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刷品质量检测考试重点概要

印刷品质量检测考试重点概要

印刷品质量检测考试重点概要
印刷品质量检测考试重点概要

第二章印刷图像用测试工具

基本概念

1.信号条:主要用于视觉评价,功能比较单一,只表达印刷品外观质量信息。如晒版梯尺、GA TF网点扩大信号条等。

2.测试条: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将视觉鉴赏与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

3.控制条

4.梯尺:透射密度梯变排列,具有等密度或等级网点的透射梯尺。控制晒版、印刷质量的梯尺有连续调和网点百分比梯尺两种。如晒版梯尺和测试条中分辨网点传递的网点梯尺。

5.使用控制工具的目的和作用和位置

(1)控制晒版、印刷质量;

(2)确保印刷品的平均质量,使误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缩小打样与正式印刷因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别。

印版上的位置:放置在印张的咬口或拖梢处,与滚筒轴向平行。离纸边2-3毫米。

6、测控条的原理

1.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正比。利用小网点变化比大网点敏感来检测网点扩大情况

2.利用几何图形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

3.辐射图形圆心变化明显

4.等宽折线控制水平和垂直方位的网点变化

5.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

二基本理论依据

1、(自加)基本概念

星标是圆形图案,正中是一个白的小圆点,连接着圆点的有36根黑白相间放射线。

检测方法:直接视觉或放大镜观察;星标中心会产生近似于实际变形23倍的变形效果。利于视觉判断。一般星标不单独使用,而是配合信号条使用。

★利用星标判断网点增大、缩小和重影的方法。

转移正确:正中是一个白的小圆点

受墨过多:中心出现大黑圈;且黑圈越大,表示墨量越大反之,中心的空白圈扩大。

网点横向变形,中心黑圈向纵向成椭圆,若纵向变形,则向横向成椭圆。

网点重影,则出现“8”字。横“8”则重影纵向;竖“8”则重影横向。

2、基础知识:GATF 字码信号条

①可以直接凭视觉对字码网点面积与密度变化进行检查。

②由网点扩大、变形范围、星标三部分组成。

③底衬是65线的粗网点。200线的网屏制成0-9的数码形式表示,每一级密度递减,其中数字2的密度与底色密度相同。

★判断网点增大和增大方向。

原理:利用细网点对网点扩大比粗网点敏感,来判断网点扩大值。

特点:通过数字来检验印刷时产生的网点扩大和缩小。

判读方法:其中数字2的密度与底色密度相同。判断时观察那个数字看不到,由此计算网点增大或缩小的量。

(自加)a.晒版是正常版,数码2与底色一致。

b.由于压力等原因,使其发生变形。

c.由于墨量增大使其数码增大。

d.一般铜版纸在4-7之间,粗糙的纸在1-2之间。

网点重影段:

检验印刷变形:右边,由粗细相同、密度相等的横线组成的“SLUR”字母和竖线组成的

底衬。

1. 印刷正常,横线区竖线区达到密度相等,字母就看不出来。

2. 如果轴向重影,会使底衬密度加深,字母泛白;如果周向重影,则字母颜色加深,字母反黑。

3、布鲁纳尔控制条第一代

基础知识

1.第一段实地段:测定墨层密度值。

2. 10线/cm的粗网点,网点面积为50%,用以直接观察网点扩大变化。50%的粗细网

点总面积相等,加网线数之比为1:6,网点周长也是1:6,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细网点事粗网的的6倍。测控中,测量粗细处的密度并相减,便是印刷网点的增大值。★(判别网点增大量)

2.细网点测微段。

★三段式:实地、50%粗网点段、50%细网点段。

细网点测微段:

A.由外向内有八层不同长度的等宽折线,用来检验印刷或打样的网点滑动或变形等。若网点横向滑动,则竖线变粗;若网点纵向变形,则横线变粗。★(网点变形)在上下边线上,设有超精细测试标;分七级,刻有不同宽度的阴线,宽度分别为4、5.5、6.5、8、11、16、20(um),用于检测印版的解像力,一般是打样版保留8.0um,印刷版保留11.0um。★(判断印版解像力)

B.在靠近大十字线横线第一排有13个网点,最里面的一个网点是实点,依次的12个网点面积是空心的,分别是99.5%、99%98%、97%、96%、95%、94%、92%、90%、88%、85%、80%。

C.而与第二排实地网点之间相夹有同样个数和网点面积的实网点;最里边是实心,依次从其他12个网点的中心取出相当0.5%、1%、2%、3%、4%、5%、6%、8%、10%、12%、15%、20%网点面积的实网点在放置在与已取空中心的网点相对应的位置上。

空心点保留和糊死的程度反映了图像暗调的情况,保留的多,暗调层次好,反之亦然。取出的小点主要反映亮调情况,保留的多,图像亮调层次较好,反之亦然。

D.第三排网点靠内侧的一个网点也是实点,但从第二个网点开始取出和下两行网点完全相同的面积,所不同的是网点是用阴十字标表示;同时也是取同样面积和个数的阳十字标,夹在对应的位置。

★阴阳十字标:可判断印版的曝光量,鉴别网点转移的变化;网点横向扩大,十字标的阳竖线变粗,阴竖线糊死;纵向同理。可直接看网点变化的方向和网点百分比;若10%的阴十字标消失,12%阴十字标保留竖线,15%的横竖线保留,说明网点横向增大了12%以内,纵向增大了15%以内

E. 每1/4格内的4个50%的方形网点用于控制晒版、打样和印刷过程的网点变化。晒版后,网点间不搭角,要断开,印刷后,方网点要搭连。若网点搭角过大,则图像深,网点增大值大;搭角过小,则图像浅,网点增大值小。★(50%方形网点)

4、布鲁纳尔第二代测试条:

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增加了75%的粗、细网段,构成了五段形式,由晒版细网点控制段、中性灰平衡段、叠印段及色标段、黑色密度三色还原段、五段粗细网点测试段等构成的多功能测试条

a.晒版细网点控制段:在5×6的面积内分为6格,格内以150线/inch网点的0.5%,1%,2%,3%,4%,5%细网点依次排列;晒版时根据各企业的标准,控制细网点再现的百分比。

b.中性灰平衡观察段:在15×6的面积内,每色分三段排列,即黄、品红、青,各为150/inch 的25%,50%,75%网点组成。用以鉴别打样和印刷品灰平衡的复制效果。

c.叠印及色标检测段:在30×6的面积上分为六种色相,即黄、红、品红、青、绿、蓝。每色均为实地密度或叠印色标。用以测定各色油墨的叠印百分比。按照印刷叠印百分比公式,用密度检测计算,另还可测定油墨的单色密度。

d.黑色密度三色还原段:分三段(1)黄品青实地叠印三色黑(2)黄品青黑实地叠印四色黑(3)单色黑色实地。用以观察三原色合成黑还原色相和叠印的密度。

★格灵达的同心圆检标:如果同心圆线条出现两个立式的暗扇形状,则表示印迹模糊;如果在不同方向出现两个和多个暗扇形,则表示叠印重影。

同心圆的垂直方向出现两个颜色较深的扇区说明网点变形或是重影发生在滚简的周向纵向。

第三章 密度测量技术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1、反射率:光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反射,反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的通量比。

透射率:透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的通量比。

色密度:

彩色密度:彩色物体对特定色光反射或透射的量度。

区分:

分密度:使用除补色滤色片之外的滤色片测量,色密度中最大的一个密度之外的密度。(理想情况下为零)

主密度:使用补色滤色片测量,色密度中最大的一个密度。

色密度:加滤色片测量的密度。

光学密度:不加滤色片测量的密度。

2、透射测定的几何条件

(用乌布利希球满足)

a.入射光束:必须从半空间体均匀地投射到被测物上。

b.测量光束:只测量垂直通过被测物的光束。

c.必要性。保证测量效果:任何光通量测量仪只能测量来自一定立体角度内的光量,也就是说,只能测量一部分透射光量。

卡里尔效应:由于被测对象的漫射性能不同或测量的几何条件不同所引起的透射密度示值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卡里尔效应。

3、反射测定的几何条件

反射形式:

a.定向反射 (镜面反射)

b.漫反射:各种光通量相等;

标准光源放置位置:0-45角或45-0角

原理:反射密度的测量,并不是直接测量密度,而是将被测量点亮度和标准白板亮度进行比较,在经过计算后得出密度值。

反射密度测量 a. 亮度系数:测量区域亮度与某基准区域亮度的比值 b. 基准区域表面特性应接近理想无光白色表面 c. 标准白板:硫酸钡。人为定义 β=1 d. 在相同光学条件下,反射率和亮度系数的值近似相等

