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1.我和我的布娃娃

设计意图

生命教育的开端,从了解“什么是生命”开始。本课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区别无生命的物体(布娃娃)和自身的差异,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特征,初步形成生命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感知并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归纳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鉴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思维和认知特点,本课以比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对比布娃娃和真娃娃的活动能力和方式,感知生命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来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

(2)乐曲(《泥娃娃》。

(3)一个听诊器供教师使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说说你心爱的玩具会做什么

小车会跑,洋女丰蚌会眨眼睛,小狗会叫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启发学生总结布娃娃和真实的小娃娃之间的区别,体验这种差异的根

本在于“我”是有生命的。

活动一:

看图,在教师的帮助下诵读诗歌,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所传达的信息:“我喜欢布娃娃,她和我一样眼睛圆圆,鼻子翘翘”,这段是从外貌

特征来概括布娃娃和“我”的相同之处,展开比较,为归纳区别做好铺垫;“可它不喝水,不睡觉,更不知饭菜的味道”,这句点明了生命体的特征

之一——生命体需要从外界摄入滋养生命物质;“它不会喊痛,更不会被

谁吓一跳”,这句表述的生命体的特征之二——生命体对周围环境有刺激

反应;“它永远都那么小,不会像我天天长高”,这句表达了生命体的特

征之三——生命体会生长。

活动二: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说说有生命的事物与没有生命的事物有什么差别,讨论一下这首诗歌

的插图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

活动三:

学唱歌曲《泥娃娃》。

◆生命小秘密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活动,感受“活着”的生命状态,体会生命现象的奇妙。活动一:

感知自身的存在。让学生触摸感受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在手腕上找到

脉搏跳动。通过讨论或讲解,让学生了解脉搏跳动的原因是心脏将血液从

动脉血管中泵出,携带养料,输送到全身。当动脉血管处于比较浅表的位

置时,就可以触摸到脉搏。

活动二:

让学生尝试使用听诊器,听听同学的心跳。在两个纸杯的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将一根棉线的两端分别从下向上穿进纸杯底部的两个小孔,线的两头打结,就做好一个简易听诊器。将一个纸杯紧贴自己的耳朵,另一个纸杯紧贴同伴心脏的部位,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活动三:

看图说话。看教材第3页下面的图,说说小猫和小草有什么不同,有

什么相同。这是一个答案开放的问题,其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学生对这两种

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异同的比较,梳理出生命的共同特征。即小猫小草会

生长(图片上有大猫和小猫,不同大小的草,都暗示出这两种生物的生长

过程);小猫小草都会繁殖(大猫繁育小猫,小草开花结籽);小猫小草都

需要其他物质的滋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小猫进食、排便,小草需

要泥土)。

◆生命小智慧

通过辨识自然界的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事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宽视野,感知生命世界,并通过培植、饲养、观察等活动形式,近距离观察身边的生物,感受生命的玄妙与生机。活动一:

涂色游戏。看图,让学生给有生命的事物涂上颜色,包括大树、蘑菇、花草、两只小兔和一只绵羊。

活动二:

和我一起成长的伙伴。让学生2~4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

些彩色笔,让同学讨论,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大家发现的身边有生命的

事物。这些都是与我们共生共存的,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也许有些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些是我们不喜欢的(例如,苍蝇、蚊子,有难闻气味的花草等)。我们与这些共同生存的生命体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

活动三:

看看图片中的豆芽和蜗牛,说一说自己生活经历中种植过什么,或者

养殖过什么,与小伙伴一起分享有趣的生命感受。

三、活动小结。

2.砖头与房子

设计意图

在第一课,我们从生命体的一些现象和特征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什么

是生命,以及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这一课,将从生命的构成说起。

对生命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的认识,是进一步认识生命体和生命现象

的基础。因此,尽管细胞是个复杂的,甚至包含着许多未解之谜的话题,

但编者还是选择以此作为生命教育的开端,这也为回答“我从哪里来”这

样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鉴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基础,本

