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选修四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选择题

1.1916年初,英法为换取沙俄对战争的支持,还允诺战后沙俄可兼并黑海海峡地区,并占领土耳其都城伊斯坦布尔。材料说明()

A.英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诱使沙俄参战

B.英法俄三国战后瓜分土耳其

C.土耳其面临着被瓜分的命运

D.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英法的同盟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这说明当时甘地()

A.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B.对世界大战毫无兴趣

C.对法西斯侵略持谴责态度,但反对战争

D.主张通过参战争取民族独立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主义经济思想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

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

C.拒绝参加政府招待会和官方宴会

D.不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4.“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孙中山发表于1912年4月的这段言论,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实业救国

5.1924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内容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联农、联俄、联共

C.俄共联合、工农联合、农俄联合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

6.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人,是因为他( )

①领导民族独立②实现国家复兴③奉行中立主义④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得自于()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的在华势力

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你应该怎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倾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9.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失败后,甘地在狱中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一书。他所谓的“真理”是指()

A.坚持非暴力抵抗以实现印度的独立

B.放弃非暴力走向革命的道路

C.放弃对英国殖民者的幻想,加强斗争

D.鼓励更多的群众超越非暴力

10.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 ()

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下图为盘踞在土耳其的外国军队,到1922年,土耳其军队将它们逐出国境。图中的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美国军队

D.希腊军队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在于()

A.遭受殖民压迫的程度不同

B.两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C.苏俄支持援助的程度不同

D.工农群众的觉悟程度不同

13.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A.时代的要求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14.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15.从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革命斗争历程看,被殖民和奴役的亚洲人民要想取得真正的民主,首先要()

A.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

B.与本国的旧政府进行合作

C.利用宗教进行斗争

D.赶走殖民势力

16.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7.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共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18.尽管时光流逝,但凯末尔并没有被人们忘记。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这主要是因为凯末尔()

①在一战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②领导土耳其国民军赶走外国军队,赢得国家独立③在土耳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④实现了土耳其的复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9.下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0.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22.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1919~1922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出相似之处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

D.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4.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请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25.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两次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推向高潮,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

C.食盐进军

D.“文明不服从”运动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7.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

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

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作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凯末尔曾经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中的人物是谁?它们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内容?

(2)材料一两幅图各反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拯救国家,凯末尔是如何“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的?

29.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

材料三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注:历史分期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

——《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

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3)相对于第一种观点,材料三把新中国成立作为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历史分期方法,这两种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分别指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俄国即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并没有参与战后瓜分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是德国的同盟国;综合以上几点,A、B、D错误,因此选C。

2.【答案】C

【解析】从材料“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印度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符合材料说法的是C项。

3.【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政治方面的,只有B项属于经济范畴。

4.【答案】B

【解析】孙中山认为铁道等规模大或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应该由国家经营管理,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关注国计民生,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民生主义的思想。故选B。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凯末尔改革的理解。根据所学凯末尔改革向西方学习并不是中立主义。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含义,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应理解为打击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在华势力。同时,在复习中还应注意辛亥革命对我国政治、

思想等领域近代化历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8.【答案】D

【解析】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改组国民党。经过苏俄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

9.【答案】A

【解析】甘地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当群众斗争超出非暴力范围时,他往往会宣布中止运动,而不会像B、C、D三项所宣称的那样“走向革命、加强斗争和超越非暴力”,故答案为A项。10.【答案】D

【解析】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所给选项中只有D项任务决定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希腊军队入侵土耳其。

12.【答案】B

【解析】印度采取了非暴力的方式,1922年,印度人民的斗争已超出了甘地所规定的非暴力的范围,甘地宣布停止运动,从而使印度反英斗争走向低潮。土耳其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

13.【答案】B

【解析】本题注意题干中的两层含义:一是“开展”体现了什么;二是“停止”体现了什么。选项中兼顾两个方面的只有A、B两项,A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传统习惯与现实变革的一种调和,因此本题正确选项是A。

15.【答案】D

【解析】在近代史上导致亚洲各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列强的殖民侵略,所以亚洲人民要想获得真正的民主,首先要实现独立,即赶走殖民势力。

