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

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

良产妇20例。结果:在产妇产后因内诊次数多、产程长、破膜时间长、试产失败、羊水污染、急诊手术、贫血、肥胖、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提升术后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发生率。结论:在产妇剖宫产后切实做好腹部切口护理十分重要,能够

及时获取切口感染现象,予以早期处理,将缝线拆除,实施彻底清创,且每天都

需要进行换药,在微波理疗之后实行二期缝合切口,利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促使切口早期愈合。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在产妇分娩胎儿过程中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是主要方式,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风

险因各种社会因素促使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需要产科高度重视

剖宫产相关并发症。剖宫产术属于创伤,但是术后经常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

症1,如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血肿以及切口裂开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

不良会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不仅提升经济负担,也提升医师工作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本次我院研究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妇20例基本情况进行报答,

且依据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为,为以后控制与预防切口愈

合不良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均选自2010年10-2015年10月期

间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产妇,全部为横切口,均为足

月分娩,全部为急诊手术,其中一次剖宫产18例,疤痕子宫2例。

1.2.临床表现:2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中术后均有反

复体温升高的有15例,术后4-7天切口发生硬结与红肿为5例,且患者术后合并出现脓性分泌物,同时存在恶臭,选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经分析为存在细菌

生长,可能是因感染引发的;10例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阴性,切口分泌物为黄色

渗液,内见脂肪滴漂浮,考虑皮下脂肪液化;5例无发热患者,其中2例妊娠合

并贫血;3例切口深达前鞘及腹直肌。

1.3.愈合不良的原因:20例患者中,5例为切口感染所致,均为胎膜早破,且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污染,其中2例术前有发热。10例为脂肪液化,产妇均较肥胖,皮下脂肪层厚。2例妊娠合并贫血,产妇消瘦,营养不良,术后切口皮下脂肪层血供差,拆除缝线后切口部分裂开。2例为疤痕切口,1例

切口皮下有积血。

1.4.治疗经过和预后:对于不同伤口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利于患者早日

康复。发现切口有渗出,尽早拆除缝线,并取切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对于伤口

新鲜,单纯脂肪液化的患者,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切

口用10%的氯化钠冲洗换药;对于伤口不新鲜的患者在拆除缝线之后还要清除一

下坏死组织,扩创引流,坚持每天换药,使用纱条引流,并局部使用微波疗。微

波理疗不但减少渗出,还可以增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加强局部

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且有解痉、止痛、炎症消散等作用2。待腹部切口无

异常分泌物并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二次缝合,二期缝合术后切口7-8天拆线,拆线后切口均愈合良好,随访6周后再没有出现伤口裂开。

2.讨论

2.1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

2.1.1感染:

感染是引起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因素。剖宫产切口属于Ⅱ类手术切口,正常

孕妇阴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各种菌群保持相对稳定,产程中阴道检查可破坏其自

然防御体系,破膜时间过长、产程长、内诊次数多、羊水污染、阴道炎、严重贫

血等,可使存在于周围环境或产妇阴道内的条件致病菌繁殖,发生感染,从而导

致腹部切口感染。实践证明剖宫产术后感染高于阴道分娩。试产过程中避免不必

要的阴道检查、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提倡围手术期使用抗

生素,有利于防止切口感染。

2.1.2肥胖

经研究显示肥胖是影响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3。一

般情况先孕妇整个孕期大约会增加12.5K体重。如产妇孕前以及孕期营养过度可

能不利于术后切口愈合,主要是由于肥胖者存在比较少单位组织供血,进而对延

长手术时间造成影响,脂肪也比较厚,在对产妇手术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残留脂

肪孤岛,进而诱发缝合缺陷促使脂肪坏死、液化、渗液。

2.1.3操作技术的影响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解剖层次。缝合准确,切忌缝针太浅、缝线拉断、滑结、

结扎太紧、止血不彻底,要不断改进操作技巧,尽量避免因操作技术而造成的切

口愈合不良。

2.2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

2.2.1孕期保健。做好产妇孕妇孕期保健工作,给予肥胖产妇孕期均衡且适度

的营养,同时需要进行适当锻炼,指导产妇正确控制自身体重,避免过快增长;

