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郭骅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郭骅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郭骅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郭骅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xxx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 1.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一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高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心,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工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 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

3.项目建设依据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网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 二、应急指挥中心总体架构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显示终端大屏幕PDA 手机 电话传真互联网应急 网站 指挥大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大厅主 要包括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效果图如下: 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

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入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库、突发事件库、地理信息库、监管信息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文档库等。 应急应用系统: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应该包括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风险隐患管理、预测预警、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应急模拟演练等功能。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环境应急管理研究(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环境应急管 理研究(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环境应急管理研究(标 准版)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复合性危机事件,评估总结应对疫情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实践进展,识别我国在面对重大疫情时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措施的进展分析,总结了重大疫情下环境应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建议要健全针对重大疫情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关键词】 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环境风险;环境应急管理 作者简介:董战峰(1979—),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规

划与管理、环境经济与政策,E-mail:。 *责任作者:冀云卿(1988—),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管理,E-mail:。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播能力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其造成的危机已从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演变为蔓延到经济、政治、社会及环境各方面的一场复合性危机。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门以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目标,迅速对应急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及时作出应急响应,未发现因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但突发疫情下我国环境风险防控的现实需求与应急响应措施的有效供给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后,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与应急方面的研究受到关注[1-3],国内学者在环境风险评价[4,5]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6-10]等方面也逐渐开始了相关研究,但针对重大疫情的环境应急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开展该方面的理论、机理、方法与政策研究对完善我国重大疫情下的环境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的研究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14, 3, 96-10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cb1210028.html,/journal/ojtt https://www.sodocs.net/doc/cb1210028.html,/10.12677/ojtt.2014.34014 Research on the Metro Emergency Management Xin Liu, Qian Xia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Email: 5822523@https://www.sodocs.net/doc/cb1210028.html, Received: May 5th, 2014; revised: Jun. 4th, 2014; accepted: Jun. 13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cb121002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By widely absorbing the foreign experiences on the Metro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metro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metro emergency management, mainly in organization system, prevention and early warning, graded response, and safeguard measures. Keywords Metro, Emergencies, Emergency Management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的研究 刘欣,夏倩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兰州 Email: 5822523@https://www.sodocs.net/doc/cb1210028.html, 收稿日期:2014年5月5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13日 摘要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地铁应急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地铁系统发展现状,对地铁应急管理主要从应急抢险组织体系、预防与预警、分级响应、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附件1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系统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总局及所属各局院、控股公司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中国冶金地质”的战略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故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有关预案。推动“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及应急管理体系、队伍、装备建设。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第三条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各单位负责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搞好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要实施全局统一的指挥调度、人力和物资的调配和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平时状态、警戒状态、运作过程和事故处置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务必使突发事故得到长效解决。 第五条各单位要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六条各局院、控股公司要做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第七条各局院、控股公司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工作。 第八条各局院、控股公司要确立企业应急管理的工作目标。 第九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体现以下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第十条各局院、控股公司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包括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基层单位以及关键工作岗位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一条各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必须结合本单位特点,并具有以下针对性: 1. 针对重大危险源; 2.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 3. 针对关键的岗位和地点; 4. 针对薄弱环节; 5. 针对重点工程。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文件————————————————————★———————————————————— 应急救援分级指挥职责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应急响应的不同,将突发事故分为三个等级:一般事故、一级事故、二级事故,按照不同的等级,成立相应的分级指挥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指挥地点:事故发生所在部门、车间 指挥:车间主任全权负责进行指挥调度、车间副主任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开展抢救工作; 2、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确保事态在可控状态下进行; 3、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4、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一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部地点:设在生产调度室 总指挥:生产部长全权负责、安全部长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实施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2、负责现场的人员配备、物资供应、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的岗位部署; 4、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5、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成员:各车间主任,负责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具体如下: 1、积极实施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 2、积极提供本车间可利用的救援物资; 3、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展开救援工作; 4、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避免人员伤亡、事态进一步蔓延。

维修、电工:为现场突击力量,要确保救援工作有效展开。 1、负责保障救护所需设备的及时到位; 2、负责切断尚有危险隐患区域的电气设施; 3、救援工作结束后,及时抢修损坏,尽快使之恢复使用; 各车间救援小组:由车间主任根据指挥部意见,抽调各自车间的骨干力量,积极执行车间主任发布的救援指令; 医疗组:负责现场伤员的转移及紧急救治工作。 (3)二级重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董事长全权负责、总经理协助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6、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统计; 9、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 2012.12.01

