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脑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电脑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电脑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电脑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1 引言

1.1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

1.3电脑遥控器总体设计方案 (2)

2 红外遥控

2.1遥控技术 (3)

2.2红外遥控简介(IR R EMOTE C ONTROL) (3)

2.3红外遥控常用载波频率 (3)

2.4红外遥控的特点 (3)

2.5无线遥控距离的影响因素 (4)

2.6工业无线遥控器的应用领域 (4)

3 硬件选择

3.1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选择 (4)

3.1.1 认识红外线 (5)

3.1.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器件选择 (6)

3.2蜂鸣器选择 (8)

3.2.1 蜂鸣器的介绍 (8)

3.2.2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8)

3.2.3.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9)

3.3主控芯片的选择 (9)

3.3.1主要特性 (10)

3.3.2管脚说明 (11)

3.3.3振荡器特性 (13)

3.3.4芯片擦除 (13)

3.4三端稳压器LM7805选择 (14)

3.5电平转换器件MAX232 (15)

3.5.1 引脚排列 (16)

3.5.2 逻辑符号 (16)

3.5.3 MAX232相关特性 (16)

4 电脑遥控器硬件电路设计

4.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7)

4.1.1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17)

4.1.2 复位电路 (18)

4.1.3 时钟电路 (19)

4.2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19)

4.3信号显示电路 (20)

4.4声音提示电路 (22)

4.5串行通讯电路 (22)

4.6电脑遥控器设计总图 (23)

4.7电脑遥控器硬件设计图 (24)

5 红外解码及上位机通讯程序设计

5.1电脑遥控器红外解码及上位机通讯程序设计相关说明 (24)

5.2根据以上要求做程序设计框图如下: (25)

5.3相关程序 (26)

6 硬件调试

6.1从汇编程序到十六进制文件 (29)

6.1.1 汇编软件MASM51 (29)

6.1.2 进行汇编 (30)

6.2程序烧录 (31)

6.3硬件上电测试 (32)

7 结论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6)

附录 (37)

附录A:电脑遥控器程序清单 (37)

附录B:电脑遥控器原理图 (40)

附录C:电脑遥控设计实物图 (41)

电脑遥控器设计(硬件)

1 引言

1.1选题意义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

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

仅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此课题是实现计算机遥控的基础,一个完整的红外控制系统由计算机,串行口,红外接口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等部分组成。在实现红外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红外信号的解码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红外信号解码问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解码电路,而尤其以使用单片机制作解码电路显得简洁可靠,此选题对于在设计方面对单片机的软硬有一定达到掌握。

选择这个课题不仅能够对单片机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应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这个选题很有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红外通信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通信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更加广泛。1995年,一个由部件、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和电信厂商组成的大型集团—红外数据协会(IrDA)就红外通信的一套标准达成一致。

1996年5月,美国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的Canon公司采用红外(IR)光,生产出一种红外射束通信系统。该系统中每个分系统的组成单元都有一台射束设备或收发信机、一台控制设备或基站设备。但是,其中一个分系统传送数据,而另一个设计成传送视频和话音。

1996年3月,纽约州纽约市的Unitel电视公司首次采用IR射束发射视屏信号,并通过开设双向传送的射束发射设备来延伸红外发射距离,将输出信号发送至7GHz的微波发射机,通过微波发射机将信号发送至更远的接收站。

目前,符合红外通信标准要求的数字数据助理设备已推向市场,然而未来的红外通信技术的潜力将通过个人通信系统(PC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建立

而充分显示出来。

1.3 电脑遥控器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包括了六个小的电路块,即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电路,由蜂鸣器构成的声音提示电路,串行通信电路等。其中,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中,复位电路工作方式采用上电自动复位,时钟电路采用12MHZ的晶振作为系统软件及硬件调试的工作时钟。电源电路采用由核心器件LM7805构成的稳压电路,此电路负责为单片机及其它外围元件提供电源。红外信号接收电路采用由一体化的红外线接收模块LT0038A构成的电路,当遥控器发出红外信号时,红外模块能接收到信号且通过单片机INT0端口送到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内部已经编好的程序对捕捉的信号解码。二极管显示电路采用8个共阳极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构成,当发送不同的红外信号时,发光二极管以不同的序列点亮。蜂鸣器电路作用在于,当解码电路成功解码时,发出滴答声以提示解码成功。串行通信电路采用以电平转换器件MAX232作为核心器件的电路构成,用于将解码得到的按键值传送到电脑中。

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电脑遥控器硬件结构总体框图

2 红外遥控

2.1 遥控技术

遥控技术,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2.2 红外遥控简介(IR Remote Control)

