均衡都是达到画面平衡的手法。

●对称达到的平衡方式如同天平,对称轴两边的形态面积是相等的。

●均衡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如杠杆原理,画面中的面积、形态不一定相

等但元素彼此的位置和对比关系的力量相互平衡。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差异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如大小、

明暗、黑白、强弱、粗细、浓淡、动静、远近、软硬、曲直、高低、锐

钝、轻重等等。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对近似性的强调,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

1、对比

由于平面构成的各元素在形态、颜色、材质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视觉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范围很广,如形的圆与方,点、线的疏密、曲直,颜色深和浅等等,强烈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般来说,对比代表了一种张力,能够挑起观看者的情绪反应,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

2、调和

为了避免画面的混乱,在对比之余,我们还要做到画面的调和与统一。

调和有两种状态:

●大对比,小调和。即总体是对比的格局,局部调和;

●大调和,小对比。即总体上调和,局部存在对比。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和韵律对应视觉流程的动态过程,借用的是音乐的概念。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是由音符、旋律、拍子、强弱处理等体现的。而对应于构成和平面设计,节奏是由点、线、面、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总的看来起伏变化、流畅但不平铺直叙就是韵律。

五、夸张与简化

夸张的方法有:形态和体量的夸张,数量的夸张;色彩的夸张;细节的夸张;效果和作用的夸张等。

简化的方法有:保留轮廓和总的形态特征,忽略细节;用几何形归纳形态的特点,使形态简化;忽略色彩和调子,形成类似剪影的形态等。

平面设计基础教案

长春大众教育培训学校IT分校教学部 教案 (平面广告基础班____学时) (2017版)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适用班型:_____________

长春大众教育培训学校(教学组研发编写)?2001-2017

教案目录/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与发展 1-1-1 计算机发展史 1-1-2 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1-1-3 计算机行业分类 1-1-4 小结与作业 1.计算机分几代?分别是什么? 2.计算机行业主要有?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与原理 1-2-1 计算机硬件概述介绍 1-2-2 CPU、内存、硬盘介绍及工作原理 1-2-3 BOIS设置与系统安装 1-2-4 互联网基础及发展 1-2-5 常见硬件识别与打印机安装 1-2-6 小结与作业 1.决定计算机性能的硬件主要有? 2.显卡的中央处理器叫什么? 第三节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 1-3-1 windows介绍与发展 1-3-2 windows 开始菜单与资源管理器 1-3-3 windows 系统配置与附件程序介绍 1-3-4 windows 文件查找、拷贝、删除介绍及使用 1-3-5 其他操作系统介绍 1-3-6 小结与作业

1.windows主要的版本有那些? 2.其他流行的操作系统有那些? 第二章办公自动化Office基础 第一节Word软件基础与应用 2-1-1 word文档创建与保存 2-1-2 word封面、页眉、页脚设置 2-1-3 word 文字排版与样式 2-1-4 word 图片与表格编辑 2-1-5 word文字编辑与查找 2-1-6 word 常用文档书写规范 2-1-7 word 文档输出导入与自定义打印 2-1-8 小结与作业 1.用word写一份学习计划。 2.用word 排版一份《小米手机说明书》或《西门子电冰箱说明书》。第二节Excel软件基础与应用 2-2-1 Excel文档创建与保存 2-2-2 Excel编辑修改表格 2-2-3 Excel 创建数据图表 2-2-4 Excel 查找与替换表格内容 2-2-5 Excel 建立简单函数公式及宏命令 2-2-6 小结与作业 1.用Excel 制作一张工资表 2.用Excel 制作1-6月财务数据报表 第三节PPT软件基础与应用 2-3-1 PPT创建与保存

最新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 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 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 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 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洲 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 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 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 性主义。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 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 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 主义。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广泛应用到诸多的现代科技美学设计领域中. 二.构成与设计,绘画的区别 1.构成与绘画的区别 绘画讲概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 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位,然后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2.构成与设计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在技术性,事物性的同时,伴随着理性的直观探求. 不同点:构成不等于设计,构成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诸多发面的活动,因而被称为是纯粹的构成.

