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

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

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

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但本

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

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

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

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

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内(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

头层并在其内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

瘤穿透真皮网状层,但未达皮下组织;V度:肿瘤侵达皮下组织。

1970年Breslow提出用目镜测微器直接测量肿瘤厚度来估计预后

的方法,将肿瘤厚度分为≤0.75mm、0.76—1.50ram、1.51~

4.00mm、>4.00ram几档。由于Clar的浸润深度检测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Breslow的厚度检测法比较客观,因此后者较受推崇。

三、鉴别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约60%是由黑痣恶变来的。将恶性黑色素瘤与各种痣,尤其是发育不良痣,鉴别开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先应用的ABCD征象现可扩展为ABCDEF征象:痣的不对称性(Asymmetry)、边缘(Border)不规则、颜色(Colour)变化、直径(Diameter)大于6ram、演变(Evolu·tion)(临床改变)和

危险因素(risk Factor)(金发、皮肤白皙、发育不

良痣综合征、痣数量多等)。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主要转移部位为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肺脏、肝脏、脑、骨等。

四、分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美国癌症协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是在clark和Bresl0W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随临床经验的积累进行逐步调整。

1.TNM分期:(UICC,1997)

T—原发肿瘤(在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评定)

P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原发肿瘤切除而未作病理检查者)

PT0未发现原发肿瘤

PTis原位黑色素瘤(clark Ⅰ级)(非典型黑色细胞增生,产生黑色素细胞间变,但无侵袭性恶性病变)

PT1肿瘤厚度≤0.75mm,侵犯真皮乳头层(clark Ⅱ级)

PT2肿瘤厚度0.75-1.5mm和/或侵犯真皮乳头层,网状层的交界处。

PT3肿瘤厚度1.5-4.0mm和/或侵犯网状层(clark Ⅳ级)

PT3a肿瘤厚度1.5-3mm

PT3b肿瘤厚度3-4mm

PT3a肿瘤厚度>4mm和/ 或侵犯皮下组织(clark Ⅴ级)和/或在原发肿瘤周围2cm内有位性病灶

PT4a肿瘤厚度>4mm和/或侵犯皮下组织,PT4b在原发肿瘤周围内有位性病灶

注:当肿瘤厚度与clark分级不相符时则根据发现较差的PT分级

N—区域淋巴结

Nx对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

N2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和/或原发肿瘤与区域淋巴结间有转移结节

N2a区有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

N2b原发肿瘤与区域淋巴结间有转移结节

N2c上两者同时存在

注:原发肿瘤域淋巴结间有转移是指在原发肿瘤周围2cm以外,但未超越区域淋巴结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转移

M—远处转移

MX对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皮下或皮下组织转移

M1b内脏转移

2.临床分期

Ⅰ期 PT1 N0 M0

Ⅱ期 PT3 N0 M0

Ⅲ期 PT4 N0 M0

任何T N1-2 M0

Ⅳ期任何T 任何 NM1

五、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外科治疗

手术是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故当临床怀疑为恶性黑色素瘤时,不要直接在肿瘤部位做局部活检,而应将整个原发病灶连同周O.5—1.0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因为任何刺

激均能引起肿瘤发展和播散。如果病理证实为黑色素瘤,应尽快酌情补充广泛

切除,手术切缘的宽度取决于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

1992年NIH基于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推荐手术边缘的宽度

NIIt推荐的原发黑色素瘤切除边缘

原位恶性黑色素瘤 0.5

<1.O 1

1.0 1-2

1.0-

2.0 2

>4.O 2-4

但目前的趋势是手术边缘越来越小,以减少植皮的需要。国内目前对病期

较晚者的手术范围仍较大。对Ⅳ期病人有肺脏、胃肠道、骨或脑的单发转移灶

者可进行姑息性切除,有时可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

区域淋巴结清扫是一项有效的分期措施。但在I、Ⅱ期病人,预防性、治

疗性淋巴结清扫术作用甚微,多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并未显示出对生存有何益处。但研究提示: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肿瘤中等厚度及有隐匿淋巴结转移

者可能有效,若发现异常则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可能对预后有益。对Ⅲ期病人

则需进行治疗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虽无随机分组

研究证实此方法是否可以改善生存,但回顾性资料显示治疗性淋巴结清扫

术的姑息作用是肯定的。对Ⅳ期病人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需进行姑息性区域淋

巴结清扫术。

(二)放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分次大剂量放疗与传统的每周5次,

每次2Gy放疗方式相比有较好疗效。因此当病变位于放射耐受组织时可考虑放疗。对I、Ⅱ期病人,除病人拒绝手术或一般状况差不能手术外,极少用放疗

治疗原发灶,而且根治术后不需进行术后放疗。对病变位于头面部且病变厚或年龄小,因手术可极大影响面容而拒绝手术的病人,

可考虑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转移或复发的恶性黑色素瘤病变也可进行放疗,尤其适用于有骨转移或脑转移者。此外,快中子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化学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药物不太敏感。单药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率多不超过20%2—3药联合有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化疗主要作为Ⅲ期病人术后辅助治疗和Ⅳ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单独应用或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进行生物化学治疗。

(四)生物治疗

少数恶性黑色素瘤可以自然消退,使人们想到免疫机制的作用。生物治疗就是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杀灭体内残存肿瘤细胞的作用。主要分为细胞因子、继承性细胞免疫、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和肿瘤疫苗四种。常用的细胞因子是干扰素(IFN)和白介素-2(IL-2),主要用于Ⅱ、Ⅲ期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和Ⅳ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疗。

(五)生物化学治疗/化学免疫治疗

近年来人们对免疫治疗和细胞毒药物化疗联合治疗黑色素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二者进行合理联合的原因主要有:据报道,化疗与免疫治疗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两者作用机制不同,毒性不相叠加,而且不产生交叉耐药。

综上所述,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治疗原则分为:①原位癌:距肿瘤边缘O.5-1cm切除肿瘤,保证镜下切缘阴性,不作淋巴结清扫及其他辅助治疗。

