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

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5.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

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

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

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

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6.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

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

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答:(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

(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

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1)2016年名义GDP;

(2)2017年名义GDP;

(3)以2016年为基期,2016年和201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2017年为基期,2016年和201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

(6)用2016年作为基期,计算2016年和2017年的GDP折算指数。

解答:

(1)2016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 450(美元)。

(2)2017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 850(美元)。

(3)以2016年为基期,2016年实际GDP=1 450美元,2017年实际GDP=110×10+200×1+450×0.5=1 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525-1 450)/1 450≈5.17%。

(4)以2017年为基期,2017年实际GDP=1 850(美元),2016年的实际GDP=100×10+200×1.5+500×1=1 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850-1 800)/1 800≈2.78%.

(5)GDP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2016年作为基期,2016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 450/1 450=100%,2017年GDP折算指数=1 850/1 525=121.3%。

8.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

(5) 个人储蓄S=yd-c=3 310-3 000=310(亿美元)。

9.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解答:(1) 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d-c=4 100-3 800=300(亿元)

(2) 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 =BS=-200。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

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

(3) 从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

g=5 000-3 800-200-(-100)=1 100(亿元)

10.举例说明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四者的关系,这四者是否都计入GDP?他们是否一定都是整数?

解答: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假定某国在某年投资是4000亿美元,该国在该年的资本存量可能是2万亿美元(包括厂房、机械设备及存货价值等)。厂房、机械设备等会不断磨损。假定概念磨损掉的资本价值即折旧(当然不仅有物质磨损,还有精神磨损,例如设备因老化过时而贬值)有1000亿美元,则上述4000亿美元投资中就有1000亿美元要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净增加的资本只有3000亿美元,这3000亿美元就是净投资,而这1000亿美元因是用于充值资本设备即用来替换或者说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故称重置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称为总投资,即上述4000亿美元(=3000+1000)是总投资。用纸出发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就是总投资。

从上述可知,资本存量、总投资和重置投资不可能是负数,拿总投资来说,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的。但净投资情况就不同,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的折旧,净投资就要成为负数,例如,本年度投入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1000台机器,但报废了1万美元/台的1200台机器,这样,尽管总投资达到1000万美元,但由于重置投资达1200万美元,因此,净投资就是-200万美元。

11.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答:存货对厂商来说,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连续不断的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GN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记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产生额。例如,某国年生产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入GN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GNP。

12.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出口收入流入本国,本国的GDP增加;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是外国的产出,进口支出流入国外,是本国GDP的减少。这实际上是用本国的产品交换外国的产品,出口增加GDP,进口减少GDP。因此,我们计算GD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才能准确计算GDP。

高鸿业第七版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 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 用问题。 (3) (4) 2. 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

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 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 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 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5.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 银器制造 10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 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生产函数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 如何准确区分生产的短期和长期这两个基本概念? 生产的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短期不可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不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厂房、大型设备、高级管理者、长期贷款等,可调整的生产要素成为可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普通劳动者等。生产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的短期和长期是相对的时间概念,不是绝对的时间概念,其与企业所属行业、所用技术设备和规模等因素有关。 2.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 (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 入量开始的? —

