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县政协主席会议安排,由县政协牵头,组织县农委等单位成立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等方式,对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中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57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20万吨;蔬菜常年播种面积48万亩,产量100万吨;养殖水面4.5万亩,水产品产量5.5万吨。培育出“中牟西瓜”、“中牟大蒜”、“雁鸣湖”大闸蟹、“牟红牌”黄河鲤鱼等知名品牌,是郑州都市区的“菜篮子”,河南省第一水产大县。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年被国家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年,我县着眼推动全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9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45万余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高达99%。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 0家,培育出万邦、弘亿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农民专业合作社557家,

家庭农场24家。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中牟现代农业草莓产业示范区及现代农业服务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初具规模,建成邦友、晨明、天邦等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9家,万亩西瓜、草莓、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4个。全县各类农业园区直接安排就业3万人,带动就业8万人,拉动周边服务业产值15亿元。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13800元上升到**年的17000元,同比增长2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74:1下降到1.47:1,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跨越,以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并被确定为我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二、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单一生产功能的农业发展已到瓶颈期,与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新型城镇化对产业支撑的要求不相匹配,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1、农业一产效益低下。一是农业种植模式传统。目前全县大部分区域农业种植模式依然粗放,处于自由种植状态,主要表现有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品质不佳等,致使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不稳。二是农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我县农业园区化程度不高,园区总量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现状已显现出局部超前,整体落后的状况。三是传统优势农业“优势不优,强项不强”。传统农业规模大效益低,突出表现有西瓜品质下降,大蒜质量不高、蔬菜价格不稳等。

2、农业深加工发展严重不足。一是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强大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规模小、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活力。农业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专业的政策指导,存在种类全、数量多,但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3、农业三产与全域旅游没有有机融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程度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没有有机融入全域旅游,缺乏精品旅游线路。农业主题活动支撑三产能力不强,农家乐、田园休闲观光游项目少、规模小、品味低、不规范;农业园区的功能拓展、品味档次和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对游客缺乏吸引力,留不住客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和收益。

(二)涉农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

1、农产品现代化销售方式滞后。一是我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电商发展相对缓慢。二是农产品直供直销网络平台未搭建。

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尚未运行。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级指挥中心和追溯网点尚未投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没有正常开展工作。三是没有建立与质量安全追溯相应的保障机制。

3、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不强。缺乏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视与保护,农产品品牌开发、保护、利用、推广力度不够,忽视了农产品品牌的带动作用,缺乏相应的品牌注册激励机制。如“中牟西瓜”、“中牟大蒜”等品牌影响力基本呈减弱的趋势。

4、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一是农业区域中心站功能单一。农业区域中心站作为农业公益性服务主体,服务项目和内容简单,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较慢。产、学、研脱节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新品种试验示范不多,能够推广的新品种更少,推广力度小。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和接受程度普遍不高。

(三)配套政策不完善

1、土地流转难度大。一是政府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模式单一,程序不规范。二是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对土地租金和收益期望值过高,造成土地流转步伐慢、难度大。三是入驻园区企业建设用地难以保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基本需要。

2、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一是涉农资金投入方向和投资方式没有与上级投资机制形成互补。二是政府投入撬动金融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的渠道不畅、机制缺失,政府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农业整体规划不完善。我县制定有农业专项发展规划和农业休闲观光提升规划,但乡镇特色不突出,区域差异化不明显,各乡镇没有专门的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连续性没有保障。

三、意见建议

按照“巩固传统农业优势,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实施接二连三发展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思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追溯化把关、网络化销售,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园区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强化要素保障

1、科学合理调整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全县都市生态农业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特色鲜明,市场错位竞争,产业差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突出乡镇地域特色,分乡镇、分区域编制出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乡镇农业发展规划,实现乡镇农业规划与全县农业整体规划有机互补和融入。

2、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加强农业资金保障。落实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继续落实县本级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亿元的投资政策。二是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和投资方式。涉农资金主要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重点支持基础工程类建设,包括支持都市生态农业建设,支持上级资金和项目未能覆盖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实施农业贷款担保改革。逐步落实财政补贴担保费和风险补偿政策,建立“政、银”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县财政存入郑州市政府指定的合作担保机构(郑州农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定数额的财政风险补偿金,按照1:10的比例,担保机构为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 0倍的信用贷款,解决融资难题。

3、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确保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需求。一要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入股、互换、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二要继续落实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对土地流转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进行价格补贴,连续补贴3年,进一步促进土地大规模流转。三要在政策范围内,解决农业企业必要的建设用地。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范文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