②I期:T1距肿瘤边缘1cm根治性切除,T2切缘需更宽,但不超过2cm,不需要作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可进行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不作其他辅助治疗。③Ⅱ期:T3距肿瘤边缘3 cm根治性切除,作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或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作生物治疗或化疗。④Ⅲ期:距肿瘤边缘3—5cm根治性

切除,作根治性淋巴结清扫和生物治疗,国内多推荐作术后化疗。⑤Ⅳ期:以

化疗和生物治疗为主,可进行局部放疗和减症手术,单发转移灶者可进行姑息

性切除。

六、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的关系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对原位癌及I期病人单行手术治疗即可,对Ⅱ期及Ⅱ期以上的病人需进行综合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治疗包括生物治疗、

化学治疗和生物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尤其是细胞因子治疗,作为术后辅助

治疗或Ⅳ期病人的姑息治疗方式,可提高总有效率,在某些病人可延长无病生

存期和总生存期。化疗主要用于转移性(Ⅳ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可单独应用,

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姑息性肿瘤切除、放疗和生物治疗)联合,以提高疗效。对部分病变局限于肢体的病人可应用化疗药物进行隔离肢体灌注,以提高局部

控制率。生物治疗与化疗合理结合形成的生物化学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

疗中也有较好疗效。

七、药物治疗新进展

(一)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emozolomide是一种新型的烷化剂,通过与DTIC相似的机制发挥

作用。Temozolomide口服后100%被吸收,并可静脉应用,可在体内转化为MTIC(DTIC的活性代谢产物)。与DTIC相比,Temozolomide可通过血脑屏障,

因此对脑转移病变有效。最近的随机试验比较发现: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应

用DTIC和Temozolomide治疗对生存的影响并无差异。但在应用Temozolomide

过程中或之后脑转移发生率有减低趋势。Ⅱ期临床试验显示总生存率22%,包

括5%CR,对脑转移者有效。多次给药或每日给药可克服耐药机制。

Temozolomide用于Ⅳ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尤其是伴有脑转移者。具体用

法用量为150mg(m2·d),口服第1—5天,若无明显骨髓抑制毒性在第22天提

高剂量至200mg/(m2·d),口服5天,以后每28天一个周期继续口服,直到

无效或毒性不能耐受。该药耐受性良好,可有3-4度骨髓抑制,用药过程中需

监测血象。目前正在进行多项Temozolomide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和/或细胞因子的方案的临床试验。

(二)紫杉类药物

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抗微管解聚药物。在小型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抗恶性黑色素瘤活性,有效率低于20%。一项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紫杉醇175mg/m。静脉滴注3小时,卡铂剂量为AUC 7、5,静脉滴注30分钟,有效率20%。另一项多西紫杉醇与DTIC联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多西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1小时,第1天,DTIC400mg/m2静脉滴注45分钟,第2、3天,每21天为一周期,共6个周期。有效率24%。

合理用

一、单药化疗

对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早年曾试用各种烷化剂治疗,但疗效均不明显,仅CTX和L-PAM稍有效(有效率为15%和16%)。亚硝脲类药物中BCNU的单药有效率为18%,Me-CCNU为17%,CCNU为13%,新药福莫司汀(Fotemustine)单药有效率20%-25%,CR率为5%-8%。抗代谢药基本无效。抗生素中DACT稍有效,有效率为17%。植物药中长春碱类药物VLB和VDS有效率约15%,因其骨髓抑制较轻,较常用于联合化疗方案。其他类药物中DTIC 疗效较好,其单药有效率为20%左右,缓解期3-6个月,是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首选药物;CDDP单药剂量≤100mg/m2时,有效率≤20%,但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可以增加疗效;CBP400mg/m2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有效率19%,中位缓解期5个月。曾有报道12%..46%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内有雌激素受体,遂临床应用他莫昔芬(TAM)治疗,最初报道应用TAM每日20~40mg,有效率为15%,但后来报道的有效率较低,现多与其他化疗药合并应用。

DTIC单药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1)850-1000mg/H12静脉滴注,第l天,21~28天重复。

(2)250mg/(m2·d) 静脉滴注,第1—5天,2l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药应用过程中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多为

I、Ⅱ度,给予对症止吐治疗多能缓解;骨髓抑制作用中等,一般在用药后2-3

周血象下降,第4~5周可恢复正常,必要时可应用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注射部位血管有刺激性反应,滴注速度不宜太快;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周身不适、

高热、肌肉疼痛;偶见肝肾功能损害。

【注意事项】该药物对光和热极不稳定,需在使用前临时配制,药物溶液保存及静脉滴注时应注意避光。防止药物外渗以免刺激局部组织。有

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感染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

【临床评价】DTIC是临床研究最多的一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单药。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一种可单药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药物。它是一种非

典型烷化剂,只能静脉给药,在肝内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MTIC。其治

疗有效率高达20%。对有皮肤、皮下组织及淋巴结转移者更有效,对内脏转移

效果较差。持续治疗患者的中位有效期约为6个月。

CR较少,并仅限于有皮下组织及淋巴结转移者。用DTIC治疗的晚期恶性

黑色素瘤病人5年生存率2%。

二、联合化疗方案

DVP方案(又称CVD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1)DTIC 250ms/(m2·d) 静滴,第1—5天

VDS 3mg/m2静滴,第1天

DDP 100mɡ/m2静滴,第1天

21天重复。

(2)DTIC 800mg/m2静滴,第1天

VLB 1.5mg/(m2·d) 静滴,第1至4天

DDP 50mg/(m2·d) 静滴,第1至3天

2l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

少和贫血。因高剂量顺铂的胃肠道反应较大,因此应用过程中需加强止吐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多不严重,必要时可应用G-CSF治疗。贫血发生的几率虽较低,但有时需输血治疗。

【注意事项】每周期治疗前均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因DDP的用量较大,需给予相应的水化利尿,当日记出入量,避免。肾毒性,具体见前面相应章节。VLB静脉用药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漏于血管外必须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局部