平面构成教案(一)(点线面的构成)

平面构成(一)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艺术氛围、意境等 心理因素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二、室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一)提高室内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强构筑物、景观的物理性能,以及辅助设施的使用效果,提高室内空间的综 合使用性能。 三、构成的含义 所谓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四、什么是平面构成? 具象抽象

平面设计通过透视错视等原理营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五、学习平构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成能力,丰富造型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构作为设计的的基础训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它是摒弃功能、材料、造价等关系,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重点在于开发思维技巧,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艺术可以借助摄影、电脑处理等方式来提高,而设计的超群创意则只能通过设计师构思的奇巧和视觉美感的独特来完成。

六、设计中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1、对称: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对称形式2、均衡 均衡

(二)、对比与调和1、对比 2、调和

装修风格上 古朴的简约现代的色彩运用上 冷色调明快色调 (三)、节奏与韵律 1、节奏

2、韵律 重复 渐变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1

第一章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平面构成、什么是“二维设计”,以及什么是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平面构成概念,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2、学习难点: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板书)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2、主要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概论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即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 态一一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训练方法。(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它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 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骼之组织、各种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第二节什么是“二维设计” 整个课程更多的是围绕“二维”这一概念展开的。谈到“二维” ,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下“二维” 的定义以及它与“三维”的关系,即“纬度”的基本概念:如果说“一维”只有长度,呈一种相对的线 性状况;“二维”则有长度与宽度,呈现一种相对的面形状况;而“三维”有长度,宽度与高度, 呈一种体积或空间的状况。这里我们所谈论的均是在“二维”,也就是平面范围中的一些设计造型的基础问题。 说到“二维设计基础” ,首先要提及二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点、线、面所 组成的,与形态相关的质地(肌理)和色彩。可以说所有的形态都是相对的点、线、面所组成 的,与形态想国的又有他们的质地,再就是色彩的问题。这两方面都与形态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叫给学生的是关于点、线、面三元素有关的综合组织关系与形式法则。告诉学生如何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去灵活有效地把握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所谓“理想形态”的造型关系。这一“理想形态”更多地是指人们在造型的创作实践中,根据自己对审美的认识与理解,营造出的一种自我满意的组合形式与效果。 “二维设计基础”应该包括自然的具体形态与抽象的形态。但在本课程中,我们把讨论的范围基本限定在抽象的形态语言之中,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另一门课程专门研究如何把具体的“物”变成“图像”的“图形语言”的问题。所以,在这门课中我们暂且不讨论自然、具象 形态范围的问题,而集中探讨属于“二维设计基础”范围内的抽象形态的构成与组织关系、形

平面设计教案

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 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 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 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 彩笔 (师)1. 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2. 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 一、导入 (一)交朋友,结识平面图。 师:亲爱的小朋友,你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有趣的平面图。(ppt出示课题) 【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激发学生对平面图产生兴趣】 (二)听故事,认识平面图。 1、师:你可能要问了:平面图是什么呢?(ppt出示课题问题)

【问题的出示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的学习纲领化,清晰化,条理化,二是减轻孩子一味光听的听觉负担】 二、新授 教师:这里有一张图片,你能认出,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教师:这张图上画的也是我们的学校,只不过是从上方观察我们学校的样子,并且把他们画在了纸上,制作出的平面图。(一)、认识图例(出示图例)如果是现在这样的图,你们能分辨出图上所画的物体到底是什么吗? 师:这些小小的提示,叫做图例。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地图和我们这些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正像刚才我们亲身体验的那样,要想很快看懂地图,就要先认识图例。(出示更多图例)这些都是图例,同学们你们能猜猜他们各自表示的是实际中的什么景物吗?学生猜测,共同探讨 【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进行介绍,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认识指向标 回到我们学校的平面图上,这次,这张平面图有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你发现了吗?(出示指向标) 教师:这个小小的箭头和文字,有什么作用?猜测一下 学生猜测中了解指向标的作用。 教师:地图上的指向标一般都指向北方,但并不是仅仅只能指向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 任务一制作球体效果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 <复习提问>: <引入任务>:展示任务 图2-1-1 <分析任务>: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 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 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 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 1.新建文件。 2.新建图层。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 + Ctrl + N),或单 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键

