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

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山水错落,负阴

抱阳,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使山水空间具有了人文的意义;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寻求“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样的大气魄,突出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而这正是中国文人墨客千百年所追求的意境;“龙形水系”,不仅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更是将中国龙图腾向世界传播。可以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创意,处处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还使这一理念具有了历史人文的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为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林匹克公园总平面图通往自然的轴线示意图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森林公园是北京“郊野公园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是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奥运会期间,森林公园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组委会官员的一份珍贵的绿色礼物——充满中国山水特色情调的休闲后花园。奥运会后,森林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将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森林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都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平面图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瞰图

公园主山水长卷

站在仰山顶峰眺望奥海与中心区

森林公园由于现状北五环路的存在而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园两部分。北园占地300公顷,是以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功能为主的自然野趣密林,尽量保留原有自然地貌、植被,尽量减少设施,限制游人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南园占地380公顷,是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

2.竖向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南园以大型山水景观构建为主,北园以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为主,成功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形成“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仰止西山晴旅,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山水格局模式,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整个山形水系真假难辨,“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图

主山仰山,最高峰海拔高度86.5m,相对高度48m。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同时丰富山体效果,在主峰西南规划次峰,海拔高度60.2m,相对高度28m。此外,在主峰东南,主湖与洼里公园湖区及碧玉公园湖区相连地段的水面规划一系列小岛,岛上堆山,丰富水景层次,同时增强山体的连绵感。另在主山西南,湿地区北侧堆筑近20m左右的小山,作为主山之余脉;安立路西侧亦做微地形处理。最后,以主山为主体的南园山系通过生态廊道跨过北五环继续向北园延伸,形成一系列萦回曲折的高度约5-10m的低山丘陵,作为主山的余脉,且与蜿蜒曲折的带状溪流相映成趣,营造山林清流的气氛,演绎中国传统堆山理水精髓,气势恢弘,意境深远。

从南主入口可见蜿蜒的仰山

从东面看园内的叠山理水

森林公园结合场地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园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构筑以主湖为主水面的“龙首”水系格局,实现“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主湖奥海背依仰山,南临南主入口,西北利用现状近10m的高差建设为由层层落水构成的湿地观赏景区,东及东北向分别与碧玉公园水系、洼里公园水系相连,跨过主山与清河导流渠相接,最终形成湖、湿地、河渠等形态多样、景观丰富的水景效果。

北园水系引自西北部的清河导流渠,以萦回曲折的溪流和小尺度湖面为主,蜿蜒于山丘之间,最终注入北侧的清河。该水系一方面能够收集雨水,防洪减灾;另一方面则通过湿地、山溪等景观的营造,烘托北园朴野自然的山林气氛。

令人神往的“龙首”

奥海一角

湿地观赏景区叠水花台

3.种植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种植规划设计以生态的思想和生物多样性理念为首要原则,通过巧妙利用各种植物,使园林景观逐渐由城市化向自然山林过渡,尽可能扩大林地的叶面积系数,运用植物造景的原则、手法,组成一个个既能发挥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又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

森林公园整体景观规划通过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当地原生群落的重建,从而成为乡土植物的种源地并为各种乡土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栖息地,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通过高绿量以及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种类的选择,达到为城市提供新鲜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负氧离子提供新鲜空气等作用,同时最少消耗生态资源,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对城市水分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同时,森林公园生态林的存在也为百姓提供了一处自然、野趣的休闲娱乐场地,对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健康状况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土植物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自由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小动物

4.交通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采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奥运会期间作为运动员的主要休闲活动区域,奥运会后作为北京市民百姓和国内外游客的休闲娱乐公共公园,森林公园要将安全性原则自始至终贯彻于整个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其次,森林公园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游客的不同需求,以及游客在园内游览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需求。同时,公园的交通体系要与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内容是门区出入口设计,鉴于门区出入口的基本功能是方便游客出入,因此,设计师以游客交通特征的分析结果,作为门区出入口规划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门区出入口设计必须满足远距离游客和近距离游客的不同需求。公园的出入口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出入口为主要出入口,出入交通量较大,也有更多样化的机动交通方式,因此一方面需要更便捷、更通畅的出入通道,另一方面需要更大的出入口缓冲空间和停车空间。二级出入口为次要出入口,出入交通量较小,机动交通方式较单一,对出入通道和出入口缓冲空间的要求都较低。三级出入口为辅助出入口,主要为公园内部的非游客人员和车辆服务。