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一般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分析。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区别:①前提条件不同,边际报酬变化生产要素分为不变和可变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比例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研究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②考察时间长短不同。边际报酬变化分析的是短期生产规律;规模报酬研究长期生产规律。③指导意义不同。边际报酬变化指出要按比例配置生产要素;规模报酬指出要保持企业的适度规模。④由于前提条件不同,两规律独立发挥作用,不存在互为前提,互为影响关系。 联系:随着投入要素增加,产量一般都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4.假设生产函数Q=min{5L,2K}。 (1)作出Q=50时的等产量曲线。 (2)推导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3)分析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1)生产函数Q=min{5L,2K}是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其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为直角形状,且在直角点两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为K:L=5:2。 当产量Q=50时,有5L=2K=50,即L=10,K=25。相应的Q=50的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2)由于该生产函数为固定投入比例,即L与K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0。 (3) 因为Q=f(L,K)=min{5L,2K} f(λL,λK)=min{5λL,2λK}=λmin{5L,2K},所以该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5.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Q=ALαKβ。请讨论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因为 Q=f(L,K)=ALαKβ f(λL,λK)=A(λL)α(λK)β=λα+βALαKβ 所以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 6. 如果一个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那么,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否一定是不变的?为什么?【答案】规模报酬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这一概念是用来分析当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导致的产量变化情况。如果产量变化的比例等于全部生产要素变化的比例,这种情况被称为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的数量。事实上,在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时,其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不变,也可以递减。 例如线性生产函数Q=f(L, K)=aL+βK,具有规模援酬不变的性质,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不变的常数,对柯布道格拉断生产数Q=AL a Kβ来说,当a+β=1时,也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但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Q(L.K)= min{ aL,bK },也具有規模振酬不変的性质,但在其等产量曲线的水平部分有MRTS=0,在等产量曲线的垂直部分, MRTS=∞。 由此可见,规授酬不变与边际技替代率是渉及生产技术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7. 如何区分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与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征的生产函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1 .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在完全竞争市场,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由于不存在行业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市场上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简单加总。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要素需求若存在行业调整,那么,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使用量及产量的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产量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使厂商n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从而厂商n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厂商的要素使用曲线dn如图8—1所示。 图8—1 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经过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d1,d2,…,dn,整个市场的要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教材与第六版 教材对比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被众多高校指定为考研参考用书。2018 年1 月,第七版教 材出版发行。很多考生特别好奇,比如,手头已经有第六版教材,是否有必要使用第七版教 材复习备考呢?对于教材变动,哪些地方需要格外予以重视呢?......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备考考研,在研究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各大版本教材以及作答众多院 校考研真题的基础上,从考研复习备考角度特撰写此文。 相对于第六版,第七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以被分为微观、宏观、总论和其他这四个部分,现加以说明: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变动 1.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二章的调整 对原版教材第二章主要删去了该章第五节“经济模型”,其主要内容并入第一章“引论”。 删去原第八节“蛛网模型”。 调整了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的内容,增强了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 将第四节中的“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提前到第二节“需求”和第三节“供给”中进行说明,以使读者易于理解供求曲线的基本含义。 在第四节“均衡价格”中,扩展了“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的分析。 在该节结束处,增加了标题为“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内容,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考研视角专业解读: (1)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方法和思路。 所以,该知识点移到第一章“引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经济分析的思想。这一个知识点在考研中不是重点内容,只是帮助同学建立一个经济学思维。

(2)“蛛网模型”这个知识点在高鸿业的书中有一点难度。 虽然删除了,但是同学们还是要复习该知识点。例如,2013 年兰州大学和2018 年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都考了“蛛网模型”这个知识点。 (3)第七版对“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阐述相对于原版详细,并举了一些例子。 (4)将“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放到“需求”和“供给”两节,这么做会方便学生理解“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变动”的区别,还有“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事实上,这种 区别非常重要! (5)“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虽然这里书中扩展了分析,但 是也需要同学们拿起笔来画画图多多练习,发现其中的结论。 (6)针对新版教材在“均衡价格”这一节增加了“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内容,这里强调了需求 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各种商品的价格,价格影响着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行为,价格是引 导资源配置的信号。这体现了我国多次重大会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个论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甚至可以出论述题,比如论证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三章的调整 调整了基数效用论关于推导需求曲线的内容,并增加了“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的内容。调整了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部分内容,更易于读者理解。 考研视角专业解读: (1)在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最后添加消费者剩余变化,有助于同学理解,当价格发生变化 之后,对消费者福利变化的影响。 (2)对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需要同学们理解基本概念,结合图形,并尝试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 3.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四章的主要修订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 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 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 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 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 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 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通 大学考研) 解答: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这. 是因为: 第1页共77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业第七版课后答案18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 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 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解答:用 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 表示在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 201 804X XY Y P Y MRS X P ?=-===?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 衫 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 2分别 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求: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MRS12的值。 图3—1某消费者的均衡 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 M=2×30=60元。

(2)图3—1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 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 20= 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 3X 1+20。所以,预算线的斜率为-23 。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211212 X P MRS X P ?=- =?,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因此,MRS 12=P 1P 2=2 3 。 3.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如 图3—3所示。 图3—3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 在图中,AB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等于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在现金补助 的预算线AB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 分别为*1X 和* 2X ,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的 均衡点E。

