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摄影拍摄感悟

摄影拍摄感悟

摄影拍摄感悟
摄影拍摄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我们的关于“护国禅寺”的微电影终于完成了。在这次微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

主题的确定经过一番波折,大家积极的提出各种各样的主题,比如创业、乐队、毕业生等等,但都觉得不合适,我们一次次重新确定主题,直到瞄准了西门街,我们前往拍摄,但当我们到达了西门街,我们原本想要拍摄的老人却去了昆明,我们不得已中止了拍摄。我们再次开始讨论,讨论结果是去拍摄寺院,以及其中的僧侣,经过一番调查,我们选择了护国寺作为自己的拍摄点,连续两天到护国寺拍摄,但因为寺庙中的僧侣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认为这样的纪录片过于单薄,于是我们再次决定放弃这个主题,同时也放弃了我们辛苦拍摄的素材。我们前往翠山寻找新的主题,这一次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拍摄对象,即位于曲靖市麒麟区翠山影视城风景区半山腰的“护国禅寺”。

主题确定了之后,我们开始编写剧本,我主要负责的是文案部分,我和大家讨论如何去表达护国禅寺的精彩之处。然后根据讨论修改剧本,剧本的初稿存在着各种不足,如内容太繁琐,场景太大,效果拍摄不出来,甚至编写的时候还出现了脱了主题。但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完成剧本。虽然开头就让我觉得困难重重,但是团队的力量很强大,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意见不合,但最后都能融洽解决。

拍摄日期我们基本都安排在课余。前面几次拍摄,感觉大家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经过了几天却没有什么收获,常常在这拍完之后觉得

不合适又换另一处。所以这一次,在拍摄之前,提前选择好拍摄场地,对取景的地方进行踩点,将各种所需要的拍摄道具提前准备好,一切有计划的进行。拍摄时,我们明显感到比前几次更加顺畅,每个场景我们小组也都拍了好几遍,最后剪辑的时候只取了其中一小部分的素材。由于天气的原因,以及场景的不同,每次拍摄前都需要对摄像机进行调节设置,是画面色彩亮度等合适。

片子拍摄好后,我们对已有的素材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让整个片子井然有序,最后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配音我们用了现场收音和后期配音一起用,再用配乐让配音更丰富。最后,根据前期的脚本,通过各项制作,还制作了片头和片尾,我们的微电影基本完成。

在这次拍摄中,我对佛法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在她吟唱时,我们虽听不懂,但我们仍然从她的神情中感受到了她的庄重,以及她对佛法的皈依之情。修行者虽然远离了红尘的纷扰,但只要此身尚存,就免不了受到生存的束缚,随着时代做出改变。

记得法师会在每天的中午、晚上在房内冥想,反思自己的过错,避免重复犯错,我们也想向她学习,时时自省。我们从她的功课中感受到了一种日复一日坚守信念才能拥有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一天的拍摄结束,我们向法师郑重辞行,她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不平凡的体验,她的笑容映射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我们向她做出最普通的祝福,这也是我们真挚的希望,愿她健健康康,寺院香火旺盛。