城市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及应用

城市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06T09:06:54.3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赵柏涛 [导读] 摘要:现阶段,全球的气候都处于异常的情况,频繁出现突发性强降雨,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重中之重的影响。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宁夏银川 751000) 摘要:现阶段,全球的气候都处于异常的情况,频繁出现突发性强降雨,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重中之重的影响。站在应急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排涝应急工作进行指导,可以促进城市防汛排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应用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也是最大的一个国家,因此,也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2010年我国相关部门调查的351各城市中显示,2008年到2010之间,共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城市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有137个城市遭受过3次以上的洪涝灾害,并且其中57个城市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各小时。随着全球性气候发生变化,我国部分城市经常会出现突发强降雨,使得我国成为受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1突发性强降雨对城市产生的危害和影响 城市突发性强降雨所导致的内涝,主要是因为城市连续出现强降雨并且超出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又或者因为排水管排水网系统不通畅,使排涝泵站不能正常的运行,进而导致城市内产生大量的积水灾害。普遍来讲,当城市内产生积水时,当积水的深度达到15厘米至20厘米时,便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交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其他灾害,这样就是所谓的城市内涝。突发性强降雨对城市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道路出现积水,尤其是地道桥或者低洼地段等会出现大量的给水,更为严重的会出现阻碍到交通的正常运行、公交或者轿车熄火抛锚被淹等现象,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其次,临街地下商场商户、居民地下室、地下停车场、棚户危房或者稠密的居民等,一旦出现强降雨,便很容易导致风险区域易倒灌受淹,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转移,便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再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水管网出现杂物堵塞或者淤积等现象,不仅降低了雨水的泄流速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积水程度,进而增加了相关人员的清掏工作;最后,在建工程中容易出现基坑淹灌、道路塌坑、或者电力起火等危险事件。 2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有效应急管理措施 2.1编制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 现阶段,根据我国的城市运行情况来看,突发性强降雨所造成的洪水泛滥以及内涝问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政府重视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应急管理措施,保证救灾抗灾能够高效的运行,同时也编制科学合理的排涝预案。我国国务院在2006年1月8日针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现象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预案》,为城市排涝编制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科学合理的框架了相关体系 2.2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体制 城市排涝的主要抢险力量来自预政府、市政、交通、公安、水务、建委、城管、房产以及电业等部门构成的,当地驻地的武警官兵部队作为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可以在必要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当地武警官兵部队介入到实际的救灾工作当中。与此同时,水文、财政、电信、教育、气象等部门应配合救灾部门的实际工作,并且要随时像其传递准确的信息。上诉的所有部门虽然有各自的救灾工作,但是也要服从总体指挥部的命令进行工作。 2.3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机制 城市的排涝抢险工作不仅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部门单位,而且在突发强降雨的时候又多呈突发性,在抢险的过程中时间非常少,同时预警的准确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抢险的时间,因此,气象水文部门一定要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可靠性。除此之外,城管部门和公安交警的道路检测系统,也应该为抢险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进而保证指挥部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抢险措施。指挥部应根据抢险现场的实际情况,去下达相应的抢险任务给各执行部门。然后各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整合现有资源进行衡量,一旦出现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一定要将其问题如实汇报给防汛的指挥部,请求当地武警部队的调度等,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联动机制。 2.4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法制 应急管理法制是在出现事故时,应对国家权利和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和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也可以促进各项应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城市排涝应急管理上,一定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05-07-0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06-10)、《洪涝灾情报送及发布管理办法》、《市河道管理条例》、《市城市排水条例》、以及《省河道管理条例》等进行。只有严格按照上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应急管理,才能保证救灾工作的高效进行。首先,可以通过严谨的法律手段,去科学合理的调整各种社会管理,使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进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会受到侵犯。然后,在发生各种事故时,能够保证救灾工作有法可依,高效的消除紧急状态,使法制可以在紧急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延续。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的突发强降雨对城市的正常生活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现阶段,虽然各地政府对于城市的应急排涝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在实际城市的应急排涝抢险工作中,依旧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会耽误抢险工作的进行,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抢险经验,使得应急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情况,没有典型案例可以参考。在此背景下。可以通过借鉴应急管理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去科学有效的指导城市应急排涝抢险工作,除此之外,也应该建立完整的指挥体系,进而形成科学、合理、有效、以及规范的应急排涝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淼. 关于编制城市突发强降雨排涝应急预案的几点建议[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07):42+44. [2]尚全民,胡亚林,赵璞.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形势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15,25(03):1-5. [3]姜仁贵,王小杰,解建仓,张永进,梁骥超. 城市内涝应急预案管理研究与应用[J]. 灾害学,2018,33(02):146-150. [4]杨俊军.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7):23-24. [5]王建,郑福寿,傅亮. 江苏省应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管理对策[J]. 中国防汛抗旱,2013,23(03):36-38.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线网化的地铁运营向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充分调研广州地铁应急管理的基础上,从应急组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管理4 个方面论述建立科学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突发事件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公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具有建设要求高、技术复杂度高、客运环境封闭、运转强度大等特点,因此在地铁建设和运营方面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加强对地铁建设、运营、设施保护3方面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立了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总结的应急管理机制,保障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施工安全、运营设备稳定和系统设施安全。 1 应急组织管理 应急组织机构是应急体系的中枢,是日常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规章制度监督的主体机构,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组织机构也是应急指挥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化的特点,轨道交通应急组织机构须进行分级设置,分为3个级别,分别是总公司层级应急组织机构、线网应急组织机构和线路应急组织机构,见图1。各应急组织机构根据所处层级,其分工各不相同,见表1。