对于慢性贫血产妇需要改变自身营养状况;在产妇进入产程之后尤其是已破膜产

妇需要降低导尿检查、阴道检查、肛查等几率,且检查之前需要切实做好无菌操

作准备;对于难产产妇而言需要予以及时剖宫产,防止延长产程。

2.2正确缝合技巧与手术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需要

切实做好精细操作,缝合过程不可以留有腔隙,防止盲目缝扎,如果过密缝合促

使局部组织坏死与供血不良,对切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过松缝合促使不能

彻底止血,防止因操作粗暴引发并发症;对于愈合不良且可能裂开产妇,予以预

防性加用减张缝合术;在临床操作中需要提升手术技能,切实做好准备工作,最

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

2.2.3预防性合理应用抗生素。经研究显示预防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减

少发生剖宫产感染的几率4。如果产妇存在可能感染以及感染因素的时候予以合

理预防性抗生素能够减少感染发生率。将抗生素应用在围术期中可以确保切口附

近抗生素浓度,避免发生切口感染。

总之,造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严格掌握

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尤其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这是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基

本条件。加强孕期保健,积极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合并症,术中操作细致,术

后加强切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及时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征象,尽早拆除缝线,

扩开切口,局部彻底清创、引流,微波理疗,二期缝合切口,可有效预防并使切

口早期愈合。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切口感染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龚时鹏,余艳红,陈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探讨.实用妇

产科杂志,2005,21(8):495-497..

[2]段莉华.微波照射促进腹部切口愈合9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3):1

[3]葛自银,杨树清.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1例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2002,3(3):170-171.