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药、化肥的废弃物,稻草秸杆,畜禽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成份、过程复杂,难以控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面源污染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逾来逾烈的态势,严重制约生态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XXX乡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 农业面源污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目前,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总体水平普遍较高,部份田块每亩使用量甚至达到200多公斤化肥和20公斤农药,折纯氮400公斤,超出全国平均化肥施用水平。究其原因是部份农户贪图省时省力,不按农技部门提供的配方量,超剂量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部分杀虫剂,个别农户超剂量达到配方量的2—3倍,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是人、畜、禽粪便无序排放。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以及居民点建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造成农村的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畜禽圈舍布局不合理,甚至部分规模养殖场都没有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当,粪便中有害成份直接排入沟渠河道,直接影响公共卫生,也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村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三是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农业生产产生的稻草秸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0%左右,大部份农户采取焚烧的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隐患和火灾隐患。 (二)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大气质量降低,粪便垃圾未能及时清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累积于河道水体中的残留化肥、农药,通过饮用水、农副产品等方式进入人体,给人体带来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危害。 2、对人居环境带来危害。农业废弃物焚烧、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农田化肥、农药等排入河道后,大量的含氮、磷有机物,毒素、碳氢化合物进入自然水体、

地膜覆盖与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地膜覆盖与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各行各业都在走低碳经济之路,节能减排,注重环保,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去冬今春,我办根据工作职能,赴部分乡、村、农户、田块开展地膜对农田污染专项调查,广大农户普遍反映地膜覆盖技术好,增产增效,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当问到残膜是怎样处理的?老百姓回答的非 常简单,“庄稼收了以后,地用牛一耕,把它翻到田里就完事了,哪还有闲功夫把残膜捡起来”。万事万物都是双刃剑,只知地膜覆盖的好处,而不知残膜的危害,真是令人担忧。 一、地膜覆盖现状与污染 地膜覆盖现状 我区的地膜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始于年,当年推广地膜玉米8000多亩,后逐年 递增,高峰期达到了万亩,占玉米面积的60%,二高山村农户种植地膜玉米基本上是100%,

号称是“白色的技术革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玉米单产,增加了总产,解决了农民的温饱。地膜覆盖技术从单一的地膜玉米,地膜马铃薯向地膜蔬菜延伸。到中期,高山的地膜白菜、地膜萝卜种植技术在我区安家落户,每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亩产值翻几番,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繁荣了农村经济,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 残膜污染现状 据查,凡是种过地膜覆盖的田块,到田间一看,除土壤中的地膜看不到以外,田边地角地膜随处可见,迎风招展,非常招眼。我们过细算一笔账,一亩地膜玉米需地膜公斤,累计用地膜800吨,一亩地膜蔬菜需地膜3公斤,累计用膜1200吨,还不计算地 膜马铃薯等其它作物覆盖用膜,仅两项地膜覆盖用膜就超过2000吨。这些地膜基本都 被农民耕地时翻在20CM土壤的耕作层中, 这些地膜被埋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其污染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膜覆盖的主要优点

调研报告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cc7584707.html,)/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 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

元,同比增长20.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20**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0**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1.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 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0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20**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XX年,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XX年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XX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

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禽畜场 我县的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畜禽养殖的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精品范文】.doc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第二篇:云南省农村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高县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财险第四篇:办事处关于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第五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2014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2014年4月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2014年17起,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景色优美,空气新鲜,水质清洁,生态良好,到处都是绿色植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的乐园。人们来这里旅游,吃的放心、玩的开心、住的舒心。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和地膜的大量使用,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已成 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的难点之一。我区农业污染现状 如何?通过一年来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1000多个普查对象调查分析,农 业污染虽然小于江汉平原和长江流域,但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农业污染现状 地膜污染。我区推广地膜玉米历史较长,地膜基本未有回收,残留在土壤之中。近几 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山反季节蔬菜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用膜量逐年增加。高山反季节蔬菜每年至少2万亩,每亩用膜量2公斤,仅蔬菜用膜量就达40吨,这还不 包括其它地膜种植面积。通过调查,70%的蔬菜种植农户,地膜大多都没有回收,每年有 几十吨地膜残留在农田中。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 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因此人为地、随性地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 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 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 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 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 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 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 交流。 农药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年销售农药12~15吨。全区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近6 万亩,亩平用药量达1~2公斤。其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 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 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移而来,1984年建乡,全乡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辖13个村80个合作社3561户,12432人,可用耕地面积5.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78.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45元。特色产业有玉米制种、油料、苹果、葡萄、梨、加工番茄、辣椒干以及孜然、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肃XX县明花乡许三湾,上世纪80年代末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后,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明花区许三湾荒漠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0年正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开发。20多年来,来自肃XX县南部干旱山区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___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 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的调查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xx)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全县核桃产业现状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

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 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 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 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xx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 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xx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 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 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 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xx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 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xx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

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 办事处关于 ##办事处位于科右前旗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村,29个自然屯,4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有4806户,其中农业户4554户,人口15946人,其中农业人口15115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现实有农业人口万人。全办事处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川地32826亩,占耕地比重的%。气候特征干旱缺雨,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高气温3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420毫米,无霜期127天左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马铃薯、葵花、大豆及杂粮杂豆。受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气候条件影响,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随时威胁着农业生产,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情况下,为避免自然灾害后农民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之一,农业保险可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使农民获得必要的补偿,有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 一、##办事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以XX年为例,##办事处农户保险投保面积共计亩,保额共计元,其中:旱地玉米投保户2387户,面积亩,保额元;水浇地玉米投保户414户,面积亩,保额元;葵花投保户968户,面积亩,保额元;大豆投保户669户,面积亩,保额