法师终日与禅寺为伴,心存静谧,甘于孤独,日复一日的做着一个人的功课,我们在闹市中畅游,也要怀着敬畏之心,在喧闹中找到自己的净土。

经过这次拍摄,我们对于拍摄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进步。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司苏实,《人民摄影报》总编辑 改革开放后中国摄影的主流,是以“真实地记录或表现”为基本特征逐步向前发展的。“真实”是原则,反对的是虚伪的赞美和粉饰。至于是再现还是表现,是记录还是宣泄,尚一片浑沌,新闻、艺术仍然相互交织,分不清彼此。“纪实摄影”是直接以现实景象为拍摄对象,其主题有时直接来自于被摄事物,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被摄事物的评价或诠释;有时则是借用现实景象,最终进入到个人感情、思想抒发的层次。新闻摄影同样如此,不过拍摄的内容更强调新闻价值而已。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中同样存在着或明或暗的主观评价或情感抒发成分。所以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纪实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或者纪实摄影是新闻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有些作品确实很难严格地区别出来。有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学者试着将这种摄影与西方的摄影进行比较,如有人认为它是西方的“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有人认为它是“Photojournalism ”等,但又哪个也不像。其实这个摄影形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美学观为哲学基础自然发展起来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概念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 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纪实摄影在新时期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当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思维必然非常活跃。人们急切地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针砭时弊,体现在文化艺术领域,就是写实主义必然占据创作的主流。摄影当然也是如此。由于摄影无可比拟的“记录”功能,以及建立在这一客观记录属性之上的强劲的表现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刚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的写实主义创作需求。因此,不论本来就喜欢摄影的摄影家,还是看中了摄影这种客观记录功能的艺术的,或非艺术的思想者,大多都把摄影看成是表达见解的最重要的武器。他们明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就像是与陌生人的社交经历,只是把我们的眼睛变成镜头,把我们看见的一切用镜头语言记录下来,真实而又不失趣味,让人欲罢不能,这是我们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它的魅力。 首先是选题的确定,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综合了时代价值、创新视角、故事叙述、形象审美等几个纪录片选题原则后,确定了我们现在的主题《去留研》。因为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出guo读研究生,甚至我们小组的创作人员中也有要出guo读研的同学,但是许多同学对出guo读研的过程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正在准备中的同学也对其一知半解,因此我们想通过本纪录片帮助同学们了解“留研”这件事。 选题确定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因为特殊原因,我们小组的时间比别的组短了一周多,本来就紧凑的时间又不得不压缩,因此我们决定从身边相关的人入手,选定采访对象,节省与采访对象相处的时间。想要带同学了解留研的过程,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跟踪拍摄一个人的留研全过程,于是我们选择了四个分别处于留研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采访,从正在准备语言考试的尹盼同学,到已经通过语言考试和申请得到offer的陈天懿,到已经留研归来在英语机构教口语的徐臻老师,到在留学中介工作的梁珂,每一个人在

经历留研中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对象的采访能为观众完整呈现留研的全过程。 接下来是拍摄大纲的撰写,和采访问题的准备,我们是先准备采访问题,然后在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画面,依据这些画面来撰写拍摄大纲,这部分的难度因人而异,多看些纪录片就会有感觉了。 因为选题定得好,因此我们的拍摄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采访对象都非常配合也比较好相处,没有畏惧镜头,面对镜头也非常自然,这使我们的拍摄工作异常顺利。我们向学校借了一台DV和三脚架拍摄一些固定的镜头,我也自己带了手持云台,辅助拍摄一些动态镜头,在没有动态镜头需要拍摄时,给云台装上三脚架也可充当固定机位。 拍摄过程中,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固定镜头太少,推拉摇移太多,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比较不可取,我们下次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我们对于采访对象的提问过多,导致他们自己阐述的部分较少,并且不连贯,这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吸取同学们分享的经验,以后采访前会让对象浏览一遍我们的问题并准备,然后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比较好了。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篇一:摄影艺术赏析作业答案全套满分!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2.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3.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5.0分)a b c

d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halsman)优素福?卡什(YousufKarsh)阿诺德?纽曼(Arnoldnewman)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Avedon)4.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5.0分)a b c d爱德华?斯泰肯(edwardsteichen)曼?雷(manRay)伊莫金·坎宁安(Imogencunningham)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paolobarbieri) 5.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5.0分) c d 埃里克?沙洛蒙罗伯特?卡帕 6.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5.0分)a b c显微拍摄红外摄影x光摄影 7.创立了“集锦摄影”,并以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的中华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奚志农陈复礼罗红郎静山