[4]王芳,马荣惠.剖宫产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92-1193.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孕产问题逐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关注。在这一趋势下,为了有效帮助产妇实现妊娠安全的合理保障,剖宫产逐渐 成为了妇产科临床过程中的重要术式。总的来看,对于高危妊娠的产妇而言,通 过剖宫产术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对于产妇及新生 儿健康的充分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但是,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术辅助 分娩对于产妇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产妇健康的合理保障,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剖宫产术产妇术后护理工作的密切关注。实践表明,部 分产妇在应用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后可出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继而对其产 后健康的恢复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 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有效引导产妇实现产后健康的合理改善。 一、剖宫产术介绍 在临床过程中,剖宫产术的本质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辅助产妇进行合理妊娠。 总的来看,通过该手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妊娠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高危 产妇妊娠安全的保护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输血、输液、手术模式、水电解质平衡知识、麻醉学以及手术缝合材料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在临 床过程中发挥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然而,虽然剖宫产术在临床过程中可以帮助 高危产妇实现合理妊娠,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后仍建议具备自然妊娠条件 的产妇有效开展自然妊娠。就目前而言,现阶段,我国妇产科领域认为剖宫产术 的指证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难产、珍贵儿、妊娠合并症以及妊娠并发症。 二、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总的来看,作为妇产科临床过程中的常见术式,剖宫产术可以帮助高危妊娠 产妇合理实现妊娠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母婴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总 的来看,其属于一种无菌性的手术,通常情况下,在术后,产妇的切口都可以得 到较好的愈合,然而,仍有部分因素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不愈合。针对这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切口憩室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切口憩室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大环境的影响,加上孕妇自我意识的改变,剖宫产手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剖宫产手术属于非无菌性手术,术后有可能形成各种轻重不一的并发症,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超声仪器更新换代,特别是阴道超声与三维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并发症被临床及超声所熟知。 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三种: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切口憩室)最常见 •子宫切口处瘢痕妊娠 •子宫破裂 正常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子宫切口声像图呈平直状或弧形强回声光带。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有其特异性,阴超能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超声能及时准确诊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临床提供依据,对防治孕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子宫瘢痕形成过程及病理改变子宫瘢痕形成过程是子宫肌层受损后,形成肉芽组织并逐渐纤维化,最后转变成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的血管稀少的瘢痕组织,以剖宫产手术后形成者为最常见。 病理特点:1、大体标本呈灰白色,质地坚韧、无弹性。2、显微镜下:胶原纤维束交错或平行分布,呈玻璃样变,血管稀少,有少许纤维细胞。子宫切口憩室(CSD)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 •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由于愈合缺陷或不良而出现的与宫腔相通的一个突向浆膜层的凹陷。 •又称子宫切口憩室、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子宫切口缺陷缺损、剖宫产术后宫壁缺损、功能不全的子宫瘢痕等。 •即:子宫下段前壁切口浆膜层连续而肌层不连续,由黏膜层向浆膜层的楔形凹陷伴有肌层断裂区内的无回声区即子宫瘢痕憩室形成。 •故子宫瘢痕憩室是子宫愈合不良远期表现形式,发生率约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文 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对上述患者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占比、过度肥胖占比明显较贫血占比、术后咳嗽占比以及细菌感染占比高,P<0.05。结论: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术后咳嗽、细菌感染、过度肥胖以及贫血均为导致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应当将术后护理干预力度加强,以此将其发生概率降低。 标签: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护理对策 产科中针对有妊娠合并症或者难产情况存在的产妇,通常采用剖宫产对其与围生儿的生命进行挽救,但是剖宫产后可能存在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增加产妇身体负担的同时将其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且对产科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存在影响,进一步加剧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严重可导致医疗纠纷。近几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临床中剖宫产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相关调查表明[1-2],我国剖宫产率高达50%。为了将剖宫产产妇的痛苦感减轻、将产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应当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本文作者主要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详细研究内容见正文所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抽选30例(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年龄平均值(28.81±2.64)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18例。 1.2 方法 对所有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将护理对策得出,具体如下。 1)针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在未有感染发生的情况下开展重新缝合干预,缝合过程中应当将前次缝合遗留的线结去除,开展合理的清创操作以后开展减张缝合操作,但是应当尽可能将缝合的层次减少,减张缝线于14~21天以后拆除。 2)针对有感染存在的患者,应当将切口的缝线拆除,从原切口的位置进入至创面,对空腔大小和性质及时探及,针对较小的空腔,应当将局部的缝线与线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 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 良产妇20例。结果:在产妇产后因内诊次数多、产程长、破膜时间长、试产失败、羊水污染、急诊手术、贫血、肥胖、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提升术后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发生率。结论:在产妇剖宫产后切实做好腹部切口护理十分重要,能够 及时获取切口感染现象,予以早期处理,将缝线拆除,实施彻底清创,且每天都 需要进行换药,在微波理疗之后实行二期缝合切口,利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促使切口早期愈合。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在产妇分娩胎儿过程中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是主要方式,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风 险因各种社会因素促使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需要产科高度重视 剖宫产相关并发症。剖宫产术属于创伤,但是术后经常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 症1,如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血肿以及切口裂开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 不良会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不仅提升经济负担,也提升医师工作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本次我院研究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妇20例基本情况进行报答, 且依据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为,为以后控制与预防切口愈 合不良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均选自2010年10-2015年10月期 间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产妇,全部为横切口,均为足 月分娩,全部为急诊手术,其中一次剖宫产18例,疤痕子宫2例。 1.2.临床表现:2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中术后均有反 复体温升高的有15例,术后4-7天切口发生硬结与红肿为5例,且患者术后合并出现脓性分泌物,同时存在恶臭,选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经分析为存在细菌 生长,可能是因感染引发的;10例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阴性,切口分泌物为黄色 渗液,内见脂肪滴漂浮,考虑皮下脂肪液化;5例无发热患者,其中2例妊娠合 并贫血;3例切口深达前鞘及腹直肌。 1.3.愈合不良的原因:20例患者中,5例为切口感染所致,均为胎膜早破,且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污染,其中2例术前有发热。10例为脂肪液化,产妇均较肥胖,皮下脂肪层厚。2例妊娠合并贫血,产妇消瘦,营养不良,术后切口皮下脂肪层血供差,拆除缝线后切口部分裂开。2例为疤痕切口,1例 切口皮下有积血。 1.4.治疗经过和预后:对于不同伤口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利于患者早日 康复。发现切口有渗出,尽早拆除缝线,并取切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对于伤口 新鲜,单纯脂肪液化的患者,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切 口用10%的氯化钠冲洗换药;对于伤口不新鲜的患者在拆除缝线之后还要清除一 下坏死组织,扩创引流,坚持每天换药,使用纱条引流,并局部使用微波疗。微 波理疗不但减少渗出,还可以增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加强局部 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且有解痉、止痛、炎症消散等作用2。待腹部切口无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选取年2009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与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并总结处理措施。结果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表现为脂肪液化(30例,60%)、切口感染(15例,30%)、腹内压升高(5例,10%),原因比例从高到底分别为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及线结反应等。结论影响妇产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很多,临床要谨慎查找原因有针对性积极处理,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标签:妇产科;腹部手术;愈合不良;原因;处理措施 妇产科临床治疗中手术频率较高,因术中患者需要开放腹腔,且操作过程中伴有麻醉、牵拉等刺激,会致使患者术后热量散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肠胃蠕动消失、脂肪液化、腹胀腹痛等问题,引发肠胃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承受痛苦,影响切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康复,造成患者预后下降,这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不利[1]。因此,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处理办法,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患者并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术后伴有切口愈合不良现象,签署同意书,手术方式主要以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和卵巢囊肿剥除术为主,并均在术后1w左右发生切口红肿且有血性分泌物或脓液流出。50例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27.8±5.6)岁,切口长5~13㎝,平均长度(7.2± 2.4)㎝。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伤口红肿疼痛现象,手术切口可见脓性分泌物者血象居高不下。 1.2方法选取临床同类研究文献,大量查阅资料,根据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整理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补充验证,逐一对照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与原因,做好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1.3统计分析临床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缘故,探讨其预防方法。方式回忆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经术后踊跃医治均获痊愈。临产后因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术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糖尿病归并肥胖也是危险因素,最终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针对阻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并踊跃医治,预后好。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伤口感染;危险因素 最近几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有所上升。笔者分析我院最近几年来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20例,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切口感染。 1资料与方式 一样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20年2月间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20例,17例在本院行剖宫产术,3例为外院剖宫产术后转来我院;20例中4例为腹部纵切口,其余16例均为腹部横切口;产妇年龄为23~35岁,平均岁;孕周36~41周,其中有3例为二次剖宫产术。