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 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 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 R : 156, G: 154, B : 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 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 设置渐变色。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 (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 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 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6. 为选区填充渐变色。渐变色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然 后在选区中由左上向 右下拉动鼠标(如图2-1-10所示的箭头方向),得到一个由白色到黑色再到白色的渐变填充。 单击【选择】 /【取消选择】命令取消选区(快捷键 Ctrl + D)。此时立体感的球体初具模型, 已经具备了“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和“反光” 4个调子。效果如图2-1-11。 、知识解析 1. 五种渐变方式 (1) 线性渐变:以直线方式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2) 径向渐变:以圆形图案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3) 角度渐变:右色标以逆时针扫过的角度方式渐变到左色标。 (4) 对称渐变:使用对称线性渐变在起点的两侧渐变,效果如图 2-1-19。 (5) 菱形渐变:以菱形图案从起点向外渐变,终点则定义菱形的一个角。 2?“三面五调”的知识,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1) 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 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2) 五调: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 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 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 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 快捷键填充选区,效果如图 2-1-15,按Ctrl+D 取消选区。 8?保存文件。单击【文件】 称为“球体”。 /【存储】命令(快捷键 Ctrl+S ),将文件保存为 PSD 格式,名 (3)为选区填充颜色。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 R: 110, G: 110, B : 110),并按Alt+Delete /【存储为】命令(快捷键 Shift+Ctrl+S ),将文件另存为 jpg 阴暗交界部 .暗部 (1)绘制影子选区。选中“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 __反光 /【修改】/【羽化】命令(快捷键Alt + Ctrl + D),打开【羽 化选区】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 5,并单击【确定】按钮。 (2 )羽化选区。单击【选择】 ”位于“图层1”下方。 9.另存文件。单击【文件】 格式,名称为“球体”。 图 2-1-10 7.为球体制作阴影。 光 建一个“图层2 ”。使得“图层

《平面构成的形式》的教学设计

《平面构成的形式》教学设计 授课者:王敏 【科目】:美术 【课题】: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平面构成形式的概念、意义、用途和方法 2、操作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构成形式进行设计 3、情感目标: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创造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重点】:主要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和常见的构成形式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理解平面构成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根据老师的一副摄影作品,引出平面构成与生活息息相关,平面构成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找这副图中包含你学过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四方连续) (三)前课回顾:连续纹样,点、线、面。 (教师提问:一个单位与重复的多个单位比较起来,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多个单位重复可制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四)教授新课: 1、明确学习任务、重难点 (重复还仅仅只是最基本的平面构成形式之一,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平面构成的其他构成形式。) 2、学习以下构成的概念、形式、知识点,并欣赏作品—— ①、重复构成 1.概念:重复是指同一画面上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方式。 2.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

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②、近似构成 1.概念:近似是指形态的接近或相似的构成方式。 2.基本形的近似获取:联想(从品种、意义、功能等)、削切(把一个完整的形削切等) ③、渐变构成 1.概念: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 2.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基本形的渐变(形象、大小、方向、虚实、位置、明度等) 骨骼的渐变(单元、双元、等级、阴阳等) ④、发射构成 1.概念: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或渐变。发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向四处扩散或向中心聚集;二是具有明确的中心点。 2.发射骨骼的形式:骨格分类(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 ⑤、特异构成 1.概念: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 2.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 ⑥、分割构成 1.概念:分割是按照一定恶毒比例和秩序进行切割或划分的构成形式。 分割也是一种常用的构成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室内的空间分割、书报的版面分割、平面设计上的空间分割都是根据分割原则而设计的。 ⑦.分割的形式: 等行分割、自由分割、比例和数列分割 ⑧、密集构成 1.概念: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就是数量很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疏散。 2.密集的形式:预置形密集、无定形密集 ⑨、对比构成 1.概念:形象与形象之间,形象本身的各部分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就是对比。 2.对比的形式:形状对比、大小对比、位置对比、粗细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空间对比 ⑩、肌理构成 1.概念: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2.肌理的形式:视觉肌理,绘写、印拓、熏炙、自流、印刷或自印、拼贴;

平面设计教学设计

平面备课教案 篇二: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学时分配表 案例一:时钟图标的绘制 专业:班级:授课教师: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案例二:宣传海报的制作 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班级:ys1201、1203、1205 授课教师:田岭授课地点:动漫 实训室二授课时间: 3.18-3.24 篇三: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 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 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 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 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 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 平、思维想象能力和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表现事 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 则、构成要素和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 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 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 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 标准的要求和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 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和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简述: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由来: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广泛意义: 第五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教案——完成教学内容

教 案 首 页 课 目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教学重点与措施: 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与措施: 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 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 2011年 2月 23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 装 订 线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概论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 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所谓平 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 进行 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 的界 限,描绘形象。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 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 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 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 起来.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 手段之一, 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 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 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 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教 页 装 订 线