16.【答案】A

【解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内容。结合这一变化,可得出正确答案。

17.【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是反帝反封建,与中共合作或改组国民党,并不一定就说明其反帝反封建的决心,而新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帝主张,这是孙中山以前斗争中所没有的。

18.【答案】C

【解析】凯末尔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新国家和进行改革,使土耳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19.【答案】D

【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包括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和抵制英货,而不包含宗教。

20.【答案】A

【解析】牢记史实是关键。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三项表述错误。

21.【答案】C

【解析】由时间限制可以排除A项。由“创举”可以排除B项,由“变局”可以排除D项,只有C项符合上述三个限定词。

22.【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组合单选题,实质考查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主要贡献,综合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和结果。①是甘地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②和④是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重要意义,故D项符合题意;甘地没有直接领导印度人民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故排除含③的A、B、C三项。

23.【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式单选题,主要考查对同类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印度和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基本状况。“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为目标,土耳其独立运动以抵抗协约国侵略为目的,均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为土耳其独立运动的个性,D项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出作用。

24.【答案】C

【解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故C项表述不正确。

25.【答案】C

【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著名的“手摇纺车”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才提出不和英国政府合作,使不合作范围扩大。“文明不服从”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但还没有到达高潮。只有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了高潮。

26.【答案】(1)学习西方,民主化、世俗化、现代化。

(2)①观点一:错误。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打破传统宗教文化对政府、对民众的束缚,有利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也提高民众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使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②观点二:正确。世俗化改革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操之过急;伊斯兰教仍然留在社会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民众一时难以适应改革;通过政府强制手段推行,容易形成专制。

③观点三:不全面。综合①②内容论证。

【解析】第(1)题,可从材料中的“平等的权利”、“采用欧洲历法”、“西方式的礼帽”、“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等角度分析概括。第(2)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不同角度论证。

27.【答案】(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解析】第(1)问材料中从“支持态度”到“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明显体现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在于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和由此引起的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再认识。第(2)问甘地之所以“诅咒西方文明”,是因为近代工业文明对印度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第(3)问第一小问实际上考查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第二问则考查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即客观地、历史地评价甘地这一历史人物。

28.【答案】(1)人物:凯末尔。事件:凯末尔改革。

(2)图一反映了凯末尔为改变整个社会和文化结构,颁布了改革服饰和其他象征物的法令;作为形象大使,凯末尔脱去军服,穿着晚礼服,出现在国人中间。图二反映了凯末尔推动文字改革的内容。他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还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市政大厅和乡村广场,教人民书写新文字。

(3)领导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变革封建君权和神权的政体,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着手文字改革,实行宗教与国家政权相分离等。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与分析理解能力。第(1)(2)问,以图片来考查历史史实,侧重于对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再认再现。作答时注意图片信息与所学过的知识范围对应定位,要简练概括并阐述核心内容。第(3)问,为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式问题。对“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需从凯末尔改革入手,找出相应的措施即可。

29.【答案】(1)特点: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理解:①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

③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2)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割据的危险。

(3)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的理由:因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由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质的差别:前者的观点主要依据是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改变。后者的依据是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改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理解。第(1)问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特点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是熔铸中西;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可以从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加以归纳:民主思想、革命团体、革命政党、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立法;第(2)问可以从政治因素、民族原则、孙中山认识的转变加以概括;第(3)问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可以从社会性质、民族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加以分析;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可以从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改变加以做答。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教案重点

《樱花》 (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樱花》是一首古老的日本民谣,运用都节调式音阶写出,4/4拍,中庸的速度。整首歌曲是一个非对称性的结构:前两小节是引子,具有呼唤性,接下来的四小节是主句,然后主句重复一遍,加强了情绪与语气-既感叹樱花之美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最后四小节是尾声,材料来源于引子,使得整首作品前后呼应。 二、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应注意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之后再展开后面的教学,因此,以浪漫樱花开始新课,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歌舞,同时也领略了樱花的美丽。 三、课例 参考教案教学笔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自然、舒缓的声音背唱歌曲《樱花》。 2、过程与方法:能在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 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了解日本音乐所表现出的崇尚自然美、 朴素美,偏爱单音音乐以及追求余韵美、少装饰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樱花》 难点:都节调式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引入新课的学习 2、引入樱花的介绍。 樱花是春季开花的有名观赏植物,日本的人民格外喜爱 它,它又是日本的国花。《樱花》这首歌就描写了日本人民 爱花、争先观赏花的一种愉悦的的情景。樱花花朵极其美丽, 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盛开时节花 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每年春天花开 时节,日本人民竞相观赏它的千姿百态 二、新课教学: 欣赏完美丽的樱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