红外遥控系统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遥控设备。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接收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最近几年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2.3 红外遥控常用载波频率

红外遥控常用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2.4 红外遥控的特点

红外特点是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

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 无线遥控距离的影响因素

影响无线电遥控距离(Remote distance of RF Remote Control)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发射功率:发射功率大则距离远,但耗电大,容易产生干扰;

2、接收灵敏度: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提高,遥控距离增大,但容易受干扰造成误动或失控;

3、天线:采用直线型天线,并且相互平行,遥控距离远,但占据空间大,在使用中把天线拉长、拉直可增加遥控距离;

4、高度:天线越高,遥控距离越远,但受客观条件限制;

5、阻挡:目前使用的无线遥控器使用国家规定的UHF频段,其传播特性和光近似,直线传播,绕射较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如有墙壁阻挡将大大打折遥控距离,如果是钢筋混泥土的墙壁,由于导体对电波的吸收作用,影响更甚。

2.6 工业无线遥控器的应用领域

无线遥控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

1、工业行车:工业用行车是遥控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以德国为例,占遥控系统每年产量的40%左右;特别是冶金、汽车制造、造纸厂、物料仓库等新增行车几乎全部配备工业无线遥控器;

2、汽车吊、随车吊:通常,大型汽车吊遥控系统还配置了数据反馈装置,反馈装置可将运行参数(如负荷、起重臂长、负荷力矩、油温,压力,角度等)显示在发射系统显示屏上,操作人员可根据显示数据来监控吊车;

3、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泵车操作时因控制台距浇注作业面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传统的操作方式需数人配合才能完成,由于效率低,限制了混凝土泵车的性能发挥;对于长距离、大排量的大型泵车,矛盾更为突出;采用工业无线遥控器可以最大地发挥整机的性能,泵车司机在工作地点驾车定位后,即可用携带遥控系统依次操作泵车的各个动作,如布料杆的左右回转,多级杆的变幅升降等。操作人员可携带发射系统,远离泵车控制台,直接站在软管喷口附近,控制布料杆的动作和混凝土泵的运作;

4、矿山机械:对于矿井里能见度较低的场合下,可选用配有反馈装置的工业无线遥控器控制液压机械。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环境恶劣的地方,也可以方便控制重型凿岩机架钻孔作业。操作员可以选择最近的地点对位钻孔,而不必呆在距钻孔作业点十米以外的钻孔机的操作台上。无线电控制装置采用IP65保护标准完全适应在潮湿和含盐的环境中使用。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准确性,节约投资,提高了效率;

5、专用机械如:炼钢厂清渣装载机,采用工业无线遥控器对装载机进行遥控改造,在不改变现有手动操作方式的前提下,百分之百模拟原履带装载机的机械动力性能和作业功能,达到无人驾驶完成清渣作业的目的。操作员带着轻巧的发射机,自由选择最佳的视觉位置,遥控的装载机在清渣作业中运行自如。遥控装载机的成功运用消除了以往环境恶劣,视线不清,高温落渣带来的事故隐患,使操作人员从恶劣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提高了清渣作业效率、改善冶金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6、建筑塔吊:在欧洲、北美超过60%的建筑回转式塔吊采用无线遥控方式控制,不仅在设备制造时节省成本(无空中操作台),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充分保障,提高了施工效率;

7、其它方面:随着工业无线遥控器技术的发展,在装载机、调车机车、液压机械和移动车辆港口装卸船机等设备中,工业无线遥控器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3 硬件选择

3.1 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选择

3.1.1 认识红外线

在选择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之前,有必要先讲下红外线。红外线又称红外光波,在电磁波谱中,光波的波长范围为0.01um~1000um。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波长为0.38um~0.76um的光波可为可见光,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如图3.1所示

图3.1红外光谱

光波为0.01um~0.38um的光波为紫外光(线),波长为0.76um~1000um的光波为红外光(线)。红外光按波长范围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红外4类。红外线遥控是利用近红外光传送遥控指令的,波长为0.76um~1.5um。用近红外作为遥控光源,是因为目前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极管、三极管及光电池)的发光与受光峰值波长一般为0.8um~0.94um,在近红外光波段内,二者的光谱正好重合,能够很好地匹配,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及较高的可靠性。

然后这是红外遥控的原理,红外遥控的发射电路是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来发出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波;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组成,它们将红外发射器发射雕红外光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送后置放大器。

发射机一般由指令键(或操作杆)、指令编码系统、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当按下指令键或推动操作杆时,指令编码电路产生所需的指令编码信号,指令编码信号对载体进行调制,再由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由发射电路向外发射经调制定指令编码信号。