目前,应急系统的管理主要有集中管理模式、代理工作模式和协同管理模式。本文建议采用分层协作、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其中,线网应急机构和各线路应急组织机构在常态状况下属于生产调度指挥部门,内设应急值班岗位,负责该机构从常态向应急状态的转化。总公司应急机构是地铁公司内专业应急机构,常设应急值班岗位,负责与总公司应急委员会成员的联系与协调。3个层级间的关系为逐层向上负责,即各线路应急机构对线网应急机构负责,线网级应急机构对总公司级应急机构负责。 采用这种模式的设置是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确定应急指挥的中枢,从而使微小的突发事件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能够面向整个地铁公司甚至全社会进行应急资源的协调与调度。这样的应急组织架构设计,可以与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生产调度指挥体系进行无缝集成,节约大量建设成本和人力成本。 2 应急预案管理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一: 智慧城市应用: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应用: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王东亚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多种应急突发情景: 自然灾害(如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瓦斯爆炸、有害物泄漏、煤矿坍塌等)、公共卫生(如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自来水污染、流行性出血热等)、社会安全(如非法集会、出租车停运、暴力事件、公交车爆炸、重大火灾等)。这些应急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就尤为重要。 “十二五”期间,城市应急管理依托物联网包括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和视屏监控等传感核心技术手段,以及应急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等网络,将应急体系建成一个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和通信能力的网络和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体系中设备设施和业务环境的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警以及统一指挥调度和应对的需求,提升应急管理领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 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城市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智能感共享、交流