名字就叫做《樱花》 1、课件出示歌曲词谱,介绍歌曲。 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一遍,并思考:音乐带给你的感受, 歌曲的情绪? 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歌曲《樱花》,感受歌曲的情绪。 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典雅 古朴、清新明朗、优美抒情,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 3、跟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谱。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并找出乐曲中完全相同的小节) 4、跟课件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5、观察歌曲所使用的音和句末所用的落音情况。 (3 4 6 7 1,落音在3) 6、简单介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其旋律进行以级进 为主,词乐关系一字对一音为多。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 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在此过 程中简单介绍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式,并对歌曲中出现 的奇特落音跟我国的歌曲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这种奇特落 音是日本音乐中的一个特色。 7、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你的感受?感想是什么?(优美抒情)速度又应该?(中速。 缓慢)? 8.有表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总结本课 (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谭颖涛供稿)四、教学反思: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提升训练卷: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主义经济思想的是。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 B. 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 C. 拒绝参加政府招待会和官方宴会 D. 不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答案】B 2.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A. 时代的要求 B.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 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答案】B 3.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援助 B. 协约国之间宰割土耳其时矛盾重重 C. 反帝反封建斗争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入侵的希腊军队的力量弱小 【答案】C 4.土耳其在建立共和国后实行的重要措施是。 A. 签订《洛桑条约》 B. 通过国民公约 C. 组建国民议会政府 D. 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 【答案】D 5.下图信息反映出凯末尔改革的特点有。

凯末尔与土耳其女飞行员在一起 ①世俗化 ②现代化 ③军事化 ④宗教化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6.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邻国保持着和睦关系。它获得了一个1600万人口的国家通常所不能得到的尊敬,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刮目相看的大国了。”土耳其的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 B. 凯末尔改革取得成功 C. 西方列强的帮助 D.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良好经济基础 【答案】B 7.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人,是因为他。 ①领导民族独立 ②实现国家复兴 ③奉行中立主义 ④推动社会进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8.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7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亚洲觉醒的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47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亚 洲觉醒的先驱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 1.(2015·湖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 93041350 材料一以下内容反映了克伦威尔一生中几个重要角色的变化: 1599年~1642年,从乡绅到议员。 1642年~1649年,▲ 。 1649年~1658年,英国的执政者(1653年成为护国主)。 材料二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处克伦威尔所担任的角色,概述其在此方面的主要贡献。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克伦威尔“堕落了”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堕落了”的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克伦威尔所担任的角色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第二小问,贡献是组建“骑兵军”等;取得马斯顿草原(或纳西比战役)胜利;平定王党叛乱。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653年成为护国主”和所学知识可知是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第二小问,从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角度回答。 [答案](1)角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或铁骑军领袖。) 贡献:组建“骑兵军”等;取得马斯顿草原(或纳西比战役)胜利;平定王党叛乱。 (2)事件: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原因: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出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需要。 2.(2015·南通、扬州二模)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 93041351 材料一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最新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 4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课题:亚洲弦歌 单位: 姓名: 日期: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樱花》第1课时 学科音乐年级八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课型 唱 歌 课

