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差异,通过专业化、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将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和协调的现象和过程。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各国或地区依据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分工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然后通过贸易和跨国投资等方式进行资源、产品和技术的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国际分工具有以下特点:

1. 规模经济:各国或地区在特定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使其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

2. 差异化经济:各国或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在不同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中东国家以石油资源为支撑,成为世界石油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3. 互补性:各国或地区通过分工合作,在供给和需求上相互补充和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外汇,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科技创新和技术溢出:国际分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跨国技术转移。先进国家通过分工将高技术环节放在本国,从而推动本国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分工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

5. 依赖性: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完全自给自足,都需要依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产品和技术,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国际分工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均衡、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政策调控进行解决。

总之,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力量,通过分工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它对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复试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 . 1.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他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使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 2.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 3.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4.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5.贸易平衡:若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6.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服务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对外贸易传递:国际经济中对外“传递”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国经济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际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i 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生产要素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2.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3.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国际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4.绝对优势说:该理论认为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生产率,或者更底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交换,就能够使各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1.国际物流:是指物流活动超过国家疆界的限制,延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其目的是降低运输费用,加快商品周转和提高竞争力,获得销售效益。 2.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面临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3.合资企业:是指外国和国内投资者之间为了从事商品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而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所做的安排。 4.合同:是世界市场上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有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是贸易商之间交易达成的标志。 5.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货物和服务,同时又能保持和提高人民的实际收入能力。 6.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本国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市场占有份额应有的出口增长率之差。 7.企业全球竞争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 1.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2.净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N= (Px/Pm)x100,N 为净贸易条件指数;Px 为出口价格指数;Px 为进口价格指数。 3.出口购买力指数:是出口额指数与进口额指数之比,这也是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量指数来获得。因此,也被称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计算公式为:P=(PX*Qx )/Pm ,式中,P 为出口购买力指数;Qx 为出口数量指数;Pm 为进口价格指数;Px 为出口价格指数。 4.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公式为:S=(Px/Pm )*Zx ,S 为单项因素贸易条件;Zx 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5.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它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D=(Px/Pm )*(Zx/Zm )*100,D 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Zm 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政治手 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2.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即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3.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4.重商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它追求的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具体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5.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6.贸易自由化:它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和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和生产。 7.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分.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多外贸易方面的运用,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只有当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1.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主权国家为了确立他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实现这一关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定的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某个具体问题作出补充.解释修订所达成的书面协定。有时,贸易议定书是作为贸易协定的附件。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B比较优势理论:比较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B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B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B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B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C出口补贴:为了刺激出口政府采用的一种经济政策。直接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与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整部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收入补贴则包括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C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C出口关税: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出口关税限制产品出口,但同时会对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因各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C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C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市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根据市场反应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在这一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的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购买了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该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C重叠需求: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消费者有相似的需求,本国产品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 平时作业第一次 (第一次)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C )的总和。 C.进口贸易额 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B )。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D )。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C )。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5.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 A )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6.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A )。 A.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7.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的学说都是主张(B )。 B.自由贸易 8.俄林认为( B )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B.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9.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是(C )。 C.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10.依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B )提出的。 B.大卫·李嘉图 11.资本充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源于(C )。 C.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 12.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B )。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二、判断题 1.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 3.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4.二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 5.需求相似理论又称作需求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它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发展。(√) 6.