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_翻译研究指南_评介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_翻译研究指南_评介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_翻译研究指南_评介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_翻译研究指南_评介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09N o .1

[收稿日期]2008209215

[作者简介]熊 兵(1967-),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

———《翻译研究指南》评介

熊 兵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多年在翻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段时间,翻译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人们不再把翻译研究局限于文本本身,也不仅仅满足于语言层面的“忠实”或“对等/等值”等问题的探讨,而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特别关注文本之外的、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并因此涌现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流派。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态势继续发展,表现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面对翻译研究中各种思潮和流派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翻译工作者急需一部著作,能够对翻译研究的历史沿革、特别是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最近几年来的最新成果进行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翻译研究指南》

(2007)应运而生了。

《翻译研究指南》

(A Co m panion to Translation S tudies )由英国沃里克大学(W ar wick University )翻译与比较文化中心副教授P .Kuhi w czak 和高级讲师K .L ittau 编著,2007年由

MultilingualMatters L td .出版。正如作者所述,本书的宗旨是

“提供一份路线图,以有助于热心于这一领域的学者对这个

多层面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

。全书共分9章,分

别涉及文化与翻译、哲学与翻译、语言学与翻译、性别与翻译、政治与翻译、历史与翻译等宏观层面的理论性问题,同时也涉及戏剧翻译、影视翻译等较为微观的实践性论题。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章节的作者包括S .Bassnett 、M.Snell 2Horn 2

by 、L.von Fl ot ow 、T .Her mans 、A.Py m 、C .Schaffner 等翻译

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由他们来对以上各重要论题进行阐述,自然可以做到高屋建瓴。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也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下面首先对全书主要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对该书的特点予以评述。 一、主要内容

第一章 文化与翻译(作者:S .Bassnett )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翻译研究为什么会出现文化转向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1)80-90年代,翻译研究被置身于当时兴起的文化研究的大背景

下,这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可能;2)翻译研究领域兴起的各个流派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作者

以中国、欧洲等国的翻译实践为例,说明由于翻译活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

势在必然的。第二部分讨论了“文化资本”(cultural cap ital )和“篇章网络”

(textual grid )这两个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正如Lefevere 曾指出的,在翻译中,文化观念和篇章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并不比语言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少[2]。作者以中国的翻译文学在西方接受过程中一种奇特的反差现象为例,①说明文化在翻译中的影响力无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一部分专门讨论了翻译研究与旅游文学作品的关系,认为两者关系密切,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他认为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很有必要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第二章 哲学与翻译(作者:A.Py m )

本章对哲学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者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个流派的哲学家都把翻译作为一种个案或一种隐喻加以研究,以对更具普遍意义的应用性问题展开讨论。比如Heidegger 和Benjam in 的哲学阐释学和Quine 的分析哲学便是如此。2)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都利用哲学问题的探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权威。作者认为,翻译从哲学研究中汲取的营养,远比哲学从翻译研究中汲取的营养要多。3)哲学家和翻译家都对哲学文本中的翻译问题进行过讨论,这也显示了两者之间密切的联系。作者在这里简要回顾了西方哲学文本的翻译历程,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考察。最后作者对哲学家和翻译家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总结:翻译中我们会有很多具体的选择。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发展适合于这些不同选择的观点;而翻译家的任务,则在于对这些观点进行改造,并予以确认。

第三章 语言学与翻译(作者:G .Ander man )

本章主要讨论了语言学与翻译的相互关系。作者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语言学与翻译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形式:1)语言学的成果被纳入到翻译研究,形成一套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体系;2)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互相汲取对方的研究成果为己所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之后作者从历时的角度对这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是语言学与翻译在早期阶段(80年代中期之前)的联姻,这表现为

Jakobs on 2N ida 2Catford 2Koller 2Ne wmark 这条发展线索,其关注

焦点主要集中在句法层面。之后高于句法层面的语篇层面

?

87?