组织坏死。DTIC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同前述。

【临床评价】DTIC、长春碱类药物和顺铂联合是黑色素瘤治疗中常用的方案,有多项临床试验的评价,其用药剂量也不尽相同。据报道此三药联

合的有效率为24%~45%。近年来有多项随机临床试验对DTIC单药与多药联

合方案进行比较,结果不总是显示联合方案有效率高于DTIC单药方案。因此联合化疗的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证实。

BOLD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BLM 25mɡ/d静滴,第1、4天

VCR lmg/(m2·d) 静滴,第l、4天

CCNU 80mɡ/m2口服,第1天

DTIC 200mg/(m2·d) 静滴,第1—5天

28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和皮肤色素沉着。洛莫司汀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预先服用镇静剂、止吐剂或于睡前服用可防止呕吐。洛莫司汀用药后4~6周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必要时可应用G-CSF、GM-CSF治疗。博莱霉素应用时约有三分之一病人可能发生发热反应,多于给药后3~5小时发生,

体温一般38℃左右,常于几小时后自行消退,也可于用BLM前1小时口服吲哚美辛25mɡ和地塞米松5mg,能减轻发热反应。

【注意事项】 BLM可引起肺纤维化,故对肺功能差或肺部放疗病人应慎用或不用。对BLM引起高热,经预防给药无效者需停用此药。洛莫司汀有延迟性骨髓抑制作用,每周期化疗前必须查血常规。DTIC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同前述。

【临床评价】该治疗方案研究较早,但随后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并

未能证实此结果,有效率降至4%~20%。因此目前临床上此方案应用较少。

FDV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FTM 100mg/(m2·d) 静滴,第1、8天

DTIC 450mɡ(m2·d) 静滴,第14、15天

VDS 3mg/(m2·d) 静滴,第14、15天

28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注射局部静脉炎和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多不严重,对症止吐治疗多可缓解。化疗后发生Ⅲ一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者

约占40%,需应用G-CSF、GM-CSF治疗。

【注意事项】福莫司汀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迟发性血液学毒性,因此用药前及用药后需注意血象变化。

【临床评价】福莫司汀是治疗黑色素瘤的较新药物,在欧美应用较多。一项多中心Ⅱ期试验中,用福莫司汀单药治疗153例晚期黑色素瘤病人,CR3例,PR34例,有效率24.2%,在初治病人中有效率达30%。此外,在有脑转移的病人中该药也有效,这支持了临床前研究中显示的福莫司汀可迅速通过

血脑屏障的现象。Khayat等应用FDV方案治疗39例病人,有效率43%,中位

缓解期32周,其中非内脏转移者有效率52%,内脏转移者31%。

CBDT(Dartmouth)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DDP 25mg/(m2·d) 静滴,第1—3天

BCNU 150mg/m2静滴,第1天(隔一周期用一次)

DTIC 220mg/(m2·d) 静滴,第1~3天

TAM lOmg 每天两次口服,第1—21天

2l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的骨髓

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中度的恶心、呕吐,尤其是每周期化疗

的第一天。需相应给与G-CSF、GM.CSF治疗和止吐治疗。

【注意事项】有文献报道应用此方案治疗中,有病人死于呼吸

衰竭,可能与BCNU引起的肺毒性有关。尚有应用此方案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报道,考虑与他莫昔芬有关。用药过程中需引起注意。

【临床评价】该方案是应用较多的含他莫昔芬的化疗方案。经DelPrete首次报告总有效率达55%后,几个Ⅱ期临床试验共观察141名病人,有效率为46%(38%一54%)。其中CR率为11%(6%~17%),引起广泛的注意。但近些年来来自几项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并未能重复出以往的较高有效率。有人在克隆性测试中观察到他莫昔芬和顺铂有协同作用。其后由NCI和加拿大

做的一个多中心性协作对照研究在1995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了两组相同的结果,加和不加他莫昔芬的有效率分别为20%和21%,但由于观察标准不一样,目前还有争论。

三、生物治疗

早年应用卡介苗(BCG)皮肤划痕法、瘤内注射或口服法治疗恶性黑

色素瘤,它不仅可使病人体内的淋巴细胞集中于肿瘤结节,起到对肿瘤的直接

作用,还可刺激人体产生增强免疫的作用。近年多采用干扰素、白介素.2等

细胞因子治疗。

干扰素(Interferon,IFN)单药

【临床应用】

适应症Ⅱ-Ⅳ期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1)高剂量方案:先20MU/(m2·d),静脉滴注,每周5次,连用4周,然后改为10MU/(m2·d),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用48周。

(2)低剂量方案:3MU/d,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用104周。

【不良反应与防治】据国外资料报道:高剂量IFN方案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大,约有3/4的病人需进行剂量调整,1/4的病人因毒副反应中止治疗。另外有2例病人因肝脏毒性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该疗法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疲乏、发热、抑郁、恶心、头痛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转氨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甘油三酯升高和贫血等。

【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根据毒副反应及时调整IFN剂量。静脉给药期间,每周检测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维持给药期间每月检测一次。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和/或粒细胞计数低于500/mm3时须及时停药,待恢复正常时IFN减量50%继续应用。其他减轻IFN毒副反应的方法包括:提前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吲哚美辛,静脉用药期进

行静脉补液,应用抗抑郁药,以及在维持期于夜间用药。哌甲酯对疲乏症状的改善作用正在临床研究中。

【临床评价】据文献报道,应用IFN-c~-2a和a-2b两者疗效相似,“有效率15%,CR 5%,PR 10%,中位生存期6-9个月。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应用高剂量方案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人选287例有复发高危因素的病人,均接受根治性手术,病变厚度大于4cm且无淋巴结转移或无论病变厚度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位随访时间8年。接受高剂量IFN.ot-2b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8年,与对照组之2.8年相比明显延长(P=0.0237),但对Ⅱ期病人的OS、RFS未见明显改善(因Ⅱ期入选人数较少)。随后该协作组对高剂量IFN-ot-2b组(同前)、低剂量IFN-a-2b组(3MU/d,每周3次,连用104周)和观察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条件同前,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与观察组相比,高剂量组RFS有统计学意义,包括Ⅱ期病人,而低剂量组RFS无统计学意义。估计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观察组的RFS分别为44%、40%和35%。无论是低剂量组还是高剂量组与观察组比较,0s均有受益。但综合多家大宗临