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接近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间的贸易发展倾向因此也就越强。(√) 7.从单个国家的角度看,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8.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 √) 9.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在对外贸易的每笔交易中都保持顺差,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增加货币的流进,因此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10.管理贸易是“披自由贸易之皮,行保护贸易之实”的贸易政策。(√)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 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对外贸易额也称为对外贸易值,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该国同时期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的. 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批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2.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课本P56 1)供求关系2)垄断3)经济周期4)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7)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上)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水平型分工:生产力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3.垂直型分工: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国际分工,即前者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农矿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4.绝对利益: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会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5.比较利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6.机会成本: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7.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8.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答: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自然条件等三类因素所决定的。 (1)生产力因素,它对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进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生产关系因素,即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内部社会生产关系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 (3)自然条件因素。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否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力。 2.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上述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比较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差异,通过专业化、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将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和协调的现象和过程。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各国或地区依据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分工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然后通过贸易和跨国投资等方式进行资源、产品和技术的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国际分工具有以下特点: 1. 规模经济:各国或地区在特定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使其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 2. 差异化经济:各国或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在不同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中东国家以石油资源为支撑,成为世界石油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3. 互补性:各国或地区通过分工合作,在供给和需求上相互补充和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外汇,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科技创新和技术溢出:国际分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跨国技术转移。先进国家通过分工将高技术环节放在本国,从而推动本国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分工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 5. 依赖性: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完全自给自足,都需要依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产品和技术,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国际分工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均衡、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政策调控进行解决。 总之,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力量,通过分工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它对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各国之间为实现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的劳动地域分工。在国际分工中形成的国际生产体系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构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前提条件。这种分工决定着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全部资源都供自己来支配,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由自己来生产,而必须由别国来生产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自己来生产其中的另一部分。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将产品向各国外部市场提供的问题,它反映了各国对世界市场的共同要求,并且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之一。 国际分工又称国际贸易,指国际间或国际的各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交换,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国际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按照生产的社会性质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农业国际分工、工业国际分工和服务业国际分工三大部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分工表面上是商品生产者的空间位置,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人们在国际范围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它实质上是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是衡量国家间实力对比的主要标志。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国际分工对国家间的联系起着纽带作用,成为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利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基本方式。它是各国或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产品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解决资金短缺和扩大商品销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强大杠杆。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有利于打破封锁,消除贫困,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国际分工又有积极的一面。它通过有计划的商品输出与输入,不仅可以带动和加速落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稳定。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产业间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它是指属于不同部门的商品的交易。 2、产业内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它是指属于同一部门的商品的交易 3、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显著改进或生产成本的大幅节约,它是规模报酬递增结果的货币表现。 4、规模报酬递增,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个企业的产出水平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5、外部规模经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经济概念,它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单个厂商由于相关产业内的生产相同产品的其他企业的规模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或生产效率的提高。 6、内部规模经济,也称垄断竞争,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经济学家张伯伦首先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即指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单个厂商由于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显著节约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7、规模经济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部门内贸易替代部门间贸易成为主导性的贸易形式时,贸易理论家为探讨部门内贸易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贸易理论。该理论的研究方式决定与贸易收益判定这类基本贸易问题。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发表于1966年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提出,试图对如下现象进行解释,即作为技术创新产品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均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创造发明的,而且随着产品标准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于出口逐渐由原发明国转向其他国家。 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相比,以份额表示。它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等,是一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 2 、贸易条件:在一个具有多种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这个比值常常要乘以 100 ,它以价格关系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所谓国际分工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间专业化 的劳动分工,它主要依赖于不同的比较优势而形成。所以,国际分工对于各国来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国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结果必然会形成各国间的分工与交换。由此可见,国际分工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 根据国际经济学界定,“国际分工”即国际间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是指由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所 决定的国际间劳动分工。其表现形式有:第一、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跨国公司将许多企业分散到世界各地,使国际分工日益广泛和细密;第二、国家之间的分工。由于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各国的分工进一步深化;第三、地区内的分工。发达国家将许多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方面超过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类型也存在巨大差异。 但事实上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有很大差异,就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来说,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在同样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分工。从分工结构看,由于两者之间发展水平和生产结构的不同,在发达国家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因此,不仅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还要注意到这个国家在一个大分工体系中的位