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Hati m&M as on把话语分析应用于翻译研究。语用学对翻译研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Gutt尝试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原则来描述翻译现象。最近一、二十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研究成果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另外,翻译研究不仅仅是紧跟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步伐,同时也汲取语言学研究中业已成熟的理念。如Jaakselainer把认知语言学中颇为成熟的T AP(think2 al oud2p r ot ocol)引入翻译研究,以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操作性思维过程。作者最后进一步阐述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互动与联姻的重要性。

第四章 历史与翻译(作者:L.Long)

本章首先界定了翻译史的概念,并阐述了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然后着重探讨了如何进行翻译史研究的问题。作者认为这种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1)语言问题。这一领域包括语言史、本国语的兴起以及翻译作为语言教学工具这几方面。2)文学问题。这一领域包括文学史、翻译理论史和翻译文学。3)宗教和哲学问题。这一领域包括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传播哲学和宗教观念时所涉及到的翻译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圣经》的翻译。4)科技交流。这一领域涉及到有关知识的获得与传播的翻译活动。5)探索与征服。外国势力对某国的征服和统治总是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翻译活动,以及为争取语言地位而展开的斗争。追踪后殖民文学的发展历史,使我们不仅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也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和确立、巩固自己权利的一种方式。

第五章 文学翻译(作者:T.Her mans)

本章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在英语国家,翻译传统上一直是作为语言训练和技能获得的一门工具,此外也被用来作为一种探索复杂文本意义的手段。从这种工作坊式的模式中发展出了两条线索:其一是翻译实践家对自己翻译体验的阐述;其二是翻译批评以及翻译史。上世纪80年代后,翻译研究各流派迅速发展。这些流派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模式:1)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模式。这种模式早期集中于语言形式的语义化和文学形式变异的研究。近来则兴起了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语言学。2)基于功能的翻译研究模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了目的论的翻译观,其关注的重点在于“谁译,译什么,何时译,如何译,为谁译,背景如何,效果如何”等,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文化规范中可以找到。另外,翻译的描写性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后续发展体现在Bassnett&Lefe2 vere、Toury等人的研究成果上。3)其他模式。以后结构主义为代表。上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两股主要潮流是“性别与翻译”的研究和“后殖民主义与翻译”的研究。此外,伦理因素也被纳入到翻译研究中来,其核心是反对“以流畅的翻译为特征的扭曲的民族中心主义”,代表人物有Ber man和Venuti等。总之,文学翻译研究领域兴起了众多不同的思潮和流派,它们在各自不同的语境中抵制德里达所说的“同一性霸权”(hege mony of the homogeneous),这对翻译研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第六章 性别与翻译(作者:L.v.Fl ot ow)

本章讨论了性别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作者提出,从性别角度对翻译进行的研究经历了两种范式,即“从(性别)身份的认定到(性别)身份的多元”(fr om identity t o p lurality)。第一种范式的核心是“性别身份的认定”。作者首先了回顾了这一范式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阐述了基于这一范式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翻译中对女性作者的(误)表现[(m is)rep2 resentati on]、女性译者的隐身、《圣经》翻译中的性别角色等。第二种范式的核心是“性别身份的多元化”。这一范式起源于90年代末,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以前人们认为女性角色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文化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等语境中都是稳定不变的,而这也成为人们构建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后来有学者认识到,性别角色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具有多样性,于是把研究兴趣集中在性别的离散性和随机性行为及其表现等问题上。与此相关,文学作品中男/女同性恋者话语的翻译问题也成为人们讨论的课题。

第七章 戏剧/歌剧翻译(作者:M.Snell2Hornby)

本章回顾了戏剧/歌剧翻译研究的历史,讨论了舞台翻译人员与创作团队的合作关系,并展望了戏剧翻译发展的前景。上世纪80年代前,戏剧翻译在翻译研究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戏剧翻译的标准使用的也是“对等”或“忠实”这些文学翻译的标准;讨论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戏剧对话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舞台文本的可表演性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学者们开始发展独立的戏剧翻译理论模式。这段时间一个重要的进步,是对戏剧文本的特征进行描述,以显示它与文学文本的区别。与此同时,符号学被系统运用到戏剧理论探讨和戏剧翻译的研究。进入90年代,有学者开始利用综合法(holistic app r oach)来研究戏剧翻译。基于这种方法,作者对戏剧翻译文本是否具有可表演性所需参照的一些标准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为5点。最近十年来,戏剧翻译研究中开始融入社会文化视角。由于戏剧翻译要考虑到观众特定的文化、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因此翻译中有可能采取改编的策略以适应这些社会文化的要求。本章还对舞台翻译人员与创作团队的合作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戏剧翻译的前景。

第八章 影视翻译(作者:E.O’Connell)

本章在引言部分首先指出,最近一、二十年来,影视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展,是研究重点从以前局限于讨论如何成功地进行配音翻译,转移到目前强调影视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电影/电视/多媒体研究和传媒研究的互动关系。第二节对影视翻译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在第三节,作者对影视翻译的两种主要类型(配音翻译和字幕翻译)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第四节讨论了影响影视翻译方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地位、受最新潮流影响的当地风俗、节目体裁、源语和目的语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利关系、目的语观众的状况(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等)。此外,影片放映的目的也对影视翻译方法的选择有重

?