纪实摄影的方法与技巧

纪实摄影的方法与技巧 纪实摄影计划的规划与制作过程有其合逻辑的顺序。第一步是选择一个适当的主题。所拍摄的题材能有普遍性的话题,能够反映许多人的经验与感觉的照片,是比较受欢迎的。诞生、死亡、饥饿和富裕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懂的。 能否集中注意力也是关键。例如,布鲁斯·戴维森的《东100街》象征了纽约市广大地区众多少数民族族群。将范围缩小的“集中焦点”,或者透过具体、特定的主题表达普遍性的存在是必要的。摄影者应该选择一个实际可行的主题,预估困难程度与花费,再决定是否是个人能力所及、可以完成的计划。 资料搜集与准备工作 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初步搜集资料与研究的工作。决定继续进行之后,还应该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摄影者对题材了解得越多,越有机会选择与拍摄具有意义的影像。与熟悉那个地区和住民的人多聊聊会很有帮助。阅读与题材相关的书籍,包括非小说类与小说类的,能够有所启发与体会。 摄影计划涉及到最基本的概念,例如,最佳季节、白天或夜间的最佳时刻。是否步行或使用适当的交通工具,住宿与三餐的供应也应该考虑。经费问题应该解决,恰当的穿着与驱虫药物之类的细节不可忽视。 到了这个阶段,摄影者应当准备一份拍摄脚本。这不是一份僵硬不可变通的照片可能性清单,而是一份避免忽略重要项目的明细表。拍摄时许多获得奸照片的机会常常会同时出现,拍照清单有助于畅通和指导摄影者对题材的思考。 摄影装备与材料 装备与材料的选择经常可以决定纪实性调查的美学内容。如果需要极精密的细节、层次与色调品质,大型相机、大底片最合适。镜头板能升起,光轴可摇摆和俯仰的直接观景相机适合建筑摄影的需求。沃克·伊文斯8 X 10寸印样照片的锐利与细部,结合他敏锐的观察,造就了他的摄影杰作。捕捉决定性瞬间,将动作凝结在最有表情的刹那,卡蒂埃·布列松这些本事只有35厘米相机才能配合。所选用的器材应该要适合题材的种类。不同的器材会对摄影者在决定摄影风格时产生不同的工作方法。 取得门路 摄影者在拍照之前应该思考如何接近被摄者。可能需要各式通行证:摄影许可证明一定要先取得。当今社会人们对被拍照的意识相当高,人人顾虑隐私权遭侵犯的问题。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先获得法律上允许发表的同意书,再使用该批照片。弗洛伦斯‘汤普生(Florence Thompson)——这位被多萝西娅·兰格摄于1936年著名的《季节工母亲》——直至1984年去世前仍然相信兰格用她的照片发了财。事实上,这张照片保存在FSA档案中,是美国政府的财产,归全民所有。多萝西娅·兰格从来没有从这张经常被复制的照片上得到任何报酬。 有些摄影家依赖当地的向导与居民熟识的人取得拍摄门路。事先写信对打开僵局、登堂入室、受到欢迎很有帮助。护照、签证与保险也可能要事先准备好。 成功的拍摄过程 事先的准备工夫、研究资料与计划可促成成功的拍摄。摄影者在拍照时应该对题词或被摄者有周全的反应,尽可能多拍,以确保报道涵盖面的完整性,切记那句老话:“软片比鞋子的皮革还便宜。”摄影者可能永远无法回到现场复制当时的光线、天气或题材。以35厘米