床试验报道,应用IFN-ot作为高危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其剂量强度和治疗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各方案的疗效尚无一致的结果证实。

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药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Ⅱ~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1)高剂量推注法:7200001U/kg,静脉推注15分钟以上,每8小时给药一次,最多连用5天。

(2)持续输注法:18×106IU/m2,连续24小时静脉输注,共5天。

(3)“Decrescendo”方案:18×106IU/m2,连续静脉输注6小时,立即续以18×106IU/m2,连续静脉输注12小时,立即续以18×106IU/m2。

连续静脉输注24小时,立即续以13.5×106IU/m2,连续静脉输注72小

时。

(4)间断或长期皮下用药:剂量变化较多。

【不良反应与防治】应用高剂量IL-2治疗中常发生低血压(常

需用升压药物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此时需要减低IL-2的用量,或减少给药次数,同时进行对症处理。目前尚无有效措施既能减轻其毒性又不减少其用量。

【注意事项】据国外资料报道:高剂量IL-2治疗常产生多器官毒性,因此用药过程中需严密监护,建议该疗法仅限于能提供特殊监护的病房使用。一旦发生毒副反应需及时减量或停药,同时作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评价】白介素-2(IL-2)是一种较强的免疫刺激剂,它直

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并通过分泌的

次级细胞因子间接作用于其他多种细胞。重组IL-2被广泛试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在Ⅳ期病人中单药应用的客观有效率可达25%以上,这与目前

最有效的细胞毒药物的有效率相似。而且IL-2治疗产生的大部分效应持续时间比细胞毒药物的长,因此在许多国家被批准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上

述4种方案是目前被国外广泛试用的方案,现均已被纳入联合治疗方案中。一

般而言,高剂量IL-2的有效率及缓解期均优于低剂量IL-2或IFN。但尚无研

究对以上几种用药方法进行比较。回顾性研究显示有些因素可预测IL-2治疗的反应,如皮下病变、白斑的产生、初次治疗后淋巴细胞增多的程度等。

PⅡ生物化疗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DDP 100mɡ/m2。静滴第1天

rlL-2 18MU/(m2·d)持续静滴24小时第3至6天、17至21天

rlFN-a 9MU/(m2·d)皮下注射每周1、3、5

28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应用大剂量顺铂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和大剂量白介素-2、干扰素的副作用,防治方法如前述。

【注意事项】同前述应用大剂量顺铂、白介素一2、干扰素的

注意事项。

【临床评价】生物化学治疗以其多方面的优点在黑色素瘤的治

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黑色素瘤治疗的主要方法。IL-2和IFN-a联合用

于多项Ⅱ期临床试验,在体观察显示IFN-ot可上调肿瘤细胞中HLA—I类分子

的表达,并在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中与IL-2结合。在一项大型Ⅱ期临床研究中,二者联合治疗的客观有效率大约11%一41%。最令人鼓舞的报告来自

Keilhotz等,该试验中63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应用IFN-a[10MU/(m

2·d)]和高剂量IL-2进行治疗,3例CR(5%),13例PR(21%),中位缓解期7个月。唯一一项研究IL-2单药与IL-2联合IFN-a的随机试验因二组有效率均较低而终止。但在该实验中IL-2应用剂量相当低

CVDⅡ生物化疗方案

【临床应用】

适应证: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

剂量与用法:

DTIC 800mg/m2静滴,第1天

VLB 1.6mg/(m2·d) 静滴,第l至4天

DDP 20mg/m2静滴,第1至4天

rlL-2 9MU/(m2·d) 持续静滴24小时,第l至4天

rlFN-ot 5MU/(m2·d) 皮下注射,第l至5天

21天重复。

【不良反应与防治】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与CVD方案相似,白介素-2、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与前述相似,但因用药剂量中等,反应可较轻。

【注意事项】同前述应用CVD方案及大剂量白介素-2、干扰素的注意事项。

【临床评价】得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的Legha 及其同事发展了该方案,随后进行了多项Ⅱ期临床试验,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有效率为33%-65%,其中CR 13%-34%,中位生存期12-13个月。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Inhibition of Mutated, Activated BRAF in Metastatic Melanoma Keith T. Flaherty, M.D., Igor Puzanov, M.D., Kevin B. Kim, M.D., Antoni Ribas, M.D., Grant A. McArthur, M.B., B.S., Ph.D., Jeffrey A. Sos man, M.D., Peter J. O'Dw yer, M.D., Richard J. Lee, M.D., Ph.D., Joseph F. Grippo, Ph.D., Keith Nolop, M.D., and Paul B. Chapman, M.D. BACKGROU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in the majority of melanomas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test oncogene-targeted therapy for this disease. Metastatic melanoma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for which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therapies. The two therapies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igh-dose interleukin-2 and dacarbazine, are each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rates of only 10 to 20% and a small percentage of complete responses; neither is thought to improve overall survival.1,2 In randomized trials, the media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dacarbazine was less than 8 months.3,4 A search for mutations in a component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MAP) kinase pathway in a large panel of common cancers revealed that 40 to 60% of melanomas, and 7 to 8% of all cancers, carry an activating mut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5-15 Ninety percent of reported BRAF mutations result in a substitution of glutamic acid for valine at amino acid 600 (the V600E mutation). This BRAF mutation constitutively activates BRAF and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e MAP kinase pathway. BRAF mutations are also found in 40 to 70% of papillary or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s6-8,16-18 and in a small percentage of several other types of tumor. PLX4032 (Plexxikon; RG7204, Roche Pharmaceuticals)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Preclin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PLX4032 and its analogue PLX4720 inhibit the kinase activity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at low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 abrogate signaling through the MAP kinase pathway, and block proliferation of cells carrying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in vitro at high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17,18 Orally administered PLX4720 inhibits the growth — and, at higher doses, induces the regression — of human melanoma tumors transplanted into immunocompromised mice. None of these effects are observed in normal tissues or in tumor cells that lack a BRAF mutation. We conducted a trial of the use of PLX4032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The primary goals were to define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twice-daily administration of PLX4032,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dose that could be administered until adverse effects prevented further dose increases (i.e.,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and to determine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the duration of response,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among patients who had melanoma tumors with the V600E BRAF mutation and who were given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of PLX4032. METHODS Study Design The study was sponsored by Plexxikon and Roche Pharmaceuticals, which provided the study drug. The study was designed by two academic authors and one industry author. All authors made the decision to submit the