门区出入口功能分析图

重要的一级入口——南主入口二级入口——S2门区

森林公园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实行交通分离,自成体系。根据公园内山形水势、功能分区以及游人的游览路线将园路分为三级。一级园路,路宽8m,是公园内最基本的道路骨架,连接公园内各主要景区;二级园路,路宽4.5~6m,以步行交通为主,允许经管性的机动车交通介入,成为连接各主次景区及内部各景点的重要路线;三级园路,路宽1.5~3m,是公园内分布最广的游览路线,仅允许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

为满足游客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各景区及景点,沿公园主干道布置了无污染的电瓶车游览路线,其服务范围覆盖公园主要景区。各门区或门区附近设置起止站。在各景点或靠近景点的一、二级路边设置站点;一、二级路的主要路口设置站点。

无污染的电瓶车电瓶车站点

5.主要景观景点规划

森林公园中,设计师规划建设了诸多景观景点,其中主要的景观景点包括:

1)仰山

森林公园的主山取名“仰山”,不仅使得“仰山”这一当地传统地名得以保留,更与“景山”名称呼应,暗合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并联合构成“景仰”一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称、平衡、和谐的意蕴。明清的皇城以景山为屏障,而21世纪的新北京的轴线则以森林公园仰山为新的屏障。

仰山坐落在北京市中轴线上,主峰高48M,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北京周边大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站在仰山顶峰上向南远望,北京奥运会主体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及宏大的中心区尽收眼底,目力所及,南向尽端是景山山顶,南北轴点遥相呼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在此美景中得到新的诠释。

从西侧观赏仰山

2)奥海

森林公园的主湖取名“奥海”,北京传统地名中的湖泊多以“海”为名,借“奥林匹克”之“奥”字,有奥秘、奥妙之意,命名为“奥海”,有“奥运之海”之妙。奥海背依仰山,南瞰中轴线,面积20.3公顷,规划水位38.5m。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统文化中,龙是最为尊贵与神圣的图腾,并总是与水结合在一起,森林公园奥海形如龙首,蜿蜒穿越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景观河道宛若龙身,盘旋的龙尾环绕着国家体育场“鸟巢”,面积122公顷的龙形水系跃然显现,组成“奥运中国龙”的景观形象。

开阔的“龙首”水面奥海一角

3)天境

天境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位于仰山山顶。通过对北京中轴线序列空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师最终在仰山主峰最高点塑造了形式简练纯静、具有中轴线节点所应有的均衡感与

秩序感的人间“天境”。天境上栽植了29棵精心挑选的大型油松,象征着北京第29届奥运会。坐落在山顶的泰山石高6M、重63吨,是天境的主景石,与仰山一起成为北京中轴线上新的地标。天镜在高耸的松柏的环抱下映射天光流云,让游人恍惚间犹如置身花团锦簇的“天堂”。自然的天境观景平台,使游客可以停留俯瞰奥海,欣赏满目的绿色,回望北京中轴线,也是驻足、游玩、休憩之佳地。

人间“天境”

驻足天境,南眺北京中轴线,景山依稀可见

4)朝花台与夕拾台

为增加仰山的景观丰富性,并为游客增加观景的节点,在仰山顶峰下的东西两侧次峰顶部各设一处平台,分别为朝花台和夕拾台。朝花台取境王籍诗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夕拾台则取境歌德诗句“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丝儿风影”,使游人在繁杂的都市中享受难得的清幽。

朝花台夕拾台

5)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位于仰山的西南余脉,将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成一条溪涧瀑布,共设三潭两峰,全长约370M,由西向东汇入奥海之中,构成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山顶设飞瀑,蜿蜒而下,直汇奥海,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林泉相映成趣。

林泉高致

6)湿地及叠水花台

湿地是公园水质改善系统工程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处理作为公园补水水源的中水及循环湖水,为公园提供优质的水环境。同时,湿地景区通过种植各类湿地植物,营造美丽壮观的、充满野趣的自然生态景观,带给游人一道独具特色的湿地风景线。游人行走在湿地景区,大自然令人愉悦的声音沁入耳廓,带来美的享受,亲身接触各类湿地植物,了解其特性及功能,达到教育展示作用。