谈谈对纪实摄影的认识

我眼中的纪实摄影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它的一个根本长处,在其发展的早期,这一根本长处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甚至是摄影家自身的正确评价。事实上,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在我理解,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它独特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纪实作品之所以泛起朴素的光芒,很大程度上与它多关注的普通或特殊群体有关,这些群体让人感同身受的是他们朴素的情操核对生活自然的态度,他们单纯的表示昭示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七情六欲都反映在脸上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上。 纪实摄影”给了惰性十足的摄影人一个充分的不思想台阶,有了台阶就好轻松下台,就好自然而然地为自己的无新闻性作品找一个归宿。河南一位资深画家也是一位老报人马国强先生曾说过一段让人感悟颇深的话:“摄影,真正的意义是新闻摄影,除此之外的艺术摄影、纪实摄影永远无法与绘画相比,只有新闻摄影的瞬间和历史性才是绘画无法抗衡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从“纪实摄影”的误区回归到“报道摄影”所代表的新闻摄影的本体上来,应该是摄影记者从观念和思想认识上的转变。那就是重视新闻摄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直观纪录性价值,那就是抬起勤奋的腿去跑,开启智慧的大脑去思索,睁开调查新闻的眼睛去观察。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的传播力量和受众的受信息容受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但是,这个任务由谁来承担?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超前思维能力,对新闻摄影理念认识充足,又有十分活力的年轻人来带动。柴继军先生,他对新闻的准确把握和认识水平是一般刚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的人中所少见的一位。也许就是这种人民大学学子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他对新闻摄影超前、准确的把握能力。从去年第十一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他荣获的二等奖图片《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和他荣获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赛三等奖的图片《目击乡村直选》,都可以看出他在新闻摄影本体上的超前认识和把握能力。且不论照片的质量,但就这两个获奖图片中对事件的超前认识水平,就很值得学习。当我们还在琢磨上网如何用Email传输图片这些初级电脑技能的时候,他已经是半个电脑专家了,新技术的运用已驾轻就熟,因此,《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获奖就顺理成章了。他的新闻价值是运用摄影家的头脑和眼光而去定格的。摄影家们如何向摄影报道靠得最近,做得最精到,这是个思维定位问题。只有在创造中去完成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有更强大的市场和读者。因此,把握好新闻摄影本体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真正从新闻摄影本身的道路走,这个本身的道路也就是典型瞬间的报道之路。谁抓得牢,谁

课堂感悟

§1.1 探索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用测量、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理解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另一边.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预习导航】 (一)提出问题: 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 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吧! (二)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在下面画出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6和8、5和12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测出其斜边长度,并猜测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1)三边的长度之间存在特定关系吗? (2)三边长度的平方存在特定关系吗? 2、自己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它的三边长,它们的平方是否仍满足上述猜想? 3、(1)教材第3页图1-2中,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此结论与中间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上面猜想的数量关系吗? (2)图1-3中,你如何计算C 的面积?(方法很多,尽量多地发掘)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上面的猜想? 9米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认为在应用勾股定理时,需要注意什么? 例:在AB C Rt ?中,C ∠=90°, 解: AC=3cm ,BC=4cm,求AB 的长. ∴AB 2= =32+42 =9+16=25= ∴AB= 答:AB 的长为 . 跟踪练习: 1、解决(一)中的问题. 2、完成课本第5页随堂练习,第7页习题1.1.(做在导案方面) 3、学习课本第9页例1,完成下面的问题: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飞机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4、完成课本第10页随堂练习,第11页习题1.2知识技能1.(做在导案反面)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AD ,∠?=90DBC ,12,4,3===BC AB AD , 求CD 的长. 【反思梳理】 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和新收获,还有那些疑难问题? A

从时尚杂志学人像摄影的姿势

从时尚杂志学人像摄影的姿势 【编者按】人像摄影是一个非常深奥的主题,同时又是一个最为普遍的主题。对广大摄友来说,虽然没有专业的摄影棚以及布光场景,但是通过学习杂志封面人像摄影的机位及姿态,也许能你让在下一次人像摄影时多多受用。 对业务爱好者来说,很难有专业模特让我们摆布,灯光、化妆、服饰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隔行如隔山。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通过学习大师的人像摄影,来学习人像摄影的机位、姿势,从而能指导(所谓的指导)业务模特,摆好造型,拍出让自己和模特满意的照片。 从简单的造型要点讲起:平时拍得最多的是正面人像造型,对于这种照片要点就是避免造型太过单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S型(正s或者反s)来改善方法,要点是肩膀不要水平,腰部要有曲线。但要注意重心要稳。初学者容易出现C,导致Mt重心不稳。

S型重心稳定的姿势 肩膀的倾斜并不是两个肩膀不再同一个水平线的概念,或者说就是简单的身体倾斜。我的理解是应该是通过两个肩骨分别向相反方向如火车轮般前后上下的转动,产生高低的视觉,这种扭曲更加有立体感。