反射密度Dr , 反射率β

4、印刷的彩色密度测量种类

0L L M =

αβ1lg =r D αβ≈

%100101101?--=--s

t

D D F 彩色密度测量方式:在密度计的光电管前放置不同的滤光片,可以分别测得对应的色密度。滤光片作用:将可见光分段。彩色密度的测量与滤光片的颜色和滤光片通频带的宽度有关。

★反射测定的几何条件:0/45或45/0

因为这种情况理论上只测量有用的图像信息

★反射测定的本质:将被测点亮度和标准白板亮度进行比较,经计算得出密度值。

★测量密度时:如果是三原色油墨,用补色滤色片测量;如果测量叠印色密度,用第二色的补色滤色片测量。

二、基本原理与生产工艺的理论依据

1、密度计常用滤光片的特性及应用

(1).视觉滤光片:

a.作用:抑制传感器对蓝紫光灵敏度及对绿光灵敏度与人眼不一致的现象,使密度计得以模拟人眼的视觉响应,与人眼感受亮度一致。

b.视觉密度测量的正确性检验:用密度计测量标准灰梯尺,测得值与标准值一致(柯达无银灰梯尺)。

(2).宽带滤光片:

a.选用红、绿、蓝滤光片测色密度:色密度测量是通过测量求得印刷面上某种颜料的相对量,而一个补色滤色片的光谱通常是与标准的三原色油墨主吸收带的范围一致,故通过补色滤色片的光强可以得知颜料的相对变化量。

b.特点:

①由于只测量部分视觉光谱,测得数据与人眼感觉不太适应。

②使用三个滤光片的密度读数,可大概判定被测色的色相。

如:Dr=1.5 ,Dg=0.6,Db=0.3

③用不同密度计测量同一色,难以给出相同值。仪器间的一致性差。

(3).窄带滤光片:

特点:①提高测量值的灵敏性,保持仪器间数据一致性。

②应用:印刷车间过程控制,墨层厚度。

2、密度计的标定 (三种标定类型)

A 低端标定:白板定标,密度计调零;纸张定标调零。

B 高端标定:黑板定标,使密度具有最佳的最大显示值。反射最大3.0;透射最大4.0。

C 线性标定:在整个范围内对密度值进行修订,用工厂提供的标准灰梯尺做标准(长时间)。

3、朗伯—比尔定律与反射密度测定

1.朗伯-比尔定律

a.理想状态下,密度值随墨层厚度的增加成比例增加

b.密度值的相加性原则在透射测量的情况相当准确,但对反射测量是不精确的,只具近

似意义。 4、亮调测量误差

a.实践证明,用M-D 公式计算网点面积率时在亮调会产生不允许的计算误差。 例2:当实际网点密度Dt=0.025,实地密度Ds=2.00,仪器精度为±0.01

分析:示值可能是Dt1=0.02,Dt2=0.03

则,经计算得,F1=8.88% , F2=6.74%,△F =F1-F2=2.14%

b.结论:当所用得测量密度计的测量精度为1%时,不能用M-D ()ax e x -=0φφ()x a D ax e x 'lg lg 0

=??=-φφ

公式的计算结果控制和评价亮调图象的质量。

c.方法:一般在实际生产中,用控制条来观察其上的小点子(1%-5%)。视觉直接观察。

暗调的是否有误差

例3.当网点密度Dt=1.505,实地密Ds=2.00,仪器精度为±0.01。分析:示值可能是Dt1=1.50,Dt2=1.51

则,经计算得,F1=97.82%,F2=97.88%,△F =F2-F1=0.06% <1%

结论:如果精确度为±0.01的密度计,对F 大于35-40%区域进行测量,M-D 公式的计算是可信的。

5、小反差表面的测量误差

a.被测表面的反差高低对网点覆盖率有影响。

b.从原稿到印品的过程中,PS 版上的图象是小反差图象。

c.结论:PS 版之类的小反差图象,当用精度为1%的密度计测量时,用M-D 公式计算的精度是不实用的。

d.印版阅读器检测版面上不同区域的密度,通过网点面积率来调控墨量,是因为其自带精度为1‰。

例4.一小反差表面,网点密度Ds=0.60 ±0.05 ,实地密Dt=0.20 ±0.05 ,仪 器精度为±0.01。 则,经计算得,F1=48.5%,F2=50.5%,△F =F2-F1=2% >1%。

视觉滤色片可以模拟人眼的视觉响应;宽带滤色片与人眼感觉不适应,但可以根据测量数值大概判断被测色的色相;窄带滤色片能保持仪器间数据的一致性。

密度值的相加性原则在对透射测定很准确,但对反射测定只有近似意义。

不能用测量精度为1%的密度计测量和评判亮调图像质量;可以通过视觉观察控制条上的小点子直接评价。

第四章 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1、分光光度计

2、色度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照明、观察的几何条件、标准白)

3、同色异谱 :如果两个色样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率曲线,而有相同的三刺激值,则称这两个颜色叫做同色异谱色。

4、分光光度计的测色精度

二、基本原理与生产工艺的理论依据

1、光电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测色的不同

1.两者都可以看成专门的反射率测量仪。

2.分光光度仪测量的是物体的整个可见反射光谱;光电色度计只对三个点进行测量。两者提供的信息量不同。

2、密度计和色度计有什么区别?

a.密度计用三滤色片测量,且值取对数换算,色度计所得数值不需要对数换算。

b.色度计所用滤色片要模拟人眼的视觉函数;密度计所用滤色片不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 即:两者滤色片本身特性不同!

3.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各有什么优缺点?

密度测量

%100101101?--=--s t D D F

优势:a.测量墨层厚度、网点扩大等参数比较方便。

b.密度计比较便宜。

缺陷:a.不够精确,仪器间一致性差。

b.不能提供与视觉相关的心理物理量。

c.密度测量不能以某种形式和表色系统相关联,而CIE系统是公认的表色语言。

三滤色片法

优点:a.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b.能测出基本的三刺激值XYZ

缺点:a.由于视觉灵敏度与虑光片-传感器不易调节,绝对精度不够。

b.光电色度计中一般只有A光源和C光源,不能用于测透射稿。

4、分光测量法的特点

仪器:分光光度计

a.测量原理:将整个视觉可见光谱380-780nm范围内,每隔10nm或20nm取离散点测量,将所得曲线进行积分。

b.特点:

①把色彩作为不受观察者支配的物理量进行测量、

②可提供大于16点的数据,精确度高。

③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同色异谱现象。

④采用光源类型多,采用D65光源可以测量带荧光的图象。

5、分析纸张平滑度和光泽度是怎样影响彩色印刷品的颜色的。

光泽表面在平行光照情况下比在漫射照明情况下更饱和。

白光中观察粗糙表面,由于表面反射,饱和度降低。

印速越快,着墨量越少;一般来说,墨层厚度增加,亮度降低,但饱和度增加。

第五章特征参数

1、印刷色序:印刷各色油墨的先后顺序。

2、叠印率:描述一种油墨粘附在前一印刷表面上的能力。

实地密度:印张被油墨层完全覆盖的部位。网点100%的部位的密度。

3、网点增大

网点形成的大小由网屏线数和其成数两个因素决定。扩大的最大值在周长的最大部分。

4、网点增大的种类:几何增大和光学增大

打样和印刷中进行三点控制:控制亮调、中间调和暗调的网点增大。

5、决定实地密度的因素:实地覆盖率、油墨平均墨层厚度、墨层表面状态。

引起密度变化的可控原因是墨层厚度;反射密度和墨层厚度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只有在曲线的直线部分才成立。

印刷色彩保持正确的三个参数:实地密度、网点增多和叠印率。

6、相对反差——反映实地密度与网点增大的内在联系。

7、光泽: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能力与完全镜面反射的接近程度。光泽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物体表面越粗糙,光泽越小。墨膜厚度是影响印刷品光泽的主要因素。光泽对颜色的影响主要是从明度进行,而与色相没有关系。