接收电路一般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指令译码电路、驱动电路、执行电路(机构)等几部分组成。接收电路将发射器发出的已调制的编码指令信号接收下来,并进行放大后送解调电路,解调电路将已调制的指令编码信号解调出来,即还原为编码信号。指令译码器将编码指令信号进行译码,最后由驱动电路来驱动执行电路实现各种指令的操作控制(机构)。

在选择红外信号接收头的时候,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3.1.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器件选择

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3.2所示。

图3.2 红外接收头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2所示。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需要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2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2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电压:4.8~5.3V

工作电流:1.7~2.7mA

接收频率:38kHz

峰值波长:980nm

静态输出:高电平

输出低电平:≤0.4V

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

在本部分设计中,我选择了一体化的红外接收头LT0038A,它是一种集红外线接收、放大、整形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没有红外遥控信号时为高电平,收到红外

信号时为低电平,而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大小一样,它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元件封装图及元件相关管脚图如下图3.3和图3.4所示:

图3.3:红外接收头图3.4红外接收头管脚图

3.2 蜂鸣器选择

3.2.1 蜂鸣器的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表示。

3.2.2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1.压电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振动发声。

3.2.3.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两种蜂鸣器好像一样,但仔细看,两者的高度略有区别,有源蜂鸣器a,高度为9mm,而无源蜂鸣器b的高度为8mm。如将两种蜂鸣器的引脚郡朝上放置时,可以看出有绿色电路板的一种是无源蜂鸣器,没有电路板而用黑胶封闭的一种是有源蜂鸣器。

进一步判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还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Rxl档测试:用黑表笔接蜂鸣器"+"引脚,红表笔在另一引脚上来回碰触,如果触发出咔、咔声的且电阻只有8Ω(或16Ω)的是无源蜂鸣器;如果能发出持续声音的,且电阻在几百欧以上的,是有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直接接上额定电源(新的蜂鸣器在标签上都有注明)就可连续发声;而无源蜂鸣器则和电磁扬声器一样,需要接在音频输出电路中才能发声。

根据单片机是使用电源电压的大小,选择额定电压大小为5.0V的通用由方波驱动的普通蜂鸣器,此蜂鸣器实物图如下3.5所示:

图3.5蜂鸣器实物图(红色)

3.3主控芯片的选择

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典型产品有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8051(芯片采用HMOS,功耗是630mW,是89C51的5倍,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和8751等通用产品,一直到现在,MCS-51内核系列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比如目前流行

的89S51、已经停产的89C51等),各高校及专业学校的培训教材仍与MCS-51单片机作为代表进行理论基础学习。

有些文献甚至也将8051泛指MCS-51系列单片机,8051是早期的最典型的代表作,由于MCS-51单片机影响极深远,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兼容系列单片机,就是说MCS-51内核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8位单片机的标准。

其他的公司的51单片机产品都是和MCS-51内核兼容的产品而已。同样的一段程序,在各个单片机厂家的硬件上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ATMEL的89C51(已经停产)、89S51,PHILIPS(菲利浦),和WINBOND(华邦)等,我们常说的已经停产的89C51指的是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同时是在原基础上增强了许多特性,如时钟,更优秀的是由Flash(程序存储器的内容至少可以改写1000次)存储器取带了原来的ROM(一次性写入),AT89C51的性能相对于8051已经算是非常优越的了。

在对单片机说明时,先对典型的单片机芯片予以介绍,在学习单片机的初期,都是以AT89C51为例子予以介绍,由于AT89C51单片机使用8051内核,对AT89C51的特性代表了所有51系列单片机的特征。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3.3.1主要特性

·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10年

·全静态工作:0Hz-24Hz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128*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3.3.2管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极开路双向I/O口,每个引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当P2口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

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 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

P3口管脚具备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 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 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3.3.3振荡器特性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3.3.4芯片擦除

整个EP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上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除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虽然C51系列单片机有如此多的优点,然而,在市场化方面,89C51倍受PIC 单片机阵营的挑战,89C51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不支持ISP(在线更新程序)功能,必须加上ISP功能等新功能才能更好延续MCS-51的传奇。89S5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89C51的,现在,89S51目前已经成为了实际应用市场上的新宠儿,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Atmel目前公司已经停产AT89C51,将用AT89S51代替。89S51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89S51采用0.35μm新工艺,成本降低,而且将功能提升,增加了竞争力。89SXX可以像下兼容89CXX等51系列芯片。同时,Atmel不再接受89CXX的定单,目前,市场上见到的89C51实际都是Atmel前期生产的巨量库存而以。

89S51相对于89C51增加的新功能包括:

●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性能有了较大提升,价格却基本不变,甚至比89C51

更低。

●ISP在线编程功能,这个功能的优势在于改写单片机存储器内的程序不需要

把芯片从工作环境中剥离。是一个强大易用的功能。

●工作频率为33MHz,大家都知道89C51的极限工作频率只有24M,就是说

S51具有更高工作频率,从而具有了更快的计算速度。

●具有双工UART串行通道。

●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需要像89C51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

路。

●双数据指示器。

●电源关闭标识。

●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9S51的解密变为不可能,程序的保密性大

大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兼容性方面:向下完全兼容51全部字系列产品。比如8051、89C51等早期

MCS-51兼容产品。也就是说所有教科书、网络教程上的程序(不论教科书

上采用的单片机是8051还是89C51还是MCS-51等等),在89S51上一样

可以照常运行,这就是所谓的向下兼容。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到单片程序烧录的便捷性,单片机与PC机之间双工通讯的简易性,我选择了S系列芯片中的AT89S52RC作为主控芯片。

3.4 三端稳压器LM7805选择

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顾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像是普通的三极管,TO- 220 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在78 ** 、79 ** 系列三端稳压器中最常应用的是TO-220 和TO-202 两种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图形以及引脚序号、引脚功能如图图3.6所示。

图3.6 78××稳压管引脚及封装

图中的引脚号标注方法是按照引脚电位从高到底的顺序标注的。这样标注便于记忆。引脚①为最高电位,③脚为最低电位,②脚居中。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正压还是负压,②脚均为输出端。对于78**正压系列,输入是最高电位,自然是①脚,地端为最低电位,即③脚,对与79**负压系列,输入为最低电位,自然是③脚,而地端为最高电位,即①脚。

此外,还应注意,散热片总是和最低电位的第③脚相连。这样在78**系列中,散热片和地相连接,而在79**系列中,散热片却和输入端相连接。

3.5 电平转换器件MAX232

MAX232是一种把电脑的串行口RS232信号电平(-10 ,+10v)转换为单片机所用到的TTL信号点平(0 ,+5)的芯片。

芯片特点:

●单5V电源工作

●LinBiCMOS工艺技术

●两个驱动器及两个接收器

●±30V输入电平

●低电源电流,典型值是8mA

●符合甚至优于ANSI标准EIA/TIA-232-E及推荐标准V.28

●可与MAXim公司的MAX232互换

●ESD保护大于MIL-STD-883标准的2000V

3.5.1 引脚排列

图3.7 MAX232引脚

3.5.2 逻辑符号

图3.8 MAX232逻辑符号

3.5.3 MAX232相关特性

输入电源电压范围,VCC —0.3V至6V

正输出电源电压范围,V s+Vcc-0.3V至15V

负输出电源电压范围,V s-- 0.3V至- 15V

输入电压范围,V I:驱动器- 0.3V至Vcc+0.3

接收器±30V

输出电压范围,V O:T1OUT,T2OUT V s—0.3V至V s++0.3V

R1OUT, R2OUT —0.3V至Vcc+0.3V 短路持续时间:T1OUT,T2OUT 未限制

工作温度(自然通风)范围:T A:MAX232 0℃至85℃

3.5.4 MAX232实物图

图3.9 MAX实物图

4 电脑遥控器硬件电路设计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4.1.1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要能成为独立的单片机系统,首先就要拥有能够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的抗干扰直流稳压电源。即要求设计的电路能够将外部供电电源转变为5V直流电,本设计中包括常用15V直流电源,滤波电容,LM7805三端稳压模块,普通电容。15V直流电通过一个开关后,通过一个极性电容C1和一个普通电容C2组成的滤波电路,用于滤去外部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中的纹波。

滤波电路有两种形式:一是电容滤波电路,一是电感滤波电路。因为电抗元件在电路中有储能作用,并联的电容器C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储藏起来,而电源电压降低时,就能把能量释放出来,是负载电压比较平滑,即电容C

具有平波的作用。与负载串联的电感L,当电容供给的电流增加时,它把能量储存起来,而当电流减小时,又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流比较平滑,即电感L也具有平波的作用。但是电容滤波电路多用于小功率电源中,电感滤波电路则多用于较大功率的电源中。所以在这个设计中我选用的是电容滤波电路。之后,通过三端集成稳压器来稳定输出电压,使其输出的电压有可靠地精度和稳定性。其中电路中接入普通电容C3来实现频率补偿,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和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极性电容C4是电解电容,用于减小稳压电源输出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信号。我采用的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典型电路接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不受外界干扰的5V直流电源。给整个红外遥控系统带来了更好的工作环境。经过整体的设计的设计思路,得到具体电路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电源电路