9

7

?

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作者最后总结时提出,影视翻译应加强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在更为宏观的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语言研究和传媒研究的语境下进行影视翻译的研究工作。

第九章 翻译与政治(作者:C.Schaffner)

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了翻译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翻译的政治。翻译活动是在社会—政治语境下进行的,对这些语境进行研究比仅仅专注于文本的语言学特征能让我们对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研究表明,政府常常把翻译作为一种策略来传播其理念和巩固其国家地位。政府有时也会控制某些翻译活动,这就涉及到了审查制度的问题。翻译的政治还涉及到翻译语言取向的问题,即译入语和译出语的选择问题。受后现代和后殖民理论的启发,揭示翻译中的(通常是隐性的)权利结构和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政治文本的翻译。对政治话题感兴趣的翻译学者对政治语言的特征、单个政治文本及体裁、采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及其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翻译角度研究政治文本主要集中于建制政治(instituti onal politics)和与之相关的体裁上,其中政治演讲这类体裁是相关政治文本分析的基础。

3.翻译的政治化。所谓翻译的政治化,是指利用翻译文本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不少国家都有一些官方的翻译组织,他们得到外交部门的支持,其翻译活动主要旨在提供信息。不过,翻译也经常被用于宣传目的,或者通过翻译把政治、意识形态输出到其他国家。这样,翻译就被作为一种工具来服务于政治行为。在文化研究的启迪下,翻译研究被置于政治语境之中,一批学者等对权利、文化交流的不平等、伦理以及译者的活动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新颖,反映了西方翻译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很多资料涉及到诸多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如An2 der man&Rogers(2007)对语言学与翻译关系的探讨(p149);Sch wartz&Fl ot ow(2006)对一大批到目前为止作品尚未得到翻译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发掘和讨论(p97), Bassnett(2006)对翻译研究学科地位的最新思考(p6),B ran2 chadell&W est(2005)对由于翻译语言取向的不平等而导致的“较少被翻译的语言”的研究(p139);Bau mgarten&Gag2 non(2005)对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影响译文的语篇结构的研究(p144),等等。书中所考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自然蕴含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看法,如L.v.Fl ot ow提出从性别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的研究经历了“从身份认定到身份多元”这两种范式的发展历程(p92294),而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具有不稳定性和离散性(p1002101);Bassnett提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研究与旅游文学作品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p22223);Bau mgarten&Gagnon提出意识形态因素会影响译文的语篇结构,特别是公开的审查制度和政治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译文在语篇表层偏离原文(p1432 144);M.Snell2Hornby强调戏剧翻译中综合法的使用(p1102 112),并特别强调译者和整个制作团队的合作关系(p1182 119),等等。这些新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活动的规律,并把握翻译研究的最新动向和进展。

2.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例证生动且贴近现实。本书各章节的作者在论述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时,列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该书所列参考文献达29页,而且其中不少资料所涉内容都紧贴现实,具体生动。比如在第九章“政治与翻译”,作者列举的资料包括:Stage(2002)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三个丹麦文的译本(同声传译,电视字幕翻译,以及随后的报刊译文)为例,揭示了语际之间三种不同类型的翻译的潜在优势和制约因素;Kuhi w czak(1999)阐述了在前南斯拉夫,民族主义者是如何把翻译变成了一种助长民族分裂的工具;Baker(1997)以对萨达姆的政治采访作为个案,研究政治采访过程中心理和文化因素对译员翻译策略的影响,等等。这些丰富、翔实且生动的资料为我们了解西方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3.选题精当,涵盖面广,涉及翻译研究的多个领域。本书既涉及文化与翻译、哲学与翻译、语言学与翻译、性别与翻译、政治与翻译、历史与翻译等诸多宏观层面的理论性问题,同时也涉及戏剧翻译、影视翻译等一些较为微观的实践性论题,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书能让读者管中窥豹,迅速把握翻译研究各个领域的历史沿革、基本研究状况和最新动态。