8、干退密度:油墨在干燥后密度比湿密度低的情况称为干退密度。

9、灰平衡:黄、品红和青三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率比例在印刷品中生成中性灰。

10、灰梯尺:阶调从白至黑或从明至暗以一定密度差逐级排列的软片、纸质或玻璃条灰梯尺的作用:检测阶调复制;检测灰平衡的精确性。

分密度:用补色滤色片以外的滤色片测得的密度。分密度一般大于零。纸面越粗糙分密度越

a.在实地密度值较低的范围内,实地覆盖率是影响实地密度的主要因素。

b.当实地覆盖率达到饱和时,墨层厚度的影响就突出出来,随着墨层较薄部分厚度渐增,墨层厚度趋于均匀,因而实地密度上升。

11、实地覆盖率:实地部位纸张被油墨层覆盖的程度。

12、饱和实地覆盖率:实地覆盖率随着纸上的油墨量而增加,当达到某个实地覆盖率时,就不再继续增加,称饱和实地覆盖率。

一、实地密度

a。实地部位的密度越高,在单色印刷中阶调范围越宽,则在彩色印刷中色彩再现范围越宽。

b决定实地密度的因素:实地覆盖率、油墨平均墨层厚度、墨层表面状态。实地部位的墨层厚度通常指平均墨层厚度。印刷生产中,一旦油墨确定后,实地密度就只与墨层厚度存在关系。

1、实地部位的性质

a.纸张的平滑度越高、油墨给墨量越大,油墨覆盖率就越大。

b.墨层表面粗糙,表面漫反射大,密度降低。墨层表面光滑,镜面反射高,密度变高。

2、影响实地密度因素分析

(1.供墨量和实地密度的关系

供墨量对实地密度的影响分两个阶段:

阶段一:供墨量影响实地覆盖率,墨量越大,实地覆盖率越高。

阶段二:供墨量影响墨层厚度,墨量越大,平均墨层厚度越大。

a.在纸上油墨量小的范围内,实地密度的增加主要由实地覆盖率增加造成

b.当达到饱和时,密度继续上升,则是由于墨层平均厚度增加造成的,这种增加是有限

的。

(2.表面状态与实地密度的关系

a.偏光密度计:不包含因墨层粗糙表面产生的漫反射成分。

b.由于排除了第一表面的反射,偏光密度值比普通密度值较高。

实地密度越高,漫反射影响越大。偏振实地密度越高,与普通实地密度的差异就大。就是说墨层表面状态对实地的影响表现在实地密度高的范围内。

(3.光泽度(纸上墨量)与实地密度的关系

a.光泽度反映了墨层的表面状态。

b.表面光泽度越高,随着油墨量的增加,铜版纸的墨层表面变得平滑,则整体光泽度上升,则实地密度增加。

c.胶版纸和新闻纸着墨后的实地面,光泽度略有降低。

总结:

a.在实地密度值较低的范围内,实地覆盖率是影响实地密度的主要因素

b.当实地覆盖率达到饱和时,墨层厚度的影响就突出出来,随着墨层较薄部分厚度渐增,墨层厚度趋于均匀,因而实地密度上升。

c.墨层表面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实地密度高的部位。

3、油墨量的控制

(1.根据实地密度控制油墨量

印刷压力的变化和转移到纸上的墨量是影响网点密度和网点覆盖率的首要因素。

a.印刷压力变化在整个印刷图像上都会产生明显反应,视觉容易察觉。

b.油墨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暗调反差的变化,中调次之,对高光影响不明显。视觉不易察

)1(mw e D D -∞-=觉。

(2. 测量油墨量的方法:通过测量印刷后的实地密度进行控制。

(3 控制墨量模型

D ——实地密度

D ——最大密度 W ——墨量

m ——常数

M 是跟油墨、纸张、印刷压力有关的一个常数,在不同的印刷工艺中有不同的值。随印刷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与印刷速度无关。最大密度随印刷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印刷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4、墨层厚度和反射密度的关系

低油墨量:薄墨层—颜色淡—吸收光量少—反射率高—密度值低

高油墨量:厚墨层—颜色深—吸收光量多—反射率低—密度值高

二、相对反差

在墨层较薄时,随实地密度的增大,k 增大。当实地密度达某一值时, k 开始从峰值跌落。图像变得浓重,层次减少,反差降低。

实地密度的标准:以相对反差(k 值)最大时的实地密度作为最佳实地密度。

K 在质量检测和数据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1)k 值最大时,具有最佳实地密度,阶调转移处于最佳状态。

当墨量过大,网点增大过量, k 值下降。此时,油墨本身的饱和度好,但层次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若墨量过小,实地密度不饱和, k 值同样下降。此时,网点增大率虽小,清晰度也好,但油墨墨色不饱和。

2)最高K 值时的实地密度值作为分色时灰平衡和阶调分配时的定标的依据

矛盾产生:最佳实地密度不是油墨最佳显色性的实地密度。舍弃最佳实地密度的不良后果:色密度反差和色相还原范围不够合理三原色灰平衡会在网点转移中遭到破坏网点增大率不是最佳状态,故边缘层次清晰度下降。三原色版K 值下降会导致暗调层次损失。

3)经测定确定的K 值和实地密度值是数据化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主要数据依据。

在一定的印刷转移条件下,经测定制定出合理的和实地密度数据作为控制印刷图象 质量的依据。

1、影响相对反差的因素

1)确定实地密度

2)加网线数的影响。

3)网点形状的影响。

4)印刷适性条件越好,K 值越大。

5)所取密度值得部位不同。面积越小,K 值越大。

6)色版不同,K 值不同。

7)机型不同,K 值不同。

三、网点增大

几何增大:由于印刷压力的作用,网点尺寸发生扩张的现象。

度 纸上

墨量

∞D

光学增大:由于纸张对油墨的双重反射,使得眼睛看起来的网点大小比实际尺寸要大。1、网点光学扩大的规律

产生原因:在网点边缘部分,产生光学交换现象,是图像亮度减小,产生网点光学扩大。扩大规律:网点越大,光学扩大越严重。只要纸上有油墨,光学增大就会发生。

2、光学增大的机理:在网点和纸张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光学交换现象,使得整个网目调处有效反射率发生了变化,承印材料部分反射率降低,网点部分反射率增加,而总的有效反射率降低,视觉上似乎网点增大。光学增大只会改变反差而不会改变清晰度。

3、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

(1 实地密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实地密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最大。印刷的实地密度越高,中间调网点增大越大。

墨层由于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是软质体,受压后网点必然要增大。其增大程度,根据给墨量的不同而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给墨量。(图4-11 )

(2 加网线数与网点增大的关系

细网线对印刷变化的反应比粗网线敏感。

网线数增加时容易引起网点增大。原因是:

①网点增大发生在网点的边缘区域:当网线数增加时,意味着边缘区域增大,发生网点增大的可能性变大。

②网线数较高时,网点靠得太近,以至任何网点增大都能填满各个网点间微小的空隙,造成图像层次并级。

(3 网点形状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同一大小的网点,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周长越大,网点增大也越大。网点的搭接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破坏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层次损失。

(4 印刷条件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①过多的墨量和压力将使网点增大过多,致使画面层次并级而成废品。

②如果印刷胶版太松,通常会产生网点加倍,看起来很像严重的网点增大问题

③润版液太多,引起油墨严重乳化,加大网点增大程度。

(5 纸张条件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纸张的吸收性越好,网点增大越高。纸张的光滑度越高,网点增大越小。

(6 油墨性质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油墨的强度和着色力高,所需墨层薄,网点增大小;油墨黏度高,网点增大就越小。

四、灰平衡

1、彩色图象复制为什么要追求灰平衡??

(1)。原稿上有灰色或中性面,它们必须用印刷方式复制成为中性的。

(2)。印刷油墨不纯净,白纸上等量的黄、品红、青油墨并不反射等量的红、绿、篮光,故三原色油墨必须以不同的比例印刷,使反射出等量的红、绿、篮。

考察灰平衡的工具:灰梯尺

灰梯尺的作用:

a。检测阶调复制:将被复制的灰梯尺的阶调跟原稿的阶调进行比较。

b。检测灰平衡的精确性:将被复制的灰梯尺的中性程度跟原稿灰梯尺进行比较。

2、判断灰平衡的方法:

a 同一视场,印品灰梯尺与标准灰梯尺比较

b 测量密度(带有标定调节功能的高质量密度计)

c 色度测量

3、实现灰色平衡的必要条件:

(1)、色相对平衡的影响。不是任意的几个不同的色相混合以后,都可以获得中性灰色平衡的。参与混合的各色的色相,或者它们就是互补色,或者它们经混合以后能产生互补色,黄、品红、青三个原色中,任何一个色相在印刷中发生偏移,都会影响原来的平衡。色相的偏移即色偏,它是决定三原色平衡的重要因素。