利用现状高差,设计师依山就势营造叠水花台景观,既满足水处理系统对滞水时间的需求,又打造了宛如山间台地的人造自然景观,水流潺潺,鸟声啁啾。贴近水面的木栈道,集游人通行与阻拦水流、减缓水速作用为一体的沉水廊道,使游人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自然,更容易地了解水中的不同世界。

湿地实景

独特的沉水廊道层层跌落的叠水花台

7)南入口

南入口是森林公园主出入口,位于整个中轴线上,背靠仰山奥海,以恢弘大气的山水景观作为背景,是公园在中轴线上的重要景观节点之一,被赋予了“通向自然之门”的意义,成为通往自然的轴线中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转换点。

南入口中心广场的主要铺装面的宽度和尺度与景观大道的宽度和尺度相似,广场轴线的铺装为21M宽的石材,样式与景观大道一致,选用了天安门广场中轴线的铺装形式。中心广场两侧的廊架南北进深128M,高6-9M,在立面上成波浪型,暗合了山水的曲线,材料上选择了可再生材料木塑格栅,使廊架在视觉上更显轻盈大方、更具亲和力,同时为游人提供了大量的遮荫休息空间。广场上设置了足够的服务及休息空间,小卖、问讯、买票、检票、厕所等设施都设在廊架之下,便利而不破坏景观。

南入口的设计建设,不仅保证了中轴线景观的视野通透、空间开阔、景致大气,也为游客提供了全面的人性化服务,是一处市民的广场,百姓的乐土。

南入口广场上的置石南入口廊架

8)露天剧场

露天剧场位于南入口的北部,面积约4万平M,可容纳2万人同时观看演出。露天剧场恰似龙口衔着的一颗宝珠,配合壮观的喷泉水景和山水舞台形成最为壮观的顶级户外演出场所,在奥运会期间可举办世界瞩目的演出活动,平时将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草坪广场,可容纳多种多样的市民活动。

站在仰山上看露天剧场休闲草坪

9)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是森林公园南、北园之间人车通行的重要联络通道,也是两景区间动物通行的唯一通道,宽60M,长218M,上跨北五环路,呈南北走向,位于北京城市的中轴线上,是森林公园的重要节点之一。

生态廊道将森林公园从岛屿式逐步过渡到网络式,为孤立的物种提供了传播路径,保障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物种及栖息地,有利于城市生态安全。生态廊道维护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格局的连续性,将森林公园连成一个整体。生态廊道开辟了立体的绿色空间,注重人的生存空间的优化和美化。

站在仰山顶眺望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上的植被

6.生态科技技术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规模最大的在建奥运工程,从规划设计伊始,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系中,以“绿色”为基础,展开全方位、近自然的生态体系规划,以“科技”为依托,展开各项综合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文”为灵魂,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山水格局,架构现代公园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

森林公园全面应用当代最先进的景观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制定出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战略,形成大量生态设计成果,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森林公园将植物景观规划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植物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乡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等,把园区建成一个丰富的植物种源库,进而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系统。

森林公园是国内第一个全面采用中水作为水系和主要景观用水补水水源的大型城市公园,特别设计的4.15公顷的湿地系统和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对进园的中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公园水系成为北京最大的再生水净化水系。

森林公园是国内大型城市公园中的

第一个全面应用可再生能源

第一个对废物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并形成闭合资源循环圈

第一个综合处理、循环利用绿色垃圾的处理中心

第一个实现了全园污水零排放

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

第一个实行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第一个实现集智能化经管、灌溉、消防、水质监测与预警系统于一身的智能化公园