课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细胞,知道生命体由细胞构成,细胞里

包含着生命的重要信息。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证,意识到细胞的存在,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2)通过砖头的比喻,接受“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这

一命题。

(3)知道细胞基本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部分组成,知道生命

体的不同是因为细胞里藏着的秘密不同。

教学重、难点

(1)细胞个体是肉眼不可分辨的,需要教师以合理的方式呈现事实,

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取合和表达尤其需要恰如其分。

教学准备

(2)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墨水或印泥、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生物总动员

请同学们简要讲述几个自己知道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故事,或

者由教师讲述诸如女娲造人的故事等。

鼓励学生一起来创造自己的生命世界。规则是说出你所知道的生物的

名称,由教师写在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黑板上。可以把学生分成2~4组,在黑板上分割出相应的板块。已

经出现过的名称就不能再次出现了,几个组轮流,看谁的板块里物种最丰富。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复习辨别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感知生物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索:生命体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它们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是学生积蓄已久的疑虑。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大多数生物差异的背

后其惊人的一致性说起,这就是: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用砖头和房子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用

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认知细胞。

活动一:

教师提问:有谁看见过细胞

活动二: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面细胞的切片。教材第5页提供了青蛙和枫叶两

种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可以看到细胞紧密排列。在第6页青蛙细胞切

片上,用红线勾画了单个细胞的外形轮廓,帮助学生认识单个细胞的样子,但要告诉学生,红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生命小秘密

活动一:

绘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根据课文提示,描画细胞的结构:首先把圆圈内部涂成红色,再按照数字顺序连线,构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告诉学生这个圆圈代表细胞剖面的细胞膜;然后把圆圈以内,红色圆形以

外的部分涂成黄色,这是细胞质,剩下的中间部分是细胞核。这是细胞的

剖面图,好像一枚煮熟的鸡蛋被切成两半后切面的样子。细胞和鸡蛋一样,细胞核被细胞质包裹着,犹如蛋黄被蛋白包裹着;这一切又被细胞膜包裹住,犹如蛋白被蛋壳包裹着。要告诉学生,红色、黄色并不是细胞本来的

颜色。

活动二:

比指纹。让学生把拇指涂上墨水或印泥,在纸上留下自己的指纹,并签上

名字。鼓励学生在这张纸上搜集更多人的指纹,试一试并讨论:能找到两

个一模一样的指纹吗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指纹都是唯一的,人体身上还有

很多唯一的特征。引导学生体味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活动三:画树叶。采集不同的树叶,用彩色笔在纸上描出树叶的轮廓。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能找到两片完全重合的叶子吗师帮助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

的内容,告诉学生: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生命个体(每一个人、每一棵树)的不同,秘密在细胞核里。这个秘密

就是细胞核里藏着的东西不同。

◆生活小智慧

活动一:拼图游戏。

让学生观察六个拼板上的六种不同的海洋生物,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

在下面的大图中找到它们。大图是显微镜下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的图片。这六种动物依次是:

硅藻、海洋蠕虫螃蟹蓝藻桡足动物鱼卵

活动二:了解地球上的物种。

三、活动小结。

3.我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充满兴趣和好奇。孩子们的小脑袋常思考着这样一些他们认为是很“深奥”、很“伟大”的问题:自己是捡来的吗自己真的是猿猴变来的吗自己是妈妈生的,跟爸爸有关吗随便两个人住在一起都可以生宝宝吗为了让儿童了解自己生命产生的真相,我们认为从细胞(即受精卵)话题谈起,用“细胞运动会”来讲述精子和卵子受孕的过程,既能给予学生科学简洁的回答,又能启迪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神奇与幸福,为学生从小播种下珍爱生命的种子。

考虑到文化与道德等因素,我们没有涉及“精子如何与卵子相遇”以及“胎儿从哪个地方生出”两个话题,如有需要展开此类话题,建议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教学目标