当然,纵观全书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限于篇幅个别章节(如第五章)论述的深度有所欠缺,对影响较大的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潮没有论及,某些地方述多论少等。另外书中也存在极个别的拼写印刷错误,如把A rthur W aley印成了A rthurW haley(22页第4行)。尽管如此,本书仍属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翻译研究参考书,对于帮助我们梳理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了解翻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全面把握翻译研究各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指一方面由于E.Pound和A.W aley等对中国诗歌的译

介导致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西方对中国当代文学兴趣寥寥这种现象。

参考文献:

[1] Kuhi w czak.P,&K.L ittau.A Co m panion to Translation

S tudies[C].Clevedon:MultilingualM atters L td.2007.

[2] Lefevere,https://www.sodocs.net/doc/cb12278404.html,posing the other.I n S.Bassnett and

H.Trivedi(eds)Post2colonial 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C].London:Routledge.1999.

?

8

?

《中庸》英译国内外研究述评

《中庸》英译国内外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18-07-23T17:53:32.3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赵秋盈[导读]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学术思想的经典书籍,其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涵盖了道德思想、核心价值观、商务交际等领域。作为《四书》其中之一的《中庸》一书,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郑州师范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首部‘四书’英译本研究”(项目编号:2016BWX024)的成果之一。 1.引言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学术思想的经典书籍,其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涵盖了道德思想、核心价值观、商务交际等领域。作为《四书》其中之一的《中庸》一书,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就我们搜集到的近年来的研究文献看出,在哲学界以及汉语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庸》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在翻译学界,乃至外语学界,对这部凝结着精髓思想的《中庸》研究,至今前人鲜有涉及。 2.国外研究 《中庸》作为一本哲学著作,可称其为儒家的人生哲学、个人修为的宝典,因此一直深受西方研究哲学、宗教、儒家的许多学者的关注,比如,杜维明的《<中庸>论文集》(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An Essay on Chung-yung)于1976年在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著作《<中庸>洞见》由段得智翻译,中英文对照本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的《<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阐释》,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下,对《中庸》中“诚”、“性”、“情”、“礼”和“教”等最为重要的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其蕴含的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的哲学意义以及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性(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2002)。 3.国内研究 国内对《中庸》的研究此起彼伏,以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居多,出版和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在国内译者的《中庸》译本中,以辜鸿铭的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 (1906) 最为著名。在清末明初年间,他所译的《中庸》曾被收入在《东方智慧丛书》里。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国内专门对《中庸》英译的研究还不多见,相比较而言,对于辜鸿铭的译本研究稍多一些。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我们发现,有55篇文章专门对辜鸿铭《中庸》译本进行了研究,即倪培民(2005),王辉(2006、2007),王华(2008),王之光、陈佩佩(2009),朱萍(2009),陈佩佩(2010),郑玉凤、陈可陪(2010),李佳(2010),经晶(2010),陈梅、文军(2013),侯健(2013),丁大刚、李照国(2013),宋晓春(2013、2014),江晓梅(2015),段慧玉(2015),束慧娟(2016),于培文(2016),侯健(2016),刘永利、刘军平(2017),以及李娜(2017)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王国维对辜鸿铭《中庸》译本及翻译本身进行了评论。围绕这篇文章,先后有3篇文章问绕王国维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徐珺,2014:40)。分别是马向辉(2008)的“不可通约性视域下的王国维议论——‘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的现代阐释”,1991年袁锦祥发表的详细阐述王国维对辜氏译本以及翻译态度的文章“王国维评辜译《中庸》”,以及王辉(2006)的逐条分析了王国维所谓辜氏译本的“大病”与“小误”的文章“辜鸿铭英译儒经的文化用心——兼评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此外,有15篇文章对《中庸》多中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例如:赵常玲(2017)“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赵常玲、何伟(2016)的“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比较研究”,乔飞鸟(2012)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钱桂荣、刘畅(2010)的“《中庸》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赵辉(2010)的“《中庸》诊释方法新议——以英译《中庸》为中心的比较研究”,以及两篇硕士论文对不同译文进行的分析:分别是刘畅(2010)的“《中庸》三译本中语篇衔接机制的使用统计及译者风格分析”和丁水芳(2011)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下的《中庸》英译研究——以辜鸿铭和安乐哲译本为例”。我们还发现有一篇硕士论文(刘玉兰,2008)虽然也对《中庸》的多个译本进行了研究,但并非如此,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刘玉兰(2008)在硕士论文《多角度主体性对翻译的操控——以<中庸>为例》里,将德里达结构主义影响下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框架,选取了从19世纪至21世纪《中庸》的四个英文译本。 4.结语 本文主要选取四书之一的《中庸》作为切入点,对其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从中可以看出,《中庸》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对国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客观地讲,学界对《中庸》的翻译研究还存在不足,即大多集中于辜鸿铭以及理雅各的译本,对其他译者译本的研究甚少;此外,研究的视角也大多聚焦于翻译方法和译本的语言比较上,缺乏语言学研究的内部关照及整体分析。总之,文中涉及的想法仅是笔者的愚见,很多不够成熟,但学界的精髓本身就不在于得出特定的结论,而在于为之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所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Jakobson, R. (1959).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2]Toury, G. Translation Across Cultures [M]. New Delhi: Bahri, 1987. [3]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 《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3). [4]杜维明. 《中庸》论文集[C]. 夏威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6. [5]王辉.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6]王辉. 理雅各《中庸》译本与传教士东方主义 [J].孔子研究,2008(5). [7]徐珺. 汉文化经典外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赵常玲,何伟.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2). [9]赵常玲. 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7(3).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原文: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