临床表现20例病人中有13例于术后1~5天显现不同程度的发烧,体温~39℃,有7例病人未显现发烧病症;20例病人中检查有15例伤口潮红、肿胀,有压痛,部份有渗液流出,其余5例伤口未见明显红肿压痛;20例病人均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表现,仅有5例自觉腹部伤口疼痛明显。全数病例拆除缝线后有14例全数裂开,6例部份裂开,深达腹直肌前鞘,其中有2例伤口少量裂开,有渗液流出。发烧病人经拆除缝线引流伤口脓液后体温即恢复正常。 医治方式 20例病人一经诊断即行拆除缝线清创引流,有18例经换药5~7天后待无分泌物,并有鲜红色肉芽长出后在局麻下行Ⅱ期缝合术,术后7天拆线,有1例病人需行Ⅲ期缝合术。还有2例病人因裂口小,仅按传统方式每日换药,未行Ⅱ期缝合术。全数病例均以局部换药为主,未加用抗生素医治。 2结果 医治成效18例行Ⅱ期缝合术患者中,17例7天拆线切口全数愈合,另2例行传统换药者经20~25天切口才完全愈合。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术前相关因素20例病人中有16例是急诊剖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揭示和分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及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资料,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因素,治疗上视切口类型及裂开长度及时给予照灯、充分引流、清创缝合等措施。结果22例患者中,脂肪液化16例,切口继发感染2例,缝合不当4例。经切口照灯,切口填纱引流,清创缝合,均于治疗后6~14 d切口痊愈。结论肥胖、糖尿病、贫血、缝合不当是造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妥善处理围手术期各种不良因素及恰当的缝合可减少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 发生。 标签: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防治 Abdominal wall incision healing badly discussion on reas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method NA Rengaowa.Tht People s Hospital of Jiexi,Jiexi 515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abdominal wall incision healing badly the various relevant factor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chem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2 cases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abdominal operation incision healing of patients with poor data,analysis leads to poor wound healing of all sorts of reasons,treatment on the type of incision and crack length to give light,full drainage,debridement and other measures.Results In 22 cases,16 cases with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secondary infection in 2 cases,4 cases with incision suture improper,The incision as light,incision fill in the yarn drainage,debridement and suturing,in 6-14 days after treatment of incision healing.Conclusion Obesity,diabetes,anemia,the suture was the improper abdominal incision healing factors,proper treatment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and appropriate suture technique could reduce the bad healing of incision of abdominal wall. 【Key words】Abdominal incision poor healing;Analysis of cause;Prevention