(1)知道“我”的生命开始于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在妈妈肚子里孕育成婴儿。

(2)知道父母结婚生育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一方面需要生理的成熟,另一方面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我”是父母爱的结晶。

教学重.难点

(1)小男孩、小女孩长大以后,成熟的身体里才有精细胞和卵细胞。

(2)精子是通过竞争和卵子结合。“我”的生命源自一场竞争中唯一的优胜者。生命的诞生是精彩的、神奇的。

教学准备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父母童年照片各l张、父母婚前照片各1张、父母结婚照1张、我和

父母全家福照片1张。

教学过程

◆生命小问号

通过对“我从哪里来”的发问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

的观点,并在教师追问中反思、质疑、修正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寻找

自己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科学答案的浓厚兴趣。

主题活动:谈话导人:“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可能的观点包括“猿猴变来的,聪明的猿猴变成了人”、“父母

从垃圾堆(或街边、大桥下、山上捡来的、“是圣诞老人送给父母的”、“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或腋窝下、口中)生出来的”、“与爸爸、妈妈都有

关系”、“与妈妈有关,与爸爸没有关系”。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观点,适当归类,如“动物变来的”作为一类,

“被父母偶然捡来”,是一类,等等。

针对动物变来的观点,追问“想要宝宝了就去找一支聪明的猴子养在

家里”捡来的观点,追问“想要宝宝了就去垃圾堆(或街边、大桥下、山上)转悠”’针对妈妈生的观点,追问“妈妈怎样才有了你突然就生下你

了爸爸可以生宝宝吗”

◆生命小秘密

通过对自己父母成长、结婚等生命历程的审视,知道生小宝宝与长大、成熟、结婚有关。通过对“细胞运动会”的学习讨论,懂得人的生命开始

于细胞。

活动一:

分享照片。将“我”的全家福照片和父母照片与同桌分享交流。

学生讨论:“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男孩和小女孩可以结婚吗’’引导学生发现父母也有小的时候;知道父母要长大了才相爱结婚的,结婚还需要去登记。

活动二:

细胞运动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细胞运动会”故事,了解生命的秘密。可详谈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简略谈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

让学生谈谈在故事里的发现:“宝宝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生命开始

于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

“精细胞生长在哪里小男孩有吗”精子生长在长大的男子身体里。

“卵细胞生长在哪里小女孩有吗”卵子生长在长大的女子身体里。

“精细胞多吗卵细胞呢”每场比赛中,男子身体里精细胞有很多,女子身体里通常一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个月才有一个卵细胞成熟。

“什么样的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了”只有一个最强壮的精细胞和卵细

胞结合。

“受精卵在谁的肚子里长大的长成什么”受精卵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经过十月怀胎后分娩。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阅读“细胞运动会”故事后的感受。

对于一些可能引发道德争议的材料,建议教师慎重使用。

活动三:

贴照片。将全家福贴在教材上。

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长相、习惯、性格等哪些地方像妈妈,哪些地方

像爸爸。

最后用一句美丽的话来形容、描述自己的全家福。

活动四:

考一考。教师考考学生:“小男孩和小女孩可以结婚生宝宝吗”、

“随便两个叔叔阿姨在一起就可以生宝宝吗”

三、活动小结。

4、我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证,意识到细胞的存在,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2)通过砖头的比喻,接受“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这

一命题。

(3)细胞基本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部分组成,知道生命体的

不同是因为细胞里藏着的秘密不同。

教学重、难点

(1)细胞个体是肉眼不可分辨的,需要教师以合理的方式呈现事实,

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取合和表达尤其需要恰如其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显微镜、动植物细胞切片供学生课堂观察。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准备细胞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2)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墨水或印泥、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生物总动员

请同学们简要讲述几个自己知道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故事,或者由教师讲述诸如女娲造人的故事等。