(2)、饱和度对灰平衡的影响,参与灰色平衡的各色的量应当适量。在印刷中颜色的饱和度是以密度或网点的面积率表示的。

4、影响灰平衡的因素

1)油墨特性:颜色特性、理化特性、印刷适性

2)纸张特性:白度、光泽度、平滑度、吸收性、不透明度、酸碱性。

3)晒版条件:版材、感光液、光源、砂目

4)印刷条件:印刷机、润版液、印刷色序

五、阶调复制曲线

阶调:是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

层次:是指原稿(或复制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演变。

1、阶调复制复杂性

1.具有相对性;

a.在生产过程中,阶调复制经常是由操作者根据某些原则主观地作出决定。

b.对于一个既定原稿来说,在样张打出之前无法准确了解阶调调节的实际效果。

2.不仅与分色片有关,而且与其他多种印刷因素有关。

2、控制图象阶调的重要性

3、阶调压缩的关键

①必须采取各级阶调层次的不均匀压缩。

②阶调压缩要充分利用纸张白度和油墨所能呈现的最佳实地密度。

③根据原稿类型设置印刷品的阶调值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4、黑白图像的最佳阶调复制

最佳阶调再现:复制图像跟原稿比较,在视觉上是匹配的。

1.影响阶调再现的因素:原稿图像的质量,油墨特性,实地油墨密度,加网线数,纸张特性,网点形状和印刷特性参数。普通黑白图象80线/英寸;质量好的图象150线/英寸

2.如何获得最佳阶调复制曲线

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原稿密度大于印刷图像密度范围。解决方法是压缩原稿的阶调

范围

1).通过印刷实验和测量确定印刷特性曲线:印刷特性曲线:软片网点百分比-印刷密度印刷特性曲线的绘制步骤:

a 准备网点灰梯尺,和实际应用的纸张油墨;

b.以最佳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值印刷

c.测量得出软片网点百分比与印刷密度的关系;

d.绘制印刷复制特性曲线

5、绘制最佳阶调复制曲线

①首先画出理想的曲线

②测量得出实际的最大和最小密度值

③在理想和实际最大点之间取中点,将此中点与密度最小点相连接(红线所示)

④在中间调区域,一般取0.8左右,从0.8开始向实际最大点绘制光滑曲线,斜率不超过中

原稿密度 暗

高光 0 暗调

印刷密度 理想 中点 实际 点与最小密度点的连续 ⑤最终绿线即为所求的 最佳阶调复制 曲线 ⑥为了得到分色片上的百分比,再经一次 坐标变换 六、色序的选择原则

1. 根据承印物特性:纸面光泽度好,紧度高应先印亮色,后印暗色。反之,纸面粗糙、疏松应先印暗色、后印浅色。

2. 印刷机器结构:单色、双色明暗交替印刷、四色印刷机先印

暗色,后印亮色。 3. 印版图文结构:先印网纹后印实地;先印版面受墨面积小的,后印面积大的。

4. 原稿色彩特点:主色调后,印需加强的色彩后印。

5. 根据油墨特性

(1)色相:先印深色版,后印浅色版。

(2)明度:暗色先印亮色后印。三原色油墨明度的排列顺序为黄>青>品红>黑。

(3)透明度:先印透明度低的油墨,后印透明度高的。一般来说,油墨的透明度是Y>M>C>BK.

(4).尽量将墨层厚度厚油墨的放在后色印,可保证油墨转移量。

(5)耐光性:先印耐光性差的品和黄,后印耐光性好的青和黑。

(6)干燥速度:干燥慢的先印,干燥快的后印。

(7)粘度:尽量保证第二色油墨的粘着性小于第一色,否则:会出现逆印;

四色油墨粘着性关系:T 黑>T 青=T 品红>T 黄

6.印刷成本:黑青便宜先印,品黄贵后印。

7.打样:印刷色序尽量与打样色序一致。

综上所述选用BK 、C 、M 、Y 的色序因刷,对于一般的印刷品是个比较合理的印刷序。

七、叠印率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叠印率:描述一种油墨粘附在前一印刷表面上的能力。

1.通过测定彩色密度的方法:密度计

a 局限于双色叠印产生的间色,由于墨层的光泽,以及密度计的读数精度的局限,所测色密度只是近似值。

b 对多色测量不适用

八、光泽度

光泽的定义:印刷品表面在光线的照射下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光线的能力。

光泽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光泽的实质: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能力与完全镜面反射的接近程度。

1、光泽与表面平滑度的关系

① 平滑度和光泽属于物体表面特性,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

② 物体表面越粗糙,光泽越小。

③ 光泽仅与物体表面的表观平滑度有关,而与一般压力状态下测得的平滑度之间没有多大相关。

2、光泽与颜色的关系

① 光泽对颜色的影响主要是从明度进行,而与色相没有关系。

② 明度用物体表面对光的扩散反射率来评价。

③ 印刷品上的扩散反射率越高,即明度越高,其光泽越低。

④ 明度与光泽之间的相关性取决于油墨颜料颗粒的直径

镜面光泽(Gs):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光量与入射光量之比。

反差光泽(Gc):物体镜面反射光量跟总反射光量之比。

反差光泽描述物体表面偏离无光泽的程度。

3、光泽的测量

测量仪器:光泽仪

测量原理: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率,即镜面光泽

测量角度:测量所选入射角度越大,镜面反射率越大,光泽越高。

一般,对高光泽表面采取小角度(45),对低光泽表面采取大角度(60、75)

4、光泽测量值大小受制于三个因素:

A:物体的表面特性

B:测量角度

C:照明和观测所采用的角度范围。

5、主要影响因素:印刷条件、纸张、油墨

6、

1.印刷条件的影响。

a.墨膜厚度:是影响印刷品光泽的主要因素。

墨膜中的连接料被纸张吸收后剩余在墨膜中的连接料可以有效提高光泽度。

墨膜越厚,剩余的连接料越多,越有利于光泽度的提高。

油墨中颜料含量高的所印刷的光泽随墨膜增加而提高的幅度不如颜料含量低的油墨。

颜料颗粒小的油墨,在墨膜厚度小的情况下,颜料含量不同油墨印刷的光泽度差别很多,在墨膜厚度大的时候,因含量不同光泽度几乎相同,颜料颗粒大则相反

b.印刷压力:对吸收性小的纸张印刷光泽影响小;对吸收性大的纸张增加印刷压力则降低光泽。

c.印刷速度:如果不引起墨膜变化,则不会有光泽变化。

d.车间温湿度:湿度增加引起纸张空隙扩大、温度增加降低油墨粘度,使得光泽降低。

e.喷粉:降低光泽

2.油墨性质的影响。

印刷品光泽取决于墨膜的平滑度,而在墨膜中的连接料保留有利于平滑度的提高。

油墨性能要求:

a.应含有分散均匀的细微颜料。

b.具有足够的粘度和较快的干燥速度,以避免连接料过多渗入纸张空隙。

c.具有良好的流平性,使印刷后形成平滑墨膜。

(1).连接料的粘度和颜料的含量

在压印瞬间,连接料渗入纸张大空隙的量随粘度增加降低;离压后渗入量随颜料形成的毛细管的增大而增加。

颜料含量高的油墨能形成更多的小毛细管,比颜料含量低的墨膜能保留更多连接料。

毛细管保留连接料的作用比印刷压力把连接料压入纸张孔隙的作用要大得多。

(2)颜料颗粒得大小及其分散程度

油墨颗粒小能形成更多小毛细管,因而有利于提高印刷品光泽。

颜料的分散状态更重要。

颜料分散良好,减少絮凝,有利于提高印刷品光泽;而且颗粒小,分散好,有利于形成平滑墨膜,提高光泽。

(3)干燥时间

墨膜在纸面迅速干燥可以减少连接料渗入纸张孔隙的量,从而提高印刷品的光泽。

可加入燥油,使连结料固化,提高光泽。

(4)渗透速度:渗透过快,不能形成均匀膜面,光泽降低;油墨渗透速度越慢,印刷光泽度就越高。

3.纸张性质的影响

(1)纤维交织形成毛细管网络结构,使纸张具有大量孔隙,成为吸收油墨的基础。

毛细管对连结料的吸收时间和连结料的固着时间的对抗决定着连接料的渗透程度。

(2)平滑度和光泽:纸张平滑度高有利于形成均匀平滑墨膜,从而提高印刷品光泽。纸张本身的光泽能提高墨膜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光泽

(3).纸张表面的PH值:

PH值高,有利于油墨干燥,因而有利于提高印刷品光泽。

(4)纸张表面强度:掉粉掉毛,墨膜就会不平,导致光泽降低。

7、光学增多与几何增大异同

8、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和相对反差之间的关系

9、典型印刷故障分析

第六章印刷图像质量评判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1、与印刷品质量评判相关的因素:美学因素、技术因素、一致性因素

2、印刷质量评判方法分类:客观和主观(仪器和非仪器)

客观评价本质上是要用恰当的物理量或者参数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描述。

3、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a 评定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进行评价。

b 要求评定者把自己看作一种仪器,从技术角度尽可能客观评价。

4、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本质上要用恰当的物理量或者说质量特性参数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描述。

客观评价内容:色彩再现、阶调再现、清晰度和分辨力、网点的微观质量和质量稳定性。

评价手段: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测控条等。

灰平衡再现,是衡量印刷画面整体色调与评价色彩的主要客观技术标准。

测量中性灰时,如果有一色光密度偏高,说明整个画面偏向其补色颜色。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试题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试题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试题 一、名词解释 2、初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水泥达到标准规定的可塑性状态所需的时间。 3、终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完全失去可塑性状态达到标准规定的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时间。 4、标准砂:检验水泥强度专用的细集料,有高纯度的天然石英砂经筛洗加工制成,对二氧化硅含量和粒度组成有规定质量要求。≥98% 5、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拌水后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骨料胶结在一起的材料。 6、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力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结凝材料。 7、火山灰性:一种材料磨细成粉,单独不具有水硬性,但在常温下与石灰一起和水后能形成具有水硬性的化合物的性能。 8、活性混合材: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或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 9、细度:粉状物料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或粒度分布表示。 10、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料所具有的表面积。 1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程度。 1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 13、水灰比:水泥浆、水泥胶砂、混凝土混合料中拌合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 14、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水泥强度的高低划分水泥产品质量的等级。 15、筛余:粉状物料细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质量的粉状物料在试验筛上筛分后所残留于筛上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6、水泥胶砂流动度:表示水泥胶砂流动性的一种量度。 17、雷氏夹法:检验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方法。 18、水泥胶砂需水量比:两种水泥胶砂达到规定的同一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之比。 19、水泥胶砂:水泥、以标准砂和水按定配合比所拌制的水泥砂浆,用于标准试验方法中测试各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 20、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21、养护:在测定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时,水泥试件需在规定温湿度的空气中和水中放置一定时间,使水泥较好水化的过程。 22、水泥胶砂强度:水泥力学的一种量度。 23、标准粉:一种已知细度特性值的粉状有证标准物质 24、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25、水硬性:一种材料磨成细粉和水拌合成浆后,能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硬化并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性能。 26、水泥混合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 二、填空题 1、水泥强度等级42.5R中“R”代表(早强水泥) 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各强度等级水泥的( 28天)龄期强度不得低于标准规定值。 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7671-1999 ) 5、水泥胶砂试体成型用水,在仲裁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 6、水泥胶砂搅拌时,各搅拌阶段的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7、水泥胶砂试体3d、28d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20h-24h )之间脱模。 8、3d、28d强度试验的进行时间(3d±45min28±8h )。 9、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安定性合格。 10、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不变水量法)即标准法、(调整水量法)即代用法两种。 11、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有(雷氏法)即标准法、(试饼法)即代用法两种。 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346-2001 ) 13、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两种方法的任一种。 14、《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筛析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345-2005 ) 15、水泥细度检测方法,80u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 16、水泥试验筛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17、水泥试验筛每使用(100次)后需重新标定。 1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标准的编号为(GB/T8074-1987 ) 19、《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规定:透气仪试料层体积(每隔一季度或半年)应重新校正一次。 20、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 )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21、维卡仪滑动部分重300g±1g初凝针50mm±1mm终凝针30mm±1mm直径1.13mm±0.05mm试模深40mm±0.2mm顶内径65mm±0.5mm底内径75mm±0.5mm 22、流动度以水泥胶砂在流动桌上扩展的(平均直径)表示。 23、水泥强度受到(水灰比)、(原材料)、(温度)(湿度)(龄期)(试件形态)(试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1分 、符合标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质量的定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 管性检活动 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 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 段

、自检、互检、专检三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1 1 二、单选题1分 、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行为的特:特:特:品 、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物理的特:可区分的:行为的特:可区分的特 、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适用性质:符合性质:广义性质:满意的质 、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以上皆:固:赋:增

、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过程方:预防为:全员参:领导作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特性是固有特性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 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产品质量法》于)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过修改决定 199200200199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理论知识考试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知识考试参考试题题库一、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法律法规类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B )。 A. 农产品及制品 B.初级产品 C.植物产品D .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C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A.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为( B )。 A. 2006年6月29日、2007年1月1日 B. 2006年4月29日、2006年11 月1日 C. 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1日 D. 2007年4月29日、2007年11 月1日 4.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 B )的规定。

A. 食品安全法 B.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C.食品卫生法 D.产品质量法 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 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发布有关( A )状况信息。

C.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 D.农、兽药质量安全 6.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B )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A. 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为(D )。 A.2006年11月1日B.2008年6月1日 C.2009年1月1日D.2009年6月1日 8.《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是指各种供人(C )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A. 吃的 B.饮用的 C.食用或者饮用的 D.其他的 9.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 C )联合发布。 A.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C.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D. 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C ),及时修订。

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 技术人员培训练习(一) 一、填空题 1、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建设工程符合国家,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以及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的对工程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的综要求。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专项检测和见证取样。 3、《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 3年。 4、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的放热量越快,凝结硬化后早期的强度越高。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当试杆沉至距底板6±1mm 时,此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6、砂的密度为2710Kg/m3,表观密度为2670Kgm3,堆积密度为1490Kgm3,则该砂的空隙率为 44.2 % 。 7、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中试验胶砂配合比为水泥(g):粉煤灰(g):标准砂(g)为 175 :75:750 。 8、外加剂匀质性试验中每项试验次数 2 次。 9、抗压强度等级 10、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 1/3 ,卵石不应大于输送内径的 1/2.5 。 11、混凝土抗渗试验3#~6#试件,水压为0.5Ma时,发现1# 试件渗水:水压 0.6KPa时,共有1#和4#试件渗水;水压为0.7MPa 时,共有1#、4#试件渗水;不压为0.8MPa时,共有和6#试件渗水,则该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 P6 要求。