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指南录后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指南录后序文言文原文指南录后序 作者: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然后渡扬子江,入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指南录后序-知识详细整理

《指南录后序》重点词汇整理 一、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羁縻: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度:估量 # 前:向前。 直:直接,径直。 诟:耻辱,怒骂。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 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动——名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道芷阳间行(小路)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

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二、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 ss)提出。1971年她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一书并发表相关主张。尽管赖斯仍以对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在现实语境中有时不可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有时甚至不希望建立对等,因为有些译本是要实现不同于原文文本的某一目的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翻译首先应考虑译本的功能而非对等,这就形成了目的论的起源。 后来,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发展并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984年他和赖斯合作完成了《普通翻译理论基础》,在该书中,弗米尔把翻译(包括口译)当做基于原语文本的转换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此翻译也是有目的的,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影响。此外,另两位德国翻译家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曼塔利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将翻译定义为“旨在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行为”。她特别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方面,着重分析了翻译活动参与者(翻译的发动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发生的语境条件。作为德国学派的新一代,诺德提出了“忠诚原则”,并将目的论应用于译员培训、口译、文学翻译等领域。因此,如果说赖斯为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提供了特定基础,弗米尔则因提出了目的论的主要原则而成为了该理论的创立者。曼塔利的贡献在于她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环境,而诺德则对该理论作了完善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三、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原则和评价标准 (一)目的论的运用原则

《指南录后序》知识梳理

指南录后序 一、文学常识 1、文天祥,南宋(代)文学家,号文山,吉州吉水(地方)人。 2、《指南录》,是文天祥的诗集。"指南",意为向着南方,出自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表达了对祖国、对民族的耿耿忠心的思想感情。 3、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跋。 一、字音 1、缙绅jìn shēn纾祸shū觇视chān荟萃cuì翌日yì 羁縻jīmí分当引决 fèn 号呼靡及 mǐ渚洲 zhǔ 诋大酋 dǐqiú自刭 jǐng 巡徼jiào愧怍zu? 得间奔真州jiàn 二、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三、古今异义词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出使一次。今:一群人)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可以:这里是两个词“可以”和“凭借”。 口舌:这里指“言语,言辞”。) 四、重点实词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 ..诸路军马。任命官职统率,名作动 2、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逼近 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集、聚集 4、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恰巧碰上 5、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察看 6、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授与官职凭借……身份 7、北亦未敢遽轻 ..吾国。立即轻视 8、予羁縻 ..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被拘留 9、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估计走上前,动词列举个人的安危 10、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到……去

指南录后序原文及翻译

指南录后序原文及翻译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原文: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

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选自《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全集》 译文: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当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