恶性黑色素瘤地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但本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头层并在其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

黑色素瘤药物Opdivo

药学基础期末论文 实验名称黑色素瘤药物Opdivo介绍与分析学生姓名郭明岳 学号1253370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色素瘤药物Opdivo介绍与分析 摘要:Opdivo是2014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的一款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晚期黑色素瘤的抗体药物,其作用原理是抑制PD-1与PD-L的结合。与同类药物相比,在临床试验中Opdivo表现出较高药物效果,并且药物副作用较小。由于PD-1/PD-L通路的广谱性,Opdivo治疗其他多种肿瘤的试验正在进行当中,预测Opdivo在未来几年将在肿瘤的治疗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黑色素瘤药物;Opdivo;nivolumab;PD-1抑制剂 一、药物基本介绍 Opdivo(图1)的通用名是nivolumab, 是由日本小野制药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 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合作开发的 一种实验性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gG4药 物,主要用于治疗不能切除或对已有药 物无应答的晚期黑色素瘤,作用原理是 通过抑制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 ( PD-L1 ) 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 ( PD-L2) 图1 的结合,使T 细胞恢复对肿瘤的免疫应 答能力[1]。2014年7月4日,Opdivo 率先在日本获批,成为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抗PD-1药物。2014 年6月24 日,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Opdivo用于黑色素瘤的Ⅲ期临床试验因显著延长患者总存活期而提前终止,2014 年12 月22 日,Opdivo获FDA 批准,成为自2011年以来第七个获得FDA批准的黑色素瘤药物,同时也是第二个在美国上市的PD-1 抑制剂[2]。 二、背景知识 1.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皮肤或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色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在欧美地区,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2010 年全球黑色素瘤新发病例199 627例,死亡例数为46372例[3]。黑色素瘤的病因目前还没有被完全阐明,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了黑色素瘤的恶性转化,已知恶性转化的关键细胞通路有:Rb通路、p53通路、PI3K/AKT通路和RAS/MAPK通路(20~30%NRAS突变,55~60%BRAF突变)。 2.PD-1/PD-L通路 PD-1是一种表达在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因最初发现PD-1的表达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而被命名为PD(Programmed Death)[4]。后来研究发现HIV病毒特异性攻击的T细胞上有PD-1的表达,PD-1与其配体PD-L结合会抑

2015 年 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8%-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年的4.6%下降到1997-2000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将9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 +WBRT组。结果术后行WBRT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比70%, 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治疗后的生存期。 1项对205例行SRS的脑多发转移(4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且转移灶小于7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个月比6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或者 5-10c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2008年第一版)

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 (2008年第一版) 目录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三、病理 四、临床病理分期 五、治疗流程及原则 六、辅助治疗 七、手术治疗 八、放疗 九、全身治疗 十、随访 1

一、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是皮肤肿瘤的一种,与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不同。后两种起源于表皮的角质细胞,预后较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一旦进入快速生长期,则预后差、死亡率高。恶性黑色素瘤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内。 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95%-100%可治愈。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皮肤MM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和远处转移1。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有文献报道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好于其它远处转移2。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个数及LDH等相关3。通常来说女性预后好于男性,四肢最好,躯干其次,头颈部预后最差;分期越早预后越好,LDH 越高预后越差。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75%,有3个转移的为15%;浸润深度<1mm的10年生存率>90%,浸润深度>4.5mm的10年生存率为30%;2008年ASCO会上报道LDH<0.8正常值的患者较LDH高的患者总生存明显延长4。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恶性黑色素瘤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年增长率约3-5%5。英国近5年来MM男性发病率增加了28%,女性增加了12%。据报道美国2007年估计MM 新发病例59940人,死亡约8110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40/10万,30/10万6。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发病率低,但是增长迅猛。北京市八城区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2/10万7,2004年其发病例率已达1/10万。MM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50岁以后随年龄 2

宫颈癌2018年诊疗规范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规范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NCCN指南、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宫颈癌注重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本规范,本规范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 (一)病因学 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有:①不良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②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③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④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⑤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⑥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⑦其他病毒感染: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大出血、腰痛、下