鼓励学生一起来创造自己的生命世界。规则是说出你所知道的生物的名称,由教师写在黑板上。可以把学生分成2~4组,在黑板上分割出相应的板块。已经出现过的名称就不能再次出现了,几个组轮流,看谁的板块里物种最丰富。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复习辨别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感知生物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索:生命体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它们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学生积蓄已久的疑虑。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大多数生物差异的背后其惊人的一致性说起,这就是: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用砖头和房子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用

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认知细胞。

活动一:教师提问:有谁看见过细胞

活动二: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面细胞的切片。◆生命小秘密

活动一:绘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让细胞膜;然后把圆圈以内,

红色圆形以外的部分涂成黄色,这是细胞质,剩下的中间部分是细胞核。

活动二:比指纹。让学生把拇指涂上墨水或印泥,在纸上留下自己的

指纹,并签上名字。。活动三:画树叶。采集不同的树叶,用彩色笔在纸

上描出树叶的轮廓的东西不同。

◆生活小智慧

5、上学路上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首先应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对

危险的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且是急待建立的安全意识,只有了解危险才

能有效地规避危险。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有几个安全隐患时间和空间段。教材选择了“上学路上”这个空间段来展开本课,常见的活动参与、认识

交流和生活经验分享等方式,希望能初步培养学生对行路中危险的辨别能

力与简单的预测能力。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意识到“上学路上”可能引发危险的一些重要因素。

(2)知道上学路上的危险有三类:危险的地方、危险的行为和危险的东西。

(3)学习一些防范危险发生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行路过程中存在危险的种类辨别。

(2)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体会上学路上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初步建立学生防范危险的意识;通过对上学路上可能面临的危险的分类认识,了解引发危险的因素,加强对行路途中危险的辨别能力。活动一:..

连环画呈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的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图画中自主发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有怎样的危险状况发生。提示学生观察图画中对环境的描绘,注意理解和评价画中各个角色的语言行为。第二幅画中有引发危险的事物:断了的电线、松动的岩石;也有危险的行为:一个小男孩准备脱离路队,不听劝告。第三幅画中有危险的地方:破损的小桥;有危险的行为:在桥上玩耍,并在桥栏杆边探身取物。第四幅画中有危险的地方:公路;危险的行为:不注意往来车辆,强行过马路。

本故事设计的几名小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农村,步行至镇中心校,上学路途涵盖了一般农村和城镇的情况。有红绿灯的路口,孩子一般容易受到提示,红灯停,绿灯行。本课设计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该如何观察路途交通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过马路,这也比较符合广大农村和乡镇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连环画下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问题、交

流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分享观点、完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以丰富其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对诱发危险的因素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二:

◆安全小博士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学习简单的规避危险的方法,并渗透预测危险的意识。

活动一:

排险智囊团。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个活动有针对性地了解、认识、学习和初步掌握规避危险的简单方法。

根据连环画中小男孩的经历,教师引发学生讨论“如何排险一,带领学生对照危险的分类,依托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对各种场所和个体行为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学习正确的避险方法。教材上给出了部分正确的行为建议,例如,“有危险的地方,要离得远远的”、“走人行道,别在车道上玩耍”、“有些东西不能碰,比如断了的电线”。活动二:

我的上学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更多的规避危

险的方法和行为。

此环节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逐一汇报来抽取有用的信息;也可

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比赛中激发学生“排险”的热情;还可以鼓励学生以

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或制作安全标志牌。

◆安全小卫士

检验评估学生对行路过程中潜伏危险的预见性和应对策略,运用对危

险的认识和避险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活动一:

“火眼金睛”。教师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行路安全的案例,让学生通

过生动有趣的群体表演,呈现所认识到的危险瞪和应对危险的方法。在表

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危险的存在.疏理危险的类别,明确避险的方法,并发现学生对认识危险和正确避险学习的不足与错漏,

及时加以评价指导。

活动二:

“说说我的上学路”,是将学牛对行路安全的学习与讨论从课内延伸

到课外,与“小小情报员”形成前后呼应。通过学生对自己上学路上存在

的危险和规避危险方法的描述,进一步加强“危险意识”和完善学生的生

活行为。此环节的教学,还可以将学生的家人或学校所在片区的民警对孩

子提出的危险警告包含在内,让我们的安全教育有机地与学校、家庭和社

会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三、活动小结。

2022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6、危险的碰撞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

规则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今年重大交通事故新闻。

2、搜集文明交通小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看视频

那么,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对我们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3、危险离我们很近,说说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4、听了刚才同学了解到的新闻,想想,引发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违反交通规则)

5、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违反?(有时是不知道,有时是知道,但思想上麻痹大意)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课教案(16-17-18)

第16课我的小书包 为了让同学们都有一个伴随自己长大的好朋友,即每天陪伴自己学习的小书包。里面装了许多学习的好帮手,有书、本子、笔、橡皮等等用品。有的小朋友非常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小书包,而有的小朋友却把整个书包弄得乱糟糟的。通过自己动手整理小书包,用心照顾好朋友,培养小朋友细心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晓书包是自己学习的帮手。 2、让学生学习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坚持按需要划分区域、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书包、书本、文具、水杯和其他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提问:“你整理过书包吗?你会整理书包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全班同学有哪些不同外形的书包,书包都有什么作用,哪些同学的书包整理得最好!” 讨论:“你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具和书本呢?” 二、主题活动 一起学一学,一起做一做:“学习整理书包”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小书包 请每个同学都仔细观察自己的小书包,看看它分成了多少层,每一层在什么位置,每一层有多大,都适合放什么东西。 活动二:学习整理书包 根据自己书包的设置,现在请同学们动动小手和小脑筋,把书本、文具和其他物品分区放进书包里,看看谁放得最好最整齐。 在整理的时候,吃饭时使用的毛巾要用塑料袋先装好,然后再放进书包里。有带跳绳的同学,需要把绳子理顺扎起来,然后再放进塑料袋里,最后装进书包里。水杯需要单独放置,不能随意扔进书包里。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的分类更合理” 活动三:整理文具

橡皮擦、铅笔、尺子等,首先需要把它们整齐地放在文具盒或者笔袋里。文具盒或者笔袋里最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这样你在整理要用的文具和课本的时候,就会根据课表进行取舍。书包需要每天都整理。每天晚上睡觉前,根据自己的课表,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子、学具、文具等,不带玩具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做个善于整理和学习的小朋友。 三、布置任务 会整理书包了就要坚持天天整理,下次上课我们首先要检查,看谁的书包整理得最好,使用起来最方便。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提问:“你今天的书包整理了吗?今天我们就要认真看一看大家整理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们整理书包的情况。看看比比谁的书包最整洁。然后请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指出优点,提出改进的办法。 二、主题活动 学一学做一做 活动一:感受整理书包会给我们带来便利 试一试,比一比: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两个书包,然后将整理好的书包故意弄乱。然后让两位同学进行比赛。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比赛完了让学生进行点评,并进行奖励。 活动二:整理自己的小课桌 我们除了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外,还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小课桌。 提问:同学们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小书包,那你们会整理自己的小课桌吗? 当你走进一间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布置井然有序,课桌椅整整齐齐,地面干干净净,每张课桌都非常整洁。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对比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自己说出感受和进行点评。 “那我们又该怎样整理自己的小课桌才好呢?” 每节课上课前都需要准备好这节课需要的书、本子、学具等。这些东西在桌面要摆放整齐、到位。 练习:书和本子可统一放在桌子的角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文具盒靠着书本,放在书的旁边。 用过了的书本可放回书包里或暂时放在抽屉里,放学时再整理带走。 活动三:课桌整理大赛 教师宣布“大赛”要求并组织开展,请三位同学作点评。