剖腹产伤口多久才不痛 剖腹产伤口为何难以愈 合

剖腹产伤口多久才不痛剖腹产伤口为何难以愈合 剖腹产伤口多久才不痛?剖腹产伤口通常7天左右基本愈合,可以拆线,疼痛会明显减轻。但由于不同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体质不同,术后刀口愈合情况不同等原因,具体时间也会稍有差异。 产后应及时使用产后专用修复营养PWRH产美盾,帮助气血补充,修复创伤内膜,帮助恶露排出,为下次月经来潮做准备。 剖腹产伤口多久才不痛 1.剖腹产的切口通常分为横切口和纵切口两种。相对讲横切口的刀口恢复稍快,纵切口则相对稍微慢一点,但具体选择何种切口需要根据手术胎儿取出情况进行选择。 2.剖宫产术后由于麻醉药品的持续作用,短时间不会感到明显疼痛。麻醉药

失效后会有一定的疼痛。但随着产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增加,一般24小时后疼痛会稍微减轻一点。 3.术后三天大多会由于刀口愈合或缝合线刺激等出现刀口部发痒的感觉,此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但一般情况下能够耐受,不需要止痛治疗。 4.术后7天左右刀口基本愈合好,可以拆除缝合线,疼痛明显减轻,甚至不会疼痛。 由于个体化差异,每个人对疼痛敏感的程度不同,以及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使得具体疼痛时间会因人而异。如出现异常疼痛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自行处理。 剖腹产伤口为何难以愈合 剖腹产会出现的问题是宫内伤口炎症、内膜伤口、七层伤口内外夹杂的炎症相互