恶性黑色素瘤的辩证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辩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4-05-26T14:14:55.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任松涛 [导读]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瘤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皮肤肿瘤。在中医学中目前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任松涛(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较为满意,预后良好。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皮肤中医之劳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55-01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瘤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皮肤肿瘤。在中医学中目前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或皮肤受不良因素摩擦刺激,气血不和,血瘀痰凝,聚结于皮肤所致。西医认为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但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跟种族遗传、创伤刺激、病毒、日光以及免疫功能障碍诸因素有关。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34~54岁之间。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身体易受摩擦和暴露部位的皮肤,如手足、外阴、头面。以30岁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多见,青少年很少发病。早期的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斑片状损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突然增大、发红、色素加深。继之皮损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蕈状、菜花状,容易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加深或色素脱失晕。如果肿瘤向皮下组织浸润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肿块;如果向周围扩散时,则呈卫星状损害。一般会有轻度痒痛感或无自觉症状。 1.2治疗 1.2.1内治法辨证论治。 1.2.1.1血瘀痰凝浊气聚结证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5g,红花5g,生地20g,川芎10g,赤芍15g,香附2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20g,玄参20g,陈皮6g,郁金15g,甘草5g。 1.2.1.2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治宜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方用八珍汤加味:党参3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20g,熟地15g,白花蛇舌草20g,石上柏20g,炙甘草10g。 1.2.2外治法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治疗。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或在手术后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1.2.2.1鸦胆子研粉,或砸成油状薄饼,外敷于病灶上,每1~2日换一次。 1.2.2.2家吉利(即野百合)研粉,或鲜草捣成糊状,外敷于病灶上,每日换药2次。 1.2.2.3金花散升丹1份、熟石膏9份,研细混匀,敷于患处,涂于恶性黑色素瘤之溃烂表面上,每日换药一次。 1.2.2.4水蛭30g,大黄10g,青黛5g,共研细末,以香油60g、黄蜡15g熬膏,外贴于肿瘤灶上,每日换药1次。 1.3三品一条枪粉 以白砒和明矾煅制成白色块状物,加雄黄、没药,共研成细粉,并以紫外线消毒后封瓶备用。肿瘤病灶局部以呋喃西林液洗净后上药粉0.3~0.6,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3~5天上药一次。一般上药3~5天后,癌组织全部坏死脱落,即改换四环素软膏涂布,使肉芽组织形成。 2 结果 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较为满意,预后良好。 3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的皮肤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中晚期有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中西医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为宜,即使是可疑病变,也最好整个皮损切除后送活检。术后无转移者可配合中药治疗,有转移者可在化疗和免疫疗法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类型、病程和是否转移可将恶性黑素瘤分为血瘀痰凝、浊气聚结和痰瘀走窜、气血败坏两型。血瘀痰凝,浊气聚结证,发病早中期,皮肤出现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胃纳二便尚可。舌暗红有瘀点,脉弦或滑。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发病中后期,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或周围它处出现黑斑结节。体弱气短,纳差便溏,双目无神。舌质淡暗,脉细涩无力。临床上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较缓慢;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较快发生转移。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方式、起源、病程与预后的不同,临床上又可将恶性黑色素瘤分为原位性恶性黑色素瘤和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两大类:①原位恶性黑色素瘤。又名表皮内恶性黑色素瘤,是指瘤细胞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的恶性黑素瘤,包括恶性雀斑样痣、Paget样原位黑色素瘤和肢端雀斑样原位黑素瘤三型。②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是指瘤细胞向皮下侵袭生长并发生转移扩散的恶性黑色素瘤。诊断要点,依据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不困难,但最后确诊和病理类型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判定。不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要与色素痣、蓝痣鉴别。如果原有的色素痣出现下列征象应高度警惕恶变:①色素痣短期内显著而迅速地扩大;③色素痣颜色明显加深发亮,周围发红;③患处经常易出血;④色素痣溃破;⑤附近淋巴结肿大或周围有卫星状损害。出现上述征象时应及时将色素痣切除并作病理活检。 参考文献 [1]董志伟.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2 [2]尤建良,周留勇.抗癌转移赵氏微调三号合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22(4):3098 [3]尤建良.中药三步周期法防治化疗毒副反应[J].江苏中医, l993,5:7

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3%,是指有恶性变化的色素斑痣,但并非所有黑色素瘤一定由斑痣恶变而来,亦可自然发生,在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中,约有20%的黑色素瘤无色素出现,故色素多少与恶性程度无关。创伤、局部长期**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斑痣(交界痣及混合痣)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有显著的关系。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色素变化及临床表现,色素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对称,边界不规则,色彩多样化,直径大于6mm,临床表现包括痣逐渐增大,血管扩张,四周有炎症反应,表示有恶变可能。如果出现出血、瘙痒、压痛、应引起注意,出现溃疡和皮损隆起、进展多表示已经晚期。但有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往往临床上诊断为恶性变的斑痣,切除后病理检查却无恶性变化。鉴别诊断包括雀斑,这是一种黄褐色斑疹,容易发于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仅在基底层有色素过度沉着,但无痣细胞,不致转为恶性;另外还有色素斑,多位于腰骶部,仅为色素堆积,可有黄色、蓝灰色或者淡褐色。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可以采用的免疫方法,包括卡介苗、白介素、干扰素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在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临床观察中,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不能机械化、程序化,仅仅依靠痣的某一种表现既认为有恶变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于斑痣恶变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恶性黑色素瘤大部分病例经淋巴管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小部分血液循环丰富的肿瘤可由血液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躯干中位的病变,淋巴转移可以多个方向,不易觉察,应引起注意。手术切除应将整个病变做楔形切除,不应该切取部分组织送检,更不能穿刺抽吸病理检查。经过多例临床观察,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绝对不能做激光类手术切除,一方面导致切除不净,局部残留,另一方面反而会**肿瘤生长,发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远处转移,曾经有踝部恶性黑色素瘤未引起注意,激光手术,一年后出现直肠转移症状,失去治疗机会的惨痛教训;由于妊娠会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加快,所以对具有斑痣疾患的拟妊娠妇女,加强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恶性黑色素瘤的严重性,有恶变倾向或者高度怀疑患者妊娠前完整手术切除。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练 炼,马德亮,陶 敏…………………………………………… 恶性黑色素瘤生物治疗进展曹 水,杜伟娇,宋 鑫等………………………………………………… 转移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进展范 云,罗吕宏…………………………………………………………… 晚期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进展郭 军……………………………………………………………………… 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席青松,于世英……………………………………………………………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刘巍峰,牛晓辉………………………………………………………… 黑色素瘤内科治疗进展任秀宝 ……………………………………………………………………………收稿日期:2010203204 作者简介:练 炼(19812),男,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硕士生,从事肿瘤的基因诊断及其治疗研究. * 通讯作者 E 2m a i:l m tao @m ed m a i.l co https://www.sodocs.net/doc/e711285681.html,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练 炼,马德亮,陶 敏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苏苏州215006) 关键词:黑色素瘤,恶性;分子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1692(2010)022******* 恶性黑色素瘤(ma li g nan tm elano m a ,M M )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在我国,M M 发病率不断增高,每年新发病例已超过10000例。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获得治愈的机会,但进展期患者,则预后差,死亡率高,化疗等治疗方法通常效果不佳,因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随着对M M 分子生物学异常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们发现了治疗M M 的新途径。针对M M 的分子异常问世了一些靶向药物,并相继进入了相关临床试验阶段。虽然大部分M M 的分子靶向药物单独应用的疗效还不令人满意,但是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却令人鼓舞,是M M 治疗的新趋势。为此,我们就M M 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1 MM 的分子生物学异常1.1 Ras 基因突变 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系列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发育的信号,而R as 家族是这些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R as 家族在正常细胞的更新及保持内环境稳 态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已发现Ras 家族成员(如h 2Ras 、k 2Ra s 和n 2Ra s )基因突变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超过10%~25%的M M 患者存在n 2Ras 基因突变,故n 2Ra s 突变被认为在M M 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Ras 已成为M M 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法呢酰基转移酶(farnesyltransf erase ,FT)是Ra s 基因表达R as 蛋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激酶,因此利用法呢酰基转移酶抑制剂(far nesyltransf erase i n h i b itors ,FTIs)可阻断Ra s 基因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1.2 Raf 基因及M APK 信号传导异常 Ra s 基因的激活正向调控MAPK 信号通路,特别是Ras 与Raf 1蛋白(原称Ra f 激酶)结合后导致的一系列生长信号通路的激活。R af 激活可以促使MAPK 磷酸化,而M APK 激活又可导致ERK 的磷酸化从而使其激活,最终活化的ERK 基因促使有关细胞增殖信号的转导,而这种转导很可能是包括M M 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的形成机制之一。另外,b 2Ra f 和c 2Raf 也可以启动这条信号通路,而且,c 2Raf 也可以通过调控NF 2J B 与Bcl 22这两个基因对细胞的凋亡产生抑制。 1.3 PI3K 途径传导异常 多种细胞表面受体可激活PI 3K 途径,包括生长因子受体和G 2蛋白耦联受