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设计

1.西瓜子的旅行 教学目标: 1、招待西瓜子被吞到肚子里以后会经过人的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最后被排除体外; 2、知道人和植物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存在差异;学习感知和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西瓜子被吞下肚子后,会依次进入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被排泄出来。 2、感知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人是身上能长出西瓜吗?你想长出西瓜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长出西瓜吗?自己曾经吞下过西瓜子或其他一些核吗?吞下后,长出西瓜或其他什么东西了吗?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秘密 1、老师讲“西瓜子旅行”的故事,让学生来说说西瓜子都到过哪些地方。 2、讨论:西瓜子能在人的身体里生长发芽吗?为什么? 3、一起来了解西瓜生长的过程。 ◆生命小智慧 1、看图,猜猜哪颗西瓜子能发芽。 2、植物认养活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讲讲喜欢的原因,用一句话赞美它,并想想能为它做什么事。 4、种子发芽:在家,做一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 三、课堂小结 2.美丽的缺牙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并帮助学生接受这一成长现象。

2、通过换牙、蝉脱壳、蚕蛹成蛾等事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3、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感知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长。 教学重、难点: 1、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应正确看待和接受这一现象。 2、让学生通过换牙现象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桌之间相互看看对方的牙齿,说说你的发现.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1、听故事“明明换牙” 2、你想了解换牙的过程吗?

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并描述环境中的生物现象。 4. 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生命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态环境是指动植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动植物? 二、呈现(10分钟) 1.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观察这些动植物。 2. 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

三、讲解(15分钟) 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讲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例如植物提供氧气给动物呼吸,动物分解植物的残体使土壤肥沃等。 2. 告诉学生,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它们彼此依存,相互关系紧密。 3.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活和动植物。 四、实践(20分钟) 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公园或花坛,并观察所见到的动植物。 2. 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和描述,例如花坛里的花朵有哪些颜色、公园里有多少种鸟类等。 3. 让学生在观察后小组内分享,发现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生物在公园或花坛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2. 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门口或家里的花草树木,并记录下看到的生物现象。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 划 一、学情简析 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同学自觉性差,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大版块:生命奥秘、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美化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生活本身是综合的、丰富的,这是教材内容综合化的基础。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的发展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和转化。它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和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教材的设计思路为:问题引入;认知澄清;实践反思;行为改变。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儿童探索简单的生命奥秘,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构成等 2.让儿童了解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掌握一些避震的方法),学会正确的坐,立,行,卧。 3.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及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4.学习一些简单的能美化我们生活的小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是: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版块。 五、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我和我的布娃娃”,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中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存在差异;帮助学生明白“我”从哪里来;学习如何安全地玩耍;初步树立起安全意识;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险,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明确知道哪些物品是不能共用的;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害怕”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学习生活技能;学会整理书包,学会简单的管理。 六、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掌握生命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3.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 1. 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 生命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生态环境图片和实物; 3. 学生绘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吗?生命是如何存在的? 二、学习生命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使用教学课件展示生命的定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例如植物、动物等,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

征。 三、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15分钟) 1. 使用教学课件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包括生物、非生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四、学习生命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15分钟) 1. 使用教学课件介绍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些简单的例子和方法,例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五、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让他们自由绘制自己理想的生态环境。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谈论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想法和行动计划。 六、小结与延伸(5分钟)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和生态安全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并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到生命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绘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 计划 一、学情简析 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同学自觉性差,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大版块:生命奥秘、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美化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生活本身是综合的、丰富的,这是教材内容综合化的基础。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的发展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和转化。它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

体地位。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和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教材的设计思路为:问题引入;认知澄清;实践反思;行为改变。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儿童探索简单的生命奥秘,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构成等 2.让儿童了解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掌握一些避震的方法),学会正确的坐,立,行,卧。 3.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及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4.学习一些简单的能美化我们生活的小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是: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版块。 五、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我和我的布娃娃”,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中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存在差异;帮助学生明白“我”从哪里来;学习如何安全地玩耍;初步树立起安全意识;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险,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明确知道哪些物品是不能共用的;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害怕”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学习生活技能;学会整理书包,学会简单的管