传递,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是伤口愈合的基础,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却会引致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而坏死的组织是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而且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还会引起大面积感染,这样会更加重伤口愈合的难度。 伤口感染导致的异常,主要是胶原代谢紊乱,感染区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引起伤口延迟愈合。 剖腹产自身康复能力差。产妇手术的刀口其它手术人群康复能力完全不一样。产妇十月孕程,体能耗尽。自身处于多重营养崩塌的状况,其次为胎儿提供生长营养的过程使母体能源严重失衡,剖腹产术后伤口营养特殊而且要在精准的基础上,PWRH进行全面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其机体孕期的营养失衡部分,从而增强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同时才能促进伤口愈合。 组织细胞受伤时,多数有炎症反应的表现。大多数刨腹产二年了伤口没有完全的愈合,子宫壁恢复不好的原因都是炎症导致的,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底下,巨噬细胞不工作,导致其他免疫细胞炎复发,老伤口疼。PWRH产后补剂先清除老伤口的炎症,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这个过程是:急性炎症期→细胞增生期→瘢痕形成期→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 施及对策,提高伤口愈合率。方法:对洛南县妇幼保健院2011-2014年剖宫产术 后10例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 不良与全身有无感染,低蛋白水肿,腹部脂肪堆积,手术区皮肤瘢痕,无菌技术 操作规范,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结论:要提高术后伤口愈合率,重点在于孕期 规范产前检查,控制妊娠合并症;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控制感染;增强术后护理和倡导健康宣教工作。 【关键词】伤口愈合不良;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21-02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临床开展广泛,普及已久,手术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是解决难产的最终选择途径,但临床上时有伤口愈合不良现象发生, 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不但降低了医院病床使用和 周转率,还增添了患者痛苦。 1.临床资料? 3年中剖宫产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0例,其中急诊手术占4例,结合手术 指征分析:2例试产过程中出现急性胎儿窘迫,羊水III度污染;1例相对头盆不 称试产后观察诊断持续性枕后位,胎头不下降,产程延长;1例前次剖宫产临产;其余6例中2例子痫前期重度,1例妊娠合并贫血,1例过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超体重。 2.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孕产妇术前全身因素 孕妇肥胖,超体重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手术操作困难,术后脂肪液化;妊娠 合并贫血,子痫前期重度,全身低蛋白水肿,胶原蛋白减少,营养缺乏;前次剖 宫产,腹部手术瘢痕组织剔除后皮下血液循环较差。 2.2?医护因素 急诊手术,试产失败,试产过程中多次阴道检查,宫口扩张,羊水污染,无 疑增加了上行感染机会,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病例来院时 已经临产,不能在短时间内积极有效地治疗。如解痉降压,血糖控制,纠正贫血 等措施不够理想。 尤其对于没有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晚间急诊住院,其辅助检查,病历书写, 医嘱处理需要一个过程,术前准备比较仓促,护士备皮粗糙,术前用药不规范. 2.3?操作规程执行不严 个别人员手卫生消毒不严格,术中忽视细节问题,动作粗暴,操作不够仔细,导致前鞘缝合线不紧,腹腔液体渗漏,脂肪层缝合过密,影响局部血运,缝合留 死腔或对合错位,皮下结扎线头过长等。 2.4 健康教育宣传不足 医护人员应该向住院患者及陪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其了解剖宫产术前, 术后注意事项,配合护理,治疗。由于妇产科工作的快节奏,繁忙和劳累使大家 只是例行公事地普及强调重点,未做到个体化宣教。 2.5 孕产妇保健知识缺乏 临床有一部分孕妇过分强调美观,要求医生必须美容缝合;还有一些多胎家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调查报告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调查报告 2008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常规监测中发现5月28日~6月5日外科、妇产科做35例手术,5例切口愈合不良。普外科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妇产科3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渗液延期愈合。切口感染率5.7%,术后切口不良愈合率14.2%。 初步调查 感染管理科将此情况及时报告院领导,立即召集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展开调查。对手术室、外科及妇产科换药室、病房空气,灭菌手术包及外科医生的手分别进行采样。医生的手合格、供应室生物监测合格,余均不达标。其中病历夹采样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措施 将采样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提出具体要求。 6月15日前后对手术室、临床科室等所有空调进行彻底清洗。 6月27日召开病房卫生员会议,告知病房通风、患者床单位清洁、消毒的方法及重要性,护理人员参与,护士长加强监管。 结果 6月6日~7月6日外科无术后切口感染,妇产科剖宫产术后仍继续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切口内可见吸收线线头;外科仅1例膀胱手术用可吸收线,延期愈合;骨科5月28日~7月6日未用可吸收线,无切口愈合不良,提示近期切口愈合不良与可吸收线吸收不良有关。7月7日停用可吸收线,7月7~14日妇产科11例剖宫产,无切口愈合不良征象。 7月初落实事改措施后监测结果:供应室高压锅压力表校对合格、手术包灭菌合格、供应室无菌区、手术室、产房、外科换药室空气等均达标。 继续进一步调查 7月14~21日15例剖宫产,1例表浅切口裂开,3例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的真正原因没有消除。 感染专职人员7月18日剖宫产手术观摩发现问题:空调出风口正对手术器械台面,当即纠正;术中用旧干纱布垫止血,有可见飞扬棉尘,7月19日更换新纱布垫。