最新黑白平面构成教学设计

黑白平面构成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整堂课体现了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寻求资料小组间互相配合中完成学习任务。本活动是一堂绘画习作课,学生根据特点、优势不同分成小组,课前上网搜寻平面构成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形式法则、构成要素等; 2. 培养学生对设计元素和美的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3. 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的设计语言,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掌握构成设计要素、基本法则、表现方法。 难点:对平面构成设计形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工具。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范画讲析。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回顾以前讲过的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对比发现图片特点引出有别与二方连续图案的另外一种基本图案平面构成, 同时揭示新课题--黑白平面构成。感受平面构成图片艺术效果。 新课讲授一、讲解定义 构成——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 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 构成艺术,分为三种: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 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 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也就是说,平面构成是在平面上以多种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秩 序与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设计。 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培养一种创 造观念。平面构成一般只用黑白两色,目的是便于研究和表现形态自 身的情感力量。 一造型元素点、线、面, 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基础的元素, 可以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之中。 点的形态可分为规则形与非规则形的点,规则形的点常称为几 何形态的点。非规则形的点为自然点,偶然形点。 学习、了解。

《PS平面设计》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本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是学习Photoshop的入门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设计类课程建立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掌握各项选取工具的使用,从而快速有效地选取图像;掌握图像的色彩和色调调整以及图像的各种编辑方法,并能掌握图像的绘制与修饰方法,同时应掌握文字、图层、路径、通道与蒙版的应用,并能使用滤镜制作各种特效,更要了解并掌握其3D功能的使用。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图形图像制作环境,精通国际上流行的1~2种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并能运用它们独立地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图形图像的制作任务。要求学生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成为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知识结构 1. 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技术; 2. 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

3. 了解平面设计、民间美术;掌握平面构成规则与技巧,掌握美术(素描、色彩及构成)等基本理论知识; 4. 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完成平面设计与制作; 5. 掌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方法; 6. 掌握三维软件的使用和相关设计工作; 7. 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构成与使用技巧,掌握多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8. 掌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掌握音频编辑与制作; 9. 熟悉国家有关图形图像设计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等; 10. 了解国内外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发展动态。 三、能力结构 1. 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基本技能; 2. 具有图形图像、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 3. 具有电脑美术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4. 具有图形、图像、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及多媒体应用系统制作的能力; 5. 具有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 6. 具有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7. 具有按照并满足用户要求,提出创意的能力; 8. 具有获取图形图像技术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式(建议) 考核:理论考试占30%;上机考试占50%;平时成绩20%; 1.上机考试、理论考试、平时成绩总分低于60分,总评为不及格;

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就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与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与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与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与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与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与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熟悉与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与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就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马媛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能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提高审美和对设计元素的解读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以及表现方法等。 二.教学章节: 1.平面构成概述 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3.点、线、面构成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构成的形式种类 三.授课计划:平面构成共3周48学时, 四.授课地点:9号楼9603画室 五.授课方式:课堂理论讲授、辅导写生实践 六.授课内容: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马斯创建了“国立魏玛建筑学

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bahous),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就是包豪斯学院成立),也是现代教育史上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充分展现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设计的新形态。包豪斯设计学院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建筑设计为中心,以艺术设计综合化为手段,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在不断深入实践的教学中寻求现代工业相适应的教育途径,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是其核心内容,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 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领袖温·杜斯伯格来到魏玛,驱散了包豪斯的神秘主义烟蒂,反对神秘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旧教学理论,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在理论上两者的追求目标不谋而合,均倡导致力于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相结合的自然形态构成观,从而促使包豪斯学院的主导地位,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正式引入教学,这种基础设计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一度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典范。 2.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我国构成教育较晚,当时受到日本和香港的影响。日本学者水谷武焱先生曾留学德国魏玛Bahaus学院,回国后在东京国立建筑大学执教,他将Bahaus的基础造型教育应用于日本艺术设计教育当中,称之为“造型法”或“构成”,由此构成课程在日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数 课外学时 执笔者 制订单位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04020500604 专业基础课 2 54 无 梁瑞仪 教育技术系 课程类型 适用范围 先修课程 实验/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审核者 制订日期 专业选修课 教育技术专业 美术学 28 考查 梁斌 2009 年 4 月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平面设计》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 photoshop 作为学习平台,让学 生掌握教学媒体平面图像设计过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 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对培养学 生从事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平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利用 PHOTOSHOP 的 各项功能设计和制作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的方法, 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奠 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1、通过对平面设计的原理知识学习,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为 学生利用图像制作工具完成平面设计作品打下理论基础。 2、通过对 PHOTOSHOP 的绘图、选择、路径、图像色彩的调整、图像的处理和修饰、 图层,通道,蒙版的应用和滤镜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掌握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设计 和制作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理论、案例分析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平面设计》 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由于考虑到平面设计的创作性和平面 作品的教育性,该课程与《美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等课程具有密切关系。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缪亮等, 《photoshop 平面设计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年 2 月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认识 photoshop CS3 了解 photoshop 的用户界面和使用环境,了解 photoshop 的常规操作。 重点:photoshop 的用户界面。 第二章 对象的选取 了解规则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的应用,懂得利用颜色和色彩范围对图像进行选取,掌握 抽出滤镜的使用方法和选取的编辑方法。 重点: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的应用。 第三章 图像的绘制 掌握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整,画笔、铅笔、油漆桶、渐变工具的应用和矢量图绘制的方 法。 重点:画笔工具的应用。
1