12、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中,抗冻等级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 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的最大循环次数表示。 13、砖切体砌筑砂浆制作试件时,作底模的砖吸水率不大于10% ,含水率不小于20% 。 14、混凝土多孔砖根据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抗压强度单块最小值确定强度等级。 15、钢及钢产品取这样的时应防止过热、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用烧割法和冷剪法取样应留加工余量。 16、钢管脚手架扣件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17、沥青防水卷材在拉力试验前应置于25±2℃的干燥处不少于 1 h。 18、混凝土不现浇构件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为 +8 、-5 ㎜。层高的许偏差为 10 ㎜。 19、对于一般粘性土宜采用蜡封法环刀法进行天然密度试验,对于易破裂土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土宜采用,灌砂法对原状砂和砾质土宜采用灌水法进行天然密度试验。 二、选择题 1、检测机构承接检测业务应当与(D )签订书面合同。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材料供应商; D)委托方 2、检测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 B )个及以上检测机构。 A)1; B)2; C)3 ; D)4 。 3、检测报告应(D ) A)公正; B)科学; C)规范; D)公正、科学、规范。 4、含水率为%6的湿砂100%,其中含水量为( C )。 A)水质量=100×%6=6g; B)水质量=(100-6)×6%=5.6g; C)水质量=100- =5.7 D) 水质量=(100+6)×6%=6.36g。 1+0.06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一.质量要求 影响柔性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制版方面的,有操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有设备材料方面的,等等。就油墨方面而言也有多方面。柔性版印刷用水墨较多。 水性油墨是属于牛顿流体,所以油墨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油墨颜料的沉淀。在使用前要对油墨桶中的油墨均匀搅拌,在印刷使用时还要经常对油墨槽中的油墨进行搅拌,防止由于油墨颜料的沉淀,造成印刷品颜色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全封闭刮刀,使油墨在墨泵的运转下始终处于搅拌和流动状态。 2.在储存和使用中,由于油墨成分中的稳定剂挥发,造成pH值降低(趋向于弱碱性)。在使用中水性油墨的稳定剂易挥发,以致油墨趋向于弱碱性,造成其表面张力增加,对印版表面的附着力反而下降,影响转移性能和干燥速度(油墨越趋向于碱性,干燥速度加快),这会造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图文残缺不全,特别是印刷网线版时,由于油墨干燥过快,造成印刷网点丢失或者是网线版堵版。 3.油墨在使用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增加,流动性能减弱。有些印刷设备的供墨方式是单刮刀系统,要求油墨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动性,使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当油墨在使用中豁度和流动性超出印刷使用的要求时,就影响油墨的转移性能,出现印刷品大实地表面印刷有“色差”。 印刷材料方面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印刷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的吸收性、材料的表面强度。 印刷材料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实地版面的印刷,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前提。由于有些材料表面粗糙,印刷中造成印品表面明显地印不实。通过加大印刷压力的话,虽然从表面上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造成印刷版面的文字内容模糊或者印刷品“边缘效应”明显。 材料的吸收性对于印刷来说,材料的吸收性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由于吸收性好,油墨对于材料的附着性强不易脱落;弊端是由于材料的吸收性强,造成油墨的使用量增加,如国产的防油纸特别突出。 材料的表面强度现在用于印刷餐盘纸的纸张,表面强度较差,纸粉掉落较多,造成印刷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擦版。 此外,以下内容也是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 1.印版图文设计如有浅灰色平网地,在设计时尽量设计用一专色,避免用黄、红、蓝三原色叠印,因为这样很难控制灰平衡。 2.产品结构类型如大面积色块与空白部分,一段实地一段空白,其承受压力大小不一致,会导致版辊跳动,使得印刷部位受压不一致。 3.网纹辊的配置如印刷厂网纹辊配置600~700线,在生产150线产品时1%~2%的网点会嵌入网纹辊网穴,影响质量。 4.油墨含固量如果油墨含固量太低,印刷生产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色浓度,则必须降低网纹辊线数,这样会减慢油墨的干燥速度,如是网线版则容易堵版。 5.印版的平整度如果印版平整度较差,则在印刷时整个版面各处所受压力不一致,要保证整个版面都能印刷得出,则会有部分版面位置压力过大,网点扩大过大。 6.网点防黏网点防黏不彻底,会导致油墨转移不良。 7.版辊过大如版辊过大,则版辊印刷后所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太长,容易堵版。 8.版辊同心度差版辊同心度较差,则印刷压力不一致。 9.张力材料张力控制关系到套印问题,以及停机后再次开机的废品率。

品质检验员考试试题

品质检验员考试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考试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1. 质量管理的旧七大手法是:(A),因果图,层别法,检查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A.柏拉图 B.分析图C.甘特图 D.雷达图 2. PDCA循环是指:P:Plan_计划_、D:Do_(A)_、C:_Check_检查_,A: _analysis分析。 A.实施 B.检讨 C. 分析 D. 论证 3.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Man 、__Machine__、_Material_、_Method__、 _Measurement和_Envirnment_(人员、机器、物料、(B)、测量和环境。) A.方法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4. “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A)和专检。 A.互检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5. 按生产过程分,质量检验可分为:(B)_、_制程、_成品_、_出货_几个阶段。A.成品 B.进料 C.生产 D.客户端 6. 质量检验的职能是:()、__ 把关_、_ 报告__、__记录__. A.鉴别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7. 检验方式有:全检和(B)

A.特检 B.抽检 C.专检 D.独检8. PPM是指(A)分之一不良率;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百 9. QC中的Q指(C),C指控制。 A.特检 B.抽检 C.品质 D.独检 11. 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A),现物和现认; A.现场 B.现在 C.现实 D.再现 1.在过程检验中,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措施有(c,) a.减少颁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的偏离、 b.扩大控制界限范围、 c.提高过程能力、 d.缩小公差距离 2.通常所说的不是“5M”指:(d) a.人、 b.机、 c.料、 d.模具 3.通常所说的“5W”是指:(a,b,c,d) a.何时、 b.何地、 c.何人、 d.何事 4.工厂中常用到的抽样计划有:( a,b ) 、E、=0、(1993) 5、质量预防措施正确的(abce) a.加大物料的抽验水平 b.每日检点烙铁温度和电批 c.核对新员工的上岗证e.改进产品设计 6、属于质量成本的是(abcd) a.在线报废的物料 b.委外的测试费用 c.质量人员工资 d.客户退回的产品

【2019年整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练习题 ) (如有类同,纯属巧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 钢筋类习题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钢筋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HRB335¢32- (128)Q235¢ 10-(10)2.公路工程用钢筋一般应检测项目有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冷弯和塑性性能。3.帮条焊接头或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 b 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4.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412.2MPa、抗拉强度为587.5MPa,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410 MPa、585 MPa。 二、判断题 1.钢筋牌号 HRB335中 335 指钢筋的极限 ( 屈服 ) 强度。(×)2.焊接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应每批成品中切取6(三)个试件。(×)4.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的实验结果值偏小(大)。(×) 5.当用钢筋牌号是HRB335的材料进行帮条焊和搭接焊,可用E4303焊条进行焊接。 (√) 三、选择题 1.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D)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 35℃ C 、5- 40℃D、10- 35℃ 2.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A) A.升高、降低B、降低、降低C、升高、升高 D 、降低、升高3.钢结构构件焊接质量检验分为(ABD) A、焊接前检验 B、焊后成品检验 C、焊缝无损伤 D、焊接过程中检 测 4.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所用万能试验机测力计示值误差不大于极限荷载的±1% (C) A.± 5%B、±2% C ±1% 5.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 2 根发生脆断,应再取(C)根进行复验。 A.2 B.4 C . 6 6.当牌号为HRB335钢筋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弯曲直径应取(B)。 A、 2d B 、 4 d C、 5 d 7、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C)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 A、 5 B 、6C、 7D、 8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第一章密度测量技术及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几何条件、表面特性与密度测量值的关系 一、反射率及透射率 1、反射率: 设入射光通量为Φ0、反射光通量为Φr,对于一定的测量表面和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光通量和反射光通量时比值是固定的,设此比值为β,则β值被称为反射率: β=Φr/Φ0 2、反射形式: 定向反射、漫反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反射形式 理想白色漫反射表面: 粗面纸张、光泽面纸张和玻璃镜面的反射情况: (箭头的长度表示相应方向上被反射光的强弱) 3、透射率: 一定物体的透射光通量和入射光通量的比也是固定的,其比值称为透射率。设入射光通量为Φ0,透射光通量为Φr,则透射τ用下式表达: τ=Φr/Φ0 二、透射测定 1.几何条件:入射光束必须能从半空间体均匀地投射到被测试物体上,并且只测定垂直通过被测物体的光束。 乌布利希球 采用乌布利希球作为透射测定的器件可以使测定满足上述的几何条件要求。乌布利希球是一个空心的球体,内腔涂以无光白色硫酸钡,球面上开两个轴心线在球心正交的小孔,两个小孔的总面积不超过球体内壁面积的2%。 规定几何条件的原因: 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Mt和Mc,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的透射率是1.0。物体Mt是透明的,它不使定向光束产生漫射,而物体Ms则使定向光束完全在半空间范围内形成均匀的漫射。在两种情况下,Φτ=Φ0但Mt>Ms。 如果入射光为漫射光,也就是说,入射的是乌布利希球射出的光,那么透射光通量对于透明物体和散射物体都是均匀地分布在半空间内。即使测量仪只能测量一定立体角内的光通量,但测量值是相同的。透射测量的几何条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确定的。 2.透射密度与卡里尔效应 透射密度——为透射率倒数的对数。 设透射密度为D,透射率为τ,则透射密度表示为: D=lg1/τ 下列公式用于透射率和密度之间的换算: lg1/τ=D 1/τ=10D τ=10-D 卡里尔效应——由于两被测对象的漫射性能不同或测量的几何条件不 同所引起的透射密度示值出现差异的现象 例如: (1)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即密度D都是0.00),用平行光照明时,具有漫射表面的物体