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

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 仝亚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研究进入了多元理论时期,图里是对翻译规范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他采用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力图重建翻译活动中的规范,此后赫门斯、切斯特曼和诺德等都对翻译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梳理西方翻译规范的发展过程,对促进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扩大研究范围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规范;系统;描写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语言学翻译理论蓬勃发展的时期,早期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者借用(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成果对翻译规范进行了一些规定性研究,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现象,探索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等值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韩江洪、张柏然,2003)。进入70年代,随着霍尔姆斯《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的发表,西方翻译研究进入了多元理论时期(姜秋霞、杨平,2004),多学科理论被应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规范的研究也呈现出与语言学理论时期不同的面貌。 吉登恩?图里(Gideon Toury)、特奥?赫门斯(Theo Hermans)、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都在规范方面进行了相当的研究和探索。与语言学派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现象寻找翻译规范不同,当代翻译规范研究所采取的是一种独立而客观的立场,将翻译活动置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多元大系统之中,观察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重建翻译过程中译者以及其他主体性因素所遵循的规范。 1. 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 图里对翻译规范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的研究集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1930~1945年)、特定的文化/语言背景(希伯莱语)、特定的文本类型(英语和德语小说的翻译)。图里认为,“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处于中心地位的规范,是“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即“将某一特定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或观念,……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恰当的、正确的行为原则”(Toury,1980,p. 51);翻译规范是内在化了的、体现某一社区共享的价值观念的行为制约。翻译过程是译者在这些规范制约下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些规范可以分为三类:预期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预期规范决定译者整体的翻译策略和文本的选择;初始规范制约译者在忠于源语还是忠于目的语的两极之间进行选择;操作规范控制着翻译活动中译者所做的实际决策,又可细分为母体规范(matricial norms)和篇章—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s norms)。母体规范决定译文的宏观结构,如是全部还是部分翻译原文等;篇章—语言规范影响译文的微观结构,如句子结构、词汇选择、斜体及大写应用等(Toury,1995,pp. 58-61)。 图里认为翻译规范具有两大内在特征:社会文化独特性(social-cultural specificity)和不稳定性【作者简介】仝亚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用翻译。 60

《指南录后序》教材解读

《指南录后序》教材解读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初高中学习要求的变化: 初中的文言文所选篇目较短,文言知识点容量较小,学生多侧重丁记忆背诵,能够做简单的翻译。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篇幅增长,知识点多,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消化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识辨基本的文言现象,从而准确地翻译,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必修三文吉■文学习的要求: 如果说高一上期,是学生初高中学习的过渡期。那么,高一下期,学生应该已经完全融入了高中生活。在必修三的文言文篇目比较多,总共有八篇,而《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篇,主要是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故事强,人物个性鲜明,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习这三篇文言文基础上,再学习《指南录后序》这不论是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还是文言阅读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文天祥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丁传统文化精神和品质的弘扬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这种精神的感染,逐渐消除文言文学习中的恐惧感和枯燥感,积累知识,强化理解,提高素养。在必修一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并辨识文言现象,能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初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 四、《指南录后序》在教材中的位置: 《指南录后序》是必修三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中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中的第一课。通过对专题四中《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回顾并掌握了文言现象的基本规律,且进一步学会了文言阅读的方法,这篇文章篇幅适中,文言现象较《史记》中少,但是文章却没有前面所学的三篇文言文易懂,所以学生在朗诵阅读上,就要注意文言断句以及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从疏通文意的角度出发,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积累文言现象也许会更容易一些。因此,这一课可以看成是文言现象的复习和巩固的过程。 本课记叙中夹杂抒情、议论。文天祥在叙述自己南逃途中的经历时,乂不忘抒发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这种精神,进行兴趣的触发,不仅取决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还是良好学习方法、习惯最好表现和必然结果。通过教学,在

《指南录后序》字词

《<指南录>后序》测试 一、文学常识 1、文天祥,南宋(代)文学家,号文山,吉州吉水(地方)人。 2、《指南录》,是文天祥的诗集。"指南",意为向着南方,出自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表达了对祖国、对民族的耿耿忠心的思想感情。 3、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跋。 二、词语解释及划线句翻译 授官统率 当时逼近赶得上聚集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 恰巧 走一趟缓解(国家)的祸患爱惜估计可以用言语说动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 估计元军方面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窥视,观测 丞相凭 轻视 估计走上前骂列举罪状

只再表面上名义上 到……去 到……去一起列按本分(照理) 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边帅 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 大概扬州 使…隐蔽在草地上在露天下每天 没办法,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草地上行走,在露天下休息,每天与元军的骑兵在长淮一带互相出现或隐没。 没有依托悬赏捕捉远无法达到不久 到达嘉。 辱骂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搜寻 假使 不能自主几乎类似