平面设计,教学设计

篇一: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 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和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和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和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和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简述: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由来: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广泛意义: 第五节:平面构成

平面设计及photoshop教案

教学单元教案(第一讲) 平面设计及photoshop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 2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photoshop软件界面组成、掌握photoshop处理图像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图像文件的模式、格式等知识。会应用矩形选框工具制作简单的证件照。 教学重点:位图和矢量图、像素、分辨率、图像的色彩模式、图像文件格式 教学难点:图像的色彩模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互动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平面设计及photoshop 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 复习引入 一、复习引入 photoshop是当前深受广大图像处理爱好者和平面设计人员的喜爱, 已经成为这一领域最流行的软件之一,从本节课程开始我将引领大家全面、 系统的认识这门课,使大家能熟练的使用该软件来进行设计创意。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1、位图与矢量图 2、像素 3、图像尺寸与分辨率 4、常用文件格式 5、图像的色彩模式 (二)工作界面 主要由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控制面板和状态栏组成 (三)文件操作 1、新建和存储文件 2、打开和关闭文件 (四) 实例演示-矩形选框工具应用 1、制作证件照 2、自然风光 作业布置: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对photoshop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熟练的使 用该软件打好基础。

平面设计及photoshop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的使用 教学时数: 2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套索工具及魔棒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教学难点: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互动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设计基础教案

设计基础 湘南学院美术系 毛鸿达 第一课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概述及平面构成的元素、基本形与骨骼 课程类型:设计·工艺 教材:平面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 授课方式:讲解、展示、示范、练习 授课对象:2010级美术学3班 课时:90分钟 教学工具:教师准备——教材、范图 学生准备——教材、参考书、素描纸或白卡纸、铅笔、 直尺、勾线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 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的特点与分布、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平面构 成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平面构成的构成元素、基本型、图与底和平面构成的多种基本构成骨骼 形式。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确切含义,重点掌握平面构成中图与底的运用和基本构成骨骼的 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平面构成的骨骼形式的用途以及将其灵活运用于此后的练习作业当中。

2.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绘制平面构成练习作业中基本的重要的绘制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5分钟) 调整课堂秩序,集中在座学生的注意力。 二、展示少量范图(5分钟) 展示教师自备的平面构成作品范图。 教师提问:我想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在设计类型中,我 们以上所看到的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什么?是 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还是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三、引入新课(5分钟) 借学生回答的问题,把课堂进度引入到下面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当中来。 教师提问:请一位同学谈谈,在你的头脑当中,你觉得什 么叫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四、讲授新课(40分钟)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平面构成是一种以研究视觉语言的特性和审美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二维视觉形象的造型活动,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中的造型问题。

平面设计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 corelDRAW,Photoshop的基本概念。 corelDRAW,Photoshop的系统设置与管理。corelDRAW,Photoshop工具的使用。 corelDRAW,Photoshop常用图像文件的格式。 图形图像的存储与输出。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建立。 图形图像的颜色模式。 图形图像的Web设计与应用设计。

二、实践教学内容平面设计软件与CI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包装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广告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装帧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装饰设计

三、学时分配: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平面设计软件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课程学习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本课程学时总数为:80学时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Photoshop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2.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各类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软件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掌握corelDRAW,Photoshop不同版本设计应用。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需要有一点《美术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课为基础,同时又是《广告设计》、《CI设计》、《印刷工艺》、《网页设计》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课程教学应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下述目标: 1.知识方面 ⑴掌握corelDRAW,Photoshop的基本概念。 ⑵掌握corelDRAW,Photoshop的系统设置与管理。 ⑶掌握corelDRAW,Photoshop工具的使用。 ⑷掌握corelDRAW,Photoshop常用图像文件的格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