(完整word版)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根据图20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 (1)A 点所对应的MR 值; (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1 答:由图7—1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 12+, 所以MR=TR ′ (Q)= -35 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 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 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 E 1 )求得: E A =2,P A =2,则MR=P(1-- d E 1 )=2x (1- 12 )=1 E B =12,P B =1,则MR=P(1--d E 1 )=1x (1- 10.5 )=-1 2.图7—2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 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 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解答:(1)如图7—3所示,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均衡数量为Q0。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 π=[AR(Q0)-SAC(Q0)]·Q。 图7—3 3.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状态的?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一、简答题 1.【答案】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MRS xy =-Y ??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MRS xy =25.080 20==Y X P P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对于该消费者来说,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xy 为0.25。 2.【答案】 (1)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商品2的价格元320 6020|2===M P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l X l +P 2X 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203 212+-=X X ,显然,预算线的斜率为32-=k 。(或者预算线的斜率3 221-==P P k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l2=2 1P P ,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12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21P P 。因此,在此MRS l2=2 1P P =32。

3.【答案】 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选择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而发放实物补助,则可能此实物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从而出现发放的实物量大于消费者自由选择时所消费的实物量,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造成消费者总体效用水平的降低。如图3-1所示。 图3-1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 在图中,AB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等于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在现金补 X和助的预算线AB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 1 * X,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2,即在图3-1中表现为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2 U2相切的均衡点E。 。因为,譬如,当实物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 2 补助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1、X21的F点,或者为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2和X22的G点时,则消费者获得无差异曲线U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1<U2。 4.【答案】 (1)由消费者A和B的需求函数可编制消费者A和B的需求表。至于市场需求表的编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已得到消费者A、B的需求表,将每一价格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得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却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 解答:两者之间得区别在于: (1)研究得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得单个经济主体得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 整体经济得运行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得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价格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价格机制得运行展开得,而宏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得决定展开得。(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得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得目得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得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得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得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得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得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得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得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得分析与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得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得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得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得角度瞧,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就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得那个厂商得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得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就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与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得区别不就是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而就是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就是中间产品还就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与面包究竟就是最终产品还就是中间产品、瞧起来,面粉一定就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就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就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就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得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得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得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得利息可瞧作就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得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就是政府得公债利息被瞧作就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得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就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瞧作就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得收入来加以支付得,因而习惯上被瞧作就是转移支付。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得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就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得服务,政府给她们得工资就就是购买她们得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得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就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就是因为她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得,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就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得货物或劳务得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5、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得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得厂商缴纳,但它就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得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得。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就是政府得收入,但毕竟就是购买商品得家庭或厂商得支出,因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根据图20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 (1)A 点所对应的MR 值; (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1 答:由图7—1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 12+, 所以MR=TR ′ (Q)= -35 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 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 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 E 1 )求得: E A =2,P A =2,则MR=P(1--d E 1 )=2x (1- 12)=1 E B =12,P B =1,则MR=P(1-- d E 1 )=1x (1- 10.5)=-1 2.图7—2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 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解答:(1)如图7—3所示,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 点 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 产量上,SAC曲线和LA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 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 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 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

π=[AR(Q0)-SAC(Q0)]·Q。 图7—3 3.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状态的?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 勒纳指数。勒纳指数可以由 1 (1 e MR P =-)=MC推导出, 1 (1 e MR P =-)=MC,整理得,勒 纳指数为:1 e P P MC - =。显然,P-MC与e呈反方向变动。市场越缺乏弹性,垄断程度 越强,d需求曲线和MR曲线越陡峭时,P-MC数值就越大,勒纳指数也就越大。 二、计算题 1.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 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解答:根据反需求函数可得:TR=P(Q)·Q=(150-3.25Q)·Q=150Q-3.25Q2,进而可得边际收益为MR=TR′(Q)=150 -6.5Q。 根据短期总成本函数可得短期边际成本SMC=STC′ (Q)=0.3Q2-12Q+140。 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MC,即0.3Q2-12Q+140=150-6.5Q,求解可得: Q 1=20,Q2= 5 3 -(舍去),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P=150-3. 25×20=85。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生产技术 一、简答题 1.【答案】 生产的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短期不可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不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厂房、大型设备、高级管理者、长期贷款等,可调整的生产要素成为可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普通劳动者等。生产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的短期和长期是相对的时间概念,不是绝对的时间概念,其与企业所属行业、所用技术设备和规模等因素有关。 2.【答案】 (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短期生产函数产量表 可变要素的数 量可变要素的总 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 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 际产量 1222 212610 324812 4481224 5601212 666116 770104 87035/40 9637-7 (2)是。由上表中数据可知,是从第5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 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