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为整个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推出的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随时跟踪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灾害事故、流行病、恶性案件等)动态,掌握应急资源和应急队伍现状,以便于发生预警事件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通信指挥调度。本系统设计基于城市应急联动的理念,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系统架构 1 图1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图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独立地完成城市应急管理的各项功能,而且能够与赛迪时代智慧城市系列的各项产品与解决方案互相兼容,共同形成一个可组装可拆卸的、松耦合高内聚的大规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的建设: 1. 危险源监测子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危险源、重要目标进行监测和可视化管理,利用QR2A和2R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分级管理。实现了危险源信息管理、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危险源分级和危险源统计分析。 2. 应急保障子系统实施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 2 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可直观展现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并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用于综合、集中、数字化的管理应急指挥所涉及的各类资源的所在位置、状态与分布情况等信息,并为预案制作、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 3. 预测预警子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的综合预警和衍生、次生灾害后果分析。实现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趋势预测。结合事件进展情况,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2青海气象2007年第4期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王 (青海省气象局 墓 西宁610001) 摘要: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本文从自然灾害属性,特点和应急特点人手,探讨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注重和加强的工作,即:自然灾害应急管 理,监测,预警是起点和首选策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主线;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自然灾害应急 管理的基础;全民应急意识是有效应急的重要资源;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是自然灾害应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1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增强全社会防灾减 灾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重要利益问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 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加强应急管理,是维 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政治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2自然灾害的属性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 2.1自然灾害的属性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把突 发灾难性事件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现代汉 语词典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水,旱,病,虫,鸟,兽, 风,雹,霜冻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据此定义,自 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引发灾害的致灾因素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其严重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变异程度决定的.其社会属性包括其承灾体是由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以及物质与人群的承灾能力. 2.2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是世界上危 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暴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作者:————————————————————————————————日期: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本文将探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分析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现代工业、新技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安全问题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环境、技术、信息等社会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指为了使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根据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方面。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付、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滚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控制和处理阶段,即应对阶段。虽然应急管理也有灾前的准备和灾后的恢复,但应急管理中的准备和预防是为应对服务的,恢复是对灾后造成后果的即时性、被动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应对活动的自然延伸。而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是建立在防灾、减灾思想基础上的,也就是能够预防的阻止、

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

应急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

应急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 导读:根据IDC 《全球智慧城市市场2013年10大预测》,在2013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70%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的项目将至少由国家或国际政府提供一部分资助。 根据IDC 《全球智慧城市市场2013年10大预测》,在2013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70%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的项目将至少由国家或国际政府提供一部分资助。在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同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全国各城市和区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一、智慧城市亟需应对灾害预警的需求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持续肆虐,全国过半城市受到污染,引发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激增。虽然作为应对的雨雪天气和紧急环保治理措施已开始执行,间歇性雾霾天气仍频繁出现。2013年2月12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国家环保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综合研判,此次核试验尚未对中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国内气象灾害的影响以及应对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潜在威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必将覆盖应急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在建设应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要把握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快速部署和事后妥善安置的管理思路,并考虑在无灾害时期发挥管理系统的社区建设功能(例如定期发布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病虫灾害、地质灾害、科技兴农、物价跟踪、医改政策和各类民生时政信息)。一些城市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如下图所示: ● 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需要涉及多种通信资源和应急服务资源,需要对各类业务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构建统一的信息接收和处理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经理日报/2006年/9月/14日/第A01版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王宇天白冰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的钢铁企业应急预案实施与生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贺黎光介绍,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形成。 贺黎光说,从2003年底开始,在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国家有关部门完成了9个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类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门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发布了有关应急预案,大部分市(地)和一些县也已基本完成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发布。 为了规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发布,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组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守则》,已多次征求了意见,正在修改完善,即将下发。许多地方将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列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在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和建设项目交工验收中将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情况作为必查项目,有力推动了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的开展。 目前,一些企业集中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了应急预案编制步伐,也有一些企业在编制总体预案的基础上,其下属的各级企业单位也都编制了相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企业内部自下而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去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各类重特大事故中共使20多万人摆脱险情。 贺黎光说,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有较大程度进展,相关的法规、条例正在加紧制定和出台当中。《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已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议后,已修改成稿。与此同时,公安部、交通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还下发了《重特大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程序》等一些相应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应急救援法规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强。 据贺黎光介绍,去年以来,我国矿山救护队伍参加矿山事故抢险5017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6814人,其中2292人获救生还;水上救援队伍对2467起事故进行了救援,抢救遇险人员27644人,使26304人获救;公安消防队伍扑救火灾12.2万起,参加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事故、倒塌事故等各类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9.6万次,抢救和疏散遇险人员12.5万余人;电力救援机构短时间内成功地处置了多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等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及主要内容已经国务院同意,并纳入《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列入了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与此同时,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工作逐步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初具规模,应急投入加大,救援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尽管中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一些重特大事故救援中,因应急“失效”和处置不当等原因影响救援效果,导致事故扩大及人员伤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贺黎光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了25起因企业应急管理水平低、应急人员素质低、应急装备水平低、指挥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导致95人死亡。这25起事故如果应急处置妥当,还可以减少伤亡人员。 贺黎光指出,如果我们的应急预案有效可行,救援队伍素质高,救援装备水平高,加之救援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