第一个将生物多样性及近自然林理念应用到规划中

第一个针对特有乡土鸟类种群习性而设计的雨燕塔

第一个全面贯彻生态节能策略、采用绿色能源的公园建筑体系

第一个结合太阳能光电板的景观廊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今天的创造性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勇于创新的科技观,雄厚的综合科研力量,是中国当代先进的园林技术集大成的展示平台,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成果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将为北京留下一份百年的绿色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 一、地理背景 (一)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 仙女山森林公园地处重庆市武隆县境内,属武陵山脉,乌江北岸,位于国营仙女山林场侯家坝工区,地理位置坐标在东经107°43’6’’~107°46’40’’,北纬29°28’24’’~29°31’34”之间,东接白果乡,南接土坎乡,西邻双河、木根乡、涪陵市大木林场,北抵丰都县厢坝乡、丰都县三抚林场。公园规划总面积8190公顷,南北长约17.6公里,东西宽约12.4公里。园区到武隆﹑丰都等地的道路两旁5公里内区域属旅游规划控制区域。 (二)地质、地貌 仙女山平均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560米,最高海拔2033米,相对高度50~200米,平均坡度2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构成的高台地,上万亩狭长平坝镶嵌其间,形成重庆东部最大的高山草原。 天生桥平均海拔高度780米,最低海拔607米,最高海拔1142米,相对高度200~500米,平均坡度7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剖面,形成特有的洞峡景观。 (三)气候、水文 仙女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呈亚热带中山气候。雨量大、云雾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积雪期长﹑冬季严寒积雪﹑夏季凉爽温和﹑春季雨雾绵朦。年均气温低于11.2℃,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低于21℃,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月均温0.4℃,无霜期仅为200天左右,相对温度78%。年降雨量高于1214.3毫米,年蒸发量为854.9毫米,低于降水量359.4毫米。年平均日照为921.9小时,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为下雪期,下大雪时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

二、交通条件 仙女山有便捷的水陆外部交通条件,经涪陵到重庆主城区约250公里,由重庆机场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海外地区,陆路可直达成都地区,水路经大三峡与宜昌﹑岳阳﹑武汉﹑南京﹑上海联系。目前重庆主城区沿长江水路经涪陵城转乘公路至仙女山约需4小时。随着二,三年后渝涪高速公路的建成,从重庆经陆路至仙女山可缩短至2.5小时;由重庆经南川至武隆的高等级公路已规划修建,建成后重庆至仙女山的路程在2小时以内。涪陵城到仙女山只需要1个多小时,丰都县城到仙女山只有40多公里路程,仙女山上有乡村公路与丰都三扶林场直接相连,现也准备规划修建为等级公路。319国道从仙女山下土坎附近通过,武隆至彭水的沿江二级公路在1998年全程硬化,东去湖南张家界更加便捷。仙女山还位于国家决定新建的渝怀铁路线旁,2005年建成后重庆至武隆铁路里程为198公里,将大大降低旅游交通成本。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仙女山具有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经济背景 仙女山森林公园由国营仙女山林场经办,现有正式职工74人,园区内无农户居住,无林权与土地权纠纷。仙女山地区共有草地、荒坡20万亩。目前已有人在外围地带开垦荒地,种植猕猴桃,反季疏菜,三木药材及养殖新疆美利奴细毛羊、南江黄羊、西门塔尔牛等,已初具规模。另外,该地还可开发鹿﹑兔养殖项目以发展观光农牧业。仙女山所属的武隆县,西连涪陵市﹑南川县,南接贵州遵义地区,东与黔江的彭水县相邻,北抵丰都县。武隆是国定贫困县,但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定于明年脱贫。武隆也是三峡库区淹没移民县之一,有3470人移民安置任务,国家移民补偿金额共1.9481亿元。武隆县有39万多人口,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红苕﹑洋芋等;主要经济作物为苧麻﹑烤烟﹑油菜﹑蚕桑;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电力﹑造纸﹑化工﹑麻纺﹑食品加工﹑烟叶复烤等;武隆羊角醋﹑羊角豆腐干已成为游客喜爱的土特产品。丰富的农林牧产品为满足游客食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与定义 (4) 4总则 (6) 5一般规定 (6)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 5.3功能分区 (9) 5.4容量与人口 (10)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 6专项保护 (11) 6.1保护规划 (11) 6.2森林景观规划 (13)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 6.5基础工程规划 (16) 6.6土地利用规划 (18) 6.7社区发展规划 (19) 7分期建设规划 (19)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 8.1投资估算 (20) 8.2效益评估 (20)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 9.1一般规定 (20)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 9.3附件 (20) 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 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 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Standard for Overall Design of Forest Parks LY/T5132—95 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 林业部关于颁发《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东北、内蒙古国有森工(集团)总公司(总局): 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3]73号文下达的编制任务,由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业经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审查通过,现批准为林业行业推荐性标准,代号LY/T5132—95,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设计规范》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林业部负责。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2 总体布局 2.1 一般规定 2.2 森林公园区划 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3.1 环境容量 3.2 游客规模 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4.1 景点设计