教育理念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得表现形式。有感情地歌唱是教学中得主要目标,对于任何一首歌曲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以及音乐特征,结构,歌曲意境等,用恰当得力度,速度,表情去表现歌曲得情感,使学生在丰富得情感中学会歌曲。 教学 分析这是一首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得民谣,被认为是日本得第二国歌词,运用都节调式部分写成4/4拍,中庸速度。整首歌曲是一个非对称性得结构,前两小节是引子,具有呼唤性,接下来得四小节是主句,然后主句重复一遍,加强了情绪与语气—即感叹樱花之美又有一种难以言喻得哀愁,最后四节是尾声,使得整首作品前后呼应,歌中唱到得樱花被益为日本得得国花。 预设 目标1、歌唱表演,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感受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得情节。 2、了解有关日本小常识,例如:樱花是日本得国花,日本传统民族服饰—和服,日本是我国得邻国等。 教学重点能对亚洲不同国家得民间音乐产生兴趣,运用自然,舒缓得声音背唱歌曲《樱花》,并从中了解日本音乐所表现出得崇尚自然美,少装饰音得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得3、4、7这几个音,以及曾似度特征音程得进行,有表情、自然大方得演唱歌曲。 教 学 用 具 准备 录音机、磁带、CD、多媒体、手风琴等 教学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 间分配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2/4 1 2 3| 3 45|5 6 5 4|321| miya miya miya miya 1 7. 1|1 23 |3 4 32|1 7.1|| 学生分成 两个声部进 行二声部发 声训练 养成良好得发 声歌唱习惯,为 学歌曲做好准 备。 约5分钟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 一、三大政策在新三民主义中是如何体现的? 1.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这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故体现了与中共的联合,而在帝国主义包围下反对帝国主义,“联俄”成为必然的要求。 2.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有”,体现了“唤起民众”的思想。 3.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分别体现了对工人和农民的扶助。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新“民族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政策。而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二、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1.孙中山国民革命生涯的三次转变 (1)第一次转变,由改良思想转变为革命思想。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遭冷遇,走上革命道路。 (2)第二次转变,由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孙中山为维护

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大都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3)第三次转变,接受苏联和中共帮助,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共合作,开创了国民大革命的新局面。 2.孙中山一生的贡献: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 (3)晚年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三、怎样理解非暴力理论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所起的作用? 甘地的非暴力理论又称为甘地主义,它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1)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2)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3)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促进了民族独立的进程。 2.消极作用 (1)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原则为由,中止运动,挫伤群众的斗争积极性。 (2)“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了革命时机,延长了革命过程。并且,在反革命暴力的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

(完整版)化学选修4(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Q):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3)△H=H(生成物)-H(反应物) 3.微观角度解释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注:(高中阶段Q与△H二者通用) (4)影响晗变的主要因素:①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程正比。②物质的温度和压强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亚洲的觉醒

第一节亚洲的觉醒 一、亚洲觉醒的前提 内因: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外因:帝国主义加强对亚洲各国的剥削与奴役。 重大事件的影响 19世纪70——90年代,亚洲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越南的“勤王运动”和黄花探起义,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印度尼西亚的萨敏运动和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等,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没有能得到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总体上属于旧式人民起义的范畴。 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则试图通过改良走上图强自新的道路。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印度国大党运动、伊朗君主立宪运动、土耳其新奥斯曼党人的立宪运动、菲律宾的“宣传运动”等都属于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形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这次高潮包括: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1905一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印度尼西亚革命民主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等。 二、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侵入菲律宾。 ●19世纪中期西班牙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 始形成、壮大。 ●1872年1月,甲米地海军船坞工人和菲籍士兵起义。 ●1872一1892年,以何塞·黎萨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宣传运动”。 ●1892年6月,何塞·黎萨回到马尼拉创立秘密团体“菲律宾联盟” ,不久瓦解。 ●旁尼发秀“卡迪普南” (是菲律宾一支反西班牙的秘密革命社团,由旁尼发秀 (Bonifacio)于1892年创立。) ●1896年8月,旁尼发秀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埃米略·阿奎那多为 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夺取领导权。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55讲亚洲觉醒的先驱教程讲义(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四第55讲亚洲觉醒的 先驱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二印度“圣雄”甘地 1 ?甘地“非暴力思想” (1) 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消极抵抗;②坚持真理,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2) 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 ①家庭影响和性格;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③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2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运动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 年, 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一一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④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⑤直接原因: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 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 (2)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 —1922) ①斗争 ②影响: 积极:发动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 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赢得敬意----- “圣雄” 消极:非暴力限制运动的深入发展。 (3)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①概况:二战时期,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 ②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3.评价甘地 他将自己的毕生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是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 雄,被称为印度“圣雄”;他以德报怨,苦行游说,团结献身,其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永远感染印度人民,是印度之魂。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1.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人物,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然而当时之实际,乃适不如所期,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