4.1.2 复位电路

计算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中央处理器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MCS-51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RST,它是施密特触发输入,只要RST保持高电平,MCS-51保持复位状态,AT89S51RC 此时的P1, P2, P3口都输出高电平。当RST变成低电平后,退出复位,CPU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

我们使用的是COMS型的51单片机,要使RST在上电的时候得到一个高电平,复位电路由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及IN4148二极管组成,以前教科书上常推荐用10UF电容和10K电阻组成复位电路,这里根据实际经验选用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其好处是在满足单片机可靠复位的前提下降低了复位引脚的对地阻抗,可以显著增强单片机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二极管的作用是起快速泄放电容电量的功能,满足短时间多次复位都能成功。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终结完整版

课程实习 单项交流电源自动稳压器课程电力电子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联系电话 提交时间

单相交流电源自动稳压器 一、前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因它本身是大功率的电技术,又大多是为应用强电的工业服务的,故常将它归属于电工类。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系统。电力电子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最常用的材料为单晶硅;它的理论基础为半导体物理学;它的工艺技术为半导体器件工艺。近代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中大量应用了微电子学的技术。电力电子电路吸收了电子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又开发出许多电能转换电路。这些电路中还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利用这些电路,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组成了各种用途的整机,称为电力电子装置。这些装置常与负载、配套设备等组成一个系统。电子学、电工学、自动控制、信号检测处理等技术常在这些装置及其系统中大量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力电子电路及综合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设计的各环节基本内容与要求,完成将来实际工程设计的必需的基础训练。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单相交流电源自动稳压器 调压方式:自耦变分级+晶闸管无触点开关+开环或闭环自动控制 性能指标:容量3KVA 输入电压范围:最低200,最高240V, 输出稳压范围:最低UL〉217V,最高UH〈225V。UL,UH自定,变化范围小于8V。 四、设计要求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照设计程序,完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各环节(主电路、自动调压与触发电路、电源控制及保护显示电路等)的结构设计、设计原理说明、电路图、各元件的计算选择、及相关实验或仿真。 2. 分组作设计报告。 3. 上交完整的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毕业设计

目录 引言 (1) 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发电厂装机容量的确定 (2) 2 确定电力网的最佳接线方案 (4) 2.1 方案初选 (4) 2.2 方案比较 (5) 2.3 最终方案的确定 (18) 3 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8) 3.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8) 3.2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及选择 (19) 3.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9) 3.4 主接线方案确定 (20) 4 选择发电厂及变电所的主变和高压断路器 (20) 4.1 发电厂及变电所主变压器的确定 (20) 4.2 短路电流计算 (23) 4.3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37) 5 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 (42) 5.1 潮流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42) 5.2 丰水期最大负荷的潮流计算 (43) 5.3 丰水期最小负荷的潮流计算 (49) 6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调压计算 (55) 6.1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 (55) 6.2 调压计算 (56) 7 浅谈电力网损耗及降损节能措施 (60) 7.1 损耗计算 (61) 7.2 电网电能损耗形成的主要原因 (62) 7.3 降损节能的措施 (64) 参考文献 (68) 谢辞 (69) 附录一计算机潮流计算程序: (71)

引言 本次设计的课题内容为电力网规划设计及降损措施的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完该专业的相关课程后,在毕业前夕所做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 该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所过的主要课程进行一次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将所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用于实践,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从提高分析能力,并力争有所创新。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网)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掌握编写设计文件的方法。 其意义是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总的应用,通过这次设计使自己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此外,在计算机CAD绘图及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方面也得到较好的锻炼.。 本设计是电力系统的常规设计,主要设计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灵活的调度,把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送到负荷集中地区。发电厂把别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电所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各种能量。这些生产、输送、分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本设计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方针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 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工程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出切合实际、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综合经济效益好的设计,有效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从电力系统的特点出发,根据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对电力系统运行要达到以下的技术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强烈推荐】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 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电力电子毕业设计

中原工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单相交流电源的设计 教学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号:200800494125 姓名:李杨 指导教师:巫付专 2012年2月