4.2 游览线路设计 5 植物景观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植物景观设计 6 保护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生物资源保护 6.3 景观资源保护 6.4 生态环境保护 6.5 安全、卫生工程 7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餐饮 7.3 住宿 7.4 娱乐 7.5 购物 7.6 医疗 7.7 导游标志 8 基础设施工程 8.1 一般规定 8.2 道路交通 8.3 给、排水 8.4 供电 8.5 供热 8.6 通信 8.7 广播电视 8.8 燃气 9 设计文件组成 9.1 一般规定 9.2 设计说明书 9.3 设计图书 9.4 附件 附录A 术语解释 附录B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附录C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附录D 容量测算推荐公式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前言 1范围 .......................................... ..... ........ ... ............. 第4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第4页 3术语与定义 ....... .. ......................................... ......... .. ...... .第4页 4总则 ...................................................................... 第6页 5 一般规定 .................................................................. 第6页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 .. ............................... 第6页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 .第9页 5.3功能分区 ............................................................ .……第9页 5.4容量与人口 ............................................................. .第10页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第10页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 .第11页 6专项保护 ................... ...................................................... 第11页 6.1保护规划 ................. ...................................................... 第11页 6.2 森林景观规划 ......... .. .................................................... 第 13 页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 .… ..................................................... 第13页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 ................................................... 第14页 6.5基础工程规划 ............ ..................................................... 第16页 6.6 土地利用规划 ............ .… ..................................................... 第18页 6.7社区发展规划 ........... .… .................................................... 第19页 7分期建设规划 ............... ..................................................... 第19页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 .... .................. 第20页 8.1投资估算 ............................................. ..... ................... 第20页 8.2效益评估 .......................................... ...... ..................... 第20页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 .... ..................... 第20页 9.1 一般规定 ....................................................... ....... ....... 第20页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 ..... ....... 第20页 第20页 附录A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附录B 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9.3附件 第21页 第22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 “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规模最大的在建奥运工程,从规划设计伊始,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系中,以绿色为基础,展开全方位、近自然的生态体系规划;以科技为依托,展开各项综合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文为灵魂,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山水格局,架构现代公园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森林公园全面应用当代最先进的景观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制定出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战略,形成大量生态设计成果,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二、完美的人工生态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 综述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 (一)地层 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 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 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区内长约38km,宽6km。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两翼倾角50°~60°,西南倾没倾角12°~35°,为不对称单箱状背斜。 2、断层

《XX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及思路

XX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9-2028 年)方案及思路 XX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XX年XX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二、规划范围及目标 三、森林公园各功能分区要求 四、时间安排 五、人员安排 六、资料收集清单 七、附表 表1 XX省级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 XX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局(处)人员现状统计表 表3 XX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现状统计表 表4 XX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统计表 八、附件 附件《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一、编制目的 根据XX等文件精神,要求自公园设立批准之日起十八个月内,须按批复的面积和范围完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为能继续有效发挥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水平,有效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有必要及时对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总规的评审与审批。 二、规划范围、目标 1、规划范围:按XX号文批复的面积和范围进行规划),总面积为XX公顷(约XX万亩)。 2、规划目标:按照“XX”的规划思路,以“全面保护、合理利用”为前提,将XX省级森林公园打造为XX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上的绿色节点,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本规划必须遵循森林公园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并与区(县)级、市级旅游规划及其他上位规划进行充分有效衔接。 三、森林公园各功能分区要求 目前,省级森林公园没有相应的总体规划编制规范,依照《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进行编制。根据该规范,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类型包括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每类功能分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划分为几个景区(分区)。 1、核心景观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洁、吴宜夏、吕璐珊、辉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 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中轴线示意图 2002年,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 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 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 My dent ist ha d jus t pu him neys w ere bu ilt ab ove se a-lev el. In 1860, a b etter plan was put f orwar d by an