川教版 《生态 生命 安全》一年级上册第10课 坐立行卧 教学设计

10坐立行卧教学设计 课题坐立行卧学科生命·生态·安全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身体姿势对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本课通过纠正错误姿势、学习正确姿势以及了解错误姿势带来的弊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坐立行卧姿势个人观,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势,为学生身心发育、发展创建良好基础。 学习目标1、建立正确的身体姿势概念,了解个体身体坐立行卧的基本要求。 2、通过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坐立行卧姿势,培养健康意识。 重点建立正确的身体姿势概念,了解个体身体坐立行卧的基本要求。 难点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坐立行卧姿势,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中国功夫 2、提问:长辈常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什么他们总是要这样跟我们强调呢?观看视频吸引学生,激发 兴趣。 讲授新课1、展示不同姿势的图片对比:怎样更好看。 2、小总结:注重仪态更好看! 3、大家一起来找茬:这样的姿势都不对,错在哪 里? 4、说一说:你有过这些不正确的姿势吗? 5、演一演:怎样做才是对的。 6、学一学:正确的姿势。 (1)坐如钟 (2)站如松 (3)行轻松 (4)卧如弓 7、说一说: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在电视里,你觉得哪些人的坐立行卧姿势特别好看?他们为什么好看? 8、图片展示好看的坐立行姿势。从图片中找姿 势错误的地 方。并且表演 出正确的姿 势。 根据口诀进行 学习和练习。 分享与表达。 通过找错误,演 正确,初步树立 正确姿势的概 念。 掌握正确坐立行 卧姿势的基本要 求。 从日常生活中找 到坐立行卧姿势 正确好看的例 子,加深学生对

川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系统》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川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第二单元教案 5、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1)能充分意识到“上学路上〞可能引发危险的一些重要因素。(2)知道上学路上的危险有三类:危险的地方、危险的行为和危险的东西。(3)学习一些防X危险发生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1)行路过程中存在危险的种类区分。(2)根本的躲避危险的方法。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体会上学路上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初步建立学生防X危险的意识;通过对上学路上可能面临的危险的分类认识,了解引发危险的因素,加强对行路途中危险的区分能力。 活动一:连环画呈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的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图画中自主发现两个小男孩上学路上有怎样的危险状况发生。提示学生观察图画中对环境的描绘,注意理解和评价画中各个角色的语言行为。第二幅画中有引发危险的事物:断了的电线、松动的岩石;也有危险的行为:一个小男孩准备脱离路队,不听劝告。第三幅画中有危险的地方:破损的小桥;有危险的行为:在桥上玩耍,并在桥栏杆边探身取物。第四幅画中有危险的地方:公路;危险的行为:不注意往来车辆,强行过马路。 本故事设计的几名小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农村,步行至镇中心校,上学路途涵盖了一般农村和城镇的情况。有红绿灯的路口,孩子一般容易受到提示,红灯停,绿灯行。本课设计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该如何观察路途交通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过马路,这也比拟符合广阔农村和乡镇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连环画下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分享观点、完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根底上进展表演,以丰富其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对诱发危险的因素能够进展简单的分类。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由课文中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故事联系到自己的上学经历,反思自己的上学路上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者有没有其

小学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小学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者 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份。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习简单的安全自救方法, 对每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目的是希望孩子茁壮 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同时也为家庭、为父母争光。一个人从 小学到高中,差不多有12年时间在学校里度过,约占人生六分之一的时间。如今的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 子走出家门跨进校门,人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父母的心时刻维系着 子女,牵挂着他们的安全,总希望他们在学校安安全全地读书。因此,作为学生,为了自身的幸福,也为了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人人都应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健康和生命,时刻牢记"安全"两个字。我班 特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学计划: 二、基本情况: 一年级的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 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要点:

1、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3、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工作安排:

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 篇) 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一年级生态生命与安全教案