中药敷包促进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

中药敷包促进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 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患者中实施中药敷包对术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择取104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52例)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研究组(52例) 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术后中药敷包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 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来看,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等切口 愈合不良情况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看,研究 组皮下硬结、切口红肿、切口渗液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从疼痛 评分来看,术后1天两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天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来说,中药敷包可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同 时可以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疼痛,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药敷包;剖宫产术;伤口愈合 伴随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临床中剖宫产使用率也随之提高,与阴道分娩 相比,剖宫产可以减轻产妇分娩痛苦,而且可以为很难阴道分娩的产妇提供支持,这也是多数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等并 发症,对于此则需要予以重视,做好临床治疗工作[1]。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择取104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52例)年龄择取范围为25-37(30.63±2.45)岁,病例择取体重范围为 59-74(64.12±1.33)kg;研究组(52例)年龄择取范围为26-38(30.77±2.52)岁,病例择取体重范围为60-76(64.23±1.45)kg;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以 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52例)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用聚维酮碘溶液 对切口表面予以消毒处理,术后48小时通过红外线理疗灯照射,每次30分钟, 每天2次。研究组(52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术后中药敷包治疗,取250-300g脱水芒硝+100-200g大黄研磨并混匀,用2个灭菌白棉布袋分装,换药时用 切口覆盖双层无菌纱布,再放置中药封包,并通过腹带予以加压固定处理,每天 更换一次,还可以以渗液情况为准调整换药次数。两组均进行为期7天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涉及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发生率;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涉及到皮下硬结、切口红肿、切口渗液症状消失时间; ③疼痛评分: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 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 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从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来看,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等切 口愈合不良情况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加强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变术前备皮的方法,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因素占76.19%,其中试产后再行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占感染因素的50%;非感染因素占23.81%。经恰当处理后平均15 d再次愈合。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标签:剖宫产;腹壁切口;处理方法 随着社会因素及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方法更为普遍及更被广大孕妇接受,然而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相关并发症也成为产科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主要有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其对产妇、家属的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影响生命,同时增加了医生的压力,降低了病床周转率。现将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从原因及处理方法上分析如下,旨在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切口愈合不良及指导愈合不良切口的处理提供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的阶段的2008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分娩,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除1例为孕30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外,余均为孕足月。21例中愈合不良的横切口8例,纵切口13例。 1.2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乙、丙级为愈合不良。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1.3 治疗方法 剖宫产术后24 h内常规换药观察切口情况,并挤压切口看有无渗液,对于切口有红肿、硬结的给予微波或日光灯理疗,每次20 min,每天2次,并局部肌注庆大霉素及α-糜蛋白酶;切口有少量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者给予切口挤压,并加压砂袋,渗液较多且缝线明显漂浮的拆线后止血钳探查,若范围较大给予扩开皮肤,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切口,并给予10%的盐水纱布填塞,按渗出情况换药,对于脂肪层较厚经换药,渗液少,且切口新鲜的腹部纵切口患者给予二次缝合,二次缝合术后9 d拆线,大多数切口经换药,渗液量减少后蝶形胶布拉拢