抗肿瘤药物使用指南

抗肿瘤药物使用指南. 医院 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 为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精神,特制定以下基本原则,请各临床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肿瘤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各专科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 2 - 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

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谨慎处理不良反应 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鼓励符合条

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药理学文献综述题目: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姓名: 班级: 专业:临床医学 青岛大学医学院 2011年12月

综述 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近五年来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或控制黑色素瘤的方法,从而归结出比较有效的方法,了解新的治疗手段,以便进一步推动对该病相关治疗的研究。方法:从手术治疗、生物疗法、中医治疗以及最新的科研药物等方面探讨治疗或控制黑色素瘤的有效途径。结果: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段,但易复发、易扩散;中医领域目前发现的药物控制或治疗黑素瘤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相对于前两种手段,生物疗法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是一个治疗黑素瘤的新领域,尚待人们的进一步开发。结论:目前的治疗手段效果甚微,而生物疗法为人们治疗黑素瘤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开拓这个新领域的同时,也应注重改善手术治疗手段及中医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黑色素瘤生物疗法哨兵淋巴结 A375黑素瘤细胞 黑色素瘤(Melanoma)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叶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在皮肤,如躯干、头颈、手背、下肢等部位,也可发生于皮肤以外的粘膜、脑膜、虹膜、脉络膜、腮腺、呼吸道、胃肠道、阴道、心脏等。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且多发、易转移,故患者的缘年生存率极低,近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黑色素瘤常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1】。现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介绍现有的治疗技术及其应用。 一、生物疗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黑素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的认识逐步加深,生物治疗以其比传统治疗有更好的靶向性与特异性的特点成为极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当前用于黑素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大致有基因治疗、免疫治疗、针对肿瘤血供的治疗等【2】。 1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以基因作为靶点的治疗”。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与多个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3】黑色素瘤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新版中国黑素瘤诊治指南解读2012_斯璐