一年级生态生命与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命起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关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老师讲故事:《西瓜子的旅行》。学生边看课本第一页边认真听。 2. 老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3. 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西瓜在肚子里是不能生长的,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植物生命的生长过程,探索它们的生命奥秘。 二.学习、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1.学生读课文第二页,借助拼音和四幅插图了解西瓜的生长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四幅插图,读读插图下面的句子。 3.师提问:看了插图,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4.同桌讨论:西瓜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抽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完整的话。 6.师提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生回答。 7.全班齐读这段:“空气、阳光和水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大约需要3~~4个月。” 三.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 1.观察第3页的三幅图,想一想:哪颗西瓜子能发芽?为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个别汇报。师生补充。 3.做一做:写下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名字,画出它的样子,你能为它做下列哪些事情,请涂一涂。 浇水捉虫松土除草晒太阳 4. 试一试:课后,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 四.教师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了它们生命的奥秘。它们的生命力真的挺顽强,我们以后要多观察,多实践,就会发现更多生命的奥秘和奇迹。 美丽的缺牙巴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换牙的科学常识,了解生命的变化成长过程。 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我发现我们班好多孩子都是缺牙巴,到底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2.学生自由回答。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川教版)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川教版)

第一单元生命奥秘 1.我和我的布娃娃 设计意图 生命教育的开端,从了解“什么是生命”开始。本课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区别无生命的物体(布娃娃)和自身的差异,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特征,初步形成生命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感知并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归纳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鉴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思维和认知特点,本课以比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对比布娃娃和真娃娃的活动能力和方式,感知生命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来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 (2)乐曲(《泥娃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说说你心爱的玩具会做什么 小车会跑,洋女丰蚌会眨眼睛,小狗会叫……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启发学生总结布娃娃和真实的小娃娃之间的区别,体验这种差异的根本在于“我”是有生命的。 活动一:

看图,在教师的帮助下诵读诗歌,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所传达的信息:“我喜欢布娃娃,她和我一样眼睛圆圆,鼻子翘翘”,这段是从外貌特征来概括布娃娃和“我”的相同之处,展开比较,为归纳区别做好铺垫;“可它不喝水,不睡觉,更不知饭菜的味道”,这句点明了生命体的特征之一——生命体需要从外界摄入滋养生命物质;“它不会喊痛,更不会被谁吓一跳”,这句表述的生命体的特征之二——生命体对周围环境有刺激反应;“它永远都那么小,不会像我天天长高”,这句表达了生命体的特征之三——生命体会生长。 活动二: 说说有生命的事物与没有生命的事物有什么差别,讨论一下这首诗歌的插图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 ◆生命小秘密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活动,感受“活着”的生命状态,体会生命现象的奇妙。 活动一: 感知自身的存在。让学生触摸感受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在手腕上找到脉搏跳动。通过讨论或讲解,让学生了解脉搏跳动的原因是心脏将血液从动脉血管中泵出,携带养料,输送到全身。当动脉血管处于比较浅表的位置时,就可以触摸到脉搏。 活动二: 让学生有条件时学习使用听诊器,听听人的心跳。在两个纸杯的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将一根棉线的两端分别从下向上穿进纸杯底部的两个小孔,线的两头打结,就做好一个简易听诊器。将一个纸杯紧贴自己的耳朵,另一个纸杯紧贴同伴心脏的部位,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 活动三: 看图说话。看教材第3页下面的图,说说小猫和小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这是一个答案开放的问题,其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学生对这两种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异同的比较,梳理出生命的共同特征。即小猫小草会生长(图片上有大猫和小猫,不同大小的草,都暗示出这两种生物的生长过程);小猫小草都会繁殖(大猫繁育小猫,小草开花结籽);小猫小草都需要其他物质的滋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小猫进食、排便,小草需要泥土)。 从总结其不同到归纳其相同,把小猫和小草两种相去甚远的动、植物,从生命特点的角度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概念。

相关主题