一、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题目背景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开关电源稳压: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 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稳压电源(以下简称开关电源)问世后,在很 多领域逐步取代了线性稳压电源和晶闸管相控电源。早期出现的是串联型开关电 源,其主电路拓扑与线性电源相仿,但功率晶体管工作于开关状态。随着脉宽调 制(PWM)技术的发展,PWM开关电源问世,它的特点是用20kHz的载波进行脉 冲宽度调制,电源的效率可达65%~70%,而线性电源的效率只有30%~40%。 因此,用工作频率为20 kHz的PWM开关电源替代线性电源,可大幅度节约能 源,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源技术发展史上被誉为20kHz革命。随 着超大规模集成(ultra-large-scale-integrated-ULSI)芯片尺寸的不断减小,电源的尺 寸与微处理器相比要大得多;而航天、潜艇、军用开关电源以及用电池的便携式 电子设备(如手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更需要小型化、轻量化的电源。因此,对开关电源提出了小型轻量要求,包括磁性元件和电容的体积重量也要小。(2)发展阶段 开关稳压电源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功率半导体器件从双极型器件(BPT、SCR、GT0)发展为MOS型 器件(功率MOS-FET、IGBT、IGCT等),使电力电子系统有可能实现高频化,并大 幅度降低导通损耗,电路也更为简单。 第二个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使功 率变换器性能更好、重量更轻、尺寸更小。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是过去20年国 际电力电子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题目 【篇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 全(158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58个) 1、110kvxx(箕山)变电站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方案 2、1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3、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4、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5、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6、110kv常规变电站改无人值班站的技术方案研究 7、110kv电力网规划 8、110kv线路保护在xx(郴电国际)公司的应用 9、110kv线路微机保护设计 10、11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设计 11、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技术设计 12、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3、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4、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计 15、220kv变电站设计 16、220kv地区变电站设计 17、220kv电气主接线设计 18、22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9、2x300mw火电机组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20、300mv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一) 21、300mv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一) 22、300mw机组节能改进研究 23、300mw机组优化设计 24、300mw凝汽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25、300mw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 26、300mw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 27、50mva变压器主保护设计 28、scada系统的设计 29、sdh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30、xx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31、xx电厂水轮发电机组保护二次设计 32、xx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xx水电站电气一次初步设计 34、xx县电网高度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 35、xx小城市热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36、变电气绕阻直流电阻检测 37、变电站电压智能监测系统 38、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研究 39、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0、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数据采集终端 41、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 42、变电站微机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43、变电站微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监控系统 44、变电站微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scada 45、变电站无人值班监控技术的研究 46、变电站智能电压监测系统开发 47、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设计 48、变电站自动化综合设计 4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系统上位机功能组合) 5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设计 5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综述 52、变压器电气二次(cad)部分设计 53、变压器电气二次部分 54、变压器故障分析和诊断技术 55 、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 56、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 57、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典型故障分析 58、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介质损耗在线检测 59、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局部放电在线检测 60、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绝缘结构及故障诊断技术 61、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油气色谱监测 62、变压器故障维修 63、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油质检测 64、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资料

一、填空题(1*25=25分) 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___________ 的交通量。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_______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_____ 米,物高_____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_________阻力、___________阻力、________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15=15分) 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A 5m B 10m C 20m D 5.0m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A 5m B 10m C 20m D 50m 11.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A 免费运距 B 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D 经济运距 12.假设方向盘转动速度为常数,汽车由直线匀速驶入圆曲线的轨迹为()。A双纽曲线B回旋曲线C抛物线D圆曲线 13.展线的目的是为了()。A克服高差B绕避障碍物C放坡D跨河 14.纸上定线一般在()。A大比例地形图上进行B小比例地形图上进行C大比例的航片上进行D小比例的航片上进行15.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车辆。 A 直行 B 左转弯 C 右转弯D直右混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铁路、公路、水运小汽车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 10000 1.2、 0.1 空气、道路、惯性 绕内侧边缘旋转、绕路中线旋转、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纸上定线、实地定线、航测定线 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修建立体交叉 二、单选题(每题1,共15分) 1. C 设计车速 2. A 停车视距 3. B 外边轴旋 4. D 横向力系数 5. A 1:1:16. D 排水要求7. B 10m 8. D 平、纵、横9. B. 等速 10. C 20m 11. D 经济运距 1 2. B回旋曲线 1 3. A克服高差 1 4. A大比例地形图上进行 1 5. B 左转弯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10分) 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 ①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