元。投保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XX年保险公司共分两批对农户进行了理赔,第一批理赔各类农作物亩数为亩,占投保面积的%,赔付金额为元,占保额的%,第二批赔付金额10万元,两批共赔付金额为元,占保额的%。同时,保险公司将农户投保的元保金转到XX年,为农户继续参了保。 二、存在的问题 1、保险公司强行将农户上一年的保费转到下一年,在部分农户中产生不良影响,剥夺了农户自主投保的权力。 2、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少,目前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在办事处开展种植业保险,无竞争,势必导致其服务质量上存在问题,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差距。 3、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序不透明,诸如:灾年农业年成是怎样界定的,理赔标准是什么等等,参保农户都不清楚,导致农民反响很大。 4、保险公司理赔时间过长,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 5、理赔数额应严格按农业保险理赔标准实施,不能各乡平均分配。这样严重破坏了公平原则,也会使保险部门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影响农业保险业务开展,制约保险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引导。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自然灾害往往给农业、农村、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而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对于农民的损失以往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和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简 易版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景色优美,空气新鲜,水质清洁,生态良 好,到处都是绿色植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的乐园。人们来这里旅游,吃的放心、玩的开 心、住的舒心。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和地膜 的大量使用,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 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工作的难点之一。我区农业污染现状如何? 通过一年来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 业等1000多个普查对象调查分析,农业污染虽 然小于江汉平原和长江流域,但农业面源污染 日趋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农业污染现状 地膜污染。我区推广地膜玉米历史较长,地膜基本未有回收,残留在土壤之中。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山反季节蔬菜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用膜量逐年增加。高山反季节蔬菜每年至少2万亩,每亩用膜量2公斤,仅蔬菜用膜量就达40吨,这还不包括其它地膜种植面积。通过调查,70%的蔬菜种植农户,地膜大多都没有回收,每年有几十吨地膜残留在农田中。 农药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年销售农药12~15吨。全区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近6万亩,亩平用药量达1~2公斤。其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引种污染。随着农作物种子市场的放开,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2014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2014年4月

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2014年17起,赔款83945.68元;2014年1至4月12起,赔款108428元,已有54214.65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在年底全部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保险险种范围较小。省里试点起步阶段规定保险产品目录为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西瓜、柑桔、林木、淡水养殖等9个品种,根据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按省定1+4x模式,参保险种原则上不超过5个,我县只能从中选择确定水稻、生猪、鸡、鸭、蔬菜大棚等5个险种,其他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却无法参保,群众对开设这些险种呼声很高。 (二)保险条款不尽完善。一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现有保险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如要求水稻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5亩以上、生猪50头以上、肉鸡鸭8000羽以上,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户失去参保机会。二是事故绝对免赔额偏高。如生猪,规定饲养1000头以下的绝对免赔额是5头,使得养殖规模在几百头的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三是产量减少没有列入赔偿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5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农业污染现状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景色优美,空气新鲜,水质清洁,生态良好,到处都是绿色植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园。人们来这里旅游,吃的放心、玩的开心、住的舒心。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和地膜的大量使用,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的难点之一。我区农业污染现状如何?通过一年来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1000多个普查对象调查分析,农业污染虽然小于江汉平原和长江流域,但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调研报告:文旅融合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文旅融合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XX文旅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与化工、建材、泵阀、农副产品深加工并列成为XX主导产业之一。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助推。下面就我县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方向作出探讨。 一、存在问题 1、资源不能统筹利用。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属多个部门,存在交叉管理,管理缺乏活力,资源优势难以形成产品优势。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既没有整体旅游规划、也没有整体旅游宣传推荐,更没有营销策略和监管体系,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阵,文化元素未能渗入旅游元素、旅游元素也不能彰显XX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不能形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束缚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发展建设资金短缺。多数景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和旅游企业投入,融资能力不强,制约了我县文旅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3、文化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XX丰富的文化宝藏缺乏深度开发,文化旅游没有

进入真正的产业化时代。旅游产业项目推进缓慢,而更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仍然保持着其原始的无形性,例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X猿人遗址、国家级非遗—东路庐剧没有进行任何的产品和产业化开发。 二、下步工作方向 1、深挖和州文化,讲好和州故事,输出和文化内涵。首先汇集文化资源,XX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故事享誉全国。从远古时期XX猿人遗址、乌江霸王祠、刘禹锡陋室、朱元璋点兵镇淮楼,还有喜雨亭、文昌塔。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提到“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历阳又称亚父城。XX历史遗迹众多且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影响力颇大。但是面对全国众多城市竞相在历史名人方面做文章的现状,XX的文化资源如何呈现异彩,需要费一番心思。看省内案例,“六尺巷”位于桐城的西南,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史遗迹与邻里谦让的故事相结合,使建于清代的六尺巷重焕生机。为何普通的巷子能火起来,成为游客的目的地?因为它与主流价值观念相契合,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故事流传深远且受众广阔。以六尺巷为主线贯穿发展始终,融入地方民俗等元素,整合景区、景点和历史遗存,集中展示六尺巷“和”文化与桐城士大夫文化,重点打造六尺巷片区“礼让”“包容”“和谐”教育基地,彰显六尺巷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