高二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测试题

选修4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 A.反对封建统治 B.反清复明 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 2.孙中山辞去大总统后,致力发展实业,他把建设的重点放在 ( )。 A.农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建筑业 3.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革命行动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4.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的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 A.人民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r民主共和国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6.辛亥革命后,革命派连续发动革命斗争,主要是为了( )。

A.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B.维护约法 C.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根本反对袁世凯 7.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应是( )。 ①孙中山号召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爆发②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③袁世凯与帝国主义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④1912年底到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相对多数席位 对多数席位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 D.④→②→① ③③ 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B.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C.资产阶级运动由改革到革命 D.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改革失败后转向革命 9.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10.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单元训练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单元训练 一、单选题 1.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甘地去世前十年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诗人如此评价甘地的依据主要是 A.甘地主张以苏俄为师,在社会经济领域推行国家主义 B.甘地领导印度人民驱逐了殖民者,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C.甘地长期担任印度国大党领袖,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 D.甘地的“仁爱思想”和“坚持真理”成为印度的财富 2.甘地曾说:“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由此可知,甘地 A.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B.反对印度走工业化道路 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D.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 3.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 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 C.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D.明了彻底的反帝决心 4.孙中山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5.1922年孙中山在讨伐陈炯明受挫后暂居上海。一次,他见到张謇之子张孝若时,一再问侯张謇并谦虚地说:“我是空忙。你父亲在南通取得了实际的成绩。”同时,请张孝若向张謇转赠自己亲书“季直先生惠存”(张謇字‘季直’)并落款“孙文”的照片(见下图)。上述材料表明 ①孙中山肯定了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贡献 ②孙中山表达了自己的实业计划未能实现的遗憾 ③张謇肯定了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贡献 ④张謇与孙中山都有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防止产生私人垄断资本 7.“他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的他周游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是 A.凯末尔B.列宁C.孙中山D.甘地

“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 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解析:选B。材料“三民”“五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概括性表述,该人为孙中山,A是鲁迅的挚友日本人佐藤村夫在鲁迅死后写的挽联,C是刘伯承为叶挺写的挽联,D是谢觉哉为刘志丹所写挽联。B是孙中山逝世时,柳亚子附送的挽联。意思是孙中山超越了华盛顿和朱元璋,能和马克思与列宁相并。 2.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④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 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它包含的内容,这与它是同盟会的纲领无关。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 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解析: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故选D。 4.护国运动的真正结果是( ) A.推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维护了民主共和 C.消灭了封建帝制 D.推翻了封建统治解析:选A。护国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主共和,也

新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9918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结合区、校级艺术节活动,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分析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二、课堂教学: (一)唱歌部分 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对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老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教唱曲谱,再学歌曲歌词。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或学生听钢琴视唱,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 3.每学一首歌曲,必进行复习、检查、巩固练习,让个别学生(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表演唱。 4.尝试合唱教学,使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部分

1.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各种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等,能够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音高等感性的认识阶段,逐步进入和声、曲式、音乐体裁方面的理性认识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2.唤起并陶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丰富和满足。 三、教学进度表: 单元课时安排内容周别 一、生命之杯第一课时我和你 1 第二课时我们是冠军 2 第三课时奥林匹克颂 3 第四课时生命之杯 4 二、乐海泛舟第一课时摇篮曲 5 第二课时鳟鱼 6 第三课时欣赏7 第四课时梁祝8 三、山野放歌第一课时打支山歌过横排9 第二课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10 第三课时欣赏11 第一课时樱花12

亚洲觉醒

亚洲觉醒 ★2009江苏历史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 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 【参考答案】 (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 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三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 一一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四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

2020年《亚洲弦歌》教案

《亚洲弦歌》教案 1、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了解一些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 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利用白板听听动动。 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理解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从情感启发学生唱好歌曲。 3、如:指导学生简单分乐段,然后区分用怎么样的声音及速度演唱比较合适?请学生开展讨论,得出答案。 4、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201X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55讲亚洲觉醒的先驱教程讲义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55讲亚洲觉醒的先驱教程讲义选修四中外 历史人物评说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弃医从政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他上书李鸿章。但没有受到重视,认识到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2.创立政党(1)1894年,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兴中会 (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作为同盟会政纲 3.建立共和国(1)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回国后并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第 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成立 (3)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成文法 4.捍卫共和(1)1913年,袁世凯叛变革命,孙中山组织了 讨袁的二次革命 (2)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孙中山积极参加了 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3)1917—1920年底,孙中山组织了两次护法 运动 5.国共合作(1)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