肩膀除了一高一低,一前一后,同样也能改善单调 当然当Mt的气质、服饰、眼神、色彩非常突出的时候,四平八稳的造型同样有穿透力。

正面人像容易给人凌人的表现力 另外我认为,当Mt的手(手臂)放在胸前(腰以上,头一下)的时候,一般容易让人联想到保守、矜持、被动,即使是性感也是属于后退型。

双手抱于胸前,错落有致,体现了一种温婉的性感

这也是属于保守型护胸护的越紧,感觉越强烈 任何人像摄影师在拍摄女性人像时,都会借助女性曼妙的体态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从下图来看,当手逐步离开保守区域,女人的肢体逐步变得舒展。这个时候可以找到的形容词越来越多了,舒展、大方、开放、奔放,明快。

纪实摄影浅谈

纪实摄影浅谈 (马达) 一、器材选择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拍摄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器材,没有合适的器材是没有办法拍摄出效果好的纪实照片的。 1.相机的选择:相机操作起来要方便,重量要轻便,不宜太重。 2.镜头的选择: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24-70mm以上),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 除了模特,人们不习惯被近距离拍摄,利用长焦距作远距离拍摄可以令被拍者放松。而广角便于你在一组照片中抓取全景。 3.忌用闪光灯。大部分人对闪光灯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 4.不必带三脚架。因为随时需要走动,保持装备轻便能令拍摄更轻松。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至少要保证1/15秒不糊片。 二、什么是纪实摄影 纪实为“记录现实”的摄影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文件式的记录。纪实摄影是在与拍摄对象平等关系的同时,在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的前提下,使用抓拍纪录真实的场景,或用“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与表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作记录历史事件,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表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 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彷如一短篇小说一样。 三、纪实摄影的不同种类 题材可以是非常严肃的,比如:战地拍摄;重大灾害拍摄,重要历史事件拍摄等等。 但也可以很生活化,比如:旅行拍摄的照片,记录旅程;街头抓拍,记录社

会现况;采风摄影,记录所见所闻。 再更具体的多说几个,例如:记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连续一星期每天探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们平时的生活;当个“随行摄影记者”,跟随你的朋友,记录他们的活动;当个忠实的旁观者,拍摄工人、农民、战士、市民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者就呆在家里,给自已的家人拍记录,拍什么都可以。 四、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和提炼 照片是对正在发生并即将消逝的事物的凝固,每张照片都具有唯一性,不可能绝对精确重复再现,纪实就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真相。 记录真相只是一种摄影风格或方法:它是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强调的是照相本身这一动作自身的特点,模仿绘画是其美学功能。 纪实摄影的图片,诠释了摄影者的社会观和生活观,并影响观看者。纪实摄影通过记录社会现状、民众生活等等,充分表现人文关怀,唤起人们对被摄主体的尊重和重视。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人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记录边缘景象或被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借助影像的强大视觉感染力,使之成为参与和影响社会活动的工具。 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摄影是指社会纪实摄影,而社会纪实摄影的最大困难不是“如何拍”,而是“拍什么”。 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纪实摄影的两大要素,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生命,这是纪实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倾向性就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动机,确定主题的目的,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影像表现和视觉冲击来阐述摄影人的社会理念。纪实摄影不是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纪实摄影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就需要纪实摄影爱好者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晰的思路判断现象,用合理的元素描绘对象,用摄影的语言诉说情感。 1. 宏观看问题,微观找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题方法。要表达宏观的主题,我们可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体的现象。 比如说人口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因为人口数量而引起的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道路的拥挤、车站的排队、就业的窘迫、社会资源的紧缺等等。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来源:摄影吧作者:发布时间:10-12-08 浏览()纪实摄影的定义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这其中较早的定义和最近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纪实摄影许多特征。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娅,兰格(Dorotherlange)的定义。纪实摄影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它的论点是: 1、人与人的关系,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2、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3、揭示人们的活动方法: a、接受生活的方式; b、表示虔诚的方式; c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 4、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 她的定义指出了纪实摄影的特征,所要反映的题材,以及题材中需关注的焦点和摄影的参加者。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eAmRlein)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 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感悟课堂精彩