置,以确定自己的产业结构。如果能够发挥比较优势,选择有利的国际分工模式,就可以提高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就会被动地卷入国际分工的漩涡,最终将丧失发展机遇。在当今世界,国际分工已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20世纪90 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特别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以后,跨国公司更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领域延伸,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垂直型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垂直型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国家或地区按照 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特定产业或部门上进行专门化生产和贸易的 一种分工模式。这种分工模式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专注于生产自己 擅长的产品或提供特定的服务,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 交换和合作。 在垂直型国际分工中,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差异,选择特定产业或部门进行专门 化生产。这样一来,每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和利益。 垂直型国际分工的核心原理是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国或地区应 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实现互利 共赢。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上都可以自给 自足,通过专门化生产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仍然可以实现更高 的总体产出和福利水平。 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提高全球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 专门化生产和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产品质量和多样性,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垂直型国际分工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过度 依赖特定产业或部门可能使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市场波动更加敏感, 增加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垂直型国际分工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或地 区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难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 总而言之,垂直型国际分工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工模式,通过专门化生产和贸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全球生产效率 的提高。它既有利于各国或地区发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定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

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1、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的萌发期,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水平不高,各国也没有对国际分工产生过分的依赖。 2、18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国际分工大发展的时期,也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的烙印。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经济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发达国家广泛实行了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并组成地区性的经济集团,发展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影响条件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水平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产关系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生产活动由不同的部门所组成,各国生产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它们彼此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它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劳动分工,即国家之间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二是商品分工,即各国生产者在交换过程中的分工;三是产业分工,即各国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在地理上的分工。 这里的生产活动可以用物质生产、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来代替。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各国的比较优势也不完全相同。国际分工是由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而比较优势则取决于两国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投入要素禀赋。两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大,投入的比较优势就越大,就越可能进行国际分工。当然,也会存在投入要素不匹配而导致的“错位”现象,即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和他国生产该种产品的“劳动”有时并不相同,因而其生产效率不高,也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这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竞争”。 (1)特定产业领域中,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占据了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便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比较劣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就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从大豆出口国转变为棉花出口国,相对说来,前者就具有了比较优势;后者相对说来,就处于比较劣势。 (2)世界上只有那些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或行业才能形成国际分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则无法进入国际分工体系。比如,中

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必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大量投入(比如耕地),使其生产大量粮食,方可在农产品领域内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分工。反之,如果我们将这样巨大的土地资源闲置下来,不进行任何投入,则不可能形成农产品的国际分工,我们在农产品领域内必然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展开直接的竞争。 (3)国际分工的客观性表明,某一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必然与另一国或地区形成比较劣势,从而有可能形成国际分工。例如,中国长期以来都是靠廉价劳动力输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近年来虽然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中国仍然保持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能够吸引发达国家将高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这样中国又可以分享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收益。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2)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2) 国际分工的类型 按生产技术分工 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经济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原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的分工。 (2)水平型经济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头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 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

国际经济合作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合作:不同主权国家政府、企业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竞 争与协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侧重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和从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经济协作合作。 2、宏观经济合作:是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及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开 展的经济合作活动。 3、微观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的公司和企业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4、多边经济合作:是指俩个以上国际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5、双边经济合作:是指俩国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6、垂直型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差异较大的厂商, 或者商品生产处于前后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 7、水平型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品接近的厂商或商品生 产处于同一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 8、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 的延伸和发展。 9、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 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10、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2个或2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某种政府协定, 或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消除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障碍,实现区域内国家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支援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1、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清楚各种壁 垒和阻碍,使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不断增强。 12、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国政府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国际会议以及建立区域经济组织 等方式进行的对话协商,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联合调节。 13、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14、国际惯例:狭义的国际惯例仅仅是指那些在反复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成文的规则。 广义的国际惯例包括了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习惯做法。 15、国际投资:是指投资者的跨国界投资行为。 16、国际直接投资:是将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以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的经营管 理权为特征的投资,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实行转移。 17、国际间接投资:是以取得利息或股息为目的的而购买东道国政府或企业发行的证券 的经济行为,其投资者不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18、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 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19、国际债券:是指某国政府或企业在国境以外发行的以某种货币为面额的债券。 20、外国债券:甲国发行人在乙国某地发行以乙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叫外国债券。 21、国际信贷:也称国际信用,是指国际之间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是由一国或几 个国家的政府或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给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及自然人或法人提供的资金融通活动。 22、贸易信贷:是为促进本国的出口贸易而提供的贷款,主要包括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 贷。 23、资本信贷:就是国际中长期信贷,一般用于新建企业,建设公共设施,扩大固定资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各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经济繁荣。 国际分工的背景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手段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商品和服务得以越过国界流动,国际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分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使各国能够通过集中资源和分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理论源自于大卫·李嘉图的《国富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 成本差异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应当专注于发展和生产其相对优势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取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各国资源和能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际分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国际分工,各国可以集中资源和提高效率,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高。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增加输出和就业机会,加速经济增长。 国际分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包括贫富分化、产业结构失衡、环境破坏等。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往往在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在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中参与分工。这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较低,丧失利润和劳动力价值。同时,国际分工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各国可以通过改善教育和技术水平,提升产业技能和技术含量,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投入。同时,发达国家也需要更多关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公平贸易和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分工的平衡和包容性。 总之,国际分工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的经济现象。国际分工对于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过境贸易: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3、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4、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5、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7、(网上解释)对外贸易量: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8、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9、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9、资源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10、(网上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11、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和。 12、商品交易所: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是大宗商品进行现货及期货买卖的交易场所。 13、(网上解释)期货交易: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14、单纯的商品购销: 15、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16、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允许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市场上的自由竞争。 17、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范围,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冲击,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18、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19、59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