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3.【答案】 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一般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分析。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 区别:①前提条件不同,边际报酬变化生产要素分为不变和可变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比例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研究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②考察时间长短不同。边际报酬变化分析的是短期生产规律;规模报酬研究长期生产规律。③指导意义不同。边际报酬变化指出要按比例配置生产要素;规模报酬指出要保持企业的适度规模。④由于前提条件不同,两规律独立发挥作用,不存在互为前提,互为影响关系。 联系:随着投入要素增加,产量一般都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4.【答案】 (1)Q=min{5L,2K}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其等产量曲线如图4-1所示 图4-1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十章博弈论初步教学内容

学习-----好资料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 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 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如果纳什均衡存在,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 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如:囚徒 困境。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 (如 A和 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例如,当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 ???2221 1211b b b b 例如:a 11=a 12=a 21=a 22,b 11=b 12=b 21=b 22就会得到以上四个纳什均衡。 具体事例为: 73737373?? ????

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 纳什均衡可能有4个、3个、2个、1个和0个五种情况,所以可能有3个。例如,当参与 人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 ???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11122122b b b b ??????? ? A 、B 共同的支付矩阵=1111121222222121a b a b a b a b ???????? 具体事例为: 76157323?? ?? ?? 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 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分解 为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其次,在第一个 (即位于整个博弈矩阵左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列的最大者,并在其下画线;再次,在第二个 (在位于整个博弈矩阵上 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行的最大者,并在其下画线;然后,将已经画好线的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再合并起来,得到带有下划线的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最后,在带有下划线的整个的支付矩阵中,找到两个数字之下均画有线的支付组合。由该支付组合 代表的策略组合就是博弈的纳什均衡。 5.设有A、B两个参与人。对于参与人A的每一个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无 可能不止一个?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例如,在如表10—1的二人同时博弈中,当参与人 A选择上策略时,参与人 B 既可以选择左策略,也可以选择右策略,因为他此时选择这两个策略的支付是完全一样 的。因此,对于参与人A的上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两个,即左策略和右策略。 表10—1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一、简答题 1.【答案】 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单个厂商所面临的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量。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均衡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如图6-1中的D F直线,而市场的均衡价格取决于市场的需求D M与供给S,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只是该价格的接受者。 图6-1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针对每一个市场价格,消费者有一个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需求量,这种市场价格和需求量的组合轨迹,就构成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 C,它可以利用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2.【答案】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很多消费者和很多厂商,每一个行为主体所占的市场份额都微乎其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其经济行为对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产生影响。又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即彼此的产品互为完全替代品,致使每一个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提价或降价,提价则销量立即降为零,不降价也能将全部产品都销售出去,因此没必要降价。所以,完全竞争

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并不是说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市场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经常变化的,这种变化受供求规律支配,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完全完争厂对市场价格变化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当某一年农产品举国丰收时,所有农民能销售的粮食数量都增加了,虽然某一个农民的粮食数量增加不影响市场供给曲线,但全体农民的粮食数量都增加则会导致供给增加,市场供给曲线右移。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所有消费者对玉米的需求都增加(例如,假设科学家研究表明,玉米食品可以有效防癌),这会导致市场需求曲线右移。这种市场供求曲线移动并产生了新的均衡价格之后,对于某一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又是固定不变的,它依然只能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3.【答案】 不是。首先,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所以,不需要广告宣传。其次,由于所有的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所以,一般不会有一个厂商去为市场上所有相同的产品做广告。再次,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而所面临的又是无数的消费者,这样一来,每一个厂商都认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总可以卖出他的所有产品,所以,也不需要做广告。对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花钱做广告,不但不会增加总收益,反而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 4.【答案】 答:参考图6-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L MP w MC 1?=,L AP w AVC 1?=。这两个公式可以分別理解为:在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中呈下降趋势的MP L 曲线,对应着厂商短期成本的MC 曲线的上升段;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的起点,即MP L 曲线交于AP 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着短期MC 曲线相交于AVC 曲线的最低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MC 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 曲线最低点的那一段。SMC 无限大时,即MP L 接近零,厂商也不会生产。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生产中生产合理区间相对应。起点对应于由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相交于AP L 的最高点作为起点,且MP L 曲线呈下降状的短期生产合理区间,终点对应于MP L =0。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业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 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 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解答:用X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 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 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 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2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求: (1)求消费者的 收入; (2)求商品2的 价格P2; (3)写出预算线 方程; (4)求预算线的 斜率; (5)求E点的M 的值。 RS 12 图3—1某消费者的均衡 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 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30=60元。 (2)图3—1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X1+20。所以,预算线的斜率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