感悟课堂精彩把握成长契机 -----学校公开课听评活动有感9月21日、22日两天,对于我来讲是不同寻常的两天。在这两天时间里,我怀着期待和敬佩的心情去聆听每位老师的讲课。8位不同的做课教师,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感受到了七小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老师们用词的准确,情感的把握,朗读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渗透与练习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浅。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李占锋老师的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心良苦,车艳丽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秦萍老师恰如其分的情境创设,张培桔老师基于学生的步步推进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一、解读文本的方法要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几位教师对文本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印象最深的是李占锋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李老师真正的做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以孔子的身份—老师,围绕老师这一特殊身份,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孔子这位老师的课堂与课文,教学设计合理,流畅。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每一个环节教学中都及时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帮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车艳丽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做为切入点,完美地将课文教学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必不可少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这方面,李娇娴老师就做的非常好。李老师在执教《花钟》一课时,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或是朗读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纪实摄影大师

【收藏】全球著名纪实摄影大师合集(持续增加~) 2010-02-26 13:38:19来自: 从那天起 排名不分先后的,也没太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来,都是牛逼哄哄,作品震撼人心的,让你从时下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中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1.奥古斯特·桑德 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郊外的赫尔多夫,少时在煤矿做工,后改行肖像摄影但并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所以养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和摄影技巧。他曾对他研究过的威斯特林这样回忆:“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人因此一开始,我就从个别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类型, 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他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如同他在照相馆的摄影经验,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细节和内涵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出被摄者的身份特征,因此被摄者存在的意义正通过这种展现得以体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正好使得被摄者在于图象处于尴尬的境界,无从掩饰。正如约翰。伯格对于桑德两张摄于威斯特林山的《年轻的农民》和《村里的乐队》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同是身着西装,但却同样无法掩饰穿者的社会阶级,正是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动作透漏了某种难以察觉的不协调,而正是这种不协调从视觉上给观者以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然而即使再客观的摄影语言也无法绝对的排除己方的意念,因为从本质上,照片的代表性选择就具有相对的不客观性,如同他所拍摄的于1926年拍摄的《科隆的布尔乔亚年轻母亲》,对于这幅拍摄于动荡不安年代的田园照片,一位学者说道:尽管“桑德说他自己的作品是记录性的……他的作品还是不可避免的表达出了那种希望被同时代的人们接受的倾向。” 但更多的情况,他对于德国各阶级肖像的如实记录,使他超越了摄影的范畴,更像一位人类学家,精确和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而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摄影语言简化到最低,使更多的被摄者本身的信息尽量的提供给观看者,而随着时间的疏离,使他们本身越发珍贵。 代表作品:https://www.sodocs.net/doc/d110227274.html,/blog/bv/1/1002 123人喜欢喜欢 2010-02-26 13:41:39 从那天起 2. 曝光童工悲惨生活的勇士——路易斯?海因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6篇_摄影感悟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6篇_摄影感悟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1: 通过一个月来对摄影基础及构图与用光的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我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处理画面(事物)的方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水平略有提高。学习摄影以来,不断加强了自己对摄影的认识、认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摄影的基础操作、构图与用光的实践练习、学习国内外摄影史。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现、不断总结的过程,反复地学习和不断的总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摄影基础课程的学习,我熟悉了相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通过构图与用光的专业课程学习,我们在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意识:谨慎构图、合理布光,力求使画面达到完美状态,使事物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一瞬间;还有通过国内外摄影史的学习,我们对摄影的历史和前身有了比较好的认识,也对摄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这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体会到的,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地学,用心去领悟。 质与量发生着变化。唯物主义辩正法告诉我们,只有当量达到一定的积累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引起质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真正的想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要有个量化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提倡的,因为这是一个提高认识的必要的途径。比如在洪江采风学习的两天,我拍了一些照片,在电脑上预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些都有点暴光过度,所以整个画面显得苍白无力,缺少暗色调,一片迷茫的感觉。虽然我当时是采用的准确的暴光,