目录 1 总则 (5) 2 术语 (5) 3 一般规定 (7) 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7) 3.2 资源评价 (14) 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5) 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6) 3.5 容量与人口 (17) 4 专项规划 (19) 4.1保护保育规划 (19) 4.1.1 一般规定 (19) 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20) 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4.1.4 防灾规划 (22) 4.1.5安全保障规划 (22) 4.2森林景观规划 (22) 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23) 4.4 游憩规划 (24) 4.5 基础工程规划 (27) 4.5.1 一般规定 (27) 4.5.2 道路交通规划 (28) 4.5.3 供电规划 (28) 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9) 4.5.5 供热规划 (29) 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9) 4.5.7 广播电视规划 (30) 4.5.8 燃气规划 (30) 4.5.9 医疗救护规划 (30) 3 , a bette r pla n was put forwa rd by an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编者按: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余英溪丰桥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德清县人防中心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这三个项目县建设局已分别邀请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在充分完善的基础上,三个项目已上报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审议,会议原则同意,同时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使这三个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景观与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现将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刊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9月1日-2日晚6:00-8:30在武康千秋广场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8063441 联系单位:县建设局规划科 城乡规划网:https://www.sodocs.net/doc/cc17624587.html, 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图

烟霞阁效果图 烟霞坞效果图

孟郊故里效果图 山林休息亭效果图 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范围 本次塔山森林公园规划的范围位于塔山与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西北角区块,东至烟霞坞,南至石溪坞,西侧以规划玉屏路为界,北隔舞阳街与德清县城已建成区域相对,规划总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

二、规划结构、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屹立山顶上的视觉中心——烟霞阁。 两带:与城市相接的两条公园边缘地带——自然风光带、公共活动带。 四片区:山坞中不同特征的四个功能区块——烟霞洞天、石溪竹韵、山村农趣、孟郊故里。 三、景点规划 1、烟霞洞天(位于烟霞坞内,是武康古八景之一,据传当时山坞内大树参天、雾气朦朦,进入其中别有洞天) 主要由入口广场、“烟霞洞天”石牌坊、滨水走廊和亲水平台、“梅庄”、“激水亭"、“挂云桥”、“藏春亭”、摩崖石刻、“木鱼岩”、中型度假酒店等组成。 2、石溪竹韵(位于石溪坞的上段,现状竹林茂密) 主干道穿行于竹海之中,途中少有开阔空地。为减少沿路大片竹林景观可能导致的单调感,结合地形设置了三处休憩场所。山坞最深处为林泉小居,一组竹制小屋掩映在竹林之中,竹居四周通过开挖蓄水成塘,形成石溪的源头。中间结合现有山林土屋及房前菜地、茶田规划一处竹海茶苑,尽享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沿路而下,利用一片空地布置服务建筑,形成山林驿站。 3、山村农趣(位于石溪坞下段,现状为一自然村) 村内农居散布在竹林之中,形成了富有趣味的村落空间。规划对农居建筑进行整治,统一村落形象。结合山涧溪流的水系疏通,整理村落空间,强化现有特色,开辟公共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野游戏。同时利用村落周边的竹园和林中空地,开展参与性的农业劳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规模:869公顷 地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特色:获得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优秀方案 该方案以“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切入点,以养育中华儿女的“田”为总体概念,表达了设计师们对脚下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挚爱,以“撷拾起昨日智慧的果实,播撒下明天希望的种子”的虔诚的态度审视历史文化、规划设计北京美好未来。 五千年的中国土地曾经、还将养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无数的失败与成功之后,田,积淀下了处理人与土地关系的最精华的智慧。连同那充满诗意的景观,田,告诉我们如何尊重土地和自然过程,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收益。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五千年智慧连同其诗意的景观被无情地毁弃,我们甚至以“工业化”和“高科技”的名义来“整治”和“改造”我们生命的土地、水系,而最终发现我们祖先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技术要高明的多。 在上述设计理念指引下,形成了方案的几大特点:(1)田+等高线:结构与象征性肌理;(2)梯级湖群+梯田湿地: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3)可持续的水系统:渡水槽和水体净化、循环和再用;(4)植被:景观生态模式与“三皴法”配置;(5)轴线: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部关于五色土地的交响乐;(6)场地故事:环境解说系统与专类植物园。 当城市化和可持续挑战中国大地,奥运会成为未来北京的主题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并将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的、人文的、绿色的奥运景观典范。一个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景观典范。 田,连接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它最终成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体现。