新版中国黑素瘤诊治指南解读 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斯璐,郭军 【摘要】黑色素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08年欠发达地区的男女发病率分别为0.7/10万和0.6/10万,死亡率均为0.3/10万。我国每年新发黑色素瘤病例约2万例,黑色素瘤已成为严重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黑色素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研究水平,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07年5月成立了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并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于2008年制定了“中国黑色素瘤专家共识第一版”,后经专家研讨会多次讨论、反复修订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1版)”。 【关键词】黑色素瘤;中国;指南;解读 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60(2012)02-0172-02 Interpret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melanoma in China(new version of2011)SI Lu,GUO Jun.Department of Melanoma and Kidney Cancer,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Beijing 100142,China 【Abstract】Mela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progressive malignancies.The melanoma morbidity of male and female popul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0.7and0.6per100000persons respectively,and the melanoma mortality were0.3per 100000persons in2008.About20000melanoma patients are newly diagnosed annually and melanoma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health threatening disease in China.Melanoma Branch came into being on May of2007at the call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and comprehend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s.Several spe-cialis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participated into shaping the preliminary guidelines which was refined time and again.Finally,new version of2011guidelines was created. 【Key Words】Melanoma;China;Guidelines;Interpretation 2011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是在《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09版》基础上,更新了国际最新的治疗进展和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经专家研讨会并反复广泛征求意见而制定的。 新近发表在BMC Cancer杂志的522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为我国黑色素瘤的主要病理亚型。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灶厚度较厚,多数合并溃疡。分期、厚度为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好于粘膜黑色素瘤。今年发表在Clin Cancer Res和Eur J Cancer上的2篇文章对502例我国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发现BRAF突变率为25.9%,其中87.3%为V600E突变,CKIT突变率为10.8%,扩增率为7.4%。发现KIT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为皮肤黑色素瘤独立预后不良因素,KIT基因突变为粘膜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对于病理分型,国际上倾向于针对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组织学特征和基因变异之间的关系将黑色素瘤分为四种新的基本类型:肢端型、粘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CSD)和非慢性日光损伤型(Non-CSD,包括原发病灶不明型)。其中日光损伤型主要包括头颈部和四肢黑色素瘤,日光暴露较多,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慢性日光损伤小体。新的分类法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包括分期、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计划的确定等。 辅助治疗的改动较大,标准干扰素辅助治疗除引用国外原有的标准剂量(20MIU/m2d1-5?4w+ 10MIU/m2tiw?48w)外,同时增加了中国患者的治疗经验(15MIU/m2d1-5?4w+9MIU tiw?48w,引自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7T16:06:16.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王立成 [导读]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较差的肿瘤。一些国家恶性黑色素瘤是除肺癌以外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3例经临床确认的恶心性黑色素瘤患者给予免疫治疗,对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免疫治疗,治疗前后免疫变化明显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CD、CD4, CD4/CD8比值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宿主免疫反应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宿主免疫反应来起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较差的肿瘤。一些国家恶性黑色素瘤是除肺癌以外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的上升并不是因为诊断方法的改进,而很可能是阳光暴晒的结果。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约占女性MM的8.3%,占女阴恶性肿瘤的2%~ 3%。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免疫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在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外,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措施。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为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功能通过黑色素瘤患者23例,均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8± 2.5岁。原发灶位于女性外阴20例,足底3例。 1.2 方法 1.2.1卡介苗治疗常用的BCG治疗方法有真皮划痕法和瘤内注射法。真皮划痕法适用于原发瘤灶已外科切除或复发转移瘤经外科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在手臂或背部皮肤纵横划痕10~20道,长5cm,深2mm,涂75~150mg干重的BCG菌液,吹干。瘤内注射法适用于仅有皮肤瘤灶的高度选择的MM病人。与外科治疗相配合。播散性MM,与化疗相配合。晚期且手术无法切尽的病例,而预计能存活4个月以上的。是将BCG直接注入肿瘤结节内,每个可注入0.05~0.2ml,注射瘤灶数目4~40个不等,每间隔2周至1个月1次。 1.2.2干扰素干扰素(IFN)有α、β和γ三种,其抗癌作用略异。IFN应用剂量差异很大,从2×106~100×106U/m2,多数主张用 12×106U/m2为低剂量,30×106~50×106U/m2为高剂量。用药途径采用肌内、静脉或皮下均可,与疗效关系不大。每周连用3次,连用1个月为一疗程的中等剂量效果较好。 1.3 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CD8)。评价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5.0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数据变量资料用(±s)表示。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 2 结果 2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前CD3(%)38.30±5.70,CD4(%)32.15±5.60,CD4/CD8 1.22±0.38。治疗后CD3(%) 46.50±8.90,CD4(%)36.45±7.60,CD4/CD8 1.42±0.85。治疗前后免疫变化明显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CD、CD4,CD4/CD8比值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3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9±3个月,3年总存活率90%(27/30),3年无瘤存活率 86.66%(26/30)。 3 讨论 MM的自然消退是肿瘤临床医师早已注意到的,从临床应用免疫治疗主要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以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等。 卡介苗治疗在1970年5/8例病灶内注射卡介苗(BCG)导致注射部位皮肤MM转移灶消退的病例,其中2例伴有非注射部位结节状病灶消退的情况。5例有反应者在BCG治疗过程中转为结核菌素阳性,而3例无反应者对常见的皮试抗原无变应性。在随后对有免疫反应的病人接受了病灶内应用BCG,91%的病例所注射的皮肤病灶表现完全消退,17%的病例未注射的结节状病灶消失。这些最初具有前景的研究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促进了BCG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剂来进行临床估计。已经知道,局部应用BCG对抗MM的机制,可能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又有特异性免疫作用。BCG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是指BCG是一种有力的免疫佐剂,在体内可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反应,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力,使巨噬细胞增加,吞噬能力增强。BCG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指MM与结核杆菌间可能有抗原交叉反应,因而,在BCG治疗后,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均增强,从而阻止MM局部和远距离的发展。 虽然最初的报道有效率令人鼓舞,但是,随后众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能显示同样的结果。以Barth等人为代表的几组随机对照试验,将BCG用于高危原发黑色素瘤或淋巴结阳性的病例,无一研究结果显示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或总生存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别。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倡导的几组随机试验,用BCG作为Ⅲ期黑色素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仅有两组试验提示单用BCG或联用氮烯咪胺能改善复发率和生存率。由WHO倡导的一组大的临床试验,将BCG作为辅助性治疗用于AJCC的Ⅲ期黑色素瘤,仅仅显示无瘤生存期的延长,而没有显示生存率的改善。这些结果提示,目前人们对BCG的临床价值尚缺乏一致的看法。 干扰素可增强免疫、抗增殖、分化诱导、抑制生长和逆转作用。过去IFN主要用来治疗晚期转移性MM。据不完全统计,用不同类型IFN治疗晚期转移性MM的病人400余例,缓解率在20%以上,少数病例可获 CR,有的长期缓解,且停药后可持续缓解,甚至有人提出治愈的可能。在这组试验中,高剂量的干扰素被用来作为原发肿瘤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病人的辅助治疗(不管淋巴结阴性或阳性),结果显示无瘤生存期和总的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基于上述的研究,ASCO推荐高剂量的α-干扰素用于以下两组病例:①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②其他形式的局限性肿瘤,包括intransit、卫星病灶或局部复发。治疗应于术后56天内开始。肿瘤厚度大于或等于4mm伴淋巴结阴性的病例不应接受高剂量的干扰素治疗。 对临床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免疫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提高患生率,CD4水平升高、CD4/CD8比值增大,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常东民,张勇,陈德强,朱琨,李康.恶性黑色素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214-2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