但对这相机来说还是暴光偏高,这是我没有对本相机的一些性能有个全面的了解,只是按照常规的来,忽略了一些由于相机本身所产生的误差的特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一个是因为我平时没有过多的尝试,没有去总结在拍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也许是当时拍的时候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拍摄当中,我一定要勇于去拍、敢去尝试,并且发现问题之后及时总结出来,把弊端和好的方法也记载下来,以便下次的正确的操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地知道自己前进。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艺术风格。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作为一名摄影专业生来说,我们要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向着那个方向前进。因此,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摄影的渠道很好地表现出来。纵观国内外的各位摄影大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影响了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如:罗伯特卡帕是以一名专职的战地记者而著名的,他拍摄了大量罕为人见的战争现场实况;卡蒂埃布勒松是以抓拍现实生活的普通细节和感人场景而著称的摄影大师等等。我认为思维方法不只是摄影者选择的拍摄对象和角度等,还应该包含着摄影者的设计创意、设计元素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方面,我们要多看下有名的摄影大师的一些代表作,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摄影师所要传递的思想,他的构图和取景方法,对光线的运用等。只有识多才能见广,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加上自己的领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达到了一定的认识程度。 最近我下了许多有关摄影的论文,开始看的时候比较茫然,不知道要怎

课堂教学研讨会感想与收获

课堂教学研讨感想与收获 今天参加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课堂常规。两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合作学习扎实有效。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

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真正掌握摄影这门艺术,驾驭好手中的相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入门容易、成名成家难上难”。摄影的用光、构图以及对色彩的理解、对事物的感悟和个人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等。三流的摄影师比相机,二流的摄影师比技艺,一流的摄影师比理念。 要提高摄影技艺无捷径可走,多学习、多拍摄、多思考。漫长的磨合、漫长的探索、漫长的煎熬,由数变到质变,由成长到成熟,由成功到成名。 笔者试从摄影是什么、纪实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介质、摄影探源和纪实摄影“六要素”进行探索和感悟,以供摄影发烧友参考。 一、摄影是什么? 现今没有权威的答案。我认为摄影就是通过光和介质记录景物。 感悟:摄影师以光线绘画,通过图片艺术创造地表达个人对景物情感,如同作家用文字、画家用画笔渲染对景物情感一样。 二、纪实摄影是什么? 纪实摄影是摄影者直接用光和介质描绘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与环境。 1985年,美国人斯蒂芬尼. 安克莱恩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中国“纪实摄影”概念最早由王惠敏在1984 年《国际摄影》提出来。 感悟:纪实摄影是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记录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世界文化历史。 三、摄影的介质 摄影介质主要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手机相机)两大类。从1826年到2007年的18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把湿板变成了干板,又把干板变成了胶卷,又用CCD替代了传统胶卷,数码相机代替传统 相机。从图片的后期制作来看,数码摄影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化学暗房,图片稍加调整联上打印机就出照片。有人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感光器来替代现有的数码相机CCD(CMOS)但不管记录的媒介怎 么变,摄影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感悟:摄影是贵族玩的艺术,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但是,经过180 年来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过程变 得越来越简单,极大地降低了这门艺术的门槛,使摄影走进了千家万户。 四、摄影探源 公元前388 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墨翟在《墨经》中有8 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应该是照相机(原理)的祖师。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实事求是地说,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笨重箱机,前几十年的各种胶卷相机,还是今天的数码相机,其成像原理和《墨经》记载的针孔成像都是同一个原理。