电气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指导老师: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姓名: 2018年3月30日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110千伏至10千伏电气部分一次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早已进入电气时代,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水平的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普及,人们将不同功能的装置模块化,并将它们设计在一个屏体中,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方便了设备维护。合理的线路设计能减少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信号干扰,节约屏体空间,提高供电水平,使变电站工作人员更方便的使用。 本课题的研究涵盖了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做毕业设计时可以督促我温顾已学的课本,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也可以锻炼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为将来的更快的适应工作做准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在1949年以前,国内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设规模较小。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的正确决策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电力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用电量激增。到1995年末,全国发电量已经达到10000亿kw.h,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达2.1亿kw,当时居世界第三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目前形成了以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为主,其他类型的发电厂有核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等。变电站的数量数以万计,尤其在发电厂附近和用户附近,由于用电用户的性质不同,所采取的的供电方式不同,主接线形式也不同,变电站的大小和规模也不尽相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变电站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无人化发展。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研制成功第一个符合国情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山东威海望岛变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课题(电力方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电力方向) 【总体要求】 1.给出方案与论证; 2.画出系统原理图和电路图; 3.主要电路设计与计算; 4.系统测试与指标; 5.稳定性与可靠性; 6.毕业设计(论文)用计算机处理打印后用A4纸装订成册; 7.在规定的时间内答辩通过后由答辩小组给出设计(或论文)的成绩; 8.每位毕业生任选一题,每题不超过10名学生; 9.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类别包括设计类、软件类两大类,对选题要求的指导性意见如下: ⑴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份10000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折合不少于5张1~2#图纸(电气信息类设计不少于3张1~2#图纸)设绘工作量,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中涉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⑵软件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系统或较大系统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完成一份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如涉及电路方面的内容,应完成调试工作并提供测试结果;如涉及软件开发的内容,要进行程序演示并给出结果。论文(说明书)中涉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课题一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指导教师:姜永豪徐鹏 【原始资料】 1.设计变电所在城市近郊,向开发区的炼钢厂供电,在变电所附近还有地区 负荷。 2.本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220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110KV和10KV 是二次电压。 3.待建变电所的电源,由双回220KV线路送到本变电所;在中压侧110KV 母线,送出2 回线路;在低压侧10KV母线,送出12回线路;在本所220KV母线有三回 输出线路,送 向负荷。该变电所的所址,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4.110KV和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见表2-1和表2-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数Tmax=5500h,同时率取0.9,线路损耗取5%。

道路勘测设计第6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路线具体位置的工作是在下列那个阶段完成的?() A、工程规划阶段 B、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C、可行性研究阶段 D、设计阶段 2.完成一般路段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是属于()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 A、初步设计 B、技术设计 C、施工图设计 D、综合设计 3.平原区选线的主要特征是克服()。 A、平面障碍 B、纵断面坡度 C、纵断面高差 D、横断面高宽比 4.山岭区河谷选线时,下列关于河谷选择要点错误的是()。 A、河谷走向应与路线走向基本一致 B、应选择人口密集的河谷作为路线走廊 C、应选择纵坡较缓的河谷 D、要处理好纵坡相差较大的河谷上下游的衔接 5.路线在跨越与其接近平行的主河流时,宜把桥头路线做成()。 A、杓形 B、圆形 C、椭圆形 D、抛物线形 6.在越岭选线中,须以安排路线()为主导,处理好平面和横断面的布设。 A、圆曲线半径 B、平曲线半径 C、横坡 D、纵坡 7.隧道高程的选定应根据越岭地段的地质条件,以()作为参考依据。 A、临界宽带 B、临界长度 C、临界高程 D、临界造价 8.山脊线选线的关键是()。 A、选择过岭高程 B、选择控制垭口 C、选择侧坡 D、试坡布线 9.当丘陵区地形开阔、布线条件理想时,路线技术指标应选择()水平。 A、高 B、中偏高 C、中 D、中偏低 10.按照现行设计文件编制要求,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定线均应采用()。 A、纸上定线 B、现场定线 C、三位模拟定线 D、航测定线 二、多项选择题 1.最有效的选线做法包括()。 A、从大面积着手 B、由面到线 C、由粗到细 D、逐步优化