检验员试题题库

检验员试题 一、填空题。 1、(基准试剂)是一类用于标定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标准参考物质,可作为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用,主成分含量一般在(99.95-100.05%)、标签颜色为(浅蓝色)。 2、牛乳中有哪些酶类:(脂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乳糖酶。 3、剧毒品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验收)、双人入库、(双人领用)、(双人使用)、双人处理。 4、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 5、实验室体系文件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管理手册、第二层次为程序性文件、第三层次为(作业指导书)、第四层次为各类质量记录、表格、(报告)等。 6、3×2.456×0.354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保留(2 )位。。 7、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结构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8、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9、减免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率试验)、(方法校正)等。减小随机误差的有效方法是(多次平行测定)。 10、平行四次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结果分别为0.2041mol/L、0.2049mol/L、0.2039mol/L、0. 2043mol/L、则其测定的平均值等于(0.2043mol/L),标准偏差等于(0.00043 mol/L),相对标准偏差等于( 0.21%)。 11、试剂瓶根据瓶口大小分(细口瓶)、(广口瓶);(固体)试剂选用广口瓶,(液体)试剂选用细口瓶,盛装(见光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选用棕色瓶,盛装低沸点易挥发的试剂选用(有磨砂)玻璃试剂瓶,盛装碱性试剂选用(带橡胶塞)试剂瓶。 12、标准按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13、有效数字的修约遵循的规则是(四舍六入五留双);进行有效修约时,不能对该数进行(连续)修约。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加减运算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为准,乘除运算以(有效位数最少)为准;常数在运算时不可(修约)。有效数字的保留位数与(仪器精度)和(方法)有关。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doc 40页)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doc 40页)

第一章密度测量技术及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几何条件、表面特性与密度测量值的关系 一、反射率及透射率 1、反射率: 设入射光通量为Φ0、反射光通量为Φr,对于一定的测量表面和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光通量和反射光通量时比值是固定的,设此比值为β,则β值被称为反射率: β=Φr/Φ0 2、反射形式: 定向反射、漫反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反射形式理想白色漫反射表面: 粗面纸张、光泽面纸张和玻璃镜面的反射情况:(箭头的长度表示相应方向上被反射光的强弱)3、透射率: 一定物体的透射光通量和入射光通量的比也是固定的,其比值称为透射率。设入射光通量为Φ0,透射光通量为Φr,则透射τ用下式表达:τ=Φr/Φ0

二、透射测定 1.几何条件: 入射光束必须能从半空间体均匀地投射到被测试物体上,并且只测定垂直通过被测物体的光束。 乌布利希球 采用乌布利希球作为透射测定的器件可以使测定满足上述的几何条件要求。乌布利希球是一个空心的球体,内腔涂以无光白色硫酸钡,球面上开两个轴心线在球心正交的小孔,两个小孔的总面积不超过球体内壁面积的2%。 规定几何条件的原因: 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Mt和Mc,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的透射率是1.0。物体Mt是透明的,它不使定向光束产生漫射,而物体Ms则使定向光束完全在半空间范围内形成均匀的漫射。在两种情况下,Φτ=Φ0但Mt>Ms。 如果入射光为漫射光,也就是说,入射的是乌布利希球射出的光,那么透射光通量对于透明物体和散射物体都是均匀地分布在半空间内。即使测量仪只能测量一定立体角内的光通量,但测量值是相同的。透射测量的几何条件就是根据这个原

印刷品质量检测考试重点

第二章印刷图像用测试工具 基本概念 1.信号条:主要用于视觉评价,功能比较单一,只表达印刷品外观质量信息。如晒版梯尺、GA TF网点扩大信号条等。 2.测试条: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将视觉鉴赏与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 3.控制条 4.梯尺:透射密度梯变排列,具有等密度或等级网点的透射梯尺。控制晒版、印刷质量的梯尺有连续调和网点百分比梯尺两种。如晒版梯尺和测试条中分辨网点传递的网点梯尺。 5.使用控制工具的目的和作用和位置 (1)控制晒版、印刷质量; (2)确保印刷品的平均质量,使误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缩小打样与正式印刷因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别。 印版上的位置:放置在印张的咬口或拖梢处,与滚筒轴向平行。离纸边2-3毫米。 6、测控条的原理 1.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正比。利用小网点变化比大网点敏感来检测网点扩大情况 2.利用几何图形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 3.辐射图形圆心变化明显 4.等宽折线控制水平和垂直方位的网点变化 5.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 二基本理论依据 1、(自加)基本概念 星标是圆形图案,正中是一个白的小圆点,连接着圆点的有36根黑白相间放射线。 检测方法:直接视觉或放大镜观察;星标中心会产生近似于实际变形23倍的变形效果。利于视觉判断。一般星标不单独使用,而是配合信号条使用。 ★利用星标判断网点增大、缩小和重影的方法。 转移正确:正中是一个白的小圆点 受墨过多:中心出现大黑圈;且黑圈越大,表示墨量越大反之,中心的空白圈扩大。 网点横向变形,中心黑圈向纵向成椭圆,若纵向变形,则向横向成椭圆。 网点重影,则出现“8”字。横“8”则重影纵向;竖“8”则重影横向。 2、基础知识:GATF 字码信号条 ①可以直接凭视觉对字码网点面积与密度变化进行检查。 ②由网点扩大、变形范围、星标三部分组成。 ③底衬是65线的粗网点。200线的网屏制成0-9的数码形式表示,每一级密度递减,其中数字2的密度与底色密度相同。

印刷自动检测系统

印刷自动检测系统 印刷过程往往受到温度、湿度、机器精度、设备操作等各种因素干扰,印刷质量达不到既定要求,这就需要对印刷全流程进行检测控制。印刷品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常见的印刷品缺陷主要有:漏印、飞墨、偏色、黑点、刮擦、套印不准等。但由于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完成实时监控,因此建立起有效的自动印刷质量检测技术十分重要。 1.印刷品质量问题 总结印刷中最常出现的印刷质量问题可以分为印刷色彩问题和印刷缺陷问题两大类,印刷色彩问题主要表现为偏色,印刷缺陷问题主要表现印刷形状缺陷。 彩色印刷所使用的胶印机通常有单色胶印机、双色胶印机和四色胶印机。产生偏色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双色胶印机印刷彩色封面的一般原则,当使用双色胶印机印刷彩色封面时,同时印刷的两个色是湿叠湿方式,而后印的两个色印刷方式相对于前两个色而言是湿叠干的。第二,四色胶印机印刷彩色封面的一般原则,当用四色印刷机印刷彩色封面时,由于它是湿叠湿的印刷方式,这在印刷工艺上增加了难度,要求四种颜色的油墨叠印后的密度值要小,每一色的墨层厚度要薄,否则就会出现背面蹭脏或其他印刷事故。第三,油墨的黏度与颜色的关系,油墨的黏度是指油墨内聚力的大小或墨层断裂时所产生的阻力大小,在多色印刷中,我们要按照油墨黏度由大到小的印刷顺序进行印刷,即前一色的油墨黏度大于后一色的油墨黏度,这样才能保证油墨正常叠印。 根据对印刷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其缺陷一般为形状缺陷。其主要关注形状特征,例如线条形状缺陷。在多数可用的图像质量检测中,有一些是适合于评价图像质量的度量指标。这些检测内容包括:点质量、线质量、文字质量、超范围的喷涂和空间分辨率。常见的印刷品缺陷主要有:飞墨、针孔、漏印、黑点、刮擦、套印不准等。这些缺陷的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人工目测的手段,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检测标准不统一。特别是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已逐渐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印刷品缺陷的自动检测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 2.技术现状 印刷图像质量自动检测技术起步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1990年,日本东京的Katsuy uki Tanimizu进行了印刷工业自动质量检测研究,提了一种用于自动检测印刷品表面缺陷的索引空间法(Index Space Method),以X、Y表示各像素点的位置坐标,以Z轴表示像点灰度值,建立了空间坐标系,这样每一图点都能在此坐标系中找到其相应的位置,通过比较坐标系中模板图像和待检图像的对位置的灰度值,确定待检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点,这种方法的图像处理过程和检测过程相互独立,能够检测较复杂的图片。但其算法比较复杂,应用上有很多不便。

质量检验员QC考试题

深圳市XXXX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质量检验员QC考试题 (总分:100分,合格标准:90分;考核方式:■闭卷□开卷) 姓名:岗位:考试日期: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7分) 1、45%乙醇溶液表示:取无水乙醇45ml,加水使成ml;10%硫酸乙醇溶液表示:取硫酸10ml,加乙醇使成ml;2%茚三酮丙酮溶液表示:取茚三酮2g,加丙酮溶解使成ml。 2、氢氧化钠溶液(4→10)指:氢氧化钠4.0g加水使成ml的溶液。盐酸溶液(4→10)指:盐酸4.0ml加水使成ml的溶液。 3、试验中,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g ;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分之一;“量取”系指可用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4、坩埚炽灼至恒重的方法:将洁净的坩埚放进马弗炉中,在℃下灼烧小时。然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坩埚,先降温,再将它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约30~40分钟),取出坩埚精密称重。然后再将坩埚放入马弗炉内进行第二次灼烧,约 分钟,再冷却和称重。如果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mg,即可认为坩埚已达恒重;否则,还需再灼烧直至恒重为止。 5、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水。 6、中药鉴定取样中,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 倍,即供实验室分析用,另供复核用,其余留样保存。 7、药材和饮片的检定包括“”、“”、“”、“测定”、“测定”等项目。 8、为防止水合氯醛透化装片时析出水合氯醛结晶,可在透化后加或 1滴。 9、自制薄层板的方法:将1份固定相(如硅胶G、硅胶GF254)和份加有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浓度:),在研钵中按同一方向研磨混合,调成糊状,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置水平台上晾干后,在℃烘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备用。