巡查的军官欺侮投奔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公文 到…去取道 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 本来考虑 处境通“现” 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 承受、忍受平静 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的事情平定之后再回味当时的痛苦,那时是多么的痛苦啊! 间或,有时候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 奔向 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 后来的人思念,同情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指南录》。 作序取名

《指南录后序》读后感(6篇)

读<<指南录后序》有感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一(1)班陈昊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过零丁洋》大家耳熟能详,尾联表明了诗人以死报国,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众所周知,作者文天祥是一位着名的爱国主义者,读了他的《指南录后序》之后,我更能体会到他浓浓的忠君爱国之情。 从文天祥出生前两年蒙古太宗出兵攻宋以来,兵连祸结,无复宁岁,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大片疆土,相继论亡。众多文武官员,纷纷投降,此时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朝廷惊恐万状,投降活动日甚一日。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天祥于"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旨诣元军讲和。初至元营,文天祥抗词慷慨,使元人不敢立刻轻松宋朝。在奸臣和叛国贼面前,文天祥不屈不挠,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到达京口,文天祥开始了艰难的逃亡之旅,有好几次险些丧命。尽管经历如此险恶,文天祥仍不忘抗元大业,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到底,确实令人敬佩。他在航经扬子江时,写了一首《渡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头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就是《指南录后序》的大概内容。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吉州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个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元世祖忽必烈也很欣赏他,曾以

宰相作为诱降条件,让文天祥投降,遭到了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后来,文天祥抗元被俘,历经折磨而不屈,被囚禁燕京,于至元二九十二月初九在柴市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古代的屈原、文天祥、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是着名的爱国主义者。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成为爱国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播者。古代仁人志士无一不充满爱国情怀,那些因爱国而付出的代价无不令人赞叹。而今更不缺乏爱国者。每一个华夏儿女都用各自的方式传承者中华文明。中国的日益强大当然离不开爱国者的奉献。四川发生地震时涌现出的暖流中体现出的也是爱国。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指导老师:施建忠 因气求声读英雄气概,仔细理会品个中三昧——《指南录》后序读后感 ——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张小兵 引???言 南宋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以自述抒怀的形式,历数作者自己出使北营被扣及伺机脱逃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文章气宇轩昂,慷慨悲歌,气断声吞,扣人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指南录〉后序》,在朗读中感受文天祥的英雄情结,在仔细品读中走进文天祥的心灵世界,会有别样的收获 经典看台 指南录后序??〔宋〕文天祥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

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内容要求 1.封面:由学院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2.正文 综述正文部分需要阐述所选课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课题的意义。文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 文献综述字数在5000字以上。 正文前须附500字左右中文摘要,末尾须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在文献综述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

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 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参考文献篇数应符合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 (二)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由学院统一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根据作业实际明确为“论文”或“设计”,其它文本、表格遇此类情况同样处理。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题 1.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翻译学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第三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翻译学研究空前繁荣,翻译思想异常活跃,翻译研究呈现出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既对立有互为补充的多元特征。 重点人物:奈达将当代翻译理论的流变表述为从语文学,语言学,交际学到社会符号学的发展轨迹 根茨勒将当今翻译理论分为北美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起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结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曼迪将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大致分为翻译的功能理论,话语与语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文化研究和翻译的哲学研究 贝克尔概括为交际与功能研究,语言学研究,心理语言与认知研究和符号学研究本章概括为:语文学翻译研究 翻译的语言学研究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的哲学研究 翻译的文化研究 第一节翻译学传统与语文学翻译研究 纽马克20世纪50年代以前统称“前语言学”翻译研究,认为这段时间缺少对翻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属于“前科学”的研究,纽马克以重大翻译活动为标志划分翻译理论发展阶段。斯坦纳1,古典翻译理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 2,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以维纳,奈达,穆楠和卡特福德为代表 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 谭载喜将漫长的西方翻译史划分为六个时期: 1)发轫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肇始阶段; 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 3)中世纪时期; 4)文艺复兴时期; 5)近代翻译时期,即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本章节将西方翻译理论粗略的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基本上属于奈达的语文学的翻译研究 1,古代翻译理论 公元前3世纪到欧洲中世纪结束为止(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公元前285年,72学者对《圣经》的翻译,众多学者, 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和奥古斯丁。 人物: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奥古斯丁 西塞罗认为:翻译必须符合听众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并能打动读者听众,翻译要传达的事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文学翻译是再创作,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贺拉斯主张:在翻译和创作中不要墨守陈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 哲罗姆:1,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不能逐字对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