E、经济与技术综合比较 2.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 A、拟建项目的功能定位 B、拟建项目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C、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 D、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影响 E、拟建项目在区域路网的分布 3.下列关于平原区选线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A、路线应采用较高的平纵面技术指标 B、路线应尽量直穿城镇密集区 C、路线与河流的夹角宜为90° D、天然气输送管道应采用上跨式跨越高速公路 E、路线宜采用大半径平面曲线绕避障碍 4.在进行沿河(溪)线的河岸选线时,在不影响路线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的一岸。 A、阴坡 B、背风 C、阳坡 D、迎风 E、任意 5.直穿狭窄峡谷的路线,可根据河床宽窄、水文情况、岸壁陡缓等采用()方法通过。 A、与河争路,侵占部分河床 B、开凿半隧道 C、采用半边桥 D、采用悬出路台 E、修建顺水桥 6.下列垭口底层构造中,路线一般尽量避开的是()。 A、软弱层型 B、构造型 C、断层破碎带型 D、松软土侵蚀型 E、断层陷落型 7.适宜回头展线的有利地形包括()。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开关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开关稳压电源 摘要:本设计应用隔离型回扫式DC-DC电源变换技术完成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及制作。系统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单片机显示与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开关电源的集成控制由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C3843及相关电路完成,利用单片机进行D/A转换,完成对输出电压的键盘设定和步进调整,同时由单片机A/D采集数据利用数码管显示出输出电压和电流。系统具有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宽、噪声纹波电压低和DC-DC变换效率高等特点。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过流保护功能,排除过流故障后,电源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关键字:DC- DC,整流滤波,脉宽调制,A/D采集,D/A转换Abstract:The stabilized voltage switching supply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y DC-DC power transfer with isolation and feedback. The supply includes rectification and filtering circuit, DC-DC transfer unit, controller controll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The swiching supply is controlled b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C UC3843. The output voltage can be regulated step by step by a microcontroller, a key and a D/A converter. The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switching supply are collected by a A/D converter and displayed in Nixie tubes. The switching supply have some advantage such as wide output voltage, low noise ripple, high transfer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swiching supply can realize current foldback. Keyword:DC-DC transfer, rectification and filtering, , microcontroller, A/D collecting dat a,D/A converting 一、方案论证 图1为开关电源系统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电路电源、控制回路和显示设定部分。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得分 一、填空题(1*25=25 分) 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 _____ 、____ 公路 ___ 、_水运 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 ______ 、 __缓和曲线 _____和 ___圆曲线 __。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米,物高米。 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 _____阻力、 ____道路 ____阻力、 ___惯性 ___ 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 ________、 ____绕路中线旋转 _______和____ 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 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 _________、 __逐段安排 _________、具体定线 _______。 ____ 9.公路定线一般有 ___纸上定线 ________、 ___实地定线 ________和 _____航测 定线 _______三种方法。 10.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 __________ 、 __采用渠化交通 _________ 和___修建立体交叉 _________。 得分 (1*15=15 分) 二、选择题 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共页,第页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部分) 第一章 1.我国公路如何分级的? 答: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2.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1.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 2.气候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情况等,影响路线平面位置和竖向高度的确定 3.水温情况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路线方案和布设,同时也决定了土石方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4.土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 5.地面植物影响路线的布设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有哪些? 答: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特点:p19 4.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 内容:p24 第二章 计算题:p48 第三章 1.道路最大纵坡是如何确定的? 答:大纵坡是指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考虑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及运营的经济等。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公路最大纵坡-1% ;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可上调1%(特殊情况);海拔2000m以上,四级公路最大纵坡8% ;大中桥上最大纵坡4% ;桥头引道最大纵坡5% ;隧道内最大纵坡3% ;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时:平原微丘2~3%;山岭重丘4~5% 2.为何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 答:限制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限制合成坡度可以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3.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如何设置? 答:在公路纵坡段较大的路段,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小快车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为消除不利影响,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 爬坡车道设置包括:横断面组成、横坡度、平面布置与长度 4.避险车道的作用及其组成是什么? 答: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组成: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辅助设施 5.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答:1.拉坡前准备工作(绘制纵、横断面图)2.标注控制点位置(高程控制点,经济点)3.试坡(用直线通过高程控制点,穿过一系列经济点重心位置)4.调整(根据规范和选线意图进行微调)5.核对6.定坡 6.计算题:p83

电力电子课设ups设计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0.5kw小功率UPS的设计系别: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我设计的UPS主要分为,UPS的运行方式部分,开关电源部分和电源逆变部分。且每一部分都有其典型的控制芯片组成。 该UPS不间断电源为在线式UPS电源,这种方式的不间断电源在UPS电源当中性能是比较完美的一种。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市电的浪涌.持续的高压或低压.断电等问题。而在市电故障的时候则有蓄电池给电源逆变部分供电,从而保证UPS的不间断供电。 UPS作为保护性的电源设备,它的性能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应是我们选购时的考虑重点。市电电压输入范围宽,则表明对市电的利用能力强(减少电池放电)。输出电压、频率范围小,则表明对市电调整能力强,输出稳定。波形畸变率用以衡量输出电压波形的稳定性,而电压稳定度则说明当UPS突然由零负载加到满负载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智能型UPS是当今UPS的一大发展趋势,随着UPS在网络系统上应用,网络管理者强调整个网络系统为保护对象,希望整个网络系统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继续工作而不中断。因此UPS内部配置微处理器使之智能化是UPS的新趋势,UPS内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大幅度提高了UPS的功能,可以监控UPS的运行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软件对电池进行检测、自动放电充电,以及遥控开关机等。网络管理者就可以根据信息资料分析供电质量,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当UPS检测出供电电网中断时,UPS自动切换到电池供电,在电池供电能力不足时立即通知服务器做关机的准备工作并在电池耗尽前自行关机。智能型UPS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讯,从而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监控UPS,因此其管理软件的功能就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运行方式开关电源脉宽调制逆变器维护 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