考点二印度“圣雄”甘地 1.甘地“非暴力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消极抵抗;②坚持真理,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2)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 ①家庭影响和性格;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③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④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⑤直接原因: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P.6)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P.14) 1. C(s)+O2 (g) == CO2 (g) ΔH=-393.5 kJ/mol 2.5 mol C完全燃烧,ΔH=2.5 mol×(-39 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 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 3.5 mol 3. 设S的燃烧热为ΔH S(s)+O2 (g) == SO2 (g) 32 g/mol ΔH 4 g -37 kJ ΔH=32 g/mol×(-37 kJ)÷4 g =-296 kJ/mol 4. 设CH4的燃烧热为Δ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ΔH 1 g -55.6 kJ ΔH=16 g/mol×(-55.6 kJ)÷1 g =-889.6 kJ/mol 5. (1)求3.00 mol C2H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ΔH 2.00 g -99.6 kJ ΔH=26 g/mol×(-99.6 kJ)÷2.00 g =-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 CO(g)+H2O(g)==CO2(g)+ H2(g) ΔH=-41 kJ/mol 7. 已知1 kg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能量,行走1 km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 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快速奔跑1 km要消耗420 kJ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 9. 1 t煤燃烧放热2.9×107 kJ 50 t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 =57.7%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耐纶5 m3×4.2×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5 m3×1.8×104 kJ/m3=9×104 kJ

新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

新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课题:亚洲弦歌 单位: 姓名: 日期: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樱花》第1课时 学科音乐年级八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课型 唱 歌 课 教育理念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有感情地歌唱是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对于任何一首歌曲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以及音乐特征,结构,歌曲意境等,用恰当的力度,速度,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中学会歌曲。 教学分析这是一首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民谣,被认为是日本的第二国歌词,运用都节调式部分写成4/4拍,中庸速度。整首歌曲是一个非对称性的结构,前两小节是引子,具有呼唤性,接下来的四小节是主句,然后主句重复一遍,加强了情绪与语气—即感叹樱花之美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最后四节是尾声,使得整首作品前后呼应,歌中唱到的樱花被益为日本的的国花。 预设目标1、歌唱表演,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感受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2、了解有关日本小常识,例如: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传统民族服饰—和服,日本是我国的邻国等。 教学重点能对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产生兴趣,运用自然,舒缓的声音背唱歌曲《樱花》,并从中了解日本音乐所表现出的崇尚自然美,少装饰音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3、4、7这几个音,以及曾似度特征音程的进行,有表情、自然大方的演唱歌曲。

教学 用具 准备 录音机、磁带、CD、多媒体、手风琴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 分配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2/4 1 2 3| 3 45|5 6 5 4|321| miya miya miya miya 1 7.1|1 23 |3 4 32|1 7.1|| 学生分成两 个声部进行二 声部发声训练 养成良好的发声歌 唱习惯,为学歌曲 做好准备。 学生了解日本的风 图人情 约5分钟 约32分钟新课教学 三、导入新课 1、风情介绍: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大家去 哪里看一看(日本),日本是 个岛国,四面环海,日本是我 们邻国,他是东亚少数几个发 达国家之一,说到日本,有一 处景点非常有名,那就是富士 山,常年积雪覆盖,一年四季 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游 玩,还有日本色彩鲜艳,美味 学生聆听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同步检测(人教版选修4)

人教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同步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 A.反对封建统治 B.反清复明 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 2.孙中山辞去大总统后,致力发展实业,他把建设的重点放在( )。 A.农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建筑业 3.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革命行动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4.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的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 A.人民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r民主共和国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6.辛亥革命后,革命派连续发动革命斗争,主要是为了( )。 A.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B.维护约法 C.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根本反对袁世凯 7.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应是( )。 ①孙中山号召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爆发②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③袁世凯与帝国主义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④1912年底到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相对多数席位 对多数席位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 D.④→②→① ③③ 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B.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C.资产阶级运动由改革到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