2016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继续教育考试-基础题库1

精心整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以下哪项活动必须由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执行(B)。 合同评审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服务评审 2.77 2.76 (6)“0”在有效数字中的意义()。 作为数字定值 是有效数字 充填数位 整数

(7)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 法定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或法定单位制 (8)对于样品保管说法错误的是()。 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 由使用单位按需要制定检定周期 由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执行 (12)下列关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误差没有符号 不确定度恒为正 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

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限值 误差不知道真值,但有一个人为的约定真值不确定度不知道真值,也没有约定真值(13)检测结果是()的科学依据。 质量事故 质量纠纷 质量改进 计量认证和授权认可 实验室认证和审查认可 审查认证和授权认可 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18)随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仪器设备

人和环境 检定的不确定度的未知 (19)()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A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 (23)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26.65-3.926=22.72 3764.3÷21.7=173.5 18÷12.5=1.44 12.22=148.8 (2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新购仪器设备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不用进行检定或核查

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精密仪器设备、操作复杂设备、移动使用的设备或停用时间过久的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 (25)以下不属于管理体系文件特点的是()。 规范性 系统性 公正性 10KM(10千米) 6mμ(6微米) 6时30分 7T(7吨) (30)根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国家鼓励实验室、检查机构取得经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

印刷品检测报告

一、现有印刷状况 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每年各种印刷品的产量很大,传统的人工检测效果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成本、低精度和速度缓慢的人眼检测方式促使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迅速发展。这种新兴的检测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检测任务,帮助印刷产业在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对印刷品进行正确的实时检测还有很多难点,它需要复杂而费时的算法,特别是在彩色印刷品的检测问题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由于彩色图像中颜色信息复杂的表达方式,灰度图像的处理技术无法直接应用到彩色图像上。如果没有一些有效的彩色图像处理技术,那么彩色印刷品的在线缺陷检测将会成为空谈。另外,虽然新一代印刷机性能在速度、质量等方面提升很大,但是目前的印刷技术自身仍然无法杜绝各种印刷缺陷的出现,无法满足社会对印刷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所以说,印刷品的实时在线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检测问题分析 印刷品的性能检测与检测项目有: 1、配准控制,包括色彩配准、印版与印模配准、纸张之间的配准、模切配准等; 2、印刷品缺陷检测,包括光晕、印版挤压、填充或扩散、条痕、

压条、毛边、灰化、针孔、鱼眼、斑纹、迸溅、气霾、误印、扭曲、污点、双影、脏版等; 3、对色彩密度、墨/水比例平衡度、敷膜和涂层检测、色差检测等; 4、条形码的校检与检测,包括边界确定、最小偏移、符号对比、最小边界对比、调制、缺陷、译码、可译码性等; 5、字符和号码印刷中的漏印、重印、模糊不清、笔画缺损等一些缺陷; 6、监督穿孔和模切质量、提供检测信息反馈标记等。 7、说明书类产品正反面要对正,还需检查是否按公司常规折法折后有无页码错误。 严格意义上,所有与印刷原稿不一致的印刷品都有质量缺陷,但是人眼对印刷品的要求是以不影响图像的清晰再现为标准,满足该标准的印刷品即使与印刷原稿不同却仍然可以视为合格。印刷品质量的好坏应该是承印商与最终用户就某一特定印刷品经过协商,确定的一个协议,该协议必须有明确的、可量化的合理描述,只有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印刷品才视为有质量缺陷。鉴于印刷技术的复杂性和印刷品缺陷的多样性,在颜色、层次、清晰度、一致性上保证良好且持续稳定的印刷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印刷品检测技术包括主观目测法和仪器检测法。主观目测法是指以原稿为基础,直接或借助放大镜对照样张进行人为对比,主观评价印刷品质量好坏。该方法虽然简单灵活,但是由于评价人的知

质量检验员笔试试题

质量检验员笔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 ISO是一个政府性的国际科技组织。(×) 2、在体系审核中,审核证据的由来只能是现场见到或者记录的。(×) 3、通过首件检验,能及时发现系统性缺陷,防止成批不合格发生。(√) 4、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检验。(√) 5、“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6、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7、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8、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9、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0、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11、服务是产品类别中的一类。(√) 12、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13、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4、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5、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16、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7、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8、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9、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20、质量策划就是编制质量计划。(×)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ISO9001:2000认证证书属于( A )。 A、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C、塑胶产品管理体系认证 D、电子产品管理体系认证 2、PDCA是一个循环改善的有效工具,请问C代表的含义是( D )。 A、计划 B、执行 C、改善 D、检查 3、质量方针是一个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由组织的( B )批准发布。 A、总经理 B、最高管理者 C、质保部经理 D、管理者代表 4、游标卡尺可以测量的哪些尺寸?( ABCD ) A、外尺寸 B、内尺寸 C、沟槽宽尺寸 D、深度尺寸 5、产品要求可由(D) A、顾客提出要求 B、组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 C、法规规定 D、A+B+C 6、不合格与缺陷的定义(C)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不合格包含了缺陷 D、缺陷是严重不合格 7、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BCD) A、质量手册和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 B、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C、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检测员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检测结果是( )的科学依据。 A.质量事故 B.质量纠纷 C.质量改进 2、(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A.测量 B.计量 C.测试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0.0034与0.003400都是两位有效数字。 B.274与274.00的绝对误差是一样的。 C.36.45-6.2≈30.2 4、真值取值为被测量的测定值,则定义为( )。 A.实际相对误差 B.额定相对误差 C.标称相对误差 5、断面系数单位M3的名称是( )。 A.三次方米 B.立方米 C.三次方米或立方米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真值常用实际值或一系列计量结果的平均值来代替

B.100.1V和10.1V的绝对误差是不一样的 C.相对误差是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7、( )指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A.中位数 B.极差 C.标准偏差 8、下列关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 A.误差没有符号;不确定度恒为正 B.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限值 C.误差不知道真值,但有一个人为的约定真值;不确定度不知道真值,也没有约定真值 9、( )实际上要求在抽样前对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有准确的了解 A.偶遇抽样 B.判断抽样 C.配额抽样 10、从计量测量数据处理需要,按其性质一般将误差分为( )。 A.固有误差和设备误差 B.设备误差和系统误差 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1、( )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 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B.技术管理体系文件 C.经济管理体系文件 12、(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A质量控制 B.质量改进 C.质量策划 13、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划分一般为( )层次。 A.二个或三个 B.三个或四个 C.四个或五个 14、( )是阐述其质量(管理)方针并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 A.质量手册 B.作业指导书 C.质量记录 1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抽样前应有抽样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B.抽样实施方案应运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考虑抽样时遇见突发性困难采取的应对措施 C.现场取样一般应遵从规定抽取的原则,使用适宜的抽样工具和容器 16、“0”在有效数字中的意义( )。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题2012)

《印刷图像检测与控制》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rinting Images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印刷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作用是介绍印刷产品,特别是印刷图象的检测、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使该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全局的质量观念;掌握定量分析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测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状况。 第一章颜色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 1.本章主要内容: 1.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2.密度测量技术及其误差分析 3.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4.色彩复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密度测量原理分类 2.色度测量技术 第二章印刷复制流程的质量控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阶调的最佳复制 2.彩色的最佳复制 3.色彩管理 4.印刷图像复制问题及印刷特性的控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阶调复制 2.色彩管理 第三章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1.本章主要内容: 1.印刷色序和叠印率 2.网点增大

3.实地密度 4.相对反差 5. 灰平衡 6.光泽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最佳实地密度 2.相对反差 3.灰平衡 第四章印刷图像质量测控技术1.本章主要内容: 1.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2.CP2000操作界面 3.罗兰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4.其他印刷自动控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印刷画面在线检测 第五章印刷图像质量评价方法1.本章主要内容: 1.评价的因素 2.评价方法分类 3.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 4.综合评价方法 5.印刷质量测控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综合评价方法 2. 印刷质量测控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