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

《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规划成果公示 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提升,科学指导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原青岛西海岸新区林业局委托济南新绿豪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依法将《规划》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2月26日至3月4日。 请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于公示期内以电话、e-mail等形式向我局林业站反馈意见。 联系人:李贵学88138273 e-mail:jnlinyezhan@https://www.sodocs.net/doc/cc17624587.html, 一、规划范围 山东灵山湾森林公园由环海林场和大珠山两个片区组成,总面积761.1hm2。各个片区地理坐标和四界范围如下: 环海林场片区,面积320.8hm2。地理坐标(CGCS2000坐标系,下同):东经120°01′02″-120°02′26″,北纬35°49′25″-35°50′48″。范围包括: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沿滨海大道东缘向北、东北至)环海林场防火路(沿防火路至)黑松林林缘(沿林缘向东南至)海岸线(沿海岸线向西南至)滨海大道东路东侧(沿海滩植被群落外缘向西至)海军路(沿滨海大道东路南缘向西至)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 大珠山片区,面积440.3hm2。地理坐标:东经

119°57′00″-119°59′20″,北纬35°46′24″-35°48′27″。范围包括:自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沿山谷向西南至)滨海街道东山张村东侧山顶山脚林缘(沿林缘向北至)黑龙潭西侧山顶(沿山谷向北至)滨海街道大桥村南侧库塘东北角(沿S293东南侧林缘向东北至)大珠山水库西北侧山顶(沿林缘向南至)石门寺塔林西侧游步道(沿游步道至)心经刻石西北侧山谷(沿山谷向东南至)小福台顶北侧游步道(沿游步道向东至)仙人庵西南侧游步道交叉口(沿山谷向南至)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 二、规划分期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8-2027年,共10年。 规划考虑公园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以及黄岛区中央公园2020年将初具规模的实际情况,将规划期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2018-2020年,3年;远期:2021-2027年,7年。 三、主题定位 (一)总体定位 根据资源特色及区位情况,灵山湾森林公园应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凸显森林、海滩、山岳等资源特色,融文化于生态之中,建设城海一体、山林交融、芳香多彩、功能多样的黄岛区城市绿肺、生态地标。 以建设中国一流、青岛特色的森林生态休闲目的地为标杆,努力打造中国知名的城郊休闲型国家森林公园、山东省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和发展的样板工程、黄岛区重要的森林研学基地。 (二)分区定位 1、环海林场片区 充分发挥片区地处黄岛城区、接城连海的区位优势,突出林场作为滨海地带少见的绿色斑块的独特性,大力提升片区森林景观和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强化生态休闲、科普教育、森林研学等功能,建设城市中心滨海休闲型国家森林公园片区。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编者按: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余英溪丰桥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德清县人防中心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这三个项目县建设局已分别邀请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在充分完善的基础上,三个项目已上报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审议,会议原则同意,同时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使这三个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景观与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现将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刊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9月1日-2日晚6:00-8:30在武康千秋广场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8063441? 联系单位:县建设局规划科 城乡规划网: 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图 烟霞阁效果图 烟霞坞效果图 孟郊故里效果图 山林休息亭效果图 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范围 本次塔山森林公园规划的范围位于塔山与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西北角区块,东至烟霞坞,南至石溪坞,西侧以规划玉屏路为界,北隔舞阳街与德清县城已建成区域相对,规划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二、规划结构、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屹立山顶上的视觉中心——烟霞阁。