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预防与治疗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预防与治疗剖宫产术腹部切 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院 2010年2月~2014年2月的5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 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早发现 切口感染征象,使用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腹部切口愈合 不良。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随着医学技术提高,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胎儿窘 迫及胎位异常等方面常见的妇产科手术,剖宫产术后切口一旦发生脂肪液化、感染、皮下出血等,可以导致手术切口愈合不好,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 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量,延长了住院的费用和住院的时间,是由于手术出现并发症 导致医疗纠纷投诉常见原因之一。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们对56例妇产 科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愈合不良的患者,采取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腹 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剖宫产术 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56例产妇,其中46 例为腹部横切口,16例为腹部纵 切口,孕周在34~43w。 1.2 临床表现 56例患者中16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术后切口 均出现红肿及硬结,有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渗出,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7例病例 结果有细菌生长,考虑为感染所致。40例患者术后无明显体温升高,切口无明显 的红肿压痛,但切口有黄色渗液,内见漂浮脂肪滴,考虑为切口脂肪液化,给予 换药并以探针探查,发现皮下有空腔隙,扩开皮肤见皮下脂肪不新鲜,有液化组织,部分可达腹直肌前鞘层。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 细菌生长[2]。 1.3诊断标准根据《外科学》的围手术期处理的诊断标准,手术切口愈合分级:分三级:①甲级愈合: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②乙级愈合: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积液,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1]。 1.4 处理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换药方法: 常规75%酒精或者碘伏消毒切口,敞开切口,将化脓的或者液化坏死的脂肪组织 彻底清除,内置利凡诺或10%氯化钠纱条引流,加强换药术,5~6d后待裂开的 切口渗液明显减少,并有新鲜的肉芽组织增生,择期行Ⅱ期缝合术,术后再常规 预防感染治疗2~3d,满7~9d后予拆线。治疗组(31例)将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混合液,于局部红肿、硬 结或伴有渗液的手术切口的切缘旁开1~2cm,局部呈扇形封闭,1次/d,可连续 封闭2~3d。 对照组25例(其中6例为纵切口,19例为横切口),与羊水粪染、胎膜早破、贫血、妊娠水肿、糖尿病、肥胖、试产失败等高危因素有直接关系[3],术后 发现有贫血积极给予口服纠正贫血的药物;妊娠明显水肿患者给予适当的利尿剂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标签: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剖宫产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产科界的高度重视,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血肿、切口疝等。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分析如下,旨在通过调查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切口愈合不良提供必要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999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26例产妇,其中,21例为腹部横切口,5例为腹部纵切口,均为足月分娩。 1.2临床表现26例患者中,18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术后4~7 d切口出现红肿、硬结,有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溢出,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均有细菌生长,考虑为感染所致;8例患者术后无明显体温升高,切口无红、肿、压痛,但切口有黄色渗液,内见漂浮脂肪滴,考虑为切口脂肪液化,给予换药并以镊子探查,发现皮下有空腔隙,扩开皮肤见皮下脂肪不新鲜,有液化组织,部分可达腹直肌前鞘层。 1.3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乙、丙级视为愈合不良。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2结果 2.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 2.1.1感染相关因素共18例,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3例,妊高征2例;10例腹部切口感染者产程>12 h,12例腹部切口感染者破膜时间>24 h;8例行急诊剖宫产,羊水均有不同程度的胎粪污染,8例手术时间>1 h。 2.1.2易感高危相关因素共26例,其中,体型肥胖16例,瘢痕切口6例,贫血6例。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 (一) 血清肿 1( 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 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 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 严重的出血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4(处理:小血肿形成72h内可用冰块冷敷和吸引。大血肿需开放伤口,清除血凝块,用林格液冲洗后插入引流管并封闭伤口。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及出血征象。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观察出血、凝血时间。 (三)软组织坏死1(基本概念:当损伤或淤血引起伤口边缘或软组织缺血缺氧时会发生软组织坏死。在伤口愈合早期,软组织坏死表现为皮肤苍白或紫绀逐渐变成棕褐色,伤口范围变大,组织生长不良,易并发感染。 2(产生原因:软组织坏死产生的原因有:? 伤口切开引流不充分;? 严重的皮肤创伤,如脱套式皮肤撕脱伤、贯通伤等; ? 移植皮瓣血供不良或游离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即指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后发生该吻合血管的痉挛、栓塞危及移植皮瓣存活的一组症候群。 3(处理 (1)及早报告医师,给予药物改善循环,如654,2和凯时(前列地尔)。 (2)急诊处理脱套式撕脱伤和贯通伤伤口(清创缝合)。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方法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方法 李健;白文佩 【摘要】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亦称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经期延长、不孕、瘢痕妊娠等临床表现,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常用的辅助检查为经阴道超声或盐水灌注宫腔声学造影.治疗方法以微创手术为主,包括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宫腔镜是最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电切憩室周边的瘢痕组织利于憩室内经血引流,同时电凝憩室内膜组织减少不规则出血,还可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有利于妊娠,但因有电损伤及子宫穿孔等风险,适合于残余肌层大于2 mm的患者,术后妊娠者需要按照子宫破裂高危人群进行管理.而对于瘢痕憩室处子宫肌壁厚度<2 mm的患者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或经阴道手术,通过切除瘢痕憩室后再次缝合,可有效改善症状.%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 (PCSD) is one of the long-term complication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hich can cau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menstruation, infertility,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etc. The incidence rate of PCSD is increasing. The commonly used auxiliary examinations ar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nd 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s are the main treatments, including hysteroscopy, laparoscopy and transvaginal surgery. Hysteroscopy is the most invasive surgery, it can remove the fibrotic scar tissue to facilitate menstrual blood drainage and perform fulguration of endometrial-like glands inside the scar to reduce irregular bleeding,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endometri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pregnancy, but because of electrical injury and uterine perforation risk, it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hose residual muscle layer thickness is more than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