妈妈进课堂的感想

妈妈进课堂活动感想 **幼儿园**班 ***妈妈 今天我参加*幼儿园妈妈进课堂活动,下午三点我来到苗苗*班给孩子们讲故事,非常开心。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的妈妈有了第一次给幼儿园小朋友们上课的经历。用两个词简单概括一下今天下午的奇妙经历吧,原本是“信心满满”,结果却是紧张不已。 进教室的时候,正值孩子们上厕所时间,上厕所回来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到座位上了,孩子们都好热情,一点都不怕生,围着我有的喊老师好,有的立刻说宸硕妈妈好。真的感谢老师给孩子们建立了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当所有孩子都做好后,在石老师和蔺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了讲故事。 根据前期的准备,我和小朋友们讲的故事是《月亮船》。 当我打开课件,大家都被漂亮的月亮船吸引了,有的宝宝说:月亮上有兔子;有的说:月亮上有仙女。通过宝宝的回答让我惊叹每个孩子都是观察的高手,同一个事物在孩子眼中是不同的体会。 我提出四个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 2、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个? 3、世界上最大的城墙是什么? 4、我们最大的家是哪里? 要求孩子们认真听故事,在我的故事里听答案,孩子们专注的眼睛,期待的深情,孩子们太可爱了!在问题下,我和孩子们互动开始了,

最后告诉孩子们:我们跟蒲公英一样住在中国,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还有万里长城。讲完故事石老师又进行了拓展,每个孩子都在石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举手参与交流。 “妈妈进课堂”让我亲眼目睹了幼儿园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切实体会到了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辛苦与责任,让我们对可爱的幼儿教师们致敬!教育一个孩子已是不易,能让一群天真、却已具备自身个性和思维、略带叛逆心理的孩子们明白许多道理,养成好的习惯,来理解和配合我们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体会到了幼儿园老师的艰辛。 非常高兴有这次走进课堂的机会,让我们家长体验了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快乐。作为苗苗四班妈妈进课堂的家长,这里有几点心得体会同大家分享: 1、宝宝们还小,太“严肃”和“正式”的内容他们还听不懂,所以选题还是轻松有趣一点比较好。小朋友们尤其对音乐(歌曲)、游戏感兴趣,有这方面才能的爸爸妈妈们,可以来教孩子们一首歌曲、一段舞蹈或是做一个小手工,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 2、和宝宝沟通要有耐心,要尽量知道每个宝宝的名字,尽量和每一个孩子都互动起来。 3、课前、课中遇到什么问题、困难,第一时间寻求班级老师的帮助哦。因为她们才是专业滴。

课堂教育叙事感悟范文

课堂教育叙事感悟范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下面要分享给你的是课堂教育叙事感悟范文,希望你能喜欢。 课堂教育叙事感悟范文篇1 “345”的含义从狭义上的理解为;三个阶段;指课前延伸课内 探究课后提升;四个环节;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五 课型;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包括特殊课型,如英语课,音乐,体育,美术,微机课,还有如安全,环境,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 “345”从广义上分析,(一)它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如新课程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二)符合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三)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四)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五)变“勉强”教育,为主动学习,(六)更加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 正因如此,现在大家都在推行“345”课堂教学,但校与校之

间,教师之间,教研员之间,对“345”含义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出版的关于“345”解读方面的书,很多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如,有的把“三个阶段”理解为“三步骤”,不管什么课型,全部要按照课前延伸,课中探究,课后提升来进行教学设计,再在课中探究部分渗透四个环节,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课的课型不同,特点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灵活运用流程中的各环节,课堂是动态的,你固定不变,势必把教师框在模式里面,课堂更加呆板,更加机械,我也多次讲过;“今天的教学,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当学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引领,不是老师设计好了,牵着学生走,学生总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围着教师转”;“我们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里面去。。。。。”;“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的脖子上再长上老师的脑袋”,“老师要做一个赶海的人,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让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条小鱼,他要去寻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为食物,使自己茁长成长,他要去迎击风浪,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他要去躲避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现实,学会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只海燕,搏击长空,自由在的翱翔蓝天。。。。。”等等。试想如果这样固定教学模式,我说的这些老师怎样在课堂上完成? 另外,课前延伸是指什么?教学设计,老师侯课,课前预习,课前演讲,课前搜集资料,课前讨论,课前准备算不算课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指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六个环节,如果说我们把课前延伸只看作是课前预习的话,杜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