两带:与城市相接的两条公园边缘地带——自然风光带、公共活动带。 四片区:山坞中不同特征的四个功能区块——烟霞洞天、石溪竹韵、山村农趣、孟郊故里。 三、景点规划1、烟霞洞天(位于烟霞坞内,是武康古八景之一,据传当时山坞内大树参天、雾气朦朦,进入其中别有洞天)主要由入口广场、“烟霞洞天”石牌坊、滨水走廊和亲水平台、“梅庄”、“激水亭"、“挂云桥”、“藏春亭”、摩崖石刻、“木鱼岩”、中型度假酒店等组成。2、石溪竹韵(位于石溪坞的上段,现状竹林茂密)主干道穿行于竹海之中,途中少有开阔空地。为减少沿路大片竹林景观可能导致的单调感,结合地形设置了三处休憩场所。山坞最深处为林泉小居,一组竹制小屋掩映在竹林之中,竹居四周通过开挖蓄水成塘,形成石溪的源头。中间结合现有山林土屋及房前菜地、茶田规划一处竹海茶苑,尽享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沿路而下,利用一片空地布置服务建筑,形成山林驿站。3、山村农趣(位于石溪坞下段,现状为一自然村)村内农居散布在竹林之中,形成了富有趣味的村落空间。规划对农居建筑进行整治,统一村落形象。结合山涧溪流的水系疏通,整理村落空间,强化现有特色,开辟公共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野游戏。同时利用村落周边的竹园和林中空地,开展参与性的农业劳作活动,体验农家的乐趣。村落南侧山脚下溪流缓缓流过,在溪旁的竹林中布置度假竹屋,丰富农家体验的内容。4、孟郊故里(位于舞阳街沿线一个相对独立的山坞之中)景点以孟郊名作“游子吟”作为规划的中心要点,通过建设贞瞿先生祠、东野古井、慈母堂、游子馆、慈母园、游子吟题刻景石等内容突出表达游子心中“孝”的深刻内涵。为使这个择址新建的历史景点不至于过于孤立,规划在山坞入口处设置了入口广场、戏台、茶楼等,往内延伸有民居街巷等传统元素,为内部祠堂等的设立烘托氛围。5、公共活动带(位于规划玉屏路沿山体、村落一侧的山坡、平地之上)沿线设置多组商业服务建筑和活动场地,主要为邻近居民提供集商业、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区块。同时结合道路对面城市沿路商业配套设施,将玉屏路打造成为市民提供多种休闲活动的景观道路。在景区主干道入口处依据上位规划要求设停车场,并配套建设游客中心,形成景区二级服务中心。沿路的主入口广场与公共活动带融为一体。6、自然风光带(位于舞阳街沿线)通过植物造景形成一个自然风景林带,成为景区面向城市道路的自然界面。风光带中局部设游步道与山体游路连接。在一个开山形成的山坳中设置一处商务会所,相对封闭的环境保证了会所的私密性,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提供了无可挑剔的商务活动场所。7、烟霞阁(位于百岫寺对面)此处原先曾有禅师塔耸立,至今仍留有“盘经石”印证传说。规划范围内丘陵起伏、山坞众多,整体空间形态相对分散,在山体最高处设置阁楼形成视觉中心,以统筹公园空间关系。山体上的游步道均以此阁为中心展开,组织登山游线。阁采用木构三层八角透空的古典形式,建筑立于台基之上,台基高6米。台基前布置一组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修订稿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与定义 (4) 4总则 (6) 5一般规定 (6) 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 功能分区 (9) 容量与人口 (10)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 6专项保护 (11) 保护规划 (11) 森林景观规划 (1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 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 基础工程规划 (16) 土地利用规划 (18) 社区发展规划 (19) 7分期建设规划 (19)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 投资估算 (20) 效益评估 (20)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 一般规定 (20) 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 附件 (20) 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 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 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 是森林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称。 景物 scenic attraction 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森林风景资源个体,是森林公园构景的基本单元。

南宁市五象岭总体规划(2015-2025)文本

南宁市五象岭总体规划(2015-2025)文本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 (3) 第一节性质和范围 (3) 第三节总体布局 (3) 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4) 第三章生态文化建设 (4) 第一节规划原则 (4) 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4) 第四章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5) 第一节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 第二节游线组织规划 (5) 第五章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5) 第一节游客容量控制 (5) 第二节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5) 第六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6) 第一节规划原则 (6) 第二节植被规划 (6) 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 (6) 第四节风景林经营管理规划 (6) 第七章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7) 第一节规划原则 (7) 第二节保护分区及保护措施 (7) 第三节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保护 (8) 第四节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保护 (8) 第八章基础工程规划 (9)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9) 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9) 第三节供电规划 (9) 第四节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10) 第九章防灾及应急管理规划 (10) 第十章土地利用规划及居民点调控规划 (10)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10)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 (10) 第三节居民点调控规划 (11)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11) 第一节近期(2015~2016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二节中期(2017~2019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三节远期(2020~2025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四节实施保障措施 (12